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郑之我是郑克臧-第1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护大人,刚刚入港时,下官没有看见【福兴号】,不知道刘翎刘大人几时能回航。”

    “我想起来了,刘分统和刘大人是亲兄弟。”司马梁伯龙脸上带着一丝奇怪的笑容。“刘翎刘大人去椰城公办了,不过三两日内就能回来,刘分统若是不急,大约两三日内就能回来。”

    “两三日,倒也无妨,我这边下完东西,还要等去蜈蜞屿的黄指挥过来汇合,原本就是要停几天的。”一听只要等两三天,刘翔倒也不算失望。“倒是几位大人,除了北运的黄麻、木料、香料以外还有什么体己的东西要下官转带回国的吗?”

    刘翔护送的是军用运输船,但是空仓返回却是对宝贵运力的一种极大浪费,因此水师规定补给完回程时必须要带足当地土特产回国,以此赚取一点盈利,以弥补水师军费的不足。因此若是殖民地的货物不足,刘翔还回程时就还再要经过呔泥、暹罗等地,以便采买装运硬木和稻谷回去发卖。当然,个人是不允许夹带和私贩的,这是郑克臧的铁律,查到一个处置一个,断无二话,至于替殖民地官员捎带一些信件和私人财物,倒也是不违规的。

    “若刘大人不提,我等倒也是要开口的。”几个西渤泥都护府的官员立刻表示自己有东西要拖运。“等一下就拜托刘大人了。”

    “好说,好说,都是自家人,说什么拜托不拜托的。”刘翔含笑应答着,若不是为了自己哥哥在西渤泥能不被人穿小鞋,以他的性格,绝不会替这些人办私事,但是这话怎么说呢,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好的,好的,酒宴就不去了。”

    

400。西渤泥都护府(3)

    【明郑之我是郑克臧400第一页】

    得知实情的诸葛枫叶会回国后告发西渤泥方面的贪污吗?当然不会。这并不是因为诸葛枫叶官当大了、血变冷了,也不是因为诸葛枫叶想与之同流合污,而是有原因的。

    首先,郑克臧要求百官各司其责、严禁随意越权行事。年前幕府廷议,监察院正卿蔡汉襄只说了一句“官府下乡有可能导致地方对百姓盘剥加剧”就被郑克臧一阵猛批,然后还以越权干政为由罚俸半年。蔡汉襄何许人也,郑藩宿老蔡政之子,服侍过郑经和郑克臧两代的堂堂正二品大员,如今都因为越权被郑克臧处置,诸葛枫叶又如何敢以区区通政院行人司郎中过问监察院职责。更何况西渤泥都护府原有都监,就算都监被收买或被蒙蔽,但不管怎么不说话,管事的正主不发言,自己一个路边人伸手,程序上就是有问题的。

    其次,西渤泥这个地方诸葛枫叶也待过,从气候到外部威胁,从吃喝拉撒到精神状态,无论哪个方面都不能与国内相提并论。因此官员们要披荆斩棘,甘冒苦厄寂寞坚持下去,的确是不太容易,寻些补偿也是人之常情。说起来诸葛枫叶岛认为西渤泥的官员们其实已经做得不差,至少没有把宝贵的收入全部装在自己口袋里。

    当然,这一切诸葛枫叶自己明白就可以了,却是不会劝说嫉恶如仇的刘翔。事实上郑克臧对军队和官场还是管的很严的,再加上新朝新气象,国内的贪*腐不说没有,但外朝有监察院,内朝有调查处,枢密院有军律司,一个个摩拳擦掌准备拿人头立威,只有搞不清情况的傻大胆才会顶风作案。至于海外都护府中西归浦其实是国内领地来治理的,虾夷地又过于偏僻寒冷,金兰是大都护府受到郑克臧的重视,纳闽则是赏格陈龙的私家领地,只有西渤泥的地位比较尴尬,所以才会有漏洞可寻。

    而正是因为是特例,所以刘翔拿国内来对比才会觉得不满。对于朝气蓬勃的年轻武人的嫉恶如仇,诸葛枫叶觉得是好事。可是年轻也有年轻的坏处,除非是郑克臧这个最高权威开口,否则这些年轻人很难接受别人的教训,因此诸葛枫叶才不会白费口舌去劝说。

    诸葛枫叶自去换衣、赴接风宴不说,第二天,进入超勇堡的诸葛枫叶正式在西渤泥军民面前宣读了郑克臧的诏书。这道诏书回应了西渤泥都护府长期以来的要求,同意西渤泥方面在马来半岛的尖端那个被称为淩牙门的小岛上设立新郡。本来,这个答复用不着郑克臧用诏书的形式答复,只消蕃洋列国衙门一道命令即可,但由于此时关系到郑藩与荷兰方面的条约,因此蕃洋列国衙门内部颇多争议,结果吵来吵去,就传到郑克臧耳里。郑克臧一看西渤泥呈进的地图,立刻决定以王令诏书的名义下令实施拓殖,再加上诸葛枫叶之前在西渤泥当过一任长史,因此刚过完年,诸葛枫叶就奉命南下,正好赶上新年后第一班补给船队

    诏书下达完毕了,但诸葛枫叶却没有立刻返回国内。一方面他需要等待刘翔的舰队集结完毕,另一方面他还要亲自鉴证淩牙门郡的开基仪式。

    “淩牙门郡,地位险要,虽然泰西各国尚未涉足,但北方半岛各国以及苏门答腊诸国多有争夺,本官出京时王上颇有担心。”诸葛枫叶扫了扫面前的各位殖民地官员。“第一个担心,是担心你们守不住淩牙门,堕了本藩的名头;第二个担心是担心你们为了守住淩牙门,过渡抽调西渤泥的兵马,导致都护府不稳,那就得不偿失了。”

    “诸葛大人请放心。”由于感受到郑克臧的重视,因此银振东的表情比较严肃。“申请跨海开郡之前,下官等已经筹划好了方案。”银振东本来不需要向诸葛枫叶详细介绍的,但诸葛枫叶此刻等于是郑克臧的耳目,因此才认真解说。“梁司马,烦扰你为诸葛大人说明。”

    明郑如今的都护府、大都护府体制比之前都督府的时代有了绝大的改变,可能是因为出于分权的目的,因此除了最高长官都护和大都护是由蕃洋列国衙门派人出任的外,负责领导政事的长史是由吏部调派、负责军务的司马是由枢密院派出的,而驻军则挂在水师西洋舰队的名下,殖民地财政收支除自行满足的部分以外其余则有兵部和蕃洋列国衙门分摊的。

    虽然看起来有些凌乱,但是枢密院掌军的宗旨却没有变动,所以就见梁姓司马和长史郑琼对视一眼后站了起来报告道:“诸葛大人,如今西渤泥共有龙骧军八百二十七人”

    随着都督府改制为都护府和镇守府,龙骧军也一分为二,其中挂在舰队和都护府名下的继续称为龙骧军,而挂在镇守府以下的则称为伏波军,伏波军没有师级编制,最大的镇守府也只辖一个旅,最小的不过只辖一个团,其番号为镇守府加上旅或团,譬如大衢山镇守府辖一个团,该团便称为伏波军大衢山团,又如松(江)太(仓)镇守府辖一个旅,因此该旅第一团便被称为伏波军松太旅第一团。至于挂在都护府名下的龙骧军与舰队名下的龙骧军的区别在于舰队名下的龙骧军都是整师的编制,而都护府名下的龙骧军因为各种原因都是畸零不符合师旅团的正规编制,通常只是若干哨队的集合,西渤泥都护府的情况也是如此。

    “另外西渤泥方面还有独立的船队一支,共有三千料软帆巡航通报船和一千五百料软帆通报船各一只、三只五百料单桅软帆海防巡检船、二千五百料大福船和大广船各一只、三千五百料大鸟船两只、小型渔船十一只。”梁司马继续报告道。“淩牙门开郡之后,都护府将调拨其中福船一只及龙骧军二百员携大佛郎机及小型红夷炮各一位常驻淩牙门。这样一方面可以应对苏门答腊及马来各国的武力试探,另一方面可以节约粮食及海上补给的压力。”

    计划是不错,但这么一来淩牙门郡的规模将很小,当然这也比较合符当前西渤泥的人口情况,想来随着招揽人口及开垦田亩的增加,解决了粮食问题的驻军将适时增加。

    诸葛枫叶还没有点头,梁司马言道:“至于调走两百战兵后西渤泥的防御问题,我等也是考虑过的,西渤泥这边除了国内调遣的戎兵外,还有地方乡勇,这方面的情况就让兵房区主政为诸葛大人介绍吧”

    兵房区泳萍含笑站了起来:“梁大人点名,下官就僭越了。”

    欧主政随后报告道:“西渤泥如今治民八千七百二十四户,其中汉民三千另七户,其余为黎、苗、瑶、山哈各族及归划的本地土著。归化土著和山哈姑且不言,汉、黎、苗、瑶各村均承担军役,当然咱们这地方不比国中,养不起那么多兵,所谓军役就是初一、十五按时操训,以为土人来犯时守备各自村寨的力量。”

    由于老弱病残大都无法适应漂洋过海的煎熬以及到达后的水土不服,因此西渤泥的移民基本上都是青壮年,所谓户也是由一对夫妇加上若干新生儿组成的。同时鉴于婆罗洲的土著们对明郑的屯驻多有戒心,因此时常会有傻乎乎的部族冲出来劫掠。这些部族自然将遭到驻军的严厉打击,但为了应对突发事件,西渤泥实行的是全民皆兵的政策,男性户主都是民兵乡勇,而龙骧军则是机动打击力量,所以机动兵力少一点最多战时调动起来比较紧张,倒也不会影响各处村寨平时的防务。

    区泳萍说完后还补充道:“当然,若是藩上能多调些援兵来就最好不过了。”

    “援兵是会有的。”诸葛枫叶虽然不是兵部的人,但兵部正在想办法安置被削减下来的新附军及清军俘虏的消息却也有耳闻,其中一部分人据说要派到开矿、一部分要派去修建夏王城,但是可以肯定有一部分中下级军官将被遣送至海外都护府,正是基于这样的认知,诸葛枫叶才会大胆许诺,当然这也跟郑克臧重视淩牙门开郡有关,正所谓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有了郑克臧的关注,不但兵部要多派兵马,蕃洋列国衙门也好想办法多派移民。“只是从国内调转费时费力,还要多靠自己。”诸葛枫叶说了几句官面文章,随后又问道。“淩牙门牵涉西洋列国,几位大人又如何保证在筑砦之前,几方不出手呢?”

    “这就希望诸葛大人跟刘大人打个招呼,让他的船配合咱们在淩牙门外海多逗留些时间。”梁司马如是提议道。“只要截断了岛北面的海峡,马来方面短时间就过不了海,至于南面,海峡远比北面要宽阔,想来苏门答腊各国一时也无法顾及。”

    刘翔的船?诸葛枫叶砸吧一下嘴,这倒是个办法,虽然整个船队只是两个小型炮船,但军用运输船上也有一些大炮,对方泰西舰船或许不足,但对方那些苏丹的破船却可谓手到擒来,于是诸葛笑道:“刘大人那,本官可以帮忙说说,不过听说刘大人的亲哥哥就在西渤泥,几位大人可别光顾着指望本官,也让那位刘大人去帮帮腔啊!”

    “刘翎刘大人那,下官会安排的。”银振东也笑了起来。“不过用私情去劝说,怎奈大人用大义相责呢。”

    诸葛枫叶眼皮一跳,他分明听得出西渤泥方面也对刘翔有些不感冒,不得已他只好和稀泥道:“刘忠武还是识大体的,也罢,本官且去探探口风”

    

407。金兰之行

    【明郑之我是郑克臧407第一页】

    泰顺元年三月十六日,诸葛枫叶乘坐的护航通报船【白沙岛号】在完成了淩牙门北海峡警戒任务、淩牙门南岛慑服土人任务以及呔泥采买货物任务之后驶入金兰湾。在这里,诸葛枫叶将完成他南行的第二件使命,而刘翔率领的运输船队将略作停靠后随即北返。

    至于诸葛枫叶如何回国,那也简单,一来往来金兰贸易的国内船队远比西渤泥要多,想必那些船主很乐意为一位钦差服务;二来若是不想扰民的话,金兰也有水师常驻的舰队,到时候抽调一艘通报船便是了。

    “臣等恭迎王使!”诸葛枫叶下船的时候,从先期入港的【燕子矶号】获悉有武昌使节抵达的金兰大都护府的一干要角已经等候在港口了。“臣等恭请王上金安!”

    “王驾恭安!”诸葛枫叶肃然的回应道,随后忙不迭的摆出一副笑容来。“几位大人快快请起。”金兰是郑藩四处海外殖民地中唯一的大都护府,大都护与通政院行人署郎中俱为从四品,诸葛枫叶自然不敢怠慢这位能跟自己分庭抗礼的一方大员。“下官虽是传达王命,但也绝非钦使,叶大人,叶兄,你太过客气了。”

    “这如何使得。”金兰大都护叶永康赶忙谦逊着。“大人既然传达王命,就是钦使,应当的,应当。”两人站在码头上说笑了一会,叶永康突然间仿佛想起了什么。“诸葛兄,你看我糊涂的,这么热的天让你站在毒太阳下,真是失礼。”叶永康随后命令道。“来人,送诸葛大人去休息。”说罢,叶永康又回过头来对诸葛言道。“诸葛兄,晚上小弟已经摆下接风宴,万万请勿推托啊”

    吃过接风酒,转眼间就是第二天的,不过由于这道旨意需要当众宣示,因此诸葛枫叶还需要等待路程较远的几家内外藩属的到来,因此有些余暇的诸葛枫叶便在大都护府派来的从事的陪伴下游览金兰市面。

    诸葛枫叶谢绝了乘坐仿造泰西式样的轻便敞篷马车的提议,以步行的方式来到港区商埠。虽然正值商埠内此时人流量不算太多,但诸葛枫叶还是一眼就看出了几分端倪。

    “庄大人,这里的颜色可是分明啊。”

    “那是。”庄姓的从事得意洋洋的回应着,在他口中诸葛枫叶了解到,经过郑藩十余年开发建设的金兰已经超过广南沱瀼港成为仅次于广南会安、暹罗的阿瑜陀耶港和马来的呔泥港的中南半岛第四大商港。“咱们金兰可有白红黑棕四张脸。”

    诸葛枫叶了然的点点头,所谓白脸自然指的是国内来人的脸,虽然同样是被海风吹得黝黑,但是只要停下来将养几日,这张脸自然要比那些黑不溜秋的土著白皙许多。

    至于红脸,指的是原来的北俱芦洲的水手商人,或许这些自称英圭黎、法兰西、丹麦的北俱芦洲人不会同意中国人的观点,但在东方人的审美眼光里,这些脏兮兮的泰西人被太阳晒得发红的脸蛋根本不能说得上白净二字。

    事实上,被金兰人说成红种人并不影响这些北俱芦洲人的到来。随着港口的名气上升,那些因为荷兰垄断北河对外贸易、葡萄牙垄断广南对外贸易、暹罗排挤法兰西商人而无法进入中南半岛的泰西各国商船便自然而然的将金兰港视为进入封闭市场的桥头堡、敲门砖,因此为了闪闪发亮的金币、银币被人说两句又算得了什么。

    土著的脸虽然黑,但肯定黑不过那些来自西贺牛洲的昆仑奴,因此只能称为棕脸。

    而那些被郑克臧安置在此的西种昆仑奴们由于依旧承担大都护府的军役和警务,因此也时常出现在商埠内外………作为早期奴隶以及奴军的一部分,因为替明郑流过血,所以重获自由的西种昆仑奴们因为本身的文明还处在游猎阶段,所以并不是一个好农夫,只能胡乱种点什么吃食过日子的他们没几天就过不下去了,最终只能重新以出卖武力的方式从原先的都督府、如今的大都护府获取相应的报酬。

    “四张脸,说得倒也贴切。”说话间,两人拐进了交易所,交易所可是明郑外贸的一大特色,是明郑官方专门调节外销货品的一大手段,凡是准予对外贸易的港口都必须建立有海关衙门监管的交易所,金兰自然也不例外。“货物倒是琳琅满目。”

    扫看着挂满胡椒、象牙、水银、黄金、苏木、槟榔、燕巢、花梨、鱼翅、犀角、鹿筋、冰糖、白糖、宝石、靛青、铅、豆蔻、海参、红木、烧酒、五色纱缎、棉缎、布匹、百味药材、纸、线、香油、各色纸料、金银线、各色丝线、各色颜料、各色衣服、鞋、袜、笔墨、针纽、各样台椅、各项纱抄、各样锡铜、各样磁器、瓦器等等几十种商品,甚至还有芙叶、柑、橙、梨、枣、柿饼、米帛曲、灰面、米丙食、咸榄、头菜、鰔油、姜、酱、酱腐豆、金针、茶、木耳等食品报价牌子的墙壁,诸葛枫叶连连点头。

    “不简单呢,未必比我在广州看到的货品牌子少了。”诸葛枫叶一回头,发现那位庄从事人影一晃,诸葛枫叶急急叫住他。“庄兄,你这是去哪?”

    “诸葛兄可不要见怪,”因为要掩饰诸葛枫叶的身份,两人约定在外面的时候就彼此称兄道弟,所以此刻庄从事便如此称呼这位郎中大人。“小弟我刚刚去帮你问了问牌价。”

    “帮我问牌价?”诸葛枫叶有些不解。“这是何意?”

    庄从事说了一番让诸葛枫叶瞠目结舌的话:“老话说的好,千里当官只为财,但本藩对此监管甚严,所以诸葛兄千里迢迢从武昌来此传旨,大都护也无甚心意可送,所以着小弟帮诸葛兄问一问货价,临走时请诸葛兄进上一批,回了国中,必然有几分利益。”

    看到诸葛枫叶脸色有点发青,庄从事又道:“若是诸葛兄出来时没带钱财也无妨,大都护府可以出借一笔货款,只要诸葛兄将货物在广州发卖后,将本金还给当地的蕃洋衙门即可,这绝非损公自肥,诸葛兄千万不要推托。”

    诸葛枫叶苦笑的摇摇头,这么一来他岂不是跟西渤泥的几位一样了嘛。到这个时候,他忽然警觉,看起来利用公帑发私财的情况在几个殖民地很普遍,这是不是一种新形势下的腐化呢?他有些拿捏不定。

    可是边上的庄从事还在等他回复,于是他只好推托道:“现在订货是不是早了,还是等这边事情完毕,国内又来了货船再说吧。”

    但这么一来,诸葛枫叶的游兴大减,匆匆再走了几步,便以有些累了回客栈休息了。

    第三天,诸葛枫叶也不出门了,躲在院子里听庄从事给他讲解金兰的现状,这些东西虽然藩上都已经知道,但万一需要向郑克臧当面汇报,他也好心中有底。

    “如今金兰大都护府北界广南、东南至大海,西与真腊想接。”庄从事照本宣科的解说到。“其中占城已经向本藩称臣,为本藩外藩,国王婆索(posot)受领占婆观察使、资治尹、上轻车都尉、大中大夫、定远将军、占城王的头衔。”

    这个头衔乱七八糟的是个大杂烩,其中占城王是本爵,证明其是占城的君主;资治尹和上轻车都尉是勋号,此处是指占城王的地位相当于国内从三品的官;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