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田精明把这里排在了第一号。
赵强话音刚落,坐在第四排的一个山西商人就应道:“1500两!”人群开始小声的议论。
第二排的一个客商应道:“我出1700两。”
第一排的一个北京客商接着应道:“1800两。”
第四排那个山西人看来是势在必得,高声应道:“3000两。”众人又开始嗡嗡的议论起来。
接下来又有几个人报价,“3200两”、“3400两”、“3600两”、“4000两”。
山西人又报价了:“5000两”。会场一下沉寂了下来。赵强等了一下,见没人接着叫价了,于是开口说道:“5000两,还有没有人加价啦?没有哈,好!5000两第一次,5000两第二次,5000两第三”他举起手中的鼓锤正想向下敲锣的时候,只听场子最后一排一个女人的声音传来:“8000两!”他赶紧收住鼓锤,会场一下热闹起来,大伙儿齐刷刷的向后看去,只见最后一排坐着一个富家公子打扮的年轻人,正志得意满的摇着扇子,此人长的眉目清秀,细皮嫩肉的,一看就是个女扮男装的姑娘家,众人顿时指指点点议论纷纷,那个山西的富商一脸恼火的看着那个姑娘,却也不敢再往上加价了,只能垂头丧气的认熊了。赵强三声唱价以后,鼓锤下落,第一号院子归了那个姑娘。
接下来是二号院子,也是争夺的异常激烈,最后以6000两成交。就这样整整一个上午,一共拍出了30多个铺面,赵强也累的筋疲力尽,下午的拍卖就交给了田精明和尚大勇负责了。一天下来,100多个铺子都有了买主儿,接下来几天是买卖双方签定租约,交割铺子和租金,所有的铺子几年的租金一块儿收下来,统共有170多万两,一下把特区前期建设投入的钱全部收了回来,赵强高兴的又是一夜没睡好。
第二天,赵强想到现在特区的工作进展顺利,到了向崇祯皇帝报功的时候了,再说办钱庄和组建军队的事情都需要向皇上直接汇报,于是将各项工作交代给田精明和尚大勇,自己带着几个随从赶奔京城。
赵强这边诸事顺利,紫禁城里的崇祯皇帝近来也是喜事不断,先是洪承畴统率大军在河南围剿李自成,由于措置得当,虽没有彻底剿灭,但已经成功的遏止了他们的发展势头,把李自成的势力限制在河南境内。接着今年全国夏粮丰收,吃饭的问题基本解决了,他下旨减免了负担比较重的一些洲府的税赋,引得万民称颂。赵强承办的几件政务也是进展顺利,发行国债有效缓解了朝廷的财务危机;建立特区的贸易市场,促进了南北的物资交流,还给国库增加了大量的收入,抵得上几个洲府的税收;军需粮饷供应也是尽心尽力及时足量,洪承畴几次在奏折里夸奖赵强。赵强每隔半个月就有一份奏折汇报各项工作的进展,如今赵强也开始自己写奏折了,他的毛笔字歪歪扭扭,文中错字和白话甚多,可是语句通顺简捷,意思表达的很清楚,崇祯倒觉得看起来不象其他大臣的奏折那样拗口难懂。东厂呈报的对赵强的监视报告中,也对赵强谀词如潮,说赵强每天都勤勉工作到深夜,深入实地亲自参与管理;生活简朴,每天都是粗茶淡饭,布衣简从,住在县衙的客房里,连个仆人都没有,也没有贪墨受贿的事情。一切迹象都表明赵强是个忠君爱民的好官,是个多谋善断的能员干吏!
崇祯还有一件喜事,那就是丽妃前些日子给他生了个皇子。崇祯皇帝膝下子嗣疏落,有皇后生的一个女儿,是长公主,后来又生了一个皇子,可惜夭折了,这以后由于崇祯忙于国事,疏于后宫房事,就再没有其他孩子了,如今这个孩子是三皇子,按照祖制,就应该是未来皇帝的继任人。看到后继有人,崇祯皇帝内心的喜悦就别提了。
这一天下午,崇祯正在南书房批阅奏折,首领太监来报,说专办大臣赵强递牌子求见,崇祯立即吩咐传见,赵强进来见礼以后,崇祯吩咐赐坐。赵强这次进宫就是要请示设立官办钱庄和组建军队事宜的,坐定后,他先将办钱庄的打算说了,崇祯仔细的听完,思考了一会儿说道:“此事关系重大,牵扯甚多,弄不好会乱,前朝曾经试行过发行纸钞,结果推行不起来,半途而废了,不如你先以民间的形式试一试,所需银两从筹集的国债银子里出,如果好再接着搞,这个事情你先拟个详细的条陈,交内阁和户部参酌研究,定了以后再办。比如你这个特区的试点办的好,我看可以再在几个省推广一下,你全部管起来。”
“遵旨”,赵强答道,他接着汇报组建军队的想法道:“万岁,微臣还有一个想法向您请示。”
崇祯笑着对赵强说道:“呵呵,还有想法,好!说吧。”
“是这么回事儿,在建特区的时候我们不是征集了一批民工吗,现在活干的差不多了,照理应该把这些人辞喽,可是微臣想不如干脆把这些人编成一营军队,负责保护特区的安全。您不知道,现在我们这个特区里面那存的货物海了去了,那库里的银子也存了不少,我估计肯定有不少坏人在打特区的主意,所以必须得派兵保护,我琢磨着现在前方战事吃紧,上哪儿调军队去呀,干脆自己建一支队伍得了,您看行吗?”
在京畿重地组建军队是个大事,崇祯对此一向谨慎小心,他对赵强还是信任的,但是他觉得赵强毕竟还是个毛孩子,虽然鬼点子多,但是要掌控军队恐怕是不行的,但是赵强提出的特区保护问题也确实应该重视,他思考了一下说道:“组建一营军队又要增加粮饷的开支,再说一组建队伍就要划归兵部管辖,统一调度,说不定哪天就给调到前线去了。不如你组建个民团,半军半民的,也好管理,对付一般的盗匪也就够了,如何?”
赵强撅着嘴巴想了一下,觉得这样也好,不管是民团还是官军,反正都是武装力量,见民团还省了编制的限制和兵部的干扰,于是冲崇祯说道:“遵旨,微臣就按皇上您的意思办理。”
崇祯微笑着看着赵强,他发现面前这小子满脑子的花花点子,而且居然招招奏效,真搞不懂他是怎么想出来的,可能是因为没读过书,反而不受常规成法的限制才能如此的吧。才半年没见,他觉得赵强个子又长高了一些,而且也晒黑了不少,想到他还一个人住在县衙,遂说道:“听说你还住在县衙里,这样恐怕太不方便吧,,你长期占着地方上的衙门也不成事儿,我看不如就自己建个宅子,也安个家,生活上也方便些。”
赵强一脸感激的说道:“是,谢皇上关心,不过微臣是废人,有没有家的反正都一样。”说完叹了口气。
崇祯听了,心里一动,虽说赵强是个太监出身,但是长大了也会有七情六欲,而且在当时,那些有一定品级,在各司衙门当差的大太监们都有妻室,有的还三妻四妾的好几个,他觉得应该给赵强也张罗一门婚事了。
两人正聊着,都太监林哲进来说道:“禀皇上,太后和皇后现在钟粹宫呢,问您什么时候过去?”
崇祯这才想起今天下午是约了皇后一起到丽妃那里商量给三皇子办满月的事情,他记起赵强曾经在钟粹宫当过差,所以想让赵强也一起去看看,以示恩宠,于是说道:“赵强,你可能还不知道吧,丽妃给我生了个皇子,我这就要去丽妃那里去商量办满月的事情,你跟我一起去看看去吧。”
崇祯一席话,把赵强的心思勾起来了,想到自己同丽妃有过那么一段恩爱,给皇上戴了一顶西瓜帽儿,心中有愧,如今丽妃给皇上生了孩子,毕竟人家才是夫妻呢,心里又喜又愧又有一点凄凉,象翻倒了五味瓶一样的不是滋味儿。他忙低下头说道:“皇上,这个我去怕不合适吧。”
“唉!有什么不合适的,丽妃是你的旧主子,生了皇子是高兴事儿吗,走吧!”说着不由分说抬腿就走,赵强只好灰溜溜的跟在崇祯后面,进了后宫。
钟粹宫里正热闹非凡,一派喜气洋洋的气氛。太后、容太妃和皇后都来了,皇子身上包着薄被,由奶娘抱着,长的细皮嫩肉,很鼓实。太后和太妃正围着皇子逗话儿,丽妃还在月子里,靠躺在床榻上,皇后坐在床沿上和她聊天。
随着总管太监一声吆喝,崇祯兴致勃勃的走了进来,赵强亦步亦趋的跟在后面。众人相互见了礼,皇上走到孩子身边,伸手轻轻的去触那孩子的脸,嘴里还轻声的咂着逗孩子,皇子见身边人多,也兴奋的胳膊腿的乱动,小嘴一张一合的惹人怜爱。太后指着孩子说道:“看看这眉眼儿,跟皇上小时候一样,皇上小时候也是这么的喜欢热闹,没个安生。”
太妃在旁边凑趣说道:“可不是,皇上小时侯的样子我也见了,这孩子竟象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那太妃是知道内情的,这么说不过是讨太后高兴罢了。
赵强并不知道这个孩子是他亲生的,所以并不关心,只偷偷用眼去看丽妃,由于刚生过孩子,丽妃变的富态多了,但依旧是艳光四射撩人心魄,丽妃也正拿眼瞟着赵强,两人眼光相对,脸都不由得一红,丽妃想赵强是这孩子的亲生父亲,而自己却将这个事情瞒了,心中对赵强有了一份歉疚,而且他从崇祯口中了解到,这个赵强如今身兼数职,精明能干,早晚会成为国家的柱石之臣,也有心拉拢赵强,为自己的儿子有朝一日登上皇位结一个强援,心中不免有了盘算。
崇祯招呼赵强道:“赵强,你也过来看看。”
“哎。”赵强赶前两步走到孩子身边,探头看去。那孩子是他的骨肉,虽不知情,但毕竟是父子天性,他一眼望去,竟由衷的对那皇子生出一份呵护之心和怜爱之情,想伸手把那孩子抱在怀里,但毕竟身份悬殊,他强忍住内心的冲动,张了张嘴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那孩子好象也有了感应似的,大张着两眼瞪着赵强,小嘴也冲赵强努着,咿咿呀呀的。赵强忽然觉得心里一热,鼻子一酸,眼泪差点就要夺眶而出,好在众人注意的焦点都在那孩子身上,没有人发现。
众人热热闹闹的谈论了一会儿,孩子大概是饿了,哇的一声哭了起来,奶娘赶紧抱着孩子到后房去喂奶了。众人这才落座,太后看到赵强,笑着叫道:“这不是讲故事的那小崽子吗,这么久没见跑哪去了。”
崇祯皇帝笑着圆场说道:“母后,如今人家可不是小崽子了,现在是专办大臣四品大员,上次我跟您提起的那个杀官放粮的就是他”。
“是吗?敢情那个杀贪官儿的钦差就是他呀,我还道是个五大三粗的汉子呢,他这么个娃娃就能杀了那么大个官儿,这可不是出息了吗!”太后赞道。
“可不是,如今他管着特区、国债还有军需处这几个重要的差使,是我得力的左右手呢。”崇祯补充说道。
“怪道的,这孩子当初我就看着好,打小吃苦,是个厚道的孩子,又这么能干,可不又是个擎天保驾的赵子龙吗!我看呀,早晚我那孙子也能指望的上。”太后说道。
崇祯从繁杂的国事负压之下解脱出来,一家人其乐融融的聚在一起,心情很是舒畅,他看赵强站在那里有点郁郁的样子,估计是他看到自己一家人和睦样子觉得顾影自怜,想起给赵强成家的那个念头,于是说道:“母后啊,您说到这儿我还想起来了,如今赵强还没有个家呢,您老人家既看着好,干脆给指一个吧。”
在明代,皇上经常会将宫里一些年龄大了,长的漂亮的宫女指配给亲信的臣子或者侍卫为妻或妾,叫做天子赐婚,以示恩宠,借此笼络人心。太后听到皇上的话,明白他的心思,转头问皇后道:“我觉着不错,皇后啊,你可有合适的人选呀?”
皇后还没有说话,躺在床上的丽妃说话了:“太后、皇上,这一说起来,我这儿倒是有个现成的。”
太后问道:“是吗?那敢情好,毕竟你是他的旧主子,给指个人也是该当的。”
丽妃见皇上也点头认可,遂冲站在一旁的彩铃儿叫道:“彩铃儿,你过来。”
彩铃儿一直就站在丽妃娘娘的床侧,刚才丽妃一提起要给赵强指配一个,她的心里就是一紧,因为这宫里只有她到了可以指配出去的年龄,而且丽妃原也提过将来给她指配一个好人家。她满心指望能嫁个进士出身的文臣或者将军什么的,可如今眼看娘娘要把她指给赵强,她无论如何是不情愿的。她喜欢赵强的幽默和人才,当初如果不是丽妃在中间插一杠子,说不定她已经和赵强结了菜户了,但是让她一辈子嫁给赵强这么个太监,那可就不一样了,她知道和一个太监在一起生活是不会得到女人的幸福的。
彩铃儿神情紧张的走到丽妃跟前,小声应道:“娘娘,您有什么吩咐?”
丽妃抓住彩铃儿的手笑着说道:“彩铃啊,你和赵强本就交好,在一起共过事儿,我想请皇上做主,把你许给了赵强,你可愿意呀?”
彩铃儿最怕听到这话,心里一寒,扑通跪到地上,颤声说道:“娘娘,我、我不愿意离开您,我愿意伺候您一辈子。”说完眼泪哗哗的流了下来,只她紧咬着嘴唇,不敢放声。
太后、皇后等一干人都是过来人,如何不知道彩铃儿的心思,内心也是觉得不忍,但是皇帝已经开了金口,怎能又收回去呢。丽妃也明白彩铃的心思,她考虑自己和赵强的事情彩铃儿是知道一些的,现在她自然是不敢说,但这丫头将来跟了别人,枕边一个不留神,把这事说出去可怎么得了呀,不如把她许了赵强,这个秘密也就彻底守住了,还可以在赵强那里留个念想。她是知道赵强的实底儿的,心中甚至还有些嫉妒彩铃儿,暗道:“你个小妮子,还哭呢!我这是把你塞到蜜罐里去了,到时候瞧不把你美的喝了蜜似的。”她抚着彩铃的头发柔声说道:“傻丫头,女孩儿大了早晚要嫁人的,哪有跟主子一辈子的。赵强年轻有为,早晚是大用的人,跟了她你这一辈子就不愁了,你放心,娘娘不会误了你的。听话啊。”
太后在旁边也帮腔道:“可不是,这女人吗,嫁谁不是嫁呀,都是这么一辈子的就过来了,赵强这孩子我瞧着好,委屈不了你。我看呐,这事儿就这么定了,这丫头怎么也是宫里的,我们就是她娘家人,嫁妆定要丰厚些。”
皇后也接口说道:“就是,这事交给我办,断亏不了彩铃儿姑娘。”
彩铃儿见太后、皇后已经发话了,知道这事已经没有回旋的余地,只得认命,叩头谢恩。赵强在旁边看着,也是满心欢喜,这彩铃儿长的俊俏,又聪明伶俐,能娶了回去,他自然是愿意的,只是当着丽妃的面儿,他不敢太过表露。
珠儿也一直在旁边伺候着,见彩铃儿被指给赵强,心中满是羡慕,心想:“彩铃姐嫁了小多子哥哥,两人天天在一起,就可以天天听那石猴的故事了,多好呀!”
第二十二章宫中密谋
崇祯和皇后等众人商谈完了给皇子办满月的事情,就从钟粹宫散了。皇后闷闷不乐的独自回到坤宁宫,这皇后姓周,是嘉定伯周奎的女儿,崇祯登基以后,被选入宫中做了皇后。这周皇后母仪天下,统辖六宫,身份贵重,也一直很宽容,一般不会同其他嫔妃去争宠,但这次丽妃生了皇子,情形就大不一样了。过个三年五载,这三皇子长成,很可能被立为太子,那就是未来的皇帝!一旦崇祯龙驭西归,这孩子登了皇位,到时候,母以子贵,丽妃将被尊为太后,而皇后呢?弄好了还能落个太后的虚名儿,弄不好,也就是个太妃,虽然只是一字之差,却有主仆之分,身份地位天差地别!
皇后一脸阴沉的坐在春凳上,暗自思量:“难道有朝一日要让我给那丽妃叩头行礼吗?这可不行!瞧她得意的那样儿,竟敢躺着和我说话!自己以为已经坐定这太后的位儿了吗!还绕过我直接就给赵强指了婚,这分明是在给她儿子将来登上皇位做铺垫呢!赵强两口子都是她使唤过的奴才,还不得变着法儿的报答他们的主子。我该怎么办呢?”周皇后思量半天,也没有什么主意,她想起了父亲周奎,遂吩咐太监,去请嘉定伯周奎速速进宫探望。
到了下午,嘉定伯周奎被太监领到中宫,周奎按照规矩给皇后行礼,皇后赶忙搀扶起周奎说道:“唉呦!父亲,快快请起,这里没有外人,不用摆这个规矩。来人,给嘉定伯赐坐。”太监搬来椅子,周奎坐定,皇后遣开旁边的人,同周奎密谈。
周奎问道:“娘娘这么急着招我来,可是有什么要事吗?”
皇后不好意思直说,敷衍道:“也没什么要事,只是记挂家中二老,找您来谈谈天儿。”
周奎是个老谋深算的人,宫里传出丽妃生了皇子的消息以后,他就虑到了女儿未来的身份问题,这次女儿找他来,他就料定是为了这件事情。他沉吟了一下试探着说道:“家里一切都好,娘娘不必挂心,倒是你自己要多加留意才是。”
皇后嘘了口气,忿忿的说道:“我还不是老样子,谁又能把我怎么样,只是这个丽妃仗着生了皇子,越来越放肆了,现在就开始为他的儿子结外援了,以为她将来当定了太后呢!哼!当初还不是靠那个小太监讲故事去邀宠,看她小人得志的样子我就恶心!”
周奎捋着胡须,思谋了一会儿,幽幽的问道:“此事确实可虑,不知娘娘可有什么考虑吗?”
“唉!我能有什么考虑,如今皇上都被那小狐狸精迷住了,全怪我这肚子不争气呀!”皇后拉着长声儿说道。
周奎进宫之前早就想好了对策,说道:“娘娘不必担心,为父这里倒有一个法子。”
“哦?”皇后瞪着眼睛看着周奎,示意他说下去。
周奎笑笑,胸有成竹的说道:“大凡是男人,对女人都是喜新厌旧,皇上也概末能外。如今皇上劳国事,不能到处去寻芳猎艳,不是不想,而是不能。所以为父打算到民间去搜罗一些艳妓歌女,放在府中调教,倍加恩宠,然后选择色艳伶俐之人献进宫里,放在你的身侧,有这些人勾着,到时候保管皇上三天两头的往你宫跑,次数多了,你自然会有身孕。只要两年之内你能生下皇子,以你现在皇后的位份,这太子之位还不定是谁的呢?”
皇后听着有理,微微颔首。
周奎继续说道:“至于那丽妃结外援的事情,你也不必担忧,想赵强一个小太监掀不起多大的风浪。皇上的性子你是了解的,最是多疑擅变,现在还不到时候,我先派人暗中盯着他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