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好女婿-第1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手中又一支铳管打制而成,刘三脸上露出了微笑。铳管笔直,端口处有个小小的喇叭口,焊接处严密合缝,一看就是上好的铳管,只要装上木柄撞针扳机等零件,就是一支上好的火铳。

    二十二天打制出了两只铳管,这已经是刘三最快的记录!往日,他需要半个月的时间才能打出一支铳管来。

    在刘三的督促下,另两组的铳管也接近完成。自己带来的小组已经打了六只铳管,剩下还有八天时间,刘三下了决定,把三个小组整编为两个小组,每组分成两拨,日夜不停的打制赶工,这样的话在时间结束前应该还能打制好两支来。

    一个小组三个人,一个师傅带着两个学徒,半个月打制一支铳管,这就是这个时代火铳制作的速度!

    “三哥,三哥,”邱八气喘嘘的再次跑了进来,“那红毛鬼做出了一支铳管!”

    “昨天不是说他做废了吗,怎么今天就制作出来了?”刘三皱起了眉头,怎么会速度这么快!

    “我看的仔细,那红毛鬼是生生的在铁棍上钻出空来,半天的时间就钻出了一支。”邱八喋喋的说着,没有注意到刘三的脸色已经阴沉了下来。

    “这次红毛鬼的铳管能用?”刘三问道。

    “应该能用,据兵部司务陈大人说,这次的铳管质量很好。”邱八道。

    半天的时间做出了一支来,这怎么可能?刘三的心凌乱了起来。

    他带着两个徒弟,费劲巴力的花了十多天才能打制出一根铳管来,别人半天就能做出一支,这让他简直无法接受。

    比赛的时间还有七天,自己顶多在做出两支来,算下来自己打制铳管总数量也就八支,而按照这个速度红毛鬼还能再打制十多支,这比赛自己岂不是要输?

    “半天的时间做出的铳管又能好到哪里?说不定连兔子都打不死!”刘三咬牙道。

    “三哥说的对,半天时间能做出什么好的铳管来。”其他铁匠们也纷纷附和,他们都是世代的匠户,自然知道火铳的质量和打制时花的功夫成正比。当初在加入西山军之前,为了赶制兵部下达的火铳任务,有的时候他们三四天就能打制一支铳管,可是那样的火铳毫无质量可言,装备到军中时根本没士兵愿意用。

    “对,就是这样,红毛鬼为了比赛粗制滥造,只要一经试射他就会原形毕露。”众铁匠纷纷叫道。

第426章 鞑官安东尼() 
    按照平南侯陈越制定的比赛规则,不仅比赛制作铳管的速度,最后还要把做好的铳管安装好火铳,比赛火铳的射程精度等数据。

    所以明知道红毛鬼钻制铳管的速度比己方要快,刘三等人心中还抱着侥幸。也许红毛鬼为了速度粗制滥造,他打制的铳管根本不能用。

    当然,也有人心里觉得不妙,因为按照兵部司务陈大人的说法,红毛鬼打制的是上好的铳管。兵部司务陈大人是什么人?那可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连历法都是人家参与编撰的,他说出话如何会错!

    但是看到刘三通红的眼睛,谁也不敢把心中的话说出,这一年多来,刘三一直盯着军械司主事的位置,就因为加入西山军晚了一些,被李雄那老头生生的压在头顶,这让刘三一直心中不满,现在好不容易有了更进一步的机会,他无论如何也不会放弃。

    “大家都再加把劲,争取在比赛结束前再打制出一支铳管来!”刘三眼睛通红,咬牙道。

    “红毛鬼不久前还弄废了好几支铳管,谁知道他后面会不会再弄废,咱们未必会输!”邱八也在一边说道。

    “是啊,不到最后时间,一切都不好说呢!”其他人也纷纷说道。

    然而让刘三绝望的是,接下来的几日红毛鬼竟然一支铳管也没有钻废,而是以每天两支的速度在制作着。

    到了距离比赛结束还剩三天的时间,红毛鬼安东尼已经钻制了八条铳管!己方竭尽全力也只是打制了八支,就数量来说已经输了。

    这下,不仅刘三,其他铁匠也都沮丧无比,辛辛苦苦干了一个月,眼看着距离时间结束还有三天时间,却已经输了,这让人真的无法接受。

    可不接受又能如何呢?比不过就是比不过,人力又如何能够和机器相比!

    “侯爷在看着咱们呢,咱们加把劲,把最后这两只铳管完成。然后再在质量上和红毛鬼比个高低!”刘三鼓舞士气道。

    “好嘞,三哥。”众人有气无力的回应着。

    最后的三天,刘三带人终于把最后的两支铳管打制好。而红毛鬼安东尼按部就班的,以每天两支铳管的速度,又打制了六枝铳管。

    这样算下来,安东尼共打制了十四支铳管,就数量而言,比刘三的八支多了六只。可熟知内情的人都知道,安东尼总共花费的时间只有七天,其他大部分时间都浪费在高炉炼铁,以及调试机床上。

    若是按照现在的速度,每个月岂不是能用机床钻制六十支铳管那么多,一年就是七百多支!若是这些铳管的质量也像速度那样好,若是再多弄一些这样的机床,那每年军械司生产火铳的速度岂不是大大增加!

    这一刻,总督府所有关注这场比赛的人都忍不住浮想联翩,平南侯陈越的心情更是激动无比。

    按照比赛赛制,铳管制作好后,需要安装在火枪上,然后再比赛射程精度。

    木柄枪托勾簧扳机等其他零件早已准备完毕,刘三等人亲自动手,只用了很少的时间就把火铳组装完毕。

    军械司火铳坊,一处围墙圈起来的院子,这里是火铳试射的地方,三十步外的墙边,安放着几支木靶,木靶的中间用墨线画成一个个的圆圈。

    平南侯陈越带着军械司一应官员在靶场观战,新制作的火铳摆放在地上,旁边站在刘三和安东尼。

    为了公平起见,谁制作的铳管谁负责射击。会制作火铳的人自然精通火铳发射,这点刘三和安东尼都没有异议。

    这个年代火铳的质量完全无法和后世枪械相比,由于铳管中没有膛线,射击精度极差,战场上一般靠排射密集的弹丸弥补精度的不足。

    而三十步的距离,虽然不是太远,可对火铳来说想射中也不是那么容易。按照规定,每支火铳需要射击十次,以观察精度的同时,更是观察火铳的质量,质量差的铳管根本经不起十次的连续射击,有时会出现炸镗的情况。

    本来害怕出现伤亡,陈越只让试射三次,而且让火铳兵进行试射。毕竟刘三和安东尼都是技艺精湛的工匠,若是出现炸镗导致死伤,实在得不偿失。

    可是刘三对于自己制作的火铳信心十足,认为连续试射十次根本没有问题,遂坚持要试射十次,并且自己下场亲自试射。

    对刘三的要求,安东尼爽快的答应了,他也对自己制作的铳管信心十足。

    于是,一场比赛正式开始,靶场上不时传来枪声,硝烟弥漫。

    清理枪膛,装填引药、弹丸,用通条把弹丸和火药压实,把点燃的火绳夹在火绳夹上,端枪瞄准,勾动扳机,耀眼的白光闪现,然后便是一声巨响硝烟弥漫,弹丸便被火药爆炸产生的推力推动着,以极大的动量离开枪管向着靶子飞去。

    在射击的一瞬间,火铳手要偏着脑袋闭上眼睛,防止强光刺激眼睛,防止火药燃烧产生的热量灼伤脸庞。

    靶场上枪声阵阵,硝烟弥漫,陈越微笑着看着比赛,不时的和身边的陈于阶潘学忠说话。

    “现在的火枪都是用火绳引燃,在阴雨天根本无法使用,若是能做出不需要火绳的火铳,能在下雨天也能战斗就好了。”陈越道。

    在南方雨天极多,特别是夏季,这样的天气火绳枪根本无法使用,再多的火器也变成了烧火棍,若是能在军中普及燧发枪就好了。

    “听闻有种靠着燧石击打引火的火铳,咱们可以试着制作这种火铳。”陈于阶建议道,他也听说过燧发枪,并且在前些年在西夷传教士那里见过燧发手铳。

    在交谈中,比赛已经结束。刘三已经彻底的绝望了,红毛鬼安东尼制作的所有火铳安然连续射击了十次,并且射击的精度比他的还要好上许多。

    刘三的火铳十射仅能中靶一到两次,而安东尼的十射往往三中四中。

    “侯爷,我输了。”陈越面前,刘三脸色灰败,垂头丧气道。

    “你的技术不再安东尼之下,你只是输给了机床而已,若是也有机床,你也能制作火铳这么快。”陈越好言抚慰道,不再提输了就拜师的赌约,毕竟拜一个西夷人为师,对刘三来说很难接受。

    “愿赌服输,没有话说。”刘三脸上神色变幻着,最后一咬牙来到了安东尼的面前,一躬到地,“见过师傅!”

    “欧,他在做什么?”安东尼目瞪口呆的看着面前的刘三,莫名其妙的问道。

    “他佩服你的技术,像拜你为师学习制作火铳技能。”陈于阶在一旁翻译道。

    “这当然可以。陈,你问问大明的侯爷,他说的每月一千两银子的薪水还算数吗?”安东尼更关心自己能不能拿到一千两的银子,至于教刘三操作机床,这根本算不了什么。

    “哈哈哈,本侯说话当然算数。”听了陈于阶的翻译,陈越哈哈大笑了起来,和安东尼带来的技术相比,每年一千两的银子又算得了什么!

    “本侯决定了,封你为八品武官,每年饷银一千两!”陈越想了想,慨然道。

    “八品武官,那是什么样的官职,有男爵大吗?”安东尼惊喜的问道。

    他只是一个普通的钟表匠人家出身,在葡萄牙属于绝对的平民,根本没机会当官成为贵族。没想到来到了东方的大明,竟然有机会成为贵族了,这让安东尼无比的兴奋。而且大明可要比葡萄牙大得多,成为大明的贵族意义更大。

    “男爵?大明没有男爵,八品武官应该和你们西方的骑士差不多吧。”陈越想了想,说道。

    “谢过侯爵大人!”虽然只是成为一个骑士,安东尼依然十分高兴,因为骑士已经算得上是贵族的一员了。

第427章 暗潮() 
    扬州,淮盐的战争已经告一段落,两淮盐区的灶户们已经恢复了往日的生活,制卤、煮盐,用盐换粮换银,平静的日子一如往昔。不,应该说比往昔要好,总督府辖制下的四海盐行收盐的价格要比盐商们高上一些,灶户们的收入比往日更好。

    两淮盐区各盐检司又进行了重组,派驻的新兵营也陆续撤回,十营新兵将会被派往淮安宿迁徐州蒙城宿州黄河淮河各处驻守,把两淮布置成一个严密的防线。

    现在的大明,武昌有左良玉数十万大军防守西路,和闯贼襄阳南阳的军队对峙。黄得功则被派驻庐州,守卫着中路。而江北总督府则负责凤阳、扬州、淮安、徐州整个两淮之地。其中总督府标营负责防守扬州拱卫长江,而新组建的新兵营则被派驻黄河淮河一线驻守。

    这么辽阔的区域紧靠十营新兵根本守不过来,哪怕这些地方还有如张天禄、刘肇基、黄蜚、方国安等其他总兵的军队,这些地方明军的战斗力更差,根本无法指望。

    所以对江北总督府来说,必须得进一步的招募新兵,训练更多的军队。各府县招募的新兵陆续开赴扬州,杨正平负责的战训司忙碌无比,对新募的士兵进行训练。

    但是有兵还不行,还必须要有各式兵器,还需要有铠甲,这些是一支军队有没有战斗力的凭借。

    数万大军需要的兵甲是一个天文数字,靠南京兵部拨付下来根本是做梦,兵部下辖的工坊产能有限,而且还要装备新成立的京营。

    所以兵甲之类只能扬州总督府自己想办法,由军械司负责打造。所以这些时日,陈越几乎每天都要跑军械司一趟,时刻关注着工坊的生产事宜。

    “侯爷,军械司各工坊已经日夜不休加班加点了,可工匠的人数还是太少啊,兵器铠甲的数量根本提不上去。”

    军械司主事李雄委屈的道,陈越对军械如此重视,使得他的压力也非常大。

    “还请侯爷能够再招募更多的匠户来,听闻南京的工匠数万,还请侯爷上奏朝廷,征调工匠过来。”老李雄向陈越建议道。

    “征调南京的工匠吗?”陈越苦笑了起来,哪里那么容易。

    南京的匠户虽多,可大都是普通的匠户,真正从事军械制作的却不是太多。盖因南方承平多年,大明的主要敌人都在北方,大量的军匠都集中在北京,而随着北京的陷落,这一大批专业的匠户们也沦落敌手。

    而且据锦衣卫来报,崇祯正在筹备重组京营三大营,计划在南京招募二十万军队,南京的工匠们必然要为京营生产武器铠甲,哪里顾得上扬州?

    “李主事尽管放心,我会发文往各地官府,从其他地方征调工匠过来。”陈越允诺道。

    南京的工匠不能指望,可是大明还有着整个长江以南的土地,工匠自然不缺乏。总督府要做的是从民间征调工匠来,为平南军打制武器铠甲。

    。。。。。。

    在陈越为军械的生产发愁时,一百多里外的南京,朝堂上却暗潮汹涌,各种议论尘嚣其上。

    这几个月来,大明内政极其平稳,丢掉了整个北方,如同丢掉了巨大的累赘巨大的包袱,崇祯胸中的块垒仿佛去掉好多。

    再也没有大量的战报来报告丢城失地丧军辱师的消息,满鞑还北方进行把老巢迁往北京的事宜,有闯贼在陕西牵制,短时间内没有南下的可能。

    闯贼则刚经历了一场大败,实力折损严重,正躲在西安府舔舐着伤口。

    在北方闯贼和满鞑对峙,在双方分出胜负之前,大明非常的安全。

    当然现在大明也有战事,那就是进入四川的献贼,已经攻克成都。成都王朱至澍、太平王朱至渌自杀,四川巡抚龙文光、巡按御史刘之渤、按察副使张继孟等大明派驻四川的主要官员因拒不投降,均被献贼处死。

    败报传到了南京,崇祯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震怒,而是比往常听闻战败时冷静了许多。

    经过朝廷商议,崇祯下旨,任命湖广巡抚何腾蛟为湖广四川河南三省督师,全权负责剿灭献贼事宜,命平贼将军左良玉率军攻打盘踞在襄阳的闯贼袁宗第部,避免闯贼献贼合流。

    四川距离南京数千里之遥,和闯贼齐名的献贼张献忠部更是难以对付,四川又是地形复杂,明人土人杂居的地方,想短时间内剿灭根本不可能。

    相比四川的剿匪事宜,南京的群臣更关心其他事情,比如两淮盐运使的人选。

    虽然两淮盐区的乱局已经平定,据江北总督府回报,两淮盐运使梁焕平在此次事件中处置得当,协助总督府迅速平定了盐区的骚乱,并征缴了巨额的盐税押运朝廷。

    可是这一切都躲不过明眼人的眼睛。两淮盐区为什么大乱,盐运使司衙门在其中参与了什么样的角色,朝廷的大佬们人人心知肚明。在朝廷官员们的眼中,梁焕平非常之失职,平南侯陈越之所以力保他不过是想扶持一个傀儡,好把持住两淮盐政。

    天下之利莫过于盐铁,而大明的三大盐场又以淮盐产量最丰,其中牵扯的利益太大太大。而前些时日,平南侯陈越仪仗军力,不分青红皂白的把所有大盐商全部拿下,把食盐专卖之权以四海盐行的名义夺在手中。这已经损害了太多人的利益。

    而淮盐之利实在太大,两淮盐运使司各个职位更是大大的肥缺,也引得无数的官员为之眼红。

    梁焕平已经彻底的投靠江北总督府,众盐商纷纷被拿下,这也使得很多人的利益彻底消失,他们自然是不甘心。便又打起了淮盐的注意,虽然平南侯陈越在崇祯心中地位无比重要,虽然平南军实力强劲,可是在庞大的利益面前,这又算不得什么。

    于是,众多的官员私下里动作着,想伺机在淮盐上插上一脚,分一杯羹。

    ps:最近订阅老低,二月份稿酬比一月份少了近千块,作者君很不开心。以后作者君会更勤奋一些,争取多更。也请各位读者兄弟姐妹能订阅一下,养家糊口不容易,还请体谅。

第428章 进谗言的方名夏() 
    于是,在朝中大佬的暗中操纵下,一部分御史便上折弹劾平南侯陈越和盐运使梁焕平,弹劾他们擅自改变盐制,以莫须有的罪名抓捕盐商,制造冤狱,侵夺民财,组建违法之四海盐行取代众盐商之窝权。

    御史们要求朝廷重查盐商们勾结闯贼谋逆一案,给受冤屈者一个说法,给天下百姓一个说法。

    “我大明以民为本,盐商灶户都是我大明百姓,而今郎朗之日,却有人依仗权势,强夺民财、陷害百姓,视我大明律如无物,若是对之不闻不问,岂不是令天下百姓寒心,若是地方官员争相效仿,则百姓岂不是任人鱼肉,长此下去,官逼民反,恐会在江淮乃至江南再现闯贼献贼一般的巨寇!”

    户科给事中熊汝霖在奏折中如是道。

    熊汝霖的言论得到了众御史们的赞同,奏折如同雪片一般飞入内阁,要求重新查盐商们谋逆一案。

    然而,对御史们的动作,朝廷上众大佬都保持着缄默。哪怕是和御史们走的最近的首辅史可法也缄默无言,不肯对此事发表看法。

    因为大佬们都深知,此时最终收益的是谁。除了江北总督府,还有就是朝廷和皇帝。

    众盐商们被捉拿之后,两淮盐运使司重新拍卖了窝权,四海盐行也不是平白拿下淮盐专卖权,而是付出了一百五十万两银子的巨款,如今这笔巨款已经解押到了南京,进入了户部的银库。同时今年淮盐的盐税也运到了南京,两项相加,仅仅两淮盐区,今年就为朝廷贡献了三百万两的银子。

    史可法以及众大佬都知道,看在银子的份上,崇祯也绝对不会同意为盐商们翻案。因为若是犯了案,那是不是得把食盐专卖权再还给盐商,难道进入户部的银子还能退出?”

    但是,御史们连番上奏,朝廷不能不闻不问,于是崇祯下旨,命令由锦衣卫彻查此案。谋逆之事由锦衣卫调查理所应当,可是谁都知道锦衣卫指挥使陈江河是平南侯陈越之父,让自己人查自己人,这和放水有什么区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