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好女婿-第1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放开我!”李自成瞪圆了独眼,冲着拉着自己胳膊的张鼐厉声喝道,看着一个个熟悉的兄弟惨死在满鞑铁蹄下,李自成血灌瞳仁。

    “陛下快走吧,别让兄弟们枉死!”张鼐根本不顾李自成的挣扎,和另外几个亲卫拉扯着李自成就把他往马背上推。

    “别上马,快往江边上船!”李自成低声吩咐道,形势依然如此,就算自己前往拼命也是无用。脑子冷静下来,他知道若是骑马逃走根本无法躲避敌骑的追杀。倒不如上船去,骑兵不肯能追到江里。

    听了李自成的话,张鼐恍然大悟,护送着李自成就往江边走。

    大营本来就扎在江岸上,从中军大帐到江边也就百十步的距离。靠着亲卫营舍身抵挡满鞑骑兵的进攻,李自成带着几个亲卫有惊无险的来到了江边,上了一条船。

    顺军十多万大军,大半跟着李自成上岸扎营,只有一小部分在停泊在江里的战船上过夜,属下绝大部分都是北方人,在动荡的船上根本睡不着,更害怕一翻身掉进了江里,夜间若有可能除了留下看守战船的其他人都会选择上岸。

    而此刻,江里也传来了厮杀声,数以百计的战船,在投降清军的绿营兵驾驶下,逆流而上向着顺军的船队攻杀而来,火光闪现,无数的顺军船只陷入了火海,整个江面上乱糟糟的,所有地方好像都成了战场。

    “向西划!”李自成沉声吩咐着,几个亲卫抄起了桨橹,迅速的划着,船只逆流向西而去。

    这个时候,岸上大营和江里船队都受到满鞑偷袭,都已经陷入了混乱,这场战争彻底的败了,看到这种情形李自成自然能判断出局势。

    既然如此,再挣扎也是无用,不如先逃了出去,再想法收拢溃兵,以图东山再起!

    “陛下快看!”往西划了数里,天光已经大亮,一个亲卫手指着后方惊恐的叫道,李自成豁然回首,就看到数只敌船张起了风帆,正追赶而来。

    “快划进前面这条河岔!”李自成不假思索的命令道。

    几个亲卫齐心协力,划动船只离开了长江,向南划进了一条河流,这条河名叫富水河。

第478章 李自成之死(4000字大章)() 
    为了探清闯贼大军的底细,刘能带着三个手下远远的观望着,打算找机会抓住一个贼兵逼问出一些情况来。

    然而刚过了一夜,远处的闯贼大营一片混乱,好像有千军万马在厮杀交战。

    这时天色已经亮了,抽出千里镜仔细的打量着,就看到闯军的大营确实受到了袭击,有精锐的骑兵冲入了闯贼大营,把里面搅的一团糟。

    虽然千里镜里面的情形模模糊糊,刘能还是能够判断出,这支骑兵是满鞑。和满鞑交战多次,刘能当时作为夜不收一直在最前线,对满鞑八旗兵的样子刻骨铭心,当然不会判断错。

    满鞑竟然到了长江南岸并且对闯贼发动了袭击,这让刘能感到无比的震惊。

    在九江时,刘能专注于帮着黄澍篡夺左军兵权,根本没有探听到满鞑的任何消息。现在看来,左梦庚肯定已经投靠了满鞑,引满鞑入了九江,这才有胆子悍然起兵造反。连左良玉也只是对朝廷阳奉阴违,从未想过背叛大明,若是没有外援左梦庚小儿没有这么大的胆子!

    左梦庚投降,满鞑秘密入了九江,趁着闯贼一无所知之时发动了突然袭击,闯贼十多万大军顷刻间土崩瓦解。看着远处闯营里的乱局,刘能知道其败局已定。

    满鞑收服了左梦庚近二十万大军,夺了九江城,又击败了闯贼,下一步会去哪里?刘能微微一想也知道满鞑下一步的去向,肯定是继续东下攻向南京,和东路的多铎部夹击灭了大明!

    我不能留在这里,我必须得尽快前往芜湖去老侯爷那里。自己这次的任务可谓完全失败,那就死在芜湖抗清的战场上吧,也算稍稍弥补自己的过失!

    刘能想到这里,不愿再待下去,带着几个手下回到了藏着船只的河汊边,在苇荡中寻回了船只,往西划去。现在顺江东下的路途已绝,只有往西南绕过鄱阳湖前往芜湖。再不走的话,一旦闯贼溃兵或者满鞑兵来到这里将会十分麻烦。

    划船顺着富水河往南,一路上河流两岸无比的寂静,这时闯贼大军过境惹起的后果,这种情况下普通的百姓可不敢出来乱窜。

    顺着河流一直往南,一天的时间,大约行出了八九十里。几个人轮番划船,一个个都累的不行。不过就这也比徒步行走轻松。

    第二天时,由划船往前走了一段路程,刘能便下令抛弃船只,折而向东。往东是连绵的山区丘陵,是江西和湖广的分隔地带,只要翻越了山区就到了江西。刘能决定先到南昌府,买上几匹代步的骡马,再往芜湖进发。

    离开河流往东走了两个时辰,难得的竟然发现了两个农夫,弯着腰在地里干活。

    看到刘能一行,两个农夫站起身来,满脸露出了警惕之色,不过并未转身逃走,因为刘能等人的打扮明显是官府中人的样子,缎料劲装,薄底快靴,身上哪一个件东西都不便宜。既然不是流寇土匪,也就没有必要害怕。

    “老乡,请问这是什么地方,去南昌怎么走?”刘能面带微笑上前问路,对如何和人攀谈交流,他早已拿轻就熟。再加上他极高的语言天赋,在武昌九江呆了这些天,官话里都有一种当地味,让两个农夫倍感亲切,很快就放松了警惕。

    “官人这是要去南昌,从这里走可麻烦,要翻越好几座山呢。”年长的农夫拄着锄头,对刘能道。

    经过询问,刘能从这个叫程九的农夫口中得知,这里属于武昌府通山县,隔着南面的太平山脉和江西相望,翻过了太平山就可到达江西境内,也就可以到达南昌。

    “从这里顺着道路一直往东,看见那座山没有,那是九宫山,九宫山下有山道直通江西,不过山道崎岖实在难走。按说最好走的应该是从这里往东北顺着富水河进入长江,乘船到达九江,然后从九江南下到达南昌,道路最是好走。”

    程九很是善谈,而且对这一代的地形很熟悉的样子,并非是一个只知道埋头耕田的农夫,一下子激起了刘能的兴趣。

    “闯贼占据了武昌,正经长江攻打九江府,江道断绝了,要不我等也不会从这里去南昌。”刘能笑道,“听老哥的话音可不是一般人啊,连去南昌怎么走都这么清楚。”

    “那是,当年我可是程家少爷的亲随,那时就跟着程家少爷去过九江府,不过后来。。。。。。”说道这里,程九突然闭住了嘴巴,脸上露出了扭捏之色。

    看这程九的样子,年轻的时候也曾牛逼过,不过为何现在沦落到种地的样子?还有那程家少爷是什么人?换做往常,刘能一定会想法从程九嘴里套出话来,不过现在他根本没有兴趣知道这些。

    “老哥您看,我们走了一路了,干粮早就吃光,腹中空空,您看能不能给我们弄点干粮?”刘能说着摸出了一块足有五两的银锭来。

    “当然可以,当然可以!”看着银锭,程九的眼睛一下子就直了,这么多的银子足以买到一担多的好米,现在对方不过求一些干粮而已。

    “几位官爷要是不嫌弃的话,去老汉家里坐坐,我让浑家弄些吃食给您。”程九殷勤的邀请道。

    “你家在哪里?远不远?”刘能问道。

    “诺,从这里东,约十里。没办法,距离村子近的田地都是程老爷家的,我在这里能有二亩上好的水浇地已经不错了,远些就远些吧。”仿佛知道刘能怎么想得,程九苦笑道。

    十里啊!又不在去南昌的道路上,一来一回就是二十里,刘能实在不愿多跑。

    “要不麻烦你去村里给我弄些干粮,我等就在这里等着就是,也正好歇歇脚。”刘能笑道。

    “当然可以,六子,你跑快些回村,让你舅妈弄些干粮过来,顺便去屠子那里买几斤卤肉,要快啊!”程九笑嘻嘻的接过了银子,冲着那年轻的农夫吩咐道。

    “我外甥,名叫金六,人小嘴笨不会说话。”程九笑着对刘能道。

    刘能几人便坐在田埂上,一边休息,一边等着那金六取回干粮来。从九江逃出来的很匆忙,几人身上并没有带多少干粮,昨天还是想法弄了几条鱼烤了,现在马上就要进入山区,再不弄些粮食来根本不行。

    刘能一边和程九攀谈,一边等着金九拿着干粮回来,然而还未等到金九,却先等到了几个不速之客。

    共五个人,穿着破旧的军服,提着刀枪武器,满脸的风霜一身的疲惫,为首的那个独眼汉子长得更是格外的狰狞。

    从衣着打扮来看,一副溃兵的模样,而这里距离长江不足百里,距离九江西面发生的那场大战也才过去一天,这些溃兵又是从北面过来,他们的身份呼之欲出,被清军击败的闯贼溃卒!

    刘能几个人警惕的站起身来,手放在了武器上,刘能自己更是悄悄掏出手弩,在背后摸索着上了一枝弩箭。对方人数比自己要多,厮杀起来己方不占多少便宜。刘能可不想在这个地方损失一两个手下。

    两方互相对视着,一股冷厉的杀气在弥漫,从打扮上都各自判断出对方的身份,那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官府的鹰犬!从对方的衣服上,李自成一下子就判断出对方的身份,出身驿卒的他,当年迎来送往惯了,对官府中人的打扮再熟悉不过。

    贼你妈,几个官府的鹰犬也敢在老子面前嚣张!这一刻李自成的气非常的不顺,被满鞑骑兵偷袭大军溃败,使得一团野火一直在他胸口燃烧,想发泄都发泄不出来。身边的四个都是冒死保护他的心腹兄弟,他自然不能把邪火发在他们身上。

    现在好得很,面前出现了几个官府的鹰犬,就让我拿你们出出气吧!这一刻,李自成不愿计较得失,只想好好的战上一场,杀几个人泄泄愤!虽然对方人数也自己相差不多,对付明军顺军将士有一股天然的心理优势。

    也没有多余的语言,也没有叫骂叫阵,双方不约而同的拔出了武器,向着对方冲去。

    李自成是要杀人泄愤,刘能心中也有一股邪火使他不愿去逃。自己几个手下也都是敌情司精锐,杀几个顺军溃兵还是没有问题。

    刘能从身后亮出手弩,冲着一个飞奔冲来的闯贼勾动了机括,弩箭“啾”的一声射入了那闯贼胸口,然后刘能抛掉手弩,拔出钢刀向着那独眼闯贼冲去。

    射死了一个闯贼,现在双方的人数对等了,当下里各自捉对厮杀,刀枪并舞站在一起。

    一方是敌情司士兵,平南军中精挑细选的精锐,一方则是久经沙场的闯军精锐,大顺皇帝身边的护卫,交战起来之后,双方都才意识到对方的难缠,并非想象中那么好对付。想轻易的杀死对方取得胜利并不容易。

    刘能挥刀格挡住李自成的宝剑,正要趁势划对方一刀时,一股恶风向着他的腰腹扫来,却是李自成抬起脚来狠狠踢了过来。刘能赶忙偏了偏身子,却被李自成用腿扫到大腿上。

    踉踉跄跄的后退着,对面的独眼闯贼在再次提剑劈来。刘能仓促挥刀去挡却用不上力气被对方一下把刀劈飞了。

    抬起一脚踹在面前这个官府鹰犬的胸口,一下子把他踹倒在地。李自成狞笑着提剑追上来,一脚踩在鹰犬的胸口。

    我要先把他四肢削断,再一剑刺死他,李自成狞笑着想道。

    从战斗突然发起时,农夫程九就一下子惊呆了,本在为发了一笔小财而窃喜,转眼间面前就发生了一场厮杀。和自己攀谈给自己银子的自然是官人无疑,而突然出现的这伙人却是一副盗匪的模样。

    看着面前那个和自己和善交谈的官人被打倒在地,那个独眼的盗匪提剑就刺的样子,不知为何,程九心中生出一股勇气来。这股勇气让他提起了锄头,快走一步,对着侧身对着自己的独眼盗匪狠狠就是一锄头。

    李自成就要提剑砍下时,就觉得脑袋猛地一震,一阵天旋地转,有鲜血顺着后颈泊泊流出,流到脖子里凉凉的。他呆呆的扭头看去,就见一个举着锄头的瘦小农夫惊骇的看着自己。

    “贼你妈,老子纵横天下十多年,没想到竟然栽倒一个农夫手里!”这是李自成最后的一个念头,然后“砰”的一声雄伟的身躯重重的砸倒在泥地里。

    “陛下!”看到这幅情形,正在和一个敌情司士兵厮杀的张鼐悲愤的嘶吼着。

    刘能爬起身来,感激的看了程九一眼,捡起地上的宝剑,一剑砍在了李自成的脖子上,人头滚落处,鲜血飞溅而出。

    看到这种情形,张鼐仿佛疯了一番,挥刀逼退面前的敌情司士兵,就要向刘能杀来。

    “大哥,快走吧,陛下已经死了!”一个护卫挺身而出,替张鼐挡住了来自背后的一刀,嘶声喊道。而他却被一刀砍中倒在了血泊中。

    张鼐顿时惊醒了过来,己方已经死了三人,就剩下自己和另一护卫,而对方算着那农夫却有五人,今日已经没法给陛下报仇了。先逃出去,再带着大军过来报仇!

    想到这里,张鼐不再恋战,冲着另一个力战的护卫吆喝一声,拔腿就往来路跑去。

    对于逃走的敌人,刘能并没有追赶,他在想一个问题。

    陛下,刚才面前这个独眼汉子被杀之时,那逃走的闯贼喊他陛下。久闻闯贼李自成在开封时被射瞎了一只眼睛,难道说这就是匪首李自成不成?

    一股极大的惊喜涌上了刘能的心头,若这人真的是匪首李自成,自己杀了他可谓是为大明报了血海深仇,就连崇祯皇帝都得大大嘉奖自己。

    俯身在尸体身上翻检着,很快在腰间找到一个包裹来,打开一看,一枚硕大的金制印玺映入眼帘。不过以刘能的半瓶水,自然不认得金印上面镌刻的篆文。不过既然是金印,被杀的又是独眼人,那逃走之人又喊他陛下,刘能已经有九分把握面前此人就是匪首李自成!

    只要把这颗金印以及首级送到朝廷,想必崇祯皇帝会大大嘉奖自己,侯爷也会非常的高兴。

    不过,刘能又停住了脚步,就算这是李自成又能如何?却完全无法解决眼前的困局。清兵已经占了九江,下一步肯定挥师东下攻打芜湖南京,南京和扬州还是十分之危急。

    我不能就这样去芜湖!李自成既然已死,大顺也就算亡了,那郝摇旗想必不会再犹豫了吧。只要我前往武昌,应该能够劝说郝摇旗投顺侯爷,这样凭借郝摇旗的数万军队说不定能够解芜湖之围,岂不是要比自己孤身回到芜湖要强?

第479章 征粮征丁() 
    日头高高挂在天空,火热的光芒照耀着大地,照在一望无际高低起伏的麦田上,反射出万道金光。

    徐老六乐呵呵的坐在田头,看着自家地里的麦子,再过十多天的时间麦子就要成熟。今年还算风调雨顺,前些天连下了数天的雨使得麦子得到了足够的水分,这几天又晴了起来,眼看着麦子一天一个样。

    观今年的收成比去年要好许多,刨掉给主家的六成租子,二十亩地自家怎么得也能剩下十多担的麦子,秋季再收获一季水道,一家六口吃饱没有问题。

    不过收了麦子必须得马上埋起来,听乡老说满鞑已经到了扬州城,平南侯正带着大军和满鞑交战。

    听说满洲鞑子凶恶无比,杀人放火是寻常事,已经数次攻入了大明,肆掠了无数的北方百姓去关外为奴,希望平南侯他老人家能够顶住满洲鞑子,保护扬州百姓的安全。

    不像乡绅上层很多人提起陈越就骂,在民间陈越的声誉很是不错,至少陈越到来扬州之后,百姓们吃盐便宜了很多。平南军数万人聚集在扬州,每日消耗是一个天文数字,各种物质都需要采买,这也使得好多百姓多了一些进项。把家里吃不了的蔬菜,河里捞的鱼虾,以及其他一些夹七夹八的东西用船运到扬州,都能换到一些铜钱。不像其他凶残的官兵,平南军的军纪很好,去平南军交易也不用怕被坑害。

    其实早些的时候,官府的差役已经挨村进行了通知,告诉大家满鞑即将过来,让百姓们想法避一避,最好躲到运河东岸去,有平南军的水营在,不会让满鞑轻易越过运河。

    可是眼看着庄稼就要熟了,若是这时侯离开,麦子肯定会烂在地里,而没有了这一季的收成,让大伙这一年吃什么?难道饿死不成?

    和凶恶的满鞑相比,全家人饿肚子更加的可怕。所以,虽然明知道满鞑要来,没有百姓愿意逃离他们的家乡。

    唉,希望平南侯他老人家能够杀败鞑子吧!徐老六暗暗叹道。

    就在他看过庄稼准备回家时,一支军队突然从北面开了过来,徐老六愣了一下,仔细望去。就见这支部队走的歪歪扭扭,一个个盔歪甲斜,看衣服虽然是明军的打扮,可却根本不是扬州的平南军。往扬州城送过数次蔬菜的徐老六自然认得平南军的样子,军容比这支军队整齐至少一百倍!

    既然不是平南军,这个时候又是从北方过来,多半不是什么好路数,不是投降了的明军就是逃跑的溃兵!

    想到这里,徐老六拔腿就往村里跑,他要去通知村里的乡亲还有自己的家人。

    “抓住他!”游击将军冯成指着逃跑的农民,对着手下士兵命令道。

    “是,将军!”听到冯成的命令,一个家丁嬉笑着策马向前追赶了过去。片刻的功夫就追到了逃跑的徐老六身后。

    徐老六往后看了一眼,看到骑兵已经追到了屁股后面,只吓得他魂飞魄散,不要命的继续狂奔。

    一道风声响起,“啪”的一下,徐老六就觉得背后一阵剧痛,身体被一鞭子抽倒在地上。

    “军爷,饶命啊,军爷!”徐老六连胜哀求着。

    “赶紧滚起来带路,老子就饶你一条狗命!”那家丁嬉笑着令徐老六站起来。

    刀在人家手里,徐老六不敢不从,只能垂着脑袋在前面带路,只希望这伙子不知道是官军还是投降满鞑的军队能够放过自己。

    很快到了村里,游击冯成下令,命人先把里长喊来,然后把全村百姓聚集在村中心广场上。

    在凶恶的绿营兵的威胁下,村里的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