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好女婿-第2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551章 刀闪处人头落地() 
    “还请钦差大人你回到南京,再讨来一封由内阁用印司礼监盖章正式的圣旨来,本侯一定遵从。”陈越一脸严肃的对方名夏道。

    方名夏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任是他口舌便利也不知道该如何辩驳。再回南京讨正式的圣旨,恐怕讨回来之后李国英的人头早就落地了。

    说到底还是实力使然,换是任何一个官员,面对崇祯亲笔书写的手召,哪怕上面没有内阁的印章,也没人敢于轻视。再不符合流程,那也是皇帝的圣旨,拒接圣旨就是藐视皇帝,那就等着迎接皇帝的雷霆之怒吧。

    可陈越却不同,拥立之功、扫平满鞑力挽狂澜,父亲又为大明力战而死,手中又掌握着强大的军队,这一切让他有底气对崇祯说不。

    “平南侯,我知道忠义侯他伤于清军攻城,而那时恰是李国英带兵攻打芜湖。可是老侯爷他毕竟伤在战阵之上,并非李国英之手,这并非是私仇。现在李国英已经幡然悔悟,弃暗投明,并且立下了大功。还请平南侯您能够大人大量大局为重,暂且饶过李国英这次。”

    无奈之下,方名夏只能上前,苦口婆心的好言相劝。

    “大局?都和我说大局,本侯一家已经为大局付出的太多太多。”陈越冷笑了起来,“现在老子不再管什么大局,我报的就是私仇,别说是你,就是皇上在此,也阻挡不了我报仇!”

    说完陈越不再理会方名夏,迈步走出了大堂,走到了被捆在廊柱上的李国英面前。

    微微示意,有亲卫上前把李国英嘴里塞的核桃取出。

    “平南侯,我真的不知道老侯爷因为我而受伤啊,当时是两军阵前,我根本没有想那么多,平南侯,我错了,念在我为大明立下微功的份上,还请饶我一命。”

    看着脸色难看的方名夏,李国英猜到了什么,满心的喜悦消失了,随着而来的是无尽的绝望,他凄声哀求着,不愿放过最后的求生机会。

    “人,都得为自己犯下的过错承担责任。李国英,你固然在消灭八旗兵中立下了功劳,可是之前又有多少无辜之人死在你的手上?

    从武昌逃走时,你们左军悍然下令洗劫全城,无数的百姓亡于你们这些禽兽军队之手,繁华的武昌城毁于一旦。无数的百姓丧命在左军之手

    在九江,你们二十多万军队不战而降,致使九江城轻易落在满鞑之手,督师袁继咸被俘杀。

    在芜湖,你杀害了已经愿意投降的郝效忠、徐恩泰等人,想满清主子献媚,眼看着明军势大满鞑势穷,妄想着转换阵营就能消除往日的罪孽,这不是做梦吗?”

    陈越看着李国英,冷冷的说道。

    “平南侯,难道你还想杀了所有投降的绿营将领不成?”李国英嘶声说道。

    闻听此言,院中站立的绿营降将们都脸色发白面无人色。

    “哼,少胡乱攀扯!你们绿营降将这么多人,我自然不会都一个个的算账。他们是功是过,自然由朝廷处置。我要杀的就是你,报的就是私仇,和他们毫无关系。”

    眼下大部分绿营降将的军队都被整编,还能独自掌控军队的也就常登、张应祥等寥寥数人,这二十余万绿营兵很快就会被淘汰老弱只保留精锐之士,整个兵权牢牢掌控在陈越之手,陈越自然不怕他们会动乱,对李国英的挑拨之言毫不在意。

    “平南侯,您是大军的统帅,大明的侯爵,千万不能因私废公啊,这让天下人怎么看?”方名夏在一旁苦口婆心的劝解着。

    “有仇不报,才会让天下人小视!”陈越不愿多言,伸出手来,从身侧的陈岩手里接过长刀。。。

    “圣旨在此,我看谁敢!”方名夏高举着圣旨挡在了李国英身前,“来人,把李国英给我解下来!”

    听到方名夏的话,他带来的十几个随从抢了过来,都是东厂的番子出身,平素里趾高气昂惯了,又是来传圣旨,根本没把在场的人放在眼里。

    然而等待他们的却是明晃晃的钢刀,还未走上一步,阶下的平南军亲卫已经挡在了他们面前,明晃晃的刀枪指着这些番子,面对这种情况,没人敢在往前迈上一步。

    “平南侯,我不信你敢杀害朝廷的使者!”死死的盯着陈越,阴森的话语从方名夏牙缝里迸出。

    话音未落,陈越抬起脚来,一脚狠狠的踹在方名夏胸口,方名夏被踢得咕噜噜从台阶上滚下,在地上翻滚,张开口来,“噗”的一声狂吐鲜血。

    “啊!”庭院中众将大吃一惊,这可是朝廷传旨的使者,就这么被踢到在庭院里!

    “杀你脏了老子的手!”陈越不屑的呸了一口,对方名夏早他就腻歪透了。

    方名夏再怎么也是朝廷的使者,怎么能够对他如此粗暴?王寅痛苦的掩住了面孔,对此时的陈越他已经无力阻止,陈江河的逝世仿佛解开了拴着陈越的枷锁,使得他内心的暴虐肆无忌惮的释放了出来。

    “陈越,你如此跋扈,他日必不得好死!”看着向自己逼来的陈越,绝望的李国英狂笑了起来。

    陈越不再多说,抬起胳膊狠狠的劈了下去,刀闪处鲜血狂飙,一颗斗大的人头掉落在地上翻滚,咕咕噜噜恰好滚在倒地的方名夏眼前。

    “啊!”看着双目怒睁的李国英人头,方名夏吓得魂飞魄散,顿时狂叫了起来,胯下已经湿了一片。

    看着那滚落的人头,常登张应祥等降将一个个震骇的面无人色,好几人站不稳瘫在了地上。李国英拥兵数万,往日就是左良玉活着时也得好言抚慰,现如今在陈越面前却如同杀鸡一般被宰杀,让这些向来拥兵自重的将领如何不震骇。

    看着摔倒在地上的方名夏,以及滚落的人头,怀远侯常延龄以及一众京营将领脸色极其复杂,在陈越无尽的杀气面前,他们已经人人胆寒。

    “爹,儿子为你报仇了!”

    慢走几步,把人头从地上抓起,陈越转身走回了大堂,把人头摆在棺椁之前,陈越跪着了地上,放声痛哭。

第552章 各方心思() 
    方名夏失魂落魄的走了。

    顾君恩冷眼看着这一切,一个跋扈之极的军阀出现在他的眼前,让他深感此行不虚。

    郝摇旗带军打下九江之后,刘能向郝摇旗辞行,提出了带顾君恩去见平南侯的要求。地位高了忧虑就多,郝摇旗也担心顾君恩会引高皇后等顺军主力前来捣乱,便顺水推舟答应了下来,给了顾君恩一个和平南军接洽商议投明的任务。于是顾君恩便来到了芜湖。

    曾经科场的失意使得顾君恩对大明非常的绝望,在投靠大顺的读书人中间,顾君恩是铁杆的反明者,一推翻大明为毕生的意愿。陈越和朝廷的矛盾使他终于看到了一个从内部搅乱大明的机会。

    眼下陈越正为父守丧,不是好的劝说时机,顾君恩便请刘能引荐王寅。通过了解,顾君恩知道王寅现在是芜湖方面陈越之下第一人,也是陈越的心腹。若是能够劝动王寅,再劝陈越就有了把握。

    “接纳郝摇旗之事侯爷很快就会上报朝廷,具体措施要由朝廷决定。”王寅以为顾君恩是为了郝摇旗而来,随口道。

    “横山公,我家郝将军是看在和平南侯交情上,才出兵攻伐九江策应芜湖,可不是为了什么朝廷!”顾君恩不屑的道。

    “你到底什么意思?”王寅凝神看着顾君恩,长身如玉,丰神俊朗,哪里是穷凶极恶的叛贼,更像是温润如玉的书生。可是王寅知道,顾君恩可是闯贼中有名的谋士,当年李自成很多项举措都出自他的手。

    “没其他意思,就是看到平南侯拒接圣旨殴打传旨使者,让在下心生疑惑,想知道平南侯下一步的打算。这关系到我军下一步的决定。”顾君恩淡然道。

    “你军,你们不是要归顺朝廷吗,难道还想反复不成?你到底想说什么?”王寅冷冷问道。

    “我想问问横山公,平南侯欲自立否?”顾君恩淡然一笑,把自己的问题直接抛出。

    “观今日平南侯之所为,已经和朝廷决裂,势必为朝廷所不容,若平南侯愿意自立,郝将军属下十万顺军愿意拥护平南侯,奉平南侯为主。”

    竟然是来劝平南军反叛朝廷,王寅心里巨震,不由得上下打量着顾君恩。

    和陈越交往这么长时间,王寅自然了解陈越的心理,跋扈是有的,却没有过称王称霸这样的心思。陈越所求也只是能够驱逐满鞑,恢复大明江山,正因为志同道合,王寅才甘心为陈越所驱策。

    华夏大地上,岂容鞑虏横行,这也是王寅当初以一介举人身份悍然加入西山军的原因。当时在王寅眼里,驱逐满鞑拯救华夏者,非陈越莫属。

    眼下平南军势大,大明最精锐的部队悉数掌握在陈越手中,若是悍然举事攻下南京取代大明没有多大问题,王寅心中也隐约有过这种想法,却不敢多想,因为那样意味着大乱将起,意味着生灵涂炭,意味着给了满鞑苟延残喘之机。

    久在官场的王寅深知,陈越战功卓著声望极高,却也得罪的人太多。这天下是朱家的天下,更是士绅们的天下,天下大半的士绅都是痛恨陈越,根本没有收复天下的可能。

    而这顾君恩的目的及其阴险,看似向陈越表着忠心,其实却是在鼓动平南军暴动使得天下大乱,从而给闯贼趁乱再起的机会。

    王寅冷冷的看着顾君恩,顾君恩神色却淡然自若。聪明人都知道对方的心思,却也不需要多言。

    过了良久,王寅淡淡道:“忠义侯弥留之时,曾对平南侯有过遗言,你想听听吗?”

    “愿闻其详!”

    “忠义侯弥留之时,要平南侯一定要做大明的忠臣,平南侯发誓答应。平南侯至纯至孝,所以,你说的什么自立绝对不会发生。”

    顾君恩真的呆住了,他没想到会是这种结局。

    “横山公,眼下这种情况,朝廷能容的了平南侯?若是平南侯不反,恐怕他日会得到及其可悲的下场。你得为平南侯,为平南军这十数万将士考虑啊。”顾君恩急切得劝道,他不相信这一切平南军上下看不出来。

    “这就不需要你考虑了,平南侯和陛下之间的感情不是你能想象的。”王寅淡然道。

    只要陈越做的不过分,崇祯根本不可能作出杀功臣得勾当,更何况还有坤兴公主为缓冲。等将来陈越娶了坤兴公主,和崇祯皇帝就是一家人。对陈越的未来,王寅丝毫不担心。

    。。。。。。

    “那顾君恩怎么处理?”内室之中,陈岩把王寅和顾君恩之间的对话向陈越禀告了,在平南军内部,一举一动都在内卫的监控之下。

    顾君恩,这就是一个祸乱之源,可却是郝摇旗派来的人,杀了不行,放了又恐蛊惑顺军继续作乱。

    陈越想了想,吩咐道,“就把留在咱们军中,严密监视不让其乱动,也不让他逃走。”

    。。。。。。

    陈江河的去世的讣告已经发给了朝廷,接下来的时间平南军就驻扎在芜湖修整。虽然还有鳌拜吴三桂部两万八旗军在江南流窜,陈越已经兴不起去管的心思。

    现在,他只想好好的把父亲安葬送走。可是陈江河毕竟是朝廷的侯爵,一切丧事得按照朝廷的礼仪决定,这也关系着陈江河死后的荣耀。

    。。。。。。

    扬州,芜湖大胜陈江河逝世的消息先后传来,使得总督府留守诸人大喜之后忧心忡忡。

    “忠义侯薨了,听闻侯爷意气用事,违抗圣旨殴打使者、擅杀李国英,势必会引起皇帝的暴怒。”钱枫林对单明磊叹道。

    “钱兄,难道你不认为这是一个天赐良机吗?”单明磊却没有那么多的忧虑,而是跃跃欲试道。

    “你是说?”钱枫林瞪起了眼睛,“不,侯爷不会那么做的。”

    “不管如何,以后侯爷不会再回这扬州了,咱们得未雨绸缪,早做打算。这扬州的家当太多了。”

    单明磊想一想,也觉得陈越不可能趁着父亲死后叛乱,不过眼下不自立不代表以后不会,他相信以崇祯皇帝和朝廷的秉性,总有把陈越逼反的那天。所以现在就得未雨绸缪,为以后做准备。

第553章 谥号“忠武”() 
    “什么狗屁朝廷,若没有我父子,朝廷还能存在,崇祯还能坐在龙椅上”,看着手中纸条上的内容,崇祯脸色铁青、胸口剧烈的起伏着,直气得手足发软。X23US.COM更新最快

    纸条是东厂密探传回,赫然记录着陈越发怒时口无遮拦之言。东厂成立一年多来,崇祯拨付了大量的银子,在韩赞周的主持之下发展的极快,锦衣卫乃至平南军内部都有渗透。

    “混账东西!”崇祯越看越怒,操起桌案上的茶盏重重的摔在了地上。

    韩赞周眼观鼻鼻观心,默不作声的站着。

    “混账东西,他想干什么?抗旨不尊,殴打朕的使者,擅杀李国英,又说出如此诛心之言,他想造反不成?”崇祯愤怒的咆哮着。

    韩赞周担忧的四下看了看,宫女太监早就被赶了出去,内殿之中只有他和崇祯两人,可即便这样,崇祯的话语依然让他惊恐不已。

    “陛下慎言,平南侯应该没有反意。”趁着崇祯骂声停歇之时,韩赞周劝解道。

    “忠义侯弥留之际,依然劝诫平南侯要做大明的忠臣,平南侯含泪发誓答应。以老奴看来,平南侯此言乃是无心所至,殴打方名夏擅杀李国英也只不过是为父报仇。”

    “为父报仇就可以藐视朝廷藐视朕吗,他陈越身为侯爵掌管十多万大军,统管抗清之事,朕在他身上给予了多大期望,他就是这样回报朕的?”

    崇祯转过身来,愤怒的吼道。

    “什么狗屁朝廷,若没有我父子,朝廷还能存在,崇祯还能坐在龙椅上”这句话深深刺痛了崇祯,虽然所言说的是真的。崇祯自然知道,若无陈越就没有自己的现在,可是很多的话说出之后就变了味道。

    在崇祯看来,现在的陈越就是居功自傲,就是想凭借功劳挟持于他,这是崇祯所不能容忍的。

    “陛下啊,平南侯说到底不过是一个刚过二十的年轻人,年轻气盛、快意恩仇,您不能指望一个二十岁的人老谋深算顾全大局。”

    韩赞周尽力的劝解着,虽然和方名夏一起谋算陈越,和陈越作对,可目的却是为了制衡,韩赞周可不想把陈越逼反。所以在尽可能的劝解着崇祯,“一个立下泼天之功的年轻人,面对父亲之死伤痛欲绝,作出这样的事情陛下应该理解。陈越,他还是忠于陛下的。”

    发了一通火之后,崇祯渐渐消气冷静了下来。想起逝世的陈江河,崇祯心里隐隐有些悲痛。虽然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崇祯对陈越生出了些许猜忌,可是对于陈江河,崇祯从来没有怀疑过他的忠心。

    在南京群臣之中,崇祯最信任的也就是陈江河、吴孟明等寥寥数人。现在陈江河的逝世,让崇祯有断臂之痛,从而对害了陈江河的李国英也痛恨无比,于是也就能够理解陈越杀李国英的举动来了。

    只不过出于制衡的原因,崇祯才想着用李国英,若论在心中的地位,反复无常的李国英不值一提,根本无法和陈江河相比。

    都说君王无情,可是皇帝也是有感情的人,也有着七情六欲,只不过很多时候为了国事不得不作出违背本意的事情来。

    既然事情到了这种地步,崇祯也无法追究陈越的过错。朝堂上,即便和陈越不对付的朝廷大员们,也没有咬着这件事情不放。偶有几个御史跳了出来,很快就被几个大佬狠狠斥责压制了下去。

    陈越立下泼天之功,其父忠义侯为国捐躯,这个时候哪怕陈越作出再出格的事情,大佬们也都能够理解也愿意原谅。

    这个时候谁都知道,陈越是最伤心最脆弱的时候,这个时候没人敢再作出针对刺激陈越的事情来,否者后果难料。

    和陈越相比,反复无常的李国英更不为大臣们所喜,死了也就死了,没人会为一个死人去做什么,虽然这个死人死前也立下了一点功劳。

    于是,回到南京的方名夏悲愤的看到,朝廷之上居然对陈越的跋扈之举全无反应。他勾连的几个御史跳了几下,也都很快沉寂了下去。这一脚算是白挨了。

    。。。。。。

    陈江河逝世,平南侯陈越伤痛欲绝,没法继续指挥对鳌拜和吴三桂残部的围剿,经过和内阁几位大学士紧急商议之后,经钱谦益提议,崇祯下旨任命次辅路振飞为督师,赶赴芜湖接替陈越指挥对满鞑的围剿,让陈越扶棺回京办理丧事。

    路振飞和陈越一向关系良好,让他代替陈越指挥平南军,陈越应该能够接受。果然,路振飞到达芜湖之后,陈越爽快的交出了军队,带着卫队扶棺回京而来。听闻路振飞顺利接掌军队,崇祯长长的松了口气,对陈越的猜忌减轻了许多。

    陈江河是大明的侯爵,为国捐躯,自然要给于其死后哀荣。经过紧张朝议,在激烈的争执之下,在崇祯的坚持之下,陈江河的谥号出来了,谥“忠武”,追封忠国公。

    忠字谥号是最好的美谥,忠武二字是大明武将毕生之追求,大明立国二百多年来,谥号为忠武的也就开平王常遇春、张玉等寥寥数人。

    。。。。。。

    数千人马行走在官道之上,所有士兵人人带孝,正是扶棺回南京的陈越一行。

    虽然平南军内部波澜暗涌,虽然有顾君恩之流蛊惑。陈越还是交出了把军队让路振飞指挥,选择了回京办理丧事。

    要做大明的忠臣,陈江河临死前的话让陈越感慨,不愿违背父亲的遗言。

    仗着手里的军队自立反叛大明,这种心思陈越隐约有过,却被强行压制了下来,那条路他不愿走。因为他知道,一旦自己作出那种举动,将会给天下造成多大的动乱,又会有多少人枉死。更不符合父亲临终前的遗愿。

    “忠武,只有如此谥号才配得上老侯爷了。”骑马陪伴在陈越身侧的王寅道。

    陈越点点头,心中对崇祯有些感激,忠武,能获得这个谥号父亲在九泉之下也能瞑目了。

第554章 仓促北伐不可取() 
    棺椁灵车回到南京,崇祯派出司礼监秉笔太监韩赞周为代表,首辅大学士史可法率领六部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