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好女婿-第3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卖关子了,快说此人是谁?”陈越笑骂道。

    “范天宇,山西范家的人,当初咱们在青石口的时候,这人为咱们办过军需。王爷您还记得吗?”余枫笑道。

    “他啊!”陈越也笑了,“当然记得,当初在青石口也算帮了咱们一些忙。不过范家不是一直跟着满跶当汉奸吗?找本王作甚,难道他们还想着和本王做生意不成!”

    “我问过了,他口口声声说带来了重大军情,必须当面告诉王爷您。”余枫笑道。

    “让他进来吧!”陈越摇摇头,随口令道。

    “草民范天宇见过齐王殿下,当初在青石口时草民便知道王爷您非同凡俗他日必能飞黄腾达,没想到数年的时间,您竟然高居王爵,实在让草民想象不到。”

    很快,范天宇便被士兵带了进来,见到陈越恭敬的磕头见礼,恭维的话语从口中说出,让人听了格外的熨帖。

    “呵呵,”陈越微笑了起来,“竟然真的是故人,范掌柜一向可好,范家生意兴隆否?”

    范天宇顿时苦笑了起来:“草民该死,这些年范家做了太多错事,还请王爷赎罪。”

    “废话不要说了,说说你的来意吧!”陈越没精力和他叙旧,大家也没有太多交情,直接问道。

    “王爷,范家这些年做了不少错事,草民深感罪孽深重,可身为范家子弟很多时候也无可奈何,可是草民却是大明人,是汉家子弟,时刻不敢忘记自己的身份。现在范家为清军负责筹措粮草,草民无意中察觉了满清一项针对王爷大军的阴谋,遂冒死前来报信。”

    范天宇摆出一副忠贞之士的姿态,为自己和范家洗刷了一番,然后才把多尔衮决定联合顺军共同对付明军的计策说了。

    “你叔叔受命前往陕西游说顺贼,你却跑到我军中告密,到底我该不该相信你?”陈越静静的看着范天宇,冷冷的问道。

    “草民说的都是真的,绝不敢欺骗王爷!”范天宇赌咒发誓道,“此计是满清大学士范文程所献,家叔也是不得不听从,毕竟我范家上百口都在满清的治下。不过范家身为明人,不忍看到我明军因此遭到重创,草民这才劝服了家叔,由我前来报信。还请王爷您早做准备。”https:

    请记住本书:。阅读网址:

    

第859章 劝降吴三桂?() 
“范永斗自己去陕西游说顺贼出兵,范家为满清办着军需,却令范天宇跑来给咱们报信。狡兔三窟,不愧是生意人啊!”李彦直啧啧赞道。

    “诸位说说吧,范天宇到底可不可信!”陈越微笑道。

    “这范天宇也许是满清派出来的细作,是为了欺骗迷惑咱们?骗咱们出兵吧。”李奕微微皱眉道。

    “有什么好骗的,难道仅凭他范天宇一句话,咱们就会派出军队前往河南不成?”余枫摇头道。

    李彦直笑道:“却是没什么好骗的。因为即便顺贼真的出兵河南,咱们断然也未必会分出兵力前去阻挡,范天宇所言不过是会让王爷通知朝廷,从江西湖广抽调兵力往河南罢了。根本起不到调动我北伐军的作用。

    所以范天宇前来并非是奉满清的命令行细作之事,完全是范家为了自保私下做出的动作。毕竟若是我军击败清军收复北方,范天宇有过报信之功,咱们便不好意思把范家连根拔起。”

    陈越听到这里也点点头,他心里也不认为范天宇是多尔衮派来了。毕竟范天宇和自己并没什么交情,派这样一个人前来行反间计成功的可能几乎为零。

    既然范天宇所说是真的,那么不管顺贼会不会听从范永斗的话出兵河南,自己都要小心提防。总不能自己这边还在和满跶激战,后方河南江淮一带却起了火!

    “不管如何,必须得提防顺贼兵出河南。何禄,你这便给朝廷写信告知此事。同时派人往江西传令,命令金声桓单明磊,做好出兵的准备。”陈越便思考便道,“还有,给郝摇旗和郑森传令,命他们北上南阳,经武关蓝田威逼关中,顺贼若是敢兵出潼关,就让他们从武关攻入关中操了顺贼老巢!”

    “王爷,若是郝摇旗和郑森都离开了湖广,西贼余孽会不会再次出川?”李奕有些担忧道。

    “不是还有堵胤锡吗?他手下的湖广军是干什么的,出川之路崎岖,只要堵住夷陵一线,便能把西贼完全封锁在四川。况且,现在我大明声势如日中天,张献忠已死,西贼余孽还有胆子出川吗?”陈越冷冷道。

    “王爷,满跶竟然做出了联合顺贼的举动,可见他们没有战胜咱们的把握。既然如此,咱们是不是想点办法主动进攻。”李彦直笑着说道。

    “是啊,满跶真的是黔驴技穷了。”

    “就是,满跶到达临清这么长时间了,连一次攻打聊城的举动都没有。恐怕他们早被王爷打怕了。”

    “哈哈。。。。。。”

    诸将也都纷纷笑了起来。

    “不可轻敌。。。。。。”陈越也微笑道。曾经不可一世的满跶现在却如同鹌鹑一般屯兵临清,丝毫没有强攻聊城或者济南的打算,可见其对攻下聊城击败自己没有多少信心。可是反过来想,自己不也没有野战击败满跶,攻下临清之必胜把握?

    现在明清两军各有顾忌罢了,也说不上谁怕谁。

    至于李彦直说的想办法主动进攻,陈越确实有些思路,不过现在却不很是时候。

    “彦直兄可有妙计?”陈越笑着问道。

    “属下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李彦直笑道,“既然多尔衮都知道用计,都知道派人游说顺军为他所用。咱们是不是可以想些办法,离间策反一下满清内部?”

    “离间策反满跶内部?这谈何容易!满跶内部都是八旗兵,都是同一族人,怎么可能投降我大明?”李奕摇头道。

    李彦直道:“李将军别忘了,在对面的清军内部,不仅有八旗兵,还有吴三桂等汉军旗。满八旗将领咱们自然不敢指望,可吴三桂等汉将世代是我大明的军户,虽然以前做出了叛明的举动。可毕竟他们身为汉人,对我大明的认同要远高于满跶。

    在以往,满跶势大明军孱弱,他们不敢异动。现在明眼人都能看到,我大明相对满跶已经成压倒之势,若没有意外,驱逐满跶收复旧土指日可待。如此,这些降将岂会没有其他想法?若是王爷向他们抛出橄榄枝,承诺既往不咎,保留其官职地位。焉知他们不会弃暗投明?”

    劝降吴三桂等人,陈越没想到李彦直竟然提出了这样的计策来,不仅皱起了眉头。对吴三桂这样的汉奸,陈越心中有着一种本能的厌恶。

    “吴三桂身为我大明将领,在北京被李闯围攻时不带兵回援兵,却放满清入关投降了满清,使我大明陷入灭亡之边缘。又带着所部为满跶攻城略地,杀我明人百姓。其罪恶罄竹难书,这样的奸贼死不足惜,又岂能信任?”别人还未说话,余枫站起身来断然道。

    想当初路振飞带兵北伐时,二十万大军覆没,其中便有吴三桂做的恶。当时余枫带的骑兵被吴三桂骑兵追击,所部死伤惨重,对吴三桂有着发自内心的憎恶。

    见余枫反应如此强烈,李彦直有些愣了,难道是自己说错了什么?

    思虑再三,李彦直继续道:“吴三桂降清固然可恶,但未必无情可原,当初北京陷落,陛下生死不明。吴三桂借清兵为国复仇也算正常,至于清兵入关之后,为了所部身家性命,他也许是没了返回大明的机会。。。。。。”

    听着李彦直和余枫的争执,陈越也不由得苦笑了起来。相对于后世人把吴三桂当做大汉奸,另一个时空南明朝廷的士人对吴三桂却多有同情,当然这是发生在吴三桂绞死永历帝之前。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吴三桂投降满清是不得已,是为了给崇祯皇帝复仇。所以李彦直抱有这种想法也不足为奇。

    “王爷,诸位将军,唐通郭虎等将同样降过满清,现在咱们不也接受了他们的归降,唐通等人可以,吴三桂为何不行?

    吴三桂手中掌握着近万的关宁铁骑,兵力几乎占据满跶军队的八分之一,若是能劝降于他,对击败满跶可以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帮着我军尽快的击败满跶而大大减小军队的伤亡,何乐而不为?”

第860章 水路夹击() 
李彦直的话让余枫等人再也无法反驳,便是陈越仔细思考后也不得不承认,李彦直所说非常有道理。

    若是能劝降吴三桂使得早日击败满跶,使得大军减少很多伤亡,身为大军统帅,哪怕心中对吴三桂再厌恶,也得接受李彦直的计策。

    而毕竟这个时空,吴三桂没有杀死永历帝,没有亲手覆灭了大明。

    这个时空,吴三桂虽然引清兵入关,但大明真正把大明逼上绝路的并非吴三桂。事实上当时多尔衮当时已经听了范文程的话,带着举国之兵伐明,大军已经在前往蓟州的路上,即便没有吴三桂献出山海关,多尔衮也会选择越过群山从北面越过边墙入关。

    陈越对吴三桂的厌恶更多的是受到后世的影响。正如李彦直所说,能接受投降过得满清的唐通郭虎等人,为何不能再接受吴三桂?

    陈越抬抬手,制止了余枫的继续辩驳:“彦直兄,当初吴三桂在满跶两路大军倾覆之时都没有选择投降大明,你认为现在他会投降吗?”

    李彦直分析道:“王爷,当初吴三桂没有选择归明,不外乎有两个原因,一是他和他手下的家眷都在满跶的控制中,若是他选择了归明,便是害死了所有人的家眷。再就是当时满清兵败之时,他临阵投降根本不会得到朝廷的重视,顶多保住自己的性命,再想保住权势断无法可能。”

    “那现在呢?不也是如此。”

    李彦直摇头道:“现在不一样,现在我军和满跶对阵,可谓势均力敌,吴三桂临阵归降能够为我军击败满跶起到决定性作用,算得上立下大功,可要比兵败投降好得多。”

    “可是想劝服吴三桂投降恐怕很难吧?还有你刚才说的其家眷怎么办?现在他不是同样会顾忌家眷。”李奕不禁问道。

    “这正是我接下来要说的,”李彦直道,“王爷,吴三桂军队的家眷应该都还在山海关外,山海关临近渤海,若是咱们弄清楚其家所在的位置,以咱们水师的强盛,可以派出一支军队乘船沿着水路过去,把其家眷抢夺在手里。只要吴三桂军家眷在咱们手中,其便不得不投降。

    而且,现在满清大部分兵力都聚集在临清州,若是咱们派出一支军队在其后方攻城略地,其军心必然会动摇。若是能逼得他们分兵回救,咱们就更有希望击败他们。”

    听着李彦直的话语,众人不由得眼前一亮。跨越大海运送军队到达满跶后方攻城略地,这是一个非常新鲜的点子。现在满跶大军差不多都在临清,其后方空虚至极,李彦直的计策很有实现的可能。

    “既然如此,何不派出一支军队从登州上船,从大沽上岸,直逼北京,若是能攻下北京夺了满跶的老巢岂不是更好。”余枫笑道。

    “算了吧,临清距离北京才多远,不等你从大沽到北京,满跶的骑兵早就到了。而李先生说的派兵乘船前往山海关更为靠谱一些,只要一两万的军队便能攻占封锁住山海关,截断满跶退回辽东老家的去路。”李奕笑道。

    陈越赞许的看了李彦直一眼,他先前也一直在考虑如何利用水军之优势。

    毕竟在登州有着百十艘海船,其中更有盖伦船三艘载着上百门的红衣大炮。

    相对于满跶的高机动力以及强悍的夜战能力来说,明军的优势一是火器众多军队训练有素,再就是拥有数量众多的水军船只。

    优势的火力军队数量只能保证守住聊城一线,无法保证击溃聊城之敌,毕竟野战不是明军的强项。

    可是水师却不一样了,清军现在根本就没有水师可言,明军水师相对清军有着绝对的优势。可是船队毕竟不能开到岸上,陈越一开始想着是否利用水军从大沽上岸,或者干脆攻打辽东半岛攻击满跶的老巢盛京。现在满跶大部分军队都已经入关,留守辽东的根本没有多少人。只要派出三四万军队,攻下盛京应该没有多少问题。

    凭什么只有满跶能进攻,自己便只能防守?只有有着水军的优势,可以顺便选择从整个渤海哪里开辟战线。若是满跶闻听辽东老巢受到攻击,其会不会选择退兵?

    不过只是令满跶退兵却不行,要想彻底击败满跶,必须尽可能的歼灭满跶的有生力量。所以陈越一直在犹豫着,到底该如何利用水师。

    而现在李彦直的建议让他眼前一亮。派出水师从山海关那边上岸,抢夺山海关,然后俘虏吴三桂所部家属,如此说不定真的能逼迫吴三桂投降。

    而吴三桂所部在满跶总兵力中占据着相当的分量,若是其真的能够投降,也许歼灭临清的满跶不是没有可能。

    若是能一战歼灭这数万八旗兵,满清的国力将彻底消耗殆尽。如此吴三桂也算立下大功,可以弥补其昔日犯下的过错。

    想着想着,陈越脸上露出了笑容,“彦直兄计策很是绝妙,可以按照这个计策行事!”

    余枫和李奕等人对视着,再也提不出异议来。

    “王爷,这件事便交给末将吧!”一直沉默的金鑫突然道。

    “啊!”陈越愣了一下,“金总兵,本王问你,你懂得水战吗?知道如何行船吗?”

    “这。。。。。。。”金鑫张口结舌,李奕余枫等人窃笑了起来。

    李奕率军夺取了济南,击溃了洪承畴大军。看着昔日平起平坐的兄弟立功独当一面,金鑫一直很郁闷,他曾主动请命带着军队急行军欲击败洪承畴立下大功,却没能来得及赶到战场。所以为了立功,他一直不肯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却根本没想自己适合不适合。

    于是,所有人都知道,率领水军出击的任务除了吴平没人能成。。。。。。

    “这样吧,金鑫,我任命你为济南守备,代替吴平守济南。”陈越笑道。

    济南好歹还有三四万人马,也算是独当一面。说不定在以后和满跶对战时能立下一些功绩,金鑫想到这里心情顿时好了一些。

第861章 李彦直请令() 
    聊城城内,大都督行辕附近一处偏僻的小院,范天宇被安置在这里,院内外有士兵看守。

    向陈越报告过“重要军情”之后,范天宇本打算立刻返回北方,回归范家商队中,谁知却被扣了下来,迟迟不许他离开,这让他心里很犯嘀咕。

    正当范天宇在院里愁眉不展的转悠时,院门处传来士兵的见礼声,然后便看到院门被推开,一个明军军官走了进来。

    “锦衣卫千户徐青田。”来人神情严肃,自报家门道。

    锦衣卫!范天宇就是一惊,身为明人,他自然知道锦衣卫之可怕,现在一个锦衣卫千户来寻自己是为了什么?难道齐王陈越终归还是不相信自己?

    范天宇心中狐疑着,连忙上前见礼,“草民见过千户大人。”

    徐青田点点头,并不在意范天宇的态度,自顾自的坐在椅子上,示意范天宇也坐下。

    “奉王爷之令,前来问你一些问题。”徐青田淡淡道。

    范天宇连忙道:“千户大人请问,草民知无不言。”

    “吴三桂此人你可熟悉?”

    “你说平西王啊,草民自然知道,不过大人您也知道,草民不过是一介商贾,我认识平西王,人家可不认识我,谈不上熟悉。”

    “把你知道的关于吴三桂军的情况详细说下。”

    “其实我对军队的事情知道的不多,千户您也知道,我范家商号不过是负责筹措一些军需,根本没能力插手军队的事情。”范天宇颇有些为难,他以为徐青田是向他打听军队的情报。

    “别废话,捡你知道的说说。”徐青田冷冷道。

    范天宇苦着脸思虑的一番,把自己听说过的关于吴三桂的一些传闻说了,什么吴三桂本来已经决定投降顺军,然后听说父亲被抓小妾被抢冲冠一怒为红颜等等。

    徐青田也不置可否,只是静静的听着。

    “吴三桂现在被满清朝廷封为平西王,掌管着汉军旗上万人马,位高权重,草民不过是一介商人,顶多和他军中管粮草的小吏打过交道。其他的真的所知不多。”范天宇末了道,他还以为这个千户大人想让他去劝降吴三桂来着。

    “吴三桂现在的部下都是他昔日的关宁军,那你可知道关宁军的家眷现在哪里?是在北京吗?”徐青田突然问道。

    “不在北京!”范天宇摇头道,“北京城虽然大,但满人把老巢都从关外搬了进来,内九城虽大,却不够数十万满人分的,如何会有降将家属安置的空间。

    关宁军的家属应该在山海关外的广宁宁远一带,那里本来就是关宁军的老巢,有关宁军开垦出来的大片的耕地。

    当年吴三桂奉崇祯皇帝旨意撤回山海关时,曾经把十多万家眷从关外撤入关内。但不久后他便投降了满清,关内哪里有土地安置十多万人,奉满清朝廷旨意,他的家眷便回了关宁老家。吴三桂率军为满清攻城略地,把他的家眷扣在关外,如此满清朝廷也放心。

    我怎么知道的这些?徐千户您知道我们家是商贾,做惯了往关外的生意。在往常山海关重地,俺们商队自然不敢从那里走,都是翻越蓟州边墙进入的草原。现在我家在大清是皇商,行走山海关再无障碍,毕竟从山海关往辽东比从蓟州翻越群山要方面的多。辽东的人参鹿茸可是好东西,运到关内能卖个好价钱。”

    范天宇絮絮叨叨的说着,满嘴都是生意经,听得徐青田直皱眉头,不过他好歹确认,吴三桂军的家眷便在宁远。

    “徐千户,还请您和齐王他说说,看看能不能早日放我回去。我没有别的意思,害怕回去晚了会惹得满清朝廷怀疑,毕竟我给他们筹措军粮,却突然失踪了可不好说。”范天宇试探着对徐青田道。

    “实话告诉你吧,在打败满清之前,不可能放你走,老老实实呆在这里吧。”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留下一句话,徐青田转身离开了。

    “啊!”只留下震惊的范天宇。

    满清朝廷怀不怀疑范家自然不会在明军考虑之中,范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