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似崇祯被轻易说服,事实上并非那么容易。
崇祯这么聪明,早先又如何想不到这个主意?
不是想不到,而是崇祯自己不愿罢了。在崇祯心里有着根深蒂固的认识,那便是女子根本无法当皇帝,这不仅是崇祯的认识,也是天下大多数人的认识。而且崇祯的权力欲很强,不甘心轻易把权力交出,哪怕是交给女儿也不愿意。又自认为能够掌控一切,能够对付得了陈越,所以才有了现在的局面。
而如今,形势如此的危机,崇祯终于绝望。绝望之后自然要想一条退路。
若是再肛下去,说不定真的会逼陈越造反,那样大明社稷将彻底玩完,那样才会真的成为了大明的罪人!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妥协,哪怕是再不甘心也得妥协!
妥协固然屈辱,但也比丢了祖宗传下来的江山要好。
所以,钱谦益的提议对崇祯来说,只不过是借坡下驴罢了。
“钱爱卿的提议,甚佳。可由朝廷讨论之!”终于,崇祯缓缓说道。
坤兴公主安静的坐在案前,手捧书本看着,娴静的仿佛一幅画。
“陛下驾到!”随着一声呼喝,打破了宫里的宁静。
“拜见父皇!”坤兴公主站起身来,仪态万方向崇祯行礼。这还是数月来,崇祯第一次来到坤兴的宫室。
看着女儿略显生疏的表情,崇祯深深的叹口气,为了权力,自己真的失去了太多,幸好还能弥补。
“看的什么书啊?”崇祯让人扶起女儿,轻轻的问道。
坤兴公主抿了抿嘴“一本闲书罢了。”说着把书递给崇祯看,却是一本名叫《xx好女婿》的话本。
“确实是闲书。”崇祯随手接过翻了一下,放在案上,“这样的书偶作消遣还可,多看却是无益。女儿啊,父皇即老且病,你以后得多帮帮父皇了,这些闲书就不要看了,以后多帮父皇看看奏疏。”
“啊?”坤兴愣了一下,一时间没明白崇祯的意思。
“父皇已经决定,立你为皇太女。父皇百年之后,你就是下一任大明皇帝。”终于,崇祯把自己的决断对坤兴说出。
“啊!”坤兴真的惊了,“父皇!”
看着女儿消瘦的面庞,这是自己现如今最至亲的骨肉,想起逝去的皇后和三个皇子,想起她一贯的乖巧懂事,想起她在自己病危时艰难的撑起整个大明,崇祯的心柔软了起来。
“父皇老了,有时有些糊涂,这些天委屈你了。”崇祯轻轻地道。
“父皇!”泪水从坤兴双眼夺眶而出,她一把抱住崇祯,嚎啕大哭了起来。泪水止不住的流淌,数月的委屈这一刻完全释放了出来。
崇祯抚着女儿的头发,就如同慈祥的父亲,这一刻在他心里没有江山社稷,没有帝王霸业,有的只是舐犊情深。
ps:总觉得略显生硬,可能是熬夜通宵状态不佳的缘故。今天两更发的最早。
。
第984章 且看他自食恶果()
翌日朝堂,就召还齐王回京之事,群臣再次进谏,而出乎群臣意料的是,崇祯竟然答应下来。
“国事维艰,叛贼猖狂,非齐王不能平之,朕决议召齐王回京!”
崇祯话一出口,朝堂上一下子安静了下来,朝臣们均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不敢相信崇祯就这样轻易妥协。
右都御史李沾悄悄的看向钱谦益,他知道钱谦益昨日入宫求见了崇祯,难道是钱谦益和崇祯说了什么,然后崇祯竟被说服?
“陛下英明!”一片宁静之中,钱谦益排众而出,向着宝座上的崇祯躬身行礼,恭维道。
“陛下英明!”李沾等江浙官员紧随着站了出来。不管崇祯为何态度会突然改变,总而言之这对他们来说是最有利的。崇祯妥协,齐王还京,东南的危局将很快解决
“陛下英明!”剩下的朝臣均都站出来,异口同声的道。朝堂上本就分为东林党和齐王两系,其他的朝臣也都在两系之间摇摆,现在难得大家达成了共识。
当然朝堂上也有不愿陈越回京的大臣,可当绝大多数人都表示支持时,这少数的人也不敢违拗众望,不得不也站起来表示支持了。
这就是人心所向吗?看着朝堂上群臣齐心的模样,崇祯内心充满了苦涩。他曾天真的认为只要自己复出,便能重新掌控朝局,却没想到陈越却是如此的众望所归。
若是,若是陈越举兵造反,这朝堂上一半以上的大臣恐怕也会欣然附逆吧?崇祯心中突然生出这样一个念头,让他顿感不寒而栗。随着陈越一次次立下的战功,其威望至高权势之大,便是连自己这个皇帝也无法压制了,若是不妥协,恐怕大明真的有灭国之危!
朝堂上君臣就齐王回京之事达成了一致,气氛顿时和谐了起来。所有人都知道,只要朝廷的决议传扬出去,浙江的叛军自然不再成为威胁。齐王一系之所以暗中支持叛军作乱,为的不是胁迫朝廷答应齐王回京掌握政权吗?现在目的既然达到,自然会偃旗息鼓。
“陛下,臣还有本启奏!”就在此时,钱谦益再次出班禀奏道。
“爱卿讲来。”
“陛下,昔日陛下重病昏迷,遂有唐王一党觊觎皇位,盖因国无储君所致。
国有储君,社稷方能安稳,才能消除藩王宗室觊觎之心,才能有利于大明长治久安。
坤兴公主纯孝,果决睿智,在唐王之乱中立有安社稷之大功,这一年来身为监国、为朝政殚精竭虑,遂有北伐军大胜,驱逐满跶收复旧土,立下了旷世奇功!
公主身份贵重,又是陛下嫡女,论功论亲,理应立为皇储。故臣斗胆建言,请陛下立坤兴公主为皇太女!”
钱谦益慷慨陈词,诉说着坤兴公主的贤名和以往的功绩,强烈请求崇祯立她为皇太女。
卧槽,这个老狐狸!右都御史李沾惊愕的看着正在慷慨陈词的钱谦益,禁不住心中大骂。枉他自以为和钱谦益相交莫逆,竟然事先没有听到半点风声!要知道就是昨天,钱谦益从宫里出来以后,李沾曾亲去询问钱谦益的口风。
为了独占拥立之功,这个老狐狸真的什么都不顾了,李沾暗暗叹息道。
立坤兴公主为皇太女?尽管朝堂上大臣们对这个结果早有预料,可当话从钱谦益口中说出时,众人还是非常震惊。
所有人都知道,这必然是钱谦益昨日和崇祯密议的结果。也只有这个条件,才能消除齐王陈越的谋逆之心。可猜到归猜到,当真的成为事实时,所有人还是感到震惊,因为这意味着坤兴公主将成为名正言顺的皇位继承人,而且是得到崇祯皇帝亲自同意,满朝大臣见证的继承人!以女子的身份成为皇位继承人,这在五千年的华夏历史上,真的是绝无仅有!
“众卿,钱阁老的提议如何?”在一片静默之中,坐在宝座上的崇祯开口问道。
尽管心中对钱谦益瞒着自己微有不满,右都御史李沾还是第一时间站出来表示支持。
“钱阁老所言大善,坤兴公主素有贤名,又有大功,理应立为皇太女!臣附议!”
“臣等附议!”群臣们也不敢落后,纷纷站出来表示支持。
。。。。。。
召齐王回京,立坤兴公主为皇太女,这两件事如一阵风一般从朝堂传出,迅速的传遍了整个南京城。
与此同时,这两项决议,也以邸报的形式通过邮驿系统,迅速的向着两京十三省传出。
彭泽县,驿站中,前往九江安抚暴军的史可法看到邸报,愕然万分。
他万万没有想到,崇祯竟然会有这么大的转变,竟然会妥协,这还是他认识中的那个崇祯吗?
“阁老,该启程了!”幕僚阎尔梅走进房间轻轻说道。
“今日不走了,就在驿站休息一日。”史可法眼睛盯着驿卒送来的邸报,随口道。
“啊!”阎尔梅很是惊讶,一直以来,为了早日赶到九江安抚暴军,史可法可谓日夜兼程,现在为何却不急了?
“用卿你看看。”史可法把邸报递给阎尔梅,开始闭目沉思。
阎尔梅目光快速在邸报上掠过,当看到钱谦益议立坤兴监国,崇祯欣然同意时,眉头微皱了起来。
“用卿啊,既然陛下同意立公主为皇太女,同意齐王还京,浙江叛军,九江暴兵,都将不在是问题了。既然如此,我又何必急着赶路?”见阎尔梅看完邸报,史可法轻轻的道。
虽然史可法说的轻松,可阎尔梅知道,他的内心绝对不是这么平静。明眼人都能看到,钱谦益在此事中立下了拥立首功,不仅陛下满意,公主和齐王又岂会不感念于他?如此,恐怕史可法的首辅真的做到头了!
“阁老,钱牧斋太过阴险,先是设法让陛下把您驱逐出京,然后才设法说服陛下,这分明是早就在谋算这首辅之位啊!”阎尔梅愤愤不平道。
虽然钱谦益名望很高,可是在很多人眼里,却是瞧不起其人品。阎尔梅在史可法幕中也有几年,对钱谦益压过了自己东主自然不爽。
短短的时间内,史可法却已经想明白了,微微一笑:“钱牧斋总想着左右投缘,事事都想占便宜,然而天下哪有那么多的好事?且看吧,看他如何自食恶果!不过,有了这张邸报,咱们的九江之行将轻松很多。”
第985章 史可法入九江()
彭泽县距离九江也就一百五十里,速度再悠着三天时间也到了。
到达湖口时,江西巡抚阎应元派人迎接钱来的史可法一行。数百军队护送着史可法到了阎应元大营。
“下官江西巡抚阎应元见过元辅。”看到史可法,阎应元非常激动。史可法的名声十分之大,其正直清廉便是阎应元也十分佩服。
“阎巡抚不必多礼。现在九江形势如何?”史可法没有过多寒暄,直接问道。
“击败了郑森之后,暴兵扩充到四万余人,兵强马壮实力强悍。四万多暴兵守在九江城内,便是属下也没有办法。。。。。。”
阎应元很是不自在的介绍着战情,他知道自己编的一套说辞未必能够瞒过史可法。
好在,史可法只是仔细聆听了阎应元的话,并未提出什么问题。
“本阁是奉陛下圣旨招抚暴兵,还请阎巡抚协助和暴兵接洽,送我入九江城。”史可法直接提出了要求。
阎应元脸上露出为难之色:“元辅,九江城内的可是暴兵,下官担心元辅您的安全。”
史可法微微一笑,把邸报递到阎应元面前:“有这份邸报在,便是暴兵再猖狂,也该偃旗息鼓了吧!”
看着面前的邸报,阎应元心虚的不敢再多说。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九江暴兵什么情况阎应元焉能不知?不过阎应元虽然是江西巡抚,暴兵之事却并非他负责。
史可法也知道阎应元虽然是齐王一系,但暴兵之事应该另有人主事,而主事人多半便在九江城中,至于身份,史可法也能猜到一二。
既然史可法坚持要入九江,阎应元也没办法,派人假做和叛军接洽,然后便派军队护送史可法乘坐马车前往九江。
九江城内外戒备森严,一队队头系红绸的士兵把守着要道,对到来的史可法一行严查之后,才由一队士兵押着送入九江城内。
“用卿,看没看到这九江有什么不同?”马车上,史可法掀开窗帘看向街道,良久之后问阎尔梅道。
阎尔梅通过另一侧窗帘观察着,闻言放下了窗帘。
“阁老,看城内秩序井然,一切井井有条,街上行人丝毫没有惊慌模样,甚至有店铺照常营业,这可不像是一座被暴乱的士兵占据的城池。”
史可法点点头:“哪里是什么暴兵,故意为之罢了。”
早在来九江的路上,两人就九江的情况便有猜测,不管是暴兵的动机还是结果都暗指了一种情形,而现在亲眼看到九江城内的情形,更加印证了心中猜想。
史可法一行被安置在馆驿之内,良久之后,一个满脸落腮胡须的士兵来到馆驿,口口声声说自己便是暴兵首领。
史可法根本没有理他,两眼看向堂外,只是淡淡的道:“本阁没时间浪费,让真正的主事者刘能来见我吧。”
络腮胡须士兵脸色大变,强自道:“胡说什么,什么刘能?俺便是首领!”
史可法却不肯再理他,叫嚣了一会儿,络腮胡须士兵只能无奈的离去了。
又过了一会儿,又一个人走进了房间,史可法抬头看去,却正是前锦衣卫总督刘能。
“元辅啊,正所谓看破不说破,您这样弄大家可是很尴尬啊。”刘能一脸苦笑的坐到了史可法对面。既然被人点名,他便不得不出来见面。
史可法冷笑道:“哼,再尴尬的事情你们都做了,既然敢做,又有什么见不得人的?”
刘能哈哈一笑:“元辅,下官一事不明,您是如何猜出我在的?”
史可法道:“这有什么难猜的?你一个堂堂锦衣卫总督、伯爵爵位,陛下虽然罢免了你的官职,可并未免了你的爵位,也未拿你问罪。
凭你的手段实力,有无数的办法控制住锦衣卫,如何轻易让陆宗汉接替于你?
可你偏偏就这么交出手里的权力,而且从此消失无踪。再然后便是福建艾能奇叛变,江西暴兵暴动。
福建叛军我猜测背后的主事者应该是钱枫林,王寅乃是同谋。只有他们才能弄出如此浩大的声势,才能攻城略地所向披靡。而你的能力不在纵横捭阖攻城略地,而耍弄阴谋才是你的本行。所以我才九江暴军之事才是你的主谋。
齐王在南方的得力部下就你们这些,堵胤锡郑森八万大军顺江而下直抵江东,如此重大的事情你又岂能放手让别人应对?”
刘能忍不住鼓掌赞道:“佩服佩服,不愧是当朝首辅,天下文官之首,元辅之心思之慎密,脑筋转的如此快捷,刘能自配不如!”
史可法淡淡一笑:“既然如此,刘伯爷对本阁的来意应该清楚了吧?”
刘能笑道:“当然。元辅尽管放心,齐王抵达南京之日,便是暴兵受抚之时!”
史可法点头道:“如此,我也算完成了我身负的皇命,等到齐王进京之时,也是我辞官回乡的时候。”
刘能讶然道:“元辅何出此言?如何提到辞官回乡了,您可正是盛年,远没到致仕的年龄啊?”
史可法摇摇头,心灰意冷道:“官场浮沉,人生起伏,我当年中进士之时,也曾发誓做一番大事不负此生,眼下满跶被逐,大明眼看又能一统再现盛世,我便是辞官也无悔矣。”
刘能问道:“元辅可是因为邸报之事?可是因为钱谦益?”
史可法摇摇头,没有多说。
刘能不禁笑了:“元辅尽管放心,钱谦益吗?他机关算尽,但齐王绝不会如他所愿。
在齐王心里,钱谦益首鼠两端,心中只有自己的利益,根本就没有朝廷和大明,这样的人如何能做首辅?
首辅,也只有元辅您这样清廉耿直忠心为国之人才能担当!”
。。。。。。
谈判之时,阎尔梅作为幕僚一直站在史可法身侧,等到刘能走后,方佩服的对史可法道:“阁老果然英明,一下子便猜到了钱牧斋的下场。果然,齐王一系对钱牧斋印象很差。
恭喜阁老,重回内阁的时间为时不远了!”
史可法淡淡一笑:“回内阁不难,难就难在以后如何处理陛下和齐王之间的关系。陛下虽然现在屈服,我就怕他不甘心啊。”
第986章 叛军继续进攻()
明白了刘能的打算,史可法便安心在九江住了下来。他知道即便自己以首辅之尊,在这个时候也做不了什么,所以除了写给朝廷一封奏疏,言明正在对暴军进行安抚以外,就再也没有动静。
而此刻的朝廷,也没有时间理会他这个过气的首辅,在绝大多数朝臣心中,史可法被罢免已经是早晚的事,就看什么时候崇祯下正式的圣旨。而现在,崇祯和朝廷所有心思都在齐王回京以及浙江叛军之事上,根本顾不得理会于他。
册封坤兴为皇太女的圣旨已经诏发天下,命齐王带兵平叛的圣旨也在往北方的路上。齐王会不会听旨行事?浙江的叛军会不会止步浙江?所有人都在担心着。
浙江杭州,钱枫林和左懋第相对而坐,看着面前的邸报相视而笑。
“恭喜钱大人,您的目的终于达到了,齐王回京,公主为皇太女,陛下已经彻底妥协!”左懋第冲着钱枫林道。
钱枫林微笑着摇摇头:“目的达到了大半,还未彻底完成!”
左懋第讶然问道:“还有什么?”
钱枫林道:“天下各省以浙江和江东四府最为富裕,这两地的士绅也是最为强大。眼下我以叛军的名义也只是对付了浙江的士绅,江东士绅可是完好无损,又如何能说大功告成?”
“你,你还要攻打江东四府吗?”左懋第惊问道。
钱枫林理所当然的点头:“这是自然,苏松之富甲于天下,大明四分之一的赋税都来自苏松。而苏州一府的赋税比整个浙江都要多。如此富庶之地,若是不抢掠一番,我又岂能甘心?”
左懋第忍不住劝道:“枫林兄,既然陛下已经下旨立公主为皇太女,咱们的目的已经到达,东林党官员也都表示了臣服,既然如此,放他们一条生路又有何妨?难道,咱们真的要把天下的士绅得罪光不成?
枫林兄,若是真的兵进苏州,恐怕以钱谦益为首的东林党会真的和咱们拼命,这对齐王的大业不利啊!”
钱枫林道:“左大人所说我岂能不知,最稳妥的当然是止兵浙江。可是,咱们所图的并非齐王掌权这么简单,而是彻底要摧毁士绅的根基,取消士绅们的特权。若不趁着现在这个天载难逢的时机进行此事,恐怕以后再推行阻力会更大!
破而后立最是简单,在白纸上作画方能挥洒自如。现在大势在我,即便咱们兵进苏州,钱谦益等人又能如何?难道他还能阻止公主监国,阻止齐王回京吗?
像钱谦益这等东林党人,向来都是夸夸其谈之辈,齐王即便行大事也不能用这样的人,便是得罪光了又能如何?”
见钱枫林如此坚定,左懋第自知无法劝说,只能岿然叹息。
“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