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处都是波光粼粼的青色,多重层次的青色,就好像全天下所有的青色颜料都倾倒进一个巨大的玻璃缸,所有的青色都处于将近融合却又并未融合的状态,一个色系的颜色因为层次太丰富,甚至会给人这其中错杂了所有颜色的幻觉。
我睁大眼,渐渐看到青色中浮现出不断扩大的扭曲的影子。这奇诡的视觉体验就像是我不在水中,而在岸上,而破水而出一般,岑寂的水中忽然游进了无数异兽,它们从头部开始脱离阴影,最后轻快地一甩尾巴,整个儿游了出来。
异兽从我的身边悠闲地游过……不,并非游过,因为一条巨大的椭圆形鱼类以翻滚转动的形式冲我游过来,恰好穿过我的身体。我确定我没有感到半分不适,这种情况以我浅薄的见识解释,要么就是我是虚影,要么就是鱼是虚影。
显然我不是虚影。
我在水中挣动了一下,奇迹一般的,没有感觉到周围胶质触感的水有任何拉力,就这么轻轻松松像是在陆地上一样活动起来。
又一条手臂长的鱼游过我身边,我伸出手抓取,合并的手指却陷入鱼的身体。抓握感在我的手指停住不动时像从我指缝中溜走的海水一样溜走了,整体感觉和抓到一团海水没有任何区别,而那条鱼灵巧地摆动着尾巴,像是手指穿过了投影仪,它穿过我的手游远了。
我环顾四周,忽而生出一种明悟:这海里面根本没有活物,所有的动物植物,本质上说全都是海水。
然后我发觉我在下沉。
以周围的动植物作为参照的话。
下沉的速度并不快,我还有闲心打量那些被我穿过的鱼和色彩斑斓的花,假如那些植物是花的话。它们就像是一个完备的生态系统,每一种都有自己的活动范围,上层的鱼绝不会跑到下层去,彼此之间井水不犯河水,绝不逾越雷池一步。
除了一些小型的猎食者,它们流窜于各个层面的水域中,能够吃下比自己的体型大上数万倍的猎物。它们的进食过程优雅极了,丝毫也不会显得血腥,因为所有的血都是青色的,那些和周围色泽不同的血会很快融入海中,而被猎杀的鱼残留的尸体,最终也会化为青色的海水。
我能看见,是因为这一转变非常快,快到我还没有远离一个阶段的水域,一切都已经落定尘埃。
越往下海水的颜色越是稀薄,到最后海水完全变成了透明的。我踩在地面一样坚实的结构上,左顾右盼,随即我听到一个古老——大概还是没有我妈妈古老——的声音响了起来。
那可能是一首歌,但更有可能是一段含糊不清的小调,或者词不达意的梦呓。它响彻整个海底(假如这是海底的话),但却并不显得恢弘,若隐若现,半遮半掩,让我想起关于月下鲛人的传说。
不是真的鲛人,真的鲛人唱歌其实挺一般的,好听,但好听在正常的范围内,人类很难模仿出精髓,不过别的异类却可以唱出同样的效果来。
这声音更像是一种专属的鸣叫,就像布谷鸟的叫声“布谷布谷”。
我顺着这声音的方向走,不知走了多久,忽然看见另一边睡了一个人,那个人还有点眼熟。
是惊魂。
啊怪不得他能把我从无尽海里捞出来……怪不得他失踪的功力天下无敌谁也找不着,不出来蹦跶大家能忘记他的存在,原来他就在海底……我想着,走近了去看。
乐声停下来。
他忽然醒了,看见我,目露惊愕,脱口而出道:“你怎么在这里?!”
我觉得这句话很有文章,反问他:“我该在哪里?”
“岸上。”他说,还是一副震惊不已的样子。
我问他:“你为什么在这儿?”
“这是我家,我当然在这里。”
“那我为什么在这儿?”
“这就是问题所在,你怎么到这里来的?”他说,“谁带你来的?”
我冲他举起手,那枚朴素的戒指依然在我手上,不发光没变化,深藏功与名。
惊魂看见戒指立马就稳了,镇定地说:“怪不得。”
我没问他怪不得什么,他也没继续说下去,只是告诉我:“你该上去了。”
“我还没明白我怎么下来的。”
“哦。”惊魂看了看我,相处过之后他也明白我的脾气,不达目的不罢休,所以也很干脆地说了实话,“这里是无尽海你知道吧?”
我点头。
“无尽海不是海,是这个世界最薄弱的部分。你以前在这里短暂地回过你的世界,不过被我发觉,又把你捞回来了。”他说,“你从那边过来,走无尽海最近,最不费力。”
我哦了一声:“你为什么住在这里面?”
“因为无尽海就是我的一部分啊。”他轻轻松松地说,“你记得这个世界的传说吗?最古老的妖怪,从来没有人见过的妖怪,蜃。”
他抬起手,指向头顶游动的阴影:“既然你下来了,估计也发现它们和普通的妖兽不一样,像是假的。实际上它们都是活的,只不过它们和无尽海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就是我的‘幻境’……你不是蜃,弄不懂怎么回事的,它们遵循的规则和外界的不一样。”
我说:“懂了。”
第125章()
我并不很了解蜃,但这种神奇生物的属性对我来说也不算是陌生。我知道生长到一定地步之后的蜃能够构造出一个真实的世界,就像我在家乡遇到的那一只,她所构建的那个封闭的区域已经有了“真实”的雏形。
而无尽海就是惊魂的一部分。
渡劫期的大能都选择在无尽海上建造宫殿,是否也有着自己的考量呢?因为无尽海严格来讲已经属于“别的”世界,只不过因为尚且脆弱所以依托在这个世界,而在别的世界,规则的力量会弱小很多。
他们在借助无尽海的力量延缓雷劫的到来,更是在借助无尽海的力量削弱雷劫的强度,等于是把自己身上的压力转嫁给了惊魂——既然如此,渡劫期的修士卖他面子,让他能够以一己之力为我挣得生存的机会,好像也就不难理解了。
我很快就意识到:“所以我以前在这里杀的那些妖兽……?”
如果无尽海是惊魂的一部分,那么杀死这些妖兽严格来说就像是拔掉他的一根头发,无伤大雅,也不会造成实力的损害,但他一定知情。
像惊魂这种不知道是不是和天地同寿的妖怪,大概是知道前主人的身份的。或许不仅是知道,还很熟悉,熟悉到我一亮那枚戒指,他就能察觉出戒指上残存的气息。
我盯着惊魂,他在我的注视下坦然自若,还有心情调笑:“你盯着我做什么?要移情别恋可别找我。”
“你知道他是谁。”我说。
“瞧你说的,好像你不知道一样。”惊魂双手抱胸。
我知道,但答案是我猜的……虽说我从来没有猜错过。
青色的水波中光线像海带一样生长摇晃,惊魂看着我笑,笑容里分不清有什么情绪。他说:“好了,别想了,你该上去了。”
“我该?”我反驳他,“没有‘我该’做的事情。”
我忽然变得极轻,在海水中飞快地上浮——快到周围的环境都扭曲了,无论是海水中游动的鱼、斑斓的植物,还是慢悠悠晃动着的光线,都变成拉长的色彩线条,像一道龙卷风一样裹着我飞速向着海面上升。
但我向下望去,仍旧能看见正常外表的惊魂。那曲悠扬的、神秘的小调又响了起来,但这次我听见是谁在唱歌了。
是整个无尽海的涛声。
是惊魂。
我在海水中听见这首歌,仿佛来自旷野、天际、人群深处。它不断回旋不断回旋,好像从未有过改变,同一个音节不知疲倦地奏响了一遍又一遍——那乐调是每一滴水的震颤,是每一条鱼的心跳鼓动,是每一株植物的随波曼舞,它们汇聚在一起,每一种声音都自得其乐却又融洽和谐,变成来自亿万万年前的余音和将要抵达亿万万年后的回响。
这短短的时间里我心中流转过千头万绪,可最后我只是想,他唱得真好听啊。
水波温柔地将我推到了水面。
我想象过我回来之后会是何种景象。
人间的发展滞停,导致这世界已经沉寂了太久,我以为它会一直沉寂下去,到支撑不住的时候像死水一样腐烂。
改变和进取不可能指望修士,我在理解修行界之后认为修士完全没可能推陈出新。很简单的道理,无论手段有多么的五花八门,分成了多少种类,有剑修、符修、儒修,除此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的旁门杂修,看上去花团锦簌,可说到底修士追求的都是大道,是长生。
想想吧,一大群人在很长的历史里只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做个类似的比对,就相当于一个十万人数的小国家从建国开始就不断为了同一个目标——而且是个人的目标而奋斗。
初初看起来好像没什么大不了的,那么再加上一个时限,十万年起。
这其实不算是很大的数字,尽管有两个十万,修行界嘛,十万委实不算很大的度量单位。
然而但凡一个稍有理智的人仔细深思一下,就会为这种恐怖的行业膨胀和人才堆积所造成的臃肿而毛骨悚然。
这十万人可都是实打实的精英。修行的门槛在这个世界不高,但也非常有效地杜绝了所有的蠢货,难得有几个脑袋不灵活的,那也走的是“大巧若拙”的路子,不是那种拎不清的蠢货。
而且修行界从来不缺少惊才绝艳的,放出去能够在这个人所走的道路上光耀数千年的天才,衬托得好几代修士都在这个人面前黯淡无光。
事实上这里的人数还是我大大削减之后得来的,修行界的人口增长率不高,多数修士根本就懒得收徒,可是走上修行之路之后活个几百年不在话下,哪怕中途死亡率不低,但就像是食物链的结构一样,高阶修士很难死,低阶修士死多少来多少。
假如把修行比作攀登高山,哪怕是世界最高峰,在这样漫长的时光中这样密集的登山者的攻势之下,也找不到一块前人不曾踏足的地方了。
修士想要推陈出新?
很遗憾,所有现阶段的“新”都是前辈们曾经钻研过的东西,所有现阶段的成果都是前辈们已经得出但没有深化或者传承断绝而无名的成果。
只不过源源不断涌入这个行业的天才实在是太多了,而这个行业的历史又实在是太长,每一个小分类下都有着浩如烟海的知识和经验等待着修士们掌握,于是现在的天才们已经不再以“新”而论,现在的天才都只能因为很快学会前人留下的知识和修补前人成就而被称道。
修士们对此好像全无所觉……其实很好理解,许多灾难根本不是局内人能够轻易看出的,我看他们如烈火烹油,然而在这个世界,修行界从未有过低潮,修士们完全没有修行界可能会崩溃的意识。
一个不知道死的人是不会惧怕死亡的。
但“死”也是人的本能,因而还是有很小一部分修士,比如儒修,隐约意识到不对。
再次来到这个世界,不知道过去了多久,也不知道修士们有没有感觉不对劲。
情况应该不至于太差,毕竟天道还在兢兢业业地维护世界,可是在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之前,最多也就这么不上不下地吊着罢了。
活得太久之后能够在经历的事件都已经大同小异了,我活了三千年就无比深刻地懂得这个道理,所以我十分搞不懂那些活了几万年几十万年的怪物在想什么,又为什么愿意活这么久。
我觉得我大概会看到和上次来相差无几的景象,就算过去了很久,变化也不过是渡劫期修士的府邸少上几座又多出几座,各个门派中的修士少上不少又多出不少。
但事实出乎我的意料。
不是变化太大,因为我根本没上岸去看看,估计我也没有时间。
此刻我站在水面上,而天空中密密麻麻地悬停着数也数不清的修士,踩着飞剑、盘坐于莲花、手执符箓、身边站着人偶,我一一看过去,不少都是我认识的,我认识他们的时候他们有许多甚至还没有入门,而现在,修为最低微的也是金丹期。
他们其实每个人之间都留出了不小的距离,但因为数量太多,铺天盖地犹如蝗灾时飞掠天空的蝗群——场面的壮观难以言表,大概只有用海底随着洋流迁徙的数以亿万的鱼群可以相比拟。
我甚至生出了自己还没有从无尽海浮上来的错觉,而他们就是无尽海中的鱼群。
这当然不会是,也不可能是错觉。
穿着不同的服饰,分为不同的门派,其中有魔修也有正道,势不两立的双方并肩站在一起同仇敌忾,场面大不说,还特别有一种我是个超级大反派的感觉,逼得打生打死的双方都暂时和解了。
他们都垂着头看我,最近的一个也距离我有近千米远,但每一个人的眼神都牢牢锁定在我身上。距离我越近的修士修为越低,但极目望去,在这里的所有修士,竟然没有一个在筑基期以下。
我一动不动,不知该作何反应。
原以为过来度假,结果露面就看见修罗场。
不对,修罗场好像不是这么用的……这应该是传说中的“与全世界为敌”……不过全世界的范围没有这么广,算了随便吧,领会精神。
这场面好像也没有我说话的余地,虽然我其实还挺想说些什么的。
我从兜里抽。出我的刀,刀鞘封禁着它,我才想起来我已经很久没有用过刀了。在场的修士因为我的动作而绷紧神经,天上地下那么多人,却安静得连飞鸟振翅那么大的声响都听不见。
万籁俱寂之中,耳边却隐隐约约响起了无尽海的歌声。
它变得又低又柔,然而依然,如同我在海中听到的那样,无数个微小的声音汇聚在一起鸣奏,饱含生机。
有些人终其一生都在追求极致,所有的休止符都是在为高。潮铺垫基础,像是生命短暂的蝴蝶一样,人们只能看见它流连花丛,而不知晓它为了长出美丽的羽翼忍耐过怎样的寂寞和痛苦,它自已也好似不在意一般,只是醉生梦死,然后枯萎在泥土里。
我以为修士就是那样。
多数人最高的成就只是另一部分人传说里不会出现的起。点,只有少数能够攀登高峰,而最为可怕的是他们所能取得的成就几乎是天生的,就像是蝴蝶,长出什么翅膀看的是种族而非努力,修士的修为,看的是悟性天赋。
其实凡人也差不多,大哥不说二哥,好不到哪里去。
但起码凡人更有意思,也更多姿多彩。看修士就像看一场万人马拉松,固然不缺乏亮点,像是带伤坚持、跑在末尾的爬也要爬完全程,可是亮点永远是最少的。
真正了解马拉松的人都知道,这是一场非常孤独、非常寂寞的,只和自己的比赛。
修士的人生既像是蝴蝶又像是赛跑者,不允许犹豫和软弱,不允许平凡,就好像这些都是罪过。
我没什么立场也没什么资格去批评什么,但是这种风潮……它是不对劲的,就是这种看似特别积极向上的单一的目标,在生命对于死亡的恐惧的推动下蔚然成风,阻碍了世界成长。
凝重的气氛中无尽海的歌声那么清晰,又低又柔,所有微小的、不同的声音鸣奏,像是梦一样。
我忽然又有了说话的欲。望。
作者有话要说: 233333来了来了……不要紧张,不会弃坑的!
第126章()
场景和时机好像都不太对,也不是良好的发言应有的气氛。
但对发言来说最为重要的一点得到了满足:在场数万名修士的注意力都牢牢锁定在我身上,而他们也绝对都会全神贯注、巨细无遗地牢牢记住我的任何一个哪怕是微小到寒毛的举动。
像是电视剧里劫匪把枪抵在普通人的头上,于是包围着他的数十位警察盯紧了他,却不敢轻举妄动。
我被自己的想象逗笑了,在众目睽睽之下又把刀塞回了兜里,然后冲他们摊开手,随机朝着一个方向走了两步,想要示意自己没有打算动手。
但被我靠近的修士们集体连退,动作参差不齐,各出奇招、快慢不一,我看见一片人头涌动,数秒的大范围灵气波动后,我前进的方向留出一个巨大的缺口,包围圈像是被咬过的煎饼,咬的人牙口还不太好,边缘像是撕下来一样不齐整。
……按理说人数那么多,气氛那么肃穆,我应该感觉到悲壮或者诸如此类的一些情绪,然而实际上看到此情此景我除了无言以为对之外,唯一能说的只有四个字。
妈的智障。
可能是因为他们的动作太不整齐了,就算是大家是聚在一起的一伙人也没有半点相处融洽的样子,不同门派不同阵营的修士有各自的抱团小队伍,行动的时候最多也就只是顾及一下自己的小队伍,没有半点配合他人的念头。
我被祖国惯出来的强迫症让我对一切不够整齐统一的列队都抱着轻视和看笑话的心思,他们哪怕是人数再多、实力再强,在我眼里也不过是被强行凑在一起的虾兵蟹将,没有战斗力的小喽啰。
——说真的,这群独来独往的修士真的有打团战的能力吗?他们的修行里每一步都在说“修己”,根本没有配合别人的概念,我甚至怀疑真的打起来之后他们误伤自己人的几率远远大于打中我的几率。
真正让我放在眼里的是把他们强行凑在一起的力量。
我站在原地,看着除了退后之外再无动作的修士,又看了看那些一直都原地不动的,说:“你们为什么来这里?”
没有人回答。我的声音空荡荡地漂泊在人群中,像个无人问津的冷笑话。
“没人说我也知道,也就那几招,什么‘魔头将在此出世’,什么‘此子将酿成大祸’,发动舆论误导人群而已,我见得多了……最多这次主使者特别与众不同,而且,或许也不算是误导。”
我慢慢打量着距离我近一些的低阶修士,站在我身边的全都是低阶修士,也不知道是谁作出的安排。
常规来讲让低阶修士打头阵探底是正确的做法,但是打探虚实明明就是战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