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风起大宋-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机会很好,因为这个时候的赵佶,无比的需要有人来帮他。但赵佶还是犹豫的,蔡京是赵佶刚登基时贬出去的第一批大臣,就算要招回来也要等个好机会,不然出尔反尔,皇帝的威信往哪儿放。

    蔡京作为一个合格的政客,当然不会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邓洵武,一个所有人都没有注意到的人帮助了他,当然,邓洵武帮蔡京是因为蔡京离京之前做的最后一件事情就是力顶邓洵武到国史院。

    没有人的成功是随随便便的,所有看上去似乎命好的论调不过是糊弄那些什么都不知道的人罢了,邓洵武做的事情很简单,他给赵佶看了一张表,形式和《史记》的年表相似,按宰相、执政、侍从、台谏、郎官、馆阁、学校分为七类,每一类分出左右两栏。

    左边的是新党,右边的是旧党。在旧党的一边,人名像密密麻麻的蚂蚁,上至宰执公卿,下至侍从舍人,满朝文武齐备,有100多人;另一边的新党很可怜,在宰执一栏里,只有一个人,叫温益。温益是谁?后世没几个人知道,这就是向太后在世不到一年后给赵佶的政治势力格局,赵佶开始动心了。接着,和赵佶当年的情况几乎一模一样,赵佶身边的太监、妃子、宫女都异口同声的说起了蔡京的好,嗯,那蔡京一定是真的好的。

    当蔡京重返开封的时候,他的身份变成了尚书左丞,没多久,取代曾布为右仆射,又没过几个月,成为了左仆射,也就是首相。

    昏君也许是个庸君,但奸臣却大都是能臣,蔡京也不例外,他很快就用一招解决了所有的问题——成立讲议司!

    讲议司是什么?它在名义上是王安石变法时期的制置三司条例司的仿制品,功能上也相近,国家的各项问题,如宗室、冗官、国用、商旅、盐泽、赋调、尹牧等等事情,都由它负责。讲议司做出的决定,宰执、台谏等官员不许干涉,连议论都不许。

    从这个时候开始,从宋太祖、宋太宗开始的所谓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格局经过宋神宗的改革到了今天,彻底崩坏了,宋朝朝堂彻底成为了赵佶和蔡京等人的一言堂,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谁说赵佶是笨蛋?不会做皇帝?赵佶的脑袋可不仅仅放在了琴棋书画上了,他把政治游戏也一样玩的如火纯青,宋神宗和宋哲宗的努力使得赵佶、蔡京有足够的本钱,在彻底,最少在表面上彻底解决了党争问题掌控了局势后,赵佶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开始准备享受了。

    但赵佶一开始是不敢的,为什么不敢?没办法,从宋太祖到宋哲宗,几代皇帝中就没有一个可以说的上是爱享受的,宋仁宗皇后的衣服还不如那些富商的妻子,一代权后刘娥陪葬品连个纯金的都舍不得,都是用镀金的。宋神宗锐意进取,更是不把心思放在享受上,有那么多先帝在前面,赵佶就连吃饭用个玉碗都纠结了很久。

    不能帮领导解决问题的属下不是好属下,蔡京极为精通这个道理,他先是用敌国来鼓励赵佶。

    他对赵佶说当年他出使辽国,辽国皇帝宴请他时,特意拿出了一只玉碗,说是五代时后晋石敬瑭的旧物,不知现在南朝还有吗?这是在说辽国在炫富,宋国怎么可以被蛮夷辽国比下去?

    赵佶还在犹豫,这样的话他可以接受,但那些文武大臣不一定可以接受啊,他想起了他的老爸宋神宗,当年不过是要造一座小台,就被言官们轮番问候了一个多月,那罪受的,就算挺过去,造好台上去玩,都没了兴致。

    得,蔡京明白了,得要有理论依据支持才行啊,他很快翻到了两句话,很有权威,谁也无法反驳的两句话,来自《易经》的“丰、亨、豫、大。”和来自《周礼》的“唯王不会。”也就是说,皇帝的花费根本不用计算,想怎么花就怎么花,要达到“丰、亨、豫、大。”等富贵繁华的效果才算好。

    赵佶彻底大彻大悟了,是啊,古人就是这样说的,古人难道会有错吗?我说呢,那些人拼死拼活当皇帝到底是为什么?原来是这样啊,以天下养一人,糜全国乐一夫,这才是皇帝该干的事情啊!

    这一幕距离此时已经过去了整整七年了,这七年时间,蔡京节节高升,终于接受八宝,拜为太师,封楚国公,此时的他,已经退休在家,他在这七年的时间里,已经经营了一个巨大的利益网。

    在东南,从崇宁元年开始,便设立了苏杭造作局,四年,又置苏州应奉局于苏州,搜罗东南各地奇花异石、名木佳果,在哪里的负责人叫做朱勔,他的父亲叫朱冲,都是蔡京推荐的人。

    在宫内,有童贯这个本来就和他关系默契的军宦,在宫外更有无数学生故吏,本来就是个书法家的他又和宋徽宗在艺术层面上有很多灵魂上的交流,例如赵佶有一次给他看自己新发明的瘦金体,蔡京就表现出看的张目结舌,目不转睛,口水流出来都不知道的样子,让赵佶的心灵上受到了极大的满足,这样的满足是童贯等人无法给赵佶的。这也很好理解,一篇文章让一个街边的商贩说好和让莫言赞不绝口给人的成就感绝对是两样的,每一次遇到这样的场景的时候,童贯等人就默默的后悔当年没多读点书。

    蔡京的好日子一直过到了崇宁五年,这一年,却出现了一件大事,一颗大彗星出现在了天空,这个彗星从2月初一直到三月中旬都可以看见,这样的异相立刻让所有的旧党沸腾了起来,他们不断制造舆论表示这个流星是因为蔡京等新党废旧法的缘故,甚至连当时的活神仙林灵素也表示是旧党中很多人都是和赵佶一样,是天上的神仙,最后,赵佶让蔡京罢为开府仪同三司,中太乙宫使,让赵挺之当首相,可赵挺之这样又不会说,又不会玩的人让赵佶实在喜欢不起来,没到一年,便踢开赵挺之重新让蔡京上位了。

    这一次的变动,让在朝野中的旧党明白了,不除掉蔡京,想让官家改邪归正是不可能的了。

    大观三年的时候,言官们突然暗中串联,把蔡京的前尘往事都抖了出来,连太学生都加入了弹劾行列,列出了蔡京知法犯法的14件恶事。赵佶也无法,或者说心里其实也乐于见到这样的一幕,便让蔡京退休在家,但依旧每月初一十五上朝。

    ——蔡府

    蔡京看着天上的彗星,心中充满了不好的预感,脸色都变差了不少。上一次长达一个月时间的彗星便让他第一次下台,这一次,他已经不是首相了,还不知道会是什么样的结局呢。

    “爹爹,你这是怎么了?”蔡绦走过来看着蔡京脸色不好,连忙问道。

    蔡京指了指天空说道“我夜观天象,看到流星扫天,恐是不吉啊。”

    蔡绦和他的哥哥蔡攸不一样,他对蔡京极为孝顺,连忙说道“古人常说天人感应,恐怕明日太史局会有说法。而且上一次爹爹是首相,只能负责,这一次,爹爹已经闲居在家,又有何惧呢?”

    太史局就是原来后人熟知的司天监,由于古代太史令掌天时星历,宋朝元丰改制后便称为太史局。

    蔡京皱了皱眉头说道“自从太学生陈朝老上疏后,这朝堂之上对老夫的议论就没有停止,老夫本以为以退为进后,只要等局势平稳,便可择日复出,但今日看,恐怕是老夫小看了他们!”

    蔡绦问道“爹爹说的是哪些人?莫非是旧党?”

    蔡京哼了一声说道“还会是哪个?崇宁五年的时候,先是彗星一月不灭,使得人心惶惶,那个林灵素又突然提起元祐党人碑的时候,我就知道旧党那些人是贼心不死啊,再说现在,其实有人上书状告老夫的事情又不是一次两次了,为何今日突然发酵,旧党是脱不了干系的,老夫不死,他们是不会安心的。”

    蔡绦知道蔡京的担心后,想了想说道“爹爹,太学生和那些旧党的想法不要紧,最关键的还是官家的想法啊,官家到底如何看待爹爹的呢?”

第十四章 蔡京离京() 
蔡绦知道蔡京的担心后,想了想说道“爹爹,太学生和那些元祐党的想法不要紧,最关键的还是官家的想法啊,官家到底如何看待爹爹的呢?”

    蔡京听着叹了口气说道“我们这个官家,可是聪明的紧啊,你爹爹我辅政八年,权震海内,实在是树大招风啊,官家其实也在看啊,上一次我退就是因为这彗星一事,今天又有了,看来。。。真的是天意啊。”

    蔡绦担忧的问道“真的到了这样的地步了吗?”

    蔡京笑了笑,摸着胡子说道“孩儿莫要着急,你就好好的看着吧。我们这个官家,不会受得了那些元祐党的人的,那些人,呵呵,哪里懂得官家的想法?”

    蔡绦在旁边点了点头,表示的确如此。

    蔡京似乎想到了什么,又说道“昔日王公和神宗皇帝首兴新法,结果因为一场大旱功亏一篑,近月京畿之地又数月未有下雨,也许这就是天意吧。”

    次日,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在开封府的大街小巷开始传起昨晚流星的传言。

    “知道吗?昨日的流星是上天对我们的警示啊,都是因为启用了蔡京的缘故啊!”

    “真的假的啊?”

    “什么真的假的?你们都忘记了崇宁五年的事情了吗?那一次不就是因为蔡京是首相,结果上天预警了一个月吗?也不知道这一次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可是现在蔡京不是已经不是首相了吗?”

    “那又如何?这蔡京在开封一天,不是首相,也是首相了!!没看到官家每个月都要见他几次吗?”

    ——皇宫内

    “官家啊,那些人都是在诬告老臣啊,老臣这几年来是为了大宋天下兢兢业业,一日不敢停歇啊,那些言官在家中什么也不用干,就知道想着怎么给官家您添堵,官家,老臣其实受点冤枉也无所谓,老臣就是怕这一走,官家这日后连个知心人也没有啊,这朝野之上,哪里有几个真心为官家好的人啊!”六十多岁的蔡京,此时趴在地上,哭的和个孩子似的,要是不知道的人呢,怎么也不会把这个老头和那个位高权重的奸臣联系到一起。

    赵佶听着蔡京的话,不禁叹了口气说道“爱卿快起来吧,你说的我都知道,可这言官制度乃祖宗家法。。。而且昨夜流星如斗,民间传言沸沸扬扬,只能委屈爱卿了。”

    蔡京早已有这个心理准备,却也不着急,他眼中带泪的看着赵佶问道“官家,老臣走却不怕,昔日老臣本就是在杭州提举洞霄宫,是官家提拔老臣于微末之中,只是官家身边却少了个伺候的人了,官家不自在啊。。。”

    赵佶看着自己眼前这个多年的玩伴,此时完全不要职位荣耀,却说着担心自己玩不好的话,心中也是有些感动的,他拍了拍蔡京的手说道“不要担心,你在杭州要多多的照顾好自己,有机会,我还会让你回来的。”

    蔡京心中不禁有些唏嘘,八年了,最后还是回到了原点,这一次,是非回去不可了。

    当蔡京带着家人来到城门的时候,无数书生官员都聚集在门口看着他的笑话,蔡京阴森森的看着这些人,笑了笑,他知道,自己并不会走太久,现在的政治游戏规则已经和仁宗的年代不一样了,谁能得到赵佶的欢心,谁便能笑到最后,而这个人,蔡京相信一定会是自己。

    蔡京走了,所有人都看着天上的彗星,发现并没有立刻消失,立刻又有有心人开始传起了流言,表示要另立一个新首相,才能让彗星消失,当然,这个人,必须是元祐党的人。

    赵佶看着天上一直不消失的彗星,也是心中烦闷,暗暗说道“也许真的是要另立新首相了,但这个人应该是谁呢?”

    赵佶好不容易完全掌握了朝堂,是说什么也不愿意让一个强势的人出现在自己面前的,要是来一个王安石或者寇准这样的人物,别说用玉碗了,就是用银碗也会被连续上书一个月吧。

    赵佶想来想去,想到了一个人,这个人叫张商英,张商英是元祐党中人,此时是资政殿学士,中太一宫使,已经有了拜相的资格,赵佶的官场一直很有趣,从来没有全部是元丰党或者元祐党的情况,这也是他的政治智慧。而且这个人和司马光这样的元祐党领袖不一样,他归信佛法,使得他没有王安石或者司马光等人的煞气,在赵佶想来,这样的一个人上来,应该是一个和稀泥的角色,这样的角色一来可以帮自己处理两党之间的纠纷,二来自己享受的时候,他也可以挡下下面的攻击。

    赵佶越想越得意,二话不说,拿笔就写了起来,说来也巧,当次日朝会上他宣布此事后,下午就天下大雨,彗星也自然不见了,这样一来,张商英当首相就变成了天命所归了,赵佶一看这情况,顿时也放下心来,大书“商霖”二字送给他以作嘉奖。

    开封府的政治风雨太高太远,此时的三家村里,四个少年和四五个大人正坐在一起听着另外一个少年说着话。

    “这种记账方式就叫做复式记账,借是增加,贷是减少,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规定会计科目,这样一来,记账就很简单明了,查证也要方便的多。”姜德放下粉笔后说道“说的比较快,大家记住了吗?”

    只看到三个员外中王明若有所思,张、汤二人则是有些晕晕的样子,岳飞是兴奋的连连点头,周同紧皱眉头,三个熊孩子则是几乎要睡着了,看的姜德是微微摇头。倒是三个员外特地带来的三个记账先生,是如获至宝,没看到写的笔记都已经堆了厚厚的一叠了,比岳飞记得还多,几乎都把自己淹没了。

    “姜小郎君,我听你说的方法,和我们现在的龙门账很相似啊,不过你说的阿拉伯数字倒是比我们的汉字简单的多,但就是太简单了,容易涂改,所以就和你说的一样,我们如果使用这种方法,依旧要用汉字记账,但我们的龙门账是四脚账,比你这种复式记账要复杂的多。”王明摸着胡子说道。

    中国其实对会计制度的建设从古代就一直在发展,从周朝的古书中就有很多对会计思想的讨论,蔡京举出的“唯王不会”也是其中之一,在唐朝,更是有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本官方的财会著作《元和国计薄》,到了宋代,由于对经济的重视和宋朝本身经济体量的增加,以“量入为出”为基本经济思想形成了一系列的财会著作,其中最为有名的便是《会计录》,当然,这本书这样有名的原因之一是他的作者便是三苏之一的苏辙,而这个三苏之一的苏辙到现在还没去世,而是在许州养老。

    姜德点点头说道“没错,其实龙门账也是复式记账的一种,只是过于复杂,其实无论是龙门账还是复式记账法,说白了都是想出了一种平衡方式,只是我们现在的龙门账的平衡方法过于复杂,难以核查,而我说的这个复式记账法,更加方便复合,不行的话,王员外可以试试看。”

    王明回头看向一个40多岁的账房先生问道“叶先生,你怎么看?”

    叶敏是王明请的账房先生,他一边整理笔记一边对王明说道“据我的经验来看,姜小郎君说的话是有些道理的,但实际到底如何,还需要时间来考验啊,毕竟我们这龙门账可是用了几十年了,如果从三角账来说,都已经几百年了,而姜小郎君说的复式记账,可是从来没有人用过啊。”

    姜德一挥手,走下来说道“那就试试看嘛,我敢保证你会喜欢这样的记账方法的。”

    姜德对复式记账还是很有信心的,毕竟这可是在东西文明交汇后最为接受的一种记账方法,自然是有其的可道之处了。

    张达站起来说道“大哥忒是不爽利,那个,庆先生,我们这边以后的账本就按照姜小郎君说的办了,你以后要多多请教,别抹不开面子啊,向姜小郎君请教可是一点也不丢人。”

    庆先生站起来笑道“这是自然,达者为师,我听姜小郎君一席话,就知道姜小郎君在这会计之学上,早已超越我等了。”

    周同哼道“不要再夸这小子了,否则非得上天不可!”

    姜德吞了吞舌头,走过去推了推王贵等三人说道“醒醒,下课了!”

    王贵啊的一声站了起来,恍恍惚惚的看了看四周问道“怎么了?开饭了吗?”

    王明捂住脸哀叹道“孽畜啊!!”说完就又要打王贵,连忙被张、汤二人拦下了,张达叫着“大哥,打什么?我们两个的孽子还没起来呢!”

    姜德不管这群人,走到岳飞身边问道“岳飞,你怎么样?听得懂吗?”

    岳飞点点头说道“姜大哥,你懂得真多。”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四个少年开始叫姜德大哥了起来。

    姜德哈哈的笑道“那是当然了,我比你大嘛。。。你真的听得懂?”

    岳飞嗯了一声说道“对啊,我觉得还挺简单的。”

    姜德看了看七岁的岳飞,叹了口气,回想起自己当年学这些东西的时候都已经快十八了吧,那个时候学的还是晕头转向的呢,看来岳飞不仅仅是军事上的天才,在其他方面也有极高的天赋啊。

    岳飞的眼睛发亮的问道“那个。。。姜大哥,我是不是学会了这个,也可以去做账房先生了?”

    姜德连忙拉住岳飞说道“别介啊,你去当什么账房先生啊?你很缺钱吗?”

    让岳飞去当账房先生?这也太浪费人才了吧?你怎么不去叫诸葛亮当城管去呢?

    岳飞抓了抓脑袋说道“嗯,义父每天都要我喝药,给我草药泡澡,我从小就经常帮我爹爹抓药,那些药不少我都认识,价格很贵的,我不想老是让义父出钱,义父也没太多钱。”

    岳飞的声音虽然小,但旁边的周同还是听见了,他哼了一声说道“飞儿,你这是什么话?你我既然是父子,哪里有算钱的道理,我之前就说过,只要你日后能记得埋了我这把老骨头,也就圆满了我们这场缘分。”

    岳飞连忙走过去跪下说道“孩儿知道义父对孩儿好,只是孩儿不忍心义父节衣缩食。。”

    岳飞还想再说什么,被姜德拦住话头说道“被岳飞这么一说,我还真的不好意思起来了,说起来,我这半个多月也是吃王员外,喝王员外,睡王员外的,就连泡澡的药汤,也都是王员外的钱。”

    王明一听,一摔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