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家还别不信,老奴的爱将,刘爱塔,就是刘兴柞,后金三大额驸之一,与李永芳,佟养性同为奴尔哈赤器重,就是他这样位高权重的人,也接受不了建奴残暴屠杀汉人的事情,因此萌生反意,更别提那些普通辽民披甲人了。
大家不是不想反,而是无名主可投,朝庭的声誉,在辽民眼里和刮屎棍差不多,早被关宁军臭得不成样子了,杀良冒功就是自关宁军始。
杨仁宇道貌岸然的话,手下兵丁虽然不怎么认可,但嘴上却都齐声叫好,领导嘛!总该给点面子,古今中外莫不如此。
放了一通高炮之后,杨仁宇礼指示手下奴兵带这几个辽民去岸边临时军营休养,他们对杨仁宇来说,可是宝贝,有很大的利用价值。
随后杨仁宇就带着奴兵朝荒芜的田地走去,杨义朝赶忙跟上道:“小旗大人,要去哪里?需要我们保护吗?”
“不用,我就是看看野稻的生长情况,你们回临时军营休整吧!从明天起,就要恢复正常的军事训练,过一段时间,就要对奴兵们进行力量测试,成绩达标的,进入下一阶断的近战技能训练和射箭训练。
时不我待呀!奴酋黄太极正在整顿内部,设法收服科尔沁蒙古部落,会很快强大起来。”
旋即,杨仁宇又正式地向卢传宗命令道:“卢先生,我们此前的训练规则,都是大当家口头设定,通过口口相传,那是没有文书的缘故,现在我命令你,负责部队训练的正规化建设,编写训练大纲。
现在开始不为迟,赶紧去办吧!”
“遵命”卢传宗行了军礼应诺,就随同杨义朝回临时军营了。
“野稻的生长还不错,现在是七月盛夏,稻子已经抽穗,从稻穗生长情况来看,有正常水稻的三分之一。”杨仁宇在心里如此判断道。
长生岛居民是天启四年老奴攻占盖州的时候,集体逃亡登州的,到如今已有三个年头,经过几年自然更代,田里的野稻密度比较大,唯一缺点是杂草比较多。
这个岛屿面积广大,田亩众多,和陆地一小县的面积相仿佛,杨仁宇不可能派兵除草,没那个时间和人力,只能靠天吃饭。
光凭此岛野稻供应几千兵丁都绰绰有余,如果加上丰富的水产资源和岛上的野物,后续大部队的到来,粮草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看完野稻的生长情况,杨仁宇返回临时驻地,就将军官们召集起来,开了一个会议。
会议上,杨仁宇首先就点名杨义腾道:“杨义腾,你必须马上安排船只做保养,然后亲自带人返回茅山,这次只准两个人回去,走山东沿海,因此,不宜人多,如果水师检查,你还要想办法躲起来。
到了松江,你要租赁大量的江船或小型海船回茅山,你代我告诉大当家……”
杨仁宇对杨义腾耳提面命,相当细致的叮嘱他,这次回去,太重要了,关系着黑甲军将来的兴衰,故而杨仁宇如此郑重。
一眨眼,杨仁宇带队出来已是两个月时间了,如果再回去,又接人来,就要四五个月时间,山寨里的新奴兵,也早已完成军人养成训练了,完全可以来辽东边训练边战斗。
每次长途航行之后,海船都要做保养,第一是清理船底的寄生物,如各种贝类海藻藤壶以及危害最大的船蛆,贝类海藻藤壶只把船底当家,附带免费旅行,它们只增大船只的阻力,不会危害船只,而船蛆才是海船的噩梦。
船蛆又叫凿船贝,外形像蠕虫,前端有两页小贝壳,它们喜食木材,和白蚁一个爱好,钻进船底就不会出来,一直把船板蛀空。
其它附着生物可以潜水到船底铲掉,但船蛆目前没有什么好办法,因为这里没有船坞,没有重型设备,无法将船拉上岸。
第二项保养内容就是补船板缝隙,一些渗水的地方要用腻子漆、麻丝、桐油补上,如果不及时补上,就会越漏越大,直至再也堵不上了,造成沉船,木船就是这个缺点,跟后世的钢甲船比不了。
第101章 杨文礼的标准()
杨义腾接令之后就去安排船只保养了,接下来的会议,跟他没有什么关系,可以提早离开。
会议接着进行,杨仁宇对后续的工作做出了安排道:“这个岛非常大,可能在别的地方还藏有辽民,所以我们必须对全岛进行一次盘查,将他们都聚拢起来,好生调养,今后对我们有很大的助力。
不过大家要注意,在靠近大陆的那一侧要注意隐藏行踪,不能让对面的建奴看到。我们是能隐瞒多久就多久,给手下的兵丁留最多的训练时间。
再一个,要轮流派人去岛屿的另一侧放哨,别建奴上岛了我们都不知道。
此外没有别的事了,今后就一心操练兵丁,我再强调一点,奴兵的技战能力要考核达标,才能上战场,只有上战场他们才能立功脱籍,只有他们都进步了,你们才能进步。
不会再像以前那么容易升级了,因为我们的对手不是土匪,而是同样强大的建奴。所以你们对自己的奴兵要更加加强训练,否则你们永远只能当基层军官。
你们知道吗?如今已经天下大乱,正是群雄逐鹿的时代,正是我辈军人,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全靠我们自己的双手去拼博。
在乱世,当和平百姓是悲惨的,大家看看那些辽民就是榜样,他们犯了什么错?地位连猪狗都不如,还要留一头丑陋难看的小辫子,不是别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挙头不够硬,一盘散沙,只能任人宰割,给强者做牛做马。
我们黑甲军,在大当家的领导下,就是这个乱世的一支最强的力量之一,有资格有实力,跟其它的强大势力角逐,争雄天下,王候将相不是梦,只要你们肯吃苦,够努力,就一定有实现梦想的一天!”
讲到动情深处,杨仁宇越讲越兴奋,他语气激昂,挥舞着手臂,就像是一个演讲家一个,振奋人心。他手下的军官,包括卢传宗都被他煽动得热血沸腾,想像自己横刀勒马,指挥千军万兵攻城拔寨,终成一代名将,流芳百世。
只要不是傻子,是个人都有理想,有理想才会产生坚强的信念,最终创造出令人艳羡的奇迹。
……
杨义腾指挥手下水兵潜水清除了船底的附着物,就扬帆启航了,可以说是争分夺秒。
这次是横渡海峡,顺着海岸线下江南。沿途有水师检查,他和另外一位奴兵就藏到船仓密室里,由船上的舵工去交涉,用银子开路。
回程没有违禁物,船上水手船工都有正当船籍,可以光明正大走近海水路。
除此之外,倒也平安,这两条船太大了,那些海盗奈何不了,北方海盗虽然也泛滥成灾,但没有太大势力的海盗,都是一些小船,最大的不过两三百人一伙,在近海沿岸活动。
况且他们这次是空船,航速非常快,海盗也没法追上。就这样,一路直下到了长江口。
大海船进不了长江,倒不是江面不够宽阔,水不深的缘故,而是大海船全靠船帆作动力,在内陆经常没有风,比不了海上,所以长江适宜行中小船,可以摇桨摇橹的那种。
杨义朝按照杨仁宇的吩咐,将船找海港停泊,留一半人员留守,自己带着剩下的人在海港里大量租船,借口说是到湖广运木材,去时空船,回程载货,这个正合各位船东的意,可以省力不少,回程是顺流,载重不吃力,怕只怕去的时候载重。
而且杨仁宇没有挑选,就是靠做杀人夺货的船也要,这次雇的船比较多,已方也有几十个人手,不怕别人下黑手。
有大把银子开路,很快就租好五十艘船,松江港是大港,舟船连云,找几十艘船小意思。
杨义腾顾不上休息,当天就带着船队启航了。诺大的船队只藏了杨义朝和他的奴兵这两个黑户,倒也好过关,他安排了经验老道的舵工去交涉,自己藏着不露面。
这是一锤子买卖,只要船队到蕲州就不怕了。就这样船队一路上行,到了管窑镇,杨义朝就独自上岸了,他交待自己的奴兵带领船队继续上行,到茅山那里停泊等候。
茅山有高高的山崖,如果没有放吊绳,就是飞鸟难渡,所以他必须在管窑镇上岸。
杨义朝风尘仆仆的赶回跑马岭,身在山寨的杨文礼并不知道,他以为至少要明年,杨仁宇才会派人返回。
他正在后山教自己的奴兵射箭,他有五十个奴兵,杨仁洪小旗是他的近卫队,而这五十个奴兵是他的传令兵、掌旗兵、发令兵等等,相当于贴身侍卫。
他是大当家,当然是挑选身体素质最好的奴兵,所以他们经过几个月的军人养成训练和力量训练,力量考核已经达标,杨文礼这个大当家就亲自教他们射箭理论。
“射箭由三个因素决定,一是距离,二是风力,三是手稳。你们首先要掌握判断距离,这是射箭命中的基础。”
杨文礼随后蹲下身子,拾起石块在地上划了两个小圈圈道:“假如我们是这个甲点,而敌人是这个乙点,如果你判断敌人离你是一百米,需要用多大仰角射击。
那么箭枝就呈抛物线向敌人飞去,如果你判断失误,敌人实际离你只有八十米,那么箭枝就会飞过敌人头顶,射中一百米多一点的地上。
假如……”
杨文礼一边划线示范,一边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奴兵们真正明白射击原理,而不是靠经验的积累,这样他们的射击技艺,成长会非常快,远不是同时代的人,习箭那么困难。当然,前提是必须使用标准制式弓,有吊锤计算仰角,有羽毛判断风向风力。
奴兵们都很认真听讲,而且训练也非常刻苦,每天都花大量的时间锻练力量,因为杨文礼的部队强调力量基础,没有力量,五斗弓都拉不开。
别以为五斗弓是软弓,是普通兵士使用的弓,其实五斗弓已经是军官级别的人,才能使用,两石弓更是历史上的名将才能拉开。
这些奴兵,暂时还不能拉两石弓,需要经过几年的力量锻练,才能使用。这是杨文礼的标准,碾压必备标准,射程比别人远,命中率比别高。不玩高科技,也一样能碾压,关键还看人。
……未完待续
第102章 望远镜()
教奴兵们射箭术和近战技能,杨文礼只是抽时间搞一下,他的主业还是搞科研,这个目前还无人能代替他,所以他只能自己亲自干了。
光学玻璃的研究,那个什么镧系光学玻璃,他搞了一段时间,因为根本不知道哪种是镧系稀土,毫无建树之后,就果断放弃了,主要是他没时间,因此他又搞起了普通玻璃的改良和提纯,这个因为有迹可循,所以进度比较快,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如今他正在试着制作望远镜,当然不是西方的那种简单的单筒望远镜,而是一次性上难度比较高的双筒望远镜。
一部优秀的望远镜,有几个技术要领,首先是玻璃材质,这个扬文礼已经试制出了透光度比较高的光学玻璃。
第二个就是镜面研磨,其中包括凸透镜和棱镜,而镜面研磨的要点就是磨料和工具。玻璃的硬度很高,可以说很少有东西能研磨它,在现代一般用金钢石,杨文礼当然没这个条件,他使用了五级研磨工序,粗磨用研碎的石英砂,后面几种都是稀士,几种粗细软硬不同的稀土,是他经过不短时间的实验,筛选出来的。
工具就只有特制了,光学仪器是最精密的东西,用人工无法保证精度,只能制作特制的研磨工具,也就是手动式磨机。
如果是以前,杨文礼会束手无策,但当他研发出精密度比较高的失蜡法铸造工艺之后,就有一点希望了。
经过失蜡法铸造出的精密零部件,再经过细致的打磨,组合成的小型手动式磨机,比纯手工打磨肯定好上很多。没有特别难度的零部件,无非是精密螺杆和齿轮,以及难度最大的两种凹形模具。
有了全盘思路的的杨文礼,按照步骤,有条不紊的工作。“嘘!”杨文礼长出了一口气,他终于组装好一架手动式球磨机。
当他正想实验的时候,他的贴身奴兵杨礼人进来向他鞠躬行礼报告道:“大当家,辽东派人回来了。”
“什么……?”正想怎么做实验的杨文礼一时没反应过来,但随即他就高兴的说道:“好!马上叫他进来见我。”
“是”杨礼人马上又是一个鞠躬应诺,就转身出去传令了。
杨文礼的奴兵没有再用千字文了,因为千字文不够了,他就用三字经又取了一批名字,他自己的奴兵就是三字经前五十个合适的字。
军礼是正式发布军事命令时采用,平时用鞠躬常礼,杨文礼正在不断规范行为礼节,这一点,他打算学学日本人和韩国人,他们继承了汉唐时期的中国礼节,而中国由于几次被外族统治,有些礼节改变了。
首先,礼节要恭敬,又要精神,不能太随便,像双手作揖,就不太精神,少了一点精干劲。
“大当家,属下是杨仁宇小旗官麾下伍长杨义腾,奉小旗官命令,回来接大部队去辽东。”杨义腾精神抖擞的走到杨文礼面前鞠躬行礼道。
“大部队?为什么?我不是和他说了分几次去辽东吗?”杨文礼非常不解,因此反问他道。
“小旗官要属下转告大当家,一路上关卡太多,一次还可以,官兵没有提防,多了就会出问题,如果因伪装而放弃防护,后果很严重,因为官军有红夷大炮,威力巨大,一打一打片,人是血肉之躯,根本无法承受,倒不如大部队硬闯过去。”杨义腾解释道。
“嗯……”杨文礼点头认同了,因为连杨仁宇这个开路先锋,都不赞同伪装去辽东,那肯定风险非常大。
杨文礼是个极端谨慎的人,每一个受过他新型军事教育的士兵都非常宝贵,又加上辽东汉民太瘦弱,体质太差,还有恐金症,不适合当兵,在辽东,部队很难补充士兵,所以风险太大的事情他都不干,因此他认同了杨仁宇的观点。
“大当家,这次我雇了五十艘50料到200料不等的船只,现正在茅山冲等着。”杨义腾又暴料了一个消息。
“好,我知道了,你先回去休息,有事我会差人来叫你的。”杨文礼马上在心里作出了决定,用干净利落的语气对他说道。
“是”杨义腾又行了一个鞠躬礼就转身出去了。
“来人,帮我把杨仁天总旗官叫来。”杨文礼冲门外叫了一声,同时发布命令道。
这是杨文礼的优点,做事从不优柔寡断,一经决定,就马上施行,这是一个上位者必须有的优秀品质。
传令兵在操场上就找到了杨仁天,他正在训练他那25个奴兵劈撩削三招。因此不一会他们就返回了。
“大当家”杨仁天向杨文礼鞠躬行礼问候道。
“仁天,今天傍晚,你就带领你们总旗的官兵,去茅山冲驻守,那里有五十条船在等我们。
这次情况有变,必须大部队一起去辽东,因为我们只有一次机会。
所有的个人装备都带上,还要多带点其它生活物资和药品。
此一去,就不知何时再能回这里了,让士兵们和家人多呆一下,你马上去将他们解散。”
杨文礼没有废话,直接向他发布了几项命令,说到最后,语气不免有点悲怀秋古。
“遵命”杨仁天马上立正行了一个捶胸礼应道。
路程太远了,又是海上风浪颠波,女人受不了这种苦,所以不能带家属去辽东。说起来非常残忍,这可不是执行什么任务,而是一去经年,有些人可能从此成为永别,想到这里,杨文礼自己心里都隐隐作痛。
他也有家人,而且小妾红娘还有孕在身,连孩子出生都见不到了。想到这里,他顾不上实验了,直接回家了。
杨文礼当然不会马上去茅山,他还要研制几样东西,望远镜是一样,还有一样是弩炮,本来最好是大炮,但他手头上没有火药原材料,比如用量最大的硝石。所以只好研制比较简单,但同样威力巨大的驽炮,至少可以和朝庭水师远程抗衡,而不是一味的挨打。
大炮的威力,他比谁都清楚,不愧是战争之王,特别是在水上,躲都没法躲,那样伤亡会大到他受不了。
……未完待续
第103章 家事()
之所以先要杨仁天去茅山冲就是要他控制住那些船,研制望远镜和弩炮需要时间。
回到家,看到老夫人正坐在花园里晒太阳,现在她不要管事,心宽体健,身体倒是挺硬朗。
“母亲”杨文礼走过去向她躬身施礼问候。杨文礼很注重礼节,所以他都是身先垂范。
“礼儿今天怎么这么早回来啦?”老夫人眯着眼睛,随意地问了一句,身子却动也没动,看来她看享受阳光的温暖。
“我有一件事情要跟母亲说,没有心思再搞实验了。”杨文礼也拉了一条凳子坐到母亲跟前道。
“什么事?”老夫人看到儿子郑重其事的样子,这才打起精神问他道。
“我不久就要去辽东了,可路途遥远,海上海浪很大,却无法带母亲去,儿子心里很痛。”杨文礼有点伤感的回道。
“我道是什么?老身不用你牵挂,男子汉大丈夫,既然心系天下,又何必婆婆妈妈。
山寨挺好的,我喜欢这里。”老夫人先是训斥了儿子几句,然后就换上一副慈详的面孔低声说了一句。
“母亲教训的是,可儿子此去经年,不知要何时能再回跑马岭,骨肉分离,儿子实在于心不忍啊!”杨文礼低头抽泣着说道。
“儿子,为娘也舍不得与你分离,但历来英雄都以国事为重,从没见守候在父母家人身边的人能夺得天下。
你那小妾有身孕也不能同你去辽东,她会给我生个宝贝孙子的,有孙子陪伴在为娘身边,为娘就很安心,你放心地去做你的大事吧!”老夫人牵着儿子的手,轻轻地拍着开导他道。
老夫人因为中年丧偶,早早就持家立业,性格有点刚强,非普通妇人可比,她分得清主次,所以她反而安慰儿子。
杨文礼又陪着母亲说了很久的话,两母子似乎想把这辈子的都说完,也是,老夫人有五十多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