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文礼一讲就讲了半个时辰,谈了几点感想,勉力了一番将士们,又提了几个目标和要求,还毫无廉耻的把黄埔军校的七字校训拿来就用。
他讲了一大通,讲得口干舌燥之后,就结束了讲话,在几位先生和广大将士的恭送声中,带着奴兵回统领府了。
对,就是统领府,他臭屁的请李怀宣执笔,写了一块统领府的牌匾挂在了他居住的三进大宅门框上。李怀宣的字自是无话可说,苍劲有力,铁画银勾,挂在大门口,倒也凭添了几分气势。
按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要将部队正规化,彻底洗去以前土匪武装的痕迹。他自称大统领,他反正没上级,想叫什么就叫什么了,底下的人自然不会反对,反而是马屁如潮。
回到统领府,杨文礼屁股还没着凳,小燕儿就翘着小嘴巴找他撒娇了。
“相公,我一个人一点都不好玩,你以后要带着我出去。”
小燕儿确实无聊,整个统领府,就只有她一个女人,哦不!应该说是小女孩,但其余人都是五大三粗的男人,她也确实没个说话的,不无聊才怪了。
杨文礼自然知道小燕儿的孤独寂寞,于是他笑着安抚她道:“我帮你找两个女伴吧!让她们陪你说说话,解解寂寞。”
“我不,你这个大混蛋,又想要我一个人睡,我才不答应呢!”杨文礼的话刚说完,小燕儿立马就跳起来反对。
她可是清禁的记得,以前娶红娘子进门时,他就是骗她给她找个伴,结果新人进屋,就把她这个正牌大房,丟到一边了。现在她听到杨文礼说要给她找两个伴,那还了得,所以她当即就不答应了。
“……”
囧囧囧,杨文礼爆汗,看来以后还是少撒谎为好,哪怕她是个孩子,欠了帐,总是要还的。
“咳咳咳!燕儿,这次不同了,是给你找两个仆妇,陪你说说话,照顾你的起居饮食。”杨文礼尴尬地向她解释道。
“哼!这还差不多。不许你再骗我,否则我跟你没完。”小燕儿气呼呼地张牙舞爪威胁他,不过她那呆萌的样子,却令杨文礼觉得好笑,她的威胁根本没起一点效果。
小燕儿从小就跟他在一起,还没受过古代封建礼教的毒害,说话做派和现代的小女孩一样,没有奴家奴婢的自称,而是习惯说你我。
“来人”杨文礼见她答应了,就冲外面喊了一声。
“老爷,有何吩咐?”在门外侍候的传令奴兵杨礼人走进来鞠躬施礼问道。
“礼人,你安排几个兄弟,去找同我们一起来的船东水手说一说,就说夫人要招两个仆妇,待遇从优,看他们谁有家眷愿意来应聘。”杨文礼当着小燕儿的面吩咐杨礼人道。
“是”杨礼人又是一个标准的鞠躬礼应道。
古人说话太讲客套,啰嗦个没完,杨文礼不喜那一套,所以他要求手下,报告、回令都要尽量简洁,能一个字就绝不说两个字。
小燕儿看到他确实是帮她找女仆,这才放下心来,她立刻换上狐媚子般的笑脸问杨文礼道:“相公,军官讲武堂开学热闹吗?”
杨文礼这个人也有点大男子主义,而且还信一点点迷信,虽然就在一个庄子里,可以说近在咫尺,他也不允许小燕儿同他去参加军官讲武堂开学典礼,因此小燕儿很想知道开学典礼的盛况。
“热闹个屁呀!就那么几个人,我揭了牌匾,又说了几句话就算逑。”杨文礼爆粗口说道,跟北洋军阀时期,那些大老粗军阀一个样。
“啊!就这样啊!”小燕儿一脸失望之色的感叹道。
可紧接着,她立刻就高兴起来,拉着杨文礼就往外走道:“相公,你今天正好没事,陪我到海边捡贝壳去。”
在海边也有海边的乐趣,海滩上五颜六色的贝壳海螺,是小燕儿的最爱,她没事,有时也带着护卫奴兵去海滩上捡贝壳。
难得小燕儿高兴,本来一屁股事的杨文礼也只好陪着她去海边玩了。
……未完待续
第121章 贸易()
杨文礼确实有一屁股事,他这几天都带带着奴兵在海边平整盐田,不要误会他是想晒盐,当然盐也会顺便制取,他真正的意图是想提炼硝酸盐。
想制作大炮,首先得解决炸药问题,而炸药中最大的成份是硝酸钾,其次是木碳和硫磺,这是黑火药的三种组成物质。
在长生岛这个小岛上,他没有硝石,就只有用海水中的硝酸盐来制作硝酸钾了。
盐田的作用,是利用阳光蒸发海水,从而得到浓度比较高的卤水,这种卤水其实不能直接晒盐,因为它里面的杂质含量很重,有各种微量重金属,还有占很大比重的硝酸盐。
硝酸盐是有毒物质,不能食用,所以在现代海水制备的盐只能做工业盐。
食盐是非常稳定的物质,只有将卤水蒸发到一定的程度,它才能析出,但硝酸盐比较活泼,在给卤水加热又适当降温的过程中,析出的结晶体就基本上是硝酸盐。
因为只是做实验,所以工作量不大,他已经用卤水制备出了少量的硝酸盐。
然后他用水溶解硝酸盐,再加入适量的草木灰混和搅拌,再用特意烧制的大块木碳当过滤器,就是土法活性碳过滤,重复过滤三遍之后,得到的溶夜就变得无色透明了。
过滤制得混合溶液,就是硝酸钾溶液了,这是草木灰中的活性钾离子和硝酸盐中的硝酸根离子置换所得。
把这种溶液加热蒸馏,所析出的白色晶体就是优质纯净的硝酸钾,到了这一步,当他想试制黑火药时,却发现没有硫磺。
我国自古缺少天然硫磺矿,且几乎没有开采,一般靠从日本进口或者用绿矾石和黄铁矿加热干馏而成。
杨文礼很可怜,他连绿矾石都没有,也没有黄铁矿,所以他也只有去日本买硫磺。
既要去日本买硫磺,又要去朝鲜买铁矿石,全部用钱肯定不行,他总共只有这么多钱,用一点少一点,迟早会花光。
于是就逼得他只有重研烧制骨瓷和玻璃,玻璃用来做玻璃镜,作高档奢侈品卖。
这次杨文礼又换过一个助手了,因为他发现黄自安是一个纯粹的书呆子,对这些奇淫异巧屁窍不通,反而王汝成喜欢这些旁门左道,而且颇有底子。
“汝成,你跟着我做研究呢!要多看多想多问,不懂的地方就问我,我只做一遍,我还有其它许多研究要搞,你要自己先学会,再教会奴兵大量制作。还有我的实验笔记,你也要看懂看明白。
我砌的这个炉子叫简易反射炉,是在普通的铁匠炉之上加以改进而成,具体有两点改进,第一是给进风加暖,使进入炉膛的新鲜空气,温度更高,能显著提高炉温。
第二是炉子上加了一个穹顶盖,起到将温度反射入坩埚的作用,又使得炉子的温度不易流失。
正因为加了盖,所以我给炉子设计了一个烟筒,炉内的废热气体就从烟筒里流出去了,如果烟筒建高一点,能有力加快空气的流通,同样能提高炉温。”
杨文礼指挥着奴兵砌炉子,就一边讲解给王汝成听,现在几位书生正式成为了黑甲军的一员,所以杨文礼也不再叫某某先生了,而是直接称呼他的字。
他的话里有太多的新名词,王汝成一时记不得这么多,就一边听着一边用笔记起来,他的样子像极了一个认真听讲做笔记的学生。
讲真的,虽然王汝成也是一个读书人,但在科学研究方面比杨文礼就差得不是一点半点,当他的学生,完全应该。
经过奴兵们一个上午的努力,联排砌好了五个炉子,也制作了不少用陶泥制作的坩埚和穹顶盖,地通条、铁水勺等配套设备。
“好了,我们先回去吧!炉子和陶泥设备要干透才能用。接下来几天时间里,你们就多烧点木碳作准备,今后会用到很多木碳。”
等奴兵们完工了,杨文礼又给他们安排了今后几天的事情,完全是一个合格的奴隶主。
用陶泥制坩埚是没有办法,因为他不知道哪里有石墨,氧化镁,氧化铝等耐火材料。不过陶泥也是富含氧化铝等金属元素的土壤,也能耐高温,效果也差不多。
烧制玻璃和骨瓷所用的长石和石英砂,他还是从大别山大老远带来的呢!那是他早已预计到在辽东半岛找不到同等优质矿石的原故,他本来是预备制玻璃的,现在却拿来烧制骨瓷和玻璃作商品了。
在等待炉子干透的这几天时间里,杨文礼也没有闲着,他令奴兵找来几十位船东和杨义腾,要安排他们去朝鲜和日本贸易的事情。
“大统领”几十位船东和杨义腾一齐向他鞠躬问好。
“大家免礼”几十个人一齐行礼,这个场面很震撼,更难得的是这几十位船也学会了标准的鞠躬行礼,因此杨文礼非常高兴,他笑呵呵的双手虚托客气道。
由于人数太多,小小的堂屋里没有这么多座椅,所以杨文礼也不可能让他们久站,他没有废话,直接说了叫他们来的原因。
“各位船东,今天叫你们来,是我有两桩生意要你们去做,第一是到东瀛运硫磺、铅、铜这几样东西回来,第二是到朝鲜茂山铁矿运铁矿石回来。
我会安排军队一路护航,你们无需担心海上的安全。不过,我不可能有这么多现金去买这些东西,我会准备两样高档商品,你们负责拿到朝鲜和东瀛发卖,所得银两,再用来购物,余者带回,当然,也可以采购一些我们长生岛没有的生活物资,比如针头线脑等小东西。”
走海运,基本上是去一船货回一船货,所以杨文礼说的没有这么多银两买货,倒不是问题。问题是他口中所说的高档商品令在场的船东们很好奇,有一位王姓船东就忍不住问道:“大统领,不知是何高档之物。”
“是一种高档瓷器和一种非常名贵的玻璃镜子,两样东西都世间少有,其中玻璃镜子,西夷之人也拿来我们中国和东瀛卖过,不过质量比不过我的镜子,而且价钱非常贵,所以我保证是两样非常名贵又容易脱手的商品。”杨文礼牛逼哄哄的解释道。
“如此,我等先行谢过大统领的照顾了。”那王姓船东听罢就高兴的又鞠了一躬谢道。
“不用谢我,应该我谢你们,我们互惠互利,哈哈哈哈!”杨文礼摇着手回话,未了哈哈大笑起来,其言行做派,豪气干云,不愧是久居上位之人。
笑罢,杨文礼就作了总结道:“那我们就这么讲好了,你们先行回去准备,过不了几天,就会启行。”
杨文礼这是下逐客令了,堂下几十位船东自是躬身告退了。
……未完待续
第122章 检查()
船东们走了,只留下杨义腾孤零零的挺立堂下,他正感觉极不自在,这时杨文礼说话了。
“你叫杨义腾吧!鉴于你独自回大别山,给大部队送信带路的巨大功劳,我决定将你提拔为什长,授二级士官军衔,正式担任我们黑甲军的水师统领……”
杨文礼一说话就给了杨义腾巨大的惊喜,不仅官升一级,成了一名尊贵的什长,还成了整个船队的水师统领,这可是一百多条战船的水师,那他这个什长的含金量就非常之高了,因此杨文礼话未说完,他就激动得连连感谢:“谢谢大统领!谢谢大统领!……”
杨文礼脸上带笑,伸手制止了杨义腾的不断感谢之后就接着说道:“有功当赏,这是你该得的。不过我无法给你补充人手,你要将船上的水手训练一番,当作战斗人员。
水师的任务不轻,比如这次去朝鲜、东瀛两国商贸,就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因此你立功的机会很多,什长只是你暂时的军职,只要你表现优异,还会继续提升。”
“请大统领放心,属下一定克尽职守,不畏艰辛,努力完成大统领交待的每一项任务。”杨文礼的每一句话,就像打鸡血一样,刺激得杨义腾热血沸腾,他立马大声向杨文礼作保证道。
“好!军人就是要有一股这样的气势,希望你能言行合一,哈哈哈哈!”杨文礼哈哈大笑夸赞他道。
不过,在下一秒,杨文礼却又皱起了眉头自言自语地说道:“由于我们要暂时隐瞒行踪,所以我不曾叫你们学习怎么打炮,这样肯定不行,火炮是军国利器,在海上是克敌制胜的重要砝码,如果我们不用,会非常吃亏,但是我们现在又不能练习,最是苦恼!”
明朝的火炮,质量很差,在铸造的时候,常常留有许多沙眼,每门炮都有差异,也就是说,每门炮的标准装药都不一样,不能随便乱放药,否则会引起炸膛。
不能试炮,肯定不能使用,就要去日本和朝鲜了,有炮却不能用,因此杨文礼非常苦恼。
堂下站着的杨义腾却不这么认为,火炮的有效射程也很近,没什么卵用,用弩炮发射火弹,可能效果还更佳。于是他就小声提议道:“大总领,我们不如把那些没用的大炮卸掉,每条船上装几架弩炮就行了。”
杨义腾的提议虽然不是好办法,不过却是目前最合适的方法,大炮都是青铜铸造,很贵的,既然不能使用,放在船上反而容易被敌人缴获,倒不如拆掉了事,杨义腾认可地点头答应道:“嗯!就这么办吧!”
……
“汝成,你看,贝壳一定要刷得如同这样干净,否则烧制出来的瓷器会有杂色。”
三天后,奴兵们烧制出足够的木碳,杨文礼就指挥他们制器胎了,有足够的人手,杨文礼就让他们分工合作,同步进行,搞了一条粗糙的流水线。
刷贝壳、煅烧贝壳、把长石和石英砂研磨成粉,和粘土、制胚,一条简单的流水线,使各道工序同步进行,可以结省许多时间。
由于是大量出口,他就没有专门建无尘晾胎房了,就是把房子打扫干净一点就开工。
“汝成,你要注意,料一定要合熟,这个上面不能省功夫。”
每到一道工序,杨文礼就手把手的教他,他这是为自己脱身去干别的事情教徒弟了。王汝成毕竟读了书,杨文礼这么仔细的讲解,他就能理解原理。
不要以为他的奴兵学会了单一工序就成了,他的奴兵可不是工人,也要陪他去进行下一项科学研究,今后是王汝成去招辽人大量制造。
烧制玻璃,对已经掌握了全套工艺的杨文礼来说,反而很容易,又因为原材料一样,所以可以直接烧制,就等炉子和坩埚风干了。
又搞了两天,估计量足够了,杨文礼就说停了,骨瓷是高档货,不可能和普通瓷器一样要烧制很多,况且他带来的原材料也不多,要节省一点用。
暂时空闲下来的杨文礼又忙里偷闲地去检查黑甲军将士的训练情况,如今不比在跑马岭那屁股大的地方了,各部队都是分散驻扎,以一个什为一部,进驻一个废弃的村庄。
长生岛面积很大,方圆有250平方公里,和一个小县的面积相仿了,为了防御上的问题,部队也必须分开驻扎。
杨文礼第一站检查的是杨仁天总旗旄下的杨仁宇小旗下面的一个什,什长叫杨义周,本来叫杨义调,因为语义不通,所以被红娘子改成了杨义周。
杨仁天和杨仁宇都亲自陪同检查,没搞什么仪式,兵丁们在训练,杨文礼等人就在旁边看着,他们正在搞对抗训练,两两披甲持盾对练,都是实打实的对攻,只是把杨刀换成了杂木棍。
“大家停一下”杨文礼只看了几分钟就发现了一个最大的问题,于是他高声喊停。
他转头对陪在身边的杨义周道:“你叫杨义周吧!你知道你的部下,在训练的时候,有一个很大的什么毛病吗?”
杨义周连忙诚惶诚恐地鞠躬行礼道:“属下不知,请大统领训示。”
不仅是他,旁边的杨仁天和杨仁宇两人也是一头黑线,刚检查就出了问题,他们两人也脱不了干系。
“仁天、仁宇,你们两人看出来了吗?”杨文礼先不说原因,而是问杨仁天和杨仁宇两人,也是存着考量他们两人眼光的意思。
“大统领,属于驽钝,也没看出来。”杨仁天杨仁宇两人也连忙鞠躬致歉。
“他们出刀的时候,没有掌握要领,完全是凭蛮力出刀,速度自然快不了,这一点很致命。
我多次说过,在战场上,很难有出刀机会,如果你因为出刀慢,被敌人挡住了,下一秒,死的可能就是你。
要快,要快到巅峰,快过人的大脑反应速度,仅靠蛮力是做不到的。因为你在使力的时候,实际上就造成了肌肉和神经紧张,速度自然快不了,只有在一瞬间的时候,将你的精气神,三者合一,达到忘物忘我的境界,才能使出快到巅峰的一刀。
一刀就够了,你的敌人绝对是身首异处,普通人防不住这一招。所以你们三人必须马上改正他们的训练方法,使他们体会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样蛮练是不行的。”
“是”三人爆汗,兵丁们确实是凭着一股蛮力在厮杀,被大统领一眼就看出来了,而他们没有察觉,因此他们个个诚惶诚恐地鞠躬应诺,保持着45°的躬姿不敢挺直。
……未完待续
第123章 问题很多()
杨文礼不论是前世今生都是一个实力强大的人,他前世喜欢健身,这辈子更是从小就锻炼,力量都是超出常人很多,又是一个业余箭术高手,所以他压
根就不信服建奴陆战无敌的结论,他从小培养十个家丁,到现在已有三千多部众,还是高要求严格的训练,目的就是要在肉体和精神上彻底打败建奴。
他是以自己为蓝本,在复制千千万万个相同实力的手下,当然这辈子也不是没有进步,比如他结合日本居合道创造的劈撩削三招,就是他这辈子最大的成就。
速度和力量是两个概念,居合道就是独尊速度,据说居合道高手可以刀劈子弹,可见其速度快到何等程度。
力量是破甲的前提,速度是杀敌的前提,光有力量没速度杀不了人,可能自己还是被别人杀的对象,光有速度没力量也破不了身穿三层甲的建奴白甲兵的防护,两者缺一不可,这是他与居合道不同的地方。
居合道又称拔刀术,是指抢在对手前面拔刀制止对方出刀的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