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日出厓山-第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也不知是侥幸还是如何,那刺客匆忙放出的天狼飞刀,虽然程品字形而出,一个不少的被陆英舍身档了下来,其中两个正好射在那乳酪一般的酥乳上,自然受创不小,而真正直指心脏地那一把,却恰巧一个一个玉牌,虽然这一刀力度最大,却因为玉牌的缘故,刀尖虽然入肉,却还是离心脏只有半寸!

只是这块玉牌,却是萧统昔日亲自给他地“英姐姐”戴上的,如今又救了她一命,世间变幻,谁又能说清呢?

就是这半寸,也就能让陆英在鬼门关外捡回一条命!至于弓弩手射在她身上的箭矢,和这相比,那就完全不算一回事。

萧统自打从誓师大会上下来后,除了送安丰的先锋部队出海一外,就一直在陆英榻前,握着陆英冰冷的小手絮絮叨叨地说个不停,由于刀尖没有淬毒,基本上陆英已经暂且没有生命危险了,只是由于失血过多,虽然被安炳辉不顾一切地大灌人参汤什么的大补之物,算是吊着性命,可是毕竟还是太过虚弱,暂时无法苏醒。

“陛下,陆丞……陆秀夫来了,他……他在外面负荆请罪……”由于马凌这一次为了挡刀,再次受了重伤,因此随侍地宦官又变成了李福。

可是萧统却像没有听见一般,依然淡淡的看着陆英,不予理会。

“陛下……陆秀夫背着柴禾,光着膀子,正跪在外面呢。”李福小心翼翼的又说道“好了好了,朕知道了。”萧统不耐的挥挥手,命人把陆秀夫带到了自己的密室门

一个时辰后,陆秀夫出来了,面若死灰,没有人知道他和皇帝说了什么,他也一律缄口不言,不对任何人说起。

马上,萧统的圣旨就下来了,大概有这么几条意思:

第一,陆英救驾有功。

第二,陆秀夫免去丞相,太傅之位,谪为台湾知府。

第三,礼部尚书徐宗仁致仕,擢台湾知府马南宝为左丞相,司徒不群任太傅,苏醒任尚书省左仆射。陈明文为工部尚书。柳风为兵部尚书。

第四,此事乃是定议,不准再提,违令斩。

匆匆写完圣旨的萧统,刚回到寝宫,准备最后看看这里,然后就上船,却听见一个冷得几乎让他如坠冰窖的声音。

“我算到了你心狠手毒,却没想到你居然狠到这种程度,当真旷古难寻!”

第二十六章 渡海

说话的人满脸涕泪,已经憔悴了许多,正是萧统身边的另一个女子,张芷嫣。

萧统看了张芷嫣一眼,面无表情的说道:“你多心了,有些事情,你并不清楚。”

“什么叫不清楚?!”张芷嫣大哭道,“我也许不清楚你们做了什么谋划了什么,我也许不清楚你和陆姐姐达成了什么,可是我清楚,陆英永远不会背叛你!我更清楚你也明知她是不会背叛你的,可是,你为什么还要这么做?为什么还要拿你和她的生命来冒险?”

萧统沉默片刻,缓缓说道:“朕,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你大概弄错了许多事情,马上就要出征了,你且留在台湾,等朕回来。”

张芷嫣却剧烈的摇着臻首,大喊道:“你以为我不知?那刺客不就是袁不屈么?你明明可以把他抓起来,你也明明知道陆姐姐对你究竟如何?可是你为什么这么狠心?还要陆姐姐用这种方式向你输诚!?还要用这种方式来利用陆姐姐对你的心,利用袁不屈对陆姐姐的心?你真的太狠了!”

萧统死死咬着下唇,面色阴沉的可怕,只是一直没有说话。

“呼……”张芷嫣长舒一口气,像发泄完了一般,面色变得柔和起来,“不论陛下你做了什么,从芷嫣的角度,芷嫣会不高兴,会生气,会不满,可是芷嫣,总归永远和你站在一起。”

说罢,张芷嫣捂着小嘴,头也不回的跑开了。留下萧统站在那里,良久也没有动身。

“袁不屈!哼,你当有了你,就真能不屈么?那么,朕一定把你们这劣等民族打怕。打服,打到你亲自跪在地上求朕的饶恕为止!”萧统的下唇已经出血,一道深深的牙印,充分显露出此时的他是多么的阴鸷。

时间是不等人的,很快,陆英在安炳辉等人不惜搬空药材地猛灌下。终于算是脱离了危险,虽然还是暂时不能苏醒。不过已经是呼吸均匀,除了脸色有些苍白外,其他已经无恙。

按道理,陆英自然还是该留在台湾养病的,而萧统则没有时间,在台岛上最后的时刻,萧统依然一直坐在陆英的床前,紧紧握住她的手,片刻也不愿放松。只是李福一直催促,无奈之下,才在新任宰相马南宝等人的恭送下,登上了三桅旗舰。

水手们地号子声慷慨而悲烈,随着巨大的锚被提出水面,风帆开始转向,在海风地推动下。巨大的战船开始缓缓挪动,而他的目的。则是故土!

萧统站在船头,最后看了一眼自己为之奋斗五年的土地,看了一眼这里自己一手栽培起来的官员,看了一眼这片已经是当世人间乐土的地方,然后。轻轻一挥手。毅然大步迈进了舱中。只是身后那块宝岛,在船员们的视线中。却是越来越远,渐渐已至不见。

如今宋军水军的船只,在外形上变化不大,毕竟这个蒸汽机还没有造出来地时代,人力和风力还是主要动力,当然,新研制的火炮,还是安了上来,只是这种八寸炮,只是在新竹的密林里秘密试验过,虽然萧统看起来很不错,可是究竟战斗力如果,还是值得考量。

此次宋军出军二十万,其中张世英部自金门而出,范武雄部自台北而出,张世豪率军自南洋北上,其中苏刘义率偏师自安南北上,而钱能熙留守台南,杨亮节为左翼,萧统自率中军,居于其中,遥相控制。

大陆之上,白莲教在争端了许久后,谢书带着一万五千人,试探般的向杭州发起攻击,结果早已有了准备的范文虎与城北五十里处设伏,白莲军不备,结果大败,死伤五千余,而玉昔帖木儿部趁机从侧翼再次威胁金陵,所幸高升亲自领军前往阻击,才击退了玉昔帖木儿。

不过,由于此次败绩,白莲教迅速夺取苏杭的动议,算是被否决了,自此,白莲教现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李千山称王了,眼下金陵城内张灯结彩,各家各户都挂上了红楣,百姓都发了新衣裳,而这几日为了教众们给自有什么位置,已经快要打破头了,而白莲官制更是几乎完全仿宋,这样才能满足广大教众当官地欲望。只有邱寻等极少数人,最近一直称病不出,没有参与这些事情。

而先前江南大败,两大营被击破的消息,让元廷大震,为此,中书右丞相安童并中书省十余人被下狱,算是为此负责,而阿术和阿里海牙也被忽必烈下诏斥责,并且责令他们务必迅速整军,在明年春天彻底剿灭白莲。

而另一方面,鉴于江南形式严峻,忽必烈拍板,由兀良台为南路大元帅,节制云南,四川湖广三个行省地全部兵力,同时湖广行省丞相,平章等被全部下狱,忽必烈特诏,令兀良台可以军令政令统一,署理当地全部事务,这一提议曾经引起了真金等人的反对,不过最终还是通过。据说朝堂之上,真金当场就变了脸色,而因此被忽必烈严词呵斥,如今之事乃是几十年来所没有的。顺便,忽必烈还把太子洗马,真金的核心幕僚,汉人王明章给抓了起来,威胁要秋后问斩。

连日的动向,被普遍解读为真金储君之位岌岌可危,而就在九月初十,忽必烈做出了一个惊人地举动,因为在这一天地朝会里,两个久违的面孔出现了,那就是因为山一役未尽全功,而被关押了三年,最后贬谪为民地张弘范和李恒!

当这二人出现在金殿之时,不少人当场就倒吸了一口冷气。

第二十七章 穿上龙袍也不像太子

“参见大汗。”张弘范行的却是蒙古礼,而李恒也是一样,二人明显都消瘦了许多,可是却越发的精神,那张弘范的鬓角都有些发白。可是,有心人可是都记得,自从张弘范加入元朝以来,面见皇帝时可是从来行的汉礼!

真金冷冷看了张弘范一眼,没想到张弘范不仅没有回避,反而正面迎上了他灼灼的眼光,里面一片坦然之色,倒让真金心中窝火。

“二位不必多礼,这些年,你们两人也休息了许久,朕,可不能白养着你们,呵呵,如今天下又有了些许事情,你们可愿为朕分忧?”

出乎意料的是,笑吟吟的忽必烈说的却是汉语,顿时让朝中群臣侧目,张弘范听了,嘴角微微上弯,当即跪下,行大拜礼,道:“三年来微臣沉潜读书,精研历朝历代之得失,自以为略有所得,故愿为陛下分忧解难。”

李恒自然也一力赞同,忽必烈沉吟了一下,就直接颁旨,张,李二人宣布复职,立即率宿卫军南下平叛。

以非国人之身,统领宿卫军,此乃前所未有之事,不必说自然许多人站出来反对,不过由于真金一直保持沉默,所以说反对的声浪并不大,此议遂过。

接下来,在真金的强力坚持下,忽必烈勉强同意对腹里一代的减税计划,算起来大概免除了百姓数百万两的负担,可是真金还没高兴多久,阿合马那方面却提出“岁入大减,国运艰难”,要求增发纸钞,真金反对无效,结果刚刚取得的一点成功,马上就付诸东流。

这一次朝会。真金和阿合马屡次正面冲突,多次几欲谈崩,而忽必烈出乎意料的一直袖手旁观,更让群臣多了几分猜想。

怒气冲冲的真金回到了府邸。却被下人禀告。说是张弘范有书信来。

“不看,这个无耻卑劣的小人。还有脸给我写信?”真金当即发飙,怒骂了下人一顿,直到出尽心中邪火,才道:“罢了,去帐房领片金叶字,然后把信拿来给我。”

那下人哪里还敢多说,仓皇逃窜般的冲了出去,然后恭恭敬敬的把信封递给真金。然后逃命似地遁了。

真金有些疑惑的抓起信封,放在鼻子下面闻了闻。没有什么异味,再用手捻了捻,发现里面很薄,大概只有一张纸,不会有什么花样。

撕开火漆。拿出信纸。上面一手的行草,字倒是不错。看起来张弘范这两年在家沉潜,倒确实把字练得不错。

上面是一首张弘范自作的《鹧鸪天》,曲名是喜春来,写地却是颇有深意:

铁甲珊珊渡汉江。

南蛮犹自不归降,

东西势列千层厚。

南北军屯百万长。

弓扣月,剑磨霜,

征鞍遥日下襄阳。

鬼门今日功劳了,

好去临江醉一场。

真金反复琢磨了几遍,在屋子里踱了好久,最终哈哈大笑,将信纸盖上自己地印鉴签收,然后小心的放进了书橱,他犹豫了一下,便决定直奔一个有日子没去地地方了。

那个地方,自然是大都的天牢。艳阳天,这几日金陵城中张灯结彩,百姓俱都穿着盛装,白莲教在紫金山下筑起高台,今天正是李千山将要祭告天地,从此将要进入称孤道寡的日子,而不消说,大小教众们也都捞到了一官半职,自然都欢天喜地的,好歹如今也是官儿了么,比起以前的教徒来说自然不可同日而语,那就是总护法的高位,比起一个县令来说也屁都不是,广大教众可记得,当时一个威风赫赫的掌旗使,或者一个分坛坛主,在元廷芝麻大的官儿面前,却都得唯唯诺诺地,好在如今,教主造了鞑子的反,广大教众们,终于可以翻身做主人了。

草台班子终究是草台班子,所谓穿上龙袍也不像太子,说地就是这些了,这次仪式,完全是侯振德等人操作,邱寻一方面自己不想趟这浑水,另一方面也隐隐表示一下自己的不满,因此当时就态度消极,没成想李千山压根就没有慰留的意思,见邱寻如此,干脆就直接让邱寻回去休息,错愕的邱寻不可置信的看了李千山许久,而李千山却压根不搭理他,没办法,邱寻只得默默回去,这几日一直都窝在家里,闭门不出。

而由于教主都要当大王了,这两日金陵城地治安也稍微好转,怎么招新朝莅临也得有个新气象不是?可是虽然这样,也就是强抢民女地事情没有了,其他的偷鸡摸狗打架斗殴那是一样都没少,也不知怎地原本和和气气的几拨人,就打起来了,而为了维持“大王”的形象,没法子,城防军只能疲于奔命般的到处弹压,可是抓进去的人一顿大刑伺候,却都说自己不是主事者,不知怎的就有人殴打自己自己才奋起还击的,先前谢书等人还以为是刁民闹事,可是一经审问,却所有人都这么说,不敢大意的谢书赶紧去找目前管事的高升商量,毕竟从起兵开始,几年来两人都合作顺利,互相之间也很是信任,没想到高升却是连说没事,还引经据典说出了多种可能性,以此证明这只是很单纯很平常的小问题,让谢书不必多虑。

虽然依然心存疑虑,可是谢书见足智多谋的高升都这么说,自然也就没有深究,至于他的这个决定会造成多大影响,就不知道了。

台子上冗长的仪式还在举行,侯振德等人咿咿呀呀的说着各种谒语,听得教众们昏昏欲睡,而邱寻虽然也穿上了做工很是粗糙的官服,可是他那心里,却一直觉得那里不对,可是朝高升那边看去,这人却一直悠哉游哉,显得甚是轻松,而代表襄阳方面的宋朝阳,却一直眉头紧锁,神色严峻。

第二十八章 紫金山上(1)
”季友,你有没有觉得,有些不对?”邱寻还是按捺不住心中的不安,悄悄走到了宋朝阳面前,压低声音问道。“不对?”没想到宋朝阳马上换上一副很“诧异”的神情,“有什么不对啊,今日可是大王大喜的日子,自此以后我白莲众人名正言顺,号令天下,谁敢不从!”    宋朝阳说的义正词严,掷地有声,可是邱寻却总觉得有哪里不对,若是深究,却也挑不出来,只得悻悻而去,他却没注意到,宋朝阳悄悄伸手手来,摸了摸额头的汗珠。

“到底是哪里有问题呢?”邱寻一直紧锁着眉头,慢慢踱着步子,虽然今天的事情,是他一开始就不赞同的,可是既然李千山一意孤行,在这个时候拉起自己的旗号,也不算紧迫的事,可是今天一登上紫金山,邱寻就凭他的直觉,就认为肯定有事情将要发生,只是自己从仪式的安排,防护,城里的布防,整个的议程来看,都挑不出什么毛病来,可是就是这样,才让邱寻忧心忡忡、

自己都看不透的,往往才是最危险的。

剩下的仪式冗长无比,光是各式各样的祭祀和奏乐,就足以让人昏睡过去,可是偏生李千山还兴奋无比,毕竟这是人生第一次呢,而且以前都是同教的兄弟,如今见面却还要行礼口称参见,这等荣耀自然让李千山踌躇满志。

话说高升见邱寻一直面色不安,心中也泛起了嘀咕,偏偏那混江龙有些按柰不住。居然趁着两次祭祀的当口,跑了过来,说心中有些忐忑,不由让高升低声喝骂。

“你是怎么搞的?都什么时候了你还到处乱跑,恩?”高升虽然声音低不可闻,可是其中情绪却是显而易见地,有焦虑,有不满。当然也有急切。

“先生,好像有些不对,我看邱军师的眼睛毒着呢,一直朝咱几个身上转呢。”见惯了大场面的混江龙居然也有些心虚,毕竟事情可是很隐秘很危险的,他可不愿因为自己的缘故出了岔子。

“废话,知道他眼睛毒。你还过来?不是招他怀疑么?你脑子干什么去了?”高升颇为不满的骂道,却突然感觉到两道剑一般的目光正锁定在他的背上,很明显,那就是邱寻。

混江龙是正面地,自然也看见了邱寻很是疑惑的目光,他正欲装出一副商量公事的样子。却被高升用眼色止住了。

“笨蛋,你说公事那不就是欲盖弥彰么,咱俩就这样悄悄的,他最多是怀疑,没事的。”

“哦,先生真是高明啊,对了,我们早就布置妥当了。先前我还亲自去查看了一番,没有问题了。”混江龙堆起笑脸说道。“不管怎么样。你现在派人再去看一次,如果出了岔子,可是你我担待不起的。”

“是,属下这就过去。”

看起来高升对于邱寻的心思,摸得到也很透呢。果然在窃窃私语一番后。混江龙行了个礼便独自离去了,高升回来后虽然和邱寻站在一起。对那事却是绝口不提,而很明显邱寻也是好奇地,张嘴再三,还是没有问出来。

在从三皇五帝扯到如今以后,终于到了正题,按照程序,白莲教教主李千山将自称明王,意思是明尊出世,普照众生,敕封他有两道诏书,第一道自然是上天降诏,而第二道,那就是祥兴皇帝下的旨意了,毕竟名义上,白莲教还是举着宋朝的旗帜,而李千山还是奉着赵为天子的。

这份据说是流亡海外的天子赵的诏书,对于李千山地功绩大加赞赏,称其堪比周公孔明,劳苦功高,实在赏无可赏,只能授予王爵,世袭罔替,并且可以裂土就民,封国建号,也就与独立国家无异了。

可是,当诏书刚刚念完,李千山正矜持着推辞之时,异变陡升。

“这份诏书,是假的!”突然一个人跳出来,振臂大喊道,瞬间众人哗然,大家定睛看去,原来是九江守将凰鸣。

“你快闭嘴,赶紧下去。”高升在下面死死拽住想要冲上去说话的凰鸣,神色很是焦急。

“对啊,大宋天子英明神武,怎么会下这么无端匪夷的诏书?这一定是假的,是矫诏!矫诏是要杀头的!”这一次,是常年跟着高升作战的凤举也站出来说话了。

“你们……你们……”正在主持仪式的侯振德脸都被气绿了,“来人啊,快,快把他们两个胡言乱语,妖言惑众地人给抓起来,交由教主……不,交由大王处置。”

“呸,你算什么东西?也敢说要拿大爷我?你们来啊,谁敢?”那凤举却甚是嚣张,指着侯振德的鼻子破口大骂,压根不理会李千山已经越来越黑地脸色。

“不得放肆!”说话的,是副教主兼总护法陈万水,自从北伐大都失利后,陈万水就蜗居家中不理事,一方面是自己的班底受损严重,另一方面也是对方有意打压,加之战争失败,确实与其威望有损,不过,论起资历来,由于李千山的儿子李韶九并无才能,因此陈万水毫无疑问还是白莲的二号人物,在基层教众里威望不减。而且怎么说金陵城也是陈万水拿下来地,单是这一功绩,就足够他保持自己地影响力。

这一次,陈万水都说话了,自然大家都将注意力集中到他身上,没想到陈万水开口就是:“此二人有失仪度,自然该与惩戒,本人并无异议,不过,天子圣旨一事事关重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