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才子-第1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来,这事回京城这后得好生想想。

吴节心中暗道:自己自从进了翰林院,做了皇帝的机要秘书之后,手头的实权猛地大了起来,前来拜访的官员也多了起来。家里实在太小,也需要换座大宅子了。要不,干脆买两套院子,大不了蛾子一套,将来唐宓一套。蛾子虽然没有正妻的名分,但却可以让强儿继承我将来的爵位和家业。如此,也算是对得起她与自己这一辈子的风雨患难。

吴节却摇头苦笑:我也不过才二十出头,怎么就想这将来的事情,心态就老了,这样可不好。

想到这个,他就振奋起了精神。



第三百九十一章低调的奢华

在后院中,黄老夫人一句“不下蛋的鸡养来何用”让黄周氏泪眼涟涟,其他三个夫人见情形不好,就说起其他话来,半天,总算让屋中的气氛恢复了正常。

那三个夫人都是黄东同学的妻子,在南京也算是中上人家。家中的公公和丈夫都在场面上走动,算起来,应该是现代社会的中产阶级。

中产阶级的女人坐在一起,谈论的自然是吃穿用度,并相互炫耀。

炫耀孩子,炫耀夫家的事业,炫耀自己安定富足有派头的生活。

这一点,古今都是如此。

至于蛾子,因为是黄周氏娘家的亲戚,自然被排除在外,也没人搭理。

蛾子是个刚强之人,这几年跟着吴节眼界也开阔了,虽然生气,却也将这几个普通女子放在心上。

这几个夫人口中所说的不得了的事物,对她来说平就平常,自然没有任何兴趣,就拉着黄周氏的手,轻声问她这些年过得可好,怎么没想着跟娘家人联系。

黄周氏听到蛾子问,小心而胆怯地看了婆婆一眼,低声回答说说,娘家里已经没人了,本要去寻表哥和表嫂的,却听人说回了四川老家,也没办法联系。这些年过得还不错,婆婆和丈夫对妾身还好。就是没有一直没有生下一男半女,觉得对不起周家。

说到生育,黄周氏一脸黯然,又问蛾子是什么时候同吴节成亲的,可有孩子。

蛾子一听人说起自己的儿子,心中又是高兴,又是骄傲,回答说:“是去年同老爷成亲的,有个儿子。”

黄周氏满面都是欣慰:“姨父去世多年。家道中落了。若姨夫和姨妈知道吴家有后了,在天之灵也会很高兴的。你们这次总算回南京了。大家都是亲戚。平日间也该多走动走动,也好有个人说说话儿。”

黄周氏在家中受尽排挤,正彷徨无计。如今突然从天上降下一个娘家人,一般女子在夫家受了委屈。都会找娘家人替自己做主。如今,看到吴节和蛾子。她心中总算是安稳了。

蛾子点头:“我家老爷就你这么一个表妹,自然要多走动的。对了,你这里还缺什么东西不?以前老夫人在世的时候。我在她身边侍侯。听她老人家说,你嫁过来的时候,因为家境贫寒,也没什么陪嫁。对了,你还缺什么东西不,若缺了。说一声儿。”

蛾子在京城呆了这两年,学得一口顺天府官话。很溜。可听到黄老夫人耳里,却非常刺耳。两京的人互相看不起,北京人觉得自己是天子脚下见多识广,可南京人看北京,却觉得这是一个爆发户,根本就没有任何底蕴,跟乡下人一样。

而且,蛾子刚才和黄周氏说话时,黄老夫人也在留心听着。黄周氏没有生育已经让她非常光火,如今却想着要找娘家人来撑腰,算怎么回事?

黄老夫人立即冷笑一声,突然道:“黄周氏,你是不是觉得我们黄家亏待了你,反问起娘家人要东西了?”

这话说得很严重,黄周氏脸色苍白,就站起身来要跪下去:“婆婆,媳妇不是这个意思。”

古姨娘见大妻吃了呵斥,一脸的得意,将大肚子挺得更高。

蛾子眼明手快,一把将她拉住,也不理睬黄老夫人:“真不需要?”

黄老夫人冷笑:“你这丫头,别以为老身什么都不知道。听我儿说,吴节是个傻子,看你穿着打扮,日子也不好过吧?”

蛾子一呆,自己一身南京织造的御用衣裳。这东西有市无价,就算在北京的场面上,那也是一流的,怎么今天反被人觉得寒酸了。

再看看周围其他几个女人,都是遍体绫罗,头上密密麻麻插着钗子,手上戴着镯子,脖子上挂着链子,亮光闪闪,耀眼欲花。

而自己却什么首饰也没戴,一来吴家为人低调。再则,吴节这人有个怪癖,不喜欢女人身是行戴着乱七八糟的东西,说是喜欢干净利落,喜欢整洁。

更重要的是,蛾子也知道自己是丫鬟出身,现在乃是平妻,若做夫人打扮,传出去不好。

因此,蛾子平日里都穿得朴素。可就是这种朴素,也不是一般人所能企及的。就拿她身上的衫子来说,虽然看起来是一件普通棉衫,用料却考究,又是大内的御制。穿在身上,有一种说不出的熨贴。这就是所谓的,低调的奢华吧。

蛾子有些醒悟过来,淡淡道:“老夫人,你的意思是觉得我今天上门来,是要打……”

打秋风?笑话了,当年在四川,饭都吃不上,我蛾子也没想过要去求人。

其他三个妇人见势不妙,又来打岔。

又将话题引到吃穿上面,有个妇人笑着对另外一人道:“梁夫人,听说你家梁根水如今谋了个织造局的差使,也不知道是什么职位,那可是个不错的地方啊!寻常人若是在其中做一年,抵别人十年。”

“也没什么职位,就是一个小书办。”那个梁夫人在三个女人中穿得最华丽,长得也算不错,再吴节一众同学中家境最好。

听人提起这事,就得意起来,说:“我家那位现在没有功名,也谈不上什么前程,如今他能得个秀才就好了。哎,织造局听起来不错,他其实也就是个跑腿的,能得什么好处。不就是平日里能得些别人不要的东西。比如低价的丝绸、棉麻,折合成银子,每月也就百十两两。”

“啊,这么多!”这下,黄老夫人和古姨娘忘记找蛾子和黄周氏的不自在,同时惊讶地叫起来。

那古姨娘更是嫉妒得眼睛冒火。

其他两个女人也同时恭维:“这么高入项,还算没什么好处?”

听到大家的恭维,梁夫人故意淡淡一笑,伸出手扇了扇自己的脸,娇声道:“好热啊,都都五月天了,同老夫人饮了些酒,竟出了汗。”

“是有些热,快快,去给大家盛几碗酸梅汤来。”黄老夫人忙吩咐丫鬟去取:“已经早早的用井水镇了,凉得很。”

“不用了,不用了。”梁夫人道:“织造局自有冰窖,这些天,我吃冰镇酸梅都吃得害病了。老夫人也是知道的,我身子弱,受不了凉。织造局的富贵,那真是天下一等一的。有一间大冰窖专门用来藏冰,深入地下二十尺,用来裹冰的都是一水的簇新棉被。”

众人又都是感叹。

梁夫人还在喊热,就将外面的衫子脱掉,露出一件月兰薄棉衫,看起来非常普通,却裁剪得极为整齐。

就有人眼尖,惊问:“梁夫人家境如此富裕,怎么穿这样的衣裳?”

这下搔到梁夫人痒处,低声道:“大家小声点,咱们几家过往甚密,我才对你们说实话,听了之后,千万别传出去。”

她的手指在自己的衣裳上滑动,又是骄傲又是得意:“这件衣裳看起来简单,却是一等一的松江布,选料的时候,每一根棉花的绒丝都有一米长。做的时候,又有专门的御用匠人经手。因此,这衣裳只有宫中的皇妃和女官们才能穿到,市面上却是看不到的。若真折合成银子,怎么这也得一百两一件吧!”

众人又都是抽了一口冷气,连说不简单,不简单。

蛾子听得心中好笑,不觉摇头。

这女人在一起,八卦话就是多,反正一句话,炫耀,只要别人没有的东西就要拿出来显摆,小女人就是小女人,我这辈子大概是学不会的。

大女人……究竟好不好了,老爷又喜欢什么样的女人呢……

蛾子想着想着,却走了神。

古姨娘,却突然指着蛾子惊讶地叫了一声:“梁夫人,你的衫子怎么同她的一模一样?”

众人着才转头看去,没错,完全一样,只不过一个是月蓝色,一件则是浅红。但样式和用料却相同。

梁夫人面皮一红,唾道:“怎么可能一样,我这可是南京织造的,她那件倒处都能买到。”

话虽如此,定睛看去,蛾子身上那件衫子的裁剪确实是御用制式。针线女红乃是这个时代女人的基本功,所谓德容言工,工就是针线活。

行家一掌眼,自然能看出其中的妙处。

而且,所谓的松江布送进宫的,选料都非常讲究,对棉绒的长度有一定要求,已经近于后世的长绒棉标准。而长绒棉做成的布料,表面上有一种说不清到不明的质感,这一点,却不是普通质地的棉布所能伪造的。

发现蛾子身上穿的是真品,众女都抽了一口冷气没,就好象后世的女子看到了lv包和爱码仕一样,眼神顿时古怪起来。

只黄周氏一脸的疑惑。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下人走进来,说是公子请古姨娘出去为各位同窗操琴,说是要依琴音做诗。

古姨娘大惊失色:“让我去……”她也觉得丈夫这么做有些不尊重自己,心中顿时委屈起来。

黄老夫人笑呵呵地说:“去吧,你琴弹很好,别让我儿失望。”



第三百九十二章闻琴

古姨娘还是不愿意,黄老夫人叹息一声:“孩子,去吧,你现在是姨娘,可以见客人的。我儿在同窗之中小有才名,他的面子就是你的面子。”

说着,就是一通抚慰。

古姨娘本是歌妓出身,也喜欢热闹,本就想出去,当下就装出很委屈的样子点了点头,让丫鬟抱了古琴,就要出去。

蛾子觉得自己再呆下去也没什么意思,今天她来这里一趟,通过刚才的所见所闻,也大概知道黄周氏因为没有孩子,在黄家地位极低。

如果不出意外,等那古姨娘的孩子一生下来,又是男孩,只怕大妻的地位不保。

这个黄周氏今天请吴节过来,估计是想请娘家人替她做主。

不过,清官难断家务事,这事一时间还真不好插手,得回家问问老爷的意思。若老爷愿意管,倒不难办。

古姨娘的琴弹得如何蛾子也不知道,但她也知道吴节平日里最不喜欢娱乐活动。表面上他是个名动天下的大才子,可对音乐、戏曲这种东西却是一点兴趣也没有。有一次,他过生日的时候,家里专门请了个戏班子过来热闹,结果老爷听得居然睡着了。

反到是平日里看起街上的风月小说来,却容光焕发,连喊“牛逼!”

遇到这样不顾名士形象的老爷,还真没拿他没有办法。

不管古姨娘的琴弹得多好,蛾子却肯定吴节不爱听。再说,她技艺再高,还能高过唐宓姐姐?

蛾子决定告辞,就站起身来,朝黄老夫人微微一福:“老夫人。时辰已经不早,就先告辞了。”然后就站起来。神态中却说不上有半点恭敬。

又朝其他人一笑:“蛾子就先回家去了。”

其他三个夫人还在惊讶蛾子身上的衣裳是什么来头。一时忘记了回礼。

黄老夫见一个晚辈居然用这种态度同自己说话,心中大为不喜。

蛾子也不再理睬,从几上拿起那个小包袱递给黄周氏:“这是我家老爷给你的一点心意,老爷说了。知道你日子过得不顺当,让我带些东西过来。若还缺什么。只管说话。好好生活,别委屈了自己。咱们女人家,得自尊自强。否则还真让人看轻了。”

说着。就看了黄老夫人一眼。

黄周氏抽泣道:“多谢表哥,多谢嫂子,黄周氏知道了。”

然后,蛾子就报了吴节所住的地方。

顿时,那梁夫人就叫了一声:“那地方我知道,不是一个大盐商的府邸吗。地方宽敞着呢,有上百亩吧。你们怎么会住在哪里?”

蛾子:“借住几天而已,地方大小倒不要紧。”

说完,就扬长地走了出去。

“太没礼貌了!”黄老夫人生气地拍了一下桌子。

其他几个女人心中有事,也不搭腔。

黄周氏抱着蛾子给的那个小包袱,红着眼睛递给黄老夫人:“婆婆,这是表哥送给我们黄家的,还请你收下。”

“哭哭哭,哭什么,怎么见到娘家人,有了主心骨,你觉得委屈了。别忘了,你表哥不过是个傻子,能帮上你什么忙?”黄老人刚才是被蛾子的傲气给激怒了,再也控制不住,一巴掌朝那个包袱甩去:“这才多大点包袱,能装多少。估计也是些不值当的,拿走,我也不稀罕!”

却不想,这一巴掌甩过去,却抽中了一堆坚硬的物体。

疼得她面容都扭曲了。

“婆婆,可疼?”黄周氏急叫。

因为黄老夫人实在太用力,“哗啦!”一声,包袱被抽得散开了。

就看到一小堆诸如胭脂盒、小瓷碟、梳子、筷子、钗子之类的东西落到桌子上,都是女人使用的物件。

黄老夫人一看,都是普通物件,更是来气,冷笑:“果然是穷亲戚,我看那叫什么蛾子的小丫头片子,就是想靠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来拜门,也好从我这里打秋风,骗些金银回去。”

“不对,不对,这些东西可了不得的。”梁夫人在这群人中见识最广,立即眼皮子一跳,从里面挑出一个不大不小的青花瓷盘,上面画着几束莲花,翻过来指着下面的款识说。

“这有什么,不就是一个盛菜用的盘子罢了。”

女人们都不识字,也不知道上面写着什么。

“这你们就是不知道了。”梁夫人得意地说:“我听我家相公说过,这上面几个字是‘嘉靖御制’,不明白?就是说,这东西是景德镇官窑的东西,只有大内中的人才能使用。一般人若要用,得宫里赏赐下来。虽然不值钱,如果没有身份地位,却弄不到。寻常人若有一件,都会当成传家宝收藏起来,如何肯拿来盛菜?我家相公也是在南京镇守太监那里当差,才从公公手头看到了几件。”

这下,屋中众人都同时变色,心中都有了一个巨大的问号:这蛾子和吴节究竟是什么身份,不是说吴节是个傻子吗?

坐在那里,黄老夫人面上阴晴不定,良久,才道:“黄周氏,把东西仔细收起来,等下老爷回家,我问问他。”

蛾子耽搁了这半天,走到前院的大厅堂前,就听到里面传来一阵琴声,然后是接天的喝彩声。

那黄东大笑:“我家夫人的琴艺自然是极好的,还请各位同窗依琴中之意赋诗一首,哪位先来。”

“我来!”就有一人自动请缨,磕磕巴巴地念了起来,然后又是一阵叫好。

“牛兄的诗真是不错,小弟也得了一首,请各位同窗斧正……”

……

蛾子这还是第一次观察文人雅集,就在外面站了片刻。

可天了半天,却死活也听不懂,就走了进去,来到吴节身边:“老爷,时辰不早了,该回去了。”

其实,吴节刚才也是听得气闷。

明诗成就本就不高,算起来,就也杨慎和后来的顾炎武还算不错。其他都,都从头到尾透出一股陈腐之气。

至于小阁老严世藩,虽然是诗坛领袖,可在吴节看来,也实在不怎么样。

文坛宗师尚且如此,如再座这些小文人所写出来的东西,质量自然极差。

ps:今天已经写了八千字了,背疼得厉害,脑袋也涨了。还有四千字完成任务,我一定要坚持,坚持!



第三百九十三章为我一挥手

“恩,是时候该回去了。”吴节问:“可见着黄周氏,说过话儿了,如何?”

蛾子摇摇头,在他身边耳语:“老爷,看起来黄周氏过得很不顺心,妾身也没得着机会同说话,尽灌了一肚子气。”

吴节:“看来,今天是没机会问她事情了。也罢,回去吧,有时间你再过来看看。”

蛾子:“不想再来了,我给表妹留了住址。”

吴节指了指旁边的朱茂:“蛾子,这是我同学朱茂。朱兄,这是拙荆。”

蛾子:“见过朱公子。”

朱茂见蛾子生得白皙美貌,他又是个老实人。顿时涨红了脸皮,手足无措地站起来:“见过嫂夫人。”

其实,吴节刚才也没闲着。

听那古姨娘的琴,跟唐小姐根本就不是一个级数的。一个是大师级的,另外一个也只比初学者好些。听得人气闷,偏偏其他人有意恭维黄东,连连叫好,这就有些可笑了。

他闲着无聊,就同朱茂攀谈起来。

刚才朱茂替自己出头,让吴节有些感激。加上他对这人也非常要好感,就想从侧面了解一下他的情况,看能不能帮一帮这个穷困潦倒的老同学。

这一谈,吴节不禁大摇其头。这朱茂就是个典型的小知识分子,肩不能挑,背不能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对于世事人情一窍不通,属于读书把自己读迂腐了的。

这样的人,就算有心帮忙,也帮不了什么。

罢,实在不行,下来之后问问万文明或者陆胖子那里还需不需要书办什么的,替他找个饭碗混日子吧。

正要告辞离去。这个时候,就有人叫道:“黄东。你让你家小妾出来弹琴。光顾着让别人做诗,你却一言不发,可有佳作,怕被我等听去。好在考场上大出风头啊?不依,不依。只许你占我们的便宜,却不是这个道理。你也得将你的诗作念出来,也好让我等借鉴一二。”

“对对对。不许藏私!”

众同学都是纷纷一阵乱嚷。

黄东等的就是这个效果。他也很享受这种万众瞩目的感觉。

微微一笑:“正有是首,因为作得不好,正在犹豫是不是拿出来献丑。”

“废什么话,念就是了。”一个与他相熟的书生端着酒杯摇晃着身体挨上去。

“好好好,那我就念了,若作得不好。不许笑。”

“快快念来!”

气氛终于达到了这次雅集的最高潮。

黄东喝了一口酒,示意古姨娘继续弹下去。合着乐声朗朗道:“花月可怜春,房栊映玉人。思繁纤指乱,愁剧翠娥颦。授色歌频变,留宾谈度转新。曲终仍自叙,家世本江南。”

什么叫做得不好,这也叫不好,那别人的算什么?

这个黄东,真能装。

不过,这诗写得真好,已是一流。

众人不得得承认这一点,然后大声喝彩:“好诗,好诗。”

就连朱茂也晃动了脑袋:“不错,将一个独守空闺的怨妇的一腔春愁写到骨子里了。只一点,诗句还尚嫌拘泥,有匠气。不如吴士贞的妙手天成,转圜自如。这也是大宗师同普通热难道区别吧!”

吴节听到他夸奖自己,有些受不了,一笑:“朱兄咱们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