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星河步兵-第2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蠖嗍募捌锸肯噫敲馈

    而那名身材魁梧、浑身肤色赤红的绿种人则名为马里奥。马里奥这个名字在拉丁语中意指好战,而马里奥的性格也与他的名字异常贴切。他不但脾气暴躁且异常好战,而且在爆发力方面也远远超出早已以爆发力闻名的寻常绿种人,在挑选人员所进行的战力测试中,就连卓洛也在措手不及之下差点重伤,仅凭这一点,便可体现他超强的单兵作战能力。

    此次,罗宾带着这支武装到牙齿的别动队倾巢而出。以这样的战力,就算是面对面硬撼双子星骑士团也完全足够。而罗宾所说的准备,也正在于此。

    但是在A095的眼中,这样的一支别动队却并不能给予他太多的安全感。

    虽然这支别动队的战力在同等数量的级别中已可被列入顶尖之列,单兵能力方面与大贵族手中的精锐近卫军也不遑多让,但要知道,这里不是共和国、不是联邦、不是雷蒙德王国,这里是充斥着骑士的霍夫曼帝国,就算罗宾的这支别动队堪称精锐,也难掩这支别动队所存在的致命缺陷。

    除了AK-651和CJ-1279这两名顶尖的复制人战士之外,其他的所有人都是不可再生的自然人,这导致这支别动队根本无法承受任何的人员伤亡。而贵族们的近卫军则不同,他们的近卫军在战力方面丝毫不逊色于正规的骑士,甚至堪比那些男爵、子爵本人。他们可承受的伤亡能力也远远高于罗宾这支由自然人所组成的别动队,这是罗宾所无法弥补的劣势,而且在数量方面,差距则更是大的惊人。

    在A095看来,罗宾完全是被这支别动队纸面上的强大冲昏了头脑,以至于根本看不清自己与帝摩斯侯爵之间那无法逾越的巨大差距。

    “罗宾!~再仔细想一想,你难道想让猛虎营全军覆没吗?”心中的焦急让A095忍不住出声大吼,但就在这时,升降梯停了下来,这意味着他们目前的高度已经离开了地下世界,抵达布雷迪行星的地表。

    “我承认我这么做是在冒险,但在很多时候,冒险是获得成功唯一的捷径!”罗宾深深看了A095一眼,毅然戴上头盔,打开升降梯的舱门。

    看着罗宾固执的打开舱门,A095只能无奈的叹了口气,摇了摇头后跟上罗宾的步伐。

    在舱门之外是一条近一公里长的金属通道,罗宾一行人在通道中一一戴上头盔,在A095的引领下走到一扇封闭的巨大闸门之前。

    隔着闸门,罗宾依稀听到里面传来某种野兽的嘶鸣声,便忍不住问道:“这里关着的是什么?”

    “交通工具。”A095耸了耸肩,道:“布雷迪行星的地表风光比较奇异,所以交通工具也与其他地方大不一样。虽然这或许会让你们感觉惊讶,但是……我保证,这必定是值得你们回味一生的一次旅行。”

    “哦?”A095的话勾起了罗宾的好奇心,迫不及待的按下了开闸的按钮。

    ‘哧’的一声后,巨大的钢铁闸门缓缓打开。蓦然间,一只只生着巨大鸟喙的头颅从中探出,用一种食肉动物所特有的森然目光,望着站立在门口的众人。

    “这……”站在最前面的罗宾艰难的咽了咽口水:“这……这就是交通工具?这是恐鸟?”

    “应该说是布雷迪行星所特有的恐鸟。”莉欧娜越过了罗宾,走到一只被关在栅栏里的巨鸟身边端详了一阵:“地球上的恐鸟于两百万年前的美洲灭绝,这种巨大的陆行鸟曾一度是位于美洲大陆食物链顶层的猎食之王。但这种布雷迪行星的本土恐鸟看起来攻击性更强,它的身高约有3。6米,体重接近一吨。从它巨大的鸟喙与粗壮的下肢来看,它的奔跑速度非常快,善于追逐猎物。”

    “它的脑袋让我想起了巨型化的秃鹫,偏偏还插着几根五彩的羽毛,呵呵……难不成我们真要骑着它去帝摩斯侯爵的侯爵高塔?”罗宾偏着头看了看身边这支凶猛的大鸟,而感受到罗宾的目光,这只原本凶猛的猛禽立即放弃了它的攻击性姿态,畏惧的低下头颅,任凭罗宾伸手抚摸它那坚硬冰冷的鸟喙。

    “是的。”A095当先从栅栏边取下鸟鞍:“这是贵族们当前最流行的交通工具,你一定会喜欢的。”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419章 贵族的高塔(上)() 
布雷迪行星红褐色的地表上,一支十二人的骑队风驰电掣般的急速飞奔,将大片淡紫色的尘雾远远的甩在了后面。

    “你说的没错,这果然是一次奇妙的旅行!~”

    一马当先的骑着一只硕大的恐鸟奔跑在最前方,罗宾用贪婪的目光眺望着布雷迪行星这堪称神奇的地貌风光。在这之前,他怎么也没想到布雷迪行星的地貌居然会是这样的一幕光景。

    与有着大片海洋的地球与连绵森林的温蒂妮行星不同,在大气层外,布雷迪行星那红褐色的色彩给人以一种非常荒凉的感觉,第一印象与未曾开发时的火星非常类似,这使得罗宾一度以为布雷迪行星是个气候恶劣,生命特征还处于极为低端化的星球。

    他万万没有想到,布雷迪行星那大片的红褐色居然并非是地表的颜色,而是由大片的植被所形成瑰丽色彩。

    布雷迪行星之所以会形成如此奇特的地貌特征,其实也是布雷迪行星所处的特殊的天文位置所导致的。

    在星系结构上,布雷迪星系与太阳系的结构极为类似,都是位于银河系中圈附近的单恒星星系,所伴生的行星群都是以固定的轨道围绕主序星恒星运行。

    若是要细细区别这两者之间的不同,那么最大的不同,便是星系的核心,恒星之间的微弱差异。

    相比孕育了无数生命的太阳,布雷迪星系的恒星亚当星在结构成分上与太阳基本一致,内部结构都是核心、辐射层、对流层,而大气结构也均是光球、色球和日冕。

    但比起已经步入中晚年时期的太阳,亚当星就要年轻的多了,而且它的质量以及体积都要比太阳大出1/2左右,这使得亚当星的恒星风辐射的距离更为广泛,而各行星运行的公转轨道比起太阳系的各行星也要更长一些。

    就如位于亚当星序列第二位的布雷迪行星,它的体积与质量明显要比地球大上十倍,而它与恒星亚当星之间的平均距离接近50亿公里,这几乎于太阳系中星系最边缘的冥王星与太阳的距离接近。加上布雷迪行星的自转速度相当缓慢的缘故,布雷迪行星的一昼夜有近三百个小时那么长,而它围绕亚当星走上一圈的时间,足足要花上231个地球年。

    因此,布雷迪行星上的一天有三百个小时那么久,而这里的一年,换算成地球时间的话更始达到了夸张的231年。

    如此漫长的运行轨道使得布雷迪行星上的生物几乎感觉不到时光的流逝,再加上距离较远的缘故,在布雷迪行星上遥望恒星亚当星,其大小也只不过是比地球上遥望月亮看起来更大一些罢了,哪怕看的时间久一些,也丝毫不用担心眼睛会被强烈的紫外线灼伤。

    也正是因为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布雷迪行星的地表温度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近十二度左右的恒温状态,光照强度虽然比不上地球,但也绝对不是温蒂妮行星的微光状态,而是一种类似于阴天般的光线强度。

    再加上布雷迪行星自转较慢,密度方面又没有地球那么高的缘故,使得布雷迪行星的星球引力也比地球要小。这让大量的水都保持着半气化的状态,气压也比较低,没有像地球那样形成大片的海洋,但是却在低空形成了一层弥漫的水气随着气流运动,只有在夜晚降温时,才会变成雨水滋润大地。

    相对较弱的引力、缓慢的气候变化、潮湿的天然环境。将这以上三个主要因素综合起来后,便形成了目前布雷迪行星这种奇妙的地貌特征。

    相比起地球那经历了数次大冰河时代后才顽强进化出的有机植物体系,布雷迪行星上的植被还处于原始状态的菌类。

    在布雷迪行星,各式各样的菌类一共有23万种,其中有近百分之六十都属于伞菌族群。这些真菌不含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也没有有机植物的根茎叶构造,从表面上看,它们比地球上的有机植物低端太多,对生态所能起到的作用也相当有限,似乎根本不足以支撑起一个庞大的生态体系。但是,布雷迪行星特有的气候环境却给予了它们最大程度上的支持,使得这个真菌家族不断成长、扩大,并最终在布雷迪行星上构建出了一个庞大的真菌王国。

    罗宾一路行来的途中,他看到了太多希奇古怪的菌类。其中最常见的一种,要数一种色泽金黄、菌柄细长的菌类,它的模样有些类似于地球上的金针菇,但体型明显要放大了几倍。

    在布雷迪行星的植被系统中,这种‘金菇草’是所有菌类中数量最多的一种,它就犹如地球上的牧草,大面积的覆盖在布雷迪行星的平原上,使人一眼望去,几乎满目都是嫩金的菌柄在随风飘扬。

    除此之外,色泽瑰丽、鲜艳的蕈也如草原上的野花一般大片大片的生长,其中还夹杂着成团的银耳,大片黑褐色如火山岩一般的芝岩,和造型奇特、相貌如毛线球一般的绒菇。

    将这些奇特的真菌组合在一起后,共同构造出了一副色泽艳丽、柔和,如幻境般的美妙风景。骑着巨大的恐鸟穿梭在其间,这个真菌王国犹如受到了惊吓一般喷洒出大量的孢子,在半空汇集成一大片淡紫色的烟尘,随风席卷,让人如梦如幻般陶醉在其中。

    穿过这片由无数菌类所形成的‘草原’,一片红褐色的,由无数粗壮的菌树所组成的森林出现在了罗宾的眼前。

    不同于‘草原’上菌类们的柔软质感,这些高度在三十米左右,拥有着粗壮、笔直菌杆的菌树们给罗宾的感觉丝毫不亚于地球上的那些百年大树,而它们那看起来千创百孔的菌杆,在硬度上也丝毫不弱于树木,加上那几乎是遮天避日般的巨大菌伞。在布入其中后,罗宾就犹如一下走进了一片巨大的原始森林一般,光线骤然变的阴暗了许多。

    戴着可阻隔细小孢子的全覆盖头盔,罗宾昂着头,注视着这足有三十多米高的参天菌树。他实在很难相信,这些连根须都没有的菌类是如何长得这么高大的,以他的常识来看,若是没有强壮的根部,以这些菌树的高度,恐怕一些稍强的气流便将它们吹倒。

    猜测到罗宾的心中有数不清的困惑,早已调查过布雷迪行星生物链结构的莉欧娜便开口解释道:“布雷迪行星的气压很低,气流大多都集聚在3000米以上的高空中,而临近地面的低空则覆盖着大量的水气。所以布雷迪行星的地貌虽然广袤,却很少有极为恶劣的气候,非常利于菌类的生长。也正是因为如此,这里的菌类才会长的如此高大。”

    “这里的生物以昆虫居多?”罗宾盯着菌丝中不时冒出头的白色蠕虫,好奇的问道。

    这些蠕虫比起地球上的同类显然大出太多了,基本上体长都在一米左右,以菌丝为食。考虑到这里真菌的繁盛程度,以及偏弱的地心引力,可以想象这些蠕虫在进入二次蜕变后必定会变成巨大的昆虫,只是不知道这些成虫会是什么古怪模样。

    “这里的食物链比地球稍稍简单一些,就目前来说,你看到这种蠕虫是布雷迪行星上数量最多的一种生物。当它们蜕变为成虫后,便会变成一种类似于飞蛾般的昆虫。而一些未进化完全的长有肉翼的爬行类,和一些已经进化完整的鸟类则以它们为食。”

    罗宾拍拍胯下恐鸟那硕大的脑袋:“恐鸟?”

    “不,恐鸟这种陆行鸟已经退化了双翼,只能在捕食一些栖息在低处的飞蛾,它们真正的主食是鲎。”莉欧娜在解释的同时随手一挥,一只匍匐在苔藓中,背部覆盖着坚硬甲壳的丑陋生物顿时凌空飘起。

    “这是……马蹄蟹?”罗宾认出这种节肢动物非常形似于地球上的一种海洋生物马蹄蟹。

    马蹄蟹是三叶虫、蝎子的亲近,在地球的生物史中,它们存在的历史足可追溯到四亿年前,而且在经过了四亿年的漫长演化之后,它们依然保持着它们原始而古老的相貌。由此可以看出,它们的身体结构适应性非常强,哪怕是蟑螂都很难与其相媲美。

    “布雷迪行星上的鲎比地球海洋中的鲎更具攻击性,它们会埋伏在茂盛的苔藓中,捕食那些行动迟缓、没有任何外壳保护的蠕虫。而同时,它们自己也因此成为了恐鸟的猎物,恐鸟巨大的鸟喙可以轻易破开它们的甲壳,只有在鲎稀少的时候,恐鸟才会利用它们的奔跑能力去追逐那些低空飞行的巨蛾。”在稍稍解释了一下鲎在布雷迪行星生物链中的重要性后,莉欧娜便将这只丑陋的生物丢给了自己胯下的那只恐鸟,让它展示如何用它锋利、巨大的鸟喙凿破鲎坚硬如铁的外壳。

    “嗨!~”

    正当罗宾还兴致勃勃的想问问其他在布雷迪行星上栖息的生物时,A095突然骑着恐鸟赶到了罗宾的身边,指着前方道:“我们的目的地就要到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420章 贵族的高塔(下)() 
层层叠叠的菌伞带着它们漂亮的褶皱,如凝固的白色浪花一般在菌树森林的中央堆积起一幕盛大的奇观,而一座通体漆黑油亮的螺旋型巨塔犹如笔直的羚羊犄角,自‘白浪’间拔地而起,直插云霄。

    “这就是帝摩斯侯爵的侯爵高塔?”

    驻足在高塔的下方,罗宾尽力仰着头,试图目测这座高塔的大致高度。

    只可惜,他的努力终究只是徒劳的,在低空云层的阻挠下,他的目光只在高塔三分之一左右的位置时便被阻挡了,根本无法看到这座高塔的最高处。

    “帝摩斯侯爵的侯爵高塔有七百九十九米高,高塔底部采用了大量麦锡尼金属,非常坚固,是整个布雷迪星系内最高的一座高塔。”A095来到罗宾身后一步处,低声解释道。

    “我记得,在帝国内只有贵族才有资格居住在高塔内,是吧?”罗宾回头看了A095一眼,若有所思的问道。

    “是的,高塔是贵族的专利。根据帝国宪法,勋爵及帝国平民的地面建筑高度不可超过一百米,并禁止使用高塔式样。而男爵高塔则不可超过三百八十一米,子爵高塔不可超过五百米,伯爵高塔不可超过六百八十五米,侯爵高塔不可超过八百米,公爵高塔不可超过千米……”A095非常熟悉的读出了这一则任何一位帝国公民都耳熟能详的数据。

    “三百八十一米,我记得这是旧时代帝国大厦的高度。看来……在那位大帝的眼中,只有爵位在男爵以上的贵族们才是他眼中真正的帝国子民。”罗宾凝视着这座壮观的建筑奇迹,冷声自语道。

    听到罗宾的话,A095自嘲的苦笑:“我想在那位大帝的眼中,他确实应该是这么认为的。”

    “那么六百八十五米呢?子爵、侯爵、公爵的高塔高度都是整数,为什么伯爵的高塔高度被限制在六百八十五米这个数字之内?这个数字有什么由来吗?”

    “在布雷迪行星开发之初,科学院所在的星河科技大楼曾是布雷迪星系的第一建筑高度,而当时,星河科技大楼的高度便是六百八十五米,采用的建筑式样是第一批探险舰队中马丁•赫维座舰的式样,外型几乎就是照搬了那艘星舰的外型。另外,在大帝宣布立国后,曾提拔了一大批的学科家进入皇家科学院,并授予他们伯爵头衔。为了纪念‘虫洞之父’马丁•赫维,和认可他为科学领域所做出的贡献,大帝宣布伯爵高塔的建筑高度不可超越六百八十五米,而学者的最高爵位便是伯爵。除非某位学者能在学术领域能超越马丁•赫维所做出的贡献,才能打破这一铁则。但到目前为止,没有哪位学者能在学术领域中攀上比马丁•赫维更高的高峰,唯一在学术成就方面能够接近马丁•赫维的人,还是大帝本人。”A095用带着缅怀的语气,说出了这么一段帝国中少有人知的秘闻

    “霍夫曼大帝也是位学者?”罗宾敏锐的捕捉到了这一极为关键的讯息,露出震惊的神色。

    而在他身后,莉欧娜则呆呆的眺望着高塔,似乎是在努力想象出父亲曾经的辉煌。

    “是的,霍夫曼大帝是史上最杰出的生物学家,目前所有治疗基因病的基础方案和基因进化方面的研究都是出自他的手笔。‘虫洞之父’马丁•赫维带着人类踏出地球、涉足宇宙,而艾伯德•霍夫曼则找到了人类在宇宙中的生存之路。在学术领域,他与马丁•赫维是最耀眼的两颗明星。”

    “艾伯德•霍夫曼……”

    默读着这个名字,罗宾觉得自己已经找到了打开迷团的钥匙。

    在中央电脑‘盖娅’所保存的大航海时期的初期资料中,作为人类首个殖民地的布雷迪星系曾爆发过一次激烈的政治冲突。当时,政客集团和学者集团为了争夺布雷迪星系的权柄甚至引发了大规模的流血冲突。

    最终,得到军队支持的学者集团赢得了政治上的全面胜利,血洗了整个政客集团,并最终从民主政治走向现在的君主专政。

    在阅读这份资料时,罗宾曾一度感到不可思意,他从来不认为学者在政治斗争中有任何获胜的可能。毕竟比起学者这些理想主义者,崇尚利益的政客们更擅长在这种斗争的环境下生存,也更容易去获得政治斗争中的胜利。但在布雷迪星系的政治斗争中,政客们却全面落败了,反而是没有任何获胜可能的学者集团赢得了胜利。

    罗宾曾分析过,一定是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外部环境导致了这一结果的出现,而军队在最后关头背叛政客投向学者,也必定与那被掩盖起来的外部环境有关。

    “艾伯德•霍夫曼引领着人类找到了宇宙中的生存之路,是这个原因吗……”

    分析当时的时代背景,才刚刚踏出地球的第一批探险者们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