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盗宋-第2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放在继位的事情上,而且近期我听说当今圣上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了,能否撑到明年,很有点说不定。

你这段时间和杨皇后的侄子杨谷和杨石也都搭上了联系,想必也知道一些内幕了,这件事和咱们当初所料恐怕不会有任何出入,眼下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时候了,所以要想让史弥远改变主意,使朝廷继续淌北边的那滩浑水的话,真是不易呀!”纪先成琢磨了一阵之后,摇头说道,脸上的表情也颇为无奈。

高怀远于是立即站了起来,怒道:“难道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彭义斌孤军奋战不成?要知道京东东路对于咱们宋人收复中原,那可是至关重要的事情,岂能因此便荒废了这件事,难不成所有当官的都要做这个千古罪人不成?”

纪先成抬眼看了看一脸怒色的高怀远,嘉许的微笑着微微点了点头,站起来走到了窗边,推开了窗户,轻咳了一声道:“主公你的心意我非常明白,我也知道你对当今朝廷没有什么尊重感,你之所以如此忧心忡忡,也都是为了我们这些汉人罢了!

其实这件事也不见得就一点办法也没有,起码你身边便有一人,可以帮的上你!”

高怀远于是大步走到了纪先成身后,对他问道:“谁?谁可以帮我?”

纪先成扭过来头,看着高怀远道:“郑清之!他可以帮你!”

高怀远楞了一下,有些疑惑的问道:“郑清之?他现在官职并不高,而且现在主要留在沂王府教授贵诚,他又能帮我些什么?”

纪先成摇头笑道:“非也,非也!你太过小看郑清之了,要知道临安城自从真德秀离开之后,大儒之人也没几个了,而郑清之恰恰就是其中一人,你不能小看他这样的人的能量,即便是朝中不少达官贵人,也都不能小看像他这样的人!

许多当官的都是读书出身,虽然有文人相轻之说,但是文人之间却很喜欢攀附名儒,像郑清之这样的人,不少文人墨客都很愿意给他面子,一旦他说话的话,会对朝政影响很大。

而且据你我这段时间的观察,郑清之并非是一个完完全全的趋炎附势之人,他还是很有一些儿想法的!这也是你的看法!

依我看你这次不妨将你的想法给郑清之说说看,一是可以探探郑清之的为人,二是可以试试郑清之的能力如何,假如这件事他帮不上你的话,那么他不过也只是一个目光短浅的文人罢了,但是假如他能给你帮上这个忙的话,此人便可能会是你以后的一大助力,不妨和他走的更近一些也好!”

高怀远听罢了纪先成的话之后,立即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于是立即转忧为喜,笑道:“纪先生呀!你果真乃人中之精呀!哈哈!我明白了!我这便去王府找郑清之去!”

说罢之后高怀远立即转身便要离去,但是纪先成却立即又叫住了高怀远:“且慢!听我把话说完!”

“纪先生还有何指教?”高怀远驻足道。

纪先成摇着头笑道:“你性子还是有些太过急躁了一些,其实这次的事情,你可以利用的人不止郑清之一人,这么长时间以来,你在京城之中也结交了不少的朋友,其中不少人在朝中还是颇有影响力的,这些关系都是你可以利用的,其中甚至不乏史弥远身边之人,甚至包括薛极,你都不妨可以去试试。

我要告诉你的是还有两人,你不妨可以去尝试一下,那就是杨氏兄弟二人,他们现在可都是当朝郡王,各个位高权重,连史弥远也会让他们三分,而且他们的意见在当今皇后那里,也颇有分量,而且我知道此二人无大恶,很多时候还是很知道忧心国事的!

你不妨去找找杨氏兄弟,将你的想法委婉的告诉他们,说不定也能收到奇效!另外这次看来我也要冒险一下了!徐晞稷乃是我当年同窗好友,此人也是胸怀大志之人,虽说现在接手了淮东制置使这一个烂摊子,但是却非一点权利也没有,起码在淮东他有调兵之权,而且他手下也并非毫无兵马,起码还有一个赵邦永可用!

这次我就冒险一下,写封信给徐晞稷,看看我这个张老脸能不能用得着了,假如徐晞稷能念及他和我的情意的话,应该会给彭义斌帮忙的!

你现在去做你的事情吧!给徐晞稷写信的事情我来做,马上便安排人给徐晞稷送去,看看能不能给你帮点忙吧!”

高怀远听闻之后更是大喜过望,本来在他看来没有一点办法的事情,到了纪先成这里,居然给他想出来如此多的门道,看来文人不可轻看还真是不假,要么就说了,宋代文人为啥会一直压制着武将,让武将始终抬不起头呢!文人心眼就是多呀!

高怀远随即对纪先成一鞠到地,深施一礼道:“多谢先生!怀远今生能得先生辅佐,实乃怀远的幸运!一切有劳先生您了!”

当高怀远愁眉不展的坐在贵诚书房外面唉声叹气的时候,郑清之从书房之中走了出来,一眼便看到了高怀远的神态不太对头,于是背着手拿着一本书踱到了高怀远的身边,将书本放在了石案上,撩起了长袍,坐在了高怀远的对面。

“高统制今天这是怎么了?看起来为何愁眉不展呢?难不成遇到了什么难为的事情不成?”郑清之随口对高怀远问道。

高怀远看了一下郑清之,微微摇头叹息了一声道:“其实也没什么,不说也罢!不过是我自己庸人自扰罢了!说白了是杞人忧天!”

他的话立即引起了郑清之的兴趣,于是挑了一下眉头对高怀远问道:“哦?这倒是让郑某有些好奇了,是何事居然还能让你这个现如今在临安城里面风生水起的高统制忧虑的事情呢?不妨给郑某也说说如何?”

高怀远作出一副很为难的样子,看了看郑清之,苦笑道:“我能有什么事情呀!其实说出来恐怕郑大人您会笑我,我一个芝麻绿豆大的小小统制官,却在为国忧心,说出来恐怕会让您笑掉大牙的!不说不说!”

郑清之的胃口被高怀远吊的老高,于是俯身过来,对高怀远问道:“休要在我面前如此说话,我们好歹都是同朝为臣之人,为国事忧心,又何来嘲笑之说呢?是什么事情让你如此困扰,你只管说来,让我听听!”

高怀远一看火候差不多了,于是才开口说道:“其实这件事本不该我考虑的!说起来还是因为家父的缘故,这段时间下官很留意京东一带的局势,这次李全以下犯上,搞出了楚州兵变,前些日子郑大人你也多次提起过这个事情,只可惜朝廷方面最终还是采取了息事宁人的策略,令我等武人觉得甚为憋屈!

而且我昨日听说,朝廷本来承诺过,要将以前划拨给北军的粮秣,分别发放给李全、彭义斌、付大全、张林等军,但是自从这次楚州兵变之后,朝廷却迫于李全的压力,收回了这个承诺,依旧维持以前的状态,将钱粮等物拨给李全调配!

如此一来,岂不等于养虎为患了吗?这两天我就是因为这件事越想越觉得窝囊!作为一个武将,对于李全如此作为,下官颇为不顺眼!而对那敢于坚持抗金,抵御蒙古军南下进入京东一带的彭义斌、付大全等人,下官倒是颇为敬佩!

而朝廷现如今如此自食其言,下官怎么想,都觉得这么做不对,要知道彭义斌麾下十万大军,还有付大全麾下数万兵马,仅凭他们辖地之内的那点粮秣,远不足以支持他们抗金抗蒙的大军所用,朝廷一旦不调拨粮饷给他们的话,而是全部调拨给李全,岂不等于让李全继续坐大下去吗?而彭、付等人长此下去的话,恐怕会难以为继,兵败覆没也是迟早的事情!

这种事情本不该我这样的人琢磨的,但是我这个人郑大人也知道,就是一根筋,想不通就是想不通,所以心里面纠结的厉害!

朝廷这么做应不应该下官不敢擅自议论,但是如此一来,却会凉了彭、付军中的那些将士的心的!我乃行伍出身之人,知道将士们想的是什么,所以才会如此不快!倒是让郑大人见笑了!”

第六十八章 游说(下)

郑清之有些诧异的望着高怀远,眉头一下拧到了一起,开口道:“难道果真有此事不成?朝廷岂能如此出尔反尔?我这两天忙着给郡侯授课,倒是还真没听说这件事情!”

高怀远摇头道:“这也难怪,大人您整日忙于教授郡侯,哪儿有我这么闲暇,没事就到处转悠呀!所以我的消息比先生灵通一些,也不奇怪呀!”

郑清之立即站了起来,对高怀远说道:“怀远你这么想就不对了,你所想的事情没什么错,既然身受皇恩,拿着朝廷的俸禄,考虑这些事情又有什么不对的?即便是这件事于你职责无关,想一下又有何不可?

你想的不错,京东一带的情况前段时间本官也曾经多次研究过,彭义斌的为人比起李全来,要强的太多,朝廷这么做是不应该!而且彭义斌和那个付大全乃是牵制李全的一个重要砝码,如此弃之不顾,乃是短视!不行,这么做绝对不行!”

高怀远听着郑清之的话,立即不再言语了,他知道这次又让纪先成给料中了,郑清之这个人没他们以前想的那么不堪,真的放到了事上,郑清之起码还是知道顾全大局的,这个人不算太坏!

看着郑清之离去的背影,高怀远真的有些期待郑清之这次能否有所作为,改变一下史弥远等人的这个决定,而他站起来和贵诚打了个招呼之后,也出了沂王府,朝着杨石的住处走去。

杨石现在已经是个郡侯的头衔了,而且顶了一个节度使的名头,只不过他不怎么管事,这都是虚衔,之所以如此,倒不是他不愿意出去做事,而是有父命在身,杨次山早几年辞世之前,告诫过他们兄弟,尽量不要去碰政事,所以他们兄弟二人也就当了闲差,俸禄不少拿,日子过的相当逍遥。

在同他们这两个兄弟交往过程之中,高怀远也看出来一些眉目,这两兄弟也是史弥远的人,他们深谙自保之道,而且熟知杨皇后和史弥远之间的关系,所以对于史弥远这边倒是很亲近,之所以他们会和高怀远走的近,这也和高怀远的身份有关,现在是人都看出来,高怀远已经是史弥远跟前的红人之一,所以高怀远在临安城现在正在朝螃蟹进化,基本上不说横着走,起码一般人倒也不敢不买他的帐。

杨石年纪比高怀远大很多,所以高怀远对杨石始终以师礼相待,进入了杨府之后,侍卫告诉高怀远,杨石正在后院小潭喂鱼,于是高怀远也不用人通禀,以他御龙直统制的身份,便在一个下人的带领下,走到了后院花园之中。

“哦?高统制今天怎么闲暇下来,跑到我这里了?难不成上次比射,你输了不服不成?”正端着一个小盆,给小潭里面那些锦鲤投喂鱼食的杨石一看到高怀远便立即笑问道。

杨石非同一般文人,他不但能文,而且还能武,从小便练就了一手好射艺,弓箭射的相当不错,而且颇有一把膂力,而他平日里就喜欢在院子之中习射,认识了高怀远之后,时不时的会在高怀远到他府中的时候,邀高怀远比试一番射艺。

而高怀远每次都故意输给他一点点,以此取悦于他,这个技巧一般人是拿捏不住的,往往让人看不出高怀远故意想让于杨石,这也像是下棋的人那样,对手太强觉得没意思,对手太弱也觉得没意思一样,所以杨石很喜欢高怀远到他府中做客。

高怀远对杨石一抱拳笑道:“是呀!下官和郡侯历次比试射艺,总是只差那么一点点,想想我还是一介武夫,却总这么输给杨大人,就实在太让下官汗颜了,故此今日没事,便再来找杨大人比试一下!我就不信,能一次也赢不了侯爷您!”

杨石一听,立即笑道:“我就知道你会不服,来来来,咱们再去比过!这次定要你心服口服才行!”

于是杨石带着高怀远到了他的后院专门设置的靶场,并命人为他们二人取来弓箭,二人挽弓搭箭又一次比试了起来。

对于这样站立射固定靶,对高怀远来说,实在是小儿科,以前他故意让着杨石,故此每次都稍微射偏一点点,总让杨石压他半头,但是今天他却用心射了几箭,这一下杨石便赢不了他了,高怀远不过也没有太驳杨石的面子,只是稍微赢他了一点。

“不错不错!今天是老夫输了!看来万事离不开认真二字,高统制你箭法还是相当不错的,认真起来的时候,老夫便不是你的对手了!改天我们再行比过,今天老夫认输便是!我们还是休息一下,喝点茶吧!”杨石毕竟年纪也不小了,而且平日比较缺乏锻炼,开弓之后稍微有些出汗,放下了弓箭认输,招呼高怀远喝茶。

于是他们二人便坐在后院花厅之中天南地北的闲聊了起来,不知不觉之间,高怀远便将话题给领到了有关山东忠义军的方面。

“说来也是,忠义军也乃是我们同根之人,想当年京东乃至中原何尝不是我们大宋的疆土,只可惜现在却不能归我们大宋所辖!

说来忠义军也算是好汉,揭竿而起抗击金人数载有余,现在没想到却分崩离析,自相残杀,只可恨那李全,毫不将朝廷放在眼里,居然胆敢纵使手下在楚州发动兵变,杀官夺城,实在该死!”杨石一边喝茶,一边毫无顾忌的说出了他的看法,在高怀远面前,杨石没什么好顾及的,倒是有什么说什么。

高怀远从杨石口中听出了他对这件事的不满,于是火上浇油道:“是呀!作为一个武将,这件事我等弟兄们听闻之后也甚为愤慨,只可惜我等远在这里,要不然的话,真想去诛杀李全这个胆大妄为之辈,为朝廷挽回颜面!

只是朝廷宽宏,对李全既往不咎,我等空有一腔热血,也只能哀叹而无可奈何!只是下官琢磨这件事颇有些不妥,李全丝毫不将朝廷放在眼里,假以时日下去的话,岂不是养虎为患吗?

再有下官昨天还听说,朝廷这次又要食言,有意收回承诺,取消对彭义斌、付大全等军的钱粮资助,如此一来,恐怕李全用不了几年时间,就会羽翼丰满,再也不听朝廷的调遣了呀!”

第六十九章 支援(上)

杨石也颇有些意外,扭头看了一下高怀远,伸手放下了茶碗,立身站了起来怒道:“胡闹!岂能如此处置?李全在京东路坐大,对于朝廷来说只有坏处没有好处,这次的事情既然朝廷已经作出了决定,也就罢了!

但是对彭义斌和付大全的粮饷,万万不能断呀!只有支持他们,才可以有效牵制李全的势力,此事简直是胡闹!如此下去岂不真的养虎为患了吗?你是听谁说的?此事当真不成?”

高怀远点点头道:“下官也是从兵部那边听说的,估计是假不了!不过这种事情像我们这样的人,也不过就是说说罢了,由不得我们说话的份的!

但是小的觉着侯爷说的不错,李全这厮不可信,现在有了彭义斌和付大全这些人牵制李全,对于咱们大宋重新控制京东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要是将所有钱粮都给了李全,却断了彭义斌和付大全等军的粮饷的话,恐怕只会令李全更加壮大,这么做显然有些不智呀!”

杨石闻罢,立即沉默不语了下来,高怀远看看火候差不多了,也不多言什么,便起身告辞,杨石站起来送高怀远,忽然开口道:“连你也看出来此事不妥,那么这件事确实不该这么做!今天幸好听你提及了这个事情,要不然的话,真可能会坏了大事,你先去吧!我也出去找我兄长一趟议一下此事!来人,备轿!”

说着杨石也没换官服,便和高怀远一起离开了他的府邸,高怀远站在街头,看着杨石的轿子一路朝杨谷的府邸方向走去,心道看来是人都看得出这么做是败招,可是史弥远这个老家伙却为了争权夺利,居然作出如此混账的决定,可见这厮为了一己之力,已经到了混蛋到家的程度了!假如再让这老家伙折腾下去的话,南宋还真是无可救药了!

摇摇头之后,高怀远合计了一下,心里面琢磨是不是再到薛极那里跑一趟,但是想了一番之后,为了稳妥起见,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毕竟薛极乃是史弥远跟前的贴身走狗,说多了的话,保不准会惹来什么麻烦的,这件事既然已经有郑清之和杨氏兄弟出面,想必应该起到一些作用了吧!南宋要是非要灭亡的话,也不是他一个人就能挽救得了的,做到这一点也算是仁至义尽了吧!

于是高怀远收拾了一下心情,绕了一圈之后,出了内城钻到了贾奇的院落里面。

“大全那边可是有什么消息吗?他和飞虎军可是已经赶回了海州了吗?”高怀远一坐定就开口对贾奇问道。

贾奇点点头道:“已经有消息了,大全已经率飞虎军连日急赶,已经从密州赶回了海州,开始在海州一带布防,只是途中耽搁了两天,毕竟飞虎军新兵不少,连番转战已经疲顿不堪,途中有一些兵卒逃走,不得已才在莒州一带休整了两天,所以比你要求的日期晚了一点!

不过影响不大,虽然李全派李福引兵作势攻打海州,但是因为楚州一事不太明朗,现在李全也不敢太过放肆,所以将五万大军陈兵于沭阳一带,并未立即发动进攻。

眼下最大的问题就是兵粮的问题,数月转战之后,飞虎军兵力大增,以前所获粮秣,现在因为兵力大增,开始有些短缺,现在我最担心的就是朝廷不肯继续调拨粮饷给大全他们,要是那样的话,兵粮很成问题!

不过好在还有一个多月就要到秋收时节了,年初大全和刘成义安排垦荒的土地,一个月之后就该秋收了,到时候便可以解决他们的兵粮问题,最难的就是这一个月时间,要是李全兵马赶在秋收之前进攻海州的话,那么大全就必须在海州以南死顶李全的大军,抢收完地里面的庄稼,要是让李全打到海州城下的话,那么这一仗不打就等于败了!”

高怀远心情颇有些不佳,本来大好的形势,却因为史弥远老贼的昏招,搞得飞虎军现在不得不转攻为守,要不然的话,到年底飞虎军便可以掌控更多的疆土,可以说都是史弥远这老贼给害得。

“我担心的也是这个事情,大全发展的速度太快了一些,年初他才一万兵力,我们支持起他,还不是太困难,现在他一下扩张到了五六万兵马,单凭我那些产业,全部拿出来也不见得够他使用的!

眼下抢收秋粮乃是成败的关键,至于朝廷这边的粮饷,暂时先不要计算在内,我估摸着暂时也指望不上朝廷这边了!

你通知大全和成义二人,不管他们付出多大代价,务必要在海州以南,将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