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如今机缘巧合之下,能将李夫人请入我等军中,乃是苍天有眼,高某出了欣喜之外,还深感庆幸,高某没有别的要求,只求夫人能说服李将军,请李将军能放下成见,重归朝廷,只要李将军能深明大义,重新投顺朝廷,高某愿意以人头担保,定会请当今圣上既往不咎,赐官给李将军,保得你们李家此生荣华富贵,绝不会再提及以前的事情!
不知李夫人可是愿意帮我等说服李将军吗?”
高怀远朗朗对杨妙真道出了他的心意,凝视着杨妙真的眼睛等着杨妙真作答。
杨妙真听罢了高怀远的话之后,低头想了一阵,然后抬起头用略带疑虑的神色对高怀远说道:“我如何能相信大人所说的话呢?当年我等相信朝廷所说,领兵投靠了朝廷,可是朝廷派来的当官的又是如何对待我等的呢?
当年朝廷利用我等抗金,但又行分化我等北军之事,一边是利用我等,一边又恐我们造反,在我们受到金军猛攻的时候,竟封锁淮水,不许我们北军南渡,以至于各路义军无法联合起来共同抗金,增强防御能力,只能各自为战,现如今闹至如此地步,难道都是我们的错吗?
现如今高将军对我如此保证,我又如何能轻信将军所言呢?”
杨妙真的话音一落,旁边的秋桐就听着不高兴了,虽然她平时总是和高怀远作对,但是心里面还是向着高怀远的,而且她知道高怀远的为人,高怀远在她的眼中那可是真正的男子汉大丈夫,杨妙真如此不相信高怀远的保证,秋桐岂能坐视不管。
“李夫人这话怎么说的?我们高将军岂会是出尔反尔之人?你这么不相信高将军的话,岂不是在侮辱我们将军吗?”秋桐故意用粗嗓门模仿男人说话的声音对杨妙真呵斥道,而旁边的李若虎则大大的点头称是,这么长时间以来,他总算是听到了这个野蛮丫头一句中听的话了,于是连连点头称是。
高怀远赶紧瞪了秋桐一眼,哼了一声道:“住口!这里有我和华将军与李夫人谈话,岂有你们说话的余地?还不给我退后!”
高怀远的话把秋桐气的够呛,她本来是替高怀远说话,没想到却被高怀远训斥,于是眼睛一瞪,想要反击一下,但是一想这里乃是大帐,还有华岳和杨妙真在这里,她现在名义上只是高怀远的亲卫,如何能直接顶撞高怀远呀,于是只得气哼哼的退到了一旁,无意之中跺了一下脚,露初了一丝小女人的姿态。
华岳倒是没有注意秋桐,但是杨妙真却一直都在观察着秋桐,一路上在秋桐的陪同下走到宋军大营,杨妙真越发觉得秋桐不像是个男人,从一些细枝末节的小动作之中,杨妙真觉得秋桐更像是一个女人,而她这副打扮,还有这张脸一定是经过易容了,现在又看到她无意中跺脚,更加让她确信这个自称是冯桐的人乃是一个女子,心道这个姓高的没想到还是个好色之徒,居然在打仗的时候,身边还留了一个女人,而这个女人和这个姓高的能会是什么关系呢?哼哼!杨妙真不由得有点小看了高怀远一眼。
高怀远训斥过秋桐之后,无意中扫视到杨妙真的眼神,忽然发现杨妙真也在留意秋桐,而且眼神之中有一点不屑,还有一点揶揄的味道,心道不好,女人就是女人,虽然秋桐易容很不错,但是杨妙真到底还是女人,心思要比男人细致一些,保不准她已经认出了秋桐的身份,心中不由得大有点尴尬。
于是他赶紧干咳了一声,吸引回来了杨妙真的注意力,开口说道:“李夫人此话差矣,虽然当年有些官员行事确实有些不对,但是那也都是当年史党把持朝政,弄权所为,并非是朝廷本意,而现如今的官家年轻有为,一心励精图治北复中原,又岂能再出尔反尔?
我非史弥远,也定会言而有信,答应你的事情绝不会食言而肥,但是我也有言在先,这次假如李将军愿意重新归顺朝廷的话,朝廷定会欢迎,但是却不会让李将军再执掌兵权,镇守淮东,我可确保你们全家安全以及后半生荣华富贵,二位公子也可以有一个大好前程,否则的话,本官这次北伐岂不失去了意义?希望李夫人能理解这一点!至于这个承诺,本官愿意以名声担保!”
看似简单的交谈,其实已经成为了一场谈判,说白了就是一场交易,只看能否达到双方的目的了!
高怀远说出了朝廷这边的条件,杨妙真低头沉吟了半晌,微微叹息了一声道:“罢了罢了!我们夫妻自起兵抗金之后,在京东戎马倥偬也已十多年时间,整日征战不休也早已困乏了!这兵权乃是祸水,不掌也罢!但是唯希望将军言而有信,待到我说服我家官人之后,莫要再加害于他便是,我愿意助将军去楚州城外,说服我家官人!不过我也有一个条件,就是此事不能只凭将军一言定之,需有当今官家明文圣旨,我们才能放心!否则的话,恐怕即便是我,也难以劝服我家官人!”
高怀远听罢了杨妙真的答复之后,沉思了片刻,知道因为以前史弥远他们玩弄权谋,以至于现在已经很难让李全他们信服了,自己一句话确实难以打消他们的顾虑,于是点了点头道:“没有问题,这是应当的!我这就上奏朝廷官家,为你们请旨便是!只是这里离京城尚有一些路程,来回需要几天时间,想必李将军还不知道李夫人你们母子的消息,李夫人不妨先写封信,我派人送交给李将军,告知李将军你们母子平安,让他先放心才是!”
杨妙真心中发苦,心道这个姓高的居然如此狡猾,一边答应为他们李家请旨,一边却要让她先写信给李全,这么做其实也等于先打下了埋伏,告诉李全宋军已经控制了他们母子,如此一来,李全以及麾下兵将定会大惊失色,着楚州城也就算是完了!
但是杨妙真也没有办法,现在她算是寄人篱下,即便她不肯写信,恐怕姓高的也会将他们母子被擒的消息宣扬的天下皆知,其结果也是一样的。
于是杨妙真也只能点头答应了下来,高怀远随即令李若虎给杨妙真母子安排一个住处,并且让秋桐亲自去照顾他们母子起居生活,二人点头接令,然后过来请杨妙真起身出帐。
杨妙真瞅了瞅秋桐,又看了高怀远一眼,然后露出一个难以捉摸的笑容,起身对高怀远告辞,然后随着李若虎他们离开了大帐。
“恭喜大人,这次我们可能会兵不血刃的拿下楚州城了,你当初在朝中保证半年之内平定李全,眼下看来,用不了半年时间,只需两个月,就足以解决李全的事情了!”华岳刚才也在场一直听高怀远和杨妙真交涉,现在看杨妙真离开大帐之后,这才笑着对高怀远说道。
高怀远被杨妙真临走时候的那个笑容搞得有些莫名其妙,但是又有点心虚,正在想着杨妙真是不是已经看出秋桐的身份了,忽然听到华岳说话,愣了一下这才想到还有华岳在大帐之中,于是摆手道:“事情恐怕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李全这个人性格乖张,虽然我们意外的拿住了杨四娘和他们的儿子,但是李全恐怕不会轻易就这么投降的!
何况现在尚有盐城、宿迁、徐州、宿州等地的兵马态度未明,李全即便是投降,这些地方的头领也不见得就会老老实实的归顺我们大军,故此这场仗还是有得打的,我们现在先向朝廷禀报这件事,为李全请旨,另外也正好让李全投鼠忌器,我们先解决周边的问题再说,趁此机会将楚州城彻底孤立起来,让李全绝了念想再说!”
华岳现在十分乐观,对高怀远又说道:“我们这次出兵之后,京东的飞虎军倒是很帮忙,居然配合我们练练进击李全军,使得李全不得不分心,假如没有他们的配合的话,我们这次仅凭眼下的兵力,还真就不太好解决李全,这支飞虎军倒是为我们立了一功呀!”
高怀远摸了摸鼻子,心道那是当然了,飞虎军说白了就是老子的嫡系,当然要听我的吩咐了,不过他当然不会告诉华岳飞虎军几个主将的身份了,而是点头道:“确实不错,其实这也难怪,这些年来,李全没少去找飞虎军的麻烦,眼下我们出兵讨剿李全,飞虎军自然不会放过报复李全的大好时机,这也怪李全自己,这些年在京东实在是没有结交几个朋友,以至于现在墙倒众人推,假如不是蒙古人出兵攻打京东的话,估计这会儿连彭义斌和张林也率军一起打过来了,李全军这会儿估计已经在我们的夹击之下灰飞烟灭也说不定了!
不过这次飞虎军确实是立了大功一件,待到解决了李全之后,我们会会那个付大全还有周俊等飞虎军主将,我听闻他们致力于抗击金国,抵御蒙古人的入侵,假如他们愿意听从我们的吩咐的话,倒也堪大用,有这么一支雄兵镇守京东,也令我们放心一些呀!”
当晚高怀远便亲笔写了奏章,将楚州的情况上奏给了赵昀,详细陈述了他和部将们一致的意见,希望能和平解决楚州城,争取让李全放弃抵抗,重新投顺朝廷,请赵昀恩准免去李全罪责,另授李全官职,将他们全家迁到南方安置!
写罢了奏报之后,高怀远立即便派出信使,快马加鞭转送到京城呈递给赵昀,这边便开始和诸将安排起新的作战计划来。
第二百七十五章 李全之烦
这次军前会议开的时间很短,因为军中诸将在得知了李全的老婆孩子都落在了宋军手中之后,思想上达到了空前的一致,那就是李全这下抓瞎了!
虽说李全现在乃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在楚州一带还有数万兵马,但是现在连他老婆孩子都被宋军逮住了,这厮也就没什么好蹦跶的了。
本来像黄严、赵府堂、罗卓等人还想硬碰硬的强攻楚州城,但是在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他们也转变了态度,开始转而支持高怀远的和平解决楚州城的计划,只是经过了简短的商议之后,他们便做出了决定。
他们的决定就是放着楚州城暂时不打,留下一支兵马在此留驻,盯住李全,也盯住楚州城中的李全麾下的兵马,派出一支兵马以最快的速度前往盐城,击溃盐城的李全军,收复盐城,加上泗阳夏全已经归降,如此一来,楚州城就成了一座孤城,李全即便不战而逃,也没地方好跑了!
只是他们在由谁去攻打盐城的这件事上,发生了分歧,军中几个主要将领争得不可开交,都想争取这件差事,他们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各自罗列出来充分的理由,想要争取这个机会,在大帐之中吵得十分热闹。
这种情况在宋军之中绝对很难一见,以往宋军打仗遇上难啃的骨头的话,主帅尚未下令,部将便各个都缩着脖子,朝后面躲,生怕差事落在他们的头上,现在刚刚相反,几个统制官各个争先恐后。
这样的情况另高怀远颇为欣慰,宋人是该彪悍一些了,中原民族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信仰,更因为文明程度开始将掠夺当做了可耻的行径,但是这并不代表汉人就失去了血性,这一次出战的诸军主将便表现出了极强的好战本性,生怕捞不到仗打,唯有多多培养这样的好战分子,才对以后的边事大有裨益,而高怀远这么长时间以来,就一直在潜移默化的改造着手下的这些人,现在终于是到他收获的时候了。
而这样争吵下去是不会有结果的,最终还是需要高怀远拿主意,而这次高怀远没有偏心,最终点了罗卓的名字,让罗卓令他手下一万精兵赶赴盐城,去收复盐城。
对于高怀远这个决定,罗卓甚为感激,自从他们从镇江府出兵以来,罗卓就很有点憋屈,本来心高气傲的他以为自己麾下兵马已经很厉害了,但是没成想和高怀远带来的这些支兵马一比,他什么都不算,人家攻城略地气吞山河,而他却只能跟着大军的屁股后面负责押运辎重,唯一一次也就是参与了对宝应城的攻击行动,结果因为刘庆福耍诈,最终还险些被难民冲散了他的队伍。
而今天他执意争取要去攻打盐城,也是有私心的,他想要领着镇江府的兵将,也建立一个功勋,让其他将领们看看,他罗卓不是个娘们,镇江府的兵将也不都是全吃素的长大的,而留在楚州城,估计他和其他诸军相比,没多少便宜可占,唯有找个机会单干,才能捞到建功的机会,故此这次他十分积极请战。
最终高怀远还真是将这个任务交给了他,让罗卓高兴的一蹦老高,赶紧拜倒领命,取了将令兴高采烈的出去点兵,准备出发前往盐城。
对于高怀远的这个决定,黄严和赵府堂、刘大勇都有点不满,觉得高怀远不够照顾他们这些嫡系,这么大的好事,居然让给了罗卓去干。
而高怀远自然不会去给他们做这个思想工作,这件事有华岳在,自然由华岳下去之后去帮着他做的。
在作出了这个决定之后,高怀远便派出一个不怕死的使臣立即前往楚州城,替杨妙真送信,同时又祭出了以前常用的法宝,开始对楚州城中的李全军发动心理攻势,派出大批大嗓门的家伙,跑到楚州城外四处吆喝,宣讲朝廷这次对于降兵的宽大政策,争取搅乱李全麾下兵将的心,使李全军更加人心惶惶,最终分崩离析。
而同时高怀远也催动兵马,拔营起寨,兵分三路,开始逼向楚州城下,心理攻势必须要有强大的军事优势支持才能发挥作用,眼下他如果想要和平解决楚州城的话,就要先让楚州城所有的李全军都见识见识宋军的厉害才行。
于是大军在他的一声令下,在各自将官的率领下,开始雄纠纠气昂昂的列队踏上了最后一段通往楚州城的道路。
十几里路对于数万大军来说,很快便到达了,楚州城墙上面的李全军兵将们远远的便看到了远方地平线上扬起的尘土,然后便看到了黑压压的军队出现在了他们视线之中,只见推进而来的宋军刀枪如林森然有序,车马络绎如洪流一般,前后各军绵延不绝,不断的开到楚州城外三里之地的地方纷纷陈驻下来,渐渐的汇聚成一道铁墙一般,凝聚在了楚州城外。
城上不少人尚未见过这支宋军的厉害,只是从上次败逃回来的弟兄那里得知了这支宋军不同往常,煞是凶厉的紧,可是当他们今天亲眼看到了这支宋军的军容之后,不由得各个都牙缝里面冷飕飕的,不由自主的倒吸一了一口凉气。
“我的娘呀!这是南军吗?我看当年金国花帽军还要强盛,南军啥时候变得这么厉害了?”一个老兵趴在垛口张大嘴巴楞了一阵,嘟囔着发出了心中的感慨。
此时城外又想起了一阵叫喊之声:“城里面的北军弟兄们听仔细了,现如今你们的恩堂杨姑姑和你们大帅的两位公子已经投顺我军,你等还在观望什么?还不快快开门投降,更待何时?你们也不看看,我们宋军何等威武,岂是你们可以抗拒的?假若你等献城投降的话,乃是大功一件,我们大帅有令,但凡献城者,定当重重有赏,假若不从的话,待到我军攻破城池,定要你等后悔不及!”
听罢了城外宋军的吆喝之后,城头上的李全军又是一阵骚动,人人都感觉到了城外扑面而来的杀气,而且杨妙真投顺朝廷的消息让他们有些不知所措,要知道杨妙真乃是他们主帅李全的老婆,她怎么可能会这个时候背弃李全,投顺了朝廷呢?
但是这件事也并非空穴来风,不知道从什么途径这两日传出杨妙真领着两个儿子出北门而去,现在不知去向,联系了这件事之后,让人不由得不相信杨妙真可能已经和李全决裂,选择了投顺朝廷也说不定。
于是守城的李全军上下又是一阵哗然,军心更加散乱了起来。
而这个时候李全却跌坐在他的大椅上,拿着一封信沉默不语,手在不停的哆嗦着,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跟他携手纵横京东十多年,没想到现在居然落在了宋军手中,这让他顿时乱了方寸。
前两天杨妙真劝他重新投顺南宋朝廷,但是他不肯服输,并且打了杨妙真一记耳光,气的杨妙真带着儿子离开了楚州城,他本来以为杨妙真一怒之下可能会前往宿迁,这样也好,省的他在楚州兵败,连老婆孩子都搭了进去,让杨妙真去宿迁,他也留一条后路。
可是没成想杨妙真这一去,非但没有带着儿子退至宿迁,反倒因为张惠的背叛,最终落入了宋军手中。
现如今的他可以说是四面楚歌,接下来他该怎么办呢?老婆孩子都落入了敌军之手,这让他还怎么跟宋军较量下去呀!
杨妙真这封信被送到他的手中之后,他从笔迹上可以认定确实是出自杨妙真的手笔,这也证明杨妙真失陷于宋军之手绝对不假,杨妙真还在信中继续劝告他,让他放弃抵抗,献城投降宋军,以使他们一家得以团聚。
但是李全却不能相信杨妙真的话,他认定杨妙真现在定是受到宋军所胁迫,不得不这么说,而以前宋廷的所作所为,已经让他彻底不再相信宋廷君臣说的话了,即便是现在已经换了皇帝,史弥远也死了,他还是不能相信宋廷会在他投降之后会不追究他的罪责,假如他现在放弃抵抗,开城投降的话,那么他就彻底失去了所有的资本,宋廷无论如何都不会让他继续带他的兵马了,一旦宋廷诓他投降之后,又出尔反尔的话,那么他们李家就彻底完了。
李全独自坐在堂中,左思右想了半天时间,最终却还是下不定决心,到底是开城投降的好,还是继续领兵抵抗下去的好。
这个时候忽然间外面传出吵吵嚷嚷的声音,一个人叫着:“让我进去,我今日定要面见我家兄弟!让开!……”
李全一听就觉得烦,因为他听出来叫嚷的人乃是他的老哥李福,这家伙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今天又不知道跑来做什么,正待准备让人将李福赶出去的时候,而李福却已经闯入了大堂。
第二百七十六章 破釜沉舟
李福一看到李全,就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扑到了李全的案前,对李全问道:“兄弟,愚兄听闻四姑和两个侄儿落入敌手,这件事可是真的?”
李全一看到李福,就有点不耐烦,鬼使神差的答道:“胡说八道,此乃一派胡言,我已经让浑家带着璮儿和通儿暂往宿迁调兵,岂会落入敌军之手?莫听宋军造谣,他们那是想要瓦解我们军心的奸计罢了!四娘一身好功夫,岂是宋军可以拿住的?”
李福眨巴着眼睛看着李全,不知道李全说的是真是假,今天他在家中听人说宋军吆喝着杨妙真领着两个侄儿投顺了宋军,吓得他连滚带爬的便冲出了家门,闯入了李全府中想要探听一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