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耐受不住的蒙古兵被呛得剧烈咳嗽着,烈火熏烤的他们皮开肉烂,疼得他们纷纷从上面跳了下去,重重的摔在了地上,当即便没了动静,甚至还砸死了下面推车之人,顿时瓦解掉了这些冲车的威胁。
“哈哈!烧吧!烧死这些王八蛋!”城上的官兵们纷纷欢呼了起来。
这个时候最先冲到城下的蒙古兵开始朝着城墙上面搭起了飞梯,试图开始攀城而上,而各处守军都搬起了滚木礌石,朝着城下丢去,砸的城下蒙军人仰马翻,惨叫不断,悬挂在木架上的那些狼牙拍也纷纷落下,重重的砸在这些飞梯上面,当即便将这些长梯砸成数段,攀附在上面的蒙古兵不是被狼牙拍砸死,便是坠下了长梯。
一队队蒙古弓箭手快步奔至城下,一起举弓朝着城上发射,压制城上的宋军,双方箭矢你来我往不停的穿梭在半空之中。
虽然蒙古兵有刀斧手的盾牌掩护,但是他们毕竟没有地利之便,城墙上的宋军却有城垛和各种木立牌、布幔、皮帘等物防御,这种弓箭的对射,蒙军同样占不到一点的便宜,不少弓箭手刚刚在盾牌后面起身放箭,便立即被城上的弓箭手射杀在阵列之中。
干掉了冲车之后的那些砲车,此时也在定砲手的指挥下,开始了对城外蒙古兵的攻击,大块的石弹落在人群之中,只要碰上,便是非死即伤,一个蒙军一个不慎,被一块硕大的石头砸中了下肢,腰部一下都被压在了石头下面,他带着无限的惊惧和剧痛,坐在地上发出了无比凄厉的惨嚎声,双手徒劳的推着压着他的大石头,不断的伸手去拉身边经过的袍泽的腿,哀求他们帮帮他。
一个百夫长途径他的身边,看了他一眼之后,二话不说一刀挥去,便斩断了他的脖子,让他的惨叫声戛然而止,这个百夫长心知,任由他这么惨叫下去,只会让更多人心生畏惧,感觉害怕而畏战裹足不前。
第五十九章 大事不好
这样的场面随时都在城上城下上演着,双方都在拼死命的对敌人进行着攻击,就连那些城中的百姓有的人也自发的加入到了当兵的行列之中,搬起石头重木用力的朝城下蒙军砸去,更多的老百姓抬着门板冲上了城墙,冒着城下射上来的箭雨,不断的将一些受伤的将士抬下城墙,交给随军医官还有城中郎中救治,如此一来,对宋军官兵的士气起到了很大的支持作用。
眼看那些尖头木驴被退至城下,一些蒙古兵在木驴车的掩护下,钻入了车下,开始抡起了镐头,疯狂的挖掘城墙下的地脚,让城上的官兵拿他们一点办法也没有,石头砸不到他们,滚木伤不了他们,弓箭更是拿他们没有一点办法。
黄严气的直跳脚,立即朝手下征询如何克制这些木驴车的办法,有人随即便献策上来,在城中搜集来了几个沉重的磨盘和石碾,在无数人齐心合力之下,将这些东西抬上了城墙。
更有工匠冒死登城,迅速的改造了几架悬挂狼牙怕的木架,用绳索吊起了这些石碾、磨盘,对准了下面的木驴车,斩断了绳索之后,这些重达数百斤的巨石当即便坠落下去,所携带的巨大的动能,即便是再结实的木驴车也承受不住,结果是这样的打击效果奇佳,当即便将几辆靠在城墙脚下的木驴车砸了个粉碎,连下面正在掘洞的蒙古兵也被压死了不少,其余的即便没死,也被闷在了下面,无助的发出一声声的求救声。
仅仅是半天多的激战,蒙军便在城下付出了起码过千人的伤亡,但是却可以说是寸功未立,大批新附军官兵的尸体横陈在城下,更多的伤者躺在地上发出凄厉的惨叫。
但是拖雷立马于中军之中,连眉头都皱一下,好像那些阵亡的人根本于他无关一般,继续将一批批的新附军压上战场。
就这样两军一直激战到天色渐晚,城中的黄严军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将蒙古军发动的一次次的进攻都瓦解在了城下,还杀伤了大量的蒙古军的有生力量,打得那些蒙古人的新附军几乎丧胆,攻势也开始减缓了下来,拖雷这才下令鸣金收兵,将进攻的新附军给撤了下来,这一天的激战对于蒙军来说,损失相当惨重,可是连一段城墙也未能攻陷。
回到大帐之中的拖雷以及他手下诸将纷纷坐于地毯上面,喝了一些马奶酒,抓了一些羊肉大口的吃了一些,便商议起了军务。
“今日之战,你等可有什么发现吗?”拖雷用他带着阴郁的声音对手下诸将问道。
有部将立即答道:“城中这支宋军强悍超出了我等预料,看来他们眼下也是誓死都要保住这个小小的县城了!而且对方官兵比起我们刚入宋境之中的遇上的那些宋军,战力强上许多,恐怕短时间之内,我们不太容易攻克此城!”
拖雷点点头,这一天激战下来,也让他感触颇深,甚至是产生出了一种挫折感,假如宋军都如同这支兵马一般,那么他们这次入宋境逼迫宋人向他们俯首称臣的计划恐怕就要重新审视一下了,这支宋军的表现大大出乎了他们所有人的预料之外,即便是他领兵征战多年,都很少遇上过这样强悍的对手。
他现在最关心的是这支宋军到底是谁统领的,为何他们如此强悍,于是对那个窝在后面一直没有说话的海拉苏问道:“海拉苏,你在前几天曾经败于这支宋军之手,你可知道这支宋军乃是何人统驭的吗?”
海拉苏灰溜溜的出来跪在拖雷面前,一脸的悲愤开口答道:“回大王的话,小的无能,只知道这支宋军乃是宋国沔州兵马,统军之人姓黄,其它的就不清楚了!”
拖雷真是被这个海拉苏气的够呛,被人家杀了个大败而归,居然没有搞清楚敌军是谁,于是他挥挥手让海拉苏滚出大帐,扭头对手下的谋士问道:“张诚良,你乃是汉人,对于宋之蜀地情况甚为了解,那么你可知道此军乃是何人统驭的吗?”
这个张诚良赶紧出来答话道:“启禀大王,小的这次在大王攻克阶州之时,亲自审问了一些降兵以及阶州的官吏,得知一些消息!
去年宋境利州路乱军四起,年初时间,南宋朝廷派他们的枢密使高怀远入川平叛,此人便是去年领兵平定京东李全之人,曾经在冀州城和咱们大军有过交手。
此人入利州之后,短时间之内,便平定了利州兵乱,开始主持利州军政,而这个姓黄的宋军将领,很可能就是他麾下大将黄严,现在被他任命为沔州都统司都统制,而此人听说以前乃是在京西任职,曾经是京西忠顺军都统,很是能战!我们这次很可能碰上的便是此人!”
听罢了张诚良的话之后,拖雷接着问道:“那么也就是说此人应该是那个姓高的嫡系大将了?”
张诚良跪伏在拖雷的矮几前面,赶紧点头道:“小的以为应该如此!”
拖雷想了一下之后,点点头挥手让张诚良退下,捻着胡子又合计了一番,脑海之中忽生一计,于是立即开始对手下诸将安排了起来……。
黄严领兵和蒙古大军激战了一天,阻住了蒙古大军的连番进攻,让城中军民顿时有了信心,连夜更是一起动手,赶制各种御守器物,并且在城中李钤辖的调度下,连夜赶修白天被蒙古军损毁的城墙,整个县城一夜都是灯火通明,将城防做的更加坚固了许多,只等来日再战。
甚至有些老百姓为了支持宋军抵抗蒙古大军,自己招呼了些人,拆掉了自家的房子,将砖头瓦块还有房梁等物都送至城墙下面,供给官军御守或者修葺城墙之用,还有富户人家,自己杀了家里面的猪羊,拿出来犒劳官军,整个将利县成了铁板一块,这让黄严颇为欣慰,也放心的躺下美美的休息了一夜。
黄严休息了一夜之后,第二天一早便精神抖擞的登上了城墙,巡视了整个城墙的防御情况,看着充足的御守之物堆满了城墙,军民更是精神头很足,更加坚定了他长时间抵抗下去的决心。
可是接下来的事情,却让黄严有些疑惑了起来,第二天一天的时间,蒙古军一改昨日不惜代价的猛攻,居然消停了下来,只是派出少量的新附军,进行了两次佯攻,一受到守城军民的反击,便立即撤出了战斗。
这种情况大多数军民都很高兴,认为蒙古军被他们头一天给打怕了,不敢再来强攻将利县城了,于是城中之人奔走相告,额手相庆了起来。
但是黄严却感觉有些不太对头,他早已熟知蒙古人的凶悍,绝不会因为昨天一败,便不敢强攻,但是眼下确实蒙古人偃旗息鼓,不再发动强攻了,那么很可能蒙古人又想出了什么损招,保不定什么时候就会阴他们一把。
于是黄严亲自登上城楼,用望远镜仔细观察蒙古大营的情况,可是影影绰绰,他也看不出蒙古军有什么大的行动,只见得蒙古大营之中,在督造更多的攻城器械,并无太多的异常。
黄严这才放心了一些,吩咐手下兵将加强对蒙古军的监视,不得松懈下来,让蒙古军钻了空子。
而这个时候,高怀远领着麾下一千余名亲护军也赶出了七方关,进入到了阶州境内,心急如焚的朝着阶州方向赶去。
沿途从那些逃入关内的难民口中,他得知了黄严已经率军通过这里,赶往了阶州方向,于是他继续督军,朝着前方赶去。
就在他将要进兵至牛头山的时候,便听闻了黄严率军在牛头山大捷的消息,高怀远这才放心了一些,心道黄严这个家伙果真不负他的期望,越来越能打了,估算了一下时间之后,高怀远不再为黄严的安危感到揪心,这才传令兵将就地休息一晚。
这一路赶来,他们基本上没有怎么休息,即便是高怀远自己,也觉得有些疲惫,就更不用说麾下兵将们了,虽然他急于赶去和黄严汇合,但是他也知道,不能太过分了,否则的话,很可能会让麾下兵马太过劳累,否则的话,很可能会欲速而不达,一旦遭遇敌军的话,令过度疲惫的兵将失去一战之力。
在得知黄严牛头山大胜的消息之后,高怀远这才传令休整一下,而此地离牛头山已经很近,高怀远选了一个山头,让麾下兵将停驻下来,就地休整一晚。
但是高怀远也没有敢松懈下来,派李若虎安排了两支斥候小队,前出打探黄严的消息,然后检视过营盘之后,他才躺下休息。
可是天还未亮,高怀远便被李若虎急急忙忙的从梦中叫醒了过来。
“主公!大事不好了!斥候刚刚来报,说黄严军已经进兵至将利县,被蒙古大军包围在了将利县城中,而且斥候回来的路上在我们西面发现了大批蒙古军的踪迹,有大批蒙古军正在朝我们赶来,请主公定夺!”李若虎看高怀远一醒过来,便急切的对高怀远说道。
第六十章 仓促应战
刚刚醒过来的高怀远听闻之后,顿时吃了一惊,从他前几天收到的情报来看,蒙古军攻打阶州城的兵力并不算太多,以黄严军的战斗力来说,不应该会被轻易的包围在将利县城中,想要围住黄严这五千精兵,蒙古军以同样的兵力,想要达到这种形势,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这也就是说蒙古军很可能调集了更多的兵马,赶到了将利县附近。
“斥候现在何在?”高怀远脑子急转,马上对李若虎问道。
“就在帐外侯命!”李若虎立即答道。
“让他进来答话!”
随即一个带着血迹的斥候便被带入了高怀远大帐之中。
“启禀大人,小的昨晚在前往监利县方向遭遇到了一支蒙古军斥候,小的侥幸抓到了个俘虏,讯问之后得知黄将军眼下已经被两万蒙古大军包围在了将利县城中,双方正在激战之中!小的看到前面很多敌军,无法继续前出打探消息,故此回转了这里!
可是在回来的路上,小的发现有大股蒙古军正在朝我们这里行进,他们似乎已经发现了我们的行踪!”斥候一进入大帐,便立即跪下对高怀远禀报到。
高怀远脑子急转了几圈,立即发现自己犯了一个兵之大忌,那就是他太过担心黄严的安危,以至于让他自己也陷入了险地之中。
他只是稍微想了一下,便基本上猜出了蒙古军的想法,那就是拖雷肯定想要在这里来个围城打援,以监利县为香饵,将一路路来援的宋军吃掉,恐怕让拖雷想不到的是,第一个急拉拉的跑来的居然不是普通的援兵,而是他这个四川军政一把手,大宋都承旨高大人!
眼下高怀远可以确定的是,敌军肯定在附近也派出了不少的斥候,已经发现了他们这支兵马的行踪,拖雷一定是正在调遣兵马,来这里包围并且吃掉他这支兵马。
假如拖雷现在查知这支兵马正是南宋蜀中主帅的话,估计会活活笑死,他一不小心就可能成为拖雷功绩表上一个大功了。
明白过来之后的高怀远顿时懊悔了起来,作为一个主帅,他这次的表现可以说是太低劣了,他可以说是同时犯了几个错误,一是不明敌情之下,以少数军队孤军冒进,二是因为黄严可能有危险,便失去了冷静,不顾情况的追上来,没有充分的考虑敌军的情况,三是没有提前收集足够的敌军的情况,总之今天他很可能将这一千多弟兄带入到一个万劫不复之地。
眼下他有两个选择,一是立即起兵朝七方关撤退,争取不让敌军追上他们,二是立即就地构筑工事,在敌军来之前,抢占一个有利地势,进行抵抗,等待岳琨领兵赶来解围。
他立即出了大帐,低头望去,结果发现山道上挤满了刚刚从前方逃回来的众多百姓,他立即派人下山去打听这些难民的情况。
很快亲兵返回来告诉高怀远,这些人大多都是将利县以及周边附近村寨的老百姓,蒙古军集结重兵攻打将利县,少不了要对将利县附近的寨堡村寨进行扫荡,凡是只要他们发现的村寨,几乎全部被蒙古人屠村,听闻消息之后,一些村寨的老百姓自知挡不住蒙古军的攻打,干脆放弃了家园,开始朝关内撤退,而且蒙古游骑时常追杀他们,此时的老百姓正慌乱的朝着前方溃逃,情况很是混乱。
本来高怀远还打算先行回避一下,暂时后撤到七方关,但是看罢道路上出现的这种混乱之后,立即便改变了注意。
“传我将令!全军都立即动手,依靠此山尽可能构筑任何防御的工事,另外在营外三百步挖一条沟出来,掩护这些百姓退回关内!”高怀远立即回到大帐,开始安排了起来。
李若虎一听就急了,立即劝道:“主公,蒙古大军正在赶来,我们这里山势并不陡峭,并不利于防守,而且我们只有这一千兵将,很可能阻不住蒙古大军的进攻,这样固守的话,主公实在是太冒险了,咱们还是先退往七方关,等候岳将军还有沔州后续兵马到了七方关之后,再行出关解将利县之围更安全一些,请主公三思呀!”
高怀远看了看李若虎,微微摇头道:“恐怕是来不及了,眼下路上到处都塞满了前方逃回来的老百姓,我等即便现在动身后撤,恐怕也来不及退回七方关便会被蒙古军追上,一旦那样的话,我们便更无生还的道理!
你去立即传我将令,动员所有人一起动手,在前面筑起石垒,尽可能的坚持到岳琨率军赶来!另外派人立即动身,先回七方关,督促岳琨和麻仲合兵一处,出关来援!时不我待,估计蒙古军很快便会到我们跟前,再啰嗦的话,一切都晚了!”
李若虎看高怀远心意已决,而且高怀远说的也有道理,路上眼下到处都是逃回来的难民,即便他们现在后撤,也会被路上难民所阻,以高怀远的脾气,绝不会狠辣到砍杀难民夺路而逃,而蒙古军追上来,是没有这种顾忌的,用不了多长时间,便能追上他们,到时候一旦被蒙古人在撤退路上追到他们的话,恐怕即便是神仙,也再无生还的道理了。
于是他立即点头答应了下来,转身出帐开始调集护军上下兵将,开始就地构筑御守工事,决心在此死拼到底,争取支持到岳琨领兵赶来解围。
而高怀远披挂整齐之后,取出了他随身携带的那把陌刀,大踏步走出了大帐,下令亲兵暂时将他的帅旗换下,以此迷惑蒙古军,使之无法弄清他们这一军的身份,省的一开始便遭到蒙古大军拼死的攻击。
制置使的大旗很快便被落下,换上了一面普通的军旗,在亲兵们的解释下,全军很快搞清楚了原因,而这些人都是高怀远的亲随护军,即便是从京中带来的那些殿前司的兵将,也各个都是高怀远的死忠,搞明白了状况之后,这些人虽然有些紧张,但是却无人慌乱,随即便在各自军官的率领下,有条不紊的开始在营盘周围构筑起了石垒。
这里最不缺乏的便是石头和树木,一千多人一起动手,构筑工事倒也并不算慢,大批阵地前面的树被很快伐倒,用战马拖回到了营中,嘁哩喀喳的便被削尖,大铁钉被一根根的钉入原木,很快便在阵前构筑起了一道拒马,砍下的树枝等物也不丢弃,用刀砍削之后,丢在拒马后面形成一道简易鹿砦。
而且他们昨天宿营之时,高怀远还是审视过这里的地形,选择的这个无名小山虽然算不上易守难攻,但是两面都是陡峭的悬崖,只有正面还有靠近山道这一面坡度较缓,比较适合敌军进攻,所以构筑工事的时候,基本上只需要在这两面进行就可以了,这样便大大减少了官兵的工作量,使筑磊的速度可以加快许多。
而且李若虎作为高怀远最贴身的亲随,为了保证高怀远的安全,传令下去,立即在山下用原木和乱石截断了那条山道,后面涌来的难民,挑选精壮的立即抓到了山上,强令他们协助官兵构筑工事,其余老弱之人这才放行,让他们朝关内撤退。
而且所有人都不得透露高怀远的身份,以免被蒙古军查知之后,疯狂进攻这里,为延长他们坚守争取更多时间。
虽然这么做引起了一些慌张逃难的难民不满,但是高怀远也知道李若虎这么做是为了他好,故此也没有劝止李若虎这么干,一小队护军冲下山,连续砍了十几个不听指挥,试图闯过他们的难民之后,便控制住了这段山道,很快抓来了二三百个青壮百姓,押回了山上,逼迫着他们也加入到了构筑工事的行列之中,而且不断的还有一些临时被抓来的壮丁被赶上山来。
这些壮丁虽然骂骂咧咧表示不满,不愿意放弃他们的老弱亲人,留在这里等死,但是大刀掌握在官兵手中,他们也不敢不听,否则的话下面路上陈尸的那些人便是他们的榜样,于是他们不情不愿的开始按照官兵的吩咐,抬石头的抬石头,扛木头的扛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