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盗宋-第4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怀远这几年跟救火队一般,大宋哪儿有动乱发生,他就到哪儿,每一次都雷霆一般的将各种动乱给平定下来,这次更是亲自率兵到江南西路平定了陈三枪之乱,即便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而眼下郑清之那些文臣想尽办法要他杀掉高怀远,他所以一直不肯同意,只是不得不暂时先压下了封高怀远为王这件事,而高怀远这次回来也没有找他闹事,静静的呆在家中听候差遣,这让赵昀无论如何也有些下不了手,来对付高怀远。

可是当谢木林抛出赵竑的这件事的时候,赵昀还是被震动了!他开始有些相信,高怀远从最初他登基的时候,便开始暗中做准备了,如果他不杀赵竑,而是私自藏匿了赵竑的话,那么这件事就足够说明,高怀远居心叵测,打算以后以此为要挟,控制他这个皇帝,使他这个皇帝听从他的摆弄,一旦他不听话的话,那么高怀远随时都可以拿这个赵竑说事,宣告天下说赵竑才是当年应该继位的皇帝,干掉他这个假皇帝之后,让赵竑继位,他们不管谁来坐这个皇位,都是高怀远手中的一个傀儡罢了!

如果这件事是真的话,那么高怀远就真是其心可诛了!而且想一下高怀远这些年来强势的作风,不断的扶植朝中亲他的势力,还不断的抓兵权,不断的培植听从他的势力,特别是这份民报,更是在不断的加强他在大宋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这么多事情放在一起,他开始相信郑清之他们说的话了,那就是高怀远想要成为第二个韩侂胄,彻底把持朝政。

“此事当真?”赵昀还是对谢木林问了一句。

“奴才何敢欺骗官家您呀!此事确有其说!”谢木林又一次跪在地上信誓旦旦的答道。

赵昀一狠心一咬牙接着问道:“那么郑大人可确有把握能抓了高怀远,又不至于惹得天下大乱吗?”

谢木林抬头看着赵昀,立即答道:“只要官家能下决心,出其不意速战速决,不给他反应的机会的话,郑大人他们可确保只要祸首成擒!剩下的他那些嫡系也只是一盘散沙,掀不起什么大浪!确保不会天下大乱!”

“那么你去告诉郑清之他们做吧!……”赵昀一抖袍袖,转身过去不再看谢木林的脸。

当谢木林转身离开了寝殿之后,赵昀才转身过来,看着谢木林的背影,小声用只有他自己能听到的声音说道:“对不住了大哥!这个天下我必须要坐下去!这怪不得我什么,只怪你太急功近利了!否则的话,我和你一起共治天下,何等快哉呀……”

第一百一十三章 动手

高怀远这两天似乎还是没什么反应,整日呆在府中深居简出,似乎在等着皇上召见他,但是郑清之这些人却认为,高怀远回来之后,定是已经看出了事情对他不利,这是故意在做表面的工作,让赵昀相信,他并不是一个居心叵测之人,而且从他们四处查探,也没有发现高怀远的势力在进行什么活动,所以他们认定高怀远根本不可能料到,他们居然这次会想要置他于死地。

所以他们这几天也渐渐的放心了下来,但是依旧派人继续严密监视高府所有人的行动,同时他们还拟定了一个计划,只要将高怀远拿下之后,便立即派人去京东、京西、利州等地,撤换掉高怀远的那些嫡系,而且他们已经拟好了名单,将这份名单秘呈到了赵昀那里。

赵昀审过这份名单之后,也已经点头答应了他们的安排,那么接下来他们便可以动手了。

绍定二年二月十九日,京师之中依旧是一片平静,渐渐的仿佛大家也快要遗忘掉了高怀远这个还朝之后的功臣,高怀远自己也深入简出,绝少在公共场合露面了,殊不知此时的京城暗处,却早已是暗流涌动,无数人正在紧盯着朝中的风吹草动。

高怀远伸手接过了二虎从一只鸽子腿上解下来的一个竹管,拔下了塞子之后,磕出了一张纸条。

看罢这张纸条之后,高怀远的脸色沉了下来,重重的叹息了一声,背着手缓缓的走到了兵器架旁边,伸手将刀架上的那把龙鳞宝刀取了下来。

“呛……”的一声,屋中寒光一闪,龙鳞宝刀被高怀远拔出了刀鞘。

“我们的人都到位了吗?”高怀远看了一遍龙鳞宝刀的刀锋之后,还鞘其中又把它摆放在了刀架上,背对着二虎问道。

“启禀主公!按照贾老的安排,该入城的人都已经入城了!现在正在各处听候主公的吩咐!”二虎干脆的答道。

高怀远这次从江南西路返回京师,已经接近两个月时间了,自从他回京那天见了赵昀一面之后,赵昀仿佛已经把高怀远忘记了一般,再也没有召见过他,倒是京畿周边的军队调动频繁,而且殿前司在内城的兵马的主将,也基本上都换成了陈震手下的亲信。

郑损看着手中的这份诏书,呵呵的冷笑着,总算是到了他可以报复高怀远这一天了,自从他返回临安之后,他便一直游走于京城之中那些跟高怀远不对路的官员之间,总算是让他纠结起来了一批受过高怀远窝囊气的一批官员。

在他的不懈努力之下,搜罗来了很多有关高怀远的“罪证”,现在有了这份诏书,他便终于可以向高怀远发难了,这份诏书是郑清之为他求来的,他眼下被着令权知大理寺卿一职,专司负责高怀远这个案件。

当然,运作这些事情也是在暗中悄然进行的,郑损自认为这些事情做的很隐秘,除了他信得过的人知道之外,别的人不可能知道。

虽然赵昀早已下定了诛除高怀远的决心,而且配合他们的计划,已经把审理高怀远的事情秘密的交给了他们来办理,但是毕竟他们还是很忌惮高怀远在京中的那些势力,生怕稍有不慎激起高怀远在京师作乱,所以他们这些人即便有赵昀的默许,但是他们却迟迟没有敢动手。

可是经过他们这段时间的准备之后,这种担心已经不复存在了,陈震已经拍胸脯保证了,他们只要动手,殿前司绝对支持他们的行动,确保殿前司的兵将不会因此作乱,而步军司那边的新任都指挥使凤夏山也私下保证,步军司已经也都换上了他的人,不会有事,加上侍卫马军司的两万兵马,也已经移镇临安城外,分做四营驻守在京师四角,高怀远即便是有万夫不当之勇,他们觉得也掀不起什么大浪了。

绍定二年二月二十一日晨,临安城外四门忽然间全部被披甲军士全部控制了起来,任何人都不允许出入城门,紧接着大批步军司衙门的兵将以及临安府差役涌上了街头,宣布了全城戒严,不许任何人私自上街走动,本来繁华的大街两列的各个门面也都纷纷被要求关张歇业。

内城三门也同时被殿前司兵马关闭,内城街道上也同时出现了大批整装的兵卒,将内城也戒严了起来。

本来还算是平静的临安城顿时便陷入了紧张的状态,许多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紧张不安的趴在窗户上朝外打量着,纷纷议论到底临安城又要发生什么大事了,这种情景不由得令人再一次想起了几年前新皇登基的那天晚上,有点脑子的人便意识到,临安恐怕是要发生大事。

而与此同时,远在京西路阳新县,城门大开,一支提前一个月从江州以剿匪的名义调至阳新县的一千兵马,在江州通判赵作方的率领下,出阳新县西门,踏上了通往大冶县的官道,快速的朝着大冶县方向驰去。

一匹匹背负着调换各地诸军将官的敕令出了临安城,奔赴向了各地。

一支由殿前司御龙弓箭直五百精兵也在新任殿前司副都指挥使吴响的率领下,到了大理寺门前,接出了时任权知大理寺卿的郑损,然后护着郑损,朝着高怀远的府邸浩浩荡荡的开去。

郑损今日也没再像往日那样坐轿,而是在扈从的搀扶下,骑上了一匹高头大马,威风凛凛的手捧一卷黄娟,下巴上梳理的非常妥帖的胡须迎着微风轻轻的在胸前摆动,这么长时间了,他已经很久没有如此开心过了,前年他在利州受到的屈辱,今天终于可以洗刷掉了。

沿街因为戒严,城中基本上看不到什么行人了,只有一队队的殿前司兵将,手持着武器来回在街道上巡视,还不时的将一些街头的人驱逐回家,抑或是干脆就先抓起来,就近看押了起来,所以郑损一行人可以毫无阻碍的走向他们的目标。

第一百一十四章 图穷匕见

高怀远在二虎的服侍之下,默默的顶盔挂甲,将当年赵昀所赐给他的那身精工打造的山字铠穿在了身上,接过二虎手中的那顶兜鍪缓缓的扣在了头上,伸手系紧了下颌的丝带,并且接过二虎又递过来的那把龙鳞宝刀,悬挂在了腰间,这才缓缓的走出了大堂,来到了高府的前院之中。

而高府上下百余名亲卫,这会儿也全部披甲停当,早已列队站在了院子之中,高府的院门紧闭,但是可以听到外面有人正在来回走动。

“诸位!今日我朝之中有奸佞之臣意图加罪于我,虽然古人又云,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之说,但是我高某自问却从未做过对不起我们大宋的事情,自不甘受此冤狱!

当初岳王忠心耿耿一心为国,可是又落得了一个什么样的下场?不照样被那秦桧老贼扣上了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冤死于风波亭中吗?可怜还有那张宪、岳云,也被无辜牵连,被腰斩于市!

我高某自问德操比不上岳王,故此我高某今日决定,绝不容小人如此对待与我,既然他们不仁,那么也就休怪我高某不义了,今日我要带你等出去,清君侧,诛除那些奸佞之臣,你等可愿随我前往吗?”高怀远站在大厅门口的石级上,面沉如水朗声对院子之中的这些亲卫问道。

二虎带着这些亲兵立即大声叫道:“我等愿誓死追随大人!”

他们的声音刚落下不久,一个攀在院墙上朝外观望的亲卫便大声叫道:“大人,有一队官兵正朝着我们府上开过来,已经开始分散包围我府了!”

高府亲卫顿时一阵微微的骚动,有人呛的便拔出了腰刀。

“嗯?尔等稍安勿躁,各自到你们预订的位置上去,听我吩咐!”高怀远把脸一沉,冷声喝道。

这些亲卫于是赶忙收起了刀枪等武器,立即在各自的军官的率领下纷纷散开,只留下了十余个亲兵,在二虎的率领下守在高府大门之内。

这个时候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拍打门环的声音,并且有人在外面叫道:“快快开门!圣旨到!”

高怀远招手让一个亲卫到大厅里面搬出了一张大椅,撩战袍大马金刀的坐在了正对大门的椅子上,而二虎则手持那把硕长而且擦拭的明晃晃令人目眩的陌刀,一脸冷峻的站在高怀远的身边。

“开门,让他们进来!”高怀远微微一摆手,对守在大门处的几个亲兵吩咐道。

几个亲兵躬身接令,立即上前拉掉了大门上的门闩,吱呀呀一声,便打开了高府的大门,随即一队披挂整齐的官兵呼呼啦啦的便冲入了高府,并且立即便将高府之中的几个亲兵给逼退到了一旁,用刀枪逼住了他们,使他们不能乱动。

在大门外面响起了一阵得意的笑声,接着身穿紫色官服的郑损,便在全身披挂整齐的吴响的护随下,撩官袍迈过门槛,带着得意的笑容,手捧一卷黄娟走入了高府大院之中。

但是当他们看到高怀远也同样一身甲胄大马金刀的坐在当院的一张大椅上的时候,郑损的笑容立即僵在了脸上,显然他没料到高怀远今天居然会如此一身打扮,这简直就如同出征一般嘛!于是郑损心中徒然紧张了起来,但是看了一下已经涌入院子之中的这些御龙弓箭直的精兵,他便又放心了下来。

“高大人!好久不见了!呵呵!圣上有旨!请高大人跪下接旨!”郑损走入院子之后,远远的便站住了脚步,对着高怀远得意的说道,而他身后的那个吴响,也带着得意的冷笑,非常配合的发出了两声冷笑,来衬托一下郑损的得意。

高怀远伸手从一个亲兵手中的托盘上拿起了一个茶碗,气定神闲的喝了一口,却并未立即站起来跪下接旨,连招呼人安排香案都没有,斜眼看了一眼院子里面涌进来的这些官兵,又带着鄙夷的目光看了一眼得意洋洋站在他不太远的郑损和吴响两人。

这俩人可真算是老朋友了,吴响当年在江州都统司当都统,他入川之前途经楚州的时候,查实吴响贪墨军饷,于是将吴响打了一顿,还绑缚起来押赴了京城之中交刑部处置,可是这厮去年却咸鱼翻身,去年年底被重新调入京师,入殿前司当了副都指挥使,这件事他其实早已耳闻。

而郑损这厮在利州被他好一顿斥责之后,架空了起来,后来被朝廷调回了京师,先是让他当了个什么大学士,现在又令他权知大理寺卿一职,这个消息高怀远也早已得知。

以前他得罪过的一批官员,这段时间也纷纷复起,回到了朝中为官,这些消息他一个不拉,全部都知道,他还知道,纪先成在昨天早朝,也已经被夺了左谏议大夫一职,令其回家待罪,当这些事情一件件发生的时候,高怀远的心便渐渐的冷了下来。

本来他还以为,赵昀会念及他这么多年以来,和他如同兄弟一般的关系上,念及他曾经冒死将他扶上龙座的面子上,念及他这么多年兢兢业业为朝廷办事的面子上,至多也就是给他个闲王的帽子,把他架空起来也就罢了。

但是当一天又一天过去,赵昀却一直不再见他,就这么把他凉到了家中,还不断的起复那些因他被罢官的官员的时候,高怀远心中便早已明白了,赵昀已经不是以前的那个赵于莒了,自己这些年来,抓住兵权,已经让赵昀感觉到自己威胁到了他的权利,而且因为他高怀远在民间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所以已经让赵昀对他忌惮,那么他便慢慢的也不再指望赵昀能放过他了。

从那一天起,高怀远便也狠下了心,他不是这个时代的人,所以他不会对君权有太多的顾忌,更不会有什么效忠皇帝的思想,既然忠臣做不了,那么他根本也不会想,自己效仿当年的岳飞岳王爷那样,伸着脖子等着赵昀的屠刀落下来。

现在看来,纪先成和贾奇以及他的分析确实不错,赵昀已经对他下定了决心,要把他从这个世上抹掉,彻底消除掉他对这个国家的影响了!

高怀远嘴里面微微有些发苦,脑海中不时的浮现出年少时期,那个跟着他屁股后面,大哥长大哥短的称呼他的那个懵懂少年,他有点想不通,为何他如此为国做事,到头来老赵家却还是要想办法置他于死地呢?难道这是大宋的命数不成?难道大宋活该不能出一个可以为他们光复旧业的忠臣吗?

“大胆!高怀远,难道你没有听到郑大人的话吗?还不快快跪下接旨?”吴响听郑损对高怀远说要宣旨之后,高怀远却坐在大椅上没一点反应,于是狗仗人势的站出来指着高怀远大声喝道。

而郑损的脸色也变得很不好看起来,他也看出来了,高怀远今天也是有所准备的,似乎高怀远压根就知道他们的到来,并且并不太在乎他手中捧的这份圣旨。

高怀远的思路被打断了,两眼猛的一睁,朝着吴响和郑损怒视了过去,两道目光好像利箭一般,看的郑损和吴响心中一寒,郑损吓了一跳,不由自主的后退了一步。

“哦?本官以为,官家早就把本官给忘了呢!呵呵!好吧!你宣来我听听吧!”高怀远带着揶揄,带着愤怒,坐在椅子上冷笑了一声,对郑损和吴响说道,却没有一丝要跪下接旨的意思。

“大胆狂徒,难道你想造反不成?这乃是圣上谕旨,你胆敢不跪接……”一看到高怀远如此嚣张,连跪也不跪便要郑损宣旨,吴响便立即大声对高怀远斥道。

郑损一抬手,制止了吴响继续呵斥高怀远,冷笑一声道:“罢了!吴将军稍安勿躁,看来高大人早已忘了做臣子的本分了!既然如此也罢,那么我便宣旨又能如何?”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查枢密使高怀远多有以图谋逆之事,为明正法典,特令大理寺会同刑部查实……钦此!”郑损打开了手中的黄娟圣旨,对着高怀远大声的读到。

“来人,把罪臣拿下!”郑损在读完之后,合上了圣旨,然后指着高怀远大声的对他带来的兵卒们叫道。

“哈哈……!我看谁敢拿我!哈哈哈哈……”高怀远听罢圣旨之后,立即放声大笑了起来,并且负手站了起来,同时留在院子里面的少量亲兵一个个也怒目圆睁,二话不说便呛的一声,拔出了腰刀,指向了那些试图朝高怀远冲过来的差役。

高怀远站起身之后,用冷厉的眼神盯着郑损,抬腿慢慢的朝着郑损走过去。

几个拿着枷拷铁链正要上前拿捕高怀远的差役当即被吓得停下了脚步,他们这些人平日里也就是狐假虎威,在京城里面作威作福,今天当看到院子里面高怀远的这帮亲兵居然敢抗旨不说,还居然当着钦差大臣的面拔刀相向,而且一个个都如同凶神恶煞一般,而且这个高枢相也浑身上下都散发出一股凛冽的杀气,他们这些人不由得被高怀远身上那种凛冽的气势所震慑,都不敢再朝高怀远逼过去了。

第一百一十五章 抗旨

其实这也难怪,经过这么多年的南征北战,高怀远逢战每每身先士卒,冲杀在前,手中大刀杀人没有三五百,起码也有一二百个了,而且他领兵数量动辄数万,什么大场面他没见过,一旦怒起来的话,就连他麾下那些身经百战的将领们都有些害怕,就更不用说这些平日里作威作福的差役了,没被吓坐那儿就算是胆子够大了,但是要让他们上去按住高怀远锁起高怀远,再给他们一个胆子也不太够。

郑损也有些害怕高怀远身上那种凛冽的杀气,不由自主的又退了半步,而高怀远忽然站定了脚步,仰天大笑了一阵,朗声说道:“想我高某自十几岁起,便为大宋征战,抗金兵,讨匪盗,平湖州、复京东、退鞑子、下江西至今已经十数年有余,身上大小战伤不下数十处之多,何曾尝过一败?高某兢兢业业为国效力,天下谁能不知?而当今圣上也乃是我少时故交,你等今日拿着一份矫诏,便想将我擒入大牢,朗朗乾坤难道还有天理吗?

这份诏书定是矫诏,高某绝不相信圣上会下此诏对我!本官要亲自面圣,问问圣上可是真的下了此诏,假如圣上告诉本官此诏书确乃他下的诏书,本官便无话可说,任你们处置便是!但是今日我不见圣上,你等就休想把我带走!”

“大胆!罪臣高怀远,你所犯之罪早已被我等查实,居然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