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盗宋-第4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百四十二章 投顺

张方点头称谢之后之后对杨涟兴道:“既然国大人不知道,那么在下也不妨告诉国大人也罢!自从我朝高枢相查知蒙古大军将要进攻贵国消息之后,便立即动身前来了利州路,并且立即调动了四川全境的宋军精锐共计十数万大军,已经屯兵于西合州、天水军、成州以及凤州等地,只等国大人一句话,这些大军便会进入凤翔路境内,助国大人抵御蒙古大军的进犯!而且这次是我们高枢相亲自督师前来,绝对可确保万无一失!

但是假如国大人不答应的话,那么我们也就不再等候国大人的答复了!与其让汉中之地让蒙古鞑子占去,使此地大宋遗民遭受蒙古大军的屠戮,到还不如我们先行夺回,毕竟此地也是我朝旧土,我们拿回去也是理所当然!不过我们高枢相不远因此再大动干戈,故此才会差遣在下先来劝一下国大人!”

听闻这个消息之后,杨涟兴的脑袋轰的一下便大了三圈,现在他为了一个蒙古大军的事情就已经是如坐针毡了,以他的兵力单独对付蒙古的拖雷这路大军,就已经离死不远了,假如事情果真如同张方所说的那样的话,那么他的凤翔路便可以说彻底完蛋了!

想一下张方说的不错,这一次南宋之所以会行动异常,提前告知他蒙古人来袭的消息,其实就已经在暗中准备了,而既然对方过来劝降自己,那么便基本上有把握能占住凤翔路,要不然的话他们也不会费这么大劲跑过来再劝自己投降,自己投降之后假如他们无力抵御住蒙古大军的话,凤翔路照样还是被蒙古人夺占了去的话,他们也根本就不必这么做。

十几万大军,这可是一支巨大的力量,据说拖雷这次领兵入陕,也不过只是带了三万多蒙古大军罢了,假如张方没有故意夸大宋军的兵力的话,以宋军这么多兵力,应该是能挡得住蒙古大军的。

听到这里之后,杨涟兴的心已经彻底活泛了起来,但是他还是没法立即表态,踌躇了一阵之后他点点头道:“这件事毕竟不是小事!请张大人且容我思量一二再做答复吧!来人,先给张大人安排一下住处,妥善款待,不得任何人骚扰张大人休息!”

张方到此便看出来杨涟兴基本上已经被他说动了,只差最后下定决心了!于是站了起来拱手对杨涟兴称谢告辞道:“既然如此,那么在下也就不打扰国大人了!我们高枢相告知在下,给国大人留三天考虑的时间,供国大人决断,三天之后假如国大人还拿不定主意的话,那么我军便不会再等国大人了!我们将会自行进入凤翔路,同蒙古大军决战,假如有任何人拦阻我军的话,我军都将给予摧毁!

另外在下不妨再透露一点消息给国大人听听,那就是眼下就连吐蕃的萨迦班智达也已经到利州参谒我朝高枢相,打算联合吐蕃诸部并入我朝辖下,我朝已经在利州为其建起了一座佛寺,供其居住以及宣讲佛教!只待这次高枢相返回利州,便可最后达成协议了!

还请国大人好自为之!多谢款待,在下告辞了!”

说罢之后,张方便扭头大步走出了杨涟兴的客堂,跟着一个杨涟兴的亲随去安排他和随行人员的住宿去了。

杨涟兴张大了嘴巴,看着张方离去的背影,这一连串的话如同重磅炸弹(假如当时有的话!不过貌似当时已经有了震天雷这种炸弹了吧!)一般轰得杨涟兴脑袋晕乎乎的,半晌有点反应不过来,甚至连送一送张方也给忘了。

一直楞了半晌,杨涟兴才算是镇定下来,赶紧招呼另一个手下亲随道:“刚才那个宋使的话你也都听到了,切莫说出去,赶紧去查探一下,他所说的可否是真的,这段时间本官忽略了宋人那边的事情,料想应该坊间有人已经知道一些消息了!你速速去查问一下!赶紧回来禀报于我!”

那个亲随赶紧领命,转身跑出了府衙,开始按照杨涟兴的吩咐去查访张方所说到底有没有这些事情。

而杨涟兴仿佛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在府衙之中坐卧不安,等着手下人给他带回来消息。

就这么一直等到晚上,那个派出去的手下才急急忙忙的跑了回来,一见到杨涟兴便立即说道:“大人!小的已经在坊间查探了一下宋使所说的事情,从利州方向过俩的人多在坊间传着这些事呢!宋使所说应该不假,大批宋军数天之前已经进驻到了他们利州的关外数州,虽然不清楚到底有多少兵力,但是数量绝对不少,而且还在源源不断的朝着关外增兵!

而且吐蕃人的事情据说也不假,在吐蕃诸部之中颇有名望的那个萨迦班智达也确实已经到了宋境之中,宋人在利州为其建起了一座很大的佛寺,供其在利州宣教!”

杨涟兴倒吸了一口凉气,坐在椅子上半晌没有说话,脑子里面乱哄哄的一片,反反复复的思量着今天张方所说的那些话。

他掰着指头算了一下手头可以调用的力量,算来算去得出的结论还是他没法支撑下去,不管是蒙古大军还是宋军,他都挡不住任何一支,总之他所辖的凤翔路只可能有一个结果,那就是被人给占领了去。

得出这个结论之后,他便接着想,到底该让谁占去比较好呢?这个问题倒也没让他太过困扰了,因为他熟悉蒙古人的行事作风,他们蒙古人历来凶残,只要占领了凤翔路之后,那么凤翔本地的军民等到的只能是蒙古人的血洗,而宋人那边则会好许多,因为毕竟到现在宋人还是拿他们这些汉人当作同胞看待,即便是军纪差点,也不至于像蒙古人那样对待这里的人,所以这一点好说。

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是该不该投降的问题了,自从两年前他调任山西节度使之后,他的家财以及家人便基本上都从中原迁至到了陕西一带,一旦不降的话,不管这里被谁攻破,那么等待他的结局都只会有一种,那就是他都铁定没活路可走,子女要么为奴,要么也跟着他一起玉石俱焚,至于家财就不用再考虑了!

算来还是投降对他有好处,可是蒙古鞑子那边可没给他什么承诺,一旦投降了蒙古人的话,那么他的家人还有家产很可能不保,但是宋人那边却答应照样让他做官,还保证他家人和家财的安全,这件事便很好判断了。

拿定了主意之后,天色已经到了三更天时分了,但是他还是招手让下人立即去把几个最信得过的幕僚招到了他的府上,关起门开始密商了起来。

张方带着他手下的十几个侍卫,很惬意的住在凤翔府的驿馆里面,被杨涟兴好吃好喝好招待着,静静的等候着杨涟兴的回话,虽然有不少金军在看管着他们,不让他们离开驿馆半步,但是张方也并不太紧张,整天享用着杨涟兴送给他们这些人的美食美酒美女。

一直等了两天之后,杨涟兴才派人将张方又请入了他的府中,不过这次却不是将张方请到府衙里面,而是将张方请到了他的家中。

张方随着侍从一到杨涟兴的府门前,杨涟兴便立即从里面迎了出来,陪着笑脸非常客气的把张方迎入了府中,并且直接把张方带到了一个偏厅之中,张方看到几个身穿金国官服的人早已侯在这里了,一看到他到来,便纷纷迎了上来,而且偏厅之中摆放了一桌酒席,看来是早已做好了款待他的准备了。

杨涟兴这次见张方,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处处都很是谦恭,一进偏厅,便立即向张方介绍起了屋子之中的这些人,原来这些人基本上都是杨涟兴手下的一些官员,每个人都在凤翔路和临洮路担任着要职。

张方也很是客气的一一和这些人见礼,杨涟兴介绍过之后,便将张方奉到了上手位置坐下,虽然张方以他的官职卑微为由拒不肯坐上手位置,但是还是架不住杨涟兴这帮人的劝,被强按到了上手位置坐下。

这一次酒宴时间其实并不长,但是双方却可以说是皆大欢喜,宴后虽然天色以黑,但是张方在出了杨涟兴的府邸之后,还是立即带上他的十几个侍卫,在二百金兵的护送下,朝着成州方向连夜赶去。

高怀远当见到了张方之后,听罢了张方所述,立即便令书吏拿出了一些空白敕书,将张方所述诸人的名字写上,并且直接按照其品序写定了官职,又交给了张方。

张方连一刻也没有休息,便再一次上马,驰回了凤翔府,将这些盖着大宋皇帝玉印的敕书交给了杨涟兴等人。

杨涟兴拿着这份南宋朝廷的敕书,这才放心了下来,不过有俩官员却满脸狐疑,捧着这份写着他们名字的敕书问道:“张大人为何会如此之快,便带着这些敕书返回了这里呢?”

言下之意其实还是在怀疑这份敕书的真伪问题,因为一般情况下,像任命他们这样的官员,起码是要经过许多程序的,首先便要送回宋朝的京师,呈给皇帝过目,皇帝答应之后才能交由吏部行文,拿到宫中加盖玉玺,这才能派人下发。

而张方从离开凤翔府到又回来,总共也就是一天半的时间,即便是他会飞,也不可能这么快便拿到盖着玉印的敕书返回这里,所以难免会有人怀疑这份敕书的真伪问题了。

“呵呵!诸位一定是在怀疑你们手中的敕书是否是假的吧!这个诸位不必担心!此敕书绝对乃是货真价实的敕书,上面的玉印也绝对是我们圣上的玉印,做不得半点假的!

这次我们高枢相乃是亲自入川,早已奉了圣上旨意,可以便宜行事,故此才会带了不少这样的空白敕书,只要高枢相同意之后,这些敕书填上名字,便是真的!故此诸位不必担忧!”张方立即对他们解释道。

听罢了张方的解释之后,杨涟兴这才彻底放松了下来,于是连连向张方道谢,并且保证将会按照他们的约定行事,同时还一个个给张方塞了不少的礼物,但是被张方一一谢绝掉了。

而张方则将随行带来了数箱宋朝官服移交给了杨涟兴等人,被他们恭敬的收了下来。

第一百四十三章 进兵

绍定三年六月十六日,随着高怀远一声令下,陈驻于西合州、天水军、成州、凤州的宋军便立即各自提兵,浩浩荡荡的开入了宋军交界的金国境内,兵分三路进入到了金国属地临洮路和凤翔路之中。

岳琨和何进领一路大军直接便挺进到了金属秦州城下,号炮一响,秦州城便立即城门大开,城头上还悬出了几个血淋淋的人头,从发式上一看便知乃是女真人的人头,一个身穿宋朝官服的官员,带着一批穿着各式衣服的官员立即便迎出了秦州城,手捧秦州大印呈给了岳琨。

岳琨没有接印,而是笑道:“方大人不必客气,这大印您还是留着吧!岳某受命只是帮助诸位大人抵御蒙古大军罢了!对于地方事务,岳某不会过问,所以地方政务还是要靠诸位来处置了!”

这个姓方的官员这才彻底放心下来,连连告谢才将印绶收了回去,请岳琨等入城休息。

岳琨又笑道:“这就不必了,在下军令在身,不敢耽搁,还要立即率军北进,就不在此地久留了,酒宴之类的就等在下得胜还师之后再说吧!在下受命在此留下以前兵马,协助诸位御守秦州,还望诸位妥善安置!”

于是岳琨点出一员部将,带领一千精兵随同那个行方的官员入城,而他自己则率领大军浩浩荡荡的绕过秦州城,朝着临洮府方向开拔而去,沿途并不做任何停留,也绝不去袭扰临洮路境内的百姓,军容整肃的朝前开拔。

看着绵延不断的途经秦州的宋军大军,秦州的官民无不心中惊叹,他们何曾见识过宋军如此威风过呀!各个暗自庆幸,这次幸好没有和宋军打起来,要不然的话,这么多宋军一股脑冲上来,秦州这个小城如何能挡得住他们的步伐呀!也幸好是他们的官员接受了宋朝的招降,要不然的话,这一次他们铁定是要被这支威武雄壮的宋军给碾成粉末了。

而那个留在秦州的宋军军官,则立即带着麾下兵将进入到了秦州城中,按照事先的约定,先是将城中原来的金兵集中起来,然后收缴了他们的武器,将他们移出了秦州城,在城外驻扎接受整编,而他们却接管了秦州城的防务,将秦州纳入了大宋的辖地。

这样的事情不久之后便在凤翔府也上演了一次,高怀远亲自率军和黄严的沔州军、鲁有粮的金州军合兵一处,数万大军浩浩荡荡的便开至了凤翔府城外。

沿途虽然有些金军未接到投降的命令,抑或是不愿意投降,但是当他们看到如此多的宋军浩浩荡荡的开入金境之中,却也没人有勇气拿脑袋朝宋军的枪尖上去撞,于是当即沿途的金兵便立即作鸟兽散,跑了个一干二净,根本没有给宋军制造出什么麻烦,即便是一些寨堡不降,高怀远也只是令黄严抑或是周昊随便去用火炮轰上几炮,随即便打开这些金军据点的大门,率军冲进去嘁哩喀喳,解决掉了试图顽抗的那些金军,基本上没有怎么耽搁时间,三天之后,便抵达了凤翔府的城下。

而凤翔府的杨涟兴当天也在城中宣布归顺大宋朝廷,城中当时便乱了起来,一些女真官员抑或是军官立即便试图阻止杨涟兴献城投降,但是被杨涟兴立即派兵给镇压了下去,将那些不同意投降之人的脑袋剁了下来,还派人抄了他们的家,满门皆杀,很快便镇住了城中的反对声浪。

而且杨涟兴告诉城中的那些部下,不管他们是汉人还是女真人,告诉他们这次他之所以降宋的原因,并且还告诉他们,只要他们跟着一起投降宋朝,宋朝也绝不会难为他们,可以确保他们家人以及家财不受侵犯,还可以保留他们的官职。

于是城中的反对声这才渐渐的安静了下来,即便是个别人不太愿意,但是眼下大势已去,他们也没什么好办法,要么效仿先期反抗的那些人一样,满门被杀,要么就只能老老实实的接受这个现实,跟着杨涟兴投靠大宋朝廷。

高怀远的中军尚未抵达凤翔府,便远远的看到路上一些身穿崭新宋朝官服的官员捧着印绶跪在道路旁边,于是他翻身下马,大踏步的走到了这些人的面前。

“这位一定就是杨涟兴国大人吧!本官便是高怀远!幸会了!快快请起!”高怀远认准了中间跪着的那个胖子,便赶紧上前搀起了他。

杨涟兴一听这个身材高大伟岸的宋将便是他如雷贯耳的高怀远,于是连连称谢,连道不敢,被高怀远搀扶了起来,开口道:“罪官杨涟兴迎接高枢相来迟了!还望高枢相多多见谅!”

高怀远又去搀起了其他那些跟着杨涟兴投降的金朝官员,吩咐人在路边摆下了凳子,便和杨涟兴他们谈了起来。

杨涟兴把他今日弹压凤翔府之中反对势力的事情告诉了高怀远,并且连称有罪。

“呵呵!国大人果真乃是信人!你能如此拨乱反正,重归我朝,不但无罪,反而有功,而且还是首功呀!高某不才,愿意在此事之后,为国大人亲自到京师请功,确保国大人以及诸位大人可获得晋升!”高怀远大声笑道。

杨涟兴等人赶紧站起来连连称谢。

“诸位不必客气!我朝积弱百年,而你等祖上虽然降于金人,但是也只能说是被迫无奈之举,只怪我朝当初遗弃了他们!此事并不是你等之错!而现如今你等能携从再一次归于我朝,正是你等的明智之举,于国于民,你们的功劳都会被记下来的!而关中自古乃是我汉人故土,现如今跟随诸位一起回到了我们大宋手中,诸位可谓是功不可没呀!你们大可放心,本官历来说话算数,绝不会食言而肥!这一次本官入陕,就是要拯救关中百姓于危难之中,而还请诸位多多协助高某才行呀!”高怀远再一次对杨涟兴等人说道。

听罢了高怀远这席话之后,杨涟兴等人觉得脸上有了光彩,本来他们虽然降了宋朝,但是还生怕高怀远他们这些宋朝官员看不起自己,给自己这些降将脸色看,但是当高怀远再次表态之后,他们觉得腰杆也直了起来,觉得自己这次真是做对了,他们不但不是懦夫,反倒成为了高怀远口中的民族英雄,所以一个个都很是感动,再一次在杨涟兴的率领下,跪下对高怀远连声道谢。

和秦州一样,高怀远只是派兵接管了凤翔府的城防以及治安,并且下令在城内外所有村镇县乡张贴安民告示,告知当地百姓,现如今他们已经又是大宋子民了,不必惊慌,大宋会发兵保护他们的安全的,并且在告示中写明,一旦发现有人试图反对此举者,将严惩不贷,对于揭发那些试图谋反者,将给予重赏。

虽然地方一些女真贵族并不甘心就这么让南宋又把关中之地拿去,纠集了一些人试图闹事,但是老百姓自己心里面有杆秤,金主保护不了他们了,由着他们被蒙古人祸害,现如今大宋的兵马到了这里,要保护他们,他们自然乐意接受这种保护了,所以当一些女真人试图作乱的时候,往往都有人飞报官军,官军立即便派兵对其进行雷霆镇压,凡是参与作乱者,满门抄斩直至杀绝他们全家,这一点上高怀远是毫不留情的,因为这牵扯到以后大宋对此地的统治问题。

当然也有一些地方百姓仇视一直欺压他们的那些女真贵族,当得知现在凤翔路已经宣布归顺大宋朝廷之后,立即便有人结伙找那些女真贵族报复,冲入女真贵族的家中大肆抢掠杀人,对于这种事情,女真人找官府要求保护,高怀远考虑到毕竟眼下不易激起金人对大宋的仇视,所以也着令军方派人进行了镇压,保护这一部分愿意归顺大宋的女真贵族的人身财产安全。

而且宋军上下都下了严令,不得扰民,并且祭出了百年之前岳家军的口号,饿死不打掳,冻死不拆屋,只要发现有宋军官兵趁机祸害当地百姓的,一律都拉出去就地正法,悬首示众,以此来安抚当地百姓的民心。

毕竟这里的百姓已经接受了女真人百年左右的统制了,想要让他们认宗归源并非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老百姓不吃这套,他们认的是实惠,谁对他们好,他们就愿意被谁统治,宋军入陕只能以这种亲民的手段,来收买这些当地百姓的人心。

同时细作们化装成当地百姓,撒开深入到民间各地,大肆的宣扬宋军的仁义还有归顺宋廷的种种好处,这些事情其实在一个多月之前便早已暗中开始进行了,所以这次高怀远率军接管凤翔府,基本上还算是顺利。

而杨涟兴等一些金国旧臣,在倒戈之后,因为感激高怀远的信任,做事也很卖力,甚至主动打开粮仓,将粮食送给宋军,供其充作军粮使用,还主动把府库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