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争霸三国-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鳎业缺臼窍腥耍匀换故腔怪性埔昂椎暮茫 

    郭嘉说着,转身就要走。

    陈诺有点不解,赶紧拉住他:“奉孝先生,你不是来找我喝酒的吗?”

    郭嘉回过身来,看了陈诺两眼。见他一副诚恳的样子,也就点了点头,抖了抖袖子,抓住他臂膀,笑道:“冀州虽然暂时没有什么危险,但城外仍有赵浮等人在。只要他们存在一天,怕你们的日子也没有那么好过吧?你自己的事情都忙不过来,愁在眉梢,还哪里有功夫陪我这等闲人去喝酒?就算勉强,那也是苦而无味,喝不出什么味道来。你去忙去吧,去忙去吧!”

    陈诺一动,赶紧拱手说道:“奉孝先生说得在理!赵浮一日不除,我一日食不甘味。可奈我数战下来,仍是不能攻破贼人防线,心里一直不痛快,倒是被奉孝你一眼看破了。既然话已说到了这里,不知奉孝先生可否有好的办法助我破贼吗?”

    郭嘉摇了摇手,说道:“赵浮这人虽然脾气不好,急功好战,可他既然吃了上次一败,身边又有程奂相助,要对付他,那可难办。不过我听说,他们被围在山上没有粮食吃,已经到了杀战马果树皮的地步,你们完全可以等他们都饿死绝了,再直接去替他们收尸不是挺好?”

    要等他们都饿死,陈诺等得,袁绍可等得?

    陈诺知道郭嘉是跟他开玩笑,也并没有立即驳斥。

    “不过!”

    郭嘉突然又道:“赵浮这人虽然身上一大堆毛病,但此人向来忠义,在冀州事上,虽然行事有些过分,但对韩馥那是绝对的忠诚。只是可惜的是,我听说因为上次一战,韩馥身死了,而且就是死在赵浮他的手上。自古道主辱臣死,更何况是他亲手杀了韩馥。只是赵浮他此刻被困在山中,消息封闭,等到他听闻这个消息后,不知道他会有什么反应?”

    “可是……”

    陈诺还想跟他解释韩馥并没有死,但脑子一转,眼前一亮,再看郭嘉那副神情,顷刻间明白了过来。

    郭嘉这是在教他破敌之法,他心里一喜,正要拜谢,郭嘉已飘然步出丈远。

    相对于城内的安定,城外山上,则刚刚经过了新一轮攻伐。

    双方互有胜负,赵浮等人死守山口,颜良等人仍是无法取胜。

    一场战斗下来,尸体堆积山口。程奂看得心急如焚,也终于忍不住再次责备赵浮。

    “想那晚若不是将军硬是要贸然出动,我等岂会坐困至此?”

    赵浮满身是血,两臂因砍杀过度而变得麻木不仁,颤抖不止。他心里知道错了,但口里不承认,又不好驳斥,等到实在听不下去了,将刀往地上奋力一插,大声叫道:“事已至此,你还想怎么样?难不成要我以性命相抵?”

    程奂眼看赵浮瞪起牛眼,蛮不讲理,也就一跺脚,不跟他争了。

    这时,山下突然一阵躁动,接着传来鼓乐之声,声音甚哀。

    赵浮和程奂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相互对视一眼,也就立即下山来看。

    也不知为何,刚才山下剑戟森然的贼营,突然间处处挂白,加上哀乐的演奏,变得哀肃而庄严。

    程奂在旁说道:“难道是袁军之中有什么的将领死了?”

    也就在这时,一人上来,向赵浮说道:“赵将军,下面贼将高览要找你答话。”

    “高览?”

    赵浮皱了皱眉头,知道被他们囚禁的高览肯定是被陈诺他们放了出来,既然找他说话,他也不能不下山。等到了山下,赵浮远远就看到一身缟素的高览,心里大恶。只是还没有开口,反是被高览举起大刀,瞪起巨眼,恶狠狠的指着他大骂了一通。

    赵浮听得糊涂,但有一句是听得清清楚楚,如雷轰顶。他吓了一跳:“你是说,韩使君他……他死了?”

    马上高览鼻子一哼:“你这是明知故问!当晚你明明知道韩使君就在袁军之中,可你争功,居然毫无顾忌,发令让弓箭手不停放箭,而且每支箭上都浇油燃火。哼,你这么做分明是想置韩使君于死地,想要活活烧死他!

    想韩使君身中你数箭,若不是被陈大人及时救回,当晚就一命呜呼了!可恨的是,虽然经过连日的救治,到底还是没能救下韩使君。目下韩使君已然身死,可不正好合了你这贼子的心意?你这杀人凶手,快快出来,与吾一战!”

    赵浮听得头皮发麻,哆嗦着身子,反复问他:“韩使君死了,韩使君死了?他是被我杀死的?”

    高览怒视着他,挥舞着手中刀子:“你满意了吧?这不正是你这贼子想要看到的吗?”

    “不!”

    赵浮摇着头,大叫一声,跌下马来。程奂等人想要去扶,被赵浮一推,仰天狂吐一口血,大叫道:“韩使君之死罪在我,我无面目再活世上矣!”

    程奂虽然心里不好受,但听赵浮这么一说,还想要劝他几句。但已经来不及了,只见那赵浮仍是改不了急性子,他再次大叫了一声,将刀一举,往脖子上抹去。

    虽然程奂伸手来夺,但赵浮刀快心急脖子嫩,一刀下去,血光溅起,赵浮的半个脖子早已经歪了下来,再去救已经不及了。

    高览眼看赵浮当真自杀了,心里不无佩服陈诺。他心里嘿然一笑,又看贼兵阵中大乱,他也就举起刀来,大喝一声,命令士兵全体出击,随着他奔杀入敌阵。

    那程奂眼看赵浮身死,也是一跺脚,还想抢回赵浮的尸体,不想刚走出两步,还没有到赵浮跟前,早被对面高览一箭射来,正中胸口。

    程奂手握住箭矢,回转头来,逼视着高览,问高览:“韩使君……他……他真的死了吗?”

    高览脸上肌肉一动,反问他:“一个将死之人,还有必要知道这些吗?”

    他手一挥,又有无数箭矢一齐朝程奂胸口上射来。程奂至死瞪大着眼珠,看向赵浮。看来,他是为赵浮之死感到可惜。或许他,已经知道这是他们的一个计谋罢了。

    赵浮、程奂一死,群龙无首,其余人也就纷纷弃下武器,投降了高览。

第三二章:张郃愿降() 
赵浮自杀,程奂被乱箭射死,城外叛军一旦被剿灭收降,冀州内外暂时得以安定。陈诺也就让人劝韩馥长子捧了印绶至黎阳袁绍带兵来邺县接手冀州。

    在袁绍未到的日子,陈诺虽然职责卑微,但身为袁绍的使者,又在冀州事上功劳最大,像颜良、高览等无不钦佩,也甘愿遵从陈诺令,戒行内外,团结一致,冀州才得以很快恢复到当初状态。

    不二日,孙轻、雷公等过来向陈诺辞行,说是冀州初定,他们也放心回黑山了。

    陈诺还想挽留他二人,但奈何他两坚持要走,陈诺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亲自送他们出了冀州城十里。

    孙轻与陈诺作别:“陈大哥,以后有用得着小弟的地方,尽管派人来通知一声,小弟就算是赴汤蹈火,也一定全力以赴!”

    陈诺以手托他双肘,赶忙说道:“冀州之事多亏孙兄弟你的帮忙,下回一定要请孙兄弟你好好喝一杯。这次回去,也请孙兄弟代我致谢张大帅。”

    孙轻点了点头,说道:“陈大哥,你放心吧!”

    陈诺又走到雷公身边,向他一并表示感谢。送走了孙轻、雷公二人,陈诺也就回了城中。先看过了韩馥,见韩馥虽然仍是不能动弹,好歹已经脱离了危险,也就心安了。从韩馥这里出来,他也就回了下榻处。

    只是陈诺还没有坐热,门外就有人来求见。

    等到传了来人,他也并不认识他,不无疑惑的看向他。

    那人一笑,走上前两步:“鄙人是代逢纪逢大人来向陈大人你贺喜的!”

    “逢纪?”

    陈诺微微一楞,逢纪怎么会突然派人来见他,还贺喜?这不是黄鼠狼给鸡拜年吗,他能安什么好心?但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更何况逢纪是袁绍身边的红人,他可不能轻易得罪。

    听他一说,赶紧延请上座,问了姓名,又道:“刚才你说是逢大人派你来向我贺喜?不知这喜从何来呀?恕鄙人一时糊涂,还请言明。”

    那人嘿嘿一笑:“陈大人说笑了!想当初袁将军派出五大说客都未能说服韩馥,最后还被韩馥灰溜溜的从冀州撵了出来。而陈大人你来冀州不过十几天,不但说动韩馥,而且还帮助他平定了冀州的内乱,这等功劳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建立的!

    说来,陈大人坐拥这么大的功劳,难道不令人可喜可贺?因此,逢纪大人才派小的来向陈大人你先行贺喜,就是怕今后陈大人高升,门庭太高,想贺喜都排不上队伍呢。”

    虽然是‘贺喜’,但听他说话语气颇有讽刺的意思。逢纪他可是见识的,出发前,他就曾受到逢纪的‘照顾’,这才推辞高官甘愿做了小吏。现在他又派出使者说出这样一番话,虽是贺词却听不出一点‘喜’的味道。

    陈诺呵呵一笑,谦逊两句,把功劳尽往逢纪身上揽。

    “不然!”

    那人摇头笑道:“逢纪大人听说陈大人刚入冀州时,冀州城还仍是一片混乱,但陈大人你懂得招揽人心,出榜以安民,遂使冀州没有遭到严重破坏,这是陈大人你的第一功。

    再者,赵浮、程奂之乱,陈大人你能够审时度势,没有与贼人硬来,出奇招以让贼子认罪伏诛,遂使冀州没有遭致其他隐患,这是陈大人你的第二功。

    这第三件功劳,当然是陈大人你保全了韩馥其长子奉印绶至黎阳以劝袁将军接手冀州,这样冀州得来名正言顺,也就不会引起外人猜疑,更不会授人以柄了。

    陈大人你这三件功劳归功于一点,就是陈大人你说服了韩馥韩馥心甘情愿让出冀州。如此一来,这袁将军的冀州虽然在他手上,实际上是陈大人你一手打拼出来的,冀州的真正主人是你陈大人才是!”

    陈诺吓了一跳,官场大忌莫过于功高震主了,被他这么一说,就算他无心,也便成有意了。

    陈诺赶紧笑道:“逢大人这话也太过严重了,鄙人实在不敢当!想我之所以能够顺利说动韩使君,其实是韩使君他原本就慑于袁将军之威望,我不过是替他分析了一下当前的形势,使得他幡然醒悟过来,这才甘愿让出冀州,我也不过从中捡了一个便宜罢了。要说功劳,我这初来乍到的小辈,哪有逢大人一直追随袁将军鞍前马后的功劳的万分之一?”

    那人不理他,将逢纪的话带到:“其实陈大人你也不必过谦,是什么功劳就当什么重任。逢大人说了,他当真佩服陈大人你,想大人不但劝动韩馥出让冀州,还懂得洁身自保这个道理。功劳自己得了,而且不留一点骂名,把棘手的问题全都留给袁将军,这才是陈大人你的高明之处。”

    看着逢纪使者谄媚的一笑,陈诺心里咯噔一跳,他这是什么话?

    虽然他的话实在难听,但他也不得不认真应答:“刚才鄙人也说了,鄙人不过是个初来乍到的小辈,什么事情都不懂,在冀州事情上鄙人如果有什么做得不妥的地方,还请大人代为我言明。”

    那人一笑:“这道理难道陈大人你想不明白?天不可二日,冀州不可二主。袁将军虽然接手冀州,但韩馥仍在,你叫他两个今后如何整日面对?”

    陈诺想了想,说道:“这一点倒是我疏忽了,韩使君虽然使长子送印绶到黎阳,但他至今仍在将军府上养病。请放心,我这两天就派人去劝说,可让他搬出将军府,以待袁将军接手冀州。”

    那人摇头笑道:“只怕根本问题这里吧?”

    看着那人诡异的一笑,陈诺心里咯噔一跳。

    根本问题的确不是在这里,如果韩馥死了,那一切问题也就解决了。

    陈诺微微一愣,一时没有答话。

    那人嘿然一笑:“陈大人,逢大人让我转告你。其实呢,有时候一个人的功劳真的不必太全了,这对于他自己非但不是好事,而且容易引起他人妒忌。别的我也不多说,话我也已经带到,陈大人你好好考虑考虑吧,我这就回去复命了,陈大人留步。”

    那人说着,也就站起身来,躬身告退了。

    陈诺目视着那人离开,缓缓的落座。

    逢纪这话不是一点道理也没有,如果这冀州功劳他一个人独得了,袁绍怕也不会高兴。所谓水太清则无鱼,有时候某件完美的东西上面有些许的瑕疵,也未必是坏事。

    好人他做了,那么坏人呢?

    果然,等到袁绍入冀州的前两天,韩馥因为病情突然恶化,终于一命呜呼了。

    而袁绍,先前一路来时,还不停让人给他送来赏赐之物,颇为丰厚。有时候,甚至一天三至,弄得其他人都是羡慕不已。

    就算是颜良,他也是羡慕得两眼通红,拉着陈诺的袖子,私下里告诉陈诺,说他当年从贼人手上救了袁将军一命,袁将军也只不过赏赐一些金银,断没有今日这般礼之再三的。

    陈诺心里不安,去找郭嘉喝酒,无意中提到这事。郭嘉也只是笑笑,说道:“这很好啊,说明袁将军看得起你。”

    但看看陈诺仍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也就故意点拨他:“袁将军因为大人的功劳实在太大了,担心厚赏不过来,只怕唯有将冀州让出来,才能令大人你满意。只是这样一来,又违背他的初衷,那该怎么办呢?嘿嘿,如果是我,实在满足不了,我就杀。这办法多好,即简单又省事。”

    陈诺暗暗心惊,他这话不是开玩笑,或许袁绍当真能做得出来,他立即向郭嘉讨教自救之策。郭嘉于是跟他说了当年汉高祖和萧何的事情。

    想高祖能够得天下,全赖萧何镇守关中。可他出征在外,怕萧何有二心,于是派人不断向他送达赏赐之物,并嘘寒问暖,实则是暗地里窥探他。萧何当时全然不知,自己陶醉其中,若不是他部下提醒他,说他太过廉洁,又得人心,高祖是不放心他。萧何于是故意霸占民田以自污,高祖这才安心,萧何方能逃过此劫。

    这个故事陈诺是听过的,此刻再听郭嘉这么一说,更是有种异样的味道。

    也因为郭嘉,陈诺才下定决心,如了逢纪的意。

    既然不能洁身独做好人,那就做个坏人吧。

    于是,冀州城里就发生了韩馥突然不治身亡的事故。

    等到袁绍进城,接手冀州,立即着手处理此事。将平时服侍在韩馥身边的数名奴婢全都处死,然后又派人将陈诺也抓了起来,当众审问此事。

    陈诺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任凭袁绍发落。若不是旁边有麹义、颜良等人的解劝,袁绍就要杀陈诺以谢天下。最后,在逢纪的作用下,陈诺功过相抵,一点事儿也没有,仍做回他那个有名无实的都伯大人。

    事后,陈诺亲自去逢纪府上拜谢,逢纪得意的笑着,安慰陈诺两句:“放心吧,我与袁公认识这么多年,他的性子我是了解的。他对你喊打喊杀,那是不得已做给外人看的。想就算是韩馥的确有创伤在身,而且创裂而死也属正常,可若是这么跟天下人说,天下人也未必能够明白。

    如今袁公好歹对天下有了这么个交代,他也必不会再为难你了。我想过不了多久,他自会找借口再重新启用你的。年轻人,像你们还年轻,立功有的是机会,何愁急于一时?”

    出了逢纪府,陈诺当真感叹,逢纪对他所做的这些事情,他到底该是感激他呢,还是该恨他?

    说逢纪是妒忌打压他,一点也没有错,他的确这么做了,而且明目张胆的威胁他。可若是以此一棒子打死,似乎又不是这样。

    若不是他,或许他还真的在某些方面不小心触动了袁绍敏感的神经,不然袁绍也不会在接手冀州前会做出那些反常的举动。或许,以逢纪对袁绍的了解,他是在打压他的同时却又在救他,不让他过早的出风头罢了。

    而袁绍,自得了冀州后,站稳脚跟,也的确下了一番功夫。

    众所周知,汉末以来,地方大族的势力急剧膨胀,州郡地方的士大夫集团,其主要成分就是出生于世家大族的名士。袁绍他本是公子哥出身,当然懂得要想在地方站稳脚跟,那是非得跟地方士大夫搞好关系不可。而搞好关系最的一点,那就是在政治上给予他们特殊的优待。

    因此,他在接手冀州后,既以求贤若渴的姿态,礼聘知名人物充任要职,而且特别注意那些一直在韩馥手下一直郁郁不得志者,比喻田丰、沮授等。以田丰为别驾,以沮授为监军,高览为校尉。还有诸如郭嘉、荀彧等人,也一并提拔任用。此外,对于其他地方流寓在冀州的名流,他也一概的揽入府上。

    只可惜的是,袁绍虽然想效法周公礼贤下士,但他只学到了一些皮毛,并没有学到精髓。虽然冀州许多名流都被他招揽到了自己的府上,只是他不会甄别优劣,一概任用,自然使得某些优秀的人才仍是难展抱负,比起在韩馥手上更加郁闷。

    荀彧就是其一。

    在袁绍刚接手冀州后不久,他是没奈何的叹息了一声,从他那里跑出来,径直到兖州投奔曹操去了。

    当然,袁绍向天下人表明他州牧位置的正统,拜韩馥长子韩琦为奋威将军,丢给了他一个有名无实的空衔。

    袁绍忙这忙那,陈诺虽然赋闲在家,但他一直关心着冀州的局势。等到像高览他们都加了官了,却始终听不到张郃的消息,他是有点着急了。

    他于是上书给袁绍,希望袁绍不要忘了张郃。

    等了两天,没有等到袁绍,倒是等到了逢纪。

    逢纪一进来,就向陈诺说道:“张郃的事情我已经知道了,我此次就是代表袁将军来的。袁将军说了,他之所以不任用张郃,并不是他忘了他。而是张郃其人固执得很,他已经派了两拨人马去劝了,都没有劝动他。

    第一次袁公派出他外甥高干,想这够给张郃面子了吧?可你道怎样?张郃是直接闭门不见!第二次呢,袁公又派了高览将军,想他二人同在韩馥手上共事多年,关系又好,应该能说动他吧?可你猜怎样?谁知道那张郃听闻高将军来了,直接派兵出来,与高将军对峙城外。想若不是高将军跑得快,几为张郃射杀。”

    陈诺一愣,没想到张郃会如此决绝。

    那逢纪看了陈诺一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