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争霸三国-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论事情好歹,于是就命赵宠将军仓促发兵。并且,在发兵前张将军还给赵将军出了一个主意他驱逐陈留以及附近的难民,将他们全都赶到大河以北去赵将军以难民来扰乱黎阳守将视听,也好趁机夺了黎阳。

    赵将军也当真听了他的意见,只是,如今黎阳一战失败,张大人和张将军也失去了主见,害怕袁将军报复,整日的操演兵马,就连郡内的黄巾也顾不得征讨,全都交给了曹将军处理。”

    陈诺听典韦说完,也是不得不佩服典韦。

    想这些秘闻若非外有耳目,是断然不会知道的,而典韦能以一个士的身份知道这么多,也当真不简单,足以见得他的交友之广了。

    看来拉住了一个典韦,不但是身边多了一个卫队长,更的是典韦是侠士,他今日用他,多少能够赢得与典韦同道中人的欢心,说不定对将来的事业大有裨益。

    说到曹操,陈诺不知道他知道多少,于是试探的问他:“这曹操曹孟德他如今还在陈留吗?”

    典韦一点头:“恩,是啊。将军你也应该听说,这黄巾虽然早在前些年就被扑灭了,自张角等一死也再没有什么生气了。可天下大乱至今,困苦百姓活不下去了,那些黄巾党人也就趁机煽动他们再次闹事,听说光青州一带就有黄巾百万。

    那青州刺史焦和不能镇压,只能由着他们乱来,声势也是逐渐浩大起来。但他也害怕这伙黄巾会跟河北那边的黑山军会合,这样一来那青州就更要完了,而眼下天气渐渐寒冷下来,又怕大河一旦结冰,黑山那帮贼子就要杀奔过河来。

    也就因为这些,焦刺史他不思破敌之策,听说还发明了什么陷冰丸,说是将那些丸子放入冰水之中也就可以将冰块融化,这样黑山军就无法渡河。

    这些也就罢了,想此大兵临境之时,他不是想着如何破敌,还整日的烧香求拜,希图神灵保佑他退兵。呵呵,将军你可听说天下哪有这样的事情?

    这青州与兖州搭界,那些黄巾党徒是四处乱窜,一部跑到东郡,一部跑到陈留,想要从陈留过境与黑山会合。想那曹将军刚刚被袁将军上表为东郡太守,他哪里会容忍这些事情发现?

    曹将军先扑灭了境内的黄巾,接着又得到张邈张大人邀请,赶赴西面陈留,帮他对付郡内贼寇。我来时,曹将军刚刚与黄巾之间有一场大战。黄巾有数万之众,而曹将军毕竟新到,手上不过万人,只怕他们之间势必有一场苦战了。”

    对于曹操的事情陈诺当然不会不知道,想他刚刚从赵浮手里逃生投奔袁绍时,他那时也已经有所耳闻了。

    盟军瓦解后,曹操因为荥阳一败,士卒丧亡殆尽。他后来又到扬州募兵,之后转而投靠他的好友袁绍。只是袁绍既然无心于讨伐董卓,曹操在他这个老哥手上干的又不是很舒服,早想找借口离开袁绍了。正好,赶上青州黄巾再起,祸及兖州,天赐了曹操这个大好机会。

    想这兖州乃四乱之地,是袁绍的总后方,袁绍既然一心规划先得冀州再以此与公孙瓒争衡,从而合大河而北与群雄争霸。当然,要想如其所愿,那么稳定大后方兖州才是重中之重。如今黄巾祸及兖州,袁绍怕因此破坏他的好事,也就急着找曹操商量,表曹操为东郡太守,将他打发到东郡,以此为他分忧。

    而曹操,乐得袁绍先开了口,正好离了他。于是,他在袁绍还没有占据冀州之前,也就带着人马过了河。所以在河北时,陈诺也只闻曹操曾在袁绍营中呆过一段时间,却无缘与他一见。

    只是没有想到,不到几个月时间,曹操不但在东郡站稳了脚跟,扫除了眼皮下的黄巾,而且还能抽出人手来帮助好友张邈戡乱,其手上也有了万余的人马,发展的倒是很快。

    陈诺要想争衡天下,那当然要对周围的诸侯发展要有所了解。曹操的事虽然知道一些,但也没有那么详细,今天听了典韦一说,到底对曹操目前的处境有了更深的了解。

    只是,听典韦前后说了一个晚上,其他事他都没有放在心上,有一件事情却是引起了他的注意。

    刚才他听说了青州刺史焦和的事情,说焦和防止河北黑山军趁着大河结冰之机渡河而来,居然发明了什么陷兵丸?说将此丸丢入冰块之中可令冰层融化,当真胡闹。

    一想到那个什么陷冰丸的,不觉再次莞尔。他口中念着陷冰丸,脑子里却是陷入了沉思。

    “这百万黄巾不能跟黑山军相连于青州,也必将渡河往北。而北面乃是袁绍的地盘,这样一来,袁绍立足未稳的冀州,可谓又要雪上加霜了。不过,以目前形势来看,这事虽然看似冀州遭难,但若能很好利用,或许是一件好事……”

    陈诺想到‘利用’,再次陷入沉思,如何利用这青州百万黄巾呢?

    典韦可没有那么多的想法,眼看陈诺一时沉下脸去,没有开口,他也就一直没有说话。这时,帐外有士兵进来,提醒时候也已经不早了,将军可否罢盏休息?

    说了两声,陈诺仍是没有开口,典韦也就挪动粗壮的身躯,站起身来向陈诺躬身告退。

    “啊,有了!”

    陈诺想到这里,眉毛一挑,不由拍掌叫好。转眼看看典韦站起,帐外又来了士兵,陈诺方才感到时间的确是不早了,休息一晚,明天还得赶路呢。典韦既然起身告退,他也不做强留。待典韦出帐,

    陈诺又一面写了封书,派人连夜送往黎阳。他的大军如今已往回赶,得经过大河,所以必须早些通知黎阳方面他们安排船只妥为接应,以好让他的大军及时渡河。

第四八章:公孙瓒南下() 
“我冀州立足未稳,本当竭力避免与公孙为敌。为此袁将军不惜笼络瓒之堂弟范其在军中为将,瓒亦因此暂时罢兵北去。如今因为陈将军一个小小失误,致瓒之胞弟越死于阳城,瓒亦以此为借口发大兵而南来。

    而袁将军因为太傅一事,欲兴兵问罪于董贼。现在好了,董贼未除,公孙瓒又来,袁将军全盘部署都被陈将军你一个失误给打乱了。陈将军,你可知罪?”

    说话的是袁绍谋士郭图,其人计吏出身。

    陈诺所在,正是冀州首府邺城,袁绍的将军府邸。

    此时堂上了冀州大小官员,正在商讨关于公孙瓒南下一事。

    陈诺自摆脱了张济的追兵,便再也没有遇到董卓部下的追击,一路疾行,也终于赶到白马。时黎阳守将也已经派出船只接应陈诺,陈诺也就率军从白马津渡河,平安到达黎阳渡口。在黎阳歇宿了一晚,也就赶路,也终于在袁绍规定的期限内达到了邺城。

    只是还没有来得及好好休息一回,陈诺就被袁绍派人请到了城中议事。

    当然,在入城之前陈诺就已经听到城内外纷纷扬扬的谣言,知道了公孙瓒南下一事,也多少听说了公孙瓒遽然而来是因为胞弟公孙越的死。

    其实在韩猛斩杀公孙越的那一刻,陈诺就已经预感到了公孙瓒也必因此事而罪责于袁绍,一旦死讯传到公孙瓒耳里,也必是公孙瓒南下之时。

    当然,不用说了,公孙瓒南下,袁绍压力剧增,自然要罪责于陈诺。其实陈诺也早已经知道袁绍紧急将他从轘辕关召回,也必因为此事。

    陈诺既然早已有了预见,自然一路上也已经想好了说辞。

    这公孙瓒先时一心觊觎冀州,后被陈诺说通了他,领了十座城池走了。不过因为黑山张牛角闹事,公孙瓒又率军去跟黑山缠斗。只是没有想到张牛角会被乱箭射死,黑山推出了张燕来,此人比起张牛角来更加难缠,一连打了数仗,互有胜负。

    那公孙瓒觊觎冀州之心不死,后因为张燕在旁捣鬼他知道了韩馥曾与黑山联合的事情,便以为韩馥有意耍弄他,乃与黑山求和,各自罢兵。他领兵到巨鹿,欲要观冀州之成败,想要借口韩馥窜通黑山的事跟韩馥闹翻,再以此为借口争夺冀州。

    只是让公孙瓒没有想到的是,事情又有了转折,冀州居然被袁绍派陈诺抢到了手里。他想到袁绍以前与他盟誓,说,若让他领兵南来,咱们平分了冀州。

    可如今冀州被袁绍独得了,分明是耍弄了他,他是又气又急。只是,奈何在此事上是他先退的兵,理亏在他,所以也不好指责袁绍什么。

    他还想着趁袁绍立足未稳,且不管是不是师出无名,发了兵再说。只是他刚刚整合三军,他的大本营幽州传来告急。

    原来在他的幽州地盘上,不但有他这支人马,还有太傅刘虞在。他跟刘虞因为性子不和,在当初讨伐张纯谋反一事上,一个想要以怀柔,一个想要以铁血,因此闹了矛盾。而刘虞乃朝廷钦封的幽州牧,他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杂牌将军罢了,理当没有治理幽州之权。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这也正是公孙瓒的一块心病。

    但公孙瓒何许人也,从未将刘虞这个太傅放在眼里,反过来将幽州当成自家的财产。俗话说天不可二日,更何况是这种乱世,一州岂能容下两个霸主?两人的矛盾日益加深理所难免。

    这次公孙瓒出兵南下,他就一直担心着身后的幽州。果不然,他人还在巨鹿,就听闻刘虞有蠢蠢欲动之迹象,欲趁他兵力空虚,断他后路。公孙瓒后院起火,自然无暇顾及其他。他急于收兵回幽州处理刘虞一档子事,也就趁机修好袁绍。

    袁绍刚刚接手冀州,巴不得公孙瓒早点滚开,所以乐得顺了公孙瓒的意思,答应和好。诚意,一并找公孙瓒要回公孙范。

    在先前,公孙瓒广结外援,曾将堂弟公孙范派到了袁绍部下为将。只是他被陈诺说动北走后,也就将公孙范一并接了回去。在公孙瓒攻打黑山时,公孙范也曾为他出过力,黑山张牛角就是他的部下所射杀的。

    这次公孙瓒结好袁绍,也就应了他的请求,将公孙范再次遣回袁绍处听用。

    那公孙瓒回去后,眼看刘虞并没有什么动作,原来是误听了传言,虚惊了一场。他虽然一直忌惮着刘虞,想要趁机将他撵出幽州,但奈何刘虞名望颇重,又一时找不到借口,也就迟迟没有动手。

    也就在这时,胞弟公孙越的死讯传到了公孙瓒耳里。

    公孙瓒听闻后,不禁捶胸大哭,当着部下面大骂起来:“余弟之死,祸起袁绍。此仇不报,有何面目镇守幽州!吾必誓杀袁绍小儿!”

    至于公孙瓒胞弟公孙越一事,还得从前面说起。

    在先时,天子为董卓所禁,思欲东归。时刘虞之子刘和在长安,为侍中,天子想让他回幽州去他父亲那里搬取救兵。那刘和一路好不容易逃出来,欲走河南,奈何河南之地尽是董卓党羽,只好绕道南下。不想刚刚经过南阳袁术的地盘,就被袁术扣留了起来。

    那袁术于是利用刘和,逼刘和写信给他父亲,说他想要勤王,奈何兵力不足刘虞借他一些兵马,然后咱们一同西取董卓,迎还圣驾。刘虞明明知道这是袁术的谎话,但奈何儿子在他手里,也就答应派出了数千的人马。

    公孙瓒时听闻此事,趁机派了胞弟公孙越领了幽州铁骑,一路夺了刘虞派出的人马。等到了袁术处,公孙越也就领着这些人马一并投靠了袁术,替袁术征伐,公孙瓒也因此跟袁术拉上了关系,结上了盟。

    只是,公孙瓒如意算盘刚刚拨响,胞弟公孙越的死讯就传到了幽州。公孙瓒乍闻噩耗,岂能坐视不理?再加上正好以此为借口攻打袁绍,也就立即整合兵马,气势汹汹一路南下。

    袁绍刚刚立足冀州未稳,自然不敢跟公孙瓒正面交锋,只好连忙收拢各地散兵,纷纷集合于邺城,以此商讨退敌之策。

    陈诺来时,就知道有人会因为他部下斩杀了公孙越而将罪责往他头上推。只是他没有想到,对方居然还把此事扯到了董卓一事上,也当真让人好笑。

    想袁绍如果真的想替其叔父袁隗等报仇,何以会磨磨唧唧了大半个月仍是没有一点动静?就算杀到了西京,哪又能如何?难道迎还圣驾?袁绍刚刚接手冀州,初尝做土皇帝的滋味,以他的个性岂会做这等赔本钱的买卖?

    说到底,他让他出兵轘辕关,不过是随便闹腾两下,借此好让天下人看看。不过说来,正好公孙瓒适时发兵南来,虽让他怀惧,却正好给了他台阶下,不然出兵西京这场闹剧还真不知道如何收场呢。

    这些事情陈诺当然不必说,他此时要做的,是应该保持内心的冷静。纵然是面对郭图等人的当面责难,陈诺亦是不动声色的坐在那里,因为他知道以不变应万变,才是取胜之道。

    果然,郭图话一出口,席上麹义就不答应了。

    麹义立即跳了起来,指着郭图大骂道:“放屁!陈将军斩杀公孙越是不假,可公孙越是敌,陈将军斩杀他乃是为解阳城之围,应该记大功一件!如果斩杀敌人也有错的话,那么今后谁他妈还肯轻易冲锋陷阵,难道就凭你们这些笔杆子吵吵嚷嚷就能将敌人说退了不成?”

    麹义的话简洁直白,但也不无道理,引得那些带兵将军的一片赞同。而某些文官听了麹义后面的一句,脸色极是难看,不帮也帮郭图说话了。

    麹义倒是不管其他,跳将出来,向袁绍请命:“末将认为在此事上,陈将军不但没有责任,而且理应适当奖赏,以慰劳众将军杀敌之功!”

    袁绍坐在主将席上,既没有表态赞同也没有表示反对,转脸去问谋士审配。

    审配家乃是冀州第一豪强,坐拥千倾,袁绍初得冀州,拉拢这样的豪族,自然礼聘这些人幕府。

    那审配有袁绍给他面子,说话也很是硬气。听袁绍问询,他也就将身立起,侃侃说道:“战场之上刀剑无眼,公孙越死于陈将军之手,合他技不如人,命该如此,又有什么好说的!公孙越之死死不足惜,我等何必为这等人辩驳。”

    “非也!”

    郭图立即站了起来,反驳他:“话虽这么说,可怪只能怪他所杀非人。如果是别人还好说,可他杀的是公孙瓒胞弟公孙越!如此一来,焉能不惹怒他?

    再者,我冀州刚刚立足,正是需要时间稳定,此事处理不当只怕有倾州之险!依某愚见,如能将元凶陈诺捆缚送还公孙瓒处理,或许可熄公孙瓒怒火,也必能为我冀州赢得难得的发展之机……”

    “不可!”

    他话还没有说完,不但麹义等将怒目而视,也惹出了另外一个刚直之人。

    只见那人断喝一声,声压下了郭图话后,立即站了起来:“如果按照公则所说的那么做,无异于饮鸩止渴!此例一开,以后谁还敢为将军卖命?就算将陈将军送出去解了一时之急,也必引来无穷后患。

    更何况公孙瓒早有觊觎冀州之心,他此次挥军南下,不过是以胞弟之死为借口罢了。他既然决意来夺此州,岂会因为一个陈诺而就此罢兵?!”

    陈诺没想到替他解围的居然是田丰。

    田丰一句后,也不理陈诺投来的感激目光,兀自坐了下去。看他泰然自若,好像跟他先前所说的没有什么关系,不过是在理言理罢了。陈诺看了后,心里也是由衷佩服田丰的气度。

    想他在韩馥手上时,还因为公孙瓒一事两人闹了意见,没想到此刻他会为他开口,也是难得。

    那田丰抛出了这句,虽然一时压过了郭图等人的声音,但仍是有以将陈诺送出去以换取冀州暂时太平的意见。麹义等将极力维护陈诺,就连颜良、高览等将也是帮了陈诺说话。倒是张郃一直不动声色,虽不言,陈诺也知道他是挺自己的。

    两边这么一吵闹,七嘴八舌,也是没完没了。奈何坐在主将席上的袁绍也是没了主见,一时拿不定主意,也就任由着这帮人吵。

    突然哐啷一声,分明是有人将佩剑掉落在了地上,砸出的声响。

    这声下去,众人也是无心再吵,纷纷去找肇事者。

    陈诺差点乐了,原来是郭嘉。

    郭嘉眼看众人都注意着他,他连忙低下身去,将剑捡起,一时握在了手里。他扫视了众人一眼,见众人仍是看着他,他也就不好意思的嘿然一笑:“没事没事,你们!”

    郭嘉在袁绍手上谋的是份闲职,平时也没有几个人注意他。就是刚才的议事,袁绍几乎把谋士都问遍了,独独将他遗漏了。

    认识郭嘉的人都知道他随时佩戴的那把剑喜欢挂在背上,如今突然从背上掉落下来,只怕也是故意为之,是要引得他人的注意。果然,袁绍瞥了他一眼,突然想到自己是不是疏漏了此人?只怕因此会让他人嘲笑,也就故作谦虚之态,向郭嘉相询了处理陈诺的意见。

    郭嘉听后,故意做出一副受宠若惊之态,连连说了袁绍几句好话,把袁绍夸得云里雾里,一扫刚才一脸的阴霾。

    郭嘉见袁绍眉头舒展开了,方才跟他说道:“如果是袁将军问嘉,那嘉也说两句吧。嘉的意思其实和郭大人的一样,如其得罪公孙瓒,不如就将陈将军送出去,这样好歹能够缓缓公孙瓒的兵锋,也能为我冀州争取一些喘息之机。”

    旁边郭图一听,满意的向郭嘉点了点头,表示郭嘉的话很合他的心意。

    麹义等以为郭嘉这么一说,陈诺会很生气。可陈诺非但没有,反而极是平静的坐着没动。

    陈诺虽然稍稍郑愕,但他也不至于怀疑郭嘉会害他,所以转而自若,看郭嘉要卖什么关子。

    果然,袁绍一听后,眉头反是一皱。

    他这人好话想听,但太过顺耳的话他又觉得不自在,怕别人是在坑他,所以转而把田丰的话抛出来,来反驳他。

    郭嘉一听,也没有反对,点头道:“将军说得对,田大人的话其实也不无道理。”

    袁绍一听,有点不快了。好啊,你这是两边都,最后还是将皮球踢给了我。袁绍嘴上不说,心里已经窝了火了:“这都是他们说的,本将军要听听你的意见。”

    面对袁绍凌厉的气势,其他人都是噤若寒蝉,唯有郭嘉仍是不徐不疾的说道:“将军,我的意见其实已经说了啊,刚才将军不是已经替我反驳过了吗?

    再说,其实刚才大家都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只是欠缺一个最终方案罢了。而这个最终拿主意的人只能是将军你一人而已,我们说得再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