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1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旭东和鹿鸣等人通过望远镜甚至于能看得到炮弹爆炸的落点距离最前面的士兵的距离不足三十米,弹片都有可能直接打到自己人身上,看的陈旭东等人又惊又怕,要是自己的炮兵将自己人炸到那可就丢大人了。

    “问问炮兵营怎么回事,不知道我们的部队也在阵地上吗?”陈旭东大声问道。

    “政委,可能这是方安那小子的意思,咱们炮兵营长你是知道的,是跟随司令员从江西一直打过来的老红军了,办事沉稳,作战也很有经验,不是那种不顾自己人死活的人,如果不是方安那小自己要求。他怎么毫无顾忌的开炮呢?”鹿鸣道。

    “嗯,那也要问问,别整差了!”陈旭东道。

    “行,我这就派人过去!”说完鹿鸣让自己的警卫员赶紧过去问一问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很快警卫员就回来了,然后报告道:“报告政委、旅长,王营长报告说。是方营长打电话请求他这样做的,方营长准备在炮火的掩护下,直接将战场推进到日军阵地上……”

    陈旭东点了点头说道:“好样的,是我们绥察军区的种!”

    鹿鸣也感慨地说道:“之前在战俘营的时候我们就听说八路军出了一支战斗力极为强悍的部队,打的小鬼子溃不成军。当时我们所有人的想法就是八路在吹牛逼,这不可能是真的,绝对是八路军在自吹自擂,为此我们甚至于同战俘营的八路军战士相互辱骂对方。”

    “但是自从我们加入八路军之后我才真正的见识到什么是精锐怪,什么是铁血战士。我们的武器装备虽然不比日本人差。但是也好不了多少。战士们的体质更是比不上日本人,但是为什么我们就能一次次打得日本人哭爹喊娘的,不是因为我们这些指挥官怎么高明,而是因为我们有这么一群敢打敢拼的战士,正是因为他们敢于拼搏善于奉献,不止对敌人残忍,对自己也同样残忍,该牺牲的时候绝不退缩。他们才是这个世界上最令人敬佩的人。”

    陈旭东看了看鹿鸣,然后点了点头说道:“老鹿。你能说出这样的话,我真的很欣慰,这说明你已经彻底的真正的融入了我们这支部队,看来司令员没有看错你!”

    “嗯,刚加入八路军的时候我偶尔也会想着以前的老部队,想着阎大帅。但是自从加入了八路军。我发现这才是我心目中最理想的部队。这里每一个人不是为了升官发财加官进爵而战斗,而是为了理想而战斗。这一点很令我震撼,就像战场上冲锋的这些士兵,他们并不是因为方安的命令就拿起枪冲向敌人的阵地的,而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是为什么而战。哪怕是死在战场上也无怨无悔!正是因为见惯了这样的场面,我才不由自主的被他们这群可爱的人而吸引,最终死心塌地的留在了这里!”鹿鸣道。

    此时,震撼的人远不止是陈旭东等人,黄旗镇内指挥战斗的日军最高指挥官助川大佐也是震惊异常。他原以为这样危险的进攻方式只有他们铁打的一般的大日本皇军才会使用,也只有天皇陛下的勇士才会有这样无畏的勇气,但是没想到对面的支那人竟然也敢这么敢。

    焦急之余,助川晋一大佐急忙命令所部炮兵中队向着前沿冲锋的八路军开炮,但是由于双方距离不足五十米,不时有炮弹落在日军自己的阵地上。

    正在此时,中国方面的炮兵停止了攻击,而同一时间已经冲到日军阵地前不足三十米的八路军迅速将手中的手榴弹拉响,然后全力抛入日军战壕内。

    三十米的距离,就算是个娘们儿也能将手榴弹扔进敌人的阵地。再加上八路军战士喜欢将手榴弹延迟两到三秒再丢出去,所以很多手榴弹都是在即将落地的时候爆炸,威力平白增加了三成。

    只听一阵剧烈的爆炸声过后,日军阵地上死一般的寂静,前沿阵地上的小鬼子都被突如其来的打击打懵了。就在这时一营发动了进攻,所有战士都冲入日军阵地,密集的火力敲打在残余的日军身上。还未从刚刚的爆炸中回过神来的日军步兵根本就组织不起有效的反击,瞬间便被手持机枪的一营战士们突击进了战壕。

    随后,一营的后续部队迅速跟进,支援第一梯队继续向日军阵地内部突击。而一团长抓住机会命令二营和三营也立即跟进,增援一营的战斗,在半个小时的肉搏之后,前沿阵地的日军很明智的退却了,而此时距总攻发起之时还不到一个半小时。

    不到一个半小时,第一道防线便全线崩溃,这让第二师团第16联队联队长助川晋一大佐震惊之余,不得不指挥部队退守第二道防线,而第二道防线也是日军最后一道防线,比起第一道防线来,第二道防线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火力配置都要弱上一些,这让助川晋一大佐升起了意思不妙的预感。

    助川晋一大佐很清楚现在师团部的兵力部署,为了应对随时可能东进的八路军,安井阁下将师团最有战斗力的两个联队放在了丰宁和隆化两县,其中他们的第16联队守丰宁,第四联队守隆化。

    原本在安井藤治阁下看来,两个联队七千余人,再加上配合作战的三个皇协军步兵旅以及师团直属骑兵、工兵以及炮兵各一个大队,在这一线的皇军总兵力超过了两万人,支那人根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突破皇军的防线。

    但是现在看来问题极其严重,原本以为至少能坚守三天三夜的黄旗镇现在开战短短一个多小时就丢掉了最重要的防线,这样打下去他的部队恐怕连天亮都未必能坚持到就可能被支那人攻破阵地。

    最重要的是,黄旗镇驻扎着第16联队的主力,而丰宁城里仅仅只有一个步兵大队和一个皇协军步兵团,如果黄旗镇被支那人攻破的话,丰宁县城必将不保。

    而且刚刚一线指挥作战的宫本少佐汇报,经过刚才的交锋,他的部队损失了八百余人,而配合作战的皇协军同样死伤惨重,折损了近一千人,几乎三分之一的兵力没了。

    唯一庆幸的是支那人也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阵地上遗留下来的遗体至少四百具,再加上受伤的,损失应该不下一千人。但是看到源源不断涌过来的土八路,助川大佐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第三百六十二章:隆化歼灭战()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三百六十二章:隆化歼灭战(求订阅、求月票、求一切!)

    黄旗镇的战斗情况很快就被汇报到了承德,得知短短一个半小时黄旗镇前线的守军就伤亡了一千八百余人,安井藤治中将又惊又怒。惊的是八路军的战斗力竟然如此强悍,怒的是第16联队竟然这么不争气,同土八路首次交手就损失惨重,这要是传回关东军司令部那还不被那些同僚们嘲笑死。

    越想越是生气,脸色狰狞的安井藤治在摔了几次茶杯,还砍碎了一张梨花木方桌之后,命人将一封措辞严厉的电报发到了黄旗镇前线。

    黄旗镇临时指挥部,助川晋一大佐看了看指挥部的这些军官,脸色阴沉地说道:“诸位,外面的战斗已经进行了快两个小时,支那人已经攻占了我们苦心经营的第一道防线,我军损失了八百多名优秀的士兵,同时还有一千多皇协军伤亡,皇协军第三集团一团基本上打光了,而这一切仅仅都是在短短不到两个小时造成的。”

    助川晋一眼神扫过临时指挥部所有的军官,只见本部军官一个个义愤填膺,怒气十足,显然是呗支那人刺激到了。但是皇协军军官却一个个搭拉着脑袋,一幅无精打采的样子,实在有辱皇军的军威。

    助川晋一再次说道:“其第一道防线的丢失是我本人指挥失误,所以我会向师团长阁下请求处分的。但是我希望接下来的战斗不要给大日本皇军丢人,更不要给我们仙台第二师团丢人。精锐的第二师团竟然在两个小时内把防线给丢了,这是家乡亲人所不愿意看到的。”

    “刚才师团长阁下发来电报,命令我部不惜一切代价将敌人阻挡在黄旗镇,冀东的土八路此时也是蠢蠢欲动。如果让支那人前后夹击的话,承德将面临巨大的压力。而且经过支那人的暴动,辖区内经济一落千丈,已经承受不了支那军队的再一次蹂躏了。诸位只要放过去一个支那士兵,不止是你们要掉脑袋,连我自己也要以特别的方式挽救军人的荣誉。”

    闻言。所有的日本军官都是浑身一震,他们都明白所谓的特别方式就是切腹自尽。一旦战败联队长就要切腹,联队长临死之前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将他们这些一线指挥官全拉出去枪毙掉,听着外面轰隆隆的爆炸声以及激烈的枪声,所有的军官心底不由的一颤。

    “联队长请放心,卑职等人自当发挥皇军无所畏惧的武士道精神,将支那人阻挡在黄旗镇之外的。如果支那人攻破了黄旗镇的城防,那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我们第三大队全体玉碎在了阵地上!”第三大队大队长中岛中佐沉声说道。

    “呦西。中岛君此言甚好!现在我命令,第二大队立即进驻第二道防线,将伤亡过半的第一大队替换下来皇协军第三集团二团协同作战,第三大队固守镇子中心,必要的时候要做好巷战的准备,第一大队以及皇协军三团作为总预备队。我们唯一的目标就是将支那人阻挡在黄旗镇之外,诸君,拜托了”助川大佐当即说道。

    “哈伊!大日本帝国板载。天皇陛下板载!”众军官齐声说道。

    尽管战斗很不顺利,但是深受武士道精神所洗脑的日军依然没有后撤的意思。摆出一副硬磕到底的架势。

    日军的反应在陈旭东等人的预料之中,他们和日本人打了一年半的时间,大大小小的战斗不下上百场,因此深知日本人的可怕。

    崇尚武士道精神的日军其实远比外界想象的要强大的多,首先他们悍不畏死,认为死亡是军人最高的荣誉。而战场上大多数士兵相互之间所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让我们在靖国神社相见吧”。这一点不但国民政府中央军大有不如,八路军同样也比不上日本人。

    其次就是这些人战斗意志顽强,这从开战将近两年鲜有主动投降的日军就可以看得出来,除非是有上级的命令,不然的话哪怕是遭到了包围。这些日本人就算实战至最后一人也不会投降。相对于国民政府成千上万排着队投降的场景,日军无疑是强大的。

    而作为日军战斗序列中最强大的第二师团,洗脑程度要比一般的日军部队更加的彻底,所以在战场上表现的也就更加的无畏。听到助川大佐下达了死命令,这些深受武士道毒害的军官第一时间想到的并不是害怕,而是要和八路军同归于尽。

    黄旗镇的第二道防线距离第一道防线只有不到二百米,而且第二道防线的地势要比第一道防线稍稍低了一些。攻打第一道防线的时候274旅是处于最不利的仰攻,而此时却变成了俯冲,这对于八路军来说就有利多了。相比起来,处于防御态势的日军就显得很不利了。

    陈旭东和鹿鸣并没有给日军多少喘息的时间,拿下第一道防线之后不到二十分钟,陈旭东就下达了攻占第二道防线的命令。

    因为第一道防线的突破多少有一些侥幸,所以陈旭东命令一团要稳扎稳打。况且有了前车之鉴,小鬼子不会上第二次当的,因此第二道防线势必将会是一场空前惨烈的攻防战。

    就在274旅对黄旗镇的日军阵地再次发动全面进攻的时候,连续急行军八个多小时的马铮等人终于来到了隆化县外围。

    隆化虽然不大,而且山多地少属于最贫困的县区,但是作为承德的北门户,其地理位置是极为重要的。因此日军在隆化县城隆化镇放置了一个完整的步兵联队和两个伪军步兵集团,合计一万余人。

    安井藤治的目的很明显,他要利用隆化“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形优势大量的杀伤马铮所部。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安井藤治在隆化镇外围修筑了大量的据点,用之拱卫县城隆化镇。

    但是令日军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的这些据点在特战队的犀利攻击下都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马铮所部从沽源一路南下,一路上轻松拔掉九个中小型据点,悄无声息间就灭掉了日伪军三千余人,并且摸到了隆化镇外围。

    3月4日凌晨两点半,马铮所部对隆化镇里的日军发起了突然进攻,一万五千多雄兵犹如神兵天降,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对县城的日军完成了包围,随后隆化歼灭战打响。

    战斗一开始日军就陷入了很不利的局面,尽管日军在隆化经营日久,修筑了大量的城防工事。但是日军却没有想到,马铮所部竟然早早的就在县城里潜伏了一支庞大的力量。在主力部队对隆化镇发动全面进攻的时候,这支部队突然发力,打了日军一个措手不及。

    说起这支部队就不得不提去年马铮派出去十几支独立发展的小部队,当时为了尽快在绥、察、热、晋等省市建立抗日武装,马铮特意从军中抽调了大量的精锐部队,让他们化整为零,以连排为单位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活动。

    当时马铮给的命令是自由发展,有多大的能力做多大的位置,而且以一年为期,一年内他们能拉起多少部队就让他们当多大的官。

    经过大半年的发展,随着马铮所部的地盘不断地扩大,原本的敌后现在很多都已经变成了八路军的防区了,因此很多当初拍到敌后的小部队还不到一年就归建了,但是也有例外,当初派到热河的几支小部队由于路途遥远所以就一直没有归建,配合马铮所部打隆化镇的就是其中一支。(。)

第三百六十三章:朱长贵()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三百六十三章:朱长贵(求订阅、求月票、求一切!)

    隆化城。李氏良心粮行。

    李氏良心粮行是北方四省最大的粮商,在隆化落户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至今经营超过了四代人,可以说是热河有名的大家族。

    今天对于李氏家族来说是一个极为特殊的日子,虽然已经是凌晨了,但是李家老爷子却不敢休息,甚至于李家的直系亲属在几天前就已经离开了隆化县城,李家现在只剩下老爷子李世勋留守李家。

    迫使李家上下逃离隆化的原因是老爷子已经知道今晚八路军要攻打隆化县,到时候这里必将成为战场,家人留下来很可能会遭到误伤。

    李世勋之所以能提前得到八路军攻打隆化的消息,完全是因为一个人——朱长贵。

    朱长贵是谁,要说半年前还真没有多少人听说过这个名字,但是半年后生活在热河的老百姓几乎没有人没有听说过他的。

    此人是38年上半年突然出现在隆化县的,同来的还有一支为数不多的小部队,人数具体不详,但是肯定不会太多。这支小部队一到隆化就到处袭击日军的据点,汤头沟、蓝旗镇等地的日军炮楼都遭到过攻击,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隆化县的日伪军被重创过三次,换了三任守备司令,迫使日军将隆化一个中队的守军增加到了两个半中队,后来还调来一个伪军步兵团,但是依然没有消灭这支部队。

    当地老百姓不知道这支隶属于那个部分,是中央军还是八路军?再或者是原来的东北军?这些都不得而知,不过老百姓们却都知道这支神出鬼没的小部队的指挥官名叫朱长贵,是一个身高超过七尺的黑脸大汉。

    其实这支小部队既不是中央军也不是东北军。而是八路军,是隶属于绥察军区的敌后抗日小分队,而朱长贵正是这个小分队的队长,原独七旅一团三营三连连长。

    朱长贵是去年五月份抵达的隆化县,当时过来得时候总兵力不过122人,勉强能算得上是一个步兵连。抵达隆化县之后。朱长贵没有忙着对付城内外的日伪军,而是仿照马铮在阎王山的做法,先拿隆化县的土匪开刀。

    要说这隆化县地贫民穷,真正的穷山恶水,而且这里还靠近省会承德,因此成了匪患极为严重的地区,即便是日本人来了之后也没有丝毫的改变,甚至于更加的严重了。

    利用在马铮手底下学到的东西,在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朱长贵带着这支精锐小分队连续对隆化、围场附近的土匪窝发动了攻击,效果极为显著,到六月底的时候朱长贵手下就有兵员四千多人。尽管这些人武器装备极差,但是个个都是老油条了,而且身体素质也很好,只要稍加训练就能成为合格的战士。

    有了这四千多人在手,朱长贵感觉底气足了,于是就开始对隆化县的日伪军展开攻击。由于朱长贵熟悉日军的套路。于是乎将游击战的精髓发挥到了极致,短时间内打死打伤日伪军四五百人。拔除了日伪军据点三十多个,甚至于还一度打进隆化县城。

    朱长贵算是深得马铮的真传,通常作战的时候只调动一部分兵力,很多好将自己的全部底牌都亮出来,因此日军一次次小瞧低估了朱长贵所部的实力,每一次都被打的哭爹喊娘的。

    经过大半年的发展。朱长贵所部从原来的一百多人已经扩张涨了现在的六千余人,而且武器装备换了一茬。虽说不能同绥察军区留守的哪些部队相比,但是比起八路军其他部队而言,显然要好一些。

    更重要的是,因为朱长贵所部在隆化、围场等县区的活动。激起了当地老百姓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志,也让他们看到了打败日本人的希望。

    朱长贵是四个月前找到的李世勋,是朱长贵亲自找上门来的。随着部队在热北地区站稳了脚跟,朱长贵对于这一带的形势也有了一些了解。再加上部队扩编的速度太快,以至于到了冬天的时候竟然缺粮了。

    粮食对于普通人家来说是大事儿,对于军队来说更是大事儿。部队要是没粮的话,战士们就吃不饱,吃不饱战斗力自然而然也就降低了,因此在得知部队面临缺粮的危机之后,朱长贵就开始想办法解决这事儿。

    想要解决粮食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打击日军的运输线,但是问题是朱长贵所部有足足六千人,单靠打日伪军的运输线根本就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问题,最后朱长贵将主意打到了北方四省最大的粮商李家了。

    要说这李家确实不是一般的商业家族,按道理说战争爆发之后,这粮食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