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1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外绥察军区成立的时间太短,满打满算也就一年的时间,而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军区没几天安稳日子,一直都在打仗,地方政权建设和生产建设都停滞不前,一下子增加这么多的部队,能不能养活是一个问题,有没有你们的的武器装备同样也是一个大问题。

    问题久决不下,最后主席拍板决定,既然大家心里有疑虑,主要是不太了解绥察军区的实际情况,既如此,那干脆由中央出面成立一个视察团,即日起北上绥察军区,进行实地考察,好好了解一下实际情况再做决定。

    反正现在陕北通往绥西的通道已经打通了,从延安到归绥已经不需要过黄河走京西北了,只需要从陕北直接北上,然后经东胜直接抵达包头,然后从包头赶往归绥。这一路上都是八路军的地盘,安全又快捷。

    既然中央对于绥察军区的情况不是很了解,对于绥察军区的扩军计划也不敢随意批准,因此上面干脆决定实地看看,毕竟没有调查就没有言权,只有调查之后才能决定怎么做。(。)

第四百一十四章:棘手的问题()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四百一十四章:棘手的问题(求订阅、求月票、求一切!)

    关于最后讨论的结果,主席也很无奈。乍一看觉得很不可思议,不就是部队的一个整编方案吗,真就有难得难以决断?

    其实还真没有那么难以决定的,包括主席在内的绝大多数中央领导都不怎么同意马铮的这个整编方案,除了不了解绥察军区的实际情况以外,很重要的一点是马铮上报上来的这份方案本身让主席等人充满了疑虑,主要体现在人事任命上来。

    根据马铮上报上来的这份方案,绥察军区将要将所有的军队整编成六个师另五个旅,在这11个师旅的军政主官的任命上,马铮竟然将刘凤池、吴秀达、鹿鸣、王涛、谢文生等人提到了极其重要的位置,丝毫没有考虑他们的出身和阶级成分。

    不过这样的问题绥察军区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从马铮拉杆子的第一天这支部队就存在着部队成员成分复杂的问题,尽管在十年对峙期间红军也经常收编被俘的国民党部队,或者是收编防区内的土匪山贼。但是抗日战争爆后,由于受限于民族抗日统一战线,或者是说为了维护这条战线,八路军已经很少收编国民党的俘虏了。就算是偶尔为之,但那也是做的很隐蔽。

    但是在绥察军区,一切都是公开的,只要是你一心抗日,不管你原来是干什么的,有什么身份,只要你具备了抗日的决心和条件就会被吸收到部队当中来。这一点倒是没什么,党中央的主要领导和军事干部对这一点还是很提倡的,毕竟这也是扩大部队的一个重要方法和很好的途径。

    然而让党内很多人不能接受的是,绥察军区在收编国民党俘虏的时候几乎不在意武汉方面的想法,动辄收编个一两万人,搞的武汉方面对此十分的恼怒。

    这也就罢了,马铮所部对于兵员的需求几乎到了饥不择食的地步,不但被俘的国民党部队要收编,就连俘虏的伪军也都要收编。这两年马铮所部打垮或者是被俘的伪军至少有十个步兵师,除了被打死的或者是逃掉的,剩下的几乎全都变成了八路军。

    这些延安方面都可以睁一只眼睛闭一只眼,毕竟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是唯一让延安的各位大佬不爽的是,马铮所部对于军政官员的任命简直是在胡闹,什么人都能当干部,什么出身都能当高级干部。

    要知道在党内,干部的任用和提拔是一个严谨的过程。一般除了要看战绩外,资历和出身以及文化水平都是很重要的参考条件。

    但是绥察军区就不一样,在绥察军区似乎是只看战绩,其他的似乎并不重要,一个二十八岁的司令员已经够引人瞩目的了,然而绥察军区除了年轻的司令员之外,各部队的指挥官都年轻的让人牙疼。军区政治委员云鉴和93师师长杨成武都是三十五六岁,但是放在绥察军区已经算是老的了,向黄思成、黄炳炎、王汉森都是刚刚三十出头,即便是放到国民政府的现役部队里,这样的年龄给个步兵营长都是破格提拔,更不要说当师旅长了。

    再看马铮这次上报的这个整编方案,如果延安方面真的通过的话,恐怕一下子要出十几个三十岁左右的师长和师政委了。就像刚刚提拔为整编三师政治委员的铁心兰,先不说土匪出身,就拿这个年龄来说就让人很不满意。二十九岁的师政委?而且还是女的?

    现在可不是长征时期,二十多岁的师长政委,甚至是军团长也不稀罕。但是经过长征后,一大批的有经验有毅力的指挥官成长了起来,所以八路军的军事主官的提拔就变得困难了很多,再加上部队缩编很厉害,许多十几年军龄的老战士还都在班排长上徘徊。

    但是绥察军区却出了很多军龄两三年,年龄二十多岁的师旅长,所以党内部分同志对此意见很大。自绥察军区成立之后,这样的意见就一直没有平息过,经常有人拿这事儿到主席等人面前说事儿,只不过一直以来马铮所部的战绩实在是让人挑不出毛病,所以主席等人也就没有立即着手处理这件事儿。

    其实主席等人也知道这样展下去对于绥察军区未必就是一件好事儿,所以他们也采取了不少措施,包括将大批有作战经验的红军调入绥察军区,又将绥察军区的部队成建制的调到八路军其他部队。

    然而这些措施根本就没起多大的作用,主要是因为绥察军区的部队展太快,你调走一个团我很快就新组建两个团,到最后绥察军区老兵的比例竟然是越来越少,到现在已经不足两成了,也就是绥察军区十个士兵里面只有两个是红军出身的老兵,这距离主席等人五成的底线差之甚远。

    而马铮所部如此快的展度,不但成就了现如今十几万精锐,也就造就了那些在党内绝大多数干部看来资历浅能力差的高级军事政干部。让年仅29岁的铁心兰和129师的刘大师长以及12o师的贺大师长等人站在同一位置上,不要说别人了,就连马铮自己也看不过眼。

    其实这样的情况马铮也已经预料到了,所以在此之前绥察军区也就仅仅按照国民政府的授权组建了两个步兵师,其中一个师长还任命杨成武这个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担任。至于其他的部队大多控制在旅团一级的,诸如警卫旅、独立旅等部队,不是马铮不想组建师一级的大编制,而是不想那么快的就弄出那么多的师长师政委。

    但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攻占了察北、察南以及热南之后,小编制已经不能满足部队的作战所需了,毕竟旅一级的编制是有着巨大的限制的,不可以作为战略力量使用。而现如今马铮所部的敌人也曾原来的驻蒙军变成了现如今更加强大的华北方面军,甚至于还要添加一个关东军。

    以后同日军作战,联队、大队一级的冲突很可能不会生了,至少也是旅团,最常见的将会是师团一级编制的作战,所以这就要求马铮所部必须尽快完成师一级的大整编。

    要知道在打大型战役的时候,部队番号越多,对于前线指挥官的要求就越多。这么多的番号必然会造成指挥不协调以及调动困难,补给也严重受影响,从而会严重影响部队的战斗力和作战效果。可以说现如今的部队编制已经严重影响了绥察军区的展,所以马铮才会这么急着组建师一级的军事单位。

    马铮也知道,自己的这个整编方案一旦上报到延安方面,必然会引起轩然大波。但是他也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上了。正因为马铮心里也没底,不知道延安方面会不会同意这样的整编方案,所以他只是让各部队做好整编的准备,却没有提前进行整编。

    其实对于马铮所部的问题党中央已经商讨了不止一次,但是最后都没有拿出一个合适的章程,一方面是考虑到绥察军区形势复杂,除了马铮这个军区创始人外,其他人不一定有这个能力带好舵。

    而且绥察军区现在的展度已经远远出了党中央的预期,所控制的地盘已经达到了三个省之多,中央要是贸然插手的话,很可能引起不必要的波动。所以延安方面才会做出视察绥察军区的决定,上面要好好了解一下这之部队。(。)

第四百一十五章:惊慌的华北方面军()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四百根据延安方面的决定,这次视察绥察军区将由周副主席和朱老总带队,成员则是来自于延安边区政府的各个部门。

    接到电报之后,绥察军区顿时鸡飞狗跳。在这个年代,工作组下来视察可是很少有的事情,更不要说还是延安方面直接派工作组下来。

    由于这种事情很少见,因此关于接待的问题大家也都没有什么经验。不过马铮毕竟在部队中待的时间长了,也曾见过不少后世军委的大领导前去视察,所以对于这次工作组到来也并不紧张。

    不紧张归不紧张,并不代表马铮就敢怠慢。马铮知道这次中央工作组到来肯定是中央想要彻底了解一下绥察军区的,所以这一次军区绝对不能藏着掖着,要把所有的实力都拿出来,给工作组的同志一个好影响。所以这个面子工程必须做好,里子也要弄好。

    更重要的是马铮看完工作组的成员名单之后,脑海中顿时生出了一个想法。既然这次延安方面连周副主席和朱老总都出动了,说明对这次视察极为重视,既如此何不有军区总部出面直接邀请主席也亲自前来。

    邀请主席视察绥察军区的想法马铮也是临时想到的,主要是关于青霉素和新式武器的事情马铮觉得有必要向主席等人汇报一下,原本马铮打算等忙过这段时间亲自回一趟延安,专门向主席等人汇报详情,既然这次有这么好的机会,何不让他们亲自来看一看。

    想到做到,同云鉴等人商量了一番之后,马铮随即给延安方面回了一封电报,以军区总部以及他自己的个人名义邀请主席也一同前来。

    很快延安方面就有了回应,主席同意一同前来。

    接到电报之后,马铮大喜。当即召集附近几个军分区的军政干部开会,商讨具体的接待事宜。随后一个简单的接待方案就被拟定了,紧接着马铮便以绥察军区司令员的名义给各军分区了一封电报,命令各军分区所有的部队立即就地休整,各部队要立即完成部队的补充,多出来的部队立即送返归绥。

    同时,各师旅的军政长官如没有特殊的理由立即返回各自的部队主持工作,不但要做好部队的整训工作,更要注意地方政权的建设,尤其是新纳入绥察军区防区的那些县区,必须要尽快将县政府以及各部门建立起来。而且马铮还通知各部队,他会在一个星期后陪同中央工作组的同志一起视察各军分区的。

    4月11日,军区政委云鉴亲自带着军区直属骑兵团离开归绥,经包头、东胜等地,直奔乌审旗,前来迎接视察组。

    经过一天的疾驰,终于在11日晚十点抵达了乌审旗,休整一夜之后,部队继续南下。

    12日早晨,云鉴等人在乌审旗以南的苏力德苏木同北上的视察组汇合,随后大部队立即北上赶往东胜。

    先不说绥察军区这边忙着接待延安工作组的事情,由于绥察军区连续十几天都在进行大规模的调动,各师旅动作频频。日军的侦察机不时能看到在你公路上行进的大部队,甚至于不乏炮兵和骑兵这样的技术兵种,消息传回北平,华北方面军司令部顿时炸锅了。

    也难怪日军方面会如此的紧张,在过去的两个月内,华北方面军同马铮所部在察哈尔、热河、冀东以及晋北一带连续交手,结果便是日伪军损失惨重,不但丢了察南察北以及热南整整二十多个旗县区,同时还损失了大批的兵员,单单师团一级的部队就损失了三个。

    其中被日本6军视为最强大的仙台第二师团被全歼,只剩下师团长安井藤治中将独自逃了回去。而第四师团和第16师团则是被重创,尤其是第16师团,整整一万八千多人竟然只剩下不到两个联队的兵力了,连师团长藤江惠蒲中将也被打死了,损失不可谓不惨重。

    再加上为了配合华中派遣军在赣北动的南昌攻略战,华北方面军将驻扎在山东和冀南的两大师团调到了安徽一线,所以导致平津一线防御漏洞百出,要是这个时候马铮所部再次动大规模的进攻,后果不堪设想。

    长官华北方面军情报的佐藤爱子接到侦察机送回来的情报之后大惊失色,当即派出大量的特务进入绥察军区的防区内进行情报收集。很快特高科的特务就将收集到的情报送回了北平,结果令佐藤爱子极为震惊,因为根据这些特务传回来的消息,马铮所部却是在大规模的调动部队。

    先各地驻军兵力都在增加,大批的新兵被补充到了前线各部队,甚至于包括大量的重装备,有轻重机枪和火炮。另外土八路在防区内正大量的招募兵员,如果不是为大战做准备不可能有如此大动作,种种迹象表明马铮所部又要行动了。

    消息传回来之后,佐藤爱子整个人的感觉都不好了,她彻底被马铮的“疯狂”给惊呆了。要知道刚刚过去的那几场战役虽然皇军惨败,吃了大亏。但是马铮所部想来也不好过,根据方面军参谋部门的预计,马铮所部在前几次的大战中战损至少在三万人以上,甚至于有可能达到五万人。

    尽管这个数据也许有所夸大,而且受伤也不能算作绝对损失,但是伤员短期内最起码不能参加战斗。加上其他战场上的伤亡,可以说绥察军区这次也是元气大伤,按照方面军参谋部的预计,短期内支那人应该失去了攻击的能力。

    但是佐藤爱子对于参谋部的分析并不是万全的相信,一方面是参谋部对于马铮所部的战损估计太高,同时没有计算马铮所部收编皇协军的数量。据她所知,马铮所部很大一部分兵员都是来自于被俘的皇协军。而且这个比例至少占到了马铮所部总兵力的十分之一的,剩下的便是收编交换回去的支那战俘,这个比例则是占到了马铮所部总兵力的十分之三。

    马铮所部这次固然损失不小,但是却俘虏了大量的皇协军,以马铮所部对皇协军的收编能力,被俘的皇协军至少有9o%将加入土八路。甚至于有证据表明原皇协军的那个刘凤池已经加入了马铮所部,并且担任了承德地区的最高指挥官,可见马铮所部已经将那部分皇协军吞并了。

    此外,在佐藤爱子的印象中马铮是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人,他一个喜欢军事冒险的军官,这一点倒是和他的年纪很相符合。按照参谋部的分析,由于支那人伤亡惨重,所以暂时不会考虑同方面军再次生冲突。但是反过来考虑就更危险了,这次不管怎么说人家马铮所部可是打了胜仗,死的人绝对要远远少于华北方面军。

    以方面军的损失来看,马铮所部的战损显然要小得多,再加上方面军部分主力现在远离平津地区。按照马铮的个性,绥察军区的部队很可能会抓住这个机会再一次动大战,伺机扩大战果。

    况且这种事情不管靠不靠谱都不能怠慢,而且作为一个情报军官,佐藤爱子深知一个道理,这样的事情她必须上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因此,佐藤爱子很快就将马铮所部活动频繁的情报上报了杉山元手上。

    接到消息的杉山元大将也慌了,现在的华北方面军的情况有多糟他很清楚,以方面军现在的情况很难再和支那人打一场势均力敌的战役。除非支那人给他们时间调集部队,不然的话后果不堪设想。不得已,杉山元只得命令山东的第12军第21师团立即北上,以防马铮所部突如其来的进攻。(。)

第四百一十六章:工作组抵达()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四百一十六章:工作组抵达(求订阅、求月票、求一切!)

    日军方面的慌乱并没有影响中央视察组一行人的兴致,4月

    作为绥远的省会城市,归绥不但历史悠久,而且经济远远要比延安繁荣的多,而且也要大得多。

    同其他城市人口大量逃离不同的是,归绥现在几乎是人满为患。不久前归绥市政府统计的数据表明,归绥城区内现在共有55万居民。再加上归绥城区相对集中,所以街上人来人往的好不热闹,这在战乱频频的北方是难能可贵的。

    尽管还没有深入的仔细的调查,但是单单从火车站附近的情况来看,绥察军区管辖内的归绥还是很不错的,最起码在火车站干苦工的那些老百姓不是形如枯槁摇摇欲坠。

    由于中央工作组抵达的时间已经是晚上八点多了,所以主席等人并没有急着到市区实地考察,而是在马铮等人的安排下先返回了军区总部,绥察军区总部在那里已经设下了宴会,为工作组一行人接风洗尘。

    虽说宴会比较简陋,菜肴也比较简单,但是气氛还是很好的。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早,按照行程,今天中央工作组要在归绥召开一个军区总部的军政会议,团县级以上的军政干部都必须参加,主席等人要为绥察军区的这些干部传达一下中央的精神,同时也想要看一看绥察军区的这些军政干部的精神面貌。

    很快主席等人就见识到了绥察军区的强悍,按照中央工作组的预想,绥察军区人数虽然不少,但是现在却分散在各地,归绥附近的部队应该不是很多,所以这次会议的参会人员应该不会很多。

    但是当主席等人到达会场后才现,他们远远低估了绥察军区的实力,满满一个大礼堂全部都是穿的锃光瓦亮的军人。虽然没有人细数,但是两百多人应该还是有的。

    “马铮,参加今天会议的干部似乎都是团级以上的军政主官吧,怎么来了这么多人?你小子不会把营连一级的干部也叫来了吧,是不是想给我这些老同志一个下马威?”主席有些纳闷地问道。

    马铮笑了笑回答道:“哪能呢主席,今天来的可都是县正团级以上的军政干部,包括团长和政委以及各县区的正副县长、书记等。来这么多人是因为我们军区的部队确实就有这么多的编制,根据我们军区总部的统计,绥东军分区的防区下辖一市六县,拥有正规部队一师五旅另7个警备团,单单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