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而且马铮还知道朱德总司令的这个数据并不准确,由于战事频繁,所以整个华南抗日纵队缺1943年以前的数据。而此时八路军和新四军创造了遍于华北、华中、华南19个省地区的解放区,解放人口共计上亿人,八路军、新四军及华南抗日纵队全军总数已经达到91万正规军,民兵22o万人以上。
要是按照老蒋的战略部署来说,像广大的解放区早应该放弃了,那样这数十万正规军又从何而来。(。)
第五百一十三章:第二十更送到,爆发结束()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五百但是马铮还是有着自己的一套办法,尽管马铮也很清楚现在的八路军在山东人民眼里还是一支没有得到信任的部队,所以马铮现在所要做的就是要在山东打响自己的名号。
这就像是推销产品,不管你这种产品多好多耐用,但如果没有一点名气,恐怕不会有多少人买账。但是如果你的这种产品又好又耐用,而且还有不小的名气,那么品牌的效果就显现出来了,到时候购买的人肯定会排成队。而他现在要做的就是把招牌檫亮,把名头打响,树立自己的品牌。
八路军的条件是十分艰苦的,这一点马铮自己深有体会,在第一次武汉会战的时候马铮就现国民政府的那么多部队,那么多的军官,只要是营长一级的军官就很少有亲自在第一线指挥部队作战的,而且粮食补给更是一应俱全,所以当时的国民党正规军的军官的待遇很是让马铮这个在北方呆了近一年的八路军高级军官羡慕。
而八路军不管是普通士兵还是军官生活条件都是一样的,就连马铮自己也是有很长时间没有吃过一顿好的了。尤其是马铮本身就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在后世像他这样的特种兵,国家规定的伙食是非常的好的,各种菜系的硬菜都有,所以这也就养成了马铮馋嘴的毛病。
但是到了这个时代之后,这个毛病就必须改正了,大家每天吃的都一样,马铮喜欢吃的红烧肉一级梅干菜扣肉一个月也吃不到几次。
尽管条件不如人意,但是马铮却很高兴可以来到这个大时代,可以见证中国人民如何把腰杆子挺直的奇迹。
。。。。。。
8月1o日,就在许海峰等人离开景阳冈三天后,潜伏在阳谷县的情报人员传来紧急消息。昨天晚上阳谷县城的呼延家族的部队已经撤走,现在的阳谷县城就是一座空城了,城内的治安是由万家佛和神仙道以及安乐门三家共同主持。
由于呼延家族走的极其突然,所以日军还没有来得及派部队前来接手阳谷县,所以此时的阳谷县城就是一座不设防的城市。
尽管马铮也知道此时是夺取阳谷县城的最好时机,不过马铮更清楚,只要独立师现在动了,那么濑川四郎少将派到阳谷县的就绝对不会是一小支守军了,而是一支联队级别大军了。
马铮也清楚,要是呼延家族就此撤离鲁西地区,那么他的独立师就成了聊城地区唯一一支可以同日军第十混成旅团抗衡的中国部队了。尽管现在在鲁南地区还有几支友军,但是那仅仅只是名义上的友军而已。
其实马铮并不是多么惧怕山东的日伪军,从他降临这个时代马铮就不曾怕过什么,占有思想上和知识上的优势让马铮无所畏惧。只不过是马铮不希望在所部兵马尚没有准备妥当之前同日伪军展开激烈的正面冲突,那样即便是能获胜,伤亡也足以让他心疼的。
但是眼下的形势却不容马铮不谨慎,日本人终究会认识到八路军将会是他们新的挑战的,而且这一天已经不会太遥远了。来自八路军的游击部队,已经在一定程度上牵制了华北一多半的日伪兵力了,在这样下去,日军正面战场上的精力将会被严重损耗,因此日军如果还梦想着攻占中国大6,那么必然会回过头先解决后方占领区,事实上日军所谓的治安肃正作战计划就是这个目的。
事实上日本人对八路军看法已经转变了,从一开始的嗤之以鼻,到后来的避之于洪水猛兽。游击战和八路军的进攻方式是积小胜为大胜,由量变引起质变,这正是马铮对于游击战精髓的领悟。
频繁的袭击让日军永不愈合的伤口持续失血,每天各地一个个微不足道的胜利,让越来越多被日军视为猪狗的中国人成为日益坚强的抵抗者。每个击毙十几名、几名,甚至是一名日军的难以记录的小的战斗,却由于其无处不在、频繁的生,必然会在日军不知不觉中造成给予其重创。
日军对于八路军态度的转变,这其中固然有八路军本身的原因,更重要的是一封关于八路军的奏折引起的连锁反应。
这封奏折是马铮的老对手杉山元大将和日本特种战专家服部藏臣联名写的,杉山元根据特高科收集的资料以及服部藏臣对八路军的暗中侦查得来的信息,联名向日本天皇上呈了一封奏折。
这封奏折出于对华北战场上的八路军这个主要对手的尊重,杉山元大将和服部藏臣少将这样写道:“……从昭和12年到今年7月,大日本皇军华北方面军与共产军交战次数为3524次之多,动用兵力2o余万人,但是作战效果甚微。据可靠情报显示,八路军其兵力总数已经突破4o万人,在一次战斗中,为了应对大日本皇军的勇士们的进攻,八路军共出动其兵力甚至于达3o万人之众。”
而服部藏臣也在自己的分析中指出:“……敌大半为土八路,与蒋军相反,在本年次中,同华北的皇军交战中,土八路可以占七成五。在我方所收容的15。9万具敌遗体中,土八路也占半数。但与此相比较,在我所收容的17。5万俘虏中,土八路所占的比例则只占一成五。这一方面暴露了重庆军的劣弱同时也说明了土八路战斗意识的昂扬……因此,华北皇军今后的任务是对付支那土八路极其根据地,对盘踞在华北的土八路军进行灭绝性作战,才是华北皇军今后的重要使命。。。。。。”
连续多位日军的高级军官对八路军出了警惕的呼声,日本国内也不得不重视这些军中元老的声音,因此很快前线指挥官就接到了大本营关于对侵华战略调整的命令。
当然了,由于八路军除了马铮所部的绥察军区之外,其他部队的攻击还是比较隐蔽的,比起盘踞在西南地区的国民政府,八路军还真的只能算得上是一小块牛皮癣,根本就不值得一提。所以日军大本营也就只是对对华战略作出了一小点更改,并没有将主要进攻方向转向八路军,这也是不幸中的万幸了。但是就是那么一小点的转变也了不得,也是让八路军倍感压力。
正因为如此,马铮知道,就算现在他什么也不做,日军也会在战略上做出重大的调整,今后八路军各部的生存压力将更加的大,局势更加的严峻。
根据日军战史《作战日志中的中国事变》中显示,日本华北方面军在194o年已经将八路军游击队作为“最大癌患”,并编辑《剿共指南》通报全军。
而且这还只是历史上的资料,但是现在由于马铮这个怪胎的出现,日军华北方面军连续在马铮手里吃了大亏,中将少将损失了十几位,日军对于八路军对于八路军肯定有了一个较为清楚的认识,这个战略转移也很有可能要提前。
不过对此马铮心里还是很淡定的,对付日军他还是很有心得的,在他心里已经有了一套较为成熟的战术了——坚持游击作战同正规战相结合的战术,相信有了这个法宝,必然会扭转山东不利的局面的。(。)
第五百一十四章:梁尚仁的难题(求订阅)()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五百但是自从徐州失守后,对于未来战局的展和八路军的下一步展方向,党内却出现了不同认识。
日军在占领徐州打通津浦路后,到底是会继续南下,从而给八路军提供更有利的敌后展空间,还是会将主力回师华北,肃清后方,给游击战争造成更大的困难?
对这一局势的判断,将决定着八路军和新四军是否能抓住根据地展的时机,决定敌后抗日战争的未来展。早在38年初,主席在致八路军总部的电报中就指出,日本侵略军决不会允许八路军在其后方搞得它日夜不得安宁,它“不久即将移主力向着内地各县之要点进攻”,而这种进攻将是极端残酷的。
对于未来日军的进攻,主席预见:“八路军在敌后动群众、建立抗日革命根据地的规模和程度,将直接影响着未来抵抗日军进攻的能力”。
而在日军南下侵略武汉和广州期间,主席的判断是,目前日军进攻的目标是武汉、广州,因此“华北游击战争还是广泛开展的有利时机”。主席敏锐地抓住了战机,利用日军主力南下,国民党正规军对他们牵制的这个空当,果断作出从华北山地进入到平原地区开展游击战的重大决策。
对于主席的决定其实每一位八路军高级将领脑子里都有一个大大的问号,因为从红军时代起,他们领导的武装力量就是靠山起家、靠山吃饭的。在平原地区搞游击战争,干部缺乏经验,信心也不足。
说到这里马铮就不得不佩服主席的高瞻远瞩,其实早在洛川会议上,主席提出的八路军应该采取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的战略方针中,就包含着在平原展游击战争。
主席意识到,山区虽然有适合游击战的地形优势,但物产和人口均不如平原地区,而平原地区虽然地形不利于游击战,但在物质上拥有比山区大得多的优势。并且备受日本侵略军屠杀和蹂躏的沦陷区同胞迫切期待着能领导他们保卫家园的抗日军队的到来,这是八路军壮大和展的新的有利空间。
原本按照八路军的展模式,马铮应该在平原地区安安心心地搞平原游击战。毕竟这是有经验可循的,而且已经有人为理论做过了比较成功的实践了,所以也就不需要马铮再为此而冒险了。
早在去年晋察冀边区反围攻斗争正在进行时,主席从聂荣臻来电中得知冀中平原日军兵力空虚,他立刻致电朱德、任弼时,提出由第129师和聂荣臻部各派一个支队到平汉铁路以东的平原地区游击,进行试探性的游击作战,效果非常的好。
但是马铮却知道平原游击战可不是想要搞就能搞起来的,他需要大批的民众相信军队帮助军队。同时平原游击战还有诸多的缺点,面对日军这样穷凶极恶的野兽部队来说,他们找不到八路军就会拿老百姓撒气,所以每一次日伪军扫荡完之后,根据地就会出现家家披麻戴孝,村村死人抬棺的凄惨景象。
所以马铮就决定不搞单纯的平原游击战,他要把大型阵地战也搬到平原上来,他要用游击战拖瘦日军,然后用阵地战彻底的消灭敌人。小鬼子不是打游击不行吗,那我还要在阵地战上面将你击溃,让你在各个方面都抬不起头来。
阳谷县的地理位置很重要,而且还有日军急需的煤炭等资源。甚至于为了收回阳谷县,日军也算是付出了不小的代价,所以他们肯定不会放弃阳谷县的。在不久之后,日军必然会派遣一支精锐部队前来接手阳谷县的防务的,这是必然的。
马铮虽然不会占领阳谷县城,但是他却没打算让日军进阳谷县城。阳谷县在马铮眼里就是钓鱼的诱饵,能不能钓到小鬼子,能钓到多少小鬼子就看阳谷县的这个诱饵够不够分量了。
不占领阳谷县是因为马铮不想成为整个山东日军的活靶子,但是悄悄地打击一下日军还是可以的。反正他的部队现在分散在鲁西各地,打完之后就迅隐蔽,日军想要找到他们还是需要费一些时间的。或许等他们知道谁打得他们,马铮所部的力量已经足以抗衡山东的小鬼子了。
经过商量,马铮决定派一个步兵团前往阳谷县以北的定水镇宋村。宋村又分为前宋村和后宋村,这两个村子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距离交通要道比较近,从聊城来的日军必须要经过这里。
马铮准备派一支部队到这里对前来接防的日伪军来一下狠的,也好让阳谷县的父老乡亲们知道,虽然呼延家族撤走了,并不等于说中国人就放弃了这里。还有一支军队和他的领导人记着他们、牵挂着他们。
梁尚仁率领独立师一旅一团赶到宋村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据情报人员传回来的消息说,日军这次派来的兵力并不多,只有不到一个加强步兵中队,但是装备却十分精良,除了有一个骑兵小队外还有两辆战车。这样的装备别说是呼延家族的那些散兵游勇了,就算是马铮所部在没有准备之前也是要吃大亏的。
所以马铮才会提前让梁尚仁过来做一些必要的准备的,宋村原本是定水镇的一个大村,但是自从鬼子来后,宋村就遭了大殃。先后三次日军在宋村驻兵,每一次宋村就要经历一场浩劫。
到目前为止,宋村就有二十一名青壮年被杀害、六十五人被当作壮丁抓走,到现在杳无音信。所以至此以后,宋村的村民只要是有能力的都逃到其他地方去了,以前诺大的一个繁盛的村庄到现在已经是一片荒芜,死一般地沉寂。
梁尚仁听到侦察兵传回来的消息后一阵沉默,自小鬼子入侵中国以来,多少古城惨遭屠戮,连历史名城南京都没有幸免,像宋村这样小小的在全中国又何其多。
梁尚仁知道现在自己的能力有限,不要说他这个小小的代理旅长了,就算是在他眼里神人一般的司令员面对数量庞大装备精良的日本人也是束手无策,他这个代旅长更不可能解救全国所有的人。救不了全国那么多的人,但是梁尚仁却自信自己可以救得了整个定水镇,救得了阳谷县。
一旅一团是独立师成立的第一个齐装满员的步兵团,全团装备尽管是七花八门的,也没有炮兵支援,但是怎么说也是装备了长短枪支两千余支的主力团,更何况一团几乎所有的军官都是跟随马铮从绥察军区过来的老兵,战斗经验十分丰富,因此一团的战斗力在独立师各团中算得上比较强悍的了。
更何况日军仅仅只有一个加强中队,即便是装备有战车和骑兵,但是总兵力也不过三百五十余人。而一团却拥有两千三百余人,是日军的7倍有余,梁尚仁相信自己7倍于日军的兵力,一定可以将这群狗娘养的干掉。
但是日军的那两辆战车却不好处理,别说是一团了,就是整个独立师也没有一件可以对付战车的火炮,老天在给一团送了一块诱人的面包的时候却不忘里面藏了一根尖锐的钢针,这可给梁尚仁出了一个天大的难题。(。)
第五百一十五章:宋村阻击战(求订阅)()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五百但是对于没有重型火炮和反坦克炮的中国人来说,日军的薄皮战车还是很有战斗力的。由于缺乏战防炮等武器,不管是国民党部队还是八路军对付日军战车的办法便是用集束手榴弹炸断战车的履带,这样往往赔上数条人命才能换得一辆日军战车的瘫痪。
尽管日军的这支小部队只装备了两辆战车,而马铮所部却有整整一个步兵团。但是考虑到所部的装备实在太差,为了控制伤亡,马铮特意命令梁尚仁这个代理旅长亲自带队,颇有一种牛刀杀鸡的感觉。
不过在这众人看来也没有什么不可思议的,毕竟日军的战斗力摆在那里。一个步兵中队的兵力虽然并不算太多,然而只要弹药充足的话,以日军的火力配置打残一个中国步兵团还是很有可能的。
要知道抗战一开始的时候日军一个步兵联队往往要追着一个中国步兵师打,甚至于一个联队可以在一场战役中轻易打垮中国的一个军,而且这样的例子并不算多罕见,至于日军的中队打垮中国的步兵团那更是家常便饭。
再加上眼前日军的这个步兵中队还有配备了两辆弥足珍贵的战车,即便是最最垃圾的豆战车也足以让这个步兵中队如虎添翼。要知道战车对于日军而言并不仅仅是一件支援武器,而且还是兵魂将胆,一旦有战车存在,日军士兵的士气必然大增。
不过作为一个参加过多次战斗,经验极其丰富的老兵,梁尚仁对付日军的铁皮盒子还是很有一套的。绥察军区出来的军官对于打鬼子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方法,虽然有的时候他们的办法实在是太不起眼,太龌龊太土了,但是土办法有时候也能凑大效。就拿眼前这次战斗来说,梁尚仁对宋村的地形有了一个较为细致的了解后,立即派部队收集足够多的硬木料。
宋村由于靠近交通线,所以地理位置比较突出,通过宋村的道路有好几条。但是能通过战车的道路你却只有一条,这条道路是日军利用一条废弃的山道拓展开的。
然而这条山道并不好走,骑马和步行还没多大的问题,但是想要用车载的形式赶路的话却是万万不行的。
也许是日军也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这次派来接收阳谷县城防务的只有一个步兵中队和一个骑兵小队以及两辆战车,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别的部队了。
按照阳谷县的防御力量而言,这一个中队的步兵差的还远。但是现在呼延家族已经撤出了聊城,并且很快就会搬离山东地区,所以日军当局认为阳谷县危局的根源已经被解决掉了。
尽管已经有一些证据可以表明在阳谷县还存在着一支可以威胁到大日本皇军的力量,但是出于对日军战斗力的盲目相信,濑川旅团所有高级军官都一致认为只要没有了呼延家族,山东聊城的其他势力都是成不了气候的小杂鱼。
现在虽然只是派一个步兵中队,但是在阳谷县还有几家亲日的大地主大商人以及那个叫万家佛的道会存在。有他们这些支那良民暂时帮衬着,濑川四郎少将相信阳谷县暂时还是安全的。
更何况现在乱局可不是单单出现在阳谷县,阳谷县周边的几个县区都出现了不稳的现象,这几天更是出现了好几处亲日的“良民”“大日本帝国的朋友”被支那人暗杀的恶劣事件,这让濑川四郎不得不调集兵力解决这件事情,根本就分不出太多的兵力接手阳谷县的防务。
鲁西的乱局也引起了第十二军司令部的重视,他们也很清楚濑川四郎的难处,所以特意派来两个步兵联队的援兵。但问题是现在整个聊城地区到处都在求援,两个步兵联队七千余人看起来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