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也就决定了这里必定会成为中日争夺的焦点。
很可惜,在第一次争夺战中,中国很块就败北了。1937年,为了实现侵吞华北进而独霸中国的既定国策,日军数路大军直扑太原,而为了保卫太原,国民党第二战区指挥部集中6个集团军,共31个师、13个旅,约28万多人,由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卫立煌任前敌总指挥,组织了忻口会战。
那一战历时一个多月,最终以中国方面伤亡十万余人而告终,那一战中国方面不但伤亡惨重,同时还把山西省会城市太原也丢了,可谓是损兵折将,颜面尽失。
马铮所部这次在忻口外围集结了五六万大军,大有准备动第二次忻口战役的意图,这极大地刺激了日军。要是马铮所部这次能够攻占忻口的话,就等于打破了山西中日双方的战略态势,那么整个山西省这盘大棋就全活了。即便是日军到时候还占着太原也无所谓,没有忻口作为屏障的太原,防御成本将极大地增加。
一时之间,邯郸、赤峰、通辽、宣化、忻口这几座城镇成了国人瞩目的明星,全中国所有的有志之士的目光都被吸引到了此处,而马铮以及绥察军区再一次成为了国人争相讨论的对象,成为了万人瞩目的巨星。(。)
第五百四十三章:王对王(求订阅!)()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五百四十三章:王对王(求订阅、求月票、求一切!)
随着马铮的命令,整个中国北方顿时热闹了起来,除了冀南之外,晋中、察南、热北以及东部草原等地都开打了。
马铮所部这一认真起来,日伪军就开始遭殃了,先挨打的便是德王所部。
自从被马铮所部赶出锡林浩特之后,德王就带着李守信等人逃到了东部大草原上的克什克腾旗,依附于赤峰城里的日军。
率领残部抵达克旗之后,德王就不断地在招兵买马,在日本人的支持下,在加上本身就是蒙古王公的有利条件,仅仅不到一年的时间,原本快要变成光杆司令的德王再次拉起一支数量非常可观的军队。
德王所部的番号依然还是蒙古军,司令依然是由李守信担任。相比以前足足十个师的兵力,现在的伪蒙古军只有五个不满员的骑兵师,总兵力一万八千余人,再加上德王帐下那支三千人的亲卫队,总兵力两万一千余人,几乎达到了伪蒙古军全盛时期的一半左右。
尽管兵员你不少,但是由于屡遭马铮所部的打击,所以德王和整个伪蒙古军倒是变乖了不少。除了和日军的来往还像以前那样频繁之外,不管是行事作风还是其它方面都大有改变。
不过从伪蒙古军内部传回来的消息称,由于一些未知的原因,德王同日本人之间似乎出现了裂痕,双方的关系并不像表面上这么融洽,甚至于在不久前还生了伪蒙古军的一个小队长暗杀日军顾问的事件。
其实想想也没有什么不可理解的,德王倒向日本人并非是没办法的事情,而是为了追求利益。但现在的问题是,自从跟了日本这个主子之后,德王就屡屡在马铮手里吃瘪,不但连自己好不容易谋图到手的圣城也丢了,甚至于还搭上一个锡林浩特和数万好不容易拉起来的部队。
更重要的是,日本人在用他们的时候说的都很好,什么部队番号和武器装备都不是问题,但是真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日本人却不像之前说好的那样,这都一年多了也仅仅只给了他们一万五千条长短枪和不到两百挺轻重机枪,至于火炮,全部五个师也不过4o门小钢炮,都比不上日军一个大队的火炮。
再加上德王所部无时无刻不在承受着来自马铮所部的压力,这让德王在心理上野生了巨大的转变。原来他以为日本人是不可战胜的,但是现在看来日本人也不是战无不胜的。
这人心啊最是难以捉摸,人心要是变了,那其他的可就不好说了。正因为看清楚了日本人的外强中干,德王这段时间以来虽然还是在和日本人保持密切的来往,但是双方的实际关系却已经淡了不少。
日本人也察觉到了这些,但是对此也是无能为力,他们也不是没有想过“换人”,将李守信换成他们在塞北草原的代言人,但是最终还是没有实施“换人”大计。一方面是由于德王在蒙古族人心中还是有一定的威望的,这不是李守信所能取代的。
同时德王的本身的实力也是很重要的,伪蒙古军虽然是以李守信为司令,但是实际上却听命于德王,这两万多骑兵还是很有威慑力的。
再加上眼下整个北方的战事正紧,绥东大草原上也是风云变幻,一个不好很可能将德王推向马铮所部,这可不是日军想要看到的。为了稳妥,日军还是硬着鼻子同德王接触,并且还给德王送去了大批的援助。
不过即便是如此,德王这次也比以往小心的多了,荣华富贵固然重要,但是那也得有命去享受才行。要是再认不清自己有几斤几两的话,保不准那一天马铮那个杀神就会突然从天而降。就像上一次那样,他在睡梦中就被喊了起来,要不是李守信还算有良心,没有丢下他不管,不然还真说不好现在的他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生存状态。
德王的“表现”马铮自然是看在眼里的,不过打铁的趁热,既然德王有悔改的意思,那么马铮不介意再给他一点压力。
这次骑兵师东进,马铮的意思很明确,他要将东部大草原上所有的日本势力全部清除出去。但是东部草原和察南察北不一样,这里向来是蒙古族传统的势力范围。而且这里靠近东北,就算是马铮所部将这些地方全都攻占了也不可能时时刻刻派人驻守这些地方。
因为一个不好就有可能惹毛日本关东军这只庞然大物,要是让关东军大举入关,那后果可就严重了。要知道历史上八年抗战关东军都没有大规模入关,要是因为他的原因而导致关东军入关,马铮真不知道会将这场战争带到何方。
因此马铮压根儿没打算派大军驻守东部大草原,所以说到底大草原还是需要一个真正的蒙古人来管理的,只要是德王表现的还算利索,那么马铮不介意将东部草原交给他管理,当然了,以目前的趋势看德王距离这个管理者的要求还远得很。
绥察军区进攻克什克腾旗的战斗已经进入了倒计时,不过作为这场战役最高指挥官马德胜却一点都不担心,此战的结果他早已经了然于胸。
当然了,马铮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这次马德胜率领的部队都是绥察军区最精锐的骑兵,对付德王所部的那些装备简陋、战术落后、战斗意志薄弱的骑兵那真是杀鸡用牛刀,大材小用了。
经过两天多的急行军,马德胜率领的骑兵师终于赶到了克什克腾旗8o多公里的达莱诺日镇。
这个时候由于距离克什克腾旗已经很近了,周边蒙古族的牧民们也逐渐开始多了起来,想要保密已经是不可能了,所以马德胜只好命令骑兵部队尽量将侦查范围扩大,将那些蒙古族的大小部落避开,大军一刻不停直奔克什克腾旗。
与此同时,在宣化一线作战的整编二师、军区直属炮兵旅等部队也在杨成武的指挥下向赤城、宣化等地的日伪军起了进攻。
作为马铮这次大战的主力,杨成武所部的担子着实不轻,虽然他们没有具体的占领任务,但是却要为其它几个战场创造条件,将日军华北方面军的主力全都吸引到宣化一线。也就是说他们要面对华北方面军绝大多数部队的疯狂进攻,而敌人的兵力有可能是五六万,也有可能是十多万,压力可想而知。
事实上情况也确实如此,大战开始的第一天,刚刚开战不足一个小时双方就进入了白热化态势,日军不但出动了飞机和坦克,甚至于连想来宝贝不得了的重炮部队也都用上了。而整编二师也没有示弱,军区直属炮兵旅火力全开,甚至于连一向保密的火箭炮也都抬了出来。
仅仅交战不到一个小时,双方便出现了重大伤亡,这不是马铮和杉山元大将所能预料得到的。在马铮的想法中,整个连队覆灭的战事肯定会出现,但是绝对不会出现在第一天。
杉山元大将同样也没有预料到绥察军区的攻击力度会这样猛烈,作为日军驻中国华北最高的军事指挥官,杉山元大将的战略水平还是很高的。从一开始他就知道冀南的八路军不过是一个幌子,是烟雾弹和障眼法,马铮所部的杀招在北方,因此他从一开始就把华北方面军四个精锐师团近7万日军精锐部队都放置在了宣化地区,因此战斗一开始就出现了王对王的惨烈战局。(。)
第五百四十四章:不战而逃(求订阅)()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五百四十四章:不战而逃(求订阅、求月票、求一切!)
杉山元虽然识破了马铮的意图,但是却没有想到南北两个方向的敌人都是马铮的部队,所以在战术上的安排难免出现失误。
事实上绥察军区的异动杉山元还是知道的,日军特高课这些年对于中国的渗透已经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更何况马铮所部十几万大军的调动动静可不小,真想完全将日本人瞒住可不大容易。
正因为如此,华北方面军司令部不敢怠慢,当即将主力集中到了宣化、下花园一线,一方马铮所部由张家口出兵南下,攻打平津地区。
同时杉山元大将还命令驻山西第一军主力一定要将马铮所部阻挡在忻口以北,决不能让马铮所部攻占忻口。
马铮的计划无疑是成功的,他不按常理做法让日军这边颇为无奈,只能被他牵着鼻子走。
晋北前线的战事很顺利,驻山西第一军知道忻口以北并无险地可守,所以主动从代县撤兵,主力第20师团以及109师团由代县撤回原平固守。
马铮所部整编一师以及突击旅等部顺势拿下代县,主力向原平发动进攻。尽管他们的对手是日军第20师团,但是整编一师却打的非常漂亮,只用了短短两天就突破了原平日军的第一道防线。并且在付出了一个步兵营的伤亡后,终于抵近了原平的第二道防线,只要将这道防线突破了,那么绥察军区的部队就可以长驱直入直达原平城下。
而在东部草原,马德胜的骑兵师和刘凤池的整编三师一南一北遥相呼应,两路大军直奔赤峰以及克什克腾旗而来,驻守赤峰的日军第四师团第八联队虽然紧急收缩兵力,但是依然没能抵挡得住刘凤池所部的进攻,围场县、喀喇沁旗接连被整编三师攻克,第八联队主力不得不撤回赤峰城固守待援。
再说克什克腾旗的德王,马德胜所部虽然一路上小心翼翼的,还是被德王得到了消息,毕竟作为蒙古族上层王公贵族,德王在蒙古牧民心目中的威望还是很高的,东部草原的牧民很轻易就将马德胜所部的行踪汇报给了旗里的德王。
接到牧民们的汇报之后,德王顿时大吃一惊,急忙向赤峰城里的赤柴大佐求援。但是当他得知第四师团第八联队也在遭受马铮所部进攻的时候,德王当即做出一个决定——逃!
尽管华北方面军司令部命令德王所部务必要将锡林浩特方向来的土八路阻击在克什克腾旗以北,以保证第八联队的后路,免得第八联队被八路军南北夹击,腹背受敌。
但是德王却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他要是敢留在克旗,用不了几天手里的这些部队就会成为马铮所部的俘虏,这一点毋庸置疑。
有部队在手里的时候,日本人还会把他当人看,但是如果再一次将手里的这些宝贝部队葬送进去,那么他再想东山再起可就不大容易了,日本人绝对不会再支持他了,所以德王此时唯一能做的就是逃。
而且德王并没有像众人预料的那样向赤峰的赤柴大佐靠拢,而是一路向东,直接逃往四百公里外的通辽。德王看的很清楚,马铮所部南北夹击第八联队,以第八联队的战斗力,想要守住赤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即便是加上他手中的这两万余人,也不可能守得住赤峰。与其最终被人合围在赤峰城,那还不如一开始就不要过去。
当然了,这么做肯定是要受到日军方面的斥责的,但是德王却无所谓。有着两万大军在手,日军就算是不高兴也不会拿他怎么样。但是如果没有了这两万大军,就算是他愿意当日本人的走狗顺民,日本人也未必会看得起他。
这一年多的沉浮让德王早就看清楚日本人的真面目了,在日本人眼里他就是一条用来咬人的狗,有牙的时候日本人还会赏他一块肉骨头吃。但是如果成了没牙的狗,日本人兴许还会把他宰了炖了吃狗肉。
德王所部不战而逃倒是出乎马德胜等人的预料,让他们颇有一种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感觉。尽管很无奈,但是却也没有任何办法,人已经逃了,想追也来不及了,只能继续指挥部队南下,同赤峰前线的整编三师汇合,然后拿下赤峰城。
冀南、热北以及晋北一线的战事非常顺利,但唯独进攻宣化的整编二师却遇到了麻烦。宣化距离北平仅仅170公里,自古以来就是北平的屏障,为兵家必争之地。
日军察觉马铮所部在张家口一线集结,认为马铮所部此次的目标是攻占华北方面军司令部所在地北平,所以杉山元大将命令筱冢义男的第十师团放置在了宣化,同时命令第110师团驻守北平,第26师团驻守保定,作为第十师团的预备队。
为了确保北平的安全,杉山元大将还将方面军参谋长山下奉文调到了宣化,主持前线的战斗。
作为日本陆军最有前途的中将,山下奉文对于方面军这一年多的战斗很不满意。尤其是对马铮所部的作战中,方面军屡屡受挫,这让山下奉文很是郁闷,因此接到杉山元的命令之后,山下奉文当即带着一个重炮联队由北平赶到了宣化,接手前线的指挥权。
相比于谨慎的筱冢义男,山下奉文的指挥水平无疑更胜一筹,而且这个人足够的疯狂,让杨成武一时之间竟然拿当面的日军一点办法也没有。
得知宣化前线的日军指挥官是山下奉文的时候,马铮沉默了。作为后世穿越来的军人,马铮对于这位有着马来之虎的日军悍将颇为熟悉。此人乃是皇道派出身,是日本军中皇道派的得力干将,一直以来颇受日本天皇和大本营高层的器重,年纪轻轻就被晋升为陆军少将。
不过山下奉文却在1936年“二。二六事件”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事件平息后,陆军立即开始强制实行大规模“肃军”,皇道派受到空前的清洗。荒木贞夫、真崎甚三郎等皇道派的高级军官均被免职。关东军司令官南次郎、待从武官长本庄繁两位大将被编入预备役,可以说日军皇道派势力损失惨重。
下奉文在此次事件中是荒木贞夫、真崎甚三郎等人忠实追随者,加上此次事变的兵力部分地来自于他的旧部第3联队。事件平息之后,山下曾经决心退伍,却被陆军大臣川岛义之挽留,转任朝鲜龙山的歩兵第四十旅团长,离开了陆军省。
山下奉文赴朝鲜任职约一年后,日本军队在中国挑起了七七事变。这给“落难”中的山下奉文一次新的机会。
不过在寺内寿一大将任期内,山下奉文并未受到日军高层的重视,但是自从杉山元大将接任寺内寿一成为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后,山下奉文的春天就来了。因为杉山元原本就是“二。二六”事件的主导者之一,是皇道派的领袖,所以他对山下奉文这个皇道派得力干将更是看好。
因此在杉山元担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之后不久,山下奉文就屡屡被委以重任,最后因功晋升为陆军中将,并且接替冈部直三郎中将成为华北方面军参谋长。
而山下奉文的战略指挥水平也是极为高超的,可以说整个华北地区的日军将领里面,除了山西的梅津美治郎之外,也只有第十师团的筱冢义男可以与之抗衡一二,杉山元大将派山下奉文接手宣化一线的指挥权,可见对其期望有多高。(。)
第五百四十六章:凶悍的山下(求订阅)()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五百四十六章:凶悍的山下(求订阅、求月票、求早在马铮所部没有进攻宣化之前山下奉文就已经预料到宣化可能成为中日两国下一阶段争夺的焦点,所以他在三月和五月分四次对宣化一线的日伪军进行了视察,并且责令他们修建防御工事,增加路卡和碉堡,以防被马铮所部渗透和突袭。
也正是因为山下奉文的重视,所以这次马铮所部突然动进攻,日军竟然可以在创促之间组织起有效的防御,将杨成武部的攻击阻挡在宣化以北的沙岭子镇。
8月25日,绥察军区整编二师、炮兵旅等部在宣化城外的七里坡再一次同日军第十师团交火火,这一次绥察军区连火箭筒等珍贵的武器也使用上了,为了完成给日军施压且吸引日军主力的战略目标,云鉴甚至于连留守归绥的雷神特战队也派了出去。
按照云鉴和杨成武等人的计划,最好是能在整编一师攻破忻口之前拿下宣化城,这样一来所部大军随时可以兵临北平城下,到时候华北方面军必须抽调更多的部队返回平津地区,不然的话后果非常严重。
但是想法是好的,然而真正实施起来却非常的困难,甚至于但连无往不利的特战队在宣化前线也折了翅膀。
作为华北方面军最有前途的高级军官,山下奉文很早就遭到马铮所部有一支强大而且神秘的特战队了,而且他还预料到马铮所部这一次肯定会出动那支神秘的特种部队。
再说了,山下奉文可是吃过马铮所部特种部队的亏,吃一堑长一智,所以这一次山下奉文特意将服部藏臣的一个特战中队调到了宣化,以此来对付马铮所部的特战队,于是乎一场属于特种兵之间的对决即将上演。
这一次为了夺取宣化城,绥察军区一共派了两个特战小队六十六名特战队员到宣化,准备伺机潜入城里,在大部队攻打宣化城前捣毁日军军火库以及指挥部这样的战略目标,配合主力部队拿下宣化城。
在了解了特种部队作战的特点之后,山下奉文专门针对此做了极其严格的布置。而且山下奉文这个人又极有城府,当手下的士兵告诉他很可能有支那的间谍进了宣化城的时候,山下奉文并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