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加藤大佐也是一个战斗经验极其丰富的指挥官,通过炮弹的弹道落点他几乎可以肯定支那军队最少出动了一个完整的炮兵团。而且河谷两边射出的密集的子弹也让加藤大佐的心落到了谷底,就自动火力的密度而言,恐怕比之帝国一个野战师团都丝毫不逊色。
而且听声音似乎正是帝国制式装备九二式重机枪和大正十一年式轻机枪出来的,除此之外似乎还有一种他从来没见过的自动武器。支那军队的武器装备一贯以来是比不上大日本帝国的,就算是他们最最精锐的政府正规军也远远比不少大日本皇军,而围攻他们的支那军队是从那弄来如此多的先进武器?
加藤大佐组织士兵进行了一次反冲锋,可惜一个中队的士兵在抵近河谷坡顶不足二十米的距离时,就被两边密集的子弹打了下来,一个中队的精锐士兵存活率不足五分之一。
那铺天盖地的子弹太可怕了,再加上天上不时落下的的炮弹,杨成武算是给加藤大佐上了一课,告诉他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战争,不是手拿着枪的就是现代军人,不是指挥一群拿着现代兵器的军人的就能打了一场现代战争。
加藤大佐并不清楚,为了打好这一仗,杨成武将麾下能集中的全部的自动火力都集中到了三旅一团,而且向马铮特批了五吨弹药。所以江浩所部几乎是平均五人就能有一支自动火力,在几公里的狭长的河谷中,几百挺重机枪所爆出来的战斗力绝对是无法想象的。
而且依照以往打伏击的经验,杨成武命令前线的部队准备了上万个集束手榴弹,这种每五个普通手榴弹夹着这一些铁钉之类的东西,其威力绝对不比一枚75mm口径的山炮弹差多少。
每人5颗这样的集束手榴弹在开战三分钟内就全部扔了出去,那么小的战斗区域中如此密集的爆炸点,别说是加藤大佐没见过,就连一贯见过大场面的杨成武等人也没见过。
战斗一开始,集束手榴弹挥的作用简直就是神了,比那个山炮团一点都不差,而且这些都是战士们有针对性的抛射过去的,一炸就炸到了重点。而且有的战士懂得让手榴弹凌空爆炸,更加扩大了这种手榴弹的威力。一时间整个河谷到处都是哀嚎声和爆炸声,受伤的日军不计其数。
由于集束手榴弹爆炸的范围较大,而且绥察军区制造的手榴弹质量和八路军总部使用的边区造又有很大的不同,杀伤威力很强,这一炸就是一大片,直接被炸死的人并不是很多,但是伤者却是死者的十几倍甚至几十倍。
加藤大佐现在悔的是连肠子都青了,一共七千多人,除了被消灭的差不多的骑兵联队外,步兵只有区区六千多人。现在除了殿后的那两千多人外,剩下的四千多人全都被包围在了这个小小的河谷地带,进退维谷。幸好由于通信兵一般是随同联队部一起行动,护卫级别很高,所以直到现在电台依然完好无损。
加藤大佐此时也顾不上面子不面子的了,立即命令通信兵给阿部规秀中将电报,告诉阿部规秀中将,自己率领部队追击支那部队,在宣化以北三十公里的地方遭到伏击,所部损失惨重。此外敌人的火力极为猛烈,突围希望不大,希望师团长阁下立即给与有力的作战指导。
同时加藤少将又命令通信兵给在包围圈之外的山田大队报,命令该部立即攻击河谷谷口的土八路,从外面打开一个口子,协助河谷内的皇军一起冲破包围。
其实,在加藤大佐走后不久阿部规秀就隐约感到不对了,这种感觉没有任何理由,就是单纯的感到不对劲,有点像女人的第六感觉。
虽然没有丝毫道理,但是阿部规秀还是决定做好防备,毕竟像阿部规秀这样有着丰富战斗经验的将军对危险还是很敏感的,要是没有一点预见性的话,那么他也就不会有今天的身份地位。况且阿部规秀不同于多田骏、梅津美治郎之流,他是从基层大头兵一步一步爬上来的,基本上没怎么接受过正规军事教育。
果然,只过了短短两个半小时,加藤那边便出事了,整整七千多大军还没等多长时间便开始哭着喊着要援兵了。
对于加藤大佐阿部规秀还是很了解的,虽然他的能力并不时十分出众,但是也绝对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纨绔。加藤能走到今天,固然少不了加藤家族的出力,但是要是加藤本人不给力的话,谁说话也不好使。
加藤参军可不是来部队镀金来了,在中国东北地区以及朝鲜加藤整整呆了六年,和活跃在深山老林里的抗联死死干了六年,而且战绩还非常的不错。就战斗经验来说,绝对不在一般的将军。
所以阿部规秀中将也不认为加藤是因为能力问题而向自己喊援兵,肯定是遇到了大麻烦。但是知道归知道,实际操作起来确实很麻烦。援兵那是那么容易就能派出去的,现在阿部规秀手上可没有多少兵力,一时间阿部规秀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第七百零三章:增援(求订阅!)()
第七百零三章增援
第二十六师团是日军第一批三单位制的师团,相对于后来组建的那些守备师团而言,战斗力还是非常强悍的。虽然比不上第五师团、第十师团这样的甲等常设师团,但也不是一般的日军部队所能相比的。
但是很可惜,这个师团在38年的时候却遭到了马铮所部的重创,几次大同战役打的这个师团损兵折将,兵员折损一半以上。
尽管经过一年多时间的休整,第26师团基本上恢复了战斗力,但是依然不能和一年前相比。
别看现在第26师团有一万七千余人,但是就战斗力而言未必比一年前一万人强。况且现在第26师团担负着保定地区的防御任务,这次带到宣化的不过一万五千余人,除掉加藤大佐带走的七千余人,实际上宣化城里只剩下八千余人了,而援兵尚在几百公里外。
八千人守宣化都勉强,更不要说北上增援加藤所部了,要知道宣化可是北平的门户,绝不容有闪失。
但是加藤所部也不能不救,不然别说加藤家族不会放过自己,就算是天皇陛下对自己也会产生不好的印象,所以一时间阿部规秀陷入了沉思之中。
就是必须得救,但是派谁去,派多少人去合适?
阿部规秀考虑到,去的人少了就是在给土八路添彩,也许支那人现在巴不得他派部队救援加藤所部。但是要是前去救援的部队多了,则是务必要下降宣化城的防御力量。而且阿部规秀对于八路军的兵力构成有一定的了解,知道马铮所部有一支人数不详但是战斗力极其强悍的机械化部队。
对于马铮所部的机械化部队日军可是关注的很,曾不止一次冒险派特工间谍前到绥察军区窃取情报,甚至还不远千里派遣大批空军前去轰炸,但是很可惜在马铮完善的防空预警机制下,日军整整两个轰炸机联队被八路军的防空阵地干掉七架轰炸机后只能灰溜溜的返回保定机场。
前几次马铮所部的机械化部队频频出击,打的大日本皇军丢盔弃甲。所以这支部队受到了华北方面军司令部的极度重视,方面军司令官多田骏还特意叮嘱各师团务必要严防马铮所部机械化部队的偷袭。
这样一来,阿部规秀对于被包围的加藤大佐是有心无力,从内心来说阿部规秀还是想要救援加藤所部的,毕竟他才是第26师团的师团长,师团主力一部被土八路歼灭,最最丢脸的还是他这个师团长。到时候大本营作战不利的处罚肯定少不了,同时还要面对加藤家族的刁难。
但是宣化城的安危关乎这次战役的生死,这里乃是马铮所部进军北平的跳板,是必经之路,守好宣化城北平就安然无恙。北平无事那么整个华北就安定不少,不然整个华北可真的就乱了。
六七千部队被包围且覆灭在即,这么大的事情满是瞒不住的,与其日后被清算后账还不如现在就寻求帮助。
这是阿部规秀从军近三十年来第二次向上级寻求作战指导,而且两次都是被同一个对手逼得,连阿部规秀中将自己都感觉到有些脸红。
不过阿部规秀中将知道多田骏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很清楚就自己的这点水平和多田骏大是没有任何可比性的,自己打得那些小算盘是瞒不过多田骏的。所以阿部规秀中将在往北平的电报中没有遮遮掩掩,很清楚的将这次战斗的经过报了上去。
多田骏中将在接到阿部规秀来的求援电报后大惊失色,也顾不上同其他军官商量了。立即命令阿部规秀不惜一切代价救援加藤少将所部,能救出多少就救出多少,但是务必要保住加藤联队这个编制,援军很快就会赶到张家口。
阿部规秀很清楚多田骏中将的意思,保住加藤联队的番号也就是说要保住加藤大佐的生命。在日军的战斗序列中有明确规定,一旦主将战死、被俘或者调任,该部的番号就应该随之更改。
阿部规秀中将虽然不清楚多田骏大将那来的援兵,但是既然老领导下令了,那么他这个区区中将师团长也就不需要承担多少责任。阿部规秀中将立即将城里剩余的八千多部队集结起来,紧急赶往大水泉。
而在宣化城里,阿部规秀仅仅只留了一个不满员的步兵大队,好在阿部规秀已经下达了命令,让宣化外围各据点的日军立即向宣化靠拢。
由于时间紧急,阿部规秀也顾不上那么多了,他将宣化城的城防交给参谋长打理,他自己亲自率领援兵直挺挺向着大水泉村杀来。
而此时北平城也是一片混乱,刚刚到达北平的第15混成旅团还没下车就接到命令,连夜赶往宣化城,至于依然在路上的野战炮兵第6旅团也接到了方面军司令部的命令,要求他们必须在一天内赶到北平,否则将会受到严厉的处罚。
宣化前线是打成一锅粥了,但是冀南地区则是一片祥和。两个月前,石友三在付出了几十万大洋以及几件国宝级的古董文物之后终于如愿以偿的进驻了邯郸城,同时接手的还有邯郸周边的六个县城。并且还在第一时间向远在陪都重庆的国民政府军政部了报捷电报。
以国民政府的情报系统的严密性和高效性,石友三的这点小伎俩根本就瞒不住戴笠。但不管是老蒋还是何应钦都希望有这么一场鼓舞人心的大胜利来挽救越来越颓废的国民政府和越来越糜烂的正面战场,所以很快在重庆方面的主导下的一场空前的大捷出炉了。
而石友三也如愿以偿的得到了国民政府的嘉奖,不过由于石友三这一次和八路军搞得有些不明不白,所以遭到了老蒋的猜忌。奖励倒是下来了,不过石友三一点都不高兴,军政部给石友三的嘉奖确实很丰厚“擢升石友三为国民政府冀南地区行政公署主任兼鲁西行政公署主任,统帅辖区内所有抗日武装,同时由第二战区调拨新枪三千支,弹药一百万,所部官兵皆晋升军衔一级,军政部通报全军表扬,并且授予石友三三等宝鼎勋章一枚。”
奖励是不少,但是实际上石友三得到的实际利益并不多。原本石友三就是冀南行政公署主任、第39集团军副总司令兼69军军长,而所谓的鲁西行政公署主任简直就是一个笑话,冀南现在是日本人的天下,想要到鲁西耀武扬威,那就要和小鬼子硬拼,说实话石友三可没有这个胆子。
再说了,冀南和鲁西现在最强的力量并不是日本人,而是八路军。要说两年前的八路军,石友三还真是看不起。但是现在却不敢不正视。八路军麾下猛将如云,别说是刘、彭、林、贺等这些老将,就连一向名不见经传的马铮以及从东北军转正的吕正操也是难得的一等一的悍将。
人家蒋委员长敢同小鬼子死磕,那是人家蒋光头是中国的土皇帝,中央军四百万大军就是人家的护院家丁。人家占据着全国最大的最丰富的资源,人家可以通过后方的几个省源源不断的召集兵员和筹集弹药粮饷。
人家八路军敢和小鬼子死磕,那是因为人家猛将如云,兵多将广,不但有强悍的绥察军区,还有12o、115以及129师等部队作为依仗。
而他石友三有什么?就一个下辖两师四旅总计两万多一点的杂牌军,就那一万多条老掉牙的步枪和几门还是十几年前的老式火炮,别说和日军的野战师团干不起,就是连日军战斗力最差的后方守备师团也比不了。所以自进驻邯郸之后,石友三就在中日之间寻求平衡点。
第七百零四章:被坑了(求订阅!)()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七百零四章被坑了求订阅!、求月票、求一切!
石友三很清楚,就他手上这点兵力根本就不够小鬼子塞牙缝。如果一直不识相的占着冀南,那和找死没什么区别。
但是石友三真的是不想就这样灰溜溜的撤出冀南,不说为了冀南他可是付出了几十万大洋的代价,更重要的是石友三也希望自己有一个固定的地盘。毕竟有了地盘才能有稳定的兵源和粮饷,有了这些才不至于在这个乱世被人吞掉。
很可惜石友三这次的如意算盘是打错了,原以为老蒋会千金买马骨,将他树立为党国的榜样。结果呢,重庆方面只是不痛不痒的许了几个空帽子。
所谓的冀南鲁西行政公署主任刚才也说了,基本上是拉仇恨的,没啥子实际意义。至于全权指挥冀南的战事那更是一句屁话,国民政府在冀南的军政力量由四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国民政府正规军,这部分人战斗力还算不错,但是人数太少,只有一个师不到,而且还是驻扎在石友三身后,靠近山西第二战区,所以石友三根本就指挥不动这支部队。
另一部分是和石友三一样的地方杂牌军,包括冀南的抗日游击队。必须声明一点,游击队可不是八路军的专利,国民政府也有自己的游击部队。要说杂牌军,石友三的嫡系第69军就是冀南最大的杂牌军,其他几支游击部队石友三还看不上眼。
第三部分就是**领导的八路军,在冀南活动的有八路军129师、115师、冀中军区、冀南行政公署下辖的游击队,兵力倒是不少,但是八路军又怎能听他石友三的指挥。人家那是连蒋委员长的话都得考虑半天,不高兴就听调不听宣。石友三同八路军没少打交道,很清楚八路军钉是钉铆是铆的个性,他根本就不指望八路军会听他指挥。
第四部分就是冀南地区的地方武装以及民团,不过这部分势力不是已经被他收编了就是已经投靠了伪华北治安军,成了汉奸伪军,他根本就不指望这些人能真的上战场同日军死干,也许收编比不收编了更可怕。所以石友三对于老蒋给的奖励看的很清楚,根本就是让他卖命却没有任何。
也就那三千条新枪和一百万发弹药还算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但是数量太少,满打满算也就只可以装备两个步兵团,根本就起不了多大作用。
更何况这些东西现在还在阎锡山那个抠门的老西的仓库里,拿的拿不到手还是两回事,军政部所谓的嘉奖令到了地方上一般是要打折扣的,拿到一半已经是幸运的了,拿不到也是常事。
至于那个狗屁勋章对于石友三来说更是一个鸡肋,石友三从军数十年获得的各种勋章没有一百也有八十,有袁大总统给颁发的,有段祺瑞政府颁发的,有冯玉祥颁发的,当然也不缺蒋委员长颁发的。但是勋章再多也变不成军饷,更变不成枪炮子弹,所以石友三最讨厌的就是勋章了。
可以说是这一次石友三花了一百二十万大洋换来的就是一张面额不大的空头支票,明显的得不偿失。而反观老蒋却是利用这个契机大大鼓舞了全国的抗日斗志,八路军更是大赢家,在他身上收获了几十万现大洋后还将身上的包袱丢给了他。
至于石友三想要的上将军衔以及部队扩编的番号、装备、粮饷,一切一切都成了水中月镜中花。标准的赔了夫人又折兵,石友三唯一的想法就是被坑了!而且还是被坑惨了!
但是事已至此,石友三知道自己也只能打掉牙往自己的肚子里吞。更为重要的是,在石友三进驻冀南之后,他和原本就眉来眼去的日本人的关系陡然间变的紧张起来了。
原本这两年石友三和日本人已经达成了默契,甚至于日军在石友三军中还派了秘密代表。但是这次石友三抢占冀南的时候却没有知会日本人,基于石友三的不诚实和不信用,华北方面军作为报复已经撤回了在第69军的联络代表,终止了同石友三的谈判。
最让石友三忧心的是,日军还将他以及整个第39集团军列入最不喜欢的中国部队之一,其地位仅次于马铮所部的绥察军区和杜吕明的第五军。
现在日军进攻冀南在即,石友三被压得有些喘不过气来,和日军重新言归于好的心情更为迫切。
不说石友三现在苦痛悲惨,山东军区经过前一段时间的磨练已经完全具备了战斗力,经过扩编之后,总兵力一跃扩编到了两个旅六万余人,此外还有刚刚从枣庄撤回来的六千多矿工,用兵强马壮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
冀南的战事是马铮最为关心的,马铮能不能重创华北方面军很关键的一仗就放在了冀南,其次是冀东方面。
当然了,令人惊喜的是,杨成武所部挺给马铮长脸的刚刚开战就敲了阿部规秀一记闷棍,虽然察南的战事尚还不明了,但是马铮并不担心,以杨成武的能力,几倍于日军的兵力还吃不掉日军一个半残的步兵师团,那可真就别混了。
察南方面的战事基本上不用马铮担心了,有了这一仗,即便是不能重创或者是全歼日军第26师团,也可以将日军的兵锋阻挡在张家口以南。
因此马铮的视线变转移到了冀东和冀南,冀东方面有刘凤池和马德胜、铁心兰、朱长贵等人负责,甚至于马铮还将黄炳炎的整编五师也都派到了冀东,应该不会出什么问题。
但是冀南却不一样,主要是冀南的八路军并不多,除了山东军区留在鲁西的六七千部队之外,也就只有冀南行政公署管辖下的四千多游击部队和陈光领导的115师一部,总兵力加起来也不过一万六千余人。而此次日军进攻冀南的军队可是有两个师团另两个旅团的兵力,多达五万多人,敌我双方的兵力之比几乎是三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