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难道他们还敢抗命不成?”老蒋怒声问道。
“委座,您别忘了他们可不是国府的部队,抗命对他们来说不是常事儿吗?更何况这个独七师可是政府树立起的抗日模范,马铮也是政府树立的抗日英雄!要是我们真的拿马铮开刀的话,必然会引起轩然大波的,甚至还会引起全国民众的不满的。”何应钦慢条斯理地分析道。
“辞修,你的意见呢?”老头子并未对何应钦的意见做点评,而是转头向一旁的陈诚开口道。
说实话,在国民党所有的高级军官当中,陈诚是最认同老蒋兵权收归中央做法的军官,没有之一。而且他也是最积极执行这一政策的人,在淞沪会战中,陈诚可是经常借着整编之名收编其他地方部队。尤其是抗战初期,一些被日寇击溃的残破部队,******的军事委员会对非嫡系军队采取歧视态度,任其残破,不予补充。
特别是那些没有割据地盘,毫无依靠的军队,作战下来名存实亡,到处受到揶揄。
陈诚抓住时机,实行他的吞并政策。他以充当保姆的态度,把这些军队收容下来,安置到适当的后方,代向军政部交涉领取经费、被服,把番号保留下来,再从十八军委派一名师长下去,这位师长又带一大批军官进去,待部队恢复了战斗力,实际上已变成十八军系统的部队了。
如原属鲁涤平的湖南军队第十八师和谭道源的五十师,在上海和日寇作战时伤亡重大,撤退下来无依无靠,陈诚瞅出这个空隙,以谭延辏龅纳矸萦胝庑┚庸夜常费雨'在湖南人心目中是被奉为偶像的。因而,陈诚轻而易举将这两个师接收过来。
但是对于马铮以及整个独七师,陈诚却有一些其他的想法,见老头子让自己发表意见,陈诚皱了皱眉头说道:“委座,何部长说的有道理,对付马铮确实不能来硬的,除了出于舆论方面的考虑,我们还得考虑实际情况。”
“实际情况?说明白点!”老头子皱着眉头道。
“委座,抛开政治成见不谈,马铮是中国抗战时期涌现出来的最为有名的悍将,这一点世所公认。而且现在国内像马铮这样的军官还有很多,比如二战区阎锡山部、三战区冯玉祥部、五战区李宗仁部等!我们要是一旦对马铮下手,必将引起其他地方军官的戒心,所以卑职认为对付马铮只能用怀柔手段,而不能采取强制措施。”
接着陈诚又说道:“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马铮所部的防区在绥东、察南以及晋北地区。而在这一地区我们几乎没有可以拿的出手的力量,也没人能代替马铮,所以卑职还是不建议这时对付马铮。”
“娘希匹,现在他马某人兵权在手,又有****等人撑腰,政府真的拿他没办法了吗?”老头子怒声道。
“委座,其实马铮所部留在察南对我们还是很有好处的?”陈诚道。
“好处?”
“委座,您难道没有发觉吗,自从马铮所部在察南地区闹腾开了之后,日军驻蒙军已经无力向西发动进攻,兵锋仅仅只是止步于乌拉特前旗,近在咫尺的五原、临河始终无法进攻。而这一线一旦守住了,日军就不可能通过这些地方作为跳板进攻陕西以及青海甘肃,西北算是保住了!”
接着陈诚继续说道:“此外马铮所部在察南一带势力很大,即便是华北方面军也不得不抽调重兵防备与他,比如日军山下奉文旅团就常年驻扎在逐鹿一线,防备的就是马铮所部,这对于我们来说还是非常有利的!”
“那你觉得我们该如何应对当下的局势,他马铮的影响力你们已经看到了,一旦延安方面利用马铮的号召力行事的话,影响将会极其的恐怖!更何况现在到处都是关于此事的报道,如果我们不出面回应一声的话,那些媒体又要说我们歧视地方部队了!”老蒋道。
“委座,其实这事儿也好办?马铮毕竟是私自调动部队救他的老婆了,这是事实,谁也不能否认,所以我们可以利用这事儿做一点文章!”何应钦道。
“什么文章?”
“功过相抵,不罚不赏!”
戴笠当即应和道:“妙啊,如此大功不赏便为罚,而且天下人也说不出个什么!还是何部长高明啊!”
老蒋想了想说道:“目前为止也只能这样了!”
。。。。。。。
第一百五十章:人精阎老西()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一百五十章:人精阎老西
接到武汉方面发来的奖惩决定之后,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眉头皱了起来!
武汉的老蒋不开心他是知道的,但他的日子同样不好过。老蒋害怕马铮所部,他阎老西又岂能不怕,相比之下他对于强势崛起的马铮所部更是惊惧不已。
中国有句老话,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晋绥两省一直被阎老西视之为自己的后花园,谁想和他抢地盘他就和谁急,连老蒋都不行。中原大战因何爆发,说一千道一万还不是因为老蒋要抢他阎老西的命根子吗!
现在可倒好,前是日本人来了,打得他的晋绥军丢盔弃甲溃不成军。不得已只得让中央军过来帮忙,于是乎老蒋的势力在古老的三晋大地扎下了根子。
接着是八路军来了,来的时候阎老西也没当回事儿,他和八路军的前身红军交过手。深知红军的战斗力,虽说红军战士确实英勇,打起仗来简直和疯了一样不要命。但是他们的武器装备实在是太差了劲了,连老套筒都得不到人手一支。不要说和装备精良的日军相比了,就算是与他的晋绥军相比也差了老远。
其次是八路军人少,一个集团军三个师拢共四万五千人,其中还有留一部分守着延安,能抵达抗日前线的也不过三万多一点。而他阎老西手握重兵二十万,还有十万中央军归他节制,不怕八路军闹什么幺蛾子。
原本他以为八路军和日本人杠上之后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全军覆没,最好的结果也是两败俱伤,再无多少威胁。但是但是现在看来他的想法太简单了,人家非但没有被全歼,反而在山西站稳了脚跟。120师守晋西北、129师守晋东南、115师一分为二,一部挺进冀中平原开辟晋察冀根据地,另一部分则是继续配合129师行动。
根据他们得到的情报,现在八路军的兵力比一年前至少翻了两倍有余,这还不算突然崛起的马铮所部。去年十月份八路军东渡黄河的时候阎老西是亲自派部队监视着的,渡过黄河抵达抗日前线的拢共不过三万五千人而已,现在却摇身一变鸟枪换炮变成小十万人了。
更恐怖的是那个马铮,据说去年年底那家伙还不过是120师的一个小小的步兵营长,手底下加起来也就四百多人枪。结果被小鬼子狠揍一顿之后竟然成精了,短短七八个月的时间,先后通过收编土匪和伪军俘虏拉起了一大支军队,打得小鬼子哭爹喊娘的。
据不完全统计,这多半年的时间死在马铮手里的日伪军多达三万余人,其中正经八百的小鬼子就有一万余人,其中还包括一位中将,不久前还俘虏了一个少将。佐官尉官更是多如牛毛,据说马铮手底下的军官们几乎人手一把日军的指挥刀,再加上他们的军装是根据日军的军装染色后更改而成的,除了仁丹胡子之外,站在那里和日军的军官没什么区别。
原本这些战绩他阎老西是不大相信的,他阎锡山在日本士官学校留过学,和板垣征四郎等人还是同班同学,深知日本军队的强大。同样是师一级的编制,日军的一个师团在人数上能抵得上中国两个半精锐德械师,能抵得上3个普通步兵师,而战斗力更是强大,日军一个师团甚至能抵得上中国五到十个师。
忻口会战的时候日军虽说有三个师团的兵力,但是真正用于进攻的却只有区区一个半师团,而守军却有6个集团军,共31个师、13个旅,约28万多人,结果呢?
这一战中央军、晋绥军被打的溃不成军,忻口丢了、太原丢了,差一点把阎老西抗战的信心也打丢了。开战仅仅一年的时间,三晋大地丢了两晋,晋北和晋中落入敌手,晋南也危在旦夕。而晋绥军自身损失也非常大,不少老部队都没了。除了一小部分投敌之外,剩下的全都被日本人歼灭了。
这样的结果在阎锡山看来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唯独没有想到的就是马铮这个意外。自从那个家伙突然跳出来之后,驻蒙军就像是鬼打墙一样,撞邪了,今天损失一个大队,明天丢一座县城,甚至于连方面军司令部也被人一锅端了。现在更是离谱,整个旅团整个旅团的被人歼灭,简直是不可思议。
要不是这些东西都是日本人自己说的,恐怕没有人会相信马铮能在半年内毙俘三万多日伪军,单单从他手上被成建制消灭的日军就有一个骑兵旅团、一个步兵联队,四个步兵大队,外加五个伪军骑兵师,这样的战绩不管是放到什么地方都能拿的出手了,放在国家层面更是要大肆的宣传报道一番。
但是因为国内的政治局势,现如今如此大功却只能落个功过相抵,阎老西不由的为马铮感到惋惜。
蒋光头可以这么做,但是他阎老西却不敢如此弄,一来老蒋乃是国民政府的最高领袖,人家自然不会怕马铮一个小小的师长。二来天高皇帝远,武汉距离察哈尔何止几千里,马铮就算是生气也无可奈何。
但是他就不一样了,他阎锡山虽说是一省省主席,但是现在山西大半国土沦丧,他实际控制的地盘并不大。再说他麾下的晋绥军,总兵力不过二十多万,实际战斗力还比不上日军的两个师团呢。
而马铮的独七师明面上虽然只有两个旅不足万人,但是却能屡屡重创日军精锐部队,人家能力破日军驻蒙军司令部所在地张家口,还破不了房山这个小县城?要是惹急了马铮,说不定是谁打谁呢。
再说了马铮所部的驻地距离山西可以说是近在咫尺,以后还是要经常打交道的。说不准那一天就要求人家帮忙了,就像是上一次的晋西北战役,因此这关系必须处理好。
老蒋可以不管不顾不要皮面,但是他阎老西却不敢冒这个险。当然了,武汉方面决定还是要支持的,功过相抵嘛!但是作为二战区的部队,给补充一些粮食和弹药总是可以的吗!
更何况阎老西这个人精更清楚,一旦武汉方面的决定登报之后,必然会引来国内民众的抵制和谩骂,他可不想陪着老蒋挨骂!所以在将武汉方面的决定下发给第十八集团军总部的同时,阎老西同时决定向独七师补充二十万斤粮食和大量的布匹!
1938年7月5日,国民政府军政部下发全军通报,独七师师长马铮,无视军令擅自调动部队,虽取得一定战果,然造成所部巨大伤亡,经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商议决定,对于此独七师即马铮本人战功过相抵不奖不罚。
国民政府的这封通报一经发出便迅速被刊登在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在极短的时间内就传遍了大半个中国。而这个决定同时也引起了全国人民的热议,马铮可是他们心目中的英雄,然而他们的英雄却在打了胜仗的前提下遭到了政府这样的对待,简直令人寒心。
但是政府做出的决定是有据可依,从规定上是没有任何错误的。独七师此次作战确实没有向上级部门请示,所部确实造成了不小的伤亡,所以人们心里那个纠结就别提了。
但是大家同时也明白,这样的决定主要是因为马铮以及独七师姓共不姓蒋。要是换了这次歼灭日军骑兵旅团的是中央军,哪怕是战场抗命也会得到重赏的。正是因为知道这一点,所以大家心里都极不痛快,都为马铮感到憋屈,但马铮真的憋屈吗?
第一百五十一章:蠢()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一百五十一章:蠢
马铮真的憋屈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这个结果其实早在他的预料之中!
接到国民政府的电报之后,马铮不知道自己是该哭还是该笑,或者干脆哭笑不得,但是却没有一丝的憋屈之感。他一直都知道国民政府已经烂了,从根子上烂了,但是他没想到日本人这么一个小小的离间计就让国民政府堂堂领袖上当了。
或者在武汉那位委员长心里,自己早已经是盘中餐了,即使没有日本人横插一腿,老蒋迟早也会找个由头收拾自己!日本人不过是给了老蒋一个更加合情合理,可以让全国人民闭嘴的理由而已。
马铮说不出自己到底是不是该愤怒,更不清楚自己心里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国难当头自己杀敌本是有功,结果现在却成了有功不赏,还冠冕堂皇的登报说功过相抵,真的是荒谬!
愤怒也许有吧,毕竟不管是谁遇到这样的事情肯定笑不出来。但是马铮觉得自己更多的是一种悲哀,抗战时期多少英烈并不是死在了敌人的枪口下,而是死在了自己人的阴谋诡计下,这一点一直持续了这么多年都没有任何一丝一毫的改变。
现如今中国的现状就是内斗内行,外斗外行。想想我们大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长期以来在东亚乃至整个亚洲,中国都是独霸一方,没有其他民族敢于挑战,矛盾更多的体现在内部上,所以我们内斗是有经验的,是行家里手。
但是近代以来中国落后了,但是自己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也没有应对的经验和方法,所以造成了内斗厉害,对外不给力的局面。再加上中国人从小就崇尚英雄,所以中国人个人的独立处事能力,是世界上所无与伦比的。
但要彰显团队合作精神时,就会突出自己小市民样,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合作过程自然平添麻烦,就像一盘沙粘不到一起,不但不能提高团队力量,相反还会消弱整体能力。就如同现在,国家已经到了这种地步,作为最高领导层还是为了政见不一而内斗,甚至相互算计,这是一个国家的悲哀,也是一个民族的悲哀。
不过马铮也无所谓,他打鬼子抗日不是为了他蒋某人,而是为了中国受苦受难的穷苦大众。有他蒋光头支持固然是好,没有他的支持马铮也无所谓,反正他是节制不到自己的头上的。
再说了,老蒋就算是想对自己动手日本恐怕也不会给他这个机会的。武汉会战即将开始,接下来日本人会让他头疼的,那个时候他只会记起他马某人和独七师的好,那还能想起其它的。
不过通报还是要下发给各部队的,毕竟部队里有些人还是对武汉方面抱有幻想的,例如鹿鸣、王涛等人,他们原本就是国民政府培养出来的军官,有的人甚至还是毕业于黄埔或者是陆军大学。现在趁此机会正好让他们看看,武汉方面是怎么看待他们的,也好让他们灭了心中的那丝幻想。
收拾了一下不和谐的心情,马铮叹了一口气,当即命令团以上的部队长官到集宁开会。
会上马铮先是把上次战役的战果以及伤亡向所有的军官通报了一下,是役独七师战死570人,伤871人,失踪4人。不过却全歼了日军骑兵第一旅团,击毙日军3277人,俘虏587人,其中包括该旅团少将旅团长鹰森孝一。
通报完战绩之后,马铮才将国民政府的通报向所有的军官说了一下。
可想而知,国民政府的这种举动顿时引起了独七师全体军政主官的一致不满,脾气暴躁且出身绿林的吴秀达更是直接开骂了。即便是鹿鸣等人脸上的神情也不好看,独七师这几次大战的损失他们是知道的,死伤无数,至少七八千人,战死的也有两千多。
不说赏不赏了吧,最起码你的把部队的损失给补充完整吧,不然这部队只会越大大越少,那以后谁还敢硬拼死拼。而武汉方面倒是好,上次说是给两个团的补充兵,结果还是从陕西往来调,这都快一个半月了也没见影子。这次更狠,干脆来个功过相抵就没下文了,真是省事儿。
这事儿倒是省了,而这支部队也离武汉方面越来越远了。其实对于这支部队鹿鸣心里看的很清楚,独七师总兵力超过了两万人,但是真正属于红军出身的并不是很多,除掉牺牲的现在不足四千人,只占总兵力的四分之一。
而剩下的部队,除了一部分是收编的土匪之外,剩下的都是马铮收编的伪军俘虏以及解救出来的国民党俘虏,这部分人数占了全师总兵力的二分之一还要多。
在这些人当中,很多人虽说暂时栖身于独七师,但是实际上都是想着有一天可以回归中央军的战斗序列。毕竟八路军只是杂牌军中的杂牌军,做惯了高大上的中央军官兵怎么能习惯当矮矬穷,况且八路军的纪律如此的严苛。
但是经过这么几次之后,恐怕没有几个人会念武汉方面的好的,长此以往这支部队恐怕就会彻底的姓共了。
更重要的是,鹿鸣深知这支军队的战斗力,要是国民政府真的不重尊他们的话,恐怕以后老蒋再想调动他们可就难了。尤其是很多军官之前都还是各个山头上的瓢把子,对于政府本就没有多少好感,惹急了还不知道惹来多少祸端。
可以说武汉方面这次算是走了一步臭不可闻的臭棋,而且还是那种影响全局的臭棋,真不知道武汉的那些大佬们脑袋是不是被门挤过了还是被毛驴踢过了,怎么会整出这么一记昏招,根本就不是在惩罚别人,而是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如果做一个简短的评价的话就一个字——蠢!
好在面子本人还是比较理智的,说他自己会处理好此事的,让所有的高级军官不要插手。安心回去加紧训练部队,经过这次战役小鬼子需要一段时间舔伤口,短时间内再不会有大动作了,这段时间正是练兵的好机会,马铮不希望将时机浪费掉。
尽管鹿鸣不知道马铮具体会怎么做,但是在这个时候还能保持如此的冷静,确实令人佩服。
散会后,马铮将徐晓林留了下来。作为独七师的副参谋长兼情报总负责人,徐晓林虽然在独七师并不是很有名,比起黄炳炎、吴秀达等人都要差了一筹,但是却有着比其他高级军官更大的权力和更重的责任。
前不久马铮甚至授权徐晓林组建情报部门自己的武装力量,尽管只有一个营一级的特别行动大队,但是这个大队却是由全师抽调,由特战队选派高手训练,所有的武器装备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