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铁骑纵横-第1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操冷“哼”了一声,还想说些什么,坐在曹操身边的袁遗突然拉住了曹操的手,目视着曹操,摇了摇头。曹操会意,不再有什么举动了,而是静静的坐在那里,一声不吭。

张温是个老好人,出了名的宰相肚里能撑船,参军陶谦本为扬武都尉,是张温亲自挑选的四个参军之一,按理说,陶谦应该感谢张温的知遇之恩,可是陶谦内心里实在不服气张温,认为张温没什么才能,不足以做他的上司。有一次,在行军过程中,陶谦公然羞辱张温。张温本想处置陶谦,却被和事佬劝说,张温也看重陶谦的材略一笑泯恩仇。

这件事要是放在别人身上,只怕陶谦未必有什么好下场,可是张温是朝廷里出了名的大好人,谁也不想招惹,做事总是左右逢源,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在官场上一步步爬到司空的位置。

陶谦今年已经五十多岁了,在年龄上,只比张温小几岁而已,可是身体却远比张温强出百倍,在官场上,也算一个老官僚了,但少年时那狂放不羁的习气依然不改,却也能在仕途一路高升,可见陶谦无论在政绩和军事均有其真才实料。

面对曹操的抱怨,张温只是无奈的摇了摇头,毕竟与曹操相比,袁术简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他连袁术都忍了,又何况曹操呢?

萧风见事情不太妙,便急忙出来圆场,拱手道:“司空大人,朝廷大军一路辛苦,今日只管暂且休息,明日一早,我便呈上这次平定叛军的捷报,由司空大人过目后,呈报给朝廷。”

“也好!”张温只简单的说了这么一句话,随后问道,“老夫听说萧太守乃前汉丞相萧何之后,老夫与沛县萧氏颇有交情,不知道萧太守的父亲是谁,兴许老夫还认识呢……”

此语一出,萧风顿时变得一头雾水,他哪里知道他的父亲是谁,他的萧何之后不过是个幌子,是贾诩随意加上去的。此时张温这么一问,倒让他变得有些紧张了,面对陶谦、曹操、袁遗、张温的目光,他身上变得有些不自然起来,思来想去,都不知道该怎么圆这个谎。此时此刻,他恨不得贾诩在自己的身边,这种事情,贾诩最容易对付了,毕竟他的身世是贾诩虚构出来的。

但是,现在贾诩不在自己的身侧,这个谎话,只能靠自己来圆了。于是,萧风在百思之后,想了一个很狗血的剧情,当即回答道:“其实……我也不知道我的父亲是谁……”

此话一出,倒是让在场的人都很惊讶,尤其是张温,目瞪口呆的,随口问道:“萧太守居然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这是怎么一回事?”

萧风清了清嗓子,开始慢慢说着他已经在脑海中编造的故事:“三岁那年,我便被父亲送出去学习武艺了,当年还小,还不记事,所以脑海中对父亲的印象很模糊。谁知道,我离开家乡之后,便再也没有回去过,一直跟随在师父身边学艺。后来师父出了趟远门,说是去西域,许久都没有回来,我与师父相依为命,就像是父子,他一日不回来,我也就一日睡不着觉。于是乎,我便只身一人远赴西域,找寻我的师父。可惜师父已经在西域意外身亡,无奈之下,我只好返回大汉……”

“原来如此……”张温将信将疑的道。

萧风怕言多必失,当即说道:“司空大人,时候也不早了,司空大人能够带病接见我,已经是我的荣幸,下官也不忍再打扰司空大人。”

【文】“也好,那明日一早,咱们再在这里相见。”张温道。

【人】于是,萧风告辞,而陶谦、曹操、袁遗等人也随后离开,张温则回房休息。

【书】萧风前脚刚出县衙,曹操后脚就跟了上来,叫道:“萧太守请留步!”

【屋】萧风转过身子,见是曹操,有些惊喜,不知道曹操找自己有什么事情,便拱手道:“曹将军,有什么事情吗?”

“萧太守年轻有为,率领凉州豪杰以少胜多,平定了叛乱,获得了偌大一个功劳,想必日后朝廷降旨肯定会重重嘉赏萧太守的。不过……萧太守刚才在大厅里的一席话,能够骗得过司空与其他人,却骗不过我。我是沛国谯郡人,萧何后人我十分的熟悉,而且他们从未离开过沛国,萧太守说自己是萧氏后人,真不知道萧太守这个萧氏后人是如何来的?要知道,冒充功臣之后,如果被检举了,是可以获罪的……”曹操冷笑了一声,淡淡的说道。

萧风听后,眉头一皱,忽然灵机一动,当即说道:“曹将军好眼力,只不过,我听说曹将军原本姓夏侯,只因为你的父亲是曹腾的养子,所以冒充姓曹,如果要获罪的话,那曹将军本身岂不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曹操听后,脸上露出了不喜之色,但这种不喜转瞬即逝,竟然哈哈大笑了起来。

萧风不懂曹操为何发笑,按理说,有人这样反驳自己,肯定会恼怒,哪知道曹操却哈哈大笑了起来。

“萧太守果然不是常人,不管你是不是萧何之后,我曹操都交定你这个朋友了。不过,我要郑重其事的告诉你,我姓曹,不姓夏侯。”

“曹将军要和我交朋友?”萧风吃惊的道。

“怎么?莫非你看不起我曹孟德?”曹操道。

萧风急忙摆手道:“怎么会呢,我怎么会看不起曹将军呢,既然曹将军想交我这个朋友,我自然是高兴的。这样吧,晚上我在城外设下酒宴,到时候请曹将军前来,我们一起聊聊怎么样?”

“就这样定了,晚上你也不用让人来接我了,我自己会去的。萧太守,那咱们就一言为定了。”

“一言为定。”

☆、孙曹不和

初夏的夜晚,没有了春寒,炎热还要过些日子。西风从渭河上游的平原上,掠过正在扬花灌浆的麦穗,吹了过来。风把白天太阳照晒的热气,都带向上邽。

上邽城外的汉军大营里,萧风静静的坐在大帐里,已经布置下了酒宴,蚊虫在大帐飞来飞去,发出令人讨厌的叫声。

不多时,贝提里乌斯缓缓的走进了大帐里,向着萧风拱手道:“主公,参军孙坚在营寨外面求见。”

萧风站起了身子,亲自出了大帐,带着贝提里乌斯来到了寨门,此时此刻,孙坚在已经寨门外等候许久了。

“文台兄,真的不好意思,让你久等了。”萧风率先拱手说道。

“萧太守宴请下官,下官在这里略微等候一下也是应该的,萧太守不必介怀。”

参军的职位,确实不如太守的职位高,可是孙坚是征西大将军张温的参军,那就另当别论了。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孙坚虽然只是个参军,但关键是所参的是张温的军事,单这一条,就远比边陲的太守大上许多。而孙坚却自称下官,可见他是如此的谦虚。

“文台兄太过谦虚了,这里风大,咱们到大帐里详谈。”

萧风在前面带路,孙坚跟在萧风的后面,从寨门到萧风所在的中军大帐并没有多远的距离,可是孙坚却感觉到像是走了很远似的。

一路上,孙坚一直在注意着营寨里的士兵,这些士兵所穿戴的甲衣虽然没有北军那么优良,但是这些士兵却有着不输给北军的锐气。每一个士兵都精神饱满,在体格上也都十分健壮,而且会不时发现有些士兵并非汉人,而是羌人、胡人甚至是骊靬人。

这支队伍是一个杂居的群体,可是每一士兵似乎都相处的十分融洽,脸上没有沮丧,略微带着一种自豪感。

孙坚走一路,看了一路,在他的内心深处,不禁暗暗的想道:“这些士兵一点都不输给朝廷的精锐,而且他们久在边陲,常常与叛军作战,可谓是身经百战,比起所谓的朝廷精锐,简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北军常年驻守在京畿附近,穿着最优良的战甲,握着最锋利的兵器,吃着最好的饭,拿着比其他地方都要多的军饷,虽然每年都会有两次较大的军演,但不过是敷衍了事,缺少真正的实战经验,久而久之,北军已经成为了养尊处优的一支军队。去年的黄巾之乱,让朝廷的精锐北军大吃苦头,面对突然暴起的黄巾变民,这些许久不上战场的将士们迎来了人生中最大的一次考验。如果不是有皇甫嵩、朱儁、卢植等一批战将带领着,只怕一向自诩无敌于天下的朝廷精锐会在黄巾之乱中消亡殆尽。

孙坚是一个起于行伍的战将,作战非常的勇猛,正因为如此,他才能看的比那些高高在上的朝廷大员更加的清楚。而且,他的观察力也十分的惊人,在他看来,萧风所统率的这一支军队虽然驻守在边陲,但战斗力却十分的惊人。

凉州一直是大汉的一块心病,凉州人好勇斗狠也是出了名的,由于和羌胡杂居,所以凉州民风彪悍,凉州人个个骁勇善战。也正是因为如此,朝廷每次选拔羽林郎、虎贲郎大多从凉州进行选拔,经过培训之后,进入皇宫宿卫宫廷。

短短的一段路,孙坚只觉得走了好久,同时内心里对萧风也多了一丝敬重。

“文台兄,请坐!”萧风进帐之后,便笑呵呵的对孙坚说道。

孙坚按照萧风的手势,在右侧的座位上落座。同时,他也注意到了,大帐里有三个座位。上首位置自不必说,定然是这次宴会的主人萧风的。可让他感到奇怪的是,在他的对面,还有一个座位,面前整齐的放着一模一样的酒食,只是尚无人落座而已。

“萧太守莫非还宴请了别人?”孙坚当即问道。

萧风点了点头,说道:“文台兄猜的一点都没错,我还宴请了另外一个人,与文台兄同为司空大人的参军……”

“袁遗?”孙坚问道。

萧风摇了摇头。

“陶谦?”孙坚又问道。

萧风依旧摇了摇头。

孙坚眉头一皱,眼神中略有惊慌之色,他不用再问了,已经知道萧风所宴请的人是谁了。张温的参军总共有四个人,袁遗、陶谦都被萧风给否定了,而且他也坐在这里,那么就只剩下最后一个了,那就是曹操。他极为不愿意提起曹操这个人,因为他和曹操之间有着一些嫌隙。

当然,萧风是不会知道孙坚和曹操之间有什么的,他一时间认识了三国大巨头中的两个国家的奠定人,自然是开心的,能与这样的英雄把酒言欢,确实是一件畅快的事情。也只有萧风知道,曹操、孙坚以后的命运走向,对他来说,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可惜的是,刘备无法到场,要是刘备能够到场,他与这三个人一起照张相,拍个合影什么的,也能让他兴奋上许久。

萧风见孙坚不说话,眉头紧紧皱起,便道:“文台兄,你为何眉头紧皱?”

孙坚急忙舒展了眉头,说道:“哦,没什么。只是对萧太守宴请曹操感到有些意外……”

“意外?为什么?”

“没什么……”

萧风还想追问,可正逢此时,贝提里乌斯从外面走了进来,一进帐便拱手说道:“启禀主公,参军曹操在营外求见。”

萧风笑道:“说曹操,曹操到。文台兄,我出去迎接一下曹将军,请文台兄在此稍候!”

说完,萧风便出了大帐,但孙坚却在帐中坐立不安。很快,曹操就要来了,他十分不愿意见到曹操,本想起身离开,可是如果一走了之,又怎么向萧风交代?无奈之下,孙坚只能硬着头皮留了下来,但在这段极为短暂的等待的时间里,孙坚却如坐针毡。

不久,一声熟悉的爽朗笑声传进了孙坚的耳朵里,紧接着便是他特别不愿意听到的声音:“萧太守的部下个个精锐,一点都比北军差,可见是萧太守领导有方啊……”

“曹将军过奖了,我的部下怎么能跟北军相比呢,北军是朝廷的精锐,而我的部下只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而已。”

人随声至,萧风、曹操先后踏进了中军大帐,就在曹操踏入大帐的一刹那,便看见了坐在大帐内的孙坚,孙坚也在看他,短暂的四目相接时,曹操可以看到孙坚眼中带着的一丝不屑。

“没想到,你也在这里……早知道如此,我就不来了!”曹操停住了脚步,双臂环保在胸前,一双锐利的眼睛正在紧紧的盯着孙坚,眼眸中已然多了一些怒火。

“我要是早知道你也会来,我是绝对不会来这里的。”孙坚冷“哼”了一声,挂在嘴边上的小胡子因为他呼出的粗气而微微摆动,眼睛更是瞪得跟铜铃似得,随手拿起几案上的酒爵,将爵中倒满的酒一饮而尽。

本来祥和的大帐,顿时变得充满了火药味,萧风直到这个时候才弄清楚,原来曹操和孙坚之间有着某种不合。

“萧太守,请恕曹某冒犯了,我之前不知道他也在这里,所以才来了,如果早知道的话,我是绝对不会来的。萧太守,今日曹某绝对不会待在这里的,多有冒犯,还请萧太守恕罪,他日曹某做东,再来宴请萧太守。曹某就此告辞!”

说完,曹操转身便走。

就在曹操转身的一瞬间,他只觉得自己的手臂被人给一把抓住了,像是一道无形的铁钳,深深的禁锢着他,任他怎么挣脱,也无法挣脱掉。曹操回头看过去,但见萧风的眼神变得极为阴冷,正虎视眈眈的注视着自己,而且一只手紧紧的抓住了他的手臂。

“我好心好意的宴请你们,却没想到会是这种结果。我不知道你们之间有什么过节,可不管怎么样,你们来者是客,做为主人,我理应妥善招待。你们有什么过节,等过了今晚再慢慢细究,我可管不了那么多。今夜我宴请你们,你们也来了,就要给我一个面子。我萧风的大帐不是谁说能进就能进的,既然进来了,就要守我这里的规矩!”

此话一出,声音如雷,震耳欲聋,尤其是曹操,如此近距离的接触着萧风,被萧风所展现出来的气势给震慑住了,他没想到,一个年纪轻轻的人,居然会有如此阴冷的眼神。

可是,曹操也不是盖的,脾气臭是出了名的,被萧风这话语一激,反而来了精神,瞪着两个浑圆的眼珠子,朝着萧风便吼道:“你想怎样?”

“你们既然都来了,就乖乖的给我坐下来享受酒宴。这里是我的营地,你们是客人,客人应该听从主人的安排。”

曹操眉头紧皱,他没想过,萧风这个太守居然敢做出这样的事情,难道就不怕他在张温面前参他一本吗?不过,萧风身上所透露出来的英雄气概却让曹操很是欣赏,而且这里确实是萧风的营地,周围都是萧风的部下,他虽然脾气臭,但并非莽撞之人,正所谓好汉不吃眼前亏,姑且先顺从萧风的意思。

于是,曹操便重新转过了身子,大剌剌的坐在了大帐里,眼睛却恶狠狠的望着对面的孙坚,而孙坚也用同样的眼神望着曹操,两个人像是死敌一般。

萧风注意到了这两个人,虽然不知道这两个人怎么会变成如同死敌一般,但他决心要将这个两个人从死敌变为朋友,因为他需要他们。

现在的曹操还不是魏武帝,只是大汉许许多多中的一个中级军官而已,可谓是无权无势,有的只是一身无法发挥的才能。至少萧风是这样的认为的。

而孙坚也只是与曹操相同的一个中级军官,在这个大汉尚未崩溃,时局还算稳定的时候,萧风有他自己的打算,他将转动历史的年轮,用自己的一双手,逆天改命。

他杀死了董卓,成功的完成了一次命运的逆转,从此历史上董卓只会做为一个在平定叛乱中为国捐躯的武将形象存在。这一次,他要彻底改变眼前这两个人的命运。

萧风走到了曹操和孙坚的中间,用他的身体挡住了曹操和孙坚的视线,然后他朗声说道:“文台兄,孟德兄,你们如此模样,是不是有着不共戴天的仇恨?”

其实,孙坚、曹操根本没有什么仇恨,事实上,两个人还有过交集,这次随同张温出征,同为参军,一路上都是有说有笑的,颇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尤其是在对付吴越山叛贼王国的时候,两个人配合的十分默契。

孙坚骁勇善战,作战勇猛,总是以参军的身份充当着先锋大将的角色。曹操在武力上虽然比孙坚要逊色许多,但是在智谋上却超越孙坚很多,深谙兵法的曹操智谋百出,制定出一系列的作战计划,两个人一文一武,相互配合,很快,固守吴越山的王国便吃不消了,一座座山头接连丢失,就连他自己也被逼迫在了一座山上,被汉军围困了三天三夜,最后不得不向张温请降。

吴越山一战之后,孙坚、曹操成为了张温手里的两把利刃,也是迅速成为了大军中炙手可热的人物。但是两个人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太过自信了。自信,是因为他们有这个实力。不过,两个人的合作很快就出现了裂痕,在将士们不断的夸耀在,曹操和孙坚享受着这种被人崇拜的感觉。

可是在一件小事上,两个人却意见不合,但由于两个人都过度的自信,都认为自己是正确的,所以谁也不愿意做出让步。加上曹操脾气很臭,大概是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了,激怒了孙坚,孙坚是个粗人,嘴上说不过曹操,但是手上有力气,于是便出手打了曹操。曹操虽然明知道打不过孙坚,但是他也不是孬种,便予以还击。于是乎,两个年过三十的人大打出手,打的不可开交。幸亏张温出面及时劝阻,这才使得两个人不至于闹出更大的事端来。

这件事本是一件小事,因为知道这件事的只有极少数人。但是从那件事后,两人就彻底决裂了,谁也不愿意看见谁。从前四个参军一起开会,现在总是三缺一。最后,两个人越看越觉得对方讨厌,心里就对对方更加的厌恶了,索性以后就不见面了。只要一见面,就像是见到了自己的死敌一样。

孙坚、曹操听到了萧风的问话,可是两个人谁也不作答,但两个人都几乎在同一时间摇了摇头,否认了有不共戴天的仇恨。

这一下让萧风犯了难,先是叹了一口气,然后说道:“既然你们没有深仇大恨,那么你们两个人又为什么一见面就像是见了仇人一样呢?我想,这中间一定有什么误会吧?”

“没有什么误会,我就是看他不顺眼!”曹操指着孙坚的鼻子说道。

“我还看你不顺眼呢!曹孟德,当时如果你肯听我的,我们何以至此?”孙坚急忙反驳道。

“孙文台!为什么一定要我听你的,而不是你听我的?要知道,吴越山剪除王国的战斗中,可都是我制定的策略,你一向都是在按照我的意思去打仗而已!”

“我呸!我是按照司空大人的命令行事,跟你有什么关系?”孙坚怒道。

“司空大人所发布的命令,都是我制定的策略!这一点是事实,你别不承认!”曹操反驳道。

“就算是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