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铁骑纵横-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个骑兵听到鸠摩空的这席话,互相对视了一眼,然后私下嘀咕了几句,另外一个骑兵便一脸和蔼的说道:“既然你愿意代劳,那就麻烦你了。你到了城门,守卫自然会给你打开城门的。”

说完,两个骑兵便将那匹驮着鞠义的马匹赶到了鸠摩空的身边。

鸠摩空双手合十,又来了一句“阿弥陀佛”后,便道:“两位军爷此番种下了善因,以后必然会得到善果的。”

两个骑兵对鸠摩空的话一知半解,也不去猜测鸠摩空说的是什么意思,调转马头扬起马鞭轻抽了一下座下马,便扬长而去。

鸠摩空伸出手牵着驮着鞠义的马匹,转身朝城门方向走去。他一边走,一边说道:“萧壮士请回驿站,一切我自会照料,天明之后,我在城外等候壮士东归的商队。”

萧风躲在暗处,离鸠摩空足有几十米远,他自信自己行事蹑手蹑脚的,而且还十分的小心。没想到,他如此谨慎,终究还是被鸠摩空发现了。

他也不再躲藏了,从暗处走了出来,向着鸠摩空拜了一拜,道:“一切拜托大师了。”

☆、干柴烈火(1)

萧风回到驿站时,李璐瑶就等候在他的房间里,见到他回来了,李璐瑶便拿着一点残缺不全的曼陀罗花迎了上来,张嘴便问道:“你给鞠司马吃了曼陀罗花,他并没有死对不对?”

萧风点了点头,同时对李璐瑶的细心也十分的欣赏,轻声说道:“李小姐放心,鞠义只是暂时假死过去了,鸠摩空大师已经去给鞠义治伤了,应该不会有什么大碍的。”

李璐瑶紧张的面孔上这时才有了些松动,低下头,淡淡地说道:“这样就好,鞠司马是个好人,把所有的事情都揽在了他一个人身上,如果就这样死了,实在是太可惜了。”

“李小姐,离天亮还有些时间,你别想太多了,还是回房休息休息吧,等到天亮时,我自然会去叫你的。”

李璐瑶摇了摇头,缓缓地说道:“我睡不着,我只要一闭上眼睛,就会想到我爹……”

萧风没有说话,作为一个孤儿,他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谁,也根本不懂得什么是亲情。他只是那样默默的站着,看着一脸伤感的李璐瑶,见他为了李伦的死而黯然伤神,那种失去亲人的痛苦,他永远都无法感同身受。他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又该如何去安慰李璐瑶,只有静静地站着。

良久,房间里一片寂静,没有一丝声音,静的房间里的两个人都能听到彼此的呼吸声。

“恩公,你真的会一路上保护我,将我安全的送到洛阳吗?”李璐瑶首先打破了沉静,抬起头,用一双炙热的眸子看着萧风,眼睛里充满了期待。

“我一言九鼎,请李小姐放心,我既然已经答应了令尊,就一定会信守诺言。只是,令尊已经死了,人死不能复生,就算李小姐再怎么伤心难过,死去了的人也绝对不能复活过来。要知道,人总是会死的。李小姐,你人生的路还很长,应该看开一点才是。”萧风道。

李璐瑶皱了一下眉头,看着萧风的眼神起了一丝的变化,双眼中似乎放出了异样的光彩,只存在那一小会儿,便转瞬即逝。她低下了头,微微向着萧风欠了一下身子,当眉头舒缓开来时,她脸上的愁容也随之消失,缓缓地说道:“恩公,你说的对,我就算哭干了眼泪,爹爹也不会再活过来。恩公,我会看开的,多谢恩公的劝慰。”

“不用谢。”

“时候不早了,我也就不打扰恩公休息了,告辞。”

萧风亲自将李璐瑶送出了房间,关上房门后,他将那把狙击步枪重新抱在了怀里,斜躺在卧榻之上,开始天亮前最后的小憩。

太阳刚从东山露出脸,射出道道的强烈金光,象是在大声地欢笑,藐视那层淡雾的不堪一击。蔚蓝色的天空上,没有一丝云彩,越发显得它的深邃无边。

萧风张罗着整个商队,开始向东赶,依旧用虚张声势的计策,让商队里的人假扮成全副武装的马刀手。虽然已经进入了大汉境内,但是凉州一带也并不是很太平,路上有许多马贼,也是专门劫掠过往商队的勾当。不过,相对于西域的那些匈奴人来说,他们的数量要少了许多。

☆、干柴烈火(2)

一路向东走了差不多五里多路,萧风一行人刚过了一座烽火台,便在一个山坳里看到了鸠摩空。

萧风走在队伍的最前面,目光也十分的犀利,老远便见到鸠摩空牵着一匹马等候在山坳里,他转过身子对身后的人说道:“保持队形,匀速前进。”

说完,他策马便来到了鸠摩空的身边,先是四下里望了望,接着问道:“大师,鞠义呢?”

“在山坳后面,他的情况不容乐观,其中有一处很深的剑伤,如果再有一个指甲盖的深度,恐怕就是佛祖在世,也无可奈何了。我已经给他用过了药,现在还在昏迷当中,能不能醒过来,就要看他的造化了。”鸠摩空道。

萧风叫过来了两个人,到山坳后面去将鞠义给抬过来,并且专门腾出了一辆马车,用来运送鞠义。忙完这些之后,萧风这才对鸠摩空道:“大师,你精通医理,一路上还希望你多多照顾下鞠义。”

“阿弥陀佛。我佛慈悲,希望鞠壮士得到佛主的庇佑,令他度过此次劫难。”鸠摩空双手合十,十分虔诚地嘟囔道。

萧风不再理会鸠摩空,让鸠摩空和鞠义同乘一辆马车,自己张罗着整个商队,开始缓慢的向东行走。

此时是寒冬十月,到处都是银装素裹,萧风带着商队出了玉门关后,行进的十分缓慢,一个白天只走了不到三十里。

暮色四合,萧风望着着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便寻找到了一个山坡,让商队在山坡的东南面停顿下来,开始搭建起简易的帐篷,又让人去远处的树林里弄些干柴回来,以便生起篝火。

夜幕降临时,捡柴的人回来了,将一堆的干柴放在了地上,分给众人堆成好几堆。负责生火的人从怀中掏出了火折子,鼓起腮帮子使劲的吹,刚吹起的小火苗便被阵阵□□的冷风给吹灭了。再后来,那人不管再怎么使劲的吹,火折子始终没有再出现火苗。

萧风见篝火一直没有升起来,便走了过来,问道:“怎么回事?”

“不知道怎么回事,这火折子好像是在跟我作对一样……”

“火折子?”萧风从那个人的手中拿过来了那个所谓的火折子,放在鼻子下面轻轻的闻了一下,闻到了一股黄磷的味道,再看这火折子使用极为粗糙的纸包裹起来的,中间卷着一些黄磷的粉末以及易燃的东西,能够看到一个红色的亮点在中间慢慢的燃烧。

他只看了这一眼,便将火折子扔在了一旁,从口袋里掏出了一个打火机,另外一只手抓起一堆易燃的干草,他用身体挡住了风向,右手轻轻地按了一下打火机,便有一团火苗冒了出来,被冷风吹得左右摇摆。

他急忙将火苗对准了易燃的干草,干草受到火焰的烘烤,到了着火点后,便直接燃烧了起来,火也就此被点燃了。之后,他将那堆干草放在了干柴下面,负责点火的人看到之后,急忙在干柴上撒了一把粉末,篝火瞬间便升腾了起来。

☆、干柴烈火(3)

将篝火点燃之后,负责点火的伙夫痴痴地望着萧风手中拿着的打火机,问道:“这玩意是什么?”

“打火机。”萧风将打火机塞进了口袋,同时拿出了一包烟,从烟盒里抽出了一根后,就着篝火点燃了香烟,放在嘴里便抽了起来。

萧风抽着香烟,在周围异样的目光下缓缓地走开了,走到了一个人较少的地方,静静地坐了下来,将背上的狙击步枪放在了前面,细细地享受着这短暂的平静。

篝火升起来后,商队里的成员各司其职,做饭的做饭,巡逻的巡逻。

萧风的一支香烟快抽完时,李璐瑶便来到了他的身边,用一种好奇的目光看着萧风,问道:“恩公,你这是……”

话还没有说完,李璐瑶便闻到了一股刺鼻的烟味,直接被呛的干咳了好几声。

萧风猛吸了一口烟,将最后一点抽完之后,便将烟头插进了雪窝里,听到烟头发出了嗤嗤的声音后,便熄灭了。他站了起来,对李璐瑶说道:“抱歉。”

李璐瑶摇了摇头,对于她来说,这个从天而降又阴差阳错的将她从魔掌中解救出来的男人,身上总是披着一层神秘的外衣,也正是这种神秘,让她愈发觉得这个男人的与众不同。不知道为什么,心里面总是有一种推力,将她情不自禁的推到了他的身边,哪怕是静静地陪着他坐在那里一言不发,那种感觉也是极为舒畅的。

“没事没事,恩公不用对我说抱歉,反而是我不该打扰恩公的思绪,说抱歉的应该是我才对。”李璐瑶急忙摆手说道。

“李小姐找我有什么事情吗?”萧风不再客套,直接开门见山的问道。

李璐瑶脸上怔了一下,自己在帐篷里看到萧风独自一人坐在这边,不知道为什么,她就莫名其妙的走到了他的身边。这时萧风突然问她有什么事情,她一时半会儿也想不出来,吱唔了半天,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刚好后面有人大声喊到“开饭了”,她才找到了借口,笑着说道:“我……我是来叫恩公吃饭的。”

“多谢。”萧风轻描淡写的说了一声后,便和李璐瑶擦肩而过,大步流星的朝前走去。

李璐瑶转过身子,看着萧风的背影,刚才的紧张感顿时烟消云散,就连脸上的那种灼烧感也全然不见了,而且心跳也开始慢慢恢复了正常。

萧风走到吃饭的地方,伙夫早已经将一碗肉汤准备好了,见萧风来了,直接端给了萧风,并且关怀地说道:“恩公,多吃点。”

萧风从不客气,端起那碗肉汤也不觉得烫,三下五除二的便喝完了,然后将手中的空碗重新递到了伙夫的面前,一抹嘴,大声喊道:“好喝,再来一碗。”

整个商队现在都是以萧风为主心骨,因为他们都希望得到萧风的保护,安全的返回家乡,所以对于萧风也是百依百顺。

萧风连续喝了两碗肉汤后,转脸看了一眼角落里的鸠摩空,便对伙夫道:“可有素食?”

“有。”伙夫将三根胡萝卜递到了萧风的手里,说道,“吃完了还有。”

萧风笑了笑,看着伙夫惊讶的眼神,估计伙夫是把自己当成饭桶对待了。他拿着那三根胡萝卜来到了鸠摩空的身边,将胡萝卜递到鸠摩空的面前,说道:“大师,我知道佛门不能吃荤,特地给你带来了一些素食,你也吃一些吧。”

“多谢。”鸠摩空接了过去,拿起一根胡萝卜便咬了一口,开始在嘴里咀嚼。

“大师,鞠义能醒过来吗?”萧风看了一眼昏迷中的鞠义,关心地问道。

“我已经尽了我最大所能,一切就看他的造化了。阿弥陀佛。”

☆、罗马遗民(1)

当夜,天气发生了逆转,乌云遮挡住了明月,浓厚的黑云低低的压着地面,将一切笼罩在黑暗当中。

冷风从山坡上刮过,卷起了层层的雪屑,飞扬在天地之间,而在山坡的背风处,萧风和商队的成员都沉浸在熟睡当中。

忽然,一声撕心裂肺的叫声响彻云霄,将大家从熟睡中惊醒。

一向警觉的萧风立时惊醒,整个人都从地上翻滚了起来,窜到帐外,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但见鞠义矗立在冷风中,发出杀猪般的嚎叫。

“鞠义醒了?”萧风一阵惊喜,快速的朝鞠义跑了过去。

鞠义干嚎了一声后,由于用力过度,以致于使得伤口又迸裂开来,疼痛难忍,缠着的绷带上被渗出的血完全染红。他双目中冒着怒火,见萧风跑到身边,便怒叫道:“你不救我,反而杀我,我杀你了!”

一直盘坐在雪地上的鸠摩空,突然腾空而起,身体极为飘逸的跃过了鞠义的头顶,双足落在了鞠义的头上,双手合十,蠕动嘴唇开始念道:“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

萧风听到鸠摩空在念经,每一个字都说的很是轻盈,在他听来,如同苍蝇在嗡鸣。可奇怪的是,本来暴躁不堪的鞠义,在聆听到鸠摩空的这番话后,反而变得安静了许多,最后开始有些昏昏沉沉的,脚下站定不住,直接朝一侧倒了下去。

萧风急忙伸出援手,接住了倒下的鞠义,而鸠摩空也毫无声响的落在了地上,他急忙问道:“大师,鞠义怎么了?”

“心魔作祟,怒火攻心,我想,他是不理解你刺了他一刀。不过,他不会有事情的,我刚才点了他的昏睡穴,让他睡上一觉,等他再次醒来后,我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解释给他听便是。”鸠摩空淡淡地说道。

“有劳大师了。”

平明时分,鞠义再次醒了过来,鸠摩空当即便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解释了一番,鞠义这才知道,萧风刺的那一刀,是在救自己。

他强忍着身体的疼痛,望着站在自己身边的萧风,跪拜在地上,对萧风道:“我鞠义顶天立地,说话算话,如今大难不死,皆是拜你所赐。从今以后,鞠义愿意做牛做马,追随在主人身边,永世不离。”

萧风亲自将鞠义给扶了起来,关心地说道:“你身上的伤势不允许你乱动,养伤要紧,至于其他的事情,以后再说。”

吃过早饭后,萧风便带着商队继续赶路,一路上对商队里的成员多有照料,早已经得到了商队成员的归心。

从玉门关一路向东,众人冒着风雪,顶着严寒,差不多走了十多天,一路上也没有遇到什么马贼、盗匪之类的。估计这些马贼也觉得天气太寒冷,躲在寨子里围坐在火炉边上烤火,谁都不愿意出来。抵达张掖郡时,距离洛阳看似越来越近,其实还有一段很长很长的道路要走。

☆、罗马遗民(2)

十月十三,天气发生了变化,阴霾的天空中开始飘落起雪花来,就连风力也大了起来,逐渐演变成了一场暴风雪,给众人的行走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随后的几天,暴风雪愈来愈猛,刺骨的寒风带来了大片大片的雪花。

寒风摇撼着树枝,狂啸怒号,发狂似地吹开整个雪堆,把它卷入空中。寒风不住地呼啸,方向变化无定,几乎掀翻了马车和马匹,好象尖石子似的刮着骑马人的脸,叫他们透不过气来,说不出话来。

缚在马车辕杆上的铃子全然听不见声音了,在这旋风的怒号和呼啸声中,只听得一阵阵凄苦的声音,象狼嚎,又象远处的马嘶,有时又象人们在大难之小的呼救声。

风雪甚大,行走困难,萧风唤来了一个熟悉地理的随从,问道:“这里可有暂时躲避风雪的地方?”

随从先是点了点头,然后脸上便出现了为难之状,支支吾吾的说道:“恩公,有是有,不过……”

“不过什么?”

“不过这地方的人蛮横的很,来往客商宁愿露宿在野外,也不愿意住进前面的那座城里。”

萧风道:“这种天气下,如果不尽快找个稳妥的地方躲避一下,只怕我们全部会被冻死在路上。就算是龙潭虎穴,我也不怕。”

多年来的雇佣兵生涯,早已经让他将生死置之度外,凭借着一身的胆气,他大风大浪都闯了过来,还害怕什么蛮横的人吗?

随从执拗不过萧风,只好硬着头皮带路。

一行人顶着风雪向前走了不到三里,萧风便看见了一个小小的城郭矗立在风雪中。城郭周围是一片一马平川的平地,没有树林,没有连绵起伏的丘陵,只有一座显得略微残破的城郭。

断壁残垣,这是萧风见到这个城郭的第一印象。而在城门上方的钟鼓楼前,一面奇形怪状的旗帜迎着猎猎的寒风在空中飘扬。

“前面的城难道不是大汉的领土?”萧风看了一眼飘扬的旗帜,居然不是大汉的军旗,旗帜上绣着一把火炬,而火炬上面是一只展翅的老鹰,这种旗帜,他还是第一次见到,不由得心中一阵狐疑。

随从听到萧风的话后,便回答道:“恩公,城在大汉的境内,那就是大汉的领土,只不过前面的城池有些特殊,所以打出的旗号并非我大汉的军旗,而是他们那些骊靬人的军旗。”

“骊靬人?”

“恩公,前面不远有个骊靬亭,亭子外面立了一个石碑,石碑上便刻着骊靬人的来历……”

随从的话还没有说话,萧风便策马向前一阵狂奔,朝着不远处的一个亭子而去。等到他抵达那个亭子时,果然看到了一块巨大的石碑,便开始津津有味的将石碑上所刻下的文字给看了一遍。

看完之后,萧风算是对骊靬有了彻底的认识,通过碑文所记载的事情,联想到自己所熟悉的历史,便得出了结论,骊靬人便是古罗马人。

☆、罗马遗民(3)

碑文上记载,汉甘露元年,罗马共和国的执政官克拉苏率军东征,东征军在卡尔来遭围歼,突围出来的约6000余人,回国无路,栖身深山,寻机东移,越安息东界,流徙西域,经三十多年的辗转,最后来到了大汉境内。大汉以包容之心,收纳了这支归附的罗马人,并且以当时对罗马人的称谓“骊靬”为名,在张掖郡设立了一个骊靬县,还为他们修建城池,给他们土地耕种。

萧风看完碑文之后,便扭脸看了一眼已经离这里不远的城郭,心中暗想道:“想必这就是骊靬城了吧。”

商队缓缓前行,萧风打头,第一个奔驰到了城郭之下,抬起头果然看见城门上方刻着“骊靬”两个字。城门是紧闭着的,城楼上除了那一片展翅飘扬的鹰旗之外,看不到一个人影,萧风深呼吸了一口气,张开嘴便大声喊道:“里面有人吗?”

萧风一连喊了几声,都没有人回应,正当他准备调转马头时,却听见城里传来了一个懒洋洋的声音:“谁在外面乱叫啊,如此聒噪,真是扰人好梦。”

萧风抬起头,看见城楼上多了一个人影,此人一经出现,便让萧风觉得仿佛到了异域。因为这个人颇具欧洲人的相貌特征,身材高大,蓝眼睛,眼窝深陷,一顶羊皮帽子外面露出的头发呈棕色,皮肤为深红色。

那个人披着羊皮大衣,双手都揣在袖筒里,高高的鼻梁上的尖端被冷风吹的红红的,探着脑袋向城下望了一下,看到萧风等一行人后,便冷冷地道:“这里不是驿站,向东三十里有个驿站,此城一概不接待过往客商。”

萧风见这人转身便要走,急忙叫道:“请等一等!”

那个人听到萧风的这句话后,不禁吃了一惊,停住了脚步,用十分好奇的目光盯着萧风看,问道:“你会说我们的语言?”

萧风刚才急中生智,便冲着这个人说起了罗马语,确实得到了意想不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