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高衙内新传-第1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高强都应该继续坚定不移地跟随蔡京罢?而这“所有人”中间,不但包括高强的父亲高俅,高强的妻子蔡颖,一贯赏识与扶持他的现任参政梁士杰,甚至连高强最为亲信的许贯忠。“几乎”也是这么认为的。

说“几乎”,是因为这几年来。许贯忠几乎是与高强最知心的人,诸般计谋无一不参,甚至在谋杀方腊一党这件事上,高强对他也毫无保留。这位当初在孙二娘的人肉包子店里救下的寒门士子,已经取得了高强半个头脑的地位。以他的智慧和对高强的了解,又怎么看不出高强在这个未来政治路线上的保留?

只是,高强自己既然没有明确说出来,许贯忠也不好直言。然而每次提到当朝宰臣的表现,高强每每现出不屑的神色来,许贯忠自然也能想到,这位年轻的衙内在政见上多半会有自己的一套,恐怕将来入了宰执也未必会一门心思的为太师蔡京摇旗呐喊。

是以,今日见高强又说起了朝中的宰臣们,许贯忠便有意无意地旁敲侧击起来:“衙内,眼看王皇后薨了有一年了,官家该当另立新后,这朝中政局,怕是又要有一番变化。”

这问题近来也一直在高强脑中萦绕,闻言颔首道:“不错,郑贵妃专宠后宫已经几年,若不是她所生皇子早夭,恐怕王皇后这位子都未必能保到身死之日,现在看来,其正位皇后怕是板上钉钉的事。”

“郑皇后一旦正位,郑枢相便立刻炙手可热,其地位进一步上升,若能再交接我高家和童节帅那里为援奥,嘿嘿……”

许贯忠却摇了摇头:“衙内,恐怕未必如此。郑枢相这么得势,蔡太师第一个容他不得,必要设法挠其权位。”

把郑居中扛到现在这样的位置上,乃是高强的一贯政策,甚至当初使得他踏进枢密院的黄河双头龟事件,也是高强事先在暗中给他透了风,指点了应对之法。因此,在明了高强的本领与其所代表的政治势力之后,郑居中也乐得向他们靠近。有这样一股势力在朝中,足以牵制蔡京,这正是高强的盘算之一。现在听到许贯忠发出危言,高强不由警惕:“怎么说,难道蔡太师还能像对付张康国那样,下毒暗杀?”前任枢密使张康国暴卒,时人多以为是蔡京下毒暗害,而郑居中向来与蔡京不对盘,说不得蔡京就会再出毒着。

“不然,下毒可一不可再,郑枢相出入宫禁,身边少不了奇人异士,这倒无需我等为他操心。贯忠所虑者,本朝向来不许外戚秉政,之前蔡太师复相之时,曾欲举荐郑枢相入枢密,那时说是枢密不属于政事堂。可这官字两张口,怎么说都有,现今郑枢相眼看要出头,保不准蔡太师那里换个口风,就要说他外戚秉政了,反正台谏官多半都是太师一党,弄几个奏章弹劾还不容易?”

第九卷 梁山下篇 第三〇章 思变

“嘿!”高强这回真叫嘿然了,嘿了一声就没下文。他毕竟不是什么天生的英明神武,在现代一个普通职员,小范围的闪展腾挪还能对付,摊子一大事情一多,难免就会出岔子。先前对梁山的发展把握不够是一个例子,这回对朝廷政局的看法过于乐观又是一个例子。

确实如许贯忠所说,由于蔡京掌握了台谏这个强力的武器,就可以用各种方式来打击政敌,被他抓住一点把柄,立刻就能整得你万劫不复。郑贵妃如果封了皇后,郑居中的官运很有可能就是冰火两重天,一是扶摇直上,二是被蔡京党羽借口外戚秉政弹劾,滚出枢密院去作个位尊而无权的虚职。如果真出现后一种情况,那么高强之前在郑居中身上下的功夫就可算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眼见高强皱眉不语,许贯忠只得开解道:“衙内无需挂怀,太尉老大人与郑枢相交好,想必会从中斡旋,若是郑枢相懂得向蔡太师作些姿态,事情未必就到这步田地。”

高强愣了一下,心说官字两个口,我看你许贯忠还不止两个口罢,怎么上嘴唇一打下嘴唇,这事听起来又没什么打紧了?

却听许贯忠悠悠续道:“衙内,有道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郑枢相的权柄,自然有人为他操心,咱们离京城一千多里远,管得了那许多?”

高强蓦地醒悟,指着许贯忠哈哈大笑:“贯忠啊贯忠,你也来戏我!”话说到这份上,高强再不明白就是白痴了。许贯忠的意思就是点醒他,朝政虽然复杂,头绪尽有万千,你站好自己的位置才最重要。

他的目标是,要帮助大宋做好准备,迎接几年后女真起兵抗辽所导致的北边剧变,保证大宋自身的安全,以此来保护他自己的荣华富贵。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在维持大宋国势不发生大的动荡的前提下,尽快取得权位,扭转徽宗朝主昏臣奸,偌大的国家元气耗尽,最终被小小女真把皇帝都抓去的奇耻大辱。虽然北宋亡了还有南宋,但身为徽宗最亲信臣子高俅的独子,他高强的日子能好过到哪里去?

而几年以来,由于采取了联结蔡京的“正确”路线,他如愿从一个京城里的纨绔子弟,一举登上了大宋知府之位,牧守一方,各种应对未来的布局也初步奠定。

想到这里,高强略微整理了一下思绪,扯着许贯忠坐定,低声道:“贯忠,本衙内现有一事不决,你来为我筹划筹划。”自己一个人动脑子,看来只会越想越糊涂,环顾四周,既能得到自己的绝对信任。又在这方面能有所建议的,除了远在江南的燕青之外,也只有许贯忠了。

见许贯忠一副淡然若定的模样。高强便知道他早就等着自己开口,先是讪笑,随即正色道:“我自白衣,数年而为一方知府,这中间自己固然努力,然而蔡太师于其中实有绝大助力。若论私情,本该相报。怎奈蔡太师为政的种种举措,未必都顺理利国,我若入朝参政,少不得要有所建言,又恐伤了两家姻好,不但物议要骂我背恩,后院先就起火。这件事我想了很久,一直不得要领,贯忠多智,可有以教我?”

他这番话说得文绉绉,又避重就轻,实际脑子里想得很简单:跟着蔡京走,下场多半不妙,不跟蔡京走,眼前就要不妙,这可如何是好?

许贯忠纵然了解他的癖性,却也万万想不到,这小衙内居然能“上知五百年,下知五百年”,晓得不能跟着蔡京随大流,还道他真个心存社稷百姓,看不惯蔡京的一些作为。原本许贯忠在母亲惨死于十字坡之时,就不愿芶活于世,是高强以世情相激励,又以国士待之,这才得了他的效力,现在见高强殷殷以黎民社稷为念,许大军师心中颇为激赏,能不为之尽心竭力?

这问题他也不是头一天考虑了,因此略一思忖,就有了个大概,向高强拱手道:“衙内,贯忠有一问,请衙内为我解之:本朝以士大夫治天下,宰相权重,然而为宰相者非士大夫莫属,本朝除了蔡太师之外,可有第二个人能担当此位?衙内自身,姑且不论。”

高强想都不用想,蔡京是熙宁年间的进士,数十年的官场沉浮,加上他自身的才具,大宋官场早已被他摸的滚瓜烂熟。历史上徽宗朝宰执换人如走马,他却能四度拜相,凭的决不仅仅是能得皇帝欢心,实际上,在利用元佑党籍案整倒了主要政敌之后,满朝士大夫再也没有人能与之抗衡,徽宗若是不用蔡京而用别人,只有更糟糕,因为比他好的都被整垮了!在历史上,继蔡京之后把持相位的王甫、李邦彦等人一个比一个胡来,而童贯和梁师成等人相继专权,也未尝不是因为徽宗有意培养其他势力,来制衡蔡京所领导的文官集团。

“没!若单论个人才具,梁士杰堪当大任,然而他与蔡太师过于亲密,一损俱损,算不得合适人选。蔡党羽翼已经丰满,换了任何一个人上台,只要蔡京想和他过不去,这位宰相的政令能不能出了东京城门都是个问题。”

许贯忠大点其头:“衙内见的透彻!如今士大夫多攀附蔡太师,无论是之前曾取代太师为相的赵挺之、刘逵等人,还是有望进位宰臣的张商英、梁士杰,俱都得蔡太师提拔,而以蔡太师的城府手段,也断不能容得哪个人能培养出一批士大夫,来取代他的地位。因此本朝政局无论如何变幻,宰执之位始终是由蔡太师把持。”

高强喟然长叹,这个结论他也是赞同的,惟其如此,心中更觉彷徨:蔡京扳不倒,自己难道就这么跟着胡混下去,到最后大家一起完蛋?

许贯忠见高强有些沮丧,撇了撇嘴道:“衙内,你却糊涂了,那梁中书诚然是与蔡太师亲密无间,荣辱与共,衙内你娶了太师的孙女为妻,又倚仗太师而进,又何尝不是如此?蔡太师有一天要是真倒了台,衙内也没什么好处罢?”

“呃……”真个的,脑子里一直盘算着蔡京是祸国之臣,跟随他只是权宜之计,高强几乎要把这茬给忘了。可这么说起来,自己岂不是只有一条道走到黑?

隐隐觉得许贯忠话里有话,高强心急如焚,连声催道:“贯忠,你有话尽管说出来,何必藏着掖着?”

许贯忠见高强有些急了,这才将心中所想的关键说出:“衙内,我大宋既然是士大夫治国,宰相就该是士林领袖,若换了其他任何人,纵然是天纵奇才,稀世名将,那也是治不好国家的。如今既然蔡党势大,士林中已然没了对手,要想另起炉灶的话,几乎已不可行,咱们不妨因势利导,就索性供着蔡党这倾朝的权势,把其他可能冒起争权的苗子统统扼杀了也好。衙内自己呢,须得与蔡党共进退,却不必与太师共进退。”

“咦!”高强眼前陡然开了一片新天地,真如醍醐灌顶一般。细想一下,蔡京若是能一直把持相位,大宋的政策不必像历史上一样变来变去,变得上下都无所适从,没准效果还能好一点。蔡京再怎么说,虽然人品不好,才能却是得到大多数人的承认。就连当初的司马光也大加赞赏的,总好过让王甫这样的下三滥小人来胡搞一气,那才真是糟糕之极。

不过这最后一句,他却有些参详不透:怎么叫又要与蔡党共进退,又不必与太师共进退?好在许贯忠不必他追问,自己已经解释开了:“方今太师年已六十有四,年事日高,政务日繁,又哪里能顾得了?不免要援引党羽,分布要津,至于政事堂上,也要有得力之人。梁士杰擢升中书侍郎,即为明证。再过几年,蔡太师精力日衰,衙内又积累些资历,少不得也要进政事堂去,那时势必被太师委以重任。试想一下,倘若衙内在这之前就露出与太师离心的迹象。这宰执大位能来的这么容易?”

这话说的透彻,高强原本是打算以各种方式邀宠于上,然后找机会上位,只是这样的打算多少有点听天由命的成分在里面,及不上这么来的顺当:“之后呢?”

许贯忠嘴角逸出一丝冷笑。眼睛掉向窗外:“太师年高力衰,眼见梁士杰与衙内已然在中枢站稳了脚跟,多半是要回家享清福去了。衙内后有蔡党大批士大夫为羽翼,前又深得圣眷,加上军中和宫中响应,只怕比那梁士杰更有权势。一朝大权在手,当可捡拔有能之士,稍稍分布要津,从容施展心中抱负,只需把握好分寸,太师面上做好功夫,再拉拢了梁士杰与我一同,则蔡党大部皆不足为虑。到那时,大宋天下,衙内何事不可为?”

一番话说下来,高强又惊又喜,眼睛瞪得死大,忽地跳起来,“啊哈”叫了声:“贯忠,真乃我之诸葛亮也,请受本衙内一拜!”说着就要长揖作礼。

许贯忠不提防他来这么一招,唬得连忙跳开,连说“使不得”!

俩人正在闹,门外卫士忽地高声道:“夫人到!”香风起处,一个宫装妇人跨进门来,正是高强的妇人,蔡京长子蔡攸的长女,蔡颖。

这一年多来,因为对蔡京存了忌惮之心,高强对着蔡颖总有些心病,渐渐的便形疏远,多数都歇在小环房中,就连师师、金莲,与高强间说话恐怕比蔡颖还要多些。这双十少妇风华正茂,受了夫君冷落,滋味能好到哪里去?因此不但对着高强有些哀怨,脾气也大了许多,家中上下很吃了些苦头,给蔡府长辈的书信中也告了高强几次。

政治婚姻与政治相联系,本来就不完全依照个人的喜好而定,这一点在高强当初决定迎娶蔡颖的时候已然有了觉悟,因此心理上也不觉得疏远蔡颖有什么不好,只是少年夫妻,终究有些怜惜,因此这些日子来面对蔡颖居然是越来越少了。

今日蔡颖本是有事来寻高强商议,老远就听见屋子里在笑闹,推门进来,却见夫君高强在和许贯忠扰攘。这么个心怀怨愤的少妇,自然看什么都要带副有色眼镜,眼见对自己不冷不热的高强,却对一个男子如此亲近,蔡颖心中顿时有了些很不纯洁的念头,重重哼了一声,冷言道:“官人,在此间安乐否?”

却不料,高强刚刚打开了心结,蔡颖对于他又变得重要起来,这时再看自己的妻子,怎么看怎么顺眼,全不在意她话语中的那一股酸涩怨怼,笑眯眯地上前,出其不意,一把拉起蔡颖的小手,涎着脸道:“娘子,今日怎的有闲,来书房探望为夫?”忽地凑过去在蔡颖脸庞香了一下,作陶醉状。

此等行为,二人新婚时没少作了,近来却实属罕有,蔡颖猝不及防,被他轻薄了这一下,而且还是当着属下的面子,她这么个官宦世家的小姐,哪里经受的住?顿时闹了个大红脸,心中又羞又急,却也有些惊喜,用力去推时却哪里撼的动高强?只得急道:“官人稳重!”说罢就向旁边使眼色。

高强这才想起许贯忠还在旁边,眼角一扫过去,却哪里有个踪影?忽听许贯忠的声音在门外响起,却是对着卫士吩咐:“都去院子里把守着,这书房左近不许容人靠近,使君与夫人有要事商议!”

“夫人,你瞧,咱们的总管可乖觉得很呐!”一面说着,高强得寸进尺,一手拉着蔡颖的手臂,另一手已然环过了纤腰,便向她脸上吻去。

蔡颖不与夫君亲近已有数月,这时被他这么摸上身来,使得又是往日曾用过的风流手段,态度又是这么暧昧调情,真是久的已经快要忘却的快活滋味,虽然心中还有些不解高强怎么忽然这么热情,一个身子却早已软的将要化了,顷刻间就是面红似火。

她本是出色的美人,二人又是少年夫妻,若不是掺杂了太多的政治因素在里面,原本好得蜜里调油。这时候高强心结已去,响起年来冷落娇妻,不免有些愧疚,见娇妻这样欲拒还迎的姿态,哪里还会客气,立时飞擒大咬起来,不片刻已经弄的蔡颖发髻散乱衣衫不整,周身要害尽陷敌手,几乎已经是任人宰割的局面。

眼看高强得理不饶人,大有在这书房就要行周公大礼的架势,蔡颖纵是再期望夫君的宠爱,面子上也是挂不住,只得强打精神,晕红着俏脸,双手捉住高强的手,娇喘细细地道:“官人,且住!”

“且住?待会你就叫我不要‘住’了!”,高强毫不在意,继续在蔡颖的衣下探索,惹得妻子又是一声娇呼,惶急求饶道:“官人,妾身今日来寻官人,实是有要事相商,请官人少住。等到回房……回房之后,任凭宠幸便是。”以她的矜持,在闺房以外的任何地方说出这样的话来,那都是极其难得了。

这种时候叫男人住手,换了谁都要扫兴,高强也不例外,闷哼一声,心说这老婆漂亮是漂亮了,实在不够风情,哎,家花的通病:“既是如此,权且寄下了,待晚间回房,为夫定要娘子双倍奉还。——却是何事如此要紧?”

蔡颖好容易挣脱了高强的魔掌,上下整肃一番,又嗔又喜地白了高强一眼,才道:“今日接了睦州消息,金芝妹子守孝已满,方圣女正派人送她北上,来此青州与你完婚了。”

第九卷 梁山下篇 第三一章 故人来

犹如当头一瓢冷水,高强立刻没了刚才的勃勃兴致,意兴索然地放开蔡颖,坐了下来。

蔡颖被夫君冷落了许久,今日意外的又有重拾旧好的希望,一颗心正是七上八下,未免过于敏感,见高强这般作状,立时有些着恼,一句话夹枪带棒就扔了过来道:“怎么,椒房添新宠,这发妻登时就不管不顾了?”

这话说的实在酸溜溜,饶是高强被金芝要来这消息弄得有些乱了心神,却也察觉出来。他苦笑了笑,没心思和妻子弄这些玄虚,勉强振作精神道:“哪有此事?只是金芝为父守孝,到今天好似才两年多罢,怎的就满了?还有,这消息怎么会送到你这里,我却不晓得。”在他的印象中,古代人动不动就是守孝三年的。

蔡颖很奇怪地看了看他:“三年?古礼也就二十七个月,金芝妹子的父亲是与前年六月间遇匪被害,到现在不是刚好二十七个月。至于这消息么,你这两年多来都没怎么和金芝妹子通过消息,人家姑娘哪里晓得你是不是被什么狐媚子迷了心神,浑忘记在睦州帮源洞还有这一门亲?芳心忐忑之下,当然要找我这个作姐姐的做主呢!”说罢,对高强作不屑状。

“咳咳!”高强瞪了她一眼,心说狐媚子是有的,本衙内可一直没捞到沾手呢,这顶屎盆子倒先叫你扣上了!“哪有此事!金芝该当几时到青州?可要派人去迎接?”

说到内宅家事,蔡颖当得起贤妻一名,加上她心中自有个小九九,金芝往日与她相处融洽,相貌也是一等一的人才,既然高强之前对她颇为冷落。她便想要金芝进门之后帮她拴住高强,有固宠之意。因此得了这个信之后,一早已经作了安排,命一员蔡府带来的家将和十来个家丁带了自己的书信前去迎接,按照方金芝信上的行程,当是十来天后到杭州,由燕青安排从海道来此。这家将快马加鞭,当可在金芝等从杭州起碇前赶到了。

她将这事约略说了一下,内宅的事一向由蔡颖做主,高强不大管的,点头作罢。至于纳妾的婚事,由于不是娶正妻,当时的风俗那是可大可小,蔡颖一意要把这个花容月貌的妹妹娶来作个帮手,省得看着后宅那个潘金莲心烦,因此决心要操办的漂漂亮亮,索性来个大包大揽,高强干脆不用插手了。

这却省心,眼见蔡颖说的起劲,手舞足蹈,高强却完全跟不上她的步调,耐着性子听了几句,全然不知所谓。脑子里就转开了心思。方腊死于他的计谋,献计的是许贯忠,负责执行的则是陆谦,此外就是杨志大约知道些。这件事情作的干净利落。事后的扫尾工作全部由陆谦完成,这人心机深刻,手段狠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