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高衙内新传-第2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海等人吃了完颜部二十多年的苦头,如今好容易得出生天,心中如何不恨?当下慨然答允,便即派了十几人分几路北上,前去联络一些与温都部关系较为密切的部族。

书中简短,不过数十日间,已经到了新年之时。这一年,用辽国年号的乃是天庆四年,大宋则是政和四年。不过从这年的正月一日开始,这辽东又多了一个年号,生女真完颜部太师完颜阿骨打在来流河畔登基称帝,国号则不似中原习惯,没取什么玄妙有来历的字号,就叫做女真国,改年号为收国,其攻城略地,建立国家的野心,从这年号中便昭然若揭了。

第十三卷 燕云下篇 第一七章

摆脱辽国统治,建立属于自己的国家,这原本就是女真的夙愿。世代以来,每当辽人对女真予取予求,诸般挞辱,甚至因此而形成了一个专门的词语,就叫做打女真,试想,有哪个追求自由的民族能够忍受这种处境?一旦加在身上的枷锁松懈,势必要挣扎反抗一番,辽国的天灾人祸,便给了女真这样的一个机会。

阿骨打建立女真国之时,自然要发表一下就职演说,将本族起事的理由诉说一遍,以争取那些原本一盘散沙的女真族人的支持和拥戴。阿骨打为人不善言辞,然而自是一方雄才,历数契丹罪状和女真苦楚之时,便令得众女真族人慷慨激昂,亢奋不已,嗬嗬大呼不已,而后宣告立国,自号为郎主,便是顺理成章之事了。

只是这革命之时,为了能引导群众,须得有一个具体的反对目标,比如法国大革命要攻打巴士底狱,十月革命要攻克冬宫,皆是一理。阿骨打虽不曾懂得革命的道理,这造反的心思却也有志一同,在就职演说中就把言语的目标直指向百余年来镇服女真的辽国东北重镇——黄龙府。

正月初五,女真建国之后第五天,阿骨打率领集结起来的诸女真猛安谋克直取黄龙府,其中甲兵一万两千余人,阿里喜倍于此数,合计兵马近四万人,诚为女真史上未有之盛。这阵列之中,自然少不了新近颇得阿骨打喜爱的汉人马扩。

马扩——女真名也力麻力——如今已经成了阿骨打身边的近臣。凭他亲身参与了宁江州和出河店两役的功劳,出河店一战中他甚至是先行渡河的十余猛士之一,即便在完颜本族中也是少有人及,以至于女真整编猛安谋克之时,粘罕甚至有意给他也配一个谋克,封个孛堇,马扩自然称谢不敢。他自幼受大宋王化,身上又担负着高强赋予的使命,如何敢受女真官职?这也是当日高强选他出塞的道理所在,若是选一个草莽豪杰,到这份上未必就把持得住,位高权重,谁人不想?

官不得作,阿骨打却道是亏待了他,便加倍分与了许多资财奴婢给他,马扩如今俨然也是女真族中的一个财主了。不过他只身在外,只嫌累赘,把那些钱财奴婢都分与粘罕、娄室等女真重臣,博得上下交口赞誉,只换了些降兵中的精兵来,身边也有了十来骑兵士跟随。

这日,大军到了黄龙府外,但见州城高耸数丈之高,楼橹森严。守具完备,迥非宁江州可比。女真本是北地蛮族,虽然也有些城攻守之法,却哪里晓得这等大城攻战之法?自阿骨打以下,人人见之束手。

阿骨打为人有一桩好处,能不耻下问。于此便想起身边有一个南朝人,便将马扩唤来,问他中原攻守之法。马扩亦不想告诉他详情,却也不好断然拒绝,想了片时,却道:“郎主请了,某观此城高大坚固,城中兵甲甚众,守具亦完备,倘若强要攻打时,我兵折损必多。方今立国之初,辽兵必来征讨,便多一兵也是好的,倘若顿兵在此,那辽国大兵来到,里应外合之下,不是好耍的,望郎主明察。”

阿骨打尚未言语,一旁恼了一人,扬声道:“也力麻力,你好不晓事,似这样城池有甚难攻打处?孩儿愿祈精兵一千,若不能登城时,甘受军棍。”这人二十出头,身穿白袍,样貌甚是英武,马扩也认得此人,便是阿骨打第四子,唤作兀术便是。

女真自来好勇,又兼连战皆胜,士气正旺,有许多孛堇与兀术都是一般想法,听他说得豪气,纷纷叫好,看马扩的眼光也有些不同。马扩不慌不忙,笑道:“四太子休忙,待我道来。我南朝有那攻城之法,需用诸般器械,自来本朝有高手匠人精细打造,不立文字,亦不得外传,虽本朝大臣亦莫知其秘,我不过是南朝一个商贾之人,如何晓得?况且适才所言亦是兵法,四太子何不思之?”

兀术此时才不过是个毛头小伙子,如何受的起马扩这等夹枪带棒的言语?正要发作时,忽听粘罕道:“也力麻力这般说来,却是有理,现今黄龙府坚固,急切难下,我若久留于此,单是粮秣便无可筹措,诚为可虑。只今城中人塞了城门不敢出战,我却可自行其是,郎主不若命诸猛安四处征伐,掠取资财粮秣以助我军,并遣人往那辽国上京打探契丹虚实,防其大军来援,此为上策。”

粘罕说话较为含蓄,实际上就是主张纵兵四掠,要知黄龙府乃是辽国东北重镇,自来商旅皆集于此地,附近人烟算得上甚密,倘若大肆掳掠,所得必丰,众女真一听有这样油水可捞,登即面现喜色。

兀术见情势不利,大声道:“郎君这般说来,莫非当那城中人尽是死人,待在那里只看我大军四出劫掠不成?”

粘罕看了他一眼,却不作答,复向阿骨打道:“郎主,那黄龙府中人杜门不出,胆怯可知,所仗恃者惟有这高墙深池而已。我今可用锁城法,断绝内外消息往来,使城中人渐渐气衰意沮,而后兴兵攻打,便可一鼓而下,此为万全之法。”所谓锁城法,便是中原所谓的围城,在城外矢石不到处筑起长围,遣兵守卫,用以断绝内外往来,为长期围困之计,中原古代征战之时,甚至有新筑一道城墙用以围困的。

粘罕此议一出,阿骨打的侄子谋良虎先就叫好,余人也都应和,其实大家心里都是一个心思,想吃肉怕啃骨头,黄龙府百余年来都是压在女真人头上的一座大山,哪里是那么好打的?自然是长期围困,把这城池困死才好。

阿骨打见众议如此,便即点头应允,当下分派各部四处劫掠,此等事原本是女真安身立命的手段,自不消吩咐,各部均踊跃而去。随又命粘罕率本部筑长围围困黄龙府,为久战之计。粘罕言自己兵力不足,阿骨打便又遣娄室所部猛安助他。

黄龙府附近人口虽多,又哪里经得起这几万女真兵如狼似虎的劫掠?不过数日间,远近百里都是狼烟四起,遍地尸骸,哭喊声惊天动地,好似连天都变了颜色。若是当时便死的还算罢了,有那一等青壮劳力,被粘罕等部驱使来筑长围,此时正当隆冬,土冻得比铁还要硬,如何挖的动?众女真不免鞭挞恐吓,种种催迫苦处,也不消一一细说。

马扩身在军中,早已知晓了女真人一贯的作风,他既知无力匡正,也只好躲在帐中,来个眼不见心不烦了。这日晚间,他唤来帐下扎也(女真语亲兵护卫之意)召和失,笑道:“你那身上伤势如何了?”

这召和失原是辽国军中一员,当日出河店一战,此人身披重甲,手持双矛,腰间两张弓,四壶箭,从始至终大呼酣战,即便是辽军大势已去,他也丝毫没有怯色,手杀女真兵十一人之多。马扩当时见他勇猛敢战,便向阿骨打要求生擒他为自己效力,阿骨打亦喜他勇武,便命多人用套索将他拿了下来。伤势养好之后便在马扩帐下作了扎也。这召和失性子甚怪,战阵上剽悍轻捷,一往无前,平时却雅好音律,能歌善舞,待人更有礼仪,不似草莽中人。马扩甚是奇怪,详加询问,才知他来历奇特,祖上本是辰州渤海人,其祖父出仕辽国,官至三镇节度使,其父亦为刺史。

这召和失初生之际,有巫者向其父声言此儿八字妨其父,襁褓之中就要杀掉,亏得其母一力救下,偷偷藏在自己娘家。后来长大成人,因女真起兵,辽国向东京调兵,其父亦在兵籍之中,当时叹息称“若是我儿在时,便可代我从军”,这一段情节好似木兰词,马扩每听到此,往往叹息不已。这召和失幼时读书,也知孝道,当时也不怪父亲昔时刻薄心狠,慨然代父从军出战。

马扩问他去向时,这召和失却是个有谋略的,被擒之后也看出辽国大势已去,自己家族数千人都在辰州,如何不思个出路?他留在女真军中,也是为了这桩大事。

马扩问了人,知道这辰州便在盖州左近,如今已是常胜军治下,当即心中暗喜,趁无人时将此事向召和失说了。召和失本已在马扩帐下,又听说亲族俱在常胜军掌握中,如何不服?自此便被马扩引为心腹,日常商议诸事。

今日见马扩问起,召和失忙说身上早已大好了,便见马扩叹道:“女真起兵,百姓横遭兵火,你也见了来,倘使契丹兵败,女真南侵东京道,那时岂不轮到你那些亲族遭殃?”

召和失心思灵便,已知马扩之意,便道:“大人,契丹势穷,北地各族不得安居,此乃天命,夫复何言?只是我家族在南,如今是常胜军据住地方,若不得照应,终是心中难安。”

马扩点头道:“如今我有手书一封,交于你南去省亲,你可将此书信交给常胜军副都统花荣大人,他见了此信,必当照拂你那亲族,你亦无需北返,便可径在花都统帐下听令,如何?”原来马扩身在军中,所带的几只信鸽早已放完,无法与女真本部的苏定取得联系,况且他有许多关于女真的情报要向南面传达,也不是区区信鸽所能承载的,因此想要找一个信得过的信使来传讯,这召和失为人孝义,家族又在常胜军治下,不虑他会出什么乱子,正是合适人选。

召和失见他这般说,却也喜欢,自思若立了这件功劳,家族在常胜军治下自然有好日子可过,自身也可挣一分前程,岂不强似在此为奴?当下谢过了马扩,领了书信和信牌,翌日选了三匹好马,带齐兵器干粮等应用物事,孤身一人往南路来。

一路上许多艰辛,也不消细说,仗着他武艺高强,人又机警,居然太平无事。到了东京地界,但见大队人群在路,纷纷都向南逃,召和失捉住人来问时,却说是辽国新近封了高永昌作东京道副留守,权领军事,正四下招军去征讨女真,高永昌所部趁机大肆掳掠,全无军纪可言,莫说是汉人,即便是渤海人也多有遭殃的,众人只得都向南逃,都说到了常胜军地面便可安生。

召和失见常胜军颇有威望,心下甚喜,想来自己这次不会站错了队伍了。当下与逃难人丛一同向南,沿途也有零星东京兵士盘诘,但一听是南去投常胜军的,多半都不敢如何,召和失益发暗喜。

二月下旬,方过了辽河八口,便是常胜军地面,召和失寻着一部汉军,报上马扩的姓名和自己的来历,说道要见花荣。可巧这一队乃是廷玉部下巡哨探马,算得是汉军中的嫡系,闻听此人来意,不敢怠慢,护着召和失一路向南,到了苏州关面见花荣。

花荣展信观瞧,见信上说道女真围攻黄龙府,声势浩大,诸般情状,心中暗吃一惊。吃惊者不为别事,乃是因为他接到了汴梁高强的指示,说道那时迁和牛皋二人保着叶梦得北上出使,要向辽国提出归还燕云的请求,恐怕辽国内部生变,命他设法接应。

他这些日子招谕流亡,已经是忙得焦头烂额,分不出身来关注这件事,如今女真大举围攻黄龙府,势必又是一场大战将至,甚至有可能就是决定辽国命运的大决战。时迁等人身处这样的漩涡之中,其安危可想而知。

皱眉沉思片刻,又看了看信上所说的召和失的为人来历,花荣心中一动:这人来得却好,敢是机缘巧合,天上掉下这个人来助我?

便即问了召和失的出身来历,那召和失一一答了。花荣见与信上说的一般无二,便笑道:“既有马大人手书,我自当照拂于你,即日命你为我帐下营长之职,拨你战马百匹,兵甲若干,部属便由你自行挑选,以五百人为限,如何?”

召和失初时还不知高低,只是应了,后来方知这营长之职在花荣军中不比凡俗,在军中是最低的将领,有权自行招纳兵丁,在本处则是一方长官,可处理本营的政务,收取本营出产,缴纳租赋,皆是营长担当,可谓上马管军,下马管民,最为要紧。尤其对他这样全部家族都在当地的人来说,这就等于给予了他相当的家族自治权,正符合他心中所望,如何不喜?当下二次拜谢,这才是真心实意地归附了。

花荣见收了他心,方才将自己的心事说了,道:“即今北地将有大战,契丹内部恐生变乱,我正愁无法去接应我那故人。今番得你来此,却是正好,你家本是辽国世代将门,又有辽东招兵令,可率军行走辽地,等闲人亦不能探得你的底细。今便命你率本部人马前往上京地界,设法接应我那故友到此,你可愿往?”

召和失本是胆大心细之辈,也早看出这常胜军其志非小,如今听说竟有人会卷入辽国上层的变乱之中,心中更生疑窦。只是疑窦再多,也不能如何,总不能把偌大家族都搬了去他处吧?也只好死心塌地为常胜军卖命了,遂一口应承。

花荣见状大喜,便将诸般细务都说了,又请了徐宁过来,教他如何与上京的细作接头,如何辨别自己所要接应的人身份。召和失到此刻才看出些端倪来,原来他所要接应的人,居然是南朝的使臣!

第十三卷 燕云下篇 第一八章

这召和失领了将令,自去辰州家中禀告父亲,招集亲族编整部伍。他那家族甚是庞大,诸支加起来男丁不下千人,在当地也是豪族,听说儿子投了常胜军被封作营长,一家大小尽皆欢悦,谁不知常胜军都是军法管民,最重要的官阶就是营长和百户?如今召和失作了营长,就代表着这一个家族有了相当的自主权,不必事事看他人脸色行事了。

因此召和失家族男丁踊跃从军,兵器马匹都是自备,召和失再将花荣拨给的马匹兵器装备起来,不数日便得了五百骑子弟兵,趁着春暖花开之际,便即跨过辽河北上而去。

此行却不只是召和失一军,另有李应领着数十个亲兵与他同行,为的是到了上京好与当的细作以及使团联络,这北的细作本是出自他的部署,自然轻车熟路,再有召和失这一队貌似辽兵的掩护,一行人竟是太太平平就到了上京道境内。

一进上京道,这气氛就有些异样,满地骚然动荡不安,塞外各部狼奔豕突,全无半点秩序,哪里象是大辽上京的所在,直是化外之域,无法无天了。李应和召和失二人各有门路,分头打探之下,才知道上京道境内今春又是大风伤草,百姓无以生活,正没作理会处,忽然天祚帝传了诏书下来,命各地灾民携家带口,往东北黄龙府路行屯田事,由驸马萧特末率军护送。所谓护送。其实是契丹兵马四处催逼,有不愿去的便即刀枪相向,一时乱得无以复加。

李应和召和失又打探天祚帝的行踪,原来这皇帝总算还没糊涂到家,女真起兵之后东路大乱,他这春捺钵就不敢往鸭子河去了,只窝在上京附近不出。俩人一商议,料想上京道如此之乱,那天祚帝就算遣送使节回南,一时也未必能成行,多管还是在上京天祚帝行在。

数百骑兵甲整齐,又没带什么金帛子女,没什么油水,因此于路也没人不开眼来惹他们。三月下便进了上京临潢府。召和失世代为辽国高官,临行也讨了其父的刺史信牌,是以契丹官军也不来扰他,任他在上京外觅地安营。

李应自去到上京城中,寻着自己安置的细作,一问方知,原来叶梦得使团于去年冬日到了上京,恰好辽国上层正为了一件大事争吵不休。何事?却是为了去年出河店一役,契丹精兵近万几乎全军覆没,都统萧嗣先临战先逃,仅得十七骑生还。似这样大罪,原本是难逃军法,只是那萧嗣先乃是萧奉先的亲弟,萧奉先身居契丹北面枢密使,执掌军国重权,势不能坐视亲弟伏法。便诡言蛊惑天祚帝,说什么“东征溃军畏罪,势必四出劫掠为祸。不若肆赦,以免啸聚为患”。实则东征军大败亏输,死的死,被俘的被俘,能有多少溃军?所谓肆赦,赦的也只是他的弟弟而已,这位逃跑都统最终只是免去官职了事。

如此执法不公,自然引起了公愤,辽国上层就为了这事吵得不可开交,耶律大石等人尤其愤慨,若不是天祚宠信萧奉先,一力回护于他,几乎就要拔刀相向了。叶梦得使团在这种情况下到此,一封国书送上,顿时乱上加乱,天祚帝见南朝有意讨还燕云,方寸大乱,托词要与诸位大臣商议,便强留了使节团在此,一留就是三个月之久,全无半点消息。只是日常重兵看管,若不是时迁轻身功夫了得,趁夜出来通些消息,外界只怕连他们被软禁在哪里都不晓得。

得知使团上下安全无虞,只是不得自由,李应心中一块石头落了一半,当下便在这细作处等候。到得三更,时迁趁着夜色悄然而至,二人相见,正是不胜之喜。

时迁听说李应率兵前来接应,先是一喜,却又摇头道:“生受员外一场跋涉,只是如今不得辽主国书,我亦不得脱身而走。说起来,那萧奉先虽是辽国权奸,于我却是大大的好人,若不得他周旋,恐怕今番不得讨好。”李应忙问端详,原来萧奉先也晓得自己不得人心,当此内忧外患之时,不敢再开罪南朝,反有意借南朝以自固,因此劝说天祚帝保全使节,留而不遣,以观形势变化——确切地说,就是看看这次驸马萧特末等人东征,能否荡平女真。

“今番真要被衙内连累了,先对人说什么无意败盟,跟脚就遣使下书索取燕云诸州,那耶律余睹和耶律大石等人半点好眼色也不给我等,日脚好不难熬!”时迁本是江湖出身,这些日子来不得自由,本已憋了一肚子火,又见着故人李应,当即大倒苦水,这背后抱怨上级领导之事,原是不能免俗。

李应与他相识也不是一天了,知他只是口快,也只一笑置之:“衙内谋国深沉,哪里是你我能窥见的?况且如今女真立国,与契丹大战将起,那契丹也不敢来为难你等,你在此间似危实安,怕地甚来?”

时迁见说,没口子叫苦:“员外哥哥,你说得轻巧,吃根灯草!如今战事方起,不知胜败,我自无事,若是契丹大败女真,外侮得拒,我这使节团哪里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