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段佳话,李大成前世也只是听过传说而已,今儿个见到了真人,自然要求证一下的,他与老袁,近期虽说能有些交集,但合作的范围不大,这话问了之后,也是给老袁一个信号。
“呃……呵呵……谣传而已!谣传而已!
小日本忌惮世凯,所以在背后编排世凯呢!当不得真。当不得真啊!
二爷可是喜欢朝鲜的女人,我这里倒有一个,与那王妃倒也有些关系,二爷在路上也缺服侍之人。不如送与二爷如何?”
听了李二神将这样的问话,老袁的额头见汗,朝鲜王的女人虽说不算什么,但大清现在也是女人当国,若这样的言论传了出去。难免触老娘们忌讳的。
“若是那朝鲜王妃,老子或许有些念想,你的女人就算了。
老袁,现在就咱俩,说说呗!真的假的?咱喜欢听这个!”
听了李二神将的追问,袁世凯无奈的一叹,然后轻轻点了点头,算是认下了。
“老袁你硬是要得!若不是那老娘们年岁大了一些,老子就去山西把她给睡了!”
“二爷慎言!”
盯着中堂大人书信之中重点提到的李二神将,袁世凯的心里也有些五味杂陈。这算是个什么人呐!
“好!不说了!
老袁,你在静海短道,为的是贝勒爷吧?”
官员之间攀扯关系,往往是闻弦歌而知雅意,少有这么直接的,即便是直来直去,往往也都是知根知底的熟人,李二神将上来先是说了一通大不敬的话,后边又直接问起了他的图谋,这让老袁的心里有些七上八下。这样鲁莽的人,李中堂是不是看错了?
心念电转,袁世凯想到了津沽大战,若真是个莽货。岂能指挥了几十万人参与的津沽大战,险些被这个李二神将骗了。
“世凯正有此意!”
摸了摸脑门上还没流出的冷汗,袁世凯也不敢小瞧这位李二神将了,自忖见过大风大浪的他,上手就差点吃了大亏,这位李二神将果真名不虚传。
“李鸿章指点的?”
“正是中堂大人提携后辈!”
“老子只当他老了。原来他是瞎了!”
“二爷这话……”
“这个时候贴上贝勒爷,老袁,你想找死吗?”
“世凯不解,还望二爷指点迷津。”
几句话说完,老袁也意识到了不对,他对朝廷局势的把握还是有几分自信的,现在的朝局,桂贝勒崛起已经成了定局,不靠桂贝勒,难道靠那些即将倒台的人吗?
“哼哼!李鸿章给你指点,并不是让你结交,而是在半路做掉老子!
现在明白了吗?”
老李的心思,李大成可以猜的出,自己带来的变数太大,和约签署之后,大清已然有了中兴的契机,只要运作得当,再挺个几十年是没问题的。
但老李忽略了一个关键的人物,那就是老娘们,如今的大清,再也没有一个像老娘们一样可以震慑大局的人物了,老娘们历经三朝,平衡的手段玩的炉火纯青,对于玩弄大清的政局老娘们驾轻就熟,老娘们一旦没了,再选一个幼帝,多大的家业那些宗室们败不了?
李鸿章可以选荣禄、袁世凯为接班人,也可以选很多人做接班人,但老娘们的接班人,却只有那么有限的一两个,老娘们会为了自己的身后事打算,但绝不会为大清上下打算什么的。
“世凯还是不明白!”
李鸿章要折桂贝勒羽翼平衡朝局,听了这话,袁世凯岂能不明白,嘴上说不明白,只是在装糊涂而已!
“管你是真明白还是假明白,反正也就那几个字,功高震主、势大篡国、诸方平衡而已!
说这个你明白了吧?除了贝勒爷,老袁,你觉得在京师这一亩三分地,你能依靠谁?”
听了老袁的答复,李大成眯眼一笑,真不明白,也就不敢在静海短道了,袁世凯这个隐性的联盟,桂顺是需要的,现在或是将来,拉老袁一把,对李大成的谋划也没什么坏处的。
“庆王!”
老袁咬了咬牙之后,才说出了庆王两个字,但如今的朝局,庆王并非是大树,只怕想找依靠的人势力太大,会靠倒这棵老树的。
庆王是怎么起来的?没起来之前,也不过是个穷贝勒而已,老醇王倒了,老娘们无人可用,才将这个半路亲戚穷贝勒给扶持了起来。
如今的桂贝勒与当年的庆王何其相似。除了像庆王之外,袁世凯眼中的桂贝勒还像僧王也像恭王,三王一体,桂贝勒焉有不起之理?
手中有权、手下有兵、背后有人。桂贝勒这样的靠山,才是真正的靠山,庆王,自挨打丢了脸面之后,他已经有些过气了。现在靠上去,容易做那被大树砸死的猢狲。
虽说顺着李二神将的意思说了,但老袁的心里多少还是有些不甘,背靠枯树,心中不安呐!
“对喽!
正是庆王,庆王父子刚刚挨了打,正是需要雪中送炭的时候,朝中龙虎相争,太后才更容易平衡朝局不是?
庆王父子非是劲敌,有些时候。你老袁还得拉拉缰绳的,莫让倔驴搅了大局。”
听完了这话,老袁又是一喜,这话说的好啊!拉拉缰绳,真若李二神将说的这样,那他就是八风不动的人物了。
“二爷,贝勒爷所谓何求?”
在老袁眼里,人人都有小辫子,人人都有突破口,无论是李二神将主事儿。还是桂贝勒主事儿,都要有所求的,安插自己到庆王的阵营,于桂贝勒势力。并无多大的益处,相较于投靠庆王,还不如让北洋自成一系呢!
“求权、求势、求财,就是不求位子!
你们一个个削尖了脑壳巴巴的往京师、往直隶挤的时候,贝勒爷在干什么?
北上东三省!
这个你明白是什么意思吗?”
这个问题,老袁真的就不明白了。想了一会儿之后,他也没明白李二神将说的是什么,桂贝勒求的是什么?
求权、求势在京师,求财在南方,桂顺的势力北上东三省,南下山东,与求权、求势、求财的关系不大!
“二爷,这……世凯真的不明白!”
“求全!”
“求全?”
老袁只听过委曲求全,求全是何意?他还是不明白!
“全我国土!”
“这……”
这话说的,台岛割了,港岛、澳岛、旅大、威海、马尾租出去了,求全?大清的贝勒求全,要全我国土,这话未免可笑了一些。
“怎么?你不信?”
“是二爷想求全吧?”
话说到这里,老袁也明白了李鸿章书信之中所指的关键东西了,桂贝勒不过是个傀儡而已,真正说了算的是这位李二爷。
明白了李二爷的身份,袁世凯心头也生了杀机,在静海留下这位李二爷,他就有机会成为桂贝勒的李二爷,几十万振威军呐……这个想法一起,袁世凯的神情就不如刚刚那么淡定了。
“哼!我想即是贝勒爷想!
老袁,弄不好老子就是你的绊脚石,现在想不想跟中堂大人一路,对老子做些什么呢?”
袁世凯一低头一眯眼,李大成就感觉到了杀机,冷冷的一哼,不屑的一笑,李大成直接就点出了老袁心里的想法。
“二爷,若世凯做了,结果会怎样?”
“结果自然是血腥的,你在静海做了老子,老子的人马也会不遗余力的弄死你,弄死你阖族之人,这就是结果。
老子跑不了,你也就跑不了,老子若死在了静海,这大清上下乃至于世界范围之内谁也保不住你,谁保你就是惹下了灭族大祸。
这是个不错的机会,老子手里满打满算也就三百多人,你大可试试看!”
这也不是李大成威胁袁世凯,若自己真的死在了静海,别人不好说,李大憨应该会给自己报仇的,凭着李大憨在津沽学的手段,凭着李诚有手里的财富,杀一个袁世凯,不难!
即便李大憨不想给自己报仇,接收振威军的人也得这么做,自振威军散到东三省之后,振威军一系的势力已经算是有了雏形,北有兵员南有财源,错非有人能一下打垮了桂顺这一系的人马,不然,只能看着振威军一系崛起。
振威军新的首领,想要确立自己的威信,最好的办法就是为自己复仇,一个人的势力,再大也是小的;一群人的势力,再小也是大的;振威军就是这么个由一群人的诉求组成的大势力,他们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利益。
在派李诚有分开存放财物的时候,李大成就在谋划一个跟以前的湘淮差不多的大势力,无论是谁领头,都要满足底下人的利益,满足不了,以战起家的振威军,就会反噬不断的反噬,直到又出现一个跟自己一样,能为他们带来长远利益的人为止。
振威军与之前的湘淮势力,还不一样,与湘淮势力相比,振威军上头除了他李大成一个之外,是没有任何约束的,虽说都是由穷苦百姓组成的队伍,但振威军的绝大部分领导层,都是出自平民百姓的,这就是振威军与湘淮势力最大的区别,湘淮势力的领导层绝大部分是文人地主,为了他们的大利益,他们必须服从朝廷的领导,振威军就不同了,一群舍命求前程的人,当利益得不到满足的时候,要么振威军自我毁灭,要么振威军毁灭一切,这就是李大成为自己设的保险。(。)
第一百九十八章 各走各路(中)()
至于振威军反噬自己,这个想法,恐怕包括李大憨在内的振威军上下将领,都不会有、也不敢有,除了李大憨、李大狗、李大河、齐世铎、徐九通这为数不多的几个人,振威军的其他将领,哪个见了他李大成不是腿肚子打哆嗦?
他李大成是谁?是振威军的缔造者!是坑杀了几十万振威军的李二神将!从津沽战场上走下来的老兵,又有哪一个不怕他李二神将?不服他李二神将?不感恩他李二神将?
当人穷的只剩命的时候,钱比命更重要!李大成给津沽老兵们发下去的饷钱,足以让他们忽略那些个死者了,或许两三代人之后,这种敬畏之心会消散,但近二三十年,津沽下来的老兵们,是不敢也不会造自己的反的!
有东三省以及沙俄的战场在,这样的老兵只会越来越多,不会越来越少,只要他李大成活着,只要他还能给振威军上下带来利益,绝大多数的振威军不会反噬,偶尔的几个,也会被同胞们淹没在人海之中。
劫掠京师、筹备振威军之初,李大成就防着有人杀自己摘桃子了,谁要是有这个想法,而且付诸行动了,并且成功了,那成功之后他看到的不是辉煌,而是无尽的悔恨!
这样的布局,当今华夏又有几个人能看的明白,这就是李大成的底气所在,手里有振威军,什么样的跳梁小丑他都不惧,大不了造些杀孽灭掉而已!
至于利益,未来几十年之内,他都有充足的利益提供给振威军,几十年!自己未必能活几十年,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军事科技的发展,国家只会越来越稳固,内部的一些问题,总要内部解决的。这些事儿,应该不会让他去苦恼的,自有后人去唉声叹气。
“二爷,世凯在静海杀您。能有几分把握?”
李大成的自信摄住了老袁,这话问出来,多半是在开玩笑,但也不排除老袁见到自己怯懦之后,突施杀手。
“那就得打打看喽……
静海城中。你的北洋新军不敢打炮,你老袁给我选的这处宅子易守难攻,王大人的督标人马,俱是津沽下来的精锐,此战,你杀我或是我逃走的几率对半开!”
李大成一路走来,也仔细的看过静海的城防跟这处宅院的防卫情况,静海之前经历过太平天国北伐、捻军作乱,城防多少是有一些的。
老袁给他选的这所宅子,应该就是在变乱前后建的。最外圈的青石院墙一米多厚,几进几出的大宅院,也都是一尺多厚的青砖墙,这跟要塞也差不多了,没有大炮的威胁,三百人守着这么个坚固的宅院,枪械弹药也算充足,别说是北洋新军了,就是德国远征军那样的精锐,李大成也有把握以一敌十。
“若二爷出去了。会怎么报复世凯呢?”
“报复你?
老子在静海出了这档子事儿,就不单单是报复你老袁了,凡是与北洋有关系的人,都在老子报复的名单上。包括你那不足万人的北洋新军,老子会一概杀绝他们的!抄家灭门的杀绝他们!
不然猫猫狗狗的都敢对老子出手,老子的威仪何在?”
这话也是李大成的实话,这么个世道,说理是不成的,只能用血立威。自己不声不响的揭过去了,以后只会有更多的麻烦,一气儿杀得没人再敢打他的主意,这才是一劳永逸的法子,至于要杀什么人,是善是恶,在振威军的利益面前,这些都不算什么的。
“津沽战后,北洋新军已经扩编到一万两千员了,二爷就不怕朝廷?”
津沽大战之中,因为督战队的缘故,聂士成的武卫军并没有溃散到直隶腹地,那袁世凯接收的这批人,就是振威军的逃兵了,点出这个,袁世凯想要攀扯关系的意图也就更明显了。
“几千跟几万,在老子眼里都一样,至于朝廷?
若是怕朝廷,老子就不会在直隶官署杀裕禄、廷雍,也不会大肆屠杀直隶官员,更不会带着振威军与洋鬼子血战津沽喽……”
逃散的振威军,李大成对他们没什么兴趣,或许里面有些人才,但这大清,最不缺的就是人,人太多了培养一下,人才有的是,至于老袁口中的朝廷,李大成就从没把朝廷当成一个不可跨越的障碍,一路扶保朝廷,他不过是为了给自己创造机会而已,真要摧毁清廷,也不过三拳两脚的事儿而已。
“二爷,世凯虽说不是什么正经的仕途出身,但也有一颗忠君报国之心,二爷若是如此说话,可就让世凯为难了!”
袁世凯这话,李大成也是相信的,现在这个时候,绝大多数的朝臣,还是对大清寄予厚望的,袁世凯有这个念想,也不是什么特例,人谁生来也不是带着反骨的,反骨那是被逼出来的,老袁虽说有些朝三暮四,但依托大清朝廷上位的心思,在他的心里,应该还是根深蒂固的。
“你保你的大清,我做我的买卖,咱们各走各的路,你老袁不挡老子的道,老子也不会挡你的道,你若挡了老子的道,老子自然会与你算算账。
同样的道理,若是你老袁觉得自己能成事儿了,觉得老子挡了你的道了,也可以对老子下手的,现在不正是个机会吗?”
各人都有各人的利益所在,挡了他李大成的利益,无论是洋鬼子还是大清的百姓,李大成都会照杀不误。
同理,李大成也可以理解李鸿章或是袁世凯对自己出手的立场,即便真成了敌对关系,有些话也不是不能说的。
“做买卖?世凯又不明白了!”
“对啊!就是做买卖!
老子想让跟着老子混的人,都能过上好日子,有饭吃有衣穿有钱花,那还远远的不够。
衣有绫罗绸缎、食有酒肉菜蔬、住有青砖瓦房、行有车船代步,这是最基本的!
这些东西哪里来?在老子看来只一个字:钱!
没钱万事休提,要钱不就得做买卖吗?”
这也是李大成的实话,只不过他想要全国的人都跟着他混而已!
“哦……世凯明白了,二爷要做的是富国强民之举吧?
与二爷一样,世凯也有这样的心思,像我泱泱大中华。竟被倭奴欺负,世凯的心里也如油煎火燎一般呐!
这样的事儿,世凯不能让二爷专美于前,咱们戮力同心可好?”
袁世凯的这番话。也有一定的可信度,若是没遇到李鸿章缩头之事,或许李大成会考虑一下,但自从老李那次缩头之后,对于大清上下的人。李大成是不信任的,有些事儿,只能自个儿做自个儿的开路先锋。
“想法不错!
可老袁呐!咱们毕竟不是一路人,太后、庆王、荣中堂、李中堂、贝勒爷,咱们现在走成一路人,那不是找死吗?
你觉得呢?”
袁世凯想靠在桂顺身上,还是那句话,现在是不可能的,朝局如此,老娘们也不会允许桂顺的振威军与北洋走成一路人。一旦他们成了一路人,老娘们的位子何在?
“二爷目光长远、深谋远虑,世凯不及,只不知以后呢?”
李大成虽然说得明白,但显然,袁世凯对靠向桂顺是没有死心的,不管怎么看,桂顺现在确实是风头无两的,站队很关键,一旦站出了队。那可就要命喽!
“你说呢?”
“唯有同走一条路!”
“那是什么路呢?”
“全我国土、富国强民!”
“这路是不错,但也不一定是同一条路,不过,只要你想这么走。我应该不会去挡你老袁的路,即便你挡了我的道,在这条路上,我也可以稍作忍让的,但是涉及到了根本的利益,无论走的是什么路。都难免要生死相搏的。”
在李大成看来,老袁篡国之初,做的还是很不错的,但后期称帝就糊涂了,若老袁还想走那样的路,做掉他也是难免的,说老袁是民贼过了点儿,李大成觉得,另一个可不比他做的强多少,虽说他的口号喊得比老袁响亮,但实际做的事情,却真不怎么地道!
“世凯明白了,多谢二爷教诲!”
“教诲谈不上,咱们不过是彼此聊聊天而已,倒是我有些不情之请,想让袁大人帮帮忙!”
袁世凯是个长袖善舞、八面玲珑的人,虽说人有些五短,但长相憨气,很能得到别人的好感,与他聊天,确实很舒服。
“二爷但有吩咐,世凯必当竭尽全力!”
“竭尽全力倒不至于,我这里有两件事儿,一是微山齐鲁医府的事儿,我想将整个微山湖都划入医府的范围之内,这事儿还得您这个山东父母出力呐!
第二,便是胶州府的事儿了,我想在胶州府购置一定数量的土地、山林,这事儿成不成还得您这个山东父母点头的。”
对于齐鲁医府,李大成的构想很大,只一个医府还远远的不够,有了微山湖,李大成就能在医府边上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