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老那边应承了吧?”
八极北进之事,李大成觉得应该是板上钉钉的,从武德方面说,黄四海也不该拒绝这事儿,说这事儿的时候,李大成还是用的大义逼迫的手段,黄四海不答应,就会坏了八极门的名声,这事儿在谈了之后,就由不得黄四海不同意了。
“你倒是明白,他们应了!”
对于黄四海的为难,杨班侯也是知道的,都是老江湖,也都能看出李大成耍的计策,但这计策看得懂,却违逆不得,让人无奈啊!
“应了最好,这八极北进的事儿,还得拖延我几天时间的,洋鬼子的路数,我得跟他们说一下。”
想了一下,李大成觉得自己还真漏了一些东西,八极北进之事这两天忙忘了,早就应该把拳击跟刺刀的路数说给八极门的,有了这些,八极北进就更有针对性了。
“你还知道洋鬼子的路数啊?”
李大成的话让杨班侯又是一愣,洋鬼子能有什么路数,他也不是没跟洋鬼子玩过,只会蛮力的玩意儿而已。
“嗯!多少知道一些,除此之外,我还要改一改八极六大开。”
说洋鬼子的路数,这话还中听,但改八极六大开这话,在杨班侯看来就太猖狂了,八极的六大开,可不是寻常拳师传的花架子,那是八极门真传的东西,真传的东西,岂是说改就能改的?
他自小随父亲杨露禅习练了各门各派的拳路几十种,到了六十岁的年纪。他都不敢开口给人家改改拳路,这位半路认下的小兄弟倒是真的很猖狂啊!
做事跟学拳差不多,经过了敲打才有一身的铜皮铁骨,听到了李大成的嚣张言论。杨班侯没有再说什么,让八极门敲打敲打这个半路认下的小兄弟,不是什么坏事儿。
篡改人家的拳路,这事儿在江湖之中是大忌讳,王五本有心提醒一下李大成。刚要开口,却被杨班侯的一个小动作给打断了。
“杨老哥、五哥,八极门那边什么时候有空闲?”
俯视城下的李大成没有看到两人之间的小动作,八极北进之事,他之前疏忽了一些东西,去山东之前,这些是必须要解决的。
“今儿过午,他们就有时间,正好你去给他们说说这洋鬼子的路数。”
“也好!山东那边我也想早些过去看一看。”
听了杨班侯的话,李大成不疑有他。在心里揣摩了一下,觉得以八极门的理解能力,熟悉洋鬼子的路数,一下午的时间也就够了。
“成!我与小五子这就去召集八极门的人手,过午你过去就好!”
“那就麻烦杨老哥了。”
“不麻烦!我爱做这事儿,小五子,走了,咱们去召集八极门的人。”
说完,杨班侯拉着王五就走,看着风风火火的两个老人。李大成也满心的感慨,若这世上有一半人,不!有一成人跟这两位一样,这国家何愁不兴呢?
“杨兄。你可别算计大成。”
走上了马道,避开了李大成的目光,王五有些担忧的说道,这杨班侯虽说历尽世事,但脾气相当火爆,李大成做事。狂是狂了一些,但他的出发点绝对是好的,八极北进是大事,若是被杨班侯搅了,就是不顾大局了。
“小年轻太猖狂,缺了敲打,大成是块好材料,不敲打不成器,借八极门的手敲打他一下,也是个机缘,不然目无余子,将来会吃大亏的。
黄四海、张景星也不是不顾大局的人,这次大成做的事儿,对八极门的好处最大,几十万传人,出上几个人才,就能保八极门百年兴盛,帮着大成成器,他八极门的人责无旁贷!”
回头望了一眼城墙的位置,杨班侯如是说,李大成这个小兄弟,可称作是一时人杰了,他以后的路还长着呢!现在就这么目无余子,以后怎么成?
在杨班侯看来,含蓄、隐忍才是成大事的料,张狂跋扈太容易树敌了,当年他就吃过这样的亏,结果呢?蜗居家乡数十年,差点就郁郁而终了,若不是李大成给了他心气儿,这时候的他还卧床不起呢!
“杨兄,可别做的过了!”
“有我看着,黄四海他们翻不起什么大浪!”
对于手中的本事,杨班侯也是有十足信心的,李书文、孙禄堂这样的年轻人,虽说占了少壮的光,但真要过手,杨班侯还是有信心放倒他们的。
到了八极门的宅子,杨班侯将李大成的原话一说,黄四海、张景星的脸上也有了怒气,八极六大开,也是传承了近百年的真传架子了,在罗疃一脉,六大开的传承还没断绝过,无数前贤都没法改六大开的拳路,李大成一个小年轻口出狂言,不是为八极门好,而是小瞧了八极门。
“杨兄,此事我们应下了,无论如何,八极北进之事,咱们也认下了。”
有了杨班侯的煽风点火,八极门这里,给李大成布下了一张大网,这张网倒也不会危及李大成的安全,但指点的时候,落落李大成的面子肯定是难免了。
吃了午饭,李大成带着钱老八来到了八极门的宅子,一进大院,他就闻到了不一样的气味,这里的气息很是紧张呐!一个个八极门弟子,看自己的眼神不怎么对。
“钱老八,注意点,别让人近身。”
摸了摸后腰,李大成轻声在钱老八耳边说道,当人过分关注一件事情的时候,空气中就会弥散这种紧张的气息,这样的感觉让李大成觉得不怎么好。
进了大堂,李大成依旧是在主位坐定,看到底下坐着的王五、程廷华、杨班侯之后,他的心里才稍稍轻松了一些,但空气中的味道依旧不对,太紧张了。这究竟是为什么,李大成也不清楚,但这里给他的感觉,总有些毛骨悚然的滋味。
“二爷。咱们罗疃八式房决定了,将罗疃八式房的六大开传到东三省的振威军之中,传艺的人也有了,咱们边走边学,一个多月差不多也就过山海关了。到时候,七八百会教六大开的人,还是有的。
不知在此之前,二爷还有什么交代?”
这次开口的不是黄四海,而是罗疃八式房的掌门张景星,这话说了,八极北进之事,也算成了定局。
“多谢张门主了,我代东三省的几十万振威军谢过张门主了!
出发之前,我还要说说洋鬼子的路数。这样咱们教拳也就有针对性了。”
起身,抱拳作揖谢过张景星之后,李大成坐下,说出了要传洋鬼子路数的想法。
“蛮夷之人能有什么好路数,罗疃八极经过百年锤炼,用不着这些玩意儿的!”
依着之前的安排,张景星也不客气,直接就拒绝了李大成的好意,杨班侯所料不差,张景星说了这话。李大成的脸色立马就变得难看了,所谓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作为一门的掌家人说出这话,未免轻浮了一些。
之前。李大成没怎么跟张景星交流过,这话从张景星口中说出来,李大成有些担忧,担忧八极北进的结果。
“张门主,话不能这么说,军中所传拳法。实战为要,若是懈怠了,恐怕害的就是自家人的性命了,此事不可不谨慎。”
与招式复杂变化多端的太极、八卦、形意相比,简洁的八极六大开,确实是易学、易精、更为贴近实战的拳法,但这并不能成为自傲的本钱,拳无高下之分,更重要的是人,一旦没了谨慎小心,沙场近战很容易丢命的。
“谨慎不谨慎的话,没多大用处,咱们拳师传艺,最重一个打字,打了再说!”
听了张景星的话,李大成揉了揉眉心,这事儿闹的,难办啊!
“也好!找个人,我与他讲讲洋鬼子的路数,与沙场搏杀的技巧。”
清军肉搏不成,身体素质还在其次,最主要的还是自身的胆气,未战先怯自然打不了胜仗的,军中教拳,不能跟江湖教拳一个样,历练兵员的胆气,才是在军中教拳的关键。
任你都是李书文、孙禄堂,心中没有与敌搏杀的胆气、血气、悍气,到了战场上一样要溃退的,一旦把后背留给了敌人,再厉害的高手,也只剩挨宰的份儿了。
解开狐皮夹袄的扣子,露出了里面紧身的棉袍,李大成无奈,只能自己下场给八极门做个示范了。
“书文,你去!”
张景星这边也点了李大成的熟人神枪李书文,看着对面站定的李书文,李大成苦笑了一下,这还怎么讲解,李书文的实力比去了东三省的梁振蒲只高不低,基本功可能更扎实,真要是切磋,自己上去就可能会吃亏的。
扫了一眼坐在一旁的杨班侯,见了他脸上似笑非笑的神色,李大成多少明白了一些东西,这老哥哥是在给自己下套啊!这是要敲打自己吗?好心办坏事呐!
“慢来!洋鬼子的拳法,不讲究用腿,咱们之间切磋要按洋鬼子的法子来,双手还要以棉衣裹覆,这就是洋鬼子的拳击。”
大概知道了在座这些人的想法,李大成自然不能让自己出乖露丑,见李书文摆出了架势,李大成止住了他。
解释了一下拳击的护具之后,李大成又摆了几个姿势,刺拳、摆拳、勾拳、直拳配合上拳击的步法,倒也让在座的人有些刮目相看了。
“二爷,咱们练得是八极,八极讲的就是手脚配合,不能用腿,这不是自废武功吗?
你让咱们自废武功,这还怎么切磋?”
李大成反下套,张景星也不接招,八极六大开,虽说是以上身动作为主,但也有不少的腿胯肘膝的动作,只能动拳不能用别的,六大开也就不是六大开了,这还怎么让李二爷吃瘪呢?
“咱们这不是切磋,而是在讲演授拳之法,六大开虽说是真传拳路,但对敌之时,也要讲究个变化的!
变化从何而来?从敌手的动作而来,敌手的动作是什么?在东三省咱们对上的洋鬼子,主要用的就是拳击这东西,虽说多少会有些谬误,但大差不差的。
拳击讲的就是反应与速度,没有固定的套路,拳击的基础,就是刺拳、直拳、摆拳、勾拳,四种拳就是四种发力方式,怎么打,没有固定的招数与套路,将四种基础发力拳法与步法合在一起,就是组合拳。”
说着李大成给众人演示了不下五种组合拳的方法,在场的都是明白人,看了之后,也就大体明白了拳击的路数,与八极、形意差不多,拳击也是中宫直进的拳法,其简单的拳路,较之八极六大开更为简单易学,威力对没练过的人而言,也确实不小。
李大成说完之后,演示完之后,许多人的脸上也有了变化,这拳击按说也不差的。(。)
第二百一十八章 八极北进(中)()
“诸位可能也在疑惑,这拳击比八极更为简单易学,我为什么不在军中传授拳击呢?
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拳击的后劲儿不足、杀伤力也不足!”
李大成的话很直接,不等众人开口,便说出了拳击的劣势,一般人初学拳击,很快便能形成战斗力,但越往后,拳击要求的速度越快、力量越大,想要在拳击上成为真正的高手,难度一点也不比练太极、八卦、形意、八极差,招数过于简单,发力方式过于简单,想要在拳击上成为真正的高手,付出的难度与辛苦,可比练武功大多了。
拿八极与拳击做个参照,拳击想要一拳击倒对手,对力量的要求很大,八极呢?一个靠打,身体稍弱一些的人也很容易就能击倒对手,学会腿脚腰背发力,在李大成看来,比增加自身的力量要简单的多,一个靠打可以分成好几式,练上一两个月,就差不多能学会、学精一招靠打,但是,想在一两个月之内让自己的力量再进一步就很难了,这个难度随着自身力量的增加只会越来越难,发力太过简单,就是拳击的一大劣势。
当然拳击也是可以用腿脚腰背发力的,但拳击没有系统的训练方法,与系统的八极六大开相比,拳击差在了修炼体系上。
杀伤力,也是很关键的一个因素,拳击,更多的还是一种技击运动,而拳法更多的是脱胎于实战的,一趟六大开,既可以是技击运动之法,也可是是杀人技,只要调整一下攻击的位置,学会六大开杀人也很容易的。
李大成说话的功夫,棉衣也被准备好了,指挥着人将自己的双手按照拳击套的样子包裹好,李大成示意给李书文也这么弄。
“为何要裹覆双手呢?
对练切磋。没有护具难免要造成伤亡的,在军中授拳,不能只练架子,对练很关键。对练之中,想要减少伤亡,加上护具就好办多了。
诸位请看,我的双手包裹成这个样子,再大力量的一拳。也很难造成杀伤的。
身上,同样是如此,若加上一些护具,这切磋之中,杀招也就可用了。
在军中授拳,我的要求就是,怎么学的,对练的时候就要怎么打,为了减少伤亡,这护具也就是必备的了。
吃午饭的时候。我想了想,各地都有会编筐的,将柳条、荆条,编成护头、护胸、护裆,杀招也就能在实地教拳之中演练了,如何设计这些护具,你们是高手,要防哪里你们最清楚,按着我的法子,让人准备护具就好。”
说完了这些。让一众人陷入了沉思,李大成也没闲着,就地教起了李书文拳击的打法,一刻钟之后。李书文点点头,示意自己大概学会了,李大成也不耽误,带着两个臃肿的拳击手套,就跟李书文对练了起来。
李书文是初学乍练,李大成是此道高手。不适应的李书文,连连被李大成击打头部以及胸腹的位置,八极神枪李狠子,在一个小年轻手里吃了亏,让在座的众人也有些瞠目结舌,按说依着李书文的基本功,不至于如此啊!
随着对拳击路数的熟练,李书文这边也从最初的被动挨打,变得有来有去了,看着场中不断跳跃互击的两个人,很多人都陷入了沉思之中,早把杨班侯之前的设计抛到了脑后。
见李书文越来越熟悉,自己应对的难度越来越大,李大成果断的停手了,跟李书文比这玩意儿,时间越长,自己离着吃亏也就越近,见好就收,才是明智之举。
“书文,对于带着拳套切磋你怎么看?”
停手之后,李大成也不给众人质疑的机会,直接就将话题转移到了拳套之上。
“可以出全力而不用担心伤人,带着这个东西虽说有些不便,但切磋起来,可以尽兴的。”
好奇的看了看裹在手上的棉衣,李书文也有些惊讶这东西的作用,刚刚切磋的时候,他用了至少六七分的力气,可对李大成造成的杀伤,却有限的很,即使击中了,也只能让李大成打个趔趄而已。
“诸位,若是军中能用这个法子切磋,不仅可以让士卒更快的学会拳法,而且可以在切磋之中锻炼胆气,有了胆气就有了对敌的勇气,没了拳套的束缚之后,只要打的位置合适,赤手杀人不难!
除了拳击之外,洋鬼子在刺刀上也有相当的造诣,去给我找两根五尺的硬棍。”
刺刀,才是战场肉搏的主要武器,八极六大开虽说是拳法,但武器是拳脚的延伸,这话是不错的,将六大开与刺杀之法结合,也是李大成早就在谋划的事儿了。
依旧用棉衣裹住硬棍,李大成与李书文又玩起了刺杀,跟神枪李书文玩枪,李大成很难占到优势,虽说李书文练得是蜡杆儿大枪,但硬棍在他手里,也跟蛟龙一样,极难对付。
李大成虽说在刺杀之中落了下风,但就那么两三下的刺杀之法,也有相当的杀伤力,有几次堪堪刺中了李书文的要害位置,前刺不中,枪尾横扫也有相当的杀伤力,两三步之内,即便是李书文这样的高手应对也多少有些慌乱的。
“这就是洋鬼子的刺杀之法,不求招式精妙,但求一往无前,好手应对,也是相当麻烦的。”
耍大枪,李大成与李书文差了太多,虽说交手只是五六下,但李大成的双腕有些隐隐发麻,这还是李书文留手的缘故,若李书文全力应对,只怕自己是根本挡不住的。
“硬杆枪,倒是可以参照一下虎枪营的法子。”
先是拳击,后是刺杀,怎么说的怎么来,李大成用夺人眼球的手段,化解了杨班侯给他下的套,这个时候的杨班侯也沉浸在应对招数的思索之中了,他有过京营兵的经历,硬杆枪的搏杀之法,大清不是没有,虎枪营用的就是硬杆枪。而且手法也有其独到之处。
这个时候,杨班侯的话也无人应承,多半人还沉浸在对拳击的琢磨之中,灵活的步法、敏捷的出拳、随意的组合。拳击这种搏击运动,对一般人来说吸引力不大,但对这些武术界的行家来说,就有些大巧若拙的意思了。
在场的大多数都在琢磨着出拳的套路,刺拳、直拳、勾拳、摆拳。辅以步法,这样的组合只能用无穷无尽来形容,一些宗师人物所说的化繁为简,不就是这么个意思吗?
再想想李大成使出的那几招简单的刺杀方法,许多人都不敢小看这个李二爷了,无论是拳击还是刺杀,这都不是一般人能想出来的,普通人练上十天半月,就能用这个打人、杀人了,这也是名家们与普通人的区别。普通人看的是威力,而名家们看的是根本。
无论是李大成使出拳击还是刺杀,都是后世经过无数人整理过的东西,说是大巧若拙也不为过,这些东西放在直隶的这些武林名家眼里,确实是有其震撼性的。
“张门主,可否让书文演练一下六大开呢?”
有了杨班侯的称兄道弟,李大成的辈分也涨了一大截,这个时候是不好叫张老哥或是直呼其名的,见众人都有些心不在焉的样子。李大成觉得火候差不多了,该到了八极门拿出六大开的时候了。
“嗯!书文,你慢慢打几趟六大开,让二爷指点指点。”
武林之中。大多时候要以拳脚论高下,但也有以眼界论高下的时候,比如说现在,李大成拿出了拳击拿出了刺杀,并点出了其中的关窍,虽说这不是他自己的东西。但从他嘴里说出来,众人也不熟悉,那在座的诸人就只能当这些是李大成自己的东西,能说出这些东西,那眼界、境界就不一样了,这个时候,张景星也是把李大成当做同辈来看的。
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