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时代1900-第1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鼠疫的缘故,美国的木材市场也受到了冲击,积存了好大一批木料,有了李诚有在南边许出的高回报运费,这事儿美国的船主们,自然而然也就做了。

    只是时间要被延后一个月左右,商场之上,许多消息都是瞒不住的,若是有心人再四下传播,这样的消息,比电报的速度传播的都要快很多。

    美国的木材行业,找到了一个人傻钱多的下家,洋鬼子的商人们,也看到了积存、滞销货物的市场,据李诚有那边探来的消息,许多鼠疫其间积存在国外码头的货物,都被焚毁了。

    突然之间,这些即将被焚毁的货物,有了获利的机会,而且大清的商人们愿意出运费,这对那些货主、船主们来说,无疑是天籁之音,这是继防疫中药之后,远东传到世界的又一个好消息。

    就在李大成忙着操练护路队撵狗的时候,就在詹天佑殚精竭虑筹划建设货仓的时候,一支堪称恐怖的船队,也从世界各地的码头起航,纷纷驶向了大清。

    第五波船队,还在航程之中的时候,杨班侯带着振威镖局的几百人也到了胶州府,这段时间,李大成没工夫料理镖局的事儿,在胶州府铺开局面的事儿也被他放在了后头,振威镖局到了,李大成也有安排的地方,直接让杨班侯带着人去黄岛教拳。

    王茂斋近一个月招募的人手,就更好安排了,码头货场,需要的人手只会越来越多,就怕他招募的人手不够啊!

    留在直隶一带的振威军伤兵,第一队人马也到了胶州府,拖家带口的足有两千多人,他们的到来,对李大成而言也是助力,振威军就是自家人,有了这批人的到来,一些中低层的职位,也就有了可靠的人员。

    外国船队的事儿,大清上下还是懵懂无知的,但胶澳的德国人探知了这一情报,至少在百艘以上的船队,载着满满的货物,即将到达胶州湾,几十万吨的货物,货船停靠带来的商机,这些德国人很清楚。

    就因为拒绝了两艘沙俄藉货船的停靠,胶澳放弃了一个崛起在远东的机会,这段时间,德国商人、胶澳总督府频频约见李大成,都被他以事务繁忙为由拒绝了。

    李大成看上的可不是胶澳交通的便利,他看上的是胶澳的土地跟利益,这锅肉德国人不拿出点实惠的东西来,李大成也不会轻易吐口的。(。)

第二百三十九章 鼠疫福泽(五)() 
第五波粮船走了没两天,真正的海外货物到了塔埠头,整整六船来自米利坚的木材被小船引着停靠在塔埠头新码头之后,胶澳的德国人就坐不住了,卢卡斯带着托尔博尔乘坐一艘巡洋舰带着两艘炮艇到了塔埠头,示威的意思很明确,李大成也就不能避而不见。

    “李先生,胶州湾是德意志帝国的租借地,一应船舶停靠、货物上岸,必须经由德意志胶澳总督府的许可,没有许可,我们可以将违规进港的船只视作侵略德意志海岸线的敌方舰船予以击沉!”

    开门见山,卢卡斯带来的翻译,坐下就说了一通打脸的话,听了之后,李大成的脸色也一下阴沉了下来,从怀里掏出洋烟卷点上了一支,抽了几口之后,觉得味道有些怪异,李大成随手在桌子上捻灭了烟头。

    “胶州湾是你们的租借地?这说法倒是新鲜!

    既然你们都这么说了,我也无话可说,你们驱逐美国商船吧!

    卢卡斯,你们太小看我的能力了,我们大清有句话叫做你做初一我做十五,接下来的事儿,咱们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请吧……”

    卢卡斯的开头,李大成不喜欢,有些时候做事儿也得由着性子来,不管李大成在胶澳的谋划有多大,卢卡斯的话,都触及了李大成的底线,这样开了头,谈判的结果再好也不能接着谈。

    他李大成从来也不是软柿子,国际局势决定了胶澳的德国人才是软柿子,远征军受挫之后,德国就没了大举出兵大清的机会,凭着几千人想在胶州府说了算,这话打过之后才能说。

    没给卢卡斯任何解释的机会,李大成直接让码头上的人告知美国船队,德国人不许卸货,请他们自便。

    这个时候的美国人,虽说对外的野心不是很大。但一个个也是极富冒险精神的,英国人吓不住他们,德国人也一样。

    还没等李大成针对德国人呢!六艘美国货船,就挡住了德**舰的航道。大清的官员们或许不懂国际局势,但在海上游荡的那些船主、船长们,却很清楚远东的形势,德国人不是最强的那一个,即便美国商船骚扰德国战舰。德国人也不敢动武的。

    当时留给了卢卡斯一个尴尬的局面之后,李大成这边也做出了反应,还是与上次一样,胶济线沿途的德国人一概礼送回胶澳,刚刚开始施工的胶济铁路,勒令停工,胶莱守军封锁胶澳,除了这个,李大成还给胶澳的百姓下了一道政令,不许任何大清百姓在胶澳码头出力。发现一个杀一个,想要生计的,可以来胶州府。

    胶莱守军的调动,自然不是通过朝廷的,上次调动之后,就有人以私自调动胶莱守军的话头弹劾桂顺,结果怎么样?那几个上折子弹劾桂顺的人,全家都死于非命,桂顺给山西的解释是胶莱守军调动一事,纯属以讹传讹。后经胶州府证实,五千胶莱守军一直驻扎在胶州府一侧,从来不曾擅动。

    弹劾的人死于非命,地方上出言担保。上次调动胶莱守军的事儿,也就不了了之了,至于德国使馆的说法,直接被桂顺解释成,他们想要在山东获得更大的利益,所以买通了大清的官员。在官场传播一些谣言。

    死人也得给扣上一顶汉奸的帽子,人死了,事儿也没完,借着这顶汉奸的帽子,桂顺又掘了那几个敢于直言敢谏者的祖坟、捎带着株连三族,凶残而毫无遮掩的手段,一下就镇住了整个官场。

    胶莱的振威军,只有桂顺能调动,远超五千人的队伍,老袁、老李也都清楚,但明面上的五千胶莱守军确实不曾调动过,那在山东制衡德国人的势力是哪一个的?义和团?振威军?这话现在谁敢说?

    控制舆论喉舌,有时候很难,但有时候又很简单,毫不遮掩的杀戮,凶残的杀戮手段,就是对付这些个舆论喉舌的最好武器。

    朝廷那边的干系理清楚了,胶州府一带,也就只能任由李大成施为了,德国人的话在京师不好使,桂顺跟胶州府的话,才是真正的大实话。

    当天美国人跟德国人也没能谈出一个结果,如今的德国急于在远东扩张势力,姿态还是相当嚣张的,卸货与否涉及到了胶澳殖民地的发展,仅凭几艘货船阻挡航道的威胁,还不能让胶澳的德国人妥协。

    远东的事情,还得在远东处理,很快美国商人的电报就发到了京师,美德之间的纠纷,大清也可以做调停人的,美德两国之间,英法日三国都是偏向于美国的,借着这个机会,桂顺在调停的谈判桌上,也提出了将德国挤出山东的构想。

    桂顺的出发点,对大清朝廷而言很合理,闹义和团之初,就属德国人叫嚣的最是厉害,八国联军侵华,站在大清的角度,也可以理解成是德国人挑起的,若不是克林德在京城随意杀戮义和团得人,义和团能杀克林德?

    至今还传的沸沸扬扬的德皇匈奴宣扬,不仅损伤了大清的颜面,也损伤了太后老佛爷的颜面,桂顺在谈判桌上报复德国人,虽说是李大成筹划的,但这事儿说出来之前,还是得到了山西那边的许可,老娘们对于诸洋鬼子的印象都不怎么好,德国人嚣张,老娘们自然更加厌恶,即便有重病的李鸿章在其中搅局,桂顺的主张,还是得到了山西行辕的认可。

    将德国人挤出胶澳,胶澳也不能回到大清的手里,桂顺的说法是将胶澳交给在山东也有一定势力的美国人,这同样也是个连环套,有了桂顺这样的提法之后,即便美国人不能入住胶澳,也会相应的在山东扩大他的影响力,山东这地界,李大成始终是看成了自己的地盘,美国人在烟台、英国人在威海、德国人在青岛、大清在内陆,四分天下,势力越多利益纠缠也就越复杂,三家外势力说了不算,就只能大清一方说了算了。

    若能成功将德国人挤出胶澳。让美国人接手,这个结果更好!现在倡导自由的美国人无心殖民,市场才是他们最关心的,德国人一走。自己就能顺势成为美国利益的代理人,若是有这样的结果,就再好不过了。

    六艘美国商船,当然也可以在烟台商埠卸货的,但烟台商埠没有买家。大清的其他商埠也没有买家,货物不卸在胶州府的地头上,南边的李诚有也不会给钱。

    在谋划之初,李大成就有吃独食的想法,成倍提高的运费,就是李大成给大清商家下的套,现在这个时候顶着鼠疫的阴影,以货易货,除了瓷器之外,茶叶都没有销路的。用瓷器以货易货,还要付出高昂的运费,这比正常做买卖的成本要高很多。

    而李诚有手里,价格虚高的离谱的药材,正是李大成的大杀器,至少二十倍的价格差,尚有一半的药材库存就是李大成吃独食的底气所在,因鼠疫而积压的货物,其价格最多只有祛瘟堂一半药材价格的十分之一。

    因为价格与疫情的缘故,防疫中药已经有些滞销了。滞销的货物,也只能是货物而已,过分执着于价格,只会让这些药材成为库存的废料。将这些滞销的药材,在高价位,换成各国的积存货物,对李大成来说才是最好的选择。

    大清虽说开埠无数,但真正能吃下海上这批货物的人,就只有李大成了。或许别的大清商家也会消化一部分,但这一部分注定是数量极少的,高额的运费,会止住大清商家的脚步。

    进出货的道路,李大成已经规划好了,要么是塔埠头要么是胶澳,货物想要卸在胶州府,只有这两个选择。

    胶澳的德国人所拥有的财力,接不下这么大批的货物,塔埠头的李大成可以轻松的接下,美国人想发到大清的可不仅仅是六船木材,东海岸因为鼠疫积压的货物,至少几百船,这里面的利益太大,由不得美国人不据理力争。

    在这事儿上,英法与美国人也是站在同一战线上的,他们那里也有大量的积存货物需要处理,尤其是英国,鼠疫之中,受影响最大的就是农产品跟畜牧产品,这段时间农产品的价格大跌,各处殖民地的货物大量积存。

    农产品之中,除了棉花、蔗糖可以存放的时间长一些之外,粮食类作物的存放时间,大多只有一两年,受鼠疫影响过的这些农产品,无论英法还是其他列强国家,都不想让这些东西在本土销售,那就需要一个倾销的市场了。

    最好的倾销市场就是殖民地,远东的大清,成倍提高了货物的运费,那就是最好的倾销市场,各国这段时间积存的货物太多,里面的利益太大,德国人在胶州湾给美国人下了绊子,以后未必不会给其他各国下绊子,德国人要干什么?预先抢占倾销市场吗?

    就因为挡住了六艘美国运送木材的货船,让德国人自津沽血战跟鼠疫之后,再次经历了一场政治危机。

    胶莱守军封锁胶澳的事情,英美两国都清楚,他们甚至在谈判桌上提出了,让胶莱守军驱逐胶澳德军的说法,当政治利益与经济利益混杂在一起的时候,商人的贪婪、无情、恶毒也会毫无遮掩的显露出来。

    胶澳德军的做法,不仅受到了列强诸国的抵制,在德国国内,也引起了很大的反应,跟诸列强一样,这段时间德国也积存了一大批货物,他们也有倾销意图的!

    真正的战争还没有开始!胶澳一方就完败了,迫于国际国内的压力,胶澳总督府,撤销了不准外国货船进入胶州湾的政令,但这还没有达到李大成的预期,仅仅撤销一个政令,远远不能弥补卢卡斯在谈判桌上对他感情的伤害。

    胶澳那边允许了,塔埠头这边依旧不卸货,美国人下船交涉,李大成的矛头依旧直指胶澳总督府,事情不是你们说做就要做,你们说不做就不做的,胶澳那边不拿出一个妥善的说法,别说是六艘美国货船了,就是其他各国的货船,李大成也不会接纳任何一艘!

    军事决定政治,李大成没多少话语权的,经济决定政治,他手里的筹码也就多了,筹码是做什么用的,是为自己换来更多利益用的,没有足够的利益,他怎么会轻易吐口呢?在拿不到这些利益之前,德国人只有被煎熬的命。(。)

第二百四十章 鼠疫福泽(六)() 
闹矛盾的这段时间,除了美国的六艘商船之外,英商太古船行的四艘船、来自印度的两艘船,法国的一艘船,德国的一艘船,还有乱七八糟李大成不愿搭理的船七八艘,都被困在了胶州湾。

    李大成等得起,船主们也等得起,但胶澳的德国人等不起,海路之上,至少还有三十艘商船,二十天之内就会抵达胶州湾,五六十艘商船被阻,这会引发战争的。

    因此修约,也不是什么不可预料的事情,胶澳总督府仓促的决定,让他们陷入了深深的政治漩涡之中,他们通过了政令,清国商人依旧不跟各国交易,各国的商人们就说是胶澳的德国人吓坏了大清商人,要把德国人从胶澳赶出去。

    面对这样的局势,卢卡斯等人坐不住了,罗尔曼、托尔博尔、卢卡斯三人联袂,再次来到了李大成栖身的老码头货场。

    “诸位,看到我的能力了吗?在大清无论是政令还是军令,我背后的势力都足以掌控!

    还是那句话,不用我你们什么也做不成!

    罗尔曼总督,你不是想杀我吗?没能杀了我,不是我的幸运,而是你的福气,杀了我现在的你,只怕跟这盘羊肉差不多,会被一片片的撕碎!”

    卢卡斯等人来的不怎么是时候,正赶上李大成在吃午饭,没有另选地点,李大成就在饭桌上接见了三人,如卢卡斯上次一样,李大成开口就没好话,指着一盘羊肉,首先就羞辱了胶澳总督罗尔曼。

    “李先生,说说你的条件吧!”

    罗尔曼被羞辱,卢卡斯的脸色也不是很好,现在的罗尔曼代表的是德意志帝国,羞辱罗尔曼就是羞辱德意志帝国。

    “怎么?觉得不舒服了?

    卢卡斯,上次你跟我说话的时候。我也一样的不舒服。

    来!罗尔曼,给爷把酒斟上!”

    大国气量、一国风范,李大成是完全不在乎的,政治场跟商场一样。想要利益就得锱铢必较,毫无利益的示好,李大成没那份闲心思,不服就干,干完了再谈。这就是政治场的规矩,说别的没用!

    硬逼着罗尔曼给自己斟了三碗酒,李大成这才吃完了午饭,看着一脸晦气的三个人,他诡异的一笑之后,慢慢开了口。

    “当日桂贝勒在和谈的时候,说到了姻亲关系,我的条件也简单,弄个德国公主,做我的小妾。您们那边再给我弄个亲王的封号,咱们不就成了一家人了吗?

    一家人关起门来,什么话不能说?区区一个胶澳,咱还真没看在眼里。”

    为了示好,卢卡斯这次带的翻译,也是李大成的熟人,上次有过接触的,可李大成这番话,委实难坏了这个翻译,急了一头的大汗。这位哆哆嗦嗦,就是没敢把李大成的话给翻出来。

    “二爷,这话可不敢说,您这么说了。弄不好就得打仗!”

    听了这位翻译的话,李大成笑了笑,要的就是让罗尔曼下不来台,至于娶德国公主的话,也不是假话,姻亲关系虽说在政治场合不是啥正经关系。但总是关系不是?即便不是公主,公爵、侯爵家的女儿也可以,有了这层关系,许多事儿也好办一些。

    “你叫什么名字?我看你还不错,以后跟着二爷混呗?

    德国公主算屁,你好好看着,老子要在胶澳建个万国宫,专门收容这些个女人,咱们到时候算算,老子能纳几房外国小妾!”

    撇下了卢卡斯三人,李大成撬起了墙角,李大成要让卢卡斯记住自己的脾性,自己是个有仇必报的人,不给他们一个深刻的印象,之后就怕他们不长记性!

    “二爷,小的孙广才,以前在北洋做过技师,德文是跟德国技师学的,甲午之后,北洋裁撤人手,小的在技师行的本事一般,无奈被裁撤后,为了生计才来胶澳混日子的!”

    被二爷问及姓名,孙广才也是知无不言,虽说这位二爷的手段酷烈了一些,但孙广才觉得,跟着这位二爷有前程。

    “不错!正好我过些日子要在胶澳开个船厂,你当总办如何?”

    “那小的就谢过二爷了!”

    “好!我的话,照翻!”

    得了李大成的首肯,孙广才也不顾忌什么了,直接将李大成刚刚的话,翻给了卢卡斯三人,听完之后,罗尔曼一脸的怒气,托尔博尔一脸的苦笑,卢卡斯却是一脸的深沉。

    “李先生,不要开玩笑了,联姻的事情可以,但不可能是公主,伯爵的女儿应该没问题的,这也是我们愿意看到的。

    说说你的条件吧!”

    卢卡斯还是有点手段的,听了这话之后,李大成整理了一下言辞,说出了自己的条件。

    “一、胶澳以东的地盘,我来掌管,你们不许越界!

    二、现在胶澳所属的地盘,无论是码头区、别墅区、都要对我开放!

    三、我要山东铁路公司跟矿务公司一半的股份,胶济路的采矿权,我也要分,胶济路沿线的矿场,咱们按出资比例来分,我出全额,没你们的份儿;你们出全额,没我的份儿;合资建厂,按入股资金分配!

    四、我入股的款项,以工代银,以后你们在山东的一切活计,只能也必须由我来干!

    五、撤回你们的护路队,组建护路队的事情,还是由我来做,你们负责提供武器跟训练!”

    提出了五个条件,李大成本想试试德国人的诚意,可卢卡斯的回答,却让他有些惊愕。

    “可以!除了在股份等细则上需要商谈之外,我们一方大致同意李先生的条件!”

    这是缓兵之计,还是德国人真的想通了,李大成给出的条件,看似苛刻,但对德国人扩大在华利益是有莫大好处的,难道是德国国内已经做出了决定?

    有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