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是生活,这就是,李大成经历过这些,所以顺口就给出了还算准确的数据。
“二爷,这炉子烧的是好煤还是孬煤?”
“啥煤都能烧!只要不是煤矸石就好!”
“嗯……
一担煤也就一百个大钱,一两斤做顿饭,这比柴火便宜,一天二三十斤用来取暖的话,也比买木炭便宜啊!
二爷,这买卖做得!”
跟李大成说话的那掌柜,细细的算了一笔账,现在只要是城镇都有炭市、柴火市的,仔细算算这笔账,烧煤是比烧木材、木炭便宜的,而且铁炉取暖,也比烧炭盆暖和、干净。
“做得啊?煤有了去处,铁从何来呢?没有铁炉,烧不得煤,而且这铁炉最好还得用洋铁的烟筒,这洋人的马口铁何来?”
“二爷,山东的淄川有煤有铁,咱们在那里开铁厂如何?”
“嗯!峄县的煤,淄川的煤铁,老六,你安排专人去做,花多少钱也得拿下这两地的矿场!
鱼好了,大家伙开吃吧!”
胶济线过淄川,这事儿也算是赶上了,弄不好还得跟德国人争一争的,心里有了大致的想法,李大成手一挥,下面的人送上了碗筷还有一大笸箩的杂粮面窝头,炖鱼吃窝头,这里面还是有生意的。
掺了豆饼粉的高粱面窝头,虽说吃着香甜一些,但对于吃惯了大米白面的掌柜们来说,也不能算是美食,只有那铁锅炖鱼跟烤鱼的味道还算不错,一顿饭吃完,收拾了碗筷,李大成就坐在上头不说话了,接下来他想听听这些掌柜们的说法。
“二爷,这顿饭是不是也有说道啊?”
李大成坐在上面不说话,李诚有就只能开口了,这顿饭吃的是窝头跟鱼,难不成大成叔想在鱼身上下功夫?
“二爷,可是要做鱼的买卖?
山东沿海,盛夏可做鱼干、虾干以及各色干货,倒是个不错的买卖。”
有人接了李诚有的话,这话头在鱼身上是不错的,但不是李大成的说法,手下人的见识还是不够啊!
“小舢板出海能打多少鱼?一个夏天又能晾晒多少干货?
刚刚的煤。可以做什么?可以驱动轮船,可以炙烤干货。
咱们打鱼的船太小,洋鬼子的渔船,可以捕获几万斤的海鲸。咱们为什么不成呢?码头上的货船,不能改作渔船,那咱们就自己来造渔船。
干货只能在夏天晒吗?有了煤,什么时候不能做鱼干、虾干这些玩意儿?
都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咱们这里吃的是什么?除了干货。就是臭鱼烂虾,多看看多想想,这买卖在哪里,衣食住行用,随处可见啊!
都说办洋务、办洋务,听了几十年了,可洋务是什么?这洋务,与咱们这些买卖人就没关系吗?
看看今天,你们数数,多少买卖得用洋鬼子的玩意儿?
不是咱们的东西不好。而是咱们不会料理咱们的东西,好东西不会料理,还是好东西吗?
陆路运粮耗费太大,若是用铁路呢?胶济线已经成了定局,胶济线可以辐射多少州县?”
开口就是数落,李大成的一个个问题,问的下面的掌柜有些抬不起头来,今天李二爷说的这些,可不是什么小买卖,都是可以获利巨万的大买卖。这些买卖,之前众人没有见过吗?见过!只是没有想过而已!
李诚有算是见过世面的人了,可是与大成叔一比,他还是个什么也不知道的货。听着大成叔的敲打,李诚有也在暗下决心,再也不能让大成叔这么数落了。
“今儿个这事儿,从什么说起,从粮食说起,说完了粮栈。我本不打算多说什么的!
但是,你们比我想的要差,许多东西你们都看不到,睁眼瞎吗?
后边儿说的这些,又从何而起?从豆饼说起,从窝头说起。
从窝头说起,小小的一个窝头,牵出了多大的生意经?
就刚刚说的那些买卖,每一项做好了,山东一省一年的收益只怕项项都要过百万的,仅山东一地,咱们有多少个百万收益呢?
大清十八行省,五大将军辖区,两个办事大臣辖区,这相当于二十五个山东啊!
咱们把买卖做遍了,又能有多少收益呢?
几百万两银子,几千万两银子,在你们看来很多吗?
知道洋鬼子的几个大商家,有多大家产吗?至少十亿!
十亿是什么概念,十万万呐!
他们做的是什么?钢铁、油料、铁路、银行等等等等……
现在的世道不同以往,这一个大清可做的买卖,太多太多,凭你们十几个,远远的不够!
咱们要怎么做?多看多想是肯定的,但人员不够啊!怎么养人才?
学吗?学到什么时候能出徒?
想要人才,不能只靠学,而是要引导,今天这话,你们回去编一编,怎么说呢?就叫做一个窝头上的生意经!
这话传出去了,很多人就会跟咱们做一样的买卖,这样的人咱们不怕,他们做的越好,对咱们越有利!
为什么?咱们财大气粗啊!他做的好,咱们并了他的买卖,他就是咱们的人,有了咱们的财力,他们的买卖也会越做越大,合股分红是个什么玩意儿,你们都清楚吧?
咱们做买卖,是要打压对手,但有些时候也得拉拢对手啊!
洋鬼子有个说法是不错的,叫做利益均沾,一家独大那不叫买卖,百家争鸣才是商场大兴之兆啊!
咱们的眼再多、手再快,也有顾及不到的时候,怎么才能纵观大局呢?还是那句话,多看多想!”
勾勒二十五省的商业大计,不是李大成要说的,只要多看多想,才是他要说的,从底下的这些掌柜到李诚有,都缺乏眼界,有些东西李大成可以指出来,但有些东西,只能让他们自己去领悟。
大清商家可以与洋鬼子的商家抗衡,不是他们的手段厉害,而是因为有一个闭关锁国的朝廷,闭锁阻挡了更大规模的经济侵略,洋人在大清能干的买卖是有数的,若是没了这个保护,若是跟诸列强的商人们角逐于世界这个大市场,现在的大清商家们,九成九是要惨败出局的,这才是商家们应该看的差距。
将洋鬼子视作对手,李大成没敢说这样的话,他怕吓着底下这些掌柜们,这里毕竟不是振威军的军营,在心智上大清的商家们并不差,在斗争经验上反而还有优势,只是他们不怎么熟悉世界商场的规矩而已,一旦熟悉了,一旦眼界开阔了,一旦跟上人家的步伐了,谁干倒谁,就不是人的事儿了,而是钱的事儿。
许多事情,李大成根本无力大权独揽,他能做的跟他说的差不多,引导而已,让这些人自己去熟悉该熟悉的东西,还是一带十十带百,慢慢的人才也就起来了。(。)
第二百四十八章 富海烧锅()
“接茬还说粮食的事儿!”
用一个窝头上的生意经,将一众掌柜说的抬不起头来之后,李大成再次语出惊人,还要说粮食的事儿。
粮铺、粮仓、磨房、油坊,这些还不够,粮食不能久存,磨面并不能延长粮食的存储时间,榨油,虽说可以多延长一两年,但延长的并不久。
塔埠头以及胶州府货场上的粮食,会盈余一多半,除了开粮栈旧粮换新粮这一条路可走之外,李大成这边还有很多条路可以用来储存粮食的。
“米麦高粱可酿酒制醋,豆子可以做酱油腐乳,二爷,这些都是买卖吧……”
这次济民粮铺的大掌柜高丹桂,说的还算符合李大成的心意,酒醋酱油腐乳,都可以拉长粮食的存储时间,虽说不能做饱腹的主食,但这也是延长粮食存储时间,最有效的转化办法。
“答得不错!但我主要想说的是酒!”
酒算是一种饮料,也算是一种药物,在李大成看来,酒也是一种战争的必需品,壮胆、消毒、麻醉、消炎,都用的上这玩意儿,而且酒也是一种可以通行世界的商品,这里面的利益,比醋酱油腐乳要大得多,而且,酒在李大成看来是必需品,酱醋之类并不能算是必需品,在粮食总量不足的前提之下,李大成并不想大做酱醋之类的买卖,实在不成,盐水也是可以佐餐提味的,酱醋可以没有,但酒不能没有。
现在的医疗手段太差,战场急救、重伤治愈,李大成也不抱太大的希望,他更关注的是那些不会危及生命的轻伤、擦伤。
小伤致残,在医疗条件不足的环境中,这才是部队减员的最大敌人,现在没有抗生素,抗炎杀菌的中药药效也不是很理想。一些小的伤口往往会被忽视,一旦发炎、溃烂,就是小伤致残了。
医用酒精、碘伏、红药水都是这些小伤的克星,相较于碘伏、红药水。酒精的制取更为简单,用途更为广泛,随身携带也更为方便。
在李大成看来,消毒酒精跟七十五度白酒,最大的区别就是一个不能喝一个能喝。蒸馏白酒,也更容易取得这种可以有效消毒杀菌的战场必需品。
可以消毒杀菌、可以麻醉神经、可以壮胆提气,可以消愁解闷,可以长久的储存,还有比酿酒更好的储存粮食办法吗?
“二爷,如今大清各地的粮食都不足,朝廷那边有明确政令取缔烧锅的,直隶那边烧锅大半被取缔,山东这边的烧锅也不许开工,现在还有大量烧锅的地方。只有南边了。
北方缺粮,二爷的手笔又大,这么多粮食,都用在了烧锅上,只怕是不妥吧?”
说这话的是个老掌柜,这也是大清的实情,烧锅酿酒耗费的粮食可不少,粮食变成了酒,是一条变相储存的路子,可变了酒之后。这东西是不能饱腹的。
人老成精这话不假,这位老掌柜虽说一直没怎么说话,但一句话就说到了点子上,未来两三年。山东还是缺粮的,李大成这边开了烧锅,规模指定小不了,山东缺粮,他们这边用大量的粮食酿酒,这是容易出大乱子的买卖。
“老掌柜说的不错。这烧锅跟存粮,老高,你那边一定要掌握好一个度,粮食不足的时候,烧锅的利益再高,也得停工!
老掌柜,烧锅用了粮食,也不是全都变成酒了吧?总该剩点什么的,这剩的东西,难道就不是买卖了?”
酒糟人能吃吗?能!这玩意儿还能入药,酒糟比树皮、观音土这些东西可好多了,真要遇着灾荒,酒糟不是不能吃的。
含糊的点出了酒糟之后,李大成又不说话了,接下来该这些掌柜们开动喽……
“二爷的意思是,将酒糟当做豆饼?”
“差不多吧!但是,你能天天吃酒糟吗?”
“用酒糟喂牛羊等牲畜!”
“这是个不错的路子,还有什么说道没有了?”
酒糟的用处,除了食用、饲用做肥料用之外,也没多少用法了,做肥料用,有些糟蹋好东西了,现在这个时候,大面上是缺粮的,缺粮就要想法子补充可以食用的东西,粮食酿酒、酒糟喂牛羊牲畜,这是一条不错的转化之路。
酒存的时间很长很长,牛羊牲畜最少也能活上三五年,也算是在变相的存储粮食了。
说到了这里,下面那些个掌柜还能有什么说道,他们一个个的这次不是低头望脚了,而是齐齐的看向了李二爷,希望再听听他的高见。
“酿酒的路子也不是一条,咱们的白酒、洋人的啤酒、威士忌,这些是需要粮食的,马奶酒、葡萄酒、朗姆酒、龙舌兰酒也需要粮食吗?
诸位掌柜之中,应该有不少人接触过洋酒吧?以前就没多问问多想想?”
李大成一句话,又让众位掌柜有些抬不起头来了,别说,他们这段时间跟着李诚有李六爷,还真开过不少洋荤,二爷说的葡萄酒、威士忌,他们个个都尝过,只是这朗姆酒跟龙舌兰酒,他们没尝过而已。
说到了洋酒,在座的诸位掌柜没什么可说的,你看我我看你,又有些冷场了。
“二爷,南洋商人张弼士应铁路大臣盛宣怀之邀,在烟台投资数百万两,开葡萄园建葡萄酒厂,只是迄今没有音信。”
冷场之后,一个掌柜说起了自己的听到的一桩美谈,经商许多时候靠的就是信息,大清见识最广的一群人,不是官员而是商人。
听到张弼士、烟台、葡萄酒三个关键词,李大成联想到了张裕,对于这个他也没多少了解的,只能开口提问。
“张弼士?”
“对!就是张弼士,据说是富可敌国的南洋大商!”
“嗯!好!
老六,过些日子你随船去一趟烟台,看看能不能联系上张弼士,联系上之后,我亲去一趟。
说到这洋酒,葡萄酒不是粮食酿造的。朗姆酒是甘蔗酿造的,龙舌兰酒是一种兰草酿造的,我给你们点明了这些,你们有什么说道没有?”
对于大清的酿酒原料。李大成除了知道大米、高粱、小麦、玉米、瓜干之外,其余的也所知有限,他开口说到这些酒类的酿制原料,就是想让在座的这些开辟一下思路,有最好。没有,另说另讲。
“甘蔗酿制朗姆酒?二爷,您要说的是卢粟吧?”
听到李大成提到了甘蔗酿制的朗姆酒,一个带着南音的掌柜提到了卢粟,这卢粟是什么,李大成并不知道。
“卢粟?详细说说!”
“卢粟,北方又叫做甜高粱,其青杆跟甘蔗差不多,很甜能制糖!”
听到这个,李大成脸上也有了笑意。要找的就是这卢粟了。
“哦……这甜高粱,都什么地方能种呢?”
“能种高粱的地方就能种甜高粱,高粱耐水耐旱耐盐碱,山东只要有地的地方,就能种这甜高粱。”
“嗯……这甜高粱产高粱米吗?”
“一亩能产三五百斤!”
“好!就是他了!
老六,趁春播没开始,你去南边弄上足量的甜高粱种子,老高,推广栽植甜高粱的营生,就交给你了!
老子要在胶州府建烧锅。北方的烧锅不是大多被朝廷勒令停工了吗?
这正是咱们的机会,老六,差人下去,在南北寻觅会干烧锅的人。咱们建烧锅!
老子要建就建最大的烧锅,诸位谁给起个字号啊?”
朗姆酒这东西,是欧美都能接受的一种高度酒,有了甜高粱,这事儿就值得做了,至于延请酿酒师。建造酒厂的事儿,李大成并不担忧,许多事儿用钱都是可以解决的。
或许用钱请不来最好的酿酒师,但一般的酿酒师也就够了,他要的不是酿酒师,而是技术,酿酒的技术大同小异,只要有了全套的工序,其他的可以慢慢摸索。
甜高粱虽说不是甘蔗,但能制糖,就说明这东西的秸秆跟甘蔗差不多,在山东推广甜高粱,产粮依旧是关键。
三五百斤的亩产量,已经算是高产了,再加上制糖、酿酒、青储饲料这三项副产出,李大成可以确定,甜高粱的产值,将远高于大米、小麦、棉花这些东西。
如今大清面对的最大问题,不是外界的威胁,而是内部的灾荒,耐水耐旱耐盐碱的甜高粱,无疑是一种万能农作物,有了这种农作物,只要能保证产粮,粮食的问题就可以解决了,有了甜高粱,糖酒行业也要随之而起,虽说高粱米不是一种精细的食物,但这个时候有的吃就最好,总比没什么吃要强的。
“二爷富有四海,富海烧锅如何?”
“富有四海,好!不错,就富海烧锅了!”
富有四海这词儿不错,李大成欣然点头,认可了富海烧锅这个字号。
“二爷,酿酒是手艺活,咱们是不是要谨慎一些,不要弄得太大?”
今天谈了不少的买卖,李大成给众位掌柜的印象就是激进的,酿酒是个技术活,酿不好就成醋了,一般好的烧锅师傅,都是祖传的活计,谁也不会轻易的把压箱底的东西拿出来,胶州府这边积存的粮食太多,有保守一些的掌柜,就提出了做事要谨慎的说法。
“嗯!这个提点也不错,咱们谋事可以急切,但行事绝不能过于急切。
咱们做富海烧锅,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的,老六,你那边出人做富海烧锅的大掌柜,请来的烧锅师傅,不能混在一起瞎干,让他们各干各的,谁酿的酒最好,咱们就用谁,做不好的打下手!
还是那句话,能者上庸者下,咱们开的买卖,也是一样的道理,没本事的人只能做没本事的活计!
这段时间,老六你也派人出洋吧!专门去请那些会酿酒的洋鬼子,多少钱咱们不在乎,只要他们会酿酒!
这烧锅刚上马,也不要过于苛刻,酿出的酒能喝就好,行事不能急促,咱们先酿酒,再酿好酒,最后才酿最好的酒!”
现在的粮食酒可不是后世的勾兑酒,与纯粮酿造的回味悠长、甘香醇厚相比,后世的勾兑酒只能用勉强能喝来形容了,李大成现在对于富海烧锅的要求,也是这样,勉强能喝就成,精品、极品,以后有的是时间摸索,能不能酿出酒才是关键之中的关键。
这么多买买,压在李诚有身上,李大成也有些无奈,现在人手有些短缺了,许多事儿能不能做成,还在两可之间。
但他身后的压力也不小,振威军这个包袱太重了,现在是几十万人的军费,几百万家属的生计,以后就是几十万精锐的军费,几千万甚至数亿家属的生计,生意上的摊子不大铺特铺,他的手里就没有那么多的生计。
还好,如今大清的商业不是很发达,物产也一样不怎么丰富,许多东西只要做出来就有销路,现在先铺开摊子,求专精只能慢慢来了。(。)
第二百四十九章 大成公(上)()
粮铺、杂货铺、磨房、油坊、烧锅,这些项目应该几个月就能进入正常的运转,这些还只是副业,真正的主业是建筑、制造、矿产、金融这四大项。
建筑,可以先从胶济路开始,之后不是大运河,就是胶沂铁路、胶澳码头,这些目前只是需要人力而已,技术洋鬼子会提供的,在建筑上,短期之内,李大成还不用操心。
制造业,铁厂、纺织厂等等厂子,都需要时间来谋划,近期也不用过于上心。
矿产也差不多,土法开窑,李大成的兴趣不大,现代工业采矿,大型的设备从设计制造到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