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话不能跟罗荣光明说,一是要防着朝廷,二是要防着细作,炮台有防护工事,这事儿即便传出去也无伤大雅,能不能传出去还是两说,怕就怕人的一张嘴,有些话一旦说出来就没用喽!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机事不密则害成!
“标下不明白!”
“不明白就憋着!
老子的人在大沽,还能跑了不成?要死大家一块死!
有些事儿别多问!”
一声暴喝止住了罗荣光的发问,这是李大成心里最大的机密,决定战争走向的机密,这事儿谁也不能说!
“标下领命!”
恨恨的接了军令,罗荣光没有再多问,怕罗荣光私下里做些不该做的事情,李大成就把他留在了身边,事儿决不能坏在最后这一哆嗦上。
大清在情报上的疏漏,很快就被战争所印证,洋鬼子军舰对大沽口五大炮台长达一天一夜的炮击证明,天津机器局那边出了细作,洋鬼子觉察到了李大成布下的陷阱。
对此李大成既有无奈也有庆幸,一天一夜的炮击之后,只要大沽口的五处炮台能憋得住,洋鬼子就不会在意,没有二十门,即便十门也好!相对于洋鬼子的战舰,大沽口炮台的准确率更高。
“二爷,为何不让炮台发炮?一日一夜,咱们又损失了十五门火炮,大沽只余二十一门重炮了,再不打,就不能打了!”
看着战报,罗荣光的心里在滴血,十五门好好的火炮就这么没了,不打!不打!主炮就剩了三门,副炮也仅剩十八门,静悄悄的折损过半呐!
“这是好事儿,此次炮击之后,洋鬼子战舰上的主副炮,也差不多到极限了,这样的炮击还能持续一次还是两次?
咱们不动,他们就得动,于振威军而言,海上的舰炮越少越好,洋鬼子就要登陆了,准备滩头的炮阵吧!
七生五以上的火炮,一门也不许拉到滩头,以七生炮跟三生七的炮为主!”
舰载巨炮的寿命极低,越是口径大,发炮的次数越少,主炮三五百发,副炮一两千发,看得到陷阱,未必避得过陷阱。
滩头炮战还是陷阱,一天一夜的炮战之后,想必滩头的一场炮战,振威军上下又得付出良多。
“标下……标下领命。”(。)
第一百四十六章 血火世界(三)()
一日一夜的炮击,拉开了战争的大幕,大沽海口由枕木、铁轨、沙包构筑的滩头阵地,已经成了烂泥滩,海上数百艘登陆艇密密麻麻。
十几艘炮舰以及被临时加装了山炮的浅水舰船,再次对振威军的滩头阵地展开了炮击,这次与上次不同,振威军这边也在凶悍的还击。
一艘艘登陆艇被击沉,一艘艘炮艇被击沉、击伤,大清从未有过的激烈炮战,在李大成的导演之下展开,这场炮战,对中外双方来说依旧是试探彼此的戏。
损失了几艘炮艇之后,洋鬼子拿出了真本事,近十艘吃水较浅的巡洋舰驶入近海,十几分的炮击之后,振威军的滩头炮阵哑火,六十多门小口径火炮,全须全尾撤下来的只有三门,人员伤亡万余,联军顺利登陆。
炮阵虽毁,但战斗还得继续打,第一波登陆的不出所料是几千老毛子,他们占领滩头之后,小日本才慢悠悠的登陆。
抢滩作战,双方打了半天的时间,以三万振威军的溃败告终,炮击、抢滩作战之后,驻守滩头的三万振威军,活着走下来的不过万余,伤者大半。
没有火炮做掩护,陆军很难有所作为的,在没有飞机的时代,火炮才是战争的主角,炮战胜则陆军胜,炮战败则陆军败!
滩头失守,作为二线的五大炮台就成了前线,如今的五大炮台,在李大成手里像高地多过像炮台,对李大成来说,死伤无所谓、溃退也无所谓,洋鬼子的登陆规模才是关键。
区区万余人,还不足够,怎么也得五六万人,才可以真正的打上一仗。
滩头失守之后,振威军与联军双方都在享受着片刻的平静,不开炮巡洋舰也可以深入海口。在炮台上看着近在咫尺的敌军战舰,罗荣光的心里着急啊!
十艘敌军战舰就摆在面前,二十门火炮,只要三轮齐射。必然可以有所斩获,这还要等吗?
“二爷……”
“不必说了,你看海上的其他战舰,现在开炮合适吗?”
以十艘巡洋舰做诱饵,李大成也不得不佩服对面的海军统帅。一旦五大炮台开炮,接下来是什么?可想而知。
趴在支架支起的高倍望远镜后面,罗荣光仔细的看了一下海面,巡洋舰后面的战舰整装待发,一旦开炮,两败俱伤。
“二爷,若有三轮齐射,标下可击沉四艘!若没有四艘,标下愿被军法从事!”
海上战舰对罗荣光的诱。惑,如同烟土对于桂顺。这是扛不住的,为了战果,他可以立下军令状。
“四艘算屁?罗荣光,我来问你,若那些战舰想要轰击咱们布在炮台后的防线,需要前进几许?”
“至少两海里!”
“两海里的水域可以开炮吗?”
“可以!但战舰必定要搁浅!”
“那不就结了!老子让他们前进两海里,你将搁浅的战舰全数击毁,击毁战舰之后,不要吝惜火炮,将所有的炮弹都倾泻到洋鬼子的军队头上!
两万发炮弹。已从大沽车站启运,今夜便能到达五大炮台,二十一门火炮,两万发炮弹。明后日的战果如何,老子看你的!”
威慑、试探之后,就该是大规模的登陆了,与陆地上的振威军比耐性,海上的洋鬼子们显然不成,刚刚在望远镜里。李大成看到了整装待发的小鬼子,在大沽口大规模登陆差不多定局了,今明后三天,就是见分晓的时候了。
离开炮台之后,李大成给李大憨下了军令,出精锐三万突袭大沽口滩头,振威军要主攻一次,撩拨一下海上的诸洋鬼子。
在十门七生五克虏伯山炮的掩护之下,李大憨的突袭还算差强人意,仅差一步就将滩头的日俄军队赶下海了,若不是炮舰的支援,滩头的万余日俄军队,就得全军覆没。
代价依旧很大,三万人出去,只回来一万七,两日的战斗之后,大沽海口的海水也变成了淡红色,这还远远的不够。
登陆部队数量不足,大清守军精锐尽出,一次失利之后,海上的洋鬼子们也做出了决断,登陆大沽!
上千登陆艇飘在海面的样子令人震撼,在炮台上看着一队队敌人登陆,李大成心情依旧不好,日俄来的都是精锐,接下来的仗并不好打。
登陆的洋鬼子步步为营,现在也不好打,只能看着他们一步步的占领滩头,将兵锋向大沽炮台附近推进。
“二爷,为了这个值吗?”
问这话,罗荣光的心里也在打颤,一百门火炮啊!南边调来的一百门火炮,都被李大成安在了炮台上,一旦洋鬼子的战舰攻击炮台,这一百门火炮,转眼之间也就没了。
“值!很值!明日炮击过后,赶紧挖出咱们的巨炮!”
不过两日,减员三万余,损失枪械近四万,火炮损失六十门,即将损失一百门,李大成为的就是五大炮台的炮击,为的就是让洋鬼子自己堵塞大沽海口。
今天的仗也就打到现在了,振威军的人马很金贵,没有必要的理由,李大成也不会盲目的去攻击洋鬼子的登陆部队。
白天半天,洋鬼子向滩头输送了至少三万人马,还有大量的物资,夜幕降临之后,海上的运输依旧繁忙,李大成预估,一夜之后,滩头的人马至少得在五万左右,这个就值得一战了。
傍晚时分,洋鬼子的人马试着向炮台附近突破了一下,这个时候李大成当然不会让他们得逞,丢下几百具尸体之后,洋鬼子因为立足未稳的缘故,除了这次试探,也没有再次向炮台附近推进。
小日本两个师团,老毛子来了多少人情况未知,但从小日本身上可以推测一下老毛子来的人数,应当不会少于五万人的。
十多万人,自然不会一次性运来,五六万人登陆,应该是全部了,今天在炮台上。李大成也看到了南下北上的运兵船,许多不能运上岸的物资,也被转移到了战舰上,这对李大成来说也算是个好消息。
今夜除了运兵之外。洋鬼子还要大量往滩头运输战略物资,战舰不可能长时间的被这些物资占用,大沽海口水浅,加上这些物资,战舰的火炮就够不着陆地了。
四万枪械、一百六十门火炮的损失。对振威军来说也重了一些,抢回被缴获的枪械,捎带抢一批洋鬼子的战略物资,对以后的战争也很有必要。
“决战!”
推演的铅笔,被李大成一下握断,想要扳回军械上的劣势,就只能用直接决战这个办法了,将洋鬼子再次推下海,抢掠他们的物资,虽说莽撞但并不是不可一试。
将李大憨、罗荣光等振威军将领召集起来。李大成说出了自己的战略,在场的除了一个罗荣光,剩下的都是自己人,哪有什么可商量,李大憨点头之后,振威军的各处将领也都点了头,罗荣光主要负责炮台,他也没有说话的份儿。
让李大憨率八万振威军,七万壮丁合计十五万人,明天对滩头的洋鬼子发动总攻。罗荣光在炮台上用那一百门新炮支援,李大成带着不足万余的振威军以及数千伤员固守大沽车站、码头,疯狂的计划就这么成型了,所欠缺的只是明天的态势而已。只要洋鬼子的人数够了,这一仗就可以打了。
李大憨那边连夜整军,李大成又推演了一夜,这个办法还算是可行,只是振威军上下要面临相当恐怖的炮击,伤亡人数会非常巨大的。
迎着初升的太阳。看着被染得血红一片的大海,李大成在炮台上默数着眼中营帐的数量,洋鬼子的海上运输还在继续,营地里的炊烟也升起了,李大成的默数,加上探马的回报,洋鬼子的人数已经可以确定了,大概六万人左右。
海河干流虽多处被堵塞,但撤去炮台之后的十多处浮桥,两三万斤的漕船还是可以驶到滩头附近的,陆路水路并行,只要炮台能够吸引住海上的大部分火力,有些冒险的计划,应该有一半的胜算。
天慢慢的大亮,看洋鬼子们的动作,也不像要在今天发动攻击的样子,继续巩固滩头,应该是他们今天的计划。
威震两座炮台上布置的火炮只能覆盖到洋鬼子的前线,打不到滩头,若发动决战,洋鬼子在滩头的人马必然要上来增援,这一百门火炮足够杀戮相当数量的洋鬼子,就此损毁也算值了。
一点点印证着自己的推演,一点点的坚定着自己的决心,中午决战的命令被发了下去,也不知结果如何?也不知洋鬼子之后的反应如何?打这样的仗,太过让人提心吊胆了,太多东西属于未知,一行一动全部是在豪赌。
下了军令,安排好了自己所能做的一切,李大成就完全成了一个看客,除了要在车站、码头固守之外,他能做的只是看戏。
上来就是决战,这有些出人意料,或者说这对大清一方来说是极为荒谬的,固守才能最大程度的杀伤敌人,主动出击,跟找死一样。
当李大憨率领汹涌的人潮扑向洋鬼子的阵地时,洋鬼子过了好一会儿才做出了全线增援的反应,这个时候,在一百门火炮的支援之下,李大憨已经无限接近了洋鬼子的第一道防线,这道防线失守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突如其来的变故,不仅打乱了滩头陆军的计划,也打乱海上的节奏,各国的海军各自为战,有炮击战场的,也有攻击炮台的,甚至有的军舰,竟对李大成派出的漕船发起了炮击,一发普通舰炮的炮弹,怎么也能买上几艘漕船的,性价比差的太多太多。
当海上的军舰有了统一的命令时,李大憨的人马已经突到洋鬼子存放物资的地点,数万洋鬼子军队,被十多万振威军以及壮丁,沿海河两岸压向了南北两方,振威军一方对洋鬼子战略物资的运输也已经开始了,罗荣光那边戳准时机,也撤下了小半的火炮。
先打炮台,再打战场,这是洋鬼子的必然选择,火炮对于士兵的杀伤,远大于战场上步枪的杀伤,等轰击完了炮台,战场也被无限扩大了,现在回头炮击战场,巨炮的杀伤力除了能在滩头体现之外,对于散布到数里范围内的振威军,完全体现不出来应有的威力。
大败就在眼前,现在到了洋鬼子做抉择的时候了,要么撤,要么进,选择不是很多,有两个但只能选一个,撤,六万人马能撤回多少?进,只能用战舰的火力来支援战场,这一进,战舰就要冒着搁浅的风险了,进入内海的战舰不全力开火,很难遏制振威军的攻势。
最终洋鬼子选择了进,十六艘炮舰突入海口,猛烈的炮火开始在战场上响起,这个时候李大憨的人马要维持住攻势,所谓的攻势也只是驱赶而已,并不能对洋鬼子的军队,造成不可挽回的杀伤。
战场吸引了战舰的炮火,滩头的物资无人问津,五大炮台上正在启出的海防巨炮也无人问津,一个个香饵分别抛出之后,李大成终于钓到了他所想要的大鱼,这个时候该先打什么后打什么,罗荣光自然是清楚的,不清楚,那他二十年镇守大沽口的功夫也就白费了。
先打能动的战舰,后打搁浅的战舰,大沽口的射击诸元,都在罗荣光的心里装着,炮台上的将旗一次次的起落,换来的是海口的滚滚浓烟,十六艘战舰,有九艘留在了海口,浓烟遮住了炮台,也遮住了海面,攻击、回击,抢掠、撤退。
炮台上的炮声一直响到了深夜,随着炮台上最后一门火炮哑火,这一场决战也进入了尾声,许多事情并不能尽如人意,十六艘战舰,对炮台来说还是太多了,罗荣光根本没机会向战场倾泻炮弹,只是海上的十六艘战舰就拖住了他的脚步,能将炮战持续到深夜,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李大成预备的两万发炮弹,只打出了不到三千发,八千发炮弹毁于洋鬼子的炮击之中,剩下的九千发炮弹,运回大沽码头的不过五千发,其余全留在炮台上了。
“二爷,大胜!大胜呐!
此战可以确定击毁敌舰五艘,击伤七艘!”
一脸炭黑的罗荣光跑到李大成这边报捷时,李大成这边却一脸的懊丧,目的只达到了一半,振威军损失惨重呐!
“去时振威军有十五万人,却只回来七万,五万振威军丢在了滩头,三万壮丁也丢在了滩头!”(。)
第一百四十七章 血火世界(四)()
“怎会伤亡如此之巨?”
十五万人上去,只下来七万,八万人的伤亡对罗荣光来说太过巨大了。
“舰炮太过厉害,小日本一方打的决绝,除了伤亡,应该有不少人溃退了,我已下令,让津门、北塘网开一面收摄人马,应当还能收拢几万人的。”
全线压上,后面没了督战队,许多振威军是跑了,大沽船坞那边枪械、弹药堆积如山,李大成手里的人却不够了。
此战之后要如何收摄人心还是个问题,海口是留下了九艘战舰,可李大成这边付出的代价也未免大了一些,接连三战,二十多万人马,剩余不足十万,还有接近一半壮丁跟伤员,接下来的阻击战不好打了,但愿北塘一带,津门后方能够拢起一定数量的溃军吧?
接下来的三天,李大成跟洋鬼子都在安定军心,洋鬼子怎么做,李大成不清楚,他这边做了许诺,以后的战事,振威军绝不跨出战壕一步只负责防守,还增发了一百万的饷钱,并让整个大军轮流去津门歇息休整,这才拢住了摇摇欲坠的军心。
但一战之后,振威军的军心被打散了,这也是逃避不了的现实。
为了聚拢人心,李大成还新增了一条军规,只要能在阻击战之中,击杀一个洋鬼子,就能到大军后方做督战队,全军都成了督战队,就再次轮转,无论怎样,拢住军心能让振威军牢牢的扎在阵地上,才是最关键的。
此战,枪炮的损失勉强补了回来,许多洋货都是当做军饷发下去的,现在大沽口的人员缺口在五万左右,也就是说李大成的手里现在有五万条枪械没人去用。
好在炮兵的损失不是很大,罗荣光手里的万余人,还剩七千余,有罗荣光指挥。振威军的支援炮火还算存在,这样仗还能继续打下去,不然李大成也不知道,接下来的仗该怎么打了。
吃了一次血亏之后。洋鬼子也变得极为保守了,一个劲儿的在稳固滩头阵地,看来,大沽口还是他们的主攻方向。
五大炮台一线,还是李大成的最前线。看着远处还在不断加固攻势的日俄联军,李大成只能苦笑了,以后再也没机会将他们赶下海喽……
阵地攻防战,是粗活儿、累活儿,与精神振奋的日俄联军相比,振威军上下的军心士气就差了很多,即便是轮番上阵作战,振威军也没能守得住威震海门高五处炮台,五天的时间,一天打下一座。振威军付出了万余死伤,防线退到了码头、车站一带。
老毛子与小鬼子相比,还是差了许多,甲午一战之后,小鬼子对上大清军队,有一种出于自豪的优越感,即便阵地战打的艰难,小鬼子的气势还是很高昂的,李大成也想打掉他们这种嚣张气焰,可仅凭振威军还做不到。
随着战线后撤。破坏也开始了,扒掉整条铁路,炸毁整座码头,推倒、炸倒一处处建筑。振威军的颓势一发而不可收,虽说大半的人都算是经历了战火,但人心不在了,最好的一次阻击战,振威军在阵地上打退了五次冲锋,许多阵地。都是一两次冲锋就要易手,这个过程之中,振威军与日俄军队伤亡,大体在二比一左右,攻守之下振威军依旧不能占便宜,这就是熟悉战场与不熟悉战场的差距。
算了算距离与时间,振威军一天差不多要丢失一公里以上的土地,现在的阵地距离津门大概四十公里,但愿这段时间,日俄联军不要发起总攻。
李大成在等待,等待着振威军上下熟悉战争,这段时间严酷的军法没有用处,只能等着振威军上下,慢慢的熟悉战争,走出一批老兵,不然杀再多人也唤不起军心的。
那一场决战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