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时代之金融之子-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让马克西姆注意的是,他穿着一件丝绸衬衫,没有牌子,显然是定做的。而且他的口音很重,不像是美国的腔调,但有些英国的口音。

    “想必你已经知道让你来的目的了吧?”矮小的日本人也和马克西姆握了一下手,就有些急不可耐地说道。

    “什么目的?”马克西姆就是一愣,有点懵懂地反问道。

    “当然是做空日本,洗劫东京啦!”吉姆打了个哈哈,语焉不详地说道。他的话顿时让对面的英国人和日本人哈哈大笑起来。

    “做空日本?洗劫东京?”马克西姆脸上露出震惊的神色,他拍了拍自己的耳朵,生怕是自己听错了!(洗劫东京是一本讲对冲基金操作的书,这里借用了一些桥段。不过他们主要的战役是在巴林的尼克李森和李泽楷的电信盈科身上,不会是我写的书的重点。最后,特别感谢书友啊方哥的打赏!)

    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二十五章 出境遭遇

    一九**年在华夏发生了一件大事,给香港各界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也加速了各个公司逃离香港的脚步。

    不止是那些知名的大公司,就连普通市民对香港未来的前景也抱着一副悲观的态度,向海外移民的风潮又再次掀起。

    而类似于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英国等这些国家又纷纷推出吸纳香港人才的移民优惠政策,这种政策又反过来影响着香港的移民潮。

    人要走,这房产自然不会再持有下去,于是楼盘被大量抛售。这些急切移民的人在价格上也大幅让步,只求能尽快拿到一笔现金走人,于是香港的房价大幅下跌。

    这种时候正是抄底的好时候!

    相比于后世香港让人咋舌的每尺数万、数十万的价格,如今的价格只能算上是白菜价,甚至连白菜的价格都不如!

    廖承德正是看中其中的商机,才鼓动钟意给钟石打电话,一方面是来咨询一下他的意见,另一方面就是来寻求资金援助。

    在香港股市下跌的时候,廖承德听从钟石的话,大肆沽空恒指,着实大赚了一笔。这老人家投资的方式不同于年轻一代,对不动产是情有独钟,事实上地产也的确是香港未来几年、几十年最赚钱的投资项目。

    把股灾中赚来的钱投在香港的房地产市场,这几年经济回暖,廖承德看准时机,陆陆续续地将手中的楼盘放了出去,到了**年也放得差不多了。

    这回过头来一算账,足足赚了超过一亿的利润,可比在股市中赚来的容易,廖承德的一腔心思就活络在地产上了。对于其他的行当,他现在基本处于一个不管不问的状态。

    在八七年的时候,钟意也手持大把现金盘下了不少楼宇,这几年也是给廖承德打理,粗略地估算,也有两三亿的利润入账,如今这笔钱放在渣打银行里吃利息。廖承德、钟意、廖小化三人一商量,觉得此时再次进入楼市的机会又到了,于是打来电话“请示”。

    这头的钟石歪着脑袋听了半天,末了才听出话外之意,敢情他们是打上了那笔存在汇丰里的一亿港币的主意。这笔钱是他的流动资金,以备不时之需的,现在拿出来倒也不无不可,不过收购楼宇这件事还是要自己亲自去一趟为好。

    钟石不知道的是,香港的楼价现在正在以一个电梯般的速度急速下跌,中小型的住宅楼价普遍被看淡,不过到了半年后,这些楼宇就将恢复到先前的价格水平,而后在九十年代初期,地产市场更是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活跃状态,基本上这波升浪要持续到九四年才算告一段落。

    纵观香港地产市场的走势,基本上都是处于一个急速上升的趋势,这和香港几个岛地方小、而源源不断涌进的人口增多有关。在改革开放后,香港的制造业逐渐向邻近的大陆转移,而在本港专注于发展旅游业和金融业等,这使得资金大量流入地产界。

    现如今受到大陆一些事件冲击的香港地产,的确是个非常好的抄底时机。

    “这是真的!”钟石对着一脸严肃的武警说道,脸上尽是无奈的表情。

    这里是通关口,对面就是香港,两地也不过是一道栏杆的距离,可就是这么点距离,已经让钟石等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

    此时的通关口,密密麻麻站满了荷枪实弹的武警,站在钟石面前的这名武警,胸口挂着一支黑黝黝的ak47,钟石毫不怀疑自己要是胆敢有任何逾规的举动,这武警就会在他身上来上一梭。

    这个时候是非常时期,不止是去香港,就是香港来内地的邮车等都要经过严格的搜查。

    脸色严峻、不苟言笑的武警瞪着护照看了半天,还是没能明白上面一些英文字母的意思,事实上他到底认识多少个汉字也可能是个问题。

    在华夏,当兵可不是个好的选择,在民间流传着一个谚语,叫做“好男不当兵”。这其中虽然有些夸大的成分,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句话还是非常有道理的。

    在这种风潮下,募集来的兵源的质量就可想而知了,不懂英文那自然是家常便饭,甚至还有些人是文盲。不过在军队里,这些都是小儿科,只要懂得开枪打靶就行了。

    尽职的武警将钟石领到一个隔断的小房子里,里面很简陋,只有两张破旧的椅子和一张崭新的书桌,看来书桌是新搬来的,和破旧的房子显得格格不入。

    将钟石安置在小房子里后,武警就出去了,还不忘哐当一声锁上大门。钟石无奈地叹了一口气,四周打量了一番后,又等了半个多小时,也不见有人来,就趴在书桌上打起了瞌睡。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钟石的肚子咕噜噜地响起,他饿了。饿醒了的钟石冲着窗外放哨的武警喊道:“喂,这位同志,能不能给我送点吃的?”

    正在抽烟的武警警惕地望了望钟石,确认他没有任何异常的举动,这才轻藐地转过头去,对钟石的话恍若未闻。

    见他这般反应,钟石就知道再怎么叫喊也是徒劳,他颓然地坐回椅子上,心中不无悲哀地想道:“难不成自己就要饿死在这里?”

    一直等到大半夜,才有个领导模样的人赶了过来,随行的人手中还拿着面包和牛奶。领导四十岁模样,穿着一身草绿色的军装,脸上已经满是皱纹,宽堂高鼻,面色黝黑,两只眼睛布满了血丝。

    “说说看吧,你是怎么弄到这护照,谁在背后给你撑腰的!”领导将护照往桌子上一摔,面无表情地说道。

    “这是我自己的护照,没人给我撑腰啊!”正在狼吞虎咽的钟石懵了,一大块面包正好噎在嗓子眼上,让他非常难受。“怎么?这是要把自己当作外逃的人吗?”他在心中暗暗地想道。

    “说说你的来历,去香港干什么,还有家里有什么人!”领导见自己的下马威并没有奏效,于是换了一种口气,商量式的对钟石说道。

    对于这种高高在上的说话态度,钟石非常不喜欢,但是没有办法,人在屋檐下,不能不低头,只好把自己从小到大的事拣些重点说了一遍。

    当听到钟石只有十三岁的时候,领导的脸色明显缓和了下来。等钟石说完,领导盯着钟石的眼睛看了半天,想从中找出某些痕迹,不过他看到的只是坦诚和淡然。

    又枯坐了半个钟头,领导这才又开口说道:“对于你说的这个情况我们会去核实,希望你能够配合我们的工作!”说完,就站起身准备离开。

    “等等,我还要在这里待上多久?”钟石急忙说道。

    “最快的话,明天你就可以离境!”领导顿了一下脚步,冰冷的声音听了让人不寒而栗。

    “能不能让人给我送点吃的,我不想在这里饿个半死。”钟石又赶紧说道,对于这种没人管没人问的状态,他的确是有些害怕了。

    领导鼻子里哼了一口气,就出去了。也不知道他是答应了还是没有答应。

    让钟石略感安慰的是,在无缘无故地滞留了两天后,他终于拿回了自己的护照,在武警们满是警惕的眼神中,跨过了边界线。

    一出关口,就看见陆虎正倚靠在一辆奔驰车后面抽烟,在他脚下满是烟蒂,显然他在此已经等候了很久。

    “钟生,你过来了?”陆虎眼睛一直盯着出关口的位置,钟石刚一现身,他就发现了。

    “……”此时的钟石只想大哭一场,看见陆虎满是关心的眼神,他强忍着自己的泪水,脸上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出来就好!”陆虎连忙扔下手头上的烟,三步并作两步地走到钟石面前,仔细地打量了一番,然后小心地搀扶着钟石上车。他一眼就看出此时的钟石身体状态不对,很是虚弱。

    钟石不知道的是,这两天电话已经打到了他的家里,以及香港的钟意家和廖承德家,在廖承德这个著名港商的再三保证下,钟石才这么快地通过关口。

    此时廖承德和钟意正在附近的旅店里休息,他们也等了两天,实在是有些熬不住了,这才找了个地方去休息。这个年头已经有大哥大的出现,因此联系起来也非常方便。

    洗了个热水澡的钟石躺在床上,脑子里尽是移民的念头。在经历了这些莫名其妙的事情后,这个念头无比地强烈,甚至强烈于任何时候。

    不过现在他很是无奈,生活在老家的父母等人根本不愿意出来,而他自己则没有到合法的年龄,只能再等上几年了。

    这次遭遇虽然离奇,不过是在非常时期,严格一点是应该的。就好像在后世的9。11之后,机场的安保也达到了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步。

    休息了两天后,钟氏兄弟和廖氏父子就一同坐上一辆不起眼的中巴车,到处物色起楼盘来。(在此特别感谢书友诡密的打赏!谢谢支持!)

    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二十六章 唇亡齿寒

    香港是个小地方,面积一千多平方公里,人口却有几百万,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

    这主要得益于新华夏建国后出于各种原因,没有立刻将其收回。之后香港作为中西方接触的一个据点,汇集了世界上各个国家的势力,有宗主国英国为首的欧洲势力,有退居一岛的前朝势力,有因战乱而来的东南亚势力,有在东亚布局遏制赤潮的美日势力,也有华夏自己的势力在其中。

    曾经有这么一个说法,在香港聚集的间谍的数量仅次于在德国的数量。

    当时的德国分为两块,其中的东德是社会主义国家,隶属华约,西德则是资本主义国家,隶属北约,在这两个人类历史上最强大的军事集团的最中间,则是将德国一分为二的柏林墙。

    试想,这样的地区,必然是双方争夺的焦点,各自的势力无孔不入地渗透,都想将对方的一举一动掌握在手中。

    在东方,香港则扮演着这么一个角色,不大的地方群狼环伺,时局风云变幻。

    当然,对香港影响最大的则是大陆。毕竟大部分港人的根是在大陆,由于各种原因他们离开了家乡,偏居这么一个小岛谋生,心中还是有着对故乡的一分归属感。另外一个原因则是,大陆的领导人已经和英国政府谈妥,将在九七年收回香港,行使主权。

    这样一来,大陆的政局变动就和香港息息相关了,这也是为什么在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香港有无数的精英移民国外,大部分的原因是他们看衰香港前景,对大陆的政府不抱希望。

    事实上回归后的数十年发展证明,他们的思想是有点偏激了。华夏的政府对待香港始终是一个开明的态度,甚至做到了要政策给政策、要金钱给金钱的地步。在香港经历的几次大灾难面前,中央政府都及时地伸之以援手。

    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在香港回归以前,很少有艺人到大陆去拍电影、电视。因为当时的香港电影业被称为东方的“好莱坞”,每年数千部港片的出品充斥着东南亚的文化市场,而大陆也是这些电影的主要出口地之一。

    而随着大陆经济的发展,文化产业也飞速地发展起来,大批的香港艺人看到大陆的广阔市场,也纷纷放下昔日高不可攀的架子,北上捞金。甚至有一段时间,当时tvb的当家小生、花旦集体出走,都到了内地去寻找机会,使得tvb不得不将一些略显稚嫩的年轻人推上前台,制作的剧集也日益粗滥起来,完全无法和内地某些制作相比。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现在的普通香港人,对于大陆来的人还是抱有一种优越感。

    在这一年燕京发生了某些事情后,香港人的惊恐情绪又被点燃了起来,一些人仿佛看见回归后的情景,再加上亲英媒体的大肆宣传,他们忙不迭地抛售手中的资产,急不可耐地想要逃离香港。

    地产市场应声下跌,无数人在这个时候等待出手。

    这的确是抄底的好时候,特别是对香港这个土地面积少、人口众多的地方来说。香港的富豪家族无一不是有地产的背景。

    这种机会钟石自然不会放过,如果有可能,他甚至愿意整栋楼整栋楼的收购。因为他知道后世的发展,这些投在楼市里的钱跑赢了通胀、利息,而且还安全无比。

    就在他到香港的时候,廖承德面色凝重地对他讲了一句话,让他颇有感慨。

    “钟生,我已经办了澳大利亚移民,可能不久之后就要去澳大利亚养老了!”

    当廖承德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脸上是一种复杂的神色。从内心深处来讲,他是不愿意移民的,不过出于现实的考虑,他不得不做出这样的打算。

    万一香港回归之后,某位大人物一声令下,所有富人的资产全部充公,那么他这一辈子就白忙活了。

    有时候大人物的一句话,就有无数的升斗小民为之倾家荡产。

    “哦?那谁去坐移民监?”钟石就是一愣,随即想到廖承德也年纪不小了,趁早收手也好,毕竟像他这种年纪的人需要考虑的事情很多。

    澳大利亚那里不错,地广人稀,空气环境什么的也适合老年人。最为重要的一点是,澳洲离香港很近,来回也就几个钟头的飞机。

    移民监,是移民政策的一种,大致就是想要取得这个国家的永久居住权,在提出移民申请的同时,需要在这个国家住上一年半载,所以被人戏称为像坐牢一样。

    “当然是我太太。”廖承德自嘲地笑了笑,对钟石这个反应颇有些意外,“你怎么不问问我为什么移民,以后的生意怎么办?”

    “你能打什么主意?无非是那一套,香港的生意继续,加个外籍的保护罢了。”钟石不屑地摇了摇头。后世很多人都是这么干的,对于移民一代,很难融入对方国家的文化环境里,大部分人也只是求个心安而已。

    “难道就不想多说点什么?”廖承德反倒是来了劲,不停地追问钟石。

    “有什么好说的!不过老廖,其实香港的护照也不错,只要你不去过问政治上的事情,生活在香港就足以让你一辈子都无忧了。”

    “是吗?”廖承德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

    这一天,他们来到大浦看楼盘,大浦这个地方依山傍水,又有工业园在其中,地理位置相当不错,在山顶的康乐园有一批别墅急待出手,这是香港早期的一些别墅项目,其价格之高让人咂舌不已。

    不过由于屋主急于出手,价格也自然被压在了一个相当低的水平,钟石一行人对价格自然是相当满意,在看过之后就爽快地在协议上签字,就等钱过账后来收房。

    不少屋主都是工业园的企业家,他们见钟石、廖承德等人爽快地应了下来,也都非常满意,甚至有人想要出售他们的工厂,这让钟石哭笑不得。且不说香港高居不下的人力成本,就说再过几年,香港制造的竞争力就荡然无存了。

    看完了所有的房子,天色已经黑了下来,在谢绝了一位热心的业主进餐的邀请后,钟石一行人就上了不起眼的中巴车,在那位业主无限感激的目光中扬长而去。

    “这次赚大了,等时局一转好,就算是以之前的原价出手,这批别墅至少能赚个几千万!”廖小化在车里默算了半天,非常兴奋地说道。

    “是啊!真没想到这些人急着移民,竟然能以这么低的价格出手,真是太出乎意料了!”钟意也在一旁附和道。

    “这种机会难得啊,我恨不得北方那边天天爆发事情,这样我们就有大批的抄底机会了!”廖小化这两年在会计师事务所里没有白活,不仅对算账上的事情熟稔于心,甚至对香港和华夏的关系也非常熟悉了。

    “住口!”廖承德怒目圆睁,大声地呵斥道。“你知道大陆和香港是种什么关系吗?是唇亡齿寒的关系,你懂吗臭小子,自己的文化没学几个,尽想些洋人的歪道理。”

    也难为廖承德了,他自己书也没读过多少,居然懂得唇亡齿寒的道理。自然,说唇亡齿寒是不准确的,应该说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不过这种程度的成语对于廖小化而言,就已经很难理解了,毕竟这小子是在国外学习,对华夏的文化知之甚少,甚至连国语都说得结结巴巴。

    给自己老爸这么一通训斥,廖小化顿时就蔫了下来,偷偷地在后座问起钟意“唇亡齿寒”的意思来。

    “臭小子,尽胡说八道!”廖承德训斥够了,脸上还留着一些不满。毕竟他是从大陆出来的,在内心深处还是希望大陆能够发展好,这也是一般华人的共同愿望。

    车开到吐露港,道路的一旁是港口,另一旁则是高山,路上行人也不多,开车的陆虎就踩下了油门,飞快地往前跑。这里是新界,想要回到港岛还有一段路程。

    突然,从后面冲来一辆中巴车,猛一打头,就横在了钟石等人车的前面,中巴车猛然一降速,就堂而皇之地停在了道路的中央。

    由于事发突然,加上双方的车速都很快,陆虎在猝不及防之下猛地一踩刹车,车轮在地上划出两道长长的痕迹,“吱”的一声长响,车堪堪停在了前面车的面前,只差半米的距离就要相撞上。

    “怎么开车的?”车上的人都是一个趔趄,幸好他们都系了安全带,也没有怎么着。嘴快的廖小化忍不住抱怨了一句。

    “有些不对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