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威龙中华-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1889年)出任驻中国特命全权公使。二十六年(1893年)转任驻朝鲜特命全权公使。是日本政府发动甲午中日战争的重要人物之一。

孝明天皇:日本天皇。

西乡隆盛:西乡隆盛生于文政十(1827)年12月7日,是萨摩(鹿儿岛县)藩士西乡吉兵卫之长男,年轻时于大久保利通相识,是好朋友。二十八岁(1854年)随藩主岛津齐彬至江户。安政五(1858)年,由于“安政之大狱”(安政年间,弹压拥护德川庆喜分子的大狱),遭到迫害,自杀未死,被处以流刑。1864年返回萨摩藩,从事倒幕运动。1868年,隆盛担任征讨大总督参谋,促成无流血进入江户城。之后急流勇退,返回老家萨摩藩。因为他认为不可留在中央,担任比藩主地位还高的职位。1873年他毛遂自荐当遣韩大使,主张争韩。但遭岩仓具视、大久保力通等人的反对而下野。明治10(1877)年, 鹿儿岛的私立学校学生及下级武士拥立西乡隆盛为统帅,举兵反抗政府。史称西南战争。西乡隆盛战败,自刃而死。

木户孝允寿:出生于天保四(1833)年6月26日。他是長州(山口县)藩士和田昌景之子。也称小五郎。20岁时四处拜师学艺,先后学习剑道、造船术和西学。1850年加入尊王攘夷运动。1871年随岩仓具视考察欧美,任全权副使。

陆奥宗光:(1843——1897年),生于日本天保十四年。父亲伊达宗广为济州藩士。少年时赴江户求学,结识当时各幕的倒幕勤王志士。文久二年(1862年)离开江户前往京都从事勤王活动。文久三年,入海军操练所学习海军。1868年明治维新后,得岩仓具视赏识。明治三年(1870年)赴欧洲考察。明治十年(1877年)因不满明治政府中以大久保利通为首的萨摩、长洲两藩出身的掌权人物排斥异己的作法,参加土佐藩出身的大江卓等的反政府活动,因此被捕入狱,判刑5年,并削去藩籍。明治十五年(1882年)12月30日,特赦出狱。明治十七年(1884年)赴英、德等国考察宪政。十九年(1886年)归国。二十一年(1888年)二月出任驻美公使。二十三年五月任商务大臣。二十五年(1892年)八月出任伊藤博文内阁外务大臣。

小松宫:小松宫彰仁亲王(1846——1903年),日本弘化三年生,初名东伏见宫,后改小松宫,是孝仁天皇养子。明治元年(1868年)任军事总裁,后拜征夷大将军。明治三年(1870年)赴英国留学,明治五年(1872年)回国。明治七年(1874年)二月佐贺乱起,任征讨总督。乱平后,九月任陆军少将。十年(1877年)任陆军户山学校校长兼东京镇台司令长官。十三年(1880年),任陆军中将,近卫都督。二十三年(1890年)擢陆军大将。二十四年补近卫师团长。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后,1895年1月补大本营参谋总长,负责全面筹划、指挥日本陆、海军的侵华活动。

路德维希:巴伐利亚王国皇太子。后来做了巴伐利亚国王。是一位极富传奇的人物。他对艺术、建筑和音乐极为喜爱。在巴伐利亚王国施万高地区建造的天鹅古堡富有童话般的浪漫,成为欧洲名胜之一。他的死也备受争议,有人说他是自杀,而拥护他的人说他是被谋杀的。

索菲·夏绿蒂:巴伐利亚王国公主,大名鼎鼎茜西公主的妹妹。

保罗·毛瑟:1838年6月27日出生,1914年逝世。父亲安德斯·毛瑟当时是奥本多夫符腾堡皇家兵工厂一位著名的枪械制造能工巧匠,老毛瑟共有13个孩子,保罗是最小的一个。由于家里孩子多,为了维持家计,他和哥哥威廉·毛瑟少年时期就在符腾堡皇家兵工厂做过临时工。高中毕业后,毛瑟兄弟就正式开始了他们漫长的枪械制造与设计生涯。毛瑟兄弟二人一生建树颇多,他们在步枪设计、手枪设计、枪械制造和工厂生产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被称为十九世纪德国最著名的枪械设计大师。由他们设汁并以他们的名字命名的步枪和手枪传遍了全世界。一些专门介绍手枪和步枪的专著,如世界手枪、世界步枪等,对他们的评价就更高了。

安德斯·毛瑟:毛瑟兄弟的父亲。

威廉·毛瑟:安德斯·毛瑟的第12个孩子,德国枪械专家。1834年5月2日出生,1882年逝世,辞世时年仅48岁,由于他英年早逝,所以他的名气没有他弟弟保罗·毛瑟大。

A·B·诺贝尔:炸药专家,瑞典人。硝化甘油是一种烈性液体炸药,轻微震动即会爆炸,危险性大,不宜生产。诺贝尔和他的父亲及弟弟共同研究硝化甘油的安全生产方法,终于在1862年用 “温热法”降服了硝化甘油,使之能够比较安全地成批生产。1866年诺贝尔发明──达纳炸药。1872年,诺贝尔又在硝化甘油中加入硝化纤维,制得一种树胶样的胶质炸药──胶质达纳炸药,这是世界上第一种双基炸药。1887年,诺贝尔用硝化甘油代替乙醚和乙醇,也制成了无烟火药。他还将将硝酸铵加入达纳炸药,代替部分硝化甘油,制成更加安全而廉价的 “特种达纳炸药”,又称 “特强黄色火药”。诺贝尔的众多发明,使他无愧于 “现代炸药之父”的赞誉。

容闳:中国近代改良派学者。1828年11月17日生于广东的南屏镇。那里离澳门不远,是中国最早受到西方传教士文化影响的地区之一。12岁时,他到了澳门,进入当地的玛礼逊教会学校(MorrisonSchool)学习。1846年随美国人勃朗赴美国求学。1850年,他进入耶鲁大学,并在那里完成了学业。

布朗:英国商人

辜紫云:辜鸿铭的父亲。辜龙池的儿子。辜礼欢的孙子。

辜鸿铭:(1857~1928)是清末民初驰名中外的文化怪杰。出生在马来亚被英国殖民者占据的小岛,威尔斯王子岛。辜鸿铭曾祖父辜礼欢,作为“当地最可敬之华人”,被初登马来半岛的英国殖民者委为地方居民的行政首脑——首任甲必丹。1867年前后随他义父英国人布朗返回苏格兰老家,开始了他的学业。十四岁那年,以优秀的成绩完成了义父为他开设的各种课程,被送到德国学科学,不久考入莱比锡大学,获土木工程文凭。回苏格兰后,又进英国古老的名牌大学——爱丁堡大学就读。在爱丁堡大学,坚持学习希腊语、拉丁文等。1877年二十岁那年,他通过拉丁语和希腊两门古语,以及数学、形而上学、道德哲学、自然哲学和修辞学等众多科目的学习和考试,摘取了爱丁堡大学文学硕士的桂冠。尔后到牛津大学进修了一段时间,旋赴意大利、奥地利、德国等地游学。取得德国柏林一所学院的哲学博士学位(一说硕士)后,转赴巴黎。数年间穿梭般求学于莱比锡、爱丁堡、伯明翰、柏林、巴黎等著名大学。汤生凭着自己的天才和勤奋,掌握了十来门外语,并获得了包括文、理、工、哲等多科的十几项文凭、学位,成为一位学识渊博、满腹经纶、能言善辩、笔走飞鸿、大器早成的青年学者。1880年,返回马来亚,被英国殖民政府派往新加坡,在辅政司任职。1881年岁末,汤生偶识清廷派赴南洋诸地宣慰侨胞并与英国殖民当局办理交涉的马建忠(《马氏文通》作者),经三日倾谈,人生观及生活方式发生180度大转变,倾心仰慕祖国文化,决心回国为灾难深重的祖国效力。向殖民当局辞职后不久,即来到华洋杂处的香港,埋头苦读汉学著作和中国经典,对中国学术思想恍有所悟,写就平生第一篇有关中国的论文《中国学》。1885年前后,辜鸿铭在折回香港的船上,舌战几位肆意诋毁中国的洋鬼子,为同船的广州候补知府杨玉书所奇,乃向两广总督张之洞引荐。由是,辜鸿铭进入了晚清重臣张之洞幕中,被委为洋文案,办理邦交诸务。辜鸿铭与张之洞青萍结缘,沆瀣契合,以其出色的智慧和外交才华,协助张之洞创办名闻全球的汉阳铁厂和兵工厂等洋务,为湖北新政立下汗马功劳。晚年思想日趋保守,以他的聪明智慧,却没有与时俱进,这是为人所叹惋的。但是在那个崇洋媚外的年头中他是坚定不移的民族主义者,他让世界了解到了中国文化的精义(虽有残缺之嫌),了解到中国人的不可欺。令人敬佩。对这个旷世怪杰,百年来评价不一,誉之者上天,贬之者入地,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辜安平、辜国材、辜龙池:辜礼欢的三个儿子。

拉萨尔:德国近代著名政治家。

刘松山:(1833……1870年),字寿卿,年轻时加入〃老湘营〃,当了一名乡勇。初随王鑫镇压湖南天地会,后随湘军统帅曾国藩攻打太平军。因作战英勇,屡建奇功,受曾国藩赏识和重用,不断得到提升。同治四年(1865年)升任总兵,后奉命追剿西路捻军,因镇压西捻军和回民军有功,升任广东陆路提督。同治七年,随左宗棠镇压陕、甘肃回民叛乱,2年后在围攻马五寨时中炮而死。

刘锦堂:(1844……1894年),字毅斋,是刘松山的侄儿。刘锦堂早年承刘松山参加湘军,与太平军、捻军、回民军作战。同治九年刘松山阵亡后,刘锦堂皇接掌老湘军,第二年击败金积堡回民叛乱军队,捕杀马化龙,报了杀叔之仇。后来,刘锦棠随左宗棠西征新疆。为防止新疆的分裂,捍卫祖国统一,平定新疆叛乱作出了巨大贡献。光绪十年(1884年),清政府建立新疆省,刘锦棠出任第一届新疆巡抚兼钦差大臣,同时被封为男爵,加太子太保头衔。后去世于任所。

孙达成:香山县人。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父亲。

孙眉:孙达成长子,孙中山的哥哥。字德彰,生于1854年,长孙中山12岁。少年时就随舅父到夏威夷檀香山谋生,经营畜牧业和种植业,数年后成为当地的富商。曾资助孙中山从事革命。

李凤岗:回族人,擅长双刀,江湖人称“双刀”李风岗。曾参加太平天国农民军,失败后回到故乡沧州,与人合办盛兴镣局。

陈善:刀技称绝,又精擒拿点穴之术,江湖人称“赛胜英”,沧州孙庄人。

霍恩弟:燕青拳(又称秘宗拳)掌门人,祖籍河北省东光安乐屯,世居天津静海小南河村。是名显一时的秘宗拳师。也是大名鼎鼎的霍元甲的父亲。

黄四海:八极拳第四代传人。沧州人。

王福宏:人长得极其壮实,力大无穷,江湖绰号“粗胳膊王”。沧州人。

王子斌:字正谊,沧州人。双刀李风岗的徒弟。师兄弟中排行第五,人们称他“王五”。同治五年,王五来到北京,创立源顺镣局。很快跻身于北京八大镖局之一。和戊戌变法的谭嗣同交好,后因抗击八国联军入侵,死于北京。人称“大刀王五”。

第六章 太平洋攻略

第一节 幕末英杰

太平洋西岸波澜壮阔的革命正轰轰烈烈的展开,这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

李健告别了再次有孕的妻子妮娜,壮志踌躇,日夜兼程踏上了北上的路途。

即使在旅途中捷报也是频频的送到李健手中。在西南,两广的地方部队日渐壮大,负责留守各处。第一军主力则放开手脚全面出击,四面告捷,所向披靡。李健坐在马车中翻阅一份份捷报。

第一军西路军方面,徐文渊姜绍祖率第一师主力,吴凌云率广西独立师和吴亚终率海南独立师主力分路攻入云南和贵州。徐文渊和姜绍祖在贵州大败骆秉章,骆秉章只剩13骑仓皇北逃,幸亏四川留守刘蓉派人及时接应,不然他必然被红军俘虏。吴凌云和吴亚终兄弟分路进入云南,吴凌云早年和大理白军首领总统兵马大元帅杜文秀相识。当年吴凌云起兵造反,杜文秀支援过吴凌云。如今杜文秀势力大不如前,在大理城下两个人商定城下之盟,滇西白旗义军改旗易帜,改编为中国红军第五军,杜文秀任军长兼云南最高行政长官。两军合并一处迅速包围了云南昆明,贵州的徐文渊和姜绍祖则出兵堵住云南清军的退路。守城的云贵总督官文自知回天无术,在总督府服毒自尽。云南提督总兵官冯子材父母早亡;少年时便流浪街头;做过木工;跑过牛帮;后来也曾加入过天地会反清复明。吴凌云以天地会会众的身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终于冯子材率4万多清军起义反戈。至此西路军平定了大西南。

李健看了西路军的战报。特别是看到杜文秀和冯子材归顺了红军心中欢喜。杜文秀回族人,36岁,自幼学习勤奋,通达汉文经史,也熟悉阿文,十六岁为禀生。18岁那年,清政府挑拨下保山发生回汉互斗事件,残杀回民,杜文秀老少五口惨遭杀害,仅他一人幸免于难。从此和满清结下深仇大恨。咸丰六年(1856年)7月,29岁的杜文秀在巍山大小围埂,组织回民,联合汉、白、彝各族人民起义,他颁布《兴师檄文》,号召义军“除暴安良”,提出“剪除贪官污吏,出民水火,废除苛捐杂税,恢复生产,减轻人民负担,安回安汉。”8月义军攻克大理,9月在大理建立反清政权,他被推为总统兵马大元帅。让李健特别感兴趣的是,杜文秀的施政方略。在大理杜文秀反对民族歧视,提倡民族平等,尊重宗教信仰,在他任用的大司和大议长等军事行政官员中,有很多是汉、白、彝人。他提出回、汉、夷“三教同心,联为一体”。他统军重视纪律,严明法纪,整饬军纪,努力澄清吏治,要求各级军政官员,必须公正廉洁,提出“八不准”:即不准擅杀;不准奸淫;不准勒索扰民;不准受贿枉法;不准压价估买;不准侵吞税款;不准强娶民女;不准滥派夫役。这八不准和红军的三大纪律八项纪律颇为相似。在地方政绩上杜文秀注意发展生产,组织贸易。他组织各地兴修水利,招民垦荒,助民耕牛和种籽,使农民有田地耕种;还组织民众开矿、煮盐,聘请技师教民纺织,发展布匹生产和组织民间商队往来;修通各地驿道桥梁,如在澜沧江上架设“飞龙桥”,沟通滇西以至缅甸的贸易,使滇西各地经济繁荣。李健觉得这个杜文秀是难得的文武双全的人才,加上他是回族人的背景,对将来治理西南,平抚西南民族矛盾极为有利。这就是李健为何如此慷慨的答应杜文秀给予他军政大权于一身,并许诺将来将整个云南交由他管理的原因。李健甚至有打算将来将整个西南都交由他来管理。只是总理王韬对此很有顾虑。

另外,就是45岁的冯子材,对他李健可是如雷贯耳,只是现如今李健暂时倒看不出他有什么出众之处,毕竟和杜文秀这样的人物比起来冯子材真的算不了什么,和红军中的那些将领们比起来更是差远了。他既没有指挥现代陆军的经验,也没有能力指挥红军的海空军部队。

中路军,以黄崇英的2师为主力进攻湖南,由于湖南湘军主力多随曾国藩入江浙作战,都兴阿新编的湘军战斗力低下,红军连战告捷,湖南巡抚刘长祐,提督都兴阿屡战屡败。最后困守长沙不出,黄崇英率军包围,并用重炮轰击长沙城。最终长沙城破,红军占领长沙。都兴阿被大炮击中粉身碎骨,巡抚刘长祐率部突围逃往武汉,突围中中流弹死于乱军之中。

东路军刘永福的3师二击南昌,如今的3师可谓气壮如牛,李健特批刘永福在江西福建就地扩编,在瑞金3师接收了大批的武器装备马匹被服,刘永福在蔡邦道的帮助下将3师扩大了一倍。如今刘永福的3师是第一军三个师中实力最强的。3师共有一个炮兵团,两个骑兵团,一个辎重团,9个步兵团,共13个团。不过李鸿章也没有闲着,他继续收拢溃军,将强城防共事。江西巡抚刘坤一在洞庭湖北部征兵,又募得一万多人,进一步加强了南昌的兵力。虽说江西瑞金一战李鸿章损兵折将,不过他治军有方,手下刘铭传,郭松龄,程学启等人彪悍善战。他的淮军如今是江南清军中战斗力最强的。

刘永福一击南昌不成退兵瑞金,李鸿章乘机南下夺回南昌的南大门抚州。3师二击南昌,2万多人来势汹汹,李鸿章避其锐气又主动放弃了抚州。既然得了抚州,按刘永福的想法,以现在3师的实力完全可以直接攻击南昌。但是蔡邦道担心李鸿章见势不妙率军逃往湖北,或者退往安徽和左宗棠会合。加上情报显示曾格林庆率军已经过了长江,他想将清军在江南最后的主力全歼于江西。于是蔡邦道说服了刘永福和2师黄崇英合作。3师于抚州止步不前,蔡邦道率一个炮兵团,4个步兵团以及师部直属部队正面吸引南昌之敌,吴大海率一个骑兵团一个步兵团配合2师何均昌的2个步兵团清扫鄱阳湖以西,攻取宜春、修水、直至九江。刘永福亲自率4个步兵团一个骑兵团清扫鄱阳湖以东,攻取上饶、乐平、直至景德镇。第四军刘建平率本部一个师由浙江向西进攻以策应刘永福。结果红军几乎未遇任何抵抗,很快就收复了江西大部,3师东西分进合击,成功的实施了战略包抄,南昌几成一座孤城,李鸿章此时即使想逃也不可能了。唯一的悬念是已经过江的曾格林庆下落不明。

在太平洋东岸,北美大地风起云涌,唐城红军和美军在太平洋北美沿岸殊死搏杀着。

汤姆和苍狼率唐城南征部队的主力陆续进入了加利福尼亚和内华达。汤姆率军连克加利福尼亚的萨克拉门托、奥克兰、圣弗朗西斯克(旧金山)、佛雷斯诺。部队进逼洛杉矶。苍狼率印第安骑兵如秋风扫落叶一般纵穿内华达州,他未遇到像样的阻击,顺利的穿越了大盆地,从内华达州的最南端拉斯韦加斯以南插入加利福尼亚州,包抄洛杉矶的侧翼。美军在太平洋海域几乎完全没有海军力量,所以海军也顺利的进抵洛杉矶和长滩海域的港口。港口的海岸炮台和唐城军舰进行了炮战,双方各有损失。于是唐城海军退到外海对大小港口进行了封锁。

加利福尼亚兵团司令格兰特将军一反常态,既没有节节阻击红军,也没有在红军侧翼发动反击,却消极的收缩兵力于洛杉矶附近,在洛杉矶构筑环形防御共事坐以待毙。

李健看完北美的战报,从表面上看一切顺利,可是心中的不安越来越强烈。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警告他,北美的形势微妙。如今格兰特反常的举动更让他担忧。

他不禁抬头看了看同坐在一个车厢里的汉斯,将手中那份北美战报递给了他,汉斯正眺望着车窗外的风景,竟没有回应。李健用手推了推他的肩膀,汉斯这才如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