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风流之铁血兵王-第1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崇祯自己心头清清楚楚,朱杰这样的人,那是可遇不可求的,吴三桂仅仅是一员武将,有将才,但是算不上一个优秀的统帅,秦良玉垂垂老矣,一位龙钟夫人还能打几年仗?只有一个孙传庭也是四处救场,这样下去,绝对是要累死的节奏,难道将这些人都给打压下去,然后自己去御驾亲征?姥姥,朝中这些所谓的君子,特么的就是一群唯恐天下不乱的主儿,老子不收拾几个,他们就不知道天底下,谁才是一言九鼎的老大!

    方岳贡沉声道:“皇上,臣建议可以将奏折暂时压下,诏朱杰即刻还京,待他回京之后,再在朝堂之上,商议此事,如此,有朱杰在,可以为此进行辩论,不然的话,朝中的臣工们群起而攻之,如果皇上就要强行通过这样的奏折的话,只怕朝议汹汹,皇上您也要被折腾的够呛……”

    “召回朱杰?”

    崇祯一愣,旋即犹豫道:“只是,现在虽然闯逆被灭,但是河南与湖广刚刚收复,局势还没有稳定下来,这个时候,召回朱杰,是不是不大合适?一旦闯逆死灰复燃,那可是麻烦的很……”

    方岳贡答道:“皇上,连李自成都死了,李岩归降,宋献策归降,刘宗敏被击毙,刘芳亮与袁宗第同时被擒,闯逆中有影响的贼酋几乎没有一个落网的,即便是想要死灰复燃,也是不可能的,更何况,现在近十万精锐在河南与湖广一带,哪怕是张献忠东进,都别想占到便宜,召朱杰回京,商议国事,才是上策,不然的话,单单是一个奏折,咱们就无法解决的了,您说说到底有几个人能够支持朱杰的这个奏折?只怕除了我们三个人之外,再也找不到第四个人了吧?”

    方岳贡说的不错,谁肯支持?连他们两个都是疑虑重重啊,不要说朱杰忠心耿耿,这不是忠心不忠心的问题,而是这个奏折在挑战整个文官集团对大明朝堂的控制,这是文官集团绝对不允许的,文官集团在土木堡之变以后就再也不能够容忍第二个武将勋贵阶层的出现!

    哪一个人有这样的苗头,那就将是整个文官集团的死敌,这不是一己之敌,而是公敌!

    (本章完)

第350章 异姓封王 与国同休(一)() 
崇祯沉声道:“好吧,拟旨,兵部立即按照花名册,论功行赏,酌情商定各部将领升迁事宜,朱杰统军征讨闯逆,兵锋一出,诸邪辟易,势如破竹,剿灭闯逆,功在社稷,加封朱杰定南侯,召朱杰接旨之日起,即刻归京,着礼部即日起,筹办太庙告祭事宜,朕要亲祭!至于这份奏章,就先留中吧,等待朱杰回京之后再做定夺……”

    两个人连忙谢恩出来。

    “皇上,今日您光忙了,可是忘记了去那边请安了……”

    一旁的曹化淳低声道。

    崇祯一愣,旋即醒悟过来,一拍脑门,苦笑道:“是啊,都是这两个不速之客,将朕给拖住了,走吧,起驾,前往仁寿殿。”

    仁寿殿是懿安皇后的居所,崇祯向来对这位皇嫂尊崇有加,可以说,崇祯能够接替天启帝登上帝位,这位皇嫂可是出了大力气的,没有懿安皇后暗中扶持,崇祯帝想要坐稳龙椅,可是没有那么容易的;而且天启帝与皇后平日里对崇祯都是疼爱有加,天启帝驾崩,皇嫂寡居,崇祯几乎每日都要去请安的。

    很快,在太监宫女的跟随下,崇祯就来到了仁寿殿。

    进入了仁寿殿,懿安皇后张嫣连忙起身,微微一福,微笑道:“皇上,日理万机,操心国事,不用每日来哀家这里的!”

    崇祯连忙答道:“皇嫂说的哪里话,皇上一人冷清,朕如果不勤来探视,岂不是连天伦都忘了,长嫂如母,朕岂敢有悖人伦?”

    张嫣连忙命人给崇祯搬过座椅,请皇上坐下,方才问道:“皇上传话要过来看看,是不是遇到了什么事情,方才给耽延了?如果皇上忙得话,实在不必将精力放在哀家身上,不值当的!”

    崇祯笑笑,答道:“还不是剿贼的事情?下午时分,朕正要过来,结果孙传庭跟方岳贡联袂入宫送来捷报,河南巡抚朱杰的六百里加急捷报,这个小子还真的不含糊,轻轻松松,就将二十万闯贼给剿灭了,这才多长时间,从他出京,到现在也不过方才几个月的时间吧……”

    张嫣连忙起身道:“那哀家可是要恭贺皇上又得一位中流砥柱了,大明中兴有望了啊……”

    崇祯点点头,答道:“确实是一个中流砥柱,只是,这个中流砥柱太年轻了,年轻气盛啊,做起事情来,未免急躁了一些……”

    张嫣看看崇祯,问道:“年轻?这个朱杰年纪有多大?总不会吴三桂还要年轻吧?”

    其他人,张嫣不是很清楚,但是,张嫣却是知晓吴三桂,弱冠之年,就已经是辽东总兵了,算得上年少有为了,也是近年来大明朝难得的人才了……

    不过,现在吴三桂也已经不算小了,十年蹉跎,如今已经三十多岁了,依旧只是一个总兵而已。

    “吴三桂?”

    崇祯苦笑道:“吴三桂像他这么大的时候,也不过刚刚崭露头角而已,如果没有记错的话,这个小子今年应该是二十三岁了吧,以河南巡抚的身份兼任总兵,一举将闯逆剿灭,收复河南与湖广所有被流匪占领的区域,连李自成都给他给斩杀了,皇嫂,您说朕应该怎么封赏他?”

    张嫣长大了檀口,满心震骇,不要说吴三桂,从古至今,又有几个人能够在二十二三岁的年龄,统帅千军万马,将纵横中原近二十年的心腹大患给剿灭了?这样的功绩、年纪,只怕也只有一年多年前的霍去病能够与其相提并论了吧?

    “这可怎么说的!”

    张嫣震惊道:“皇上,围剿了李自成,怎么封赏都不为过啊,这么年轻,就有如此作为,这可是未来大明朝五十年的保障!当初不管是卢象升,还是孙传庭亦或是洪承畴等人,哪一个不是因为击败了李自成,一路从中层官员,一步步走到了尚书、少保、督师的位置?更何况他还一口气将李自成都给斩杀了?”

    崇祯点点头,答道:“朕也是这么认为的,可是,偏偏这个朱杰起于草莽,是孙传庭从大战中发现的,既不是进士,又不是举人,当一个总兵,也许没有什么,可是要让成为尚书,或者督师,只怕朝堂上的诸公不会答应啊,大明开国至今,可是从来没有这样的先例,一个将领掌控着千军万马,对于朝廷来说,太危险了,虽然朕万分的信重他,但是祖宗规制,不是那么容易破坏的,朝堂的大臣们也绝对不会同意的……”

    张嫣撇撇嘴,轻哼道:“皇上,谁说大明开国至今,都是文人统兵的?徐大是进士吗?常遇春是举人吗?蓝玉是秀才吗?但是这些人哪一个不是统率着千军万马?怎么到了朱杰这里就不行了?”

    崇祯脸色一黑,苦笑道:“皇嫂,您说的这些可都是开国元勋啊,跟随着太祖皇帝一步步打天下的,朱杰能够跟他们相提并论?成祖皇帝以后,还有那个武将如此过?”

    张嫣叹口气,答道:“皇上,你皇兄当初就是因为什么都不会做,什么都不敢做,瞻前顾后,才酿出了魏阉一党的大祸,几乎一发不可收拾;你登基以来,可是比你皇兄强多了,魏忠贤那么权势滔天,不也被你轻易的推倒了吗?您当初的那气魄哪里去了?不就是让朱杰更进一步吗?有何不可?是能力不足吗?不是吧,没有能力的人能够这么快将闯逆给剿了?是军功不够吗?光复河南、湖广,斩杀李自成,这算得上盖世奇勋了吧?他诚然不是开国元勋,但是这份功绩比之开国元勋也不差了吧?皇上,国事倾颓之际,哪里还有那么多的顾忌?人才对于您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崇祯连忙站起身来,躬身道:“皇嫂一言振聋发聩,令朕茅塞顿开,朕多谢皇嫂提醒了!朕一定铭记于心!”

    张嫣点点头,答道:“皇上,哀家知道你也有难处,朝中的臣子们一旦发起疯来,可是不管那么多,脾气又臭又硬,这样吧,等到朱杰回京的时候,哀家赐宴,以示嘉奖,总可以住你一臂之力了吧。”

    。

    (本章完)

第351章 异姓封王 与国同休(二)() 
闯逆被歼,震动的可是不止京城而已,连关外的满洲都已经震动了。

    得到消息的多尔衮脸色铁青,实在是没有想到这个朱杰的速度竟然这么快,这才几个月,朱杰竟然就已经将纵横中原近二十年的李自成给消灭了,速度未免太快了啊,这个李自成都没有给朱杰带来丝毫的压力,一路势如破竹啊,就从开封一路打到了湖广境内!

    “加快步伐,必须加快步伐了,如果在这样拖延下去,让大明朝缓过这口劲儿来的话,那未来日子难过的可就是满洲八旗了……”

    多尔衮口中喃喃的说着。

    这些日子以来,多尔衮也没有闲着,一直在紧锣密鼓的忙活着兵伐中原的事情,最首先的就是搞掂吴三桂!

    陈演给多尔衮出的计策,出动降将祖大寿,不管是威逼,还是利诱,亦或是栽赃陷害,无论什么手段都必须拿下吴三桂,只有拿下了吴三桂,大明朝方才能够门户大开,让清军真正的长驱直入!

    多尔衮第一时间,就召见了祖大寿。

    祖大寿对于多尔衮的召见,多少有些诧异,虽然自己掌管着汉军一旗的兵力,但是跟摄政王,也说不上多亲密,特别是自己可是先皇招降的,更是不受多尔衮待见,不过诧异归诧异,祖大寿还是跟随着侍卫老老实实的来到了摄政王府。

    “臣祖大寿参见摄政王!”

    祖大寿一抖袍袖,单膝跪地,打个千,叫道。

    “起来吧,祖大人,不必客气,来人,给祖大人上茶!”

    多尔衮毕竟是有求于人,自然是对祖大寿要客气些。

    祖大寿有些受宠若惊,连声道谢:“摄政王,不知道您叫臣来,所为何事?难道最近有什么战事?”

    多尔衮摇摇头,答道:“非也,非也,祖大人此次请你过来是有一事相询,同时,还要请祖大人帮个忙……”

    祖大寿心头踏实了一些,连忙躬身道:“摄政王客气了,有什么需要尽管吩咐,臣竭尽全力去办就是……”

    多尔衮问道:“祖大人,听说山海关总兵吴三桂,是你的亲外甥?”

    祖大寿心头一惊,擦了,这个时候,摄政王怎么突然问起了这样的事情?难道是要收拾自己?这个问题可是可大可小,大了说,大明国的重将跟你这么亲密的关系,一旦引诱你反水,那怎么干?小了说,两国交兵,各为其主,也算不了多大点事。

    祖大寿小心翼翼的答道:“回摄政王,确实如此,吴三桂是臣的亲外甥,他的母亲是臣的胞妹,我们当初同属辽东的军旅世家,辽东望族,两个家族通婚很是频繁,而且当初有一段时间,吴三桂在臣的军中从军过呢。”

    “哈哈哈……”

    多尔衮笑道:“祖大人,不要那么紧张,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当初先皇怎么器重你,我多尔衮也绝对会怎么器重你的。既然如你所说,你跟这个吴三桂的关系很是亲密了?”

    祖大寿渐渐放松下来,笑道:“不瞒摄政王说,这个吴三桂的骑术都是跟着臣学的呢,弓箭也是一样,只不过,这个小真的是一个天才,仅仅三两年的时间,就已经超过了臣了,不论马上步下,刀枪剑戟,每一样都是出类拔萃的,我想即便是在满洲八旗之中能够胜过吴三桂的都屈指可数,一直到他接替他父亲吴襄的总兵职位,一支就追随臣的身旁,直到成为臣军中的参将,可以说我是他半个父亲也不为过……”

    多尔衮心头大喜,两个人的关系越紧密越好啊,只有关系越紧密,才有可能将吴三桂给拉过来!

    “祖大人,如果让你出面劝降吴三桂,你认为你有把握吗?”

    额……

    祖大寿的脑袋嗡嗡直响,没有想到多尔衮竟然会将这样的一个任务交到自己的身上,策反吴三桂!要知道,吴三桂可是山海关的总兵啊,位置之重,整个大明无人能出其右!连最近那个声望如日中天的朱杰都绝对比不上吴三桂的这个山海关总兵的位子,这是大明朝抵御满洲八旗的最后一道防线,责任之重,超乎想象!

    “摄政王,这个、这个,臣可是没有把握,毕竟大明朝对吴三桂可是不薄啊,吴三桂二十一岁就已经出任总兵了,这在大明朝开国以来的两百多年的历史里,都罕见的很,吴襄连番作奸犯科,即便是被下狱,都没有杀他,还不是崇祯皇帝看在吴三桂的面子上饶了他一回?这样的恩遇,想要让吴三桂倒戈投降,可是没有那么容易……”

    多尔衮摇摇头,问道:“如果我告诉你,现在吴襄已经死了呢,已经死在了崇祯跟朱杰的手里了呢?”

    “什么?”

    祖大寿登时站了起来,吴襄,自己那个便宜姐夫,竟然已经被崇祯跟朱杰给斩杀了,怎么可能!!

    “摄政王,这、这事真的?”

    多尔衮点点头,答道:“千真万确,怎么样?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你认为如何?”

    祖大寿眉头紧皱,的确,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啊,吴三桂能够忍得了?难说的很!

    “摄政王,这个吴三桂本事不小,是一个帅才,可是他的名利心也重得很,一句话,没有实实在在的利益在,让他叛降,臣以为把握不大,不过,摄政王如果能够开出足够的条件来,倒也不是不可以一试……”

    多尔衮嘿嘿笑道:“祖大人,怎么,你怕我让你空着手去?放心吧,一句话,告诉吴三桂,只要他愿意投降大清朝,在大清入关的时候,突然献城投降,将清军引入山海关,那本王就亲自奉他为异姓王,允许他在关内永镇一方,世世代代,绝不断绝!”

    列土封疆,异姓封王,与国同休!

    祖大寿差点没有晕过去,这个摄政王还真的敢说啊,这么大的诱惑,可以说,这是一个外臣能够拿到的最大的荣誉了!即便是开国重臣,也难以获得如此殊荣啊!

    “摄政王,果真如此,臣有至少八成的把握可以拿下吴三桂!”

    (本章完)

第352章 问计宁完我() 
为了能够拿下吴三桂,多尔衮可谓是下了血本,只让祖大寿带着两名随从,携带着万两黄金,亲自前往山海关面见吴三桂。

    一万两黄金!

    只怕整个大清国这个时候,都拿不出几个一万两来!

    祖大寿一路来到了密云,翻越了长城,绕进了关内,如果说千军万马进来不容易的话,祖大寿要进来,那简直轻而易举,要知道祖大寿担任辽东的总兵官,超过了三十年,对于辽东京畿一带,熟悉的不能在熟悉了,哪怕是闭着眼睛,都能够从长城上翻阅过去,而不被明军发现。

    至于进入山海关,那就更简单了,拿出点银子来,就可以进入了,更何况还是要入关求见吴三桂。

    当祖大寿见到了吴三桂的时候,吴三桂着实吓了一跳,祖大寿,自己的亲舅舅!

    “舅父!你!怎么是你!”

    吴三桂挥手让所有的人出去,命令心腹将外面守了一个水泄不通,方才说道。

    祖大寿苦笑道:“怎么不是我?为了能够见你一面,这一路上,我可是吃尽了苦头了……”

    吴三桂连忙问道:“舅父,你不是已经投降了满洲了吗?怎么,怎么又一次跑回关内了,这要是传了出去,你还要不要脑袋了?”

    祖大寿叹口气道:“没有办法,奉命而来,也不是我想不来,就可以不来的!”

    吴三桂一愣,旋即沉默了下来,奉命而来,前来见自己,祖大寿的来意,已经是显而易见了。

    祖大寿也不说话,命令两个随从将携带而来的五个箱子全部打开,黄澄澄的一片,全部都是金砖!

    “长伯,这是一万两黄金!怎么样,多尔衮的手笔足够大吧?”

    祖大寿苦笑道。

    嘶……

    吴三桂倒吸了一口凉气,黄金一万两!黄金一万两啊!虽然折合成白银,也就是十万两,自己勉强也能够拿得出来,但是,要知道,上万两的黄金,那是可遇不可求的,有价无市,整个大明朝,也没有几个人能够拿出一万两的黄金来!大手笔,绝对的大手笔!

    “舅父,你这是……”

    祖大寿答道:“很简单,这是多尔衮给你的见面礼,让我出面劝降于你,你父亲的事情,我也已经知道了,虽然他做的有些过分,然则,父仇不共戴天啊,如此大仇,你能够忍得下?”

    吴三桂一阵默然,黯然道:“忍不下又能如何?杀他的可是天子,皇上啊!我能怎么办?起兵造反?即便是关宁铁骑战力无双,也绝对无法拿下北京城的,只要坚持上十天半个月的,京畿一带的十万兵力就会齐集北京城下,造反只能将吴家一家老下,连带着关宁铁骑全部葬送了!”

    “可是,如果大清国做你的后盾呢?”

    祖大寿沉声道,“借助十万八旗精锐,只要你打开山海关,我相信,北京城旦夕可下!”

    吴三桂眼神一凝,淡淡答道:“舅父,一万两黄金,就打算让我叛国投敌,做那个千古罪人?”

    哈哈哈……

    祖大寿大笑道,“长伯,你说什么呢?一万两黄金,虽然是一个天文数字,但是岂能成为我们决断的筹码?”

    吴三桂脸色稍稍缓和下来,说道:“舅父,那多尔衮还给开出了什么条件?”

    祖大寿郑重道:“列土封疆,异姓封王,与国同休,这个份量足够重吗?”

    吴三桂真的震惊了,列土封疆,异姓封王,与国同休!从古至今,一个外姓人,想要得到这八个字,都是难如登天,有的甚至自开国到灭国,都从来没有出现过!

    大明朝不就是如此吗?列土封疆从来没有出现过,异姓封王,倒是有,但是,那也是死后的追赠,哀荣,一旦自己同意的话,那自己可就是五百年来的第一人了!位极人臣,无以复加!

    “舅父,多尔衮真的是这么说的?”

    半晌,吴三桂方才开口问道。

    祖大寿点点头,答道:“半字不差!”

    吴三桂眼中精光闪烁,怦然心动,何去何从?留在大明,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