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风流之铁血兵王-第3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杰冷哼道:“即便是处置不公,那也是朕处置的,与朝臣何干?你看看这些奏章,径直将矛头指向了幼玄与宪之,两位大人人品如何,世人皆知,他们到底是要清君侧,还是要清楚朕这个皇帝?一群狂妄无知的混蛋,自大狂!朕如果不重惩,以后动辄要清君侧,这还了得?”

    徐一帆急忙跪倒在地,连声请罪,同时向着一旁的段暄使眼色。

    段暄现在的心头都已经跳成一个了,皇上发怒,天威军所有的将士都会心惊胆战,这淫威早在通州镇成立之初,就已经给所有的将领都灌输的满满的了,不要说段暄,哪怕是秦牧风、查栓等人,看到朱杰发怒,都会心头发颤。

    段暄连忙跪倒在地,急声道:“皇上,这您、您可怪不得弟兄们啊,当初这规矩可是您定的啊,通州镇成立之初,您就给立下了规矩——没事,一起狂,有事了,一起扛,您的兵就是不能扔下任何一个兄弟啊……”

    段暄这段话就是徐一帆交代给他的,用来分胜负的关键一笔,段暄胆战心惊,差点给忘记了,现在皇上大怒,急忙忙的说了出来。

    朱杰登时沉默了下来,不错,这一次秦牧风受了这么大的委屈,如果弟兄们不为他两肋插刀,那就不是同生共死的兄弟了,特么的,当初给他们立下了这个抽规矩,用来凝聚天威军人心的,现在倒好,成了他们的护身符了,可是,谁又能够想得到自己这么快就当上皇帝了呢?

    朱杰真的没有想过称王称霸,位及九五之尊,只不过时势造英雄,大势将自己一步步的推上来而已。

    “唉……”

    朱杰发出一声叹息,无奈道:“好吧,徐一帆,这可是最后一次,你们现在都已近不是当年的参将、游击乃至都司将军了,现在你们动辄就是尚书、督师或者总兵,权倾一方,热血与义气是好事,但是如果到了这个地步,还不懂得修身养性,日后呢,这些人里面就你一个懂事的,你可不要辜负了朕的希望,什么清君侧,来人,立即传旨给各镇总兵,严厉斥责,命各部不得轻动,所有涉事将领罚俸三月,如若再犯,严惩不贷!”

    本章完

    

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各打五十大板() 
“皇上,这、这就完了?”

    一旁的徐一帆问道。

    朱杰狠狠的瞪了徐一帆一眼,喝道:“还有你呢,你,徐一帆,罚俸一年,从今天起,除非遇有战事,天威军以及南京三镇京营,尽皆不得动用情报部的传讯系统!”

    徐一帆轻轻吐了一下舌头,侥幸啊,一年俸禄,就是罚十年俸禄,也值了,反正是这口气出来了。

    从现在开始,没有哪一个文臣跟勋贵再敢跟将门无端启衅了,一旦开战,这些人就是鱼死网破啊,打一个就会出来一窝,谁特么的惹得起?看看现在的黄道周跟史可法,两位大佬有着这么多的帮手相助都被搞得灰头土脸,连首辅孙传庭都束手无策,惹不起,绝对惹不起,这就是一个随时爆炸的火药库!

    “高杰,段暄,你们两个,罚俸三月,闭门思过一个月,以后给朕老实一点!”

    朱杰恨声道,这件事情,毫无疑问都是这两个人给捅出来的啊,结果将事情弄得越来越大,差点都不知道该如何收场了。

    “启奏万岁,朝中除了如此巨大的纰漏,臣作为首辅大臣,责无旁贷,职责有亏,臣请皇上降罪!请皇上免去臣首辅的职位,另选贤能。”

    将门的事情都处理完了,孙传庭不得不站出来,亲自向皇上请罪,这个锅背的有点冤啊,两大势力大打出手,自己不偏不倚,结果还是留下了把柄,差点闹出大乱子,不过,这也是自己能力跟威望不足的表现啊,还能说什么?现在也只能自动站出来请罪,然后再为朝堂上的这些人求情了,涉及到的人太多了,这要是全部都给处置了,整个朝政运作都要受到巨大的影响。

    “行了,白谷,这件事情虽然你中间调节不利,但是也足够你为难的了,朕不怪你,至于请辞首辅,那就罢了吧,这满朝文武,除了你孙白谷之外,还有谁有资格做这个位子?”

    朱杰闻言安抚道,没办法,其他人要么能力不足,要么资历不够,首辅这个位置可不是那么容易坐上去的,必须能够足以服众的,君不见,原来李岩独揽朝政的时候,差点被群臣给逼死吗?哪怕是能力再强,资历不够,也绝对坐不稳这个位置。

    “启奏万岁,臣史可法身负监察重责,能力不足,致使朝中贪污盛行、公器私用,却将眼光执着于党派之争,臣有罪,臣请皇上降罪!”

    史可法依旧跪在地上,看到孙传庭请罪,自己自然也不能干戳着,愧声说道。

    朱杰深深叹了一口气,自己能怎么样?督察院是必须要放置两个敢于谏言的诤臣的,不消说,现在朝中最合适的人选就是黄道周跟史可法,两个人都是铮铮铁骨,刚正不阿,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两个人都是正统的儒家子弟,根深蒂固,但凡自己的决定与儒家利益有些冲突,他们两个人就会全力进谏,实在是让人无语了,这一次纳妃的事情不就是如此吗?这是自己给自己带上的紧箍咒啊!

    罢了,现在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希望经过了这一次的巨大动荡,黄道周跟史可法能够改变一些观念,不要继续如此古板了。

    “宪之,这一次,你的确让朕有些失望了,不是因为你失察,而是因为你太过执着于党派之争,浑然不顾忌家国天下的利益,看看白谷,你们一样都是进士出身,朕纳一个妃子,你们群起反对,这不怪你们,华夷有别,让你们一下子接受,确实是难为你们了,但是为了所有文臣的利益,全力打压这些将领,就是你们的不对了,难道将这些将领们一个个都砍了脑袋,文臣一家独大,就是好事情吗?你们这是要陷朕与不义啊,没有牧风他们这些人浴血奋战,大明的江山早就支离破碎,被满洲鞑子给攻陷了,看看钟岳,为了胜利,差一点就死在城头了,这条命都是千辛万苦,方才捡回来的,他们与朕一同打天下,自然就要与朕一同共天下,在朕的心里,永远没有文武之分,忠于国事的,就是真的好臣子,朕的臂膀手足……”

    史可法满脸羞惭,低声道:“皇上,臣知错了……”

    朱杰叹口气,答道:“好了,你也别跪着了,如今幼玄有伤在身,短期内无法视事,这督察院可就全都交在你的手里了,你们御史的职责是监察官员是否职责有亏,是否尸位素餐,是澄清吏治,降罪就免了,记住了,澄清吏治,监察四方,这是你们督察院的职责,宪之,共勉吧!”

    朱杰宽宥了孙传庭与史可法,可是眼前的这些臣子,他是不打算轻轻放过了,人家史可法、黄道周立身甚正,不管是公德,还是私德,都没有可以指摘之处,朱杰自然舍不得处置他们,但是这些人就不一样了,一个个花花肠子塞满了一肚子,不收拾他们,这澄清吏治就是一句笑谈!

    “段承志,你真的让朕很惊讶,很是惊讶,貌似你这些年来,参奏的官员可不再少数吧?可是,你这一箩筐的毛病,在参劾同僚的时候,你就没有感受到羞愧?收受贿赂,不下三十万两之巨,贪污不下五万两,一个刑部侍郎,就有如此的贪婪之心,你在刑讯之时,可是对得起公正廉明四个字?”

    朱杰恨声道。

    如今的段承志刚刚从昏厥之中清醒过来,还没有来得及喊冤,就被奏章上的内容给吓傻了,按照参奏的罪行,自己够死两回的了啊……

    朱杰不再理会段承志,喝道:“传旨,所有被参劾的官员,交由三法司会审,情节轻者,降职留用,抄没非法所得,罚俸一年;情节重者,按律治罪,贬官、流放,贪污受贿,超过白银二十万两者,赐死;身背无辜人命者,斩监侯;两者皆犯者,斩立决!三法司一月之内,处置完毕,专折送御前;传旨,册封大玉儿为玉贵妃,诏入后宫,安置于慈宁宫,此事就此作罢,六部及其他各司官员空缺,由吏部推荐,交由内阁朝议补缺。”

    本章完

    

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一次性补偿() 
朝廷的事务,处理完毕,朱杰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将大玉儿迎入宫中了。

    这一次,没有人再敢阻挡了,这一次的动静搞得实在是太大了,满朝文武,不论对错,被处置的官员高达七十余人,最次的都是从三品的大员,甚至还有几位超品的公候勋贵,这个时候再去找皇上的晦气,那人头能不能呆在脖子上,都难说的狠了。。

    当年朱杰曾经允诺过,要亲自率领十万雄师迎接大玉儿,现在是没有办法满足大玉儿的愿望了。

    为了弥补缺憾,朱杰亲自带着孙传庭、徐一帆、高杰以及赵正航、段暄等朝中重臣来到了驿馆,为了这一次迎接,朱杰一口气调动了天威军第二镇的所有骑兵,摆出了巨大的阵仗,将大玉儿迎入紫禁城。

    这个中兴大明的皇帝,好不容易胡来一次,再加上朝堂之上刚刚发生了一场巨大的地震,没有人再敢在这件事情上扫兴了,礼部尚书高弘图亲自主持礼节,将大玉儿送入了慈宁宫。

    慈宁宫中,林岚等三姐妹同样是一副宫装,等待着大玉儿的到来,在慈宁宫举行了礼节与盛宴之后,臣子退去,朱杰终于可以看一眼,想了数年的大玉儿了。

    朱杰微微带着醺意,仔细的打量着大玉儿。

    比之四年前,如今的大玉儿更增添了三分成熟风韵,英气不减当年,只是,多日来的舟车劳顿,幼子又断送了性命,使得大玉儿倒是清瘦了不少。

    “玉儿,这一路可是辛苦你了……”

    朱杰喃喃道。

    大玉儿嫣然一笑,答道:“皇上,辛苦倒在其次,只是,皇上说的可是亲自到满洲迎娶臣妾的,这一次可是违背了您的诺言了……”

    朱杰干笑一声,答道:“这可怪不得朕,谁叫你不在盛京老老实实的等着朕?你如果老老实实在盛京养尊处优,朕自然是要亲自拿下盛京城的,可惜,你一路被济尔哈朗等人挟裹到了漠南,如果不是宋佳行,你现在流落到哪里,朕都保证不了呢!”

    大玉儿眉头微蹙,轻轻叹息道:“这一次可是要多谢佳行将军了,没有他,也许臣妾真的要命丧漠南了,没有想到,宋将军除了做一个斥候之外,还是一个能言善辩的纵横之士!”

    “嘿嘿,佳行的本事那是没的说,朕手上为数不多的全才人物啊,罢了,朕虽然没有办法满足你亲率大军迎娶你的愿望,那就换一个愿望吧,只要玉儿说出来,朕一定想方设法满足你!”

    大玉儿轻声道:“皇上,不管怎样,福临都是臣妾的子嗣,还请皇上能够将其骸骨送回盛京安葬;还有,臣妾为余下满洲数十万民众请命,还请皇上有好生之德,不要枉杀无辜。”

    朱杰笑了,答道:“这两件事情好说,福临,朕就赠他如意王,按照大明郡王规格,安葬在盛京城外;至于满洲的这些普通民众,朕本来就没有打算处置他们,现在满洲已经成为大明的疆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他们都是朕的子民,只要他们不闹事,那就没有人会无辜丧生,朕会传旨给李定国,只要能够收复满洲万里白山黑水,就不要多造杀孽!如何!”

    “臣妾代福临与满洲臣民谢过皇上的恩典!”

    大玉儿虽然不是满洲人,但是毕竟满洲的主母,能够为这些臣民乞一条活路,自然是要不遗余力了。

    “好了,你我之间还要这么客气?玉儿,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我们三四年不见,那就等于过了三生三世啊,好不容易相聚,岂能不重温旧梦?”

    朱杰嘿嘿笑道,说着话,一把将大玉儿揽入怀中,向着大玉儿吻去。

    “嘤咛……”

    大玉儿口中发出一声娇滴滴的呢喃,软软的倒在了朱杰怀里,自己热切的思念着朱杰,三年多的时间,无日无夜不在想念,想念着这个身躯雄壮,满是英雄气概的盖世天骄,如今终于再度到了一起,心头所有的怨念、思念,全部都化作了乌有,脑海中一片空白,只想着能够这辈子再也不跟眼前的男人分开了。

    红烛高烧,朱杰缓缓的将大玉儿身上的衣衫一件件褪去,一具美到极致的娇躯暴露在了自己的眼中,朱杰合身将大玉儿压在了身下……

    一夜风流,雨住云收,外面已经是天色见亮。

    “皇上,这紫禁城这么大,您真的就三位妃子吗?人们不都说大明的皇帝都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吗?”

    大玉儿躺在朱杰怀里,葱葱玉指在朱杰胸前轻轻的划着,娇声问道。

    朱杰笑道:“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那也只是传说而已,但凡一位有作为的勤政皇帝,哪里有精力跟时间去照顾这七十二嫔妃?雨露均沾的话,哪怕是朕,也要累得半死了,先帝在日,嫔妃更少,每日里批阅奏章都要到半夜,有的时候甚至是和衣而卧,皇帝啊,哪里有外人想想的那么轻松自在?”

    “可是,我的皇上却不是这样啊,您才华盖世,哪怕是天大的事情,都难不住你,论起精力来,只怕您到了五十岁的时候,依旧可以生龙活虎呢,看看这一晚上,您折腾了臣妾多少次?”

    大玉儿调笑道。

    “哈哈,久旱逢甘霖啊,玉儿,朕如果不一次性的将这三年的分别一次性给补偿回来,你能够放的过朕?”

    朱杰大笑道,“嗯,还差一次呢,这才五次,远远不够,我们还要再来一次!”

    说着话,朱杰一翻身,再度将大玉儿压在了身下!

    “哎呦!皇上,不行了,臣妾可是招架不住了!”

    大玉儿惊叫一声,哀叹连连,眼前的这个家伙,比之数年前那一次,还要勇猛,当真是一头猛虎啊,比满洲最凶猛的东北虎还要凶猛,索求无度,自己这一次可是要惨了!

    好不容易,朱杰方才放过了大玉儿。

    到了现在,大玉儿如同一滩烂泥一般,浑身酥麻无力,彻底动弹不得了。

    “嗯,皇上,现在三位妹子都已经为你诞下龙子了,臣妾也要,臣妾也要为你增添几位小殿下!”

    大玉儿流露出了鉴定的眼神,喃喃说道。

    本章完

    

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科举之变() 
这一次,三法司爆发出来的审讯效率,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即便是三法司的要员也缺少了好几位。

    刑部、大理寺再加上督察院,如今大理寺少了一位正卿,刑部少了一位侍郎,两名郎中,督察院少了一位副都御史,七位监察御史,两位给事中,多数职位空缺,即便是如此,依旧是审讯神速,四十七人得到了应有的惩处,其中三人被判斩立决,七人斩监侯,十五人革职流放,其余人等被降职留用或者降职贬出京城任职。

    经过这一番折腾,一下子朝中十部空缺出来了大量的职位,如果不能快速填充各个职位的空缺,很显然,将严重影响朝廷的运转,而且宋应星、毕懋康年事已高,屡次请求辞去官职,告老还乡,那空缺的职位就更高了。

    朱杰不得不下旨,提前将李岩等人召回京城,重新部署朝廷布局。

    首先,重新组建内阁——孙传庭为首辅,李岩、徐一帆、史可法、黄宗羲进入内阁,处置朝堂日常事务;紧接着委任十三部尚书。

    李岩出任吏部尚书,掌管朝廷官员考核、升迁、奖惩;

    徐一帆出任兵部尚书,统领朝廷所有兵力,查栓出任兵部左侍郎兼任水师总督,掌管大明帝国舰队;

    史可法出任刑部尚书,掌管全国刑狱诉讼;杨廷枢为督察院左都御史,掌管官员监察以及刑狱案件复核;

    黄宗羲为顺天府尹兼任户部尚书,掌管大明国库财政,同时将兴业银行总部移驻京城,黄宗会为兴业银行督办兼任户部左侍郎;

    茅元仪任工部尚书,掌管全国工程、水利修建以及兵器制造,将京城与南京火器局、兵仗局合并,筹建大明兵工厂,毕登辅以工部侍郎兼任;

    高杰依旧担任情报部尚书,掌管大明内外情报收集整理事务;

    高弘图担任礼部尚书兼理各国蕃务;

    方以智调任教务部尚书,铜官大明教育与科考事务;

    朱舜水调任商务部尚书负责大明工商以及贸易事务;

    侯方域出任税务部尚书,负责全国税收以及海关税收事务;

    除了这些,袁继咸代替原来的李岩,就任南直隶总督,统摄南直隶政务,顾炎武升任浙江巡抚。

    同时为了能够循环利用,毕懋康与宋应星虽然从尚书的位子上退了下来,两个人在京城受命筹建顺天书院,与应天书院,一南一北,开始大力兴办教学,特别是自然科学,这可是朱杰一向都万分重视的,现在关内局势稳定下来,自然要发力了。

    当然这些变化,还只能算是朝廷人员的一般调动,但是,朱杰要做的可是不止这些。

    内阁的成员刚刚到齐,朱杰又拿出了一项巨大的变动,改革科举!

    从明年起,朝廷废除八股取士,科举考试的范围不在局限于四书,而是将诸子百家尽皆纳入,体裁也不在局限于八股形式,倡导自由发挥,更是取消了字数限制,同时将参加科举的士子从儒生扩大为文科、工科、农科、商科、算科,只要是人才,都可以参与科举,朝廷量才录用。

    主意刚刚提出来,内阁的几个人就都蒙圈了,没有想到,刚刚安生一个月的时间,皇上就又出幺蛾子了啊……

    这一次,连徐一帆都有些无奈了,改革科举,他倒是没有什么具体的意见,不过,也需要徐徐推进啊,一上来就大刀阔斧的推进,这是很容易失败的,当年的王安石变法,就是因为太过激进,导致变法失败的。

    孙传庭苦笑道:“皇上,科举制可是实行了上千年了,如此革新,亘古未见,利弊如何,可是难以预见啊,现在朝廷刚刚安顿下来,实在是不已大动干戈啊……”

    “不宜大动干戈?”

    朱杰笑道:“白谷,朕只问你,以工部为例,工部的这些官员,大多都是科举上来的,试问有几个人懂得水利?有几个人懂得火器,有几个人懂得农时?如果工部的人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