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张辽新传-第1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虽然那些野人的实力实在是很差,不过也聊胜于无,让老大解解馋吧!”

“也是啊。咱们水军确实憋得够呛。就说咱们的战舰,最大的一种远不是南方的水军能够相比的,只要咱们下去三、五艘,就能将南方的水军彻底掀翻。可如此实力,却始终捞不着仗打,别说老大郁闷,咱们兄弟又几个不郁闷的!”

“现在这种战舰已经不造了,张将军说现在的规模要轮流控制黄河和长江已经不成问题,需要的只是中小型的辅助战舰和大型的运输船,可以配合我们的大型战舰作战并将军队送到对岸。而且经过幽州一役,我相信将来我军北上南下之时,都会用水军运送军队在敌后登陆的战法,那时候,我们水军岂会无仗可打?咝!好冷!”丁奉将身上的披风裹裹紧。

“哦?承渊,张将军可是很看重你的,你是否听到过什么内幕消息,说来听听。”

“内幕?我这里可没有内幕消息,曹公欲扫平天下已不是秘密,北上南下也是预料之中,唯一保密的不过是时间问题。你想想,北上南下,哪一样能少得了我们水军?”

“也是,黄河,长江,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过去的。”

“我还听张将军说过,沿着大陆线南下可到达日南郡,然后绕过陆地西进,还有广阔的海洋和陆地,那里也有建立了千年的国度,听说有甘英抵达过的安息国和他未曾到过的大秦帝国,不过张将军说那应该叫罗马帝国。将来曹公扫平天下后,我就想驾船向西,去看看张将军说的这些个地方,我要比甘英走的更远……”

第229章 军制改革开始

临淄城中的州牧府,自从张辽由高密回到临淄后,他就将曹海、赵虎等青州军中的所有校尉和部分司马级军官统统叫到一起,并将已经抄好了数十个备份的军制改革方案的手稿交到他们手中,让他们这些中级军官先统一思路。

张辽深知改革的难处。商鞅变法虽然让秦国强大起来,却为此送掉了自己的性命。王安石变法,却最终让大宋朝廷变成了党争之地。清末维新变法,还是变成了一场血腥的屠杀。就连后世的改革开放,那也是一步一停,走两步退一步,直到十余年后方才放手改革。原因不过是不同利益集团的诉求而已。虽然他的这个改革涉及面很小,青州军中他也有着绝对的威信,但因为他的改革是要推广到整个曹军的,所以他必须小心翼翼。而青州军中如今除了张辽就没有了将军一级的将领,也只有水军那里还有甘宁这样一个中郎将,而这群军官们身后也各有各的利益团体,就成为了张辽试水的最佳人选。

再说了,他在青州的新政是因为青州真正的豪门已经因为黄巾的缘故而死的死、散的散,那些小家族则被他拉进了利益共同体,朝廷中和青州有联系的官员也不敢再强势的曹军面前出头,这才让他的青州新政顺利实施。可张辽还想着改革官制,这就势必要触及官僚世家的切身利益,所以他不得不慎重对待。

“将军,我如今是校尉,若是照着将军的方案,我的铠甲左胸可以缀上两颗金色的四角星喽?”曹海有些兴奋的问道。

张辽之所以先从军中开始就是因为青州军中的军官大多都是年轻人,既然都是热血沸腾又好面子的年纪,自然会对这种新鲜的,拉风的东西感兴趣。张辽的算计果然没错,曹海并没有对这份方案发出质询,反而更关心实施以后他那身拉风的新甲。

张辽见到曹海这个军中人缘极好的曹家子弟也没有反对他的方案,就知道至少军中的世家子弟那里不会有问题了,而寒门子弟和行伍出身的军官更不会反对,单一个提高武将地位的理由就足以让他们支持自己。

曹海的问题显然是牵动这大部分军官的心思,这也没办法,能做到司马一级的军官都必须有一定的独立领兵作战的能力,而在这个知识被少部分人垄断的时代,唯有世家子弟能够在少年时大量的接触兵书,而行伍出身的士兵甚至连字都认不全,这也限制了他们向中高级军官的位置上升迁。所以军中司马以上的军官中世家子弟就有过半,剩下的也都是寒门出身,老行伍并不多。

“怎么,你们就没有什么反对的意见?”张辽和这些人也都是开惯了玩笑的,故而笑呵呵的说道。

“这能有什么意见?将军之法足以让如今那乱七八糟的军职被彻底理清,也省得有时候咱们这些校尉和那什么裨将、牙将的被别人认错。”说话的人叫夏侯平,是夏侯惇的族子,如今在军中为步兵司马,作战风格凶猛,颇有夏侯惇的风范,是张辽中军的一名悍将。

“子正(夏侯平字)说的有理,上次将军派来传令的中军裨将和我一同返回军营时就被百姓给搞反了,人家就认将军二字,压根儿就不理我这个校尉。很郁闷哎!”曹海随即附和道。他和夏侯平因为家族的关系,隐隐就是军中世家子弟的头领。

张辽将这两人都没什么意见,而寒门子弟的代表斥候营校尉李奇和老行伍的代表赵虎则无一例外的早就表示了支持,他心里有底了。最起码他在青州军中可以毫无顾忌的进行改革,只要实际效果出来,曹操也一定会支持的。

“好!”张辽拍拍手说:“既然大家没意见,那军中的军制从现在开始就要改变过来,首先是你们的军衔标志。这些我会让将作营赶工制作的,等到制作完毕,我们将会举行一个授衔仪式。由我亲自给你们授军衔,也就是将表示你们军衔的星星挂到你们的身上。当然,我不可能给所有的军官和士兵都授衔,故而在这里我定一个规矩,授衔就是由上级军官给下级军官挂上军衔,但上级军官必须高于下级军官两级以上。而且,授衔时,必须升军旗,奏军歌。而且还要请部分士兵和各级管理及民间贤达前来观礼。”

“好!!!”

张辽话音刚落,曹海他们就轰然交好。庄严的授衔仪式,还有人观礼,这么出风头的事情,他们如何不喜。

就在一群人高兴的时候,一个略带些犹豫的声音冒了出来,“将军,那……那郡国兵是否也有这种仪式?”

众人循声望去,原来是宗贝。

宗贝进入正规军中也有三年了,今年演习结束后刚刚提升的司马,正好赶上此次议事的级别底线。他是北海宗家的嫡子,而宗元此时身为青州兵曹从事,宗家子弟在青州的郡国兵中还是有一定的势力的。

“郡国兵和野战军一体对待,不过各郡国的郡国兵数量是要根据实际情况重新确定的,军职名称和野战军相同,只不过在前缀名上将由青州军某部某曲这样的数字序列改为以城池名称或郡国名称为前缀的军队序列名称。而授衔仪式也同样需要。”

张辽的新军制中可是将原本郡国都尉的权力尽数剥夺了,原本一个郡国最少也要有三千到五千兵力,城池多一点的兵力还要多。可按照张辽的方案,司马管一千人,校尉管三千人,再往上就没有了直接统兵的将领,这等于让现在的那些个都尉们尽数失业了。这样一来,地方势力想凭借着暗中控制郡国兵来对抗中央也就难度更大了。虽然如此一来可能会有些动荡,但六万曹军野战军的存在和刘晔的手下足以震慑那些有意骚动的人。但是,郡国兵同样也是张辽制定的军队三级体系中关键的一环,培养郡国兵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也是张辽计划中的一条,所以虽然换装授衔后郡国兵和野战军的军服、甲胄的样式会有所不同,但军衔以及授衔仪式都不会有任何差别。

宗贝在这群人中也算混的不错的,虽然自身的战斗力算不上一流,但他指挥的士兵在防守上颇见功力,在演习中他防守的地段韧性十足,在对方的猛攻之下,摇摇欲坠之间却始终保持着防线的完整。就是这一点,让张辽、刘晔等人极为赞赏,一致同意将其升职。而他的问题,实际上也是为他的父亲问的,可他却不敢直接开口,只是从郡国兵的地位、待遇问起。张辽明白他的心思,甚至就连在场的众人也都明白,毕竟他的身份不是保密的。

“宗贝,主公不会忘记任何一个曾经帮助过他的人,也不会让他的部下吃亏。”张辽笑着对宗贝说道,还冲着他眨眨眼。

宗贝听明白了张辽的话中含义,这是在告诉他,他的父亲和家族的地位都不会受到影响,他自然也就松了一口气。也唯有像他这样在曹军中深入生活过的人才知道,曹军的战斗力后潜力是多么的巨大。不要说如今曹军野战军的人数和各地郡国兵总数相当,就算只有五千人,宗贝也相信这些野战军可以顺利的击溃六万郡国兵。

张辽在对宗贝说完话后,就拍拍手对其他人说:“好了,我的战友们,现在你们要做的就是回到军营里,去统计你们麾下的各级军官和那些士兵,我需要你们的麾下全部都是真正的精锐,如果又不符合标准的你们可以剔出来,我们统一安置他们,缺额也会立刻给你们补齐。但是,你们必须记住,此次整军中,军官不是重点,关键在士兵和那些士官他们各自军阶的确认,至于认定标准你们手中也有了,相信是可以让绝大部分人信服的。若是还有问题,我会亲自处理。怎么样,我的战友们,我可以讲此事完全交付给你们吗?”

“请将军放心!!!”在场的所有军官齐声应道。这时候,他们心中也没有了世家和寒门的分歧,张辽的那句“战友们”让他们想起了曾经一同并肩作战的场景,而同为年轻人,也让他们不会过多计较平日里的小摩擦。这就是军人,无论在什么时代,曾经并肩作战的军人在遇到问题时总是会不由自主的将分歧抛开的。

张辽也笑了,他特意用带有煽动性的话语,就是不想让军中的分歧影响这次整军,而部下的年纪让他对此很有信心,事实上他也成功了。若是军中又几个类似蔡阳这样的老将,张辽还真要多费些功夫才行。

“好了,今日我让火头军们加餐了,中午就在城外军营用餐。不过吃完之后就统统给我滚回去,将前期的事情做做好!”张辽说道。

“诺!!”众军官再度齐声应道。

就在这中热烈的气氛下,张辽主持的青州曹军的新军制改革拉开了帷幕。

第230章 影响!

这些年轻的军官回去之后立刻将张辽的命令执行了下去,一时间,军中议论纷纷。

“嗨!听说了吗?咱们的军中要有什么改革?”乐安大营中一个士兵卖弄的对同伴说道。

“你才知道啊?我可是早就听说了,说是要从士兵开始,给咱们定什么军衔,长官们也有,好像还有标志呢!”屋子里的另一个士兵不屑的说。

“什么叫你早就知道了,不过是昨日你从赵校尉的亲兵那里听到的罢了。都知道赵校尉身边有你一个同乡,你就别显摆了。”那个卖弄的士兵说道。

“你别岔开话题嘛,咱们得听听这什么军衔的东西究竟是咋回事。”说话的明显是他们的头。

“好好!我说就是……”

……

“听说了吗,将军要在军中确定军衔?”济南大营的军官住处,两个都伯打扮的人也在谈及军制改革一事。

“军衔?这是啥玩意儿?”

“前两天军中的司马和校尉们都去了临淄,回来就对手下开始审核,听说要确定军官和士兵的数额,然后在按照确定的军职授予相应的军衔。”

“那咱们能得个啥军衔?”

“咱俩?你我都是都伯,也就是屯长一级。听上面传来的消息说,应该是挂两颗银色的四角星。不过好像还有什么重大场合着军礼服的规定,咱们的级别能有两条朱红色的绶带呢。”

“真的假的?”

“当然是真的。听回来的人说,张将军还允许那些不属于任何家族的人确定自己的徽章图案,并说这就是将来建功立业之后家族的徽章。”

“哦?真的?那咱们……”

“别想了,咱们都是有家族的人,若得不到家主的许可,除非你敢破门而出,自立门户,否则这东西与我们无关。”

“见鬼!”

……

“你说立下战功的士兵以及我们这些伍长、什长都将被授予军士的军衔?”青州骑兵营中也有人听到了风声。

“对啊大哥。听说是张将军禀明曹公后亲自主持我们青州军的改革呢,大哥你是什长,那最少也是上士,若是再将大哥的战功算上,捞个军士长说不定可能。再加上之前军中规定的累计战功者可送至武学深造,呵呵,大哥,咱们也能成为士人了。”

“你从哪里听来的?”

“当然是上头喽,此等大事,小弟有几个胆子敢胡编乱造啊?”

“即如此,应当不假!”

“当然不假,有张将军主持,岂能有假?”

“呵呵!对!有张将军在,自不会有假。”

……

“虎老大,你说将军要搞什么军衔却为何要先整顿军中的人员啊?累死我了!”临淄城外的军营里,夏侯平正在想赵虎抱怨着。

赵虎笑着反问道:“究竟为何,你小子难道不知?”

夏侯平也不回答,却同样用眼睛盯着赵虎,可是只不过一小会儿功夫,他就完全败下阵来,他一面揉着眼睛一面说:“好吧,好吧。不就是军中军官比较多嘛。”

赵虎眉毛一挑,却不说话,只是继续看着夏侯平。不过说实话,他这个身高超过一米九的大汉做出这种神态还真的是很……那个啥。

果不其然,夏侯平就强忍着呕吐的冲动,猛地咽了一口口水道:“虎老大,你就别再学张将军的样子了。人家那是潇洒,你就有点……”

“滚!”赵虎终于保持不住刚才的神态了,笑着骂道。

“唉!我知道军中有很多超编的军官,他们也都是各家族的子弟。不过他们当中却大多都是好样的,以将军的脾气,也容不得纨绔进入军中混日子的。可为何将他们清点出来?”夏侯平笑过之后,又换了一副忧郁的神情说。

“哈哈哈!”赵虎笑道:“既然将军以前能容许他们在军中,此时又如何会做出清理之事。将军身边的教导营可都是他们曾经呆过的地方,而已经还有一部分教导营出身的人如今可已是各地军队的中坚力量了。我想将军大概又要将他们集中起来训练了。”

“真的?虎老大你可别骗我?”夏侯平半信半疑的说。

“真的假的我不知道,毕竟将军的想法不是我能猜测的。但是依将军平素的为人,绝不会为难有用之人。”

“呼!那我就放心了!”

“你纯属瞎操心。你看看,曹海还有那些家伙们都没有跳出来质疑此事,也就你这家伙直肠子。”

“啊……”

……

“将军,清点军中军官一事可是为了青州的六万郡国兵?”临淄城州牧府中刘晔问道。

张辽没有正面回答,只是笑了笑,可刘晔也就明白了张辽的用意。

“将军当日默许这些人留在军中看来是早有打算啊!”刘晔以为张辽数年前就深谋远虑至此,不由得赞叹道。

这回张辽不得不开口了,他摇摇头,说:“那时我哪里能想到这么久的事情,不过是为了多囤积些经过战争考验的合格的军官而已,为的是将来主公要扩军之时,我们能够有充足的军官去指挥士兵。这个措施自实施以来就发挥了作用,我军收编众多败军,可从来没有出现军官不足的现象。主公那里,还有包括青州在内的其余诸位将军那里,都有着教导营的编制,这实际上就是我军在武学能正常的输出军官之前的随军武学而已。即使武学正常了,这教导营依然有用,他可以对军中优秀的士兵和军官进行短暂的培训,而且还能储备预备军官,这在边军中最有利,一旦外地入侵,我们可以征召边民,而让这些军官去带队,边民大都经历过战阵,有了军官带领,稍加训练即成一支强军。这次不过是时机正好,我要将青州彻底纳入主公的治下。”

“将军高明!”

“其实这种影子军官应该是各部均按照正常军官的数量再多配备一倍的军官,不过我们此时并非在边疆,也就暂缓了。可有一点,这些军官的情况背景需要详查,我不希望刚刚将青州的郡国兵从宗家手中拿回来,又立刻被其他什么世家控制住。”

“明白。晔会详查的。”

……

北海剧县,宗家。

“兄长,张辽这次就是要夺了咱们的军权,你可不能上当啊!”

“是啊!兄长。”

宗元看着义愤填膺的堂兄弟的表现,心中不悦,皱起眉头说:“张使君行事环环相扣,郡国兵是军队体系中的一环,他身为州牧,要求郡国兵那达到什么样的标准自然是分内之事。何况人家也没有过分为难,只要求和兖州、徐州的水平一致就行。你们也去过兖州和徐州了,那里的郡国兵和你们带着的青州郡国兵相比如何?”

宗元顿了顿,看着不说话的兄弟们又说道:“不说话了。看来你们也知道咱们青州的郡国兵比不上别人啊!那张使君要求更换不合格的军官我又有何理由反对?如今曹氏的实力已经深入青州,郡国兵是唯一一块游离在曹氏控制之外的势力,你们绝对曹司空会放过吗?”

“父亲息怒。”抽空回家的宗贝见自己的父亲有些生气,赶紧上前劝说。

“唉!”宗元叹了口气,对自己的儿子说道:“你在军中也有数年,就连使君这样的大将也夸你进步极大,而且将来必能镇守一方。为父想知道,你统领的士兵能对抗多少郡国兵?”

宗贝似乎是早就知道了自己的父亲要问这个问题,他没有犹豫就回答:“孩儿原本是军候,指挥五百人。如今刚刚升为司马,若是新军制实施,孩儿应当指挥一千人,不过军中军官是超编的,孩儿也不知道结果如何。但以孩儿原本指挥的五百士兵而言,防守可以对付最多五千郡国兵,进攻的话,击溃三千郡国兵应该不是问题。”

宗元扭头对一边的兄弟说道:“都听到啦!贝儿是自家人,自然不会撒谎。他的那一曲兵还不是军中的头号主力,若是换成中军的赵虎,就是五千、一万人他都敢冲锋!”缓了口气,宗元将声音放缓道:“如今曹氏不是我等可以对抗的,张使君也不是薄情之人,虽然将郡国兵剥离我这兵曹从事的职权,但却军械采购,军粮管理都纳了进来。我们宗家的生意将得到一个长期的保障,你们还有什么不满足的?若是真有本事,就带好自己的兵,别让人家找出问题。”

……

东平城,司空府。

“呵呵,文远大手笔,青州郡国兵到手了。”

“奉孝,文远此举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