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张辽新传-第1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路绲慕欤蛭辖腔咕Τ渑妫裰芴⑿焓⒄庑┠昵峤斓拿筒幌浴5羰钦帕稍倏聪氯ィ缓笤倜俺鲆痪洹笆乐徒敝嗟幕埃撬镂獾氖盗删突旧弦黄毓饬恕

看着张纮和鲁肃离开的身影,郭嘉和张辽相互对视了一眼,然后默契的微笑。一边的荀彧无奈的摇着头,“文远,你可真行!一句话就让张纮落荒而逃。不过这个鲁肃确实不凡,看来要让奉孝提高对其的关注等级了。”

“文若,此事不用你说奉孝也会重视的。攸倒是奇怪文远在看完鲁肃后又怎么对他们身后的那名武士感兴趣了?”荀攸笑着说道。

此时张辽等死人身边已经没有旁人,荀攸说话也不再顾及,只是声音小一些,让自己人能挺清楚便罢。

“公达,那人绝对是孙吴将领中的一员猛将,虽然我上次南下未曾见到过此人,但刚才张子纲叫他周泰。如果我没有听错,那让就应该是曾经在大江上名声仅次于甘兴霸的蒋钦、周泰中的周泰周幼平。此人水战、陆战皆能,武艺也十分不凡。孙权曾有一次被山贼包围,幸得周泰相救,周泰且战且退,身负十二创,保的孙权安然无恙,此人因此深得孙权信任。我曾与孙吴将领徐盛长谈,也曾和陆伯言论及孙吴将领,这周泰除了大局上不如兴霸,武艺上稍逊一筹外,其余并不逊色于甘兴霸啊!”张辽毫不掩饰的夸奖着周泰。

“咝!”郭嘉长吁一口气,叹道:“兴霸如今已是我军水军都督,此人竟能仅次于兴霸,看来我的事情又要多了。”

“文远,此人不过是水贼出身,真有如此厉害?”荀彧虽然已经认可的张辽的眼光,可是世家子弟的习惯还是让他不太相信民间能有如此人物,即使甘宁为匪前也是巴郡的世家子弟。

“文若,休要小看草莽英豪!高祖未得势之前也不过是个小人物,无论后世如何修饰,说穿了也不过是沛县当地的地痞流氓。追随他的开国功臣中,大多都是草莽出身。四百年前如此,四百年后草莽中为何就不能出现英豪人物?不过也正是此人出身草莽,学识不足,否则还真不好对付。”张辽小声说。

“难道孙权麾下还有比他强的?”郭嘉直皱眉头,他没想到张辽一回来就给他带来了如此繁琐的事情。

这时荀攸拉着荀彧和张辽、郭嘉向宫殿的一角走去,免得被人关注。张辽边走边说:“如果你问打架,那孙策死后,这周泰应是孙吴第一。若你问的是指挥军队,那先不说周瑜、鲁肃,这周泰之上还有个徐盛,此人也不是易于之辈。”

“看来这孙策虽死,孙吴的实力犹存啊!”郭嘉说道:“那是否该建议主公不要支持孙权呢?”

“此事不可!我等当以信义为先,既然主公已经答应扶持孙权,那就不能出尔反尔!况且鲁肃此来带来了孙权为其弟孙匡求亲的意愿,主公也有意将子孝将军之女下嫁,尔等切不可在此时节外生枝。”荀彧不同意郭嘉的意见。

“嗯,让子孝之女嫁与孙匡?此是何时之事?”张辽知道孙权的弟弟是娶了曹家的女子为妻,但具体是谁家的他可不知道。如今被荀彧一说,他算是从记忆深处想起了这么一出。但曹、孙两家的关系是不可调和的,最终还是彻底分裂。张辽不知道曹仁的女儿在曹军南下后的结果,但他却能猜出来,这结局势必不是喜剧。

“是不是要阻止一下呢?”张辽心中盘算着。

“此事尚无定论,主公也未曾和子孝将军商议。只不过曹家众人当中,唯有子孝将军之女年龄合适。故而主公由此意向,但还需和子孝将军商量才会决定。”荀攸说道。

众人都知道张辽一向反对用女人去联络感情,他曾经对和亲政策大加鞭挞,将制定此类政策的君王大臣们骂的一钱不值。更让人无法辩解的是张辽以“男人打不过别人就用女人来换取和平,躲在女人的裙子下面当缩头乌龟”来责难那些君臣。如今曹军中可没人愿意背上这个名声,而孙权的和亲之举势必要通过说服张辽才能成为现实。否则但就军中军心,就足够曹操和曹仁难受的了,而他们这些文臣更是要受到士兵的责难。所以,荀攸才在角落中小声向张辽说出此事,就是希望张辽不要在此时发难。

张辽那里会不知道荀攸的用心,自然也不会立刻发作,而且张辽知道历史上孙匡确实娶了曹家女为妻。但是这并不代表张辽就同意此事,先不说历史上的这桩婚姻是因为孙吴统一了江东,而曹操还在和袁绍纠缠,为了安抚南方曹操才如此决定。可如今江东一分为二,袁绍也局限在魏郡一隅,孙权还想从曹家占便宜,张辽又怎会让他如意。

“诸位,我不知道我们为何要将大好的女子嫁到南方?”张辽没有发火,只是轻声的问道。可是他声音虽轻,语气却不善,沙场悍将的杀气自然而然的在话语中得到了体现。

“此事尚无定论,文远休要恼怒。”郭嘉赶紧劝阻。他虽然对此事反感,可能够拉拢一个诸侯也没什么。不过他知道张辽不会同意,所以他至今也没有赞成此事。

“我就不明白了,男人的事情为何非要女人来参合。要知道,和平不是用女人的肉体乞求来的,而是男人们用刀剑打下来的。何况如今孙权势微,他现在需要我们的支持方能对抗二刘,怎么反而要我方嫁女?告诉你们,此事辽断然不同意!应当让孙家的女子嫁到曹家,如此才是正理!”张辽沉声道。

“你不是反对和亲吗?”荀彧诧异道。

“我反对的是用我们的女子去和亲,但不反对别人家用女子来取悦我们。反正打不打女人说了不算,白赚一个女子也不算什么。”

“你……”荀彧没想到张辽会如此说话,顿时气得不知说什么好。

“文若,你也无须生气。其实你自己也知道,不过是心中一时接受不了罢了。反正我就是只占便宜不吃亏,这件事你们休想让我支持。何况子孝家的女儿和我家夫人一贯亲厚,我可不能看着这孩子远嫁南方。”

张辽这会儿又抛出这样的理由,却也让荀彧无从反驳。可是曹清和曹家、夏侯家的孩子个个亲厚,如此一来,每一个这种亲事张辽岂不是都会反对?

“今日大喜之日,此事到此为止。”荀攸劝说道。

荀攸可不像荀彧那般坚持原则,他的经历早已让他明白,信义这东西在平日生活中视有必要的,可在政治斗争中绝对不是必需品。政治斗争中真正的关键是利益,即使如张辽这般激昂者,若是孙权势力大于曹操,他也不会反对此事。只不过张辽一定会找回面子,就像当年汉武帝积蓄力量北伐匈奴一样。如今曹操确实实力强大,孙权还是年轻,太好面子。像张纮,知道此事后根本就不上心。只要曹家有一个人明确反对此事,张纮必然会劝阻鲁肃。当初曹操没有在东平就定下此事,就是知道会有人反对。而且曹操本人也对孙权的态度不满,可他身为司空,不好发作,只能等下面的人自己发火。如今张辽的态度已经出来了,那曹洪、夏侯渊,甚至是曹仁也会反对。那时候,曹操自然会顺应人心,拒绝此事。说不定还会就此讹诈孙权一番,这可是张辽最喜欢做的事情了。

“今日就算了,改日辽必会向主公进言。我等男子绝不需要女人为我们换取和平!这是身为男子的尊严!”张辽斩钉截铁的说道。

第326章 算计孙权!

话说到此处,荀彧也无话可说,他和荀攸离开了张辽、郭嘉这里,向其他人那边走去。当他们离开后,张辽突然对郭嘉一笑,说道:“如何?我演的还行吧?”

郭嘉隐蔽的翘了翘大拇指,小声说:“甚好!不过若非你平日一直宣扬这种观点,今日也不会顺利骗过文若。”

“你倒会说话。让我背完了黑锅,如今还想落井下石?”张辽笑道。

“岂敢岂敢!只是孙权此人似乎没那么厉害。如此情势下,还能派人来求亲。还是显得年轻啊!”郭嘉撇嘴道。

“奉孝,休要小看孙权!”张辽见郭嘉对孙权起了轻视之意,立刻提醒道:“若说孙策是真正的英雄,沙场上的猛将,阳光下的男儿的话。那孙权就是真正的枭雄,权术上的高手,阴暗中的毒蛇。”

“哦?真的如此?可这次……”郭嘉虽然还有疑惑,但却开始正视张辽的话。

“你难道真的以为孙权就是如此冲动之人?”张辽反问道。

“愿闻其详!”郭嘉拉着张辽找了个地方坐下来。他太了解张辽了,要么不说,要说就是长篇大论。况且孙权取代孙策,郭嘉自然想听听唯一见过这对兄弟的张辽的意见。

“以我看来,孙权的性格和一个春秋时的国君相当相似。”

“何人?”

“越王勾践!”

张辽这样的评语或许有些偏颇,但却绝对没错。孙家三位首领,孙坚、孙策均是武将出身,勇坚刚毅。虽然孙策的韬略见识略胜其父一筹,但他们都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而孙权则和他的父兄截然不同,孙权则不但个人也相当勇武(曾亲自射过老虎),更是一个善于动脑的人,是个权谋大师。后人曾说其英武果断,胆略过人。孙权善于权变,精通政治,这在处理与刘备关系的问题上表现的十分明显,他的大度,他的精明,都在此显现无疑。败曹操、破关羽、退刘备,孙权在政治场上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英雄”。陈寿在《三国志》中对孙权的评价立有这样的话:“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这段话充分说明了孙权英明的一面,这和勾践在攻打吴国失利后完全一样,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勾践报仇雪恨,孙权成就帝王之业。但是这之后还有一段话:“然性多嫌忌,果于杀戮,暨臻末年,弥以滋甚。至于谗说殄行,胤嗣废毙,岂所谓赐厥孙谋以燕冀于者哉?其后叶陵迟,遂致覆国,未必不由此也。”这是说孙权性好猜忌,动辄就以杀戮来解决问题,于是晚年时使得吴国混乱不堪,元气大伤。这一点也和勾践胜利后好享乐,动辄诛杀功臣的行为完全一致。后世的易中天先生曾借着史学大师翦伯赞先生那句“曹操将皇袍当衬衣穿”引申出刘备“将衬衣当皇袍穿”和孙权“将皇袍反过来穿”。这是说孙权事先做好皇袍,但时机不对时,他先反着穿,时机出现了,他就正过来穿。这个评价准确的将孙权和勾践的相似之处简单明了的描述了出来。

然而这个时候,孙权根本就是个刚刚因为兄长过世才得以上位的菜鸟,基本上是一点建树都没有,也就不可能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他英武过人,刻薄寡恩的一面,张辽又如何能向郭嘉举出实质性的事例呢?

可是这个问题单纯在郭嘉和张辽之间却并不能成为问题,郭嘉对张辽的信任已经近乎于有些盲目,这可是张辽这些年从不出错的实例摆在那里的结果。

“文远,你真的如此认为?”郭嘉问了一句。

“确实。虽然没有证据,然我能从孙权的眼神中看出他的野心和个性。这是个野心极大,性情坚忍的家伙。那次我见到他,就像看见了一条盘在那里伺机噬人的毒蛇,让我心中为之一冷。呼!怎么孙坚一世英雄,养的儿子却个个不同。孙策、孙翊豪爽过人,孙匡、孙朗平和,孙权却……难道真的是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孙文台好像是娶了一对姐妹花哦!”张辽面容变得有些古怪。

郭嘉看到张辽竟然能将话题岔到如此之远,也很是佩服张辽的联想能力。

“文远,说孙权呢,你管已是死人的孙文台作甚?”

张辽摆摆手,说道:“江东自古也算是英杰辈出,春秋之时吴越两国轮流称雄便得益于此,四百年前项羽又凭借着八千江东子弟兵横行天下。而孙家自称是兵圣后人,可在孙坚、孙策身上,我是看到了兵圣带兵打仗的身影,却没看到兵圣谨慎小心的作风,倒是相当类似项羽那大大咧咧的模样。而在孙权的身上,我更是看到了兵圣的对手勾践的影子。联系到孙家出身会稽郡,这里不但是项家避难发家之地,更是古越国的地界。呵呵,太让人有一种探究的冲动了。”

郭嘉这时候的表情也变得相当古怪,他没想到张辽竟然有如此心思。他左右看看,还好周围没有别人,否则此话一旦传到孙吴势力的耳中,张辽势必将成为孙吴的死敌。

“至于吗?我若是不注意周围环境,还能有今日的风光?”张辽知郭嘉的意思,笑着说道。

“知道啦!你谨慎小心,凡事谋定而后动!”郭嘉没好气的说。

张辽笑了笑,没接郭嘉的腔,就着孙权的问题说道:“如今孙权上位,面对着刘备、刘表的压力,他靠向主公也是正常。无论孙权是什么人,单就为了我军将来能收复南方,如今南方分裂的局面也决不能改变。这一点孙权应该知道,但这是阳谋,他虽然不甘,但为了自己未来可能的机会,他此时也要保住如今的基业。但这次向主公求亲实在是有些唐突,我对此事有个不太成熟的想法,这是否是孙权和周瑜等人故意所为?”

郭嘉听到张辽如此说,双眼顿时眯了起来。“有可能。若孙权真是有勾践之能,那加上周瑜和刚才那个鲁肃,他们一定能想出这个‘苦肉计’。明知我方有几大的机会否定他们的求亲,然后利用此事凝聚属下人心,让属下之人不会因为我军助他们对抗二刘而心生感激。”郭嘉说着,不住的点着头,显然他的心里已经认定了此事。

“此计是否是周瑜、鲁肃所出?”郭嘉问道。

因为对孙吴方面的情报并不详细,郭嘉此时也只能依靠唯一去过南方,见过孙吴重要人物的张辽了。

张辽想了想,说:“周瑜儒雅,鲁肃大气。此计明显不似二人的风格。若要我说,这种弯弯绕,损人利己的计策,很大程度上应该是孙权自己搞出来的。”

“哼!”郭嘉闻言一声冷哼,“孙权太目中无人了吧?!”

“那有什么。”张辽倒是一点不生气,“我们以孙权牵制二刘是阳谋,他如此反击也是阳谋。无论主公应不应这桩婚事,孙权总有办法来凝聚他那里的人心。何况我如今名声颇响,他这样也是将我算计在其中了。”

“呵呵,也对。那你就不生气?”郭嘉笑道。

“生什么气。小孩子的算计而已。在我军的绝对实力之下,他们的任何算计都不过是隔靴搔痒,哪里能真正切中要害。孙权的权谋之术虽然不错,然则经验欠缺太多,尚未看到在绝对的实力之下,任何阴谋诡计都是无用的。”张辽笑道:“何况我不是给他找了麻烦了吗?”

“鲁肃?”郭嘉想到了刚才张辽的举动。

“正是鲁肃。”张辽说:“此人和周瑜一样,也是统兵的好手,可是名声却始终不显。这固然有孙策之前未曾大用的缘故,也有可能是孙权刻意的低调。若孙权与二刘开战,周瑜等人在明处牵住二刘,这鲁肃则在暗中,呵呵,那二刘必会吃亏。如今我揭开了鲁肃的面纱,想来二刘,尤其是刘备就绝对不会轻视鲁肃。孙权的暗招就少了最厉害的一个。”

“你够坏的!”郭嘉笑道。

“呵呵,也就是比你们多掌握了些东西。可是以主公和你郭奉孝,还有那贾文和之能,又岂会被孙权这愣头青所骗。想来主公只需让陈元龙见机行事,平衡双方实力就足够了吧?何况此时涉及子孝,天知道子孝会不会故意放水,好让刘表能增兵江夏?”张辽无所谓的说。

“好家伙,你真行啊!此事连文若和公达都不知道,你却一猜一个准。”郭嘉惊道。

张辽丝毫没有喜悦之色,他对郭嘉说:“大家都在相互算计之中罢了。不过南方三诸侯中,刘表此时已实在不算威胁。倒是孙权和刘备是需要主公重视的。所以我觉得应该让子孝那里放松些,免得荆州被孙权占了便宜,让我们将来南下平白的多了些阻力。”

“此事主公已然想到,否则也不会如此安排。不过子孝那里你可千万不要说破,否则太过刻意未免会让子孝看破,到时候他不找主公就会找我的麻烦!”郭嘉突然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

“哈哈哈!”张辽轻笑道:“你也知道害怕?此事我记住了。不过你也是,只需明说,子孝又不会不配合。”

“那不是碰不上嘛。”郭嘉委屈道:“不管!你千万记住,绝对不能说破。否则我就上你家拿你家张震出气。”

郭嘉可是张辽给自家儿子找的老师之一,而且其讲课深得张辽长子张震的喜欢。

“知道了。”张辽突然看见一队宦官和宫女过来了,知道天子和大臣们就在后面,赶紧一拉郭嘉,“宴会要开始了,走,列队迎接去。”

第327章 宴会众生态!

就在张辽拉着郭嘉站到已经排好队列的人群中时,就看见宫殿外一队禁军走来,然后再殿外分开,各自站到护卫的位置。而他们的身后就是天子刘协和司空曹操已近其他高官,随天子一同前来的伏皇后和董贵妃之前已经在那宫女的引领下相偏殿走去。

接下来就是张辽最痛恨的一幕了:领导发言。

先是天子刘协,他回忆了自登基以来的苦难生活和对第一次回到雒阳的凄凉遭遇,随后就极力赞扬曹操救驾、迎驾的功绩,同时也夸奖了曹操不惜耗费财力修缮雒阳的功劳。借着就热情的回顾了在曹操的辅佐下,天子“取得”的成就,比如:平定吕布、袁术叛乱,揭露袁绍的阴险用心并击败袁绍等等。最后天子表达了对修缮之后的雒阳的喜悦,并表达出将来在曹操的辅佐下,天子必然能取得犹如大汉先祖的功业,扬大汉威名于天下等等……

这一通废话让张辽昏昏欲睡,他前世就最讨厌这种发言,从上学开始,这种冗长空洞的发言就让张辽难受。但也幸好他早已经接受过这种洗礼,才让他没有在此时露出不愉之色。

天子发言之后就是司空曹操讲话,幸亏曹操是个爽快人,他没什么废话,三言两语而已,就立刻结束了发言并让天子宣布宴会开始。这些已经感到饥饿的文臣武将和各地使者这才松了口气。

可是这时候张辽却又不急着吃东西了,他开始注意起这座宫殿来。相比他在后世见到的那些明清时代留下来的宫殿,这座汉宫完全没有故宫那种华丽和精巧。整个宫殿十分的高大、宽敞,即使没有玻璃采光,也丝毫没有阴暗的感觉。那是因为装饰在宫殿里的多面铜镜利用光线的折射将透入宫殿的阳光反射出来,让整间大殿明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