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张辽新传-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循着声音的来源一看,陈宫身边的一名兖州官员正一脸“这不可能”的表情,他身边的一群原兖州官员也是一脸不可思议的样子。在他们的思维中,五万人对抗二十万人,即使是能战而胜之也一定会是一场惨胜。让曹操入主兖州这些人当初也只是迫于无奈,当年曹操入东郡之时的东郡太守王肱就是当时兖州刺史刘岱的铁杆心腹,刘岱杀桥瑁夺东郡后就任命王肱为东郡太守,曹操入东郡是以“救援地方、驱逐贼寇”为名,也并未占居东郡全境,但他毕竟和刘岱不是一派,所以不为兖州官员承认。若不是黄巾军势大,而兖州刺史刘岱也在战斗中阵亡让他们无力应对的话,他们是绝对不会让在袁绍支持下的、强势进入东郡的曹操入主兖州的。这次袁术大军压境,他们原以为就算曹操能战胜袁术也会因为大战而元气大伤,那样他们就可以趁曹操实力削弱之时架空曹操,重新夺回对兖州的控制权。可就在这时他们却听到了曹军伤亡不到八千人,实际减员不到四千人的消息,这让这些一心想着好事的人完全接受不了。

就在这时,陈宫表现出了历史和演义上的智者的风采,他接着那个官员的话说道:“陈宫在此恭喜明公,明公的士兵如此精锐,难怪可以以七千之众对战三万西凉铁骑,名不虚传呐!”他说话的时机和内容不但解除了兖州官员的尴尬,也恭维了曹操,同时也隐晦的告诉那些兖州的官员,当年曹军仅凭七千人就能对抗三万西凉军,现在的五万人用极小的损失击败实力远逊于西凉军的袁术军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从下面看去,站在主位的曹操眯着双眼,从表情上根本看不出他的心思,但是张辽知道,历史上以“疑心病”著称的曹操早就明白了原来的这些兖州官员的想法,只是现在腾不出手来,一旦空下来绝对会立刻收拾这些不安定因素的。

“啊!公台过奖啦!这些都是诸位将军练兵有方,将士们战时用命罢了。操不敢独居其功啊。”曹操的语气没有什么异常,接着他对着荀彧左手一抬,“文若,继续说吧。”

“好的。”虽然被人打断了发言,但荀彧并没有气愤的神情,依然语气不变的说道:“我军减员人数虽然不多,但是粮草却所剩无几。幸好我军底子打得好,加上缴获敌军的物资,至少能坚持到秋收之时。不过因为近期来战事密集,俘虏大量增加,即使新粮收获后也不过仅够一年的消耗。彧请明公暂罢刀兵,修耕植以资军资,待明年粮食收获之时再行征战之事。”

“嗯!”曹操并没有立刻回应荀彧,他将目光转向其他人,说:“诸公,文若之言,诸公有何建议?”

曹操话音落下后却并没有人立刻上前发表意见,武将们虽然希望能在战争中表现自我,但是宗族武将完全听命于曹操,曹操不明确表态,他们谁也不会表态。而在这种场合还能毫无顾忌的说话的曹仁正在定陶,曹洪则出营传令了,皆不在场。外姓武将则看着张辽,张辽不动,他们也不会出头。所以武将这一排十分的安静。

文臣们就不一样了,各自在各自的小圈子里讨论起来。刘晔、满宠、毛玠三人在窃窃私语,原兖州官员则以陈宫、万潜为首在低声讨论。而郭嘉和程昱这两位大神却是一言不发,程昱微闭着眼睛,捋着他那引以为豪的长髯,郭嘉一反浪子的姿态,摆出了一副正经的样子,眼观鼻,鼻观心,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张辽很清楚荀彧的意思,现在的兖州并不是铁桶一个,内有兖州原官员的离心,外有其他势力的觊觎,比如徐州陶谦就在前段时间趁曹操与袁术大战,留守兵力不足之际,以平定下邳阙宣叛乱为由,不但将原属豫州的沛国和鲁国纳入徐州的统治,更夺取了泰山郡南部的费县和南城县及两县的大片属地,与此同时还出兵攻略任城郡大肆抢劫。这种乘火打劫的行为连荀彧这种老实人都在得到消息后发火了,张辽当然也是十分不爽,曹操那就更不用说了,结束与袁术的战争后那是绝对要教训陶谦一下的。荀彧就是想在曹操意欲出兵讨伐陶谦之前劝谏曹操暂时不要出兵,虽然他对陶谦的行为十分的反感,但他并不是意气用事的人,他的此时的信条就是“攘外必先安内”。

就张辽个人而言,他是绝对赞同荀彧的意见的,前世的他就是一个喜欢稳扎稳打的人,在玩“三国”游戏时也是稳守反击的忠实信徒。这并不是说张辽就是一个保守的人,比别人多了近二千年知识的张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决定战争胜负的不是众多的奇谋妙策,以少胜多也只是不得已而为之,战争的胜负最终还是取决于双方的综合实力,战场上还是堂堂正正的用兵更多。只不过因为正规的用兵过程大都相似,所以历史记录也就一笔带过,不作详细记载。而那些记载详细的“经典战例”则是因为过程的曲折复杂又是决定当时历史走向的关键因素才得以留名青史的。如果一味只的想出奇制胜,带来的或许不是胜利而是惨败。

这时,看到自己左右文武截然不同反应的曹操开口了,这次他不再笼统的让大家发言而直接将问题交给了自己最信任的谋士郭嘉。“奉孝,文若之言你看如何?”

“甚善!”郭嘉说道:“出战与否,各有其利弊。然无论利弊如何,我等只能为主公建言,战于否仍由主公决断。适才文若先生是从治政的方面提出的建议,而军政如双足走路,缺一不可。主公不妨问问诸位将军的意见。”

郭嘉话音刚落,一直在作木胎泥塑状的众武将们纷纷抬起了头,刚才不过是因为领头的没表示,他们才一言不发,现在郭嘉要曹操听取武将的意见,又怎能不让这群好战分子心中蠢蠢欲动,于是一道道炙热的目光射向了夏侯兄弟和张辽的身上。

张辽和夏侯兄弟用眼神略作交流后站了出来,向曹操行礼之后开口说道:“主公,末将想先请仲德先生为主公和诸位解说一下目前兖州周边的形势。”张辽再度将皮球踢到了谋士一边,而且直接踢向了程昱的怀中。

程昱是兖州本地人,目前又主要负责曹军的情报收集,张辽的提议也不是无的放矢,加之郭、荀、程这曹营三大谋士一直与张辽交好,张辽也不担心他们会有什么意见。而且,他的意图也是探探三大谋士中程昱的态度。荀彧已经发言了,郭嘉是绝对不会事先表态的,就剩下程昱了。

“噢?”曹操向程昱看去,“仲德……”

瞪了张辽一眼,程昱走了出来,“既然文远和诸位将军有兴趣,程昱绝不敢隐瞒。”

程昱走到中间,双手托起长须顺势一抖,接着将双手背到身后,咳嗽一声,开始说话。“兖州,乃中原之地,四面受敌,自古为兵家必争之要冲。如今也是一样,除了西面的司隶因为董卓的暴行而成为一片白地之外,其余几个方向皆有强敌。不过北方有袁绍和公孙瓒大打出手,南方袁术败军正在为立足扬州而战,西南荆州尚不安定,东面青州除部分郡县为本地势力固守外也成为袁绍和公孙瓒的战场,东南徐州刚刚对我军进行过攻击。敌我关系则是这样,袁绍为我军盟友,袁术、陶谦、公孙瓒则另结一派,陶谦攻击我兖州也是为了相应盟友袁术,青州地方豪强则不过一群守户之犬,不足惧也。兖州周边形势就是如此,诸位将军是否清楚?”

“多谢仲德先生讲解!”张辽向程昱说道。

“诸位,刚才仲德先生已经说的很清楚了,诸位可以畅所欲言。”曹操说道。

张辽低下头稍加思索,抬起头说道:“主公,诸位,辽个人认为应当在我军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适当的出兵。”

张辽话音刚落,文臣那里就“嗡”的一声开始嘈杂起来。虽然声音不大,但张辽也隐约听到了“穷兵黩武”、“不恤民力”之类的话,循着声音看去,都是万潜等原兖州官员。对于这些人张辽向来不屑一顾,在态度上也一反平时的与人为善,虽没有直接冲突,但是一直都是冷淡的对付着。

相对于这些人,刘晔等曹操一系的人则安静的等着张辽的下文,他们自从投奔曹操以后就明白了张辽在曹营的地位,平时的接触也表明张辽绝非一介莽夫,所以,他们在等着。

张辽只是用眼角的余光瞟了那些人一眼,根本不屑于和他们作任何的争执,在曹操示意的目光下,他略微的提高了声音,接着说道:“主公,欲成大业,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今主公入主兖州,然却并未据有兖州全境,先不说刚结束的于袁术军的战争,袁术的两个同盟者公孙瓒和陶谦也时常兵犯兖州,陶谦更是趁我军于袁术大战之时占领了我兖州泰山郡南部数城。对于敌人的如此挑衅,我军如若不给与有力的反击,必然遭人轻视,不但有损主公名声,还会招来更多的势力纷纷效仿,于主公大业不利。袁术入侵兖州,我军纵然兵力远逊之,主公依然率兵迎战,数月血战,大败袁术,同时也向周边势力表明我军不可轻悔。在兖州局势尚未完全安定之时,主公作为兖州牧必须要用武力来保护兖州的百姓。所以,出兵夺回泰山诸县,报复徐州趁火打劫的行为势在必行。”

张辽在说出“武力”之前做了个停顿,说“武力、报复”时又加了个重音,再加上他的左手扶着“一刻不离其身”(郭嘉语)的军刀的刀柄,举到胸前的右手握紧成拳,这些表现让那些熟悉张辽的人都有点愣神。这还是那个待人温和,做事稳妥的张辽张文远吗?怎么看都像是个好战分子,虽说没有曹洪那么激烈,但眼睛里的光芒却和曹洪、乐进临战时的目光一模一样。

“文远这是怎么啦?”这是所有在场的人的想法。

而文臣中和张辽最对脾气的郭嘉则嘴角微微上翘,对着张辽作了个“我知道你想法”的眼神,不过正沉浸在自己所摆的自以为酷毙了的POSE之中的张辽却将其华丽的忽视了。如果大家知道现在张辽正陶醉于他的造型,恐怕他们的反应一定是很,那个,很精彩的。

张辽一通与荀彧完全相反的重视武力,提倡武力报复的言论让曹操的议事大厅彻底的成为了热闹的菜市场。武将们纷纷表示赞同,恨不得立刻就点兵出征。文臣们则更加热闹,赞同的、反对的、中立的,纷纷从各种典籍中旁征博引,就各自的立场发表各自的言论。

看到如此乱哄哄的场面,曹操不禁开始头疼了,这种失控的场面可不是他愿意看到的。于是他首先把目光转向了武将,接到曹操暗示的夏侯兄弟立刻就控制住了武将们的喧嚣。可是他的目光转向文臣时,他看到的是荀彧一脸无奈的苦笑,程昱抚须横眉瞪眼,其他官员的扎堆讨论。嗯!曹操突然发现没有看到郭嘉和张辽,再找找,还是没有。一转身,看见了,不知是什么时候,郭嘉和造成混乱的张辽跑到了他的身后的角落中正在交流。

看到那两个人一脸的轻松,曹操的也似乎安定了许多。郭嘉才智过人,自投奔他以来,每每建言总能直切要害,为他的利益最大化立下大功,同时,他为人洒脱,不拘泥于礼法的态度也让曹操内心生出“相见恨晚”之感。而张辽则是自他起兵之初就追随身边,征战沙场,屡建其功。这一文一武具是他手下卓越之人,而张辽有意引起混乱,郭嘉却故作不知,两人还在一边闲聊,对现场的混乱不闻不问,似乎是……想到这里,曹操心中一动。这时他又回想起张辽说话时不单单是在“武力”和“报复”上加了重音,“兖州局势尚未完全安定”这一句也是重音,难道文远是提醒我兖州不稳。看现在陈宫、万潜及其周围的人的表现,的确有问题啊!

先到这里,曹操双手扶案,气沉丹田,“够了!今日议事先到这里,各位先回去吧。”说完,双手一甩袍袖,背着手,转身向后面走去。

当日晚上,曹府之中曹操的书房内灯火通明,窗户上倒映这好几个人影。若是有人此时进去一看,他就会发现屋里除了曹操外还有荀彧、程昱、郭嘉、张辽和夏侯兄弟,门外守着的是由曹纯亲自负责曹军最精锐的“虎豹骑”卫士,而曹洪则按剑持戟立于门外。

“文远,白天你是故意的吧?”屋里程昱首先对张辽开炮了,张辽笑了笑却没有接腔。

这时曹操也开口了,说:“文远,你今日之言是否有所指?”

张辽说:“主公英明!”

“少拍马匹,人我都叫来了,在大家面前说说你的理由吧。”曹操笑着对张辽说。

“末将遵命!”张辽抱拳应道,接着他看了看屋子里的人,说:“今日我的话其实有两个意思。一是原兖州的官员并未完全臣服于主公,原因也很明显,主公入主兖州后,我们作为主公的部下分去了原属于他们的利益,主公唯才是举又征召了部分寒门子弟,再度让他们感到利益受损,这就是我说的兖州尚未完全安定的由来。”

“妈的,这帮家伙竟敢如此?我去砍了他们!”夏侯渊听到这里立刻有些冲动的站了起来。

他旁边的夏侯敦一看立刻拉住了他,并且低声说道:“妙才,先稍安勿躁,此事主公自有定论。”听到自家大哥的话,夏侯渊这才安稳下来,不过脸上依然是一副气愤之极的表情。

“文远,你接着说。”看到夏侯渊被夏侯敦安抚下来后曹操对张辽说。

张辽先对着夏侯敦点头表示了一下接着说道:“刚才是内忧,下面是外患。如今关东之地,北方是袁绍和公孙瓒交战,大河以南则比较复杂。荆州豪强宗帅林立,虽没有过于强大的势力,不过也够刘表喝一壶的。扬州有了袁术的十数万溃兵,一场动乱不可避免。青州除了有袁绍和公孙瓒的势力,还有不少本地势力,不过他们没有大志,只想守着家当过日子。最后还剩下徐州,陶谦已老,不复当年之能。现在,我军于袁绍名为盟友,而袁术则和公孙瓒、陶谦互通声息。袁术先败于我军,公孙瓒则由袁本初牵制,我军自可寻机攻击徐州以壮大自身实力。”说道这里,张辽不禁有些激动。

听到此处,曹操也有点坐不住了,他立起身子,双手扶着案几,身体微微前倾,稍时,又恢复了原来的坐姿,说:“文远,我们先不谈粮草问题。但就攻打徐州一事,你需要多少兵力?要多长时间?有多大把握?”

“主公……”荀彧的话刚开了个头就被曹操用手势制止了。

看到曹操似乎下定了决心张辽非常的高兴,他极力怂恿曹操攻击徐州就是想看看中国历史上最出名的三兄弟——刘、关、张。他担心因为他在迎接曹嵩的事情中插了一脚会推迟曹操攻打徐州的行动,从而让他和刘、关、张擦肩而过。不过他不知道的是《三国志》中曾有记载,“初平四年,秋,太祖征陶谦,下十余城,谦守城不敢出。兴平元年春,太祖自徐州还。”还是当年看书不够仔细啊!

张辽可不知道他现在的行为正是吻合了历史发展的轨迹,由此可见,历史的车轮的惯性是何等的巨大,不是随便什么人就可以轻易改变的。(关键是要找到阿基米德所说的“支点”。)

“主公,有多大的实力就打多大的仗。我军现在的粮草不充裕,就好似一个刚吃完饭的人看见了一席美味佳肴,想吃可有吃不下。”张辽说。

“哈!哈!哈!”听到张辽的这番比喻,在场的人全都笑了。

“文远,那这个人要如何才能吃下这些好东西呢?”郭嘉问道。

“很简单。”张辽抬起头,用手模锁着下巴上的胡茬。“现在吃不下不代表将来吃不下,现在吃不下不代表现在不能尝尝味道。”

“有道理!”在场的人再度被张辽的话给逗乐了。

荀彧悄悄地长舒了一口气,他终于将提着的心给放了下来。“文远没有变,还是那个稳重可信的张文远啊!”荀彧暗自想到。

“文远,看来你是想建议主公用少量的兵力夺回被陶谦占领的华、费诸县了。”程昱拈着一缕胡须说道。

“不。不单单是泰山郡,还有被陶谦占领的鲁国。”张辽对程昱的话做出了否定的回答。“鲁国虽属于豫州,但豫州自黄巾之乱后早已失去正常的秩序,不但缺少官员,更有甚者任命了官员也无人上任,若非如此,陶谦也不能这么轻松就占领沛国和鲁国。从鲁国的位置上看,鲁国深入我兖州,与泰山、济北、东平、山阳诸郡相邻,和任城也不过十几里路的距离,若是连鲁国一起拿下就可以将这一片连在一起,不但使我军得到厚势,还能获得大量的粮草。”

“文远,你的想法的确不错,不过徐州的士兵可是丹阳兵啊!”在关东诸侯结盟讨董的时候见过孙坚率领的丹阳兵的夏侯敦颇有些担心的说,丹阳兵可是能和西凉军面对面放对而不落下风的,孙坚破汜水关,打下雒阳时带的就是丹阳兵。

“呃?”张辽愣了一下,随即就摇了摇头,“丹阳兵的确战力不俗,可称精锐,不过那也要看领军的将军是什么人?在我大汉的西方万里之外有一个名为‘大秦’庞大国家,那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只绵羊带领的一群狮子永远也不可能战胜一只狮子带领的一群绵羊。’”

“哦!这句话很有意思,也很直白。”曹操文学素养极高,一听到这句异国的谚语他的文化人的气质顿时让他精神振奋。

不但是曹操,荀彧、程昱、郭嘉三人也是饱学之人,听到张辽竟然转述的是极西之地“大秦”的谚语,立时来了兴趣。

“文远不愧文武双全,连那么远的国家都知道。”

“文远,你这里一定有那个‘大秦’的典籍吧?什么时候拿来看看。”

“文远,你快给我讲讲你知道的所有关于‘大秦’的东西。”

三个人,三种急切的样子,程昱更是起身冲到了张辽的面前,大有“你不说就不放你过门”的架势。

夏侯敦、夏侯渊两人被惊呆了,作为武将,他们一直以来看到的都是文士们温文尔雅、从容不迫的一面,今天他们却看到了文人的另一面,求知欲望太强烈了!

张辽也是一脸的苦笑,“主公,诸位,今天我们讨论的好像是徐州问题,现在是不是有点偏题啊……”

“啊?啊!”曹操反映了过来,“诸位,稍安勿躁,今日我们先议徐州问题,日后再让文远给我们慢慢道来。”

听到老大说话了,荀彧、郭嘉安静下来,程昱也离开了张辽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不过他回去之前依然狠狠的瞪了张辽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