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暴君颜良-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附近的一名强盗眼见同伴被一女人所杀,惊骇之下无不大怒,抡起大斧怒吼着就杀了上去。
    少女臂儿挥起,举剑相挡。
    铛~~
    毕竟是女子家,气力不及,一声激鸣中,少女手中的短剑脱手而飞,整个人更是被大力撞得站立不稳,向后跌了出去。
    那强盗趁势跳上车去,跟着补了一斧向那少女当头砍去。
    少女再难镇定,俏脸上涌上无限的恐惧。
    生死一线,眼看避无可避。
    电光火石的一刹那,破空之风呼啸而来,陡然间一道寒光射至,正中那强盗的脑袋。
    一柄长剑,竟是赫然穿破了强盗之头。
    突发的变故,死里逃生之下,少女极是震撼,欲待回眸去寻那救命之人时,身子已从车上坠了下去。
    将及坠地的一瞬,一团黑影如风般从旁掠过,一双有力的大手轻巧的将少女提起,当她还未回过神时,发现自己已经躺在了一名男子的怀里。
    救她的人,正是颜良。
    半路杀出的颜良,如摧枯拉朽一般,将强盗们杀得血肢横飞。
    当他看到少女危急的瞬间,不及多想,佩剑愤然掷出,一剑取了那强盗的性命。
    而后,黑驹奔行如风,抢在她落地的一刹那将她提起。
    整个过程拿捏得恰到好处,犹如计算过的一般分毫不差,救下这少女后,颜良也不及看她一眼,舞刀纵马,疯狂的杀向其余的强盗。
    颜良是什么人,万军丛中如入无人之境,连文聘这等良将都败于手下,何况是眼前一班连乌合之众都配不上的强盗。
    顷刻间,颜良的刀下已斩杀十余名强盗。
    躺在怀中的少女从惊魂中清醒,当她意识到自己竟躺在一个陌生男人的怀里时,清艳的脸畔不禁掠上几分羞色。
    她试图挣扎,但又怕影响到他战斗,只好隐忍着窘羞之意,不敢动弹。
    依在那坚实的胸膛里,少女渐渐心安,忍不住抬头大胆的去悄视她的救命恩人。
    当她看到颜良的相貌时,心中不禁怦然一跳,脸上的红晕更加重了。
    颜良少时成名,而今年不过二十六七岁,正当青春壮年,相貌虽算不上俊朗,但也是堂堂正正,极有男子气概。
    恍惚间,少女竟瞧得有些失神。
    血战中的颜良,却全然没有觉察到,怀中这少女,正悄悄的打量着自己。
    此刻他的脑海里,只有一个字——杀!
    刀锋所过,一命不留。
    原本占到上风的强盗,怎料到半路中会突然杀出这么一个“屠夫”,斩杀自己跟切菜砍瓜般轻松。
    只转眼间,强盗们的斗志便彻底的被摧毁,哪里还顾得抢劫,纷纷抱头鼠窜而逃。
    这时周仓也率部赶来,这些悍卒们抖擞精神,呐喊着扑向那些逃窜的强盗。
    战斗,已然结束。
    颜良却并没有追击,只勒住战马,将残局交给周仓去收拾。
    驻马而立的他,方才想起怀中之人,低头看去,正撞上了那少女的目光。
    这般近距离时,他才真正的看清了少女的容貌,虽算不上国色天香,但也是极美。
    杀气腾腾,一身浴血的颜良,看到这莲花般静美的脸庞时,心中不禁一动。
    少女也从失神中惊醒,脸上晕色更浓,急是挣扎着身子要下去。
    颜良便猿臂一展,如提婴儿似的将她放下马去。
    少女站稳之后,很快就恢复了几分从容。
    她轻咳了几声,向着颜良盈盈一礼,轻声道:“多谢将军救命之恩,敢问将军尊姓大名?”
    “在下颜良。”颜良回答的很痛快。
    “你就是颜良!”
    少女失声叫道,眉色间显得十分震惊,仿佛不敢相信。
    颜良数日之内攻陷新野,搅得荆州风起云动,人人畏惧,他的大名会让这少女震惊也在情理之中。
    颜良也不以为然,只淡淡道:“正是颜某,敢问姑娘芳名?”
    那少女犹豫起来,似乎不想透露自己的姓名,怕暴露身份似的。
    只是心中又想颜良于己有救命之恩,若连姓名也不告知的话,岂非太过失礼。
    顿了片刻,那少女才不太情愿的说道:“民女黄月英,见过将军。”
    ——————
    新人不易,木有大神罩,不求票不行啊。
    求推荐票,求会员点击,求大家助颜良在榜上再前进几个名次,都尉拜谢。


第三十章 强 迫
    (感谢三无内腹黑兄打赏,第一个学徒也有了,感动啊~~)
    听到“黄月英”三个字时,颜良心头微微一震。
    这黄月英,不就是历史上诸葛亮的夫人,荆州名士黄承彦的女儿么。
    莫非只是同名?
    颜良心生怀疑,却很快就给否定。
    历史上那黄月英极有才学,最擅长发明制作机关奇器,而且于兵法阵法也颇为精熟。
    想起方才她布阵指挥家仆的情形,颜良便想除了黄月英之外,哪家女儿还有这般本事。
    只是演义中不是说黄月英很丑的么,怎的眼前这少女却如此美貌,根本与丑字沾不到半点边。
    颜良仔细回想,依稀又想起关于黄月英的容貌,历史上也有一种说法,说是乡里的那些女人嫉妒黄月英的相貌和才学,便故意的抵毁于她,说她是丑女,其实黄月英却有过人的姿色。
    如今亲眼得见,果然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不知荆襄名士承彦公,是否就是令尊?”颜良问道。
    黄月英点头道:“正是家父。”
    她这么一承认,颜良便确定了她的身份,必就是自己所知的那个黄月英无疑。
    今日无意中救下了黄月英,一见此女,颜良顿时就想起月诸葛亮。
    历史上刘备落魄的逃来荆州,就是靠着诸葛亮的隆中之策和忠心的辅佐,才一步步的成就帝业。
    诸葛亮这般奇才,颜良自想收入囊中,为己所用。
    不过眼下的诸葛亮,算算年纪不过还是一个毛头小子,远不及刘备三顾茅庐时成熟。
    或许此时的诸葛亮还在隆中耕读学习,尚未成长人们熟知的那个,“得一可安天下”的卧龙。
    而且还有一个问题,诸葛亮所居的隆中,正好位于汉水以南,离襄阳城极近。
    以颜良眼下的身份,当然不会涉险南渡汉水,在刘表的眼皮子底下去隆中拜访诸葛亮。
    再者颜良知道诸葛亮极为挑剔,只有自己相中的雄主方才会出山效命,想将他招至麾下必非易事。
    “将军大恩,民女莫齿难忘,他日必有回报,只是眼下民女赶着回家,所以民女想……”
    那边黄月英见颜良失神,便想告辞离去。
    颜良从神思中回来,看了看日头,“现下天色将晚,附近都不太平,姑娘这么急着赶回家,就不怕再出事吗?”
    黄月英秀眉暗皱,露出几分忧色。
    “姑娘不如随本将先回新野,待天明一早,本将再派部下送你回家。”
    颜良当然不放心这么一个柔弱的佳人走夜路,若再撞上强盗什么的意外,自己今天岂不白救了她。
    “将军的好意,月英心领了,可是……”黄月英委婉的想要拒绝。
    “可是什么,就这么定了。”
    颜良却不给他拒绝的机会,不容分说的便将她轻轻一提,顺势便将拉上马来,放在了自己的身前。
    黄月英大惊,急道:“将军你这是做什么,快放我下来。”
    “姑娘坐好了,驾!”
    颜良豪然大笑,也不理会她,纵马狂奔而出。
    若说先前躺在颜良的怀中,那是出于情急中的无奈也就罢了,眼下跟他贴得如此之近,黄月英心中怎能不究窘羞急切。
    只是无论她怎样急切的恳求挣扎,颜良始终都不理会,只管策马而行。
    几番折腾后,黄月英多费唇舌无用,只好闭上眼睛,一脸红晕的任由他载着奔行。
    一路狂奔,耳边是呼呼的风声,晚风吹动着她的秀发,丝丝缕缕的掠过颜良的脸畔鼻间,那淡淡的芳香,还有那痒痒的感觉,让颜良甚觉畅快。
    自打穿越以来,颜良时时刻刻都处于战争的亢奋中,已然许久未跟一个女人如此亲近。
    今时怀拥着这柔弱的身段,嗅着她的体香,肆意奔腾在旷野上,那种久违的温存,让颜良紧绷已久的神经,终于得到了一些放松。
    当黄月英睁开眼睛时,她已经身在一处大院中。
    颜良跳下马,伸手想要扶她下来。
    黄月英却无视颜良抬起的手,独自下得马来,红润的脸庞上似有几分愠意,显然是对颜良的强迫有所不满。
    颜良笑了笑,也不介意,反而觉得她这般耍小脾气的样子,别有一番韵味。
    黄月英环看了一眼四周,疑道:“这是哪里?”
    “这里是太守府,今晚就请黄姑娘在此委屈一宿吧。”颜良淡淡道。
    一听此言,黄月英神色立变。
    她一个女儿家,云莺未嫁,却夜宿于一个陌生男人的府中,这若是传扬出去,岂非有损自己的声名。
    黄月英想也不想,马上拒绝道:“我黄家在新野城中自有宅院,民女怎好讨扰将军。”
    “姑娘不必客气,外边不安全,若是那些强盗登门寻仇怎么办。来人啊,速请黄姑娘去厢房休息,好生的照看,休得怠慢。”
    颜良的语气不容置疑,根本不给黄月英拒绝的余地。
    黄月英心中不愿,但对颜良这个外来的河北猛将心存惧意,却又不敢不从,只得不情愿的在仆从的陪同下去往了后院。
    看着那窈窕远去的背影,颜良嘴角浮现一丝笑意。
    此刻,他的心中已悄然滋生了一个念头。
    忽听得身后有笑声,回头看去,却见许攸正站大堂门外,捋着胡须,笑眯眯的盯着他。
    那张笑脸中,显然是另有含义,估计是以为颜良从外强掳了女人回来,要做那“禽兽”之事。
    “先生别误会,这位黄姑娘只是我路上所救,不是你想的那回事。”颜良解释道。
    许攸咧嘴一笑:“将军不用解释,将军如今是七县之主,管辖十余万百姓,统率千军万马,劳心伤神的,偶有消遣也是应该的。”
    许攸这话有吹捧的嫌疑,不过理倒也不错。
    这般乱世,人命如草芥,似颜良这般一方军阀,就算真的强占几个民女,在世人眼中也是合法之事,不会受到道德上的遣责。
    历史上,张飞不就抢了夏侯渊的侄女为妻,孙策和周瑜攻破皖城后,不也强纳了大小乔。
    许攸的话,颜良也只付之一笑,不想再多说什么。
    二人入得堂中,颜良将结盟之事,以及刘表当时的表现,一一的向许攸这位首席谋士道来。
    许攸捋须笑道:“刘景升的表现,看来果然都在将军的预料之中,眼下咱们有了七县为基,总算是有了一方立足之地了。”
    “占据七县只是开始,目下最重要的是收买人心,扩军练兵,增强实力以开疆拓土,乱世中想要生存,就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颜良的思路很清晰,并未因一点点的成就而沾沾自喜,他很清楚自己要走的路还很长。
    许攸面露赞许之色,深深的为颜良的冷静而折服。
    忽然他又想起什么,便道:“说到这收买人心,将军首先要做的,就是结连荆襄世族,只有赢得这些人的支持,咱们才真正算在荆州站稳脚跟。”
    三国是世家崛起的时代,各州的豪强大族拥有着大量的土地和依附民,其蕴藏的力量是惊人的。
    似刘表、袁绍这等诸侯,正是依靠着世族的支持,方才能割据一方。
    即使如出身不好的曹操,也是在荀彧、程昱这等世族的支持下,才渐渐的形成气侯。
    颜良深知想要成就一番霸业,必须要懂得利用世族的力量,只一味的单靠暴力打打杀杀,终究成不了气候。
    “说到世族,有件事没有跟先生讲,方才那位黄姑娘,正是荆襄名士黄承彦的千金。”颜良淡淡道。
    “竟有此事?”听到黄承彦的名号,许攸显得有些吃惊。


第三十一章 六大家族
    “看来先生也听说过这个黄承彦了。”颜良道。
    “黄承彦么,荆州六大世族中黄家的名士,我当然听说过。”
    听许攸那口气,虽然承认黄承彦的名士身份和地位,但却并无多少敬意,似乎有点黄承彦不及自己的味道。
    “六大世族?有意思,先生不妨细说。”
    颜良却是生了兴趣,毕竟他虽自熟读三国,但对三国的映像大多来自于三国演义,未及太多的深入。
    许攸难得颜良请教,便是滔滔不绝的大说特说起来。
    颜良静静倾听,脑子飞快的转动,很快把荆襄世族间的脉络理了个清楚。
    这六大世族,即为蒯、庞、马、蔡、黄、习六姓,其中,又以中卢蒯家和襄阳蔡家的影响力最强,这两家的代表人物即是蔡瑁和蒯越。
    当年刘表取荆州,也正是依靠着蔡家和和蒯家的全力支持,刘表投桃投报,也对蔡氏和蒯氏大加重用,不过份的说,荆州掌握军政大权的要职,几乎均为这两家所垄断。
    明白人都看得出来,表面看起来,刘表才荆州的统治者,但实际上,荆州真正的统治者却是蒯蔡两族。
    至于其余四姓,实力加起来也不及蒯蔡二族强,故此四族并不处荆州的统治核心,虽亦有不少人出仕于刘表,却鲜有身处高位者。
    唯一例外的就是黄家的家主黄祖,此人极受刘表器重,被委以江夏太守的要职,对抗江东孙氏的威胁,是荆州除蒯越和蔡瑁之外,为数不多的权势显赫之辈。
    至于这黄承彦,虽亦是黄家中的翘楚,但却属于庶支,名声虽有,却并未受刘表重用,目下正隐居田园。
    “刘表重用之人,不是豪门望族,就是当世一等一的名士,看来此人太过于注重出身,喜欢用跟他一样的清流高门人物,嗯,如此说来,荆州定然有不少在野的士人,对他怀有怨意呢。”
    颜良区区数言,便将刘表的用人缺陷,还有荆州的隐患道出。
    许攸不禁面露敬佩之色,惊奇于颜良的思维敏捷,这么快就把荆州的脉络梳理清楚。
    他便点头道:“将军评价一针见血,其实攸正是想说,荆州的那些世族,并非全都齐心拥护刘表,各姓之间也并非铁板一块,咱们若想拉拢人心,便可从此处下手。”
    许攸的计策,正与颜良心中所想吻合。
    历史上的刘备,正是赢得了诸葛亮、庞统、马良、蒋琬、黄忠,这些不被刘表重视的人才支持,方才夺取了荆州。
    有刘备的先例在,颜良深信,就算自己得不到蒯蔡二族的支持,只要自己能像曹操那样唯才是举,也一定能够得到荆州。
    “先生所言极是,不过这第一步如何进行,不知先生可有高见?”颜良问道。
    许攸嘿嘿的笑了一声,眼光往外瞟了一瞟,似乎有所暗示。
    颜良怔了一怔,忽然间眼眸一亮,“先生莫非是想打那黄姑娘的主意?”
    “咳咳~~”许攸干咳了几声,“将军这话说的,我许攸已是年近半百之人,怎好意思耽误人家黄花闺女的青春。
    “那先生的意思是……”颜良其实已经猜到了他的用意,却故意装作不知。
    许攸只好直言道:“拉拢荆襄世族的最快方式,莫过于结亲,当年刘表不就是娶了蔡瑁的妹子么。我看这位黄姑娘颇有几分姿色,又与将军有缘,将军何不求娶为妻,一来可得一贤内助,二来也可借机跟黄家拉上关系。”
    许攸洋洋洒洒大通话,俨然有几分媒婆的妖娆。
    哪个英雄不爱美人,凭心而论,以黄月英那般姿色与气质,如何能不叫颜良动心。
    只是颜良却又在想,若是自己娶了黄月英的话,岂不是把诸葛亮的老婆给娶了,这样做未免有些不厚道。
    不过他转念又想,如今黄月英尚未嫁人,凭什么就非得嫁给诸葛亮?
    自己既然碰上了,那就如许攸所说的,乃是一份缘份,自己若不主动争取看中的女人,却眼睁睁的将之拱手让给他人,连男人都不配作,又有什么资格去与群雄逐鹿。
    念及于此,颜良的思绪立时就通达起来,嘴角不禁掠过一丝笑意。
    他这般表情,等于是默认了许攸的建议。
    许攸甚是高兴,不禁哈哈大笑,笑了几声后,却忽然又冷静了下来。
    “这个黄承彦也是个极有主见的人,把女儿留到至今都未嫁出,想来是在务色合适的金龟婿,将军初来荆州,根基未稳,想要说服他把女儿嫁给将军,只怕还得费些心思呢……”
    许攸喃喃自语,面露几分忧色。
    许攸的担心也不无道理,历史上的黄承彦,正是看中了诸葛亮的才华和潜力,才主动的将女儿许给了他。
    如此看来,这个黄承彦也是极有识人眼光的人,想要让他把女儿嫁给自己,就得让他看到自己不凡的潜力。
    颜良思索了一会,却又冷哼道:“天下形势风云变换,我可没那么多耐心,娶亲之事,我便先礼后兵,那黄承彦若不肯把女儿嫁我,我便强娶了回来便是。”
    乱世之中,光讲礼的不行的,有时候靠的还是霸道蛮横,颜良深知这一点。
    许攸却是一愣,脸上露出几分苦笑,“将军说得是,倒是我迂腐了,实在不行,也只有用强了。”
    他二人正商议此事时,门外侍卫来报,言是许攸的细作有紧急的军情呈到。
    颜良将那情报从密封的蜡丸中取出一看,剑眉不禁凝成了一线。
    曹操方面又有了动作。
    驻扎在南阳宛城的曹洪,正率四千步骑南下,向新野杀奔而来,与此同时,奉命重新进驻汝南的蔡阳,亦率三千兵马,从东面向新野逼近。
    曹操这是想趁着颜良方得新野,立足未稳之时,两路夹击扫除了他颗眼中钉。
    “官渡那边曹操已撑到了极限,这样一个关键时刻还敢分重兵来攻打新野,他这胆子也未免太大了吧。”许攸看着那情报,显得十分的惊异。
    颜良却冷笑道:“曹操此人最善于出奇,他是料定我们以为他不敢派兵前来,方才反其道而行,好杀我们一个出其不意。”
    许攸微微点头,却又不以为然道:“曹洪、蔡阳二人用兵能力远不及曹仁,咱们何需忌惮。”
    “我担心的不是曹洪,而是刘表那个老滑头。”
    颜良剑眉微凝,语气意味深长。


第三十二章 敢不敢赌
    眼下颜良虽新得新野七县,拥兵过万,但新收编的几千荆州降卒人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