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暴君颜良-第3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应天的那些谋臣们不是分析了么,从鲁阳攻太谷关,进取洛阳,路线单一,难度极大。
    而从兖州进攻洛阳,又要经过无人区,又要攻取刘备背河坚守的荥阳重镇,难度同样不是一般的大。
    那好,老子我颜良就另辟蹊径,由青州入黄河,从水路横穿刘备的防区,从北面登陆河南郡,攻取洛阳城。
    相比于当初远赴渤海,前去攻取辽东,颜良这道经黄河攻洛阳之计,其实已经算是相当的“保守”了。
    由水路的便捷,他的十余万楚军,便无需担心后勤补给的不畅。
    而且,刘备没有水军,颜良的舰队可肆意的在黄河上盘踞,而丝毫不必担心来自于燕军的威胁。
    蒋钦和朱桓在最初的惊愕后,旋即明白了颜良计策的精髓所在,二人的脸上,不约而同的浮现出了惊叹敬佩的表情。
    “大王前有海上袭取辽东之策,今又有经黄河攻取洛阳之计,此等奇思妙想,当真是非凡人所及,臣等自愧不及啊。”
    蒋钦等人心情激荡,不吝惜言辞的表达着对颜良的敬叹。
    颜良却哈哈一笑,笑声中充满了狂傲,口中冷讽道:“咱们大军明日就出好,本王要给曹大丞相一个天大的惊喜。”
    次日,天光放晓之时,威山港战鼓震天,杀气如潮。
    近千艘的大小战舰,云帐高挂,战旗飘扬,鱼贯的驶出了港口,沿着东莱郡的海岸线向西而行。
    几天后,颜良那庞大的舰队,进入到了乐安郡的海域,并蓼城县附近的黄河入海口,逆流西进,驶入了黄河。
    楚军舰队入河未久,沿岸严密监视的燕军,便飞骑北上,前往邺城去向刘备报告。
    ……邺城,燕王府。
    王府之中,歌舞升平,酒气飘香,一派享乐的气氛。
    刘备高踞王座,兴致勃勃的欣赏着堂前歌舞,夫人刘氏则陪奉于侧,媚笑献酒,极尽的柔情。
    自从徐州失陷,败归邺城以来,刘备的雄心壮志就似遭受重创一般,大多的时候,刘备都只有借酒来销愁。
    而诸葛亮所献的坚壁清野之计实施之后,刘备自以为中原那广阔的无人区,还有他黄河沿岸的诸多要塞,足以为他挡住颜良的兵锋,保住河北的半壁江山。
    转守为攻的刘备,自以为颜良的威胁大减,便即放松了警惕,终于沉浸于酒色之中,寻求慰藉。
    想他刘备戎马半生,半生都在颠沛流离中渡过,鲜有享受过荣华富贵,如今眼见全取天下的希望,为颜良连连挫伤,刘备渐也放淡了野心,开始懂得享受起了人生。
    而那刘氏极有媚色,虽乃袁绍后妻出身,但却极讨刘备欢心,赢得了万千宠爱。
    “美酒佳人,这才是人生啊。”刘备一杯酒下肚,大笑着感慨。
    “大王言之有理,臣妾再敬大王一杯。”刘氏笑盈盈的又奉上一杯美酒。
    刘备这边正喝得尽兴起,殿外处,身为中领军的赵云,步入了大殿。
    眼见这歌舞升平,酒乐奢侈之状,赵云的眉头,不禁暗暗一皱。
    刘备瞧见赵云进来,却笑道:“子龙来得正好,快陪本王喝上几杯,来啊,还不快给子龙将军赐酒。”
    看着刘备那酒气熏熏的样子,赵云的脸上,悄然的掠过一丝失望之色。
    他微微犹豫了一下,暗暗一咬牙,拱手道:“大王,臣有几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子龙有什么话,说就是了。”刘备看不出赵云的表情,随口说道。
    赵云深吸了口气,拱手郑重道:“方今天下未平,南有颜良虎视眈眈,西有曹操为祸朝廷,臣以为,大王当振作精神,日夜谋划扫灭群敌,匡扶汉室才是,而不该太过迷恋于酒色。”
    此言一出,刘备本是红光满面的脸,刷的就黑了下来。
    赵云的忠言进谏,深深的刺痛了刘备,让他的心底升起一股愤怒。
    而那一句“迷恋于酒色”,其中一个“色”字,自然是暗指刘备身边的刘氏。
    那刘氏何其聪明,又如何能听不出来,那水盈盈的眼眸中,瞬间就闪过一丝愠色。
    “赵将军这话可以太过了,大王终日为国事操劳,闲暇偷闲,赏赏舞乐,解解劳乏,此乃理所当然之事,怎的到赵将军嘴里,就好似大王不理政事,只图享乐一般。”
    刘氏伶牙利齿,三言两语便将赵云驳了回去。
    刘备深以为然,便沉着脸,不悦道:“爱姬所言极是,子龙,你方才的话,可是很令本王失望啊。”
    刘备不悦,赵云心头微微一震,欲待再进言,犹豫了一下,却将到嘴边的话,硬生生的给咽了回去。
    “臣不是这个意思,臣只是想颜良大军云集青州,进侵我大燕在即,臣觉得大王应该将更多的心思,放在如何应敌之上才是。”赵云改口道。
    刘备表情这才好转几分,却不以为然道:“颜贼把兵马调往威山一带,无非是想故伎重施,从海路进攻我幽冀沿岸,本王早已布署好防御之策,量那颜贼也将无计可施,有什么好担心。”
    刘备几句话,将赵云给呛了回去,使赵云一时不知如何以应。
    正当此时,门外响起了匆匆的脚步声,却见司马懿和诸葛亮,两员谋臣几乎在同一时间闯入了大殿。
    “臣拜见……”司马懿拱手躬身,欲等行礼。
    诸葛亮却抢着说道:“启禀大王,青州十万火急奏报,南面的形势可能有变。”
    刘备神色一变,满脸的酒气销散了一半。
    司马懿被诸葛亮抢了话头,眼眸闪过一丝不悦,趁着诸葛亮咽唾沫之际,抢言道:“颜良的舰队,并未如我们预想的那样,出海向我东部沿海进犯,而是向西进入了黄河,目下正沿黄河溯流西进。”
    “什么?”刘备手一哆嗦,杯中之酒险些就洒了出去。
    诸葛亮忙道:“臣早说过,颜贼意图没什么简单,眼下若不出臣之所料,颜贼舰队进入黄河,必定是想截断我大河南北的联系,想攻破了黄河南岸诸镇。”
    此前时,司马懿曾推测,颜良会由海路发兵,配合辽东的吕蒙军团,进攻幽冀一线,如今看来,司马懿的推测,显然是落了空。
    诸葛亮的这番话中,显然有暗自讽刺司马懿的意味在内。
    明白了实情的刘备,下意识的看了赵云一眼,眉宇间不禁掠过几分尴尬,似乎在因自己方才对赵云进言的不以为然,而感到不自在。
    “那现如今,本王该当如何应对?”刘备急迫的问道。
    诸葛亮未言,司马懿却道:“大王无需担忧,我南岸诸重镇,皆屯有重兵,各城所集粮草,足支一年之久,即使被隔断了与河北的粮道,也足以支持一年半载。”
    顿了一顿,司马懿又道:“颜贼的舰队虽可横行黄河,但其大军粮草,毕竟要从千里之外的徐州运来,必不能支持太久,只要我军以重兵,严防黄河两岸各渡口,令颜贼不敢纵兵上岸,则用不了多久,相信颜贼必不战自退也。”
    司马懿一番话,正说在了诸葛亮心坎里,这也正是他想安慰刘备的话。
    为司马懿抢了先机,诸葛亮的眉头不禁又是一皱。
    刘备这才松了口气,忙道:“这就好,这就好,速速传给沿岸诸军,命他们严加戒备,绝不可容颜贼一兵一卒登岸。”
    吩咐下应对之策,刘备心情才平缓起来,酒气未尽的脸上,再度涌现起了不屑。
    “颜贼,你以为你每一次异想开天的诡计,都可能成功吗,哼,本王这一次就叫你无功而返。”刘备嘴角上扬,心中暗自冷笑。
    ……长安城,相府。
    曹操盯着案上的那份情报,焦黄的脸上,正时隐时现着阴恻恻的笑意。
    那是来自于中原的情报,细作在内中声称,颜良云集于威山的舰队,并没有从海路进攻幽冀沿海,而西入黄河,一路溯水而上。
    “本相早就说过,那颜贼甚是狡滑,他那么大张旗鼓的聚兵要海边,绝不会是真的打算浮海攻打河北,看来颜贼之目标,最终还是南岸青兖之地呀。”
    曹操一副早有预见的样子,口中似乎在嘲笑着刘备。
    这时,阶下郭嘉拱手笑道:“濮阳一线,乃是刘备拱卫河北的门户,刘备必会不惜一切代价攻取,料想这一场中原大战,颜良和刘备必会倾尽全力,拼个你死我活,当二人两败俱伤之时,便正是丞相挥师东进,收取渔利之时。”
    郭嘉之言,得到了在场诸多谋臣的附合。
    相府的这些智谋之士们,已经开始在讨论,到时是该由洛阳南下,攻取许宛,还是趁机大举入侵汉中,一举夺下益州。
    去岁轻取洛阳的战果,令曹操和他的谋士们,又重建了信心,似乎已忘记了颜良给他们的痛苦。
    曹操耳听着谋士们的热议,轻捋短须,口中喃喃冷笑道:“颜贼,大耳,本相就在这里作壁上观,坐看你们二虎相斗了,哈哈——”
    (未完待续)


第六百八十一章 惊破二世祖
    初春时节,乍暖还寒,黄河之上,寒风依旧如刃。
    大河上,数百艘巨大的战船,正逆流徐徐而行。
    旗舰的顶层甲板上,颜良负手而立,星目如刃,扫视着大河两岸。
    此间已接近濮阳水域,黄河在此段渐渐收窄,水势也变得不怎么湍急,居于河水之中,隐约可以看见两岸的景像。
    颜良可以依稀看见,北岸之上,尘土滚滚,旗帜招展,隐隐约约似有一条细细的黑线,正在缓缓的蠕动。
    颜良知道,那是刘备派出监视他的步骑大军,这支骑兵为主的军队,从平原郡一直跟随至此,始终不离视线,显然是为了防备他的大军肆机在北岸登陆。
    看着那支跟屁虫似的燕军,颜良冷笑了一声,颇不以为然。
    船行徐徐,未久,南岸处开始出现营垒要塞的影像,过不得多时,一座巍峨的城池的轮廓,隐隐约约的就进入了视野。
    “大王,濮阳城到了。”身边的周仓道。
    濮阳城,东郡治所所在,位于黄河南岸,通往中原的最重要的渡口城市,它的地位,就如同北岸的黎阳一般。
    颜良极目南望着,却见濮阳渡头一线,壁垒高树,旗帜密布,一副戒备森严的样子。
    刘备麾下第二号人物张飞,就统帅着三万精兵,驻守于濮阳城一线。
    在刘备看来,刘备若要进犯河北,最先要攻取之地,必然就是濮阳,故自采取龟缩政策以来,就命张飞屯兵于濮阳,将濮阳城一线打造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堡垒。
    此刻,位于濮阳城中的张飞,早已收到刘备的命令,称颜良水军入黄河,极有可能要攻取濮阳城,故命张飞严守濮阳,绝不可让颜良一兵一卒登岸。
    “看来刘备是被吓坏了,真的以为咱们要灭他。”身边的庞统,感慨道。
    望着严阵以待的敌营,颜良却如同在看耍猴一般,眼眶中闪烁着戏虐的眼神。
    “刘备喜欢被本王当猴耍,就让他继续扑腾吧,传令下去,大军继续西进。”颜良冷笑一声,摆手一喝。
    千帆招展,大河之上,浩浩荡荡的舰队,继续向西挺进。
    不到半日的时间,长龙一般的楚军舰队,便从濮阳水域掠过。
    濮阳渡头,肃立已久的张飞,这个时候就茫然了。
    张飞原以为,颜良亲率的十余万大军,将在今天对他所坚守的濮阳渡,发动有史以来最猛烈的登陆抢滩作战,他已做好了血战一场的准备。
    但令张飞感到诧异的却是,楚军似乎把他和他的濮阳城当作空气一般无视,浩荡的舰队直接就从他的眼皮子底下穿过。
    列阵以待的三万燕军,都暗松了一口气,庆幸不用与强大的楚军较量一场。
    部下们心情放松,张飞却不敢马虎。
    “颜贼不攻濮阳,难道是想攻取上游的白马或是延津吗?”张飞望着远去的敌舰,口中喃喃猜想。
    白马和延津同属东郡,乃是位于濮阳上游的两个渡口,此二渡虽不及濮阳这般重要,但经此两渡口同样可北渡黄河。
    特别是白马渡,该渡口对岸就是河北最重要的渡口黎阳重镇,当年官渡之战,袁绍的大军就是由此渡口杀入河南腹地。
    “黎阳屯有重兵,就算颜贼拿下了白马,又岂能威胁到黎阳,而且,颜贼还将侧翼暴露给了曹操,哼,颜贼倘真去攻打白马,当真是不知兵法也。”
    张飞心中不屑,但却不敢掉以轻心,当即派出游骑,沿岸侦察楚军的动向。
    一天后,张飞得到了最新情报。
    楚军依旧并没如他所想的那般,攻打白马渡,舰队依旧浩浩荡荡却越过了白马水域,继续西进。
    “颜贼不打白马,那定就是打延津了。”张飞愈加狐疑,但却仍然坚信。
    然而,几天之后的最新情报,却让张飞彻底的陷入了困惑之中。
    楚军不但越过了白马,跟着又越过了延津,千艘战船,竟然还在继续溯江西进。
    张飞这下就糊涂了。
    “颜贼不打濮阳也就罢,不打白马也说得过去,可是他怎么连延津也不打,还继续向西,他到底想干什么?”
    满腹狐疑的张飞,站在壁上所悬的地图前,皱着眉头苦思冥想,目我在黄河一线扫来扫去。
    “濮阳、白马、延津,再往西就是……”张飞口中嘀嘀咕咕,眉头越凝越深。
    猛然间,张飞的脸庞陡然一变,眼眸中迸射出无限的惊色,仿佛猛然间想到了什么震惊之事。
    “难道,颜贼那厮并不是想犯我大燕,他真正的目标,乃是想攻取洛阳不成?”
    惊诧之余,张飞越想越觉得是这么一回事,半晌后,他终于确定了自己的猜测。
    “娘的,我们都让颜贼那厮给戏耍了!”张飞恨得咬牙切齿,厉声大喝:“来人啊,速向邺城发急报,本将有十万火急之事报与大王。”
    ……大河涛涛,天色将明未明。
    嘹亮的号角声吹响,悠远的号声飘荡在千艘舰船之中,将熟睡中的楚军将士叫醒。
    战士们迅速的起身,吃过早已备好的干饼和羊肉,迅速的出得船舱,列队于甲板。
    楼船巨舰上,颜良身披赤色披风,手扶青龙刀,目光如灼,冷视着黄河南岸。
    南岸上游数里处,那一处渡头,已约穿越晨雾,隐隐约约的映入了视野之中。
    颜良的精神渐渐兴奋,左右将士,亦无不激动起来。
    他们知道,从威山入黄河,船行多日,他们的目的地终于就在眼前了。
    前方那渡头,便是小平津所在。
    小平津乃洛阳北面最为重要的渡口,该渡口对岸,便是北岸重要渡口孟津。
    由小平津登岸,数里之外便洛阳八关之一的小平津关,过此关穿越芒山,不出半日便可进抵洛阳城下。
    颜良那“异想天开”的战略,便是由黄河越过刘备防区,直抵洛阳防备力量最空虚的北面,由小平津登岸南岸,大军破关而入,直取洛阳。
    曹操在洛阳一线的兵马,共有四万之众,其中一万驻扎于洛阳东面的巩县一带,用于防范刘备。
    曹操洛阳军团的两万主力,则驻于太谷关一线,防备主要的敌人颜良。
    而余下一万兵马,则五千驻于洛阳城,另有五千分散于河阴、小平津等洛阳北面的沿河渡头。
    根据颜良的估算,这小平津一线的曹军,最多也就两三千人而已。
    十万大军,辗杀而上,区区三千之敌,简直如蝼蚁般不堪一击。
    这,正是颜良送给曹操的惊喜。
    目标就在眼前,更有何疑,颜良抖擞精神,宝刀一指,高声喝道:“全军登岸,给本王辗平渡头,杀光曹军——”
    隆隆的战鼓声,冲天而起,撕碎了黎明的沉寂。
    “杀光曹军——”
    “杀光曹军——”
    战舰上的楚军将士,挥舞着手中的兵器,如野兽般疯狂的吼叫。
    热血在沸腾,战意,已燃烧到顶点。
    冲天的战鼓声中,先锋的三万多名楚军将士,迅速的换乘了走舸,数船艘小船,如飞鱼一般,向着南岸的小平津飞驰而去。
    小平津渡口上,曹营已是乱成了一团。
    那些熟睡中的曹军,迷迷糊糊的出得大帐,一眼便为黄河上那汹汹杀来的战舰吓破了胆。
    自以为处于最安然岗位的这些曹军,万万没有想到,远在千里之外的楚军,竟然会如神兵天降一般,从黄河上杀向他们所在。
    慌叫声,鸣锣声,乱遭遭的响成了一片。
    大帐中,负责守备小平津的夏侯楙,此时此刻,尚在昏睡未醒。
    身为夏侯渊的儿子,这位二世祖,凭借着父亲的地位,年纪轻轻便做到了将军的职位。
    只是,生性纨绔的他,虽处军中,却夜夜饮酒作乐,昨天晚上又是喝到大醉方休。
    帐外已是乱成了一团,夏侯楙却依旧睡得与死猪一般。
    “夏侯将军,大事不好,楚军攻上来啦!”偏将军冲入帐中,不顾冒犯的试图把夏侯楙摇醒。
    夏侯楙迷迷糊糊醒来,不悦道:“尔等都胡说八道什么,楚军又没长翅膀,焉能杀到本将的防区来。”
    “楚军是从黄河上杀过来的,都快要杀到岸上来啦,将军快拿个主意吧。”偏将急叫道。
    夏侯楙身形一震,这才猛然清醒,急是怀着满腹的狐疑,冲出大帐,直奔岸边而去。
    当夏侯楙奔到岸边处,看到那数不清冲上河滩的走舸,看到黄河上那茫茫无边的楚军舰队与旗帜时,整个人霎时间就惊呆了。
    “这……这怎么可能,不可能啊……”夏侯楙惊到满头虚汗,语无伦次。
    自以为身处战争阴云之外的这位二世祖,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战争,竟然会一瞬间,莫名其妙的降临在自己的头上。
    就在夏侯楙不知所措的片刻间,那一艘高树着“甘”字大旗的走舸,已然是冲上了河滩。
    甘宁一跃跳下船,手舞双戟,暴闷如雷,如下山的猛虎一般,直扑岸上而来,一路所过,杀人如麻。
    身后处,无数的楚军相继登岸,如逆流的洪潮一般,卷涌上岸。
    “撤退,快撤退啊——”吓破了胆的夏侯楙,大叫一声,转身就跑。
    (未完待续)


第六百八十二章 大军辗压,震慑夏侯
    夏侯楙当先一逃,几千号曹军的抵抗意志,旋即土崩瓦解,惊恐的他们是望风而退。
    甘宁戟舞如风,所过之处,人头与鲜血在漫天狂飞,片刻间,便挥军杀上了小平津敌营。
    辗杀上岸的楚军,如饥饿的野兽一般,几乎兵不血刃的攻下敌营后,依旧血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