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姨一听,连忙把她早就备好的温开水端了上来。
徐大姑看的直摇头,弟弟弟妹人好没话说,水端了,可连个杯子都不拿,你,你。。。。。。
唉,这真是没法儿说。
大姨也是一样无奈,二妹从小就这样,不会偷懒但也从来不知道想事儿。
妹夫也是,人好,对二妹也没话说。
平日他们家地里的活几乎不用二妹操心,家里的活他也帮忙。
甚至是洗衣服,给二妹端洗脚水这样的事儿他毫不掩饰,从不避着人。
怎么就是个锯了嘴的葫芦呢!
沈伯谦此时也在跟她发同样的感慨,二姨跟二姨夫也算是天生一对了。
算了,明天让杨风送他们回去看看,眼见为实,看过就放心了。
不过,一想到要送二姨一家回去,沈伯谦又想起一件事来,得跟他们商量一下。
就是,徐大姑。
这么长时间的相处,他对这个有些年纪的苦命女人有了深一些的认识。
他觉得,沈家现阶段需要这么一个人。
一是小妹一天天长大,沈家都是男人,不方便。
徐大姑留下的话,她俩也是个伴儿。
再说,家里没个女人,别说是做件衣服做双鞋,就是平日有个缝缝补补的活儿都得找邻居。
小妹从小没处去学这些,长此以往这也不是个事儿。
徐大姑留下,还能教一教。
所以他就想让徐大姑留下,当然,这还得看人家的意思,毕竟徐大姑在二姨家住了这么多年,也不好就这么把人家分开。
但当沈伯谦把自己的打算说出来以后,结果却有些出人意料。
徐大姑倒是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可二姨、二姨夫却慌了。
沈伯谦还有点儿奇怪,但徐大姑却很清楚怎么回事儿。
一看俩人的反应,她知道,自己必须留下来。
唉,自己老说这个弟弟老实没用,但他也不是从小就这样的。
自从娘过世,他们姐弟相依为命,但凡遇到什么事儿,她这个当大姐的总是先冲上去。
和离后住在弟弟家这些年,卫氏那边有个什么幺蛾子,也都是她出面。
这时间一久,他们两口子胆子越来越小。
早该放手,让他们自己去练练的,都当爹妈的人了,自己也不能看他们一辈子呀。
想到这里,徐大姑打定主意,这次彻底放开手,逼着他俩自己立起来。
不然他们自己没脾气被人欺负也就算了,两个孩子以后难道也这样?
看人家沈家杨风兄妹俩,小小年纪做事就已经独当一面。
小妹才多大,管着家里的厨房不说,不管买菜割肉,还是招呼客人,都头头是道。
这都是练出来的,自己怎么就一直没想明白呢!
第45章()
44…安顿二老
不过,放手让弟弟一家立起来只是徐大姑留下的原因之一。
还有一个原因她却太好说出来。
她暂时不想见,或者说不知道该怎么面对自己的亲爹徐水生,而依照她对自己亲弟弟的了解,这次回徐家庄,第一件事肯定就是去看他。
但她对这个爹是彻底失望,也没什么想法了。
依着她的脾气,见了面估计也说不出什么好话,说不定又是一顿吵,还是不见的好。
但这个不能明说,不然有才夹在中间肯定又会难受。
所以,徐大姑最终还是只说了第一个原因。
二姨夫听完惭愧的低下头,二姨也是一脸的不好意思。
这些年,家里但凡有个什么麻烦事儿,的的确确都是徐大姑出面处理,他们两口子都习惯了。
所以刚才一听徐大姑要留下,俩人都有点儿慌。
徐大姑的想法虽然好,但沈伯谦却并不抱太大的希望。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二姨两口子半辈子都这么过来了,要改?很难的。
除非是有非常强劲的外因迫使他们作出改变,比如这次的事儿。
如果自己不出手,二姨夫能站出来承担,不管最后能不能把事情完满解决,他都会有所转变。
但现在,他已经失去了这次机会。
所以,要他俩改性子,恐怕也只是徐大姑一厢情愿的想法。
与其把期望寄托在他们身上,还不如直接改造俩孩子。
对呀,得指点一下这俩孩子,这也算是为了自己。
不然以后老这么给二姨家收拾烂摊子,也不是个事儿啊。
二姨他们回徐家庄之后的事情他倒是不担心。
徐家庄一干族老看在他的面子上也会对二姨一家照顾一二的。
当初他完全不提开祠堂的事儿,走的那么爽快也有这方面的考虑,算是卖二姨一家个人情。
徐水平是个聪明人,他知道该怎么做。
所以大的麻烦应该是不会有的,麻烦的是村里的家长里短。
即便是没了卫氏捣乱,二姨两口子也不是惹事的人,但村里人相处免不了磕磕碰碰。
万一有个什么麻烦,总不能次次去麻烦里正他们吧。
二姨家还是要有人能站的出来,说的了话才行。
不过,沈伯谦有些嫌弃的看了看二姨和二姨夫,果断划掉。
然后带着两个小粉丝进屋做了一番长谈。
出来后,三人谁都没提沈伯谦到底说了什么。
只是回去后,二姨家这一双儿女迅速成长起来,成了徐有才家的门面兼外交担当。
二姨这边能做的都做了,沈伯谦自问已是仁至义尽,其他就看他们自己了。
这事儿也该对陈家二老说一下了。
之前因为怕二老担心,二姨家这事儿都是瞒着陈家坳那边的。
现在事情解决了,说一下也无妨,现在不说,万一以后老人从别处听到,估计又是一场麻烦。
还有就是,他原本就说过,等沈家新宅子这边安顿好,要把二老接过来一起住的。
后来因为二姨家的事儿要瞒着他们,就暂时没提。
这次干脆趁着把事情说开的机会,也把俩老人接过来。
从此后就让他们跟着自己住李家坪,好照顾也省心,说实话,早前他去陈家坳,看着俩老人孤零零的住在旧房子里,真是觉得有些心酸。
他把这个打算一说,大姨二姨都乐的合不拢嘴。
陈老爷子虽然一辈子都死撑着说不怕当绝户,但现实却让人不得不低头。
俩老的年纪一天比一天大,老爷子还因为沈母的事儿摔了一下,躺了小半个月。
住在陈家坳虽有些族亲帮着照看一二,但总归不是长远之计。
大姨和二姨一直都为这事儿心焦。
可她们是出嫁女,回娘家次数多了都会被说闲话的,更别说长长久久的孝顺爹娘了。
大姨为这事儿还跟大姨夫商量过,说看能不能想个办法把二老接过去照顾。
但大姨夫却让她别急,说沈伯谦肯定有打算,听他安排就行。
大姨当时还跟他生了好大一场气,觉得大姨夫是在推脱,想不到居然被他说中了。
谦儿不但想到了,还想的这么长远。
他刚才那话里的意思是以后二老就住他这儿了?
大姨有些不敢相信的又问了一遍。
沈伯谦倒是无所谓,这女儿养老在他看来本就不稀奇。
上辈子老妈就是独生女,自然而然的,接掌家业,为外公外婆送终。
如今沈母已逝,于情于理他这个外孙都该尽尽孝。
第二天一早,二姨一家收拾好,沈伯谦赶着牛车,带着大姨和二姨一家直奔陈家坳。
到那儿见了二老,先把二姨家的事儿说了,当然是尽量的往轻了说。
只说是卫氏母女恶毒,陷害徐大姑和银蝉,现在已经被人揭发,作茧自缚,遭了报应,估计会被休掉,甚至被赶出徐家庄。
所以二姨他们待会儿就要回去,好看看那两个毒妇的下场。
陈老爷子听完,自然是怒火攻心,一顿痛骂,骂完卫氏骂徐水生。
骂完他俩又把气撒在了二姨夫身上,指着他劈头盖脸的好一顿数落。
沈伯谦闷声不吭的看好戏,看的差不多过瘾了才毫无诚意的开口劝了两句。
老爷子看在他的面子上,声音低了下去,可这脸上还是难看的很。
大姨看老爷子火气不减,急忙给沈伯谦使眼色,说你不是还有件好事要说给姥姥姥爷听吗?
沈伯谦趁机把他想接二老去李家坪养老的事儿说了出来。
二老一听自然是高兴的,这可是外孙子孝敬咱们,可再仔细一听外孙子想让他们以后常住李家坪,俩人就有些迟疑了。
沈伯谦刚跟大姨使了个眼色,让她劝一劝,还没开口,外头来人了。
几个跟陈老爷子平时关系好的老伙计,知道他俩女儿和秀才外孙来了,过来瞧瞧热闹。
被他们一岔,沈伯谦只好先关闭了自己的话题。
等聊完,今年多大了,家里都好吧,有啥要帮忙的尽管开口。。。。。。等一系列初次见面聊天话题库后,沈伯谦终于等到了一个喜欢的。
“耀祖老哥,你这外孙子这么出息,你以后可要享福了。
伯谦,你以后可要多来常来,你姥姥姥爷平日里可想你呢!天天跟我们念叨他外孙子多好多本事多孝顺呢。”
沈伯谦做出一副没办法的样子,“耀光叔爷,我刚才还说这事儿呢,你也帮我劝劝姥爷。”
“哎哟,咱们小秀才这是怎么了?”陈耀光笑眯眯的问道。
没等沈伯谦开口,大姨截过话头,故意装作生气的说了起来。
“耀光叔,我爹娘因为没儿子的事儿,这些年受了多少闲话?你可是比我们姊妹几个都清楚。
虽说嫁出去女儿,泼出去的水,但孝敬爹娘那是天经地义。
只是我们到底做人媳妇,就算是我想把我爹娘接过去一起住,那婆家能答应?
所以谦儿就说,把二老接去他那儿,我们姐俩就每月送东西过去。”
大姨说到这里停了一下,“耀光叔,你说这是不是好事,是不是我们的孝心,是不是谦儿的孝心?”
“那肯定的呀!”耀光老爷子立刻发话,“这好啊,他俩自己住着,没个照应的,说实话我都替他们操心。”
“可不咋地,耀光叔,可我爹他不愿意,你说这不是让我们难做嘛!”
“哎,耀祖哥,你别犟了,孩子们孝顺,你还想什么?”
陈耀光这么一说,姥姥脸上明显的没有了迟疑,尽是满意,可姥爷还是坚持,“那不行,我姓陈,住到沈家去,那不合适。”
大姨一听就恼了,“爹,你这是说啥话呢?也不怕寒了谦儿的心。我们嫁出去就不是你女儿了,谦儿姓沈就不是你外孙子了?
耀光叔,耀庆叔,你们也说说我爹,这么倔,也不替我们想想,这净让我们担惊受怕。”
“耀祖,你看孩子们多好,你还想什么呢?”
“是啊,耀祖,你。。。。。。。”
一轮劝和过后,无论别人说什么,陈老爷子都是坚定的表示“不去”。
沈伯谦一看,这姥爷的脾气跟外公有一拼呐,丫的,看来我只能出杀手锏了。
趁着人多,他“扑通”一下跪在地上。
丫谁说的礼多人不怪的,不怪是不怪,可他疼啊!
“姥姥、姥爷,你们不看我的面子,不看大姨二姨的面子,就看在我娘的面子上,可怜可怜我这个没爹没娘的孩子吧!”
说完拜倒在地,再没说一个字。
陈老太眼泪当时就下来了,失急慌忙的从炕上下来把他搀起来,狠狠的拍了陈老爷子两下。
“好孩子,快别这样,可心疼死姥姥了,咱不管你姥爷,这个死老头子,他愿意一个人住就让他住,姥姥跟你回去,让他一个人在这儿和西北风吧!”
老太太一松口,沈伯谦知道这事儿成了。
大姨二姨也帮着老娘把他扶起来,气冲冲的一致对外——陈老爷子。
几个劝和的一看这架势,人家自己的事儿,咱别掺乎了,走吧。
他们前脚走,陈老爷子后脚就被数落的抬不起头了。
等他被姥姥、大姨和二姨轮番攻击了一遍后,老爷子迫不及待的松口,“去去去去,我去还不行吗!你看你们这一个个的,想吃了我呀你们!”
沈伯谦暗笑道,这陈老爷子典型的敬酒不吃吃罚酒啊。
不过,既然二老都同意了,几个人一合计,择日不如撞日,就今天吧,人多好收拾。
第46章()
45…前往青州
东西收拾好装好,姥爷又亲自去找了刚才的几位族亲,请他们照看下房子。
一直缠绕心间的事情解决,大姨和二姨都松快起来。
即便二姨还是有些担心徐家庄的事儿,但脸上的深情也不想之前那样凝重了。
凑着段沈伯谦的车走了一会儿,到岔路的时候,分成三拨,各自回家。
沈伯谦带着姥姥、姥爷和一车东西晃晃悠悠的回了李家坪。
杨大爷早把二老的屋子收拾好,正带着杨风和小妹等着他们呢。
徐大姑也一直在屋里听着动静。
他们一到,几个人前后脚的迎了出来。
徐大姑留在沈家的事儿,路上沈伯谦已经跟二老交代了,所以他们也没奇怪。
陈家老爷子和老太太这就算是住下了。
两位老人慢慢的适应着沈家的生活,老爷子跟杨大爷一样,都是闲不住的人。
每天一早俩老头就结伴出门,打草、拾粪、盯着地里,有时候回来还能带几个野果子。
徐大姑带着小妹,每天陪着老太太说话聊天,顺便也请她指点一下针线。
姓氏各不相同的一大家子过得倒是出奇的和谐。
看着大家相处的不错,沈伯谦总算放下了心。
唉,可怜他上辈子从来不用操心,这辈子看来是要还债了,这心一操就没完没了的。
后山的事儿还没点儿头绪呢!
所以这阵子沈伯谦全身心的投入进来,起早贪黑的带着杨风在后山转悠。
可惜,俩人把山上都跑遍了,还是一无所获。
沈伯谦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丫的这沈家俩父子不会把东西埋在地下了吧?
真是要埋了起来,那可就难找了。
难道要他把整座山头翻上一遍?这。。。。。
不是说这事儿不靠谱,而是他们家这几个实在做不了啊。
你看看这一大家子,老的老,小的小,虽然沈伯谦清楚,只要他一开口,不管是杨家人还是姥爷都会竭尽所能的帮他。
但这实在是有点儿不人道啊。
别最后东西没找着,老人累垮,小孩累的长不高了。
所以,沈伯谦仔细的想了又想,要把这座山头从头到尾的翻一遍,就凭他们几个;俩字——做梦。
那就只能找人帮忙。
雇人?这倒是简单,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这后山真有什么秘密,那就麻烦了。
杨大爷他们他敢信,可这雇来的人他是信不过的。
要不然就等等,慢慢来?
可这山买来放在哪儿啥也不干,一样的会引人注意啊。
思来想去,沈伯谦突然想起早前他跟刘近南谈起他们新开张的酒楼。
刘近南说那里的人从后厨到跑堂全都是签的一家子的死契。
这样就不怕泄密。
签了死契,一家大小的生死都握在主人家手里,想泄密也要看看有没有命享受。
实在不行就买人吧,沈伯谦终于有了决断。
虽说买人这事儿有点儿超出他的道德底线,但在这样的时代之下,他又是个贪图享乐的人。
沈伯谦心里清楚,他要买人照料家里只不过是早晚的事儿。
既然如此,咱也别既想当婊/子又要立牌坊了。
买就买吧,有什么大不了的,只要不当黄世仁,对人好点儿就行了。
可买人这事儿他们不专业啊。
而且,真要买人,他想买技术型的,以后好打理山上,这要到哪儿去买呢?
诶,对了,去一趟清水县。
刘伯伯家大业大,他们家肯定经常买人,刘管家他们肯定都懂行,找他们给参谋参谋。
而且,刘近南在二姨家的事儿上也帮了大忙,也该去道个谢。
主意既定,他让杨大爷收了一些新鲜的山珍和野味,带着杨风又去了清水县。
上次他来的不凑巧,刘老爷一家都不在,这次也巧,一家子都在。
刘近南昨晚刚好从青州府回来。
沈伯谦一问,才知道是因为罗厨子在卤汤方面有了重大发现,他专门回来跟刘伯伯商量全面铺开刘家卤味店铺的。
只是,听他仔细说了这个重大发现,沈伯谦顿时有点儿哭笑不得。
该说是天意难违吗?
因为罗厨子的发现就是他经过反复的测试发现卤汤越陈越香,而且根本不用换。
这样一来,刘家卤味店就不用担心卤汤更换的问题了
那就是说,刘家卤味店可以在全国范围内迅速铺展开来。
。。。。。。
沈伯谦忍不住附额,根据传统做法,卤汤的确是不用换的。
的的确确,卤汤越陈,做出来的卤味风味也会更佳。
所以才会有什么百年老卤一说。
而根据现代研究也的确证明,卤汤放久了,会产生氨基酸等物质的沉淀,从而提升卤制品的风味。
只是与此同时,卤汤中的盐分经过长期熬煮,会分解为亚硝酸盐,而亚硝酸盐则是国际公认的强致癌物质。
所以沈伯谦当时就撒了个小谎,让刘家定期更换卤汤。
想不到,拐了几个弯儿,还是回到了卤汤原本的历史轨迹,果然,历史是人力无法阻挡的。
或者说,罗厨子这皇帝舌头太厉害了?
算了,随他去吧。
刘家店开的多,我的分红也多嘛,好事儿来着。
这么一想,沈伯谦也不纠结了。
本来就不可能说是尽如人意,自己也已经尽力了,奈何天意难违,那就没办法了。
不过,以后尽量自己家做新鲜的卤味吃吧。
“伯谦,你刚才说今次来是有事情要找我帮忙,什么事儿啊?”刘老爷心情大好,乐呵呵的问道。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