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特战先驱-第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怡说:“我们北上的时候你不是说你肚子疼习惯了吗?看来是常发作,我问过一个老郎中,他说你这样很可能是饮食不规律造成的,你以后可要多注意。”

周卫国傻了。那时自己说肚子疼只是随口说说的,可没想到陈怡居然记在心里,心中不由顿时生出内疚的感觉。

陈怡又说道:“我以前很崇拜‘东吴双杰’两位学长,可自从认识学长你之后,觉得你就算跟他们两位学长比肯定也是毫不逊色!但我从来就没听人提起过有个叫周卫国的学长!可见有本事的人未必就一定有名。学长你说是吧?”

周卫国更傻了,这叫他怎么回答?周文和周卫国本就是一个人,如何牵扯得清?

陈怡接着说道:“其实我觉得像学长你这样文武双全的人才真正称得上是‘人杰’!相比之下,周文和刘远两位学长就失之文弱了。看他们两人毕业后立刻无声无息就知道了!”

周卫国赶紧说道:“话可不能这么说,没准他们两人无声无息都有原因呢?”

自己和好朋友的名誉当然是需要维护的,尤其在这么个可爱的小姑娘面前。

陈怡撇了撇嘴说:“依我看未必!他们两人当年虽然可称‘人杰’,但真到了抗战需要他们挺身而出时却是不知所踪!可见‘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句话实在是有道理!”

周卫国不由心中苦笑。这小姑娘的心思变得可真快。这才多少天啊?就从崇拜“东吴双杰”变成鄙视了!可见名人也不是这么好当的!

周卫国明白在这点上说不过这小姑娘,只好转换话题,说:“对了,你们怎么会想到要投奔八路军呢?”

陈怡说:“离开苏州后,我曾看过一个叫EdgarSnow(即埃德加·斯诺)的美国人写的书,叫《RedStarOverChina》(即《红星照耀中国》,后来的中译本叫《西行漫记》)。从这本书里,我了解了红军,还知道了陕北的延安。读过后我才知道,在我们中国,还有那么一个自由民主的地方!所以我就决定投奔红军!也就是现在的八路军了!”

周卫国笑道:“既然这样,那你怎么不去延安,那里才是你心目中的圣地啊?”

陈怡脸又是一红,说:“只要是干革命工作,在哪里还不都是一样的?”

其实北上的这一批大学生大多去了陕北,留在虎头山根据地是陈怡自己提出来的,不过连她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和她同时留在虎头山根据地的还有张楚,那原因就很简单了,因为陈怡留下了。

周卫国点点头说:“这倒也是!那你这是要到哪里去干革命工作呢?”

陈怡说:“双溪乡。”

周卫国想了想说:“双溪乡?好像我们阳村也属于双溪乡吧?”

陈怡说:“是啊!上级决定在双溪乡成立人民乡政府,乡政府就设在你们阳村东南边的上洞村!由我担任乡长!”

说完,一脸的自豪!原来,作为刚成立不久的根据地,能有两个投身革命的大学生主动要求留下使根据地领导大为惊喜,所以决定对两人加以重用。但因为两人刚到根据地,还不熟悉情况,所以才分别派他们到乡里先担任一段时间基层干部,待熟悉情况后再另行安排工作。陈怡去的正是周卫国所在的双溪乡,张楚去的则是双溪乡边上的下塘乡。

周卫国一愣,说:“人民乡政府?”

陈怡说:“是啊,就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政府!”

周卫国想了想,点头说:“听起来倒是不错。你当乡长?”

陈怡眨眨眼,说:“学长是不是认为我没这个本事?”

周卫国赶紧说:“怎么会呢?”

陈怡笑了:“学长不笑话我就好!对了,学长,你以前不是学法学的吗?人民乡政府刚刚成立,法规还不完善,不如就由你来帮我们制订一些基本法规吧?”

周卫国连连摆手,说:“这个……我还要训练,下次再说吧。”

说完,飞也似的跑了。同时心中不断告诫自己:“以后像自己这种半桶水的法学院学生就不要随便出来现眼了!”

眼看周卫国跑远,陈怡突然叹了口气,对边上的小战士说:“小刘,我们走吧!”

小刘愣了愣,说:“陈乡长,我们不在阳村休息了?”

陈怡坚决地说:“不休息了!”

小刘有些急了,说:“陈乡长,团长叫我一路上要照顾好你,可阳村离上洞村还有二十里地,中间再没其他村子了,不在这里休息你怎么能受得了?工作队半个月前就进上洞村了,我们不用急着赶路的!”

陈怡一跺脚,说:“我就是不想在这里休息!你走不走?”

小刘立刻说:“好好好,我走……”

心中却是实在不明白这个一向脾气好的陈乡长怎么会突然生气了。

【第十四章 反扫荡】

第一节

兵工厂的选址工作进行得很顺利,最终厂址就定在阳村后山的一座大溶洞里。

这座溶洞地方既大,位置又隐蔽,通风也好,还有充足的水源,更省了大兴土木,机床搬进去组装好后很快就可以投入生产了,所以兵工厂上下对此都非常满意。

丁义生果然如约多次邀请周卫国到兵工厂参观,还跟他做了几次长谈。

由于兵工厂设备简陋,在周卫国的建议下,丁义生把兵工厂的生产重点放在了手榴弹和地雷上。

手榴弹自然是仿制的周卫国心目中的经典——德国M24长柄手榴弹了。不过为了简化工序,同时也因为生产不出像M24手榴弹BZ24引信那样的拉发火管,丁义生将M24手榴弹那种费工费时的空心木柄变成了实心木柄,引信也相应移到了弹体的底部(这倒和后来德国人在二战中后期为了缩短制造周期而生产的M43手榴弹曲异工同),不过装填土炸药的仿制手榴弹和装填TNT的真M24手榴弹比起来,威力自然是差远了!但像手榴弹这种近战利器,有总比没有好!地雷由于受技术条件限制,只能生产简单的绊发雷,同样因为装药的问题,威力有限。除了生产手榴弹和地雷,兵工厂也就只能打造点刺刀,小修修步枪而已。至于目前部队最急需的子弹和炮弹,凭兵工厂现有的条件就不是一时半会能生产的了!

不过就算这样,许光荣对兵工厂也已经很满意了,尤其因为占了近水楼台的便宜,三连从兵工厂领到的手榴弹和地雷在数量上比原来配发的要多出很多。

※※※

天气日渐炎热起来,转眼周卫国来到虎头山根据地已经有一个多月。

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一班二班的战士都被周卫国训得嗷嗷叫,绕村跑山路的训练也早就加到了五圈二十里!而战士们的体能也在高强度训练后不知不觉得到了提高,原本一些高难度的战术动作和格斗、拼刺技巧也很快就掌握了。

※※※

这天下午,周卫国正带着一班二班加练拼刺,突然,连部通讯员小跑着进了院子,告诉周卫国连长叫他去一趟连部。

周卫国虽然不知许光荣找他有什么事,但还是在向李勇交待了几句后就和通讯员直奔连部。

进了连部,见屋里只坐着许光荣一个人,而且还眉头紧锁,周卫国不觉有些奇怪,问道:“连长,你这是怎么了?”

见周卫国进来,许光荣立刻眉头一展,站起身来招手说:“卫国,来,这边坐,我有事要和你商量。”

周卫国走了过去坐下后,许光荣才跟着坐下,说:“我刚接到上级的敌情通报,鬼子将在这几天对我虎头山根据地进行‘扫荡’!”

周卫国一愣,说:“扫荡?”

许光荣点了点头,说:“鬼子妄想通过这次‘扫荡’将虎头山的我军部队彻底消灭!说起来,这次鬼子的‘扫荡’和我们连还有很大关系。”

周卫国皱眉说:“鬼子弄这么大动静和我们连能有什么关系?”

许光荣说:“我们独立团到虎头山区也没多久,鬼子一直不知道我们的实力,所以和我们从没发生过大的战斗。但前段时间我们连和鬼子不是打过一次遭遇战,全歼了鬼子一个加强小队吗?”

周卫国愕然说:“损失一个加强小队用得着这么兴师动众报复吗?”

许光荣叹道:“你说对了一半,鬼子这次的扫荡是报复没错,但却不是为了那个损失的加强小队。”

周卫国说:“那他们是为了什么?”

许光荣说:“你还记得上次那个鬼子小队里有个少佐军官吗?就是那个死在你手上的军官。”

周卫国点了点头说:“是有个少佐,好像叫做山本青木。”

许光荣说:“没错,就是这个叫山本青木的!根据内线的情报,山本青木的父亲是鬼子的一个中将,估计他把山本青木送到涞阳来原本只是为了让他混个资历的,可没想到会死在你的手上,所以他大为愤怒。不知他从哪里得到的情报,说虎头山只有我们八路军一个团,所以他这次就决定报复我们了。”

周卫国说:“那鬼子准备出动多少兵力?”

许光荣说:“情报说,鬼子这次要从驻涞阳、清源、太丰三县的部队中抽调出共2000多鬼子,还有一个团的伪军配合作战。”

周卫国倒吸一口冷气。别说现在光鬼子就超过了独立团的兵力,就算是兵力相当,凭独立团的战斗力也没法跟鬼子比啊!这仗该怎么打?

许光荣这时也正问道:“你帮我想想,这仗该怎么打?”

周卫国没有说话,而是以手支头,皱紧眉头开始思考。

许光荣也明白现在敌我兵力对比悬殊,自己的要求的确有些强人所难,所以在一边默不作声。

良久,周卫国终于抬起了头,说:“对于鬼子的所谓‘扫荡’,我也没什么经验,但根据我以前和鬼子交战的一些经验教训,我想对这次我们根据地的反‘扫荡’作战提三点建议。”

许光荣立刻面露喜色,说:“说吧。我相信你!”

周卫国沉声说:“第一,转移群众。第二,坚壁清野。第三,主动出击。”

许光荣愣住了,过了好一会才满脸疑惑地说道:“卫国,转移群众和坚壁清野我都能理解,可主动出击我就不明白了!这次参加‘扫荡’的鬼子伪军加起来有将近四千人,我们独立团全团才一千多号人。至于战斗力,不怕人笑话,我看除了几支老连队和鬼子还能有一拼,其他部队就算两三个人打鬼子一个都未必能占到便宜!这一点你可比我清楚!就这样我们还要主动出击?那不是拿鸡蛋去碰石头吗?”

周卫国说:“连长,我想你也明白,鬼子这次‘扫荡’的主要目的就是想消灭我们独立团。鬼子这次出动的兵力比我们多,武器装备比我们好,战斗力也比我们强。我们要是跟鬼子硬碰自然是下策。而如果我们坐等鬼子打上门来,那就失去主动性了。虽然虎头山地区山脉连绵,独立团要是真躲起来鬼子未必能找到,但如果我们不和鬼子好好打几仗就躲起来不但将失掉民心,更是把老百姓往火坑里推!”

许光荣说:“你说的这些我都明白,可敌我兵力对比悬殊,怎么个主动出击法?”

周卫国说:“连长,给我地图和铅笔。”

许光荣立刻从腰间的公文包里取出一份地图,在桌上铺开,又递了一支铅笔给周卫国。

周卫国老实不客气地接过了铅笔,在地图上扫视了几眼后,迅速开始了勾画。

很快,周卫国就勾画好,起身将地图转向后走到许光荣身边指着地图说:“连长你看,虎头山地区包括我们虎头山和北面的太丰、西面的涞阳、南面的清源三县,从我们的角度来看,太丰、涞阳、清源三县刚好呈一个半圆围住了虎头山,不利于我们的发展;但从鬼子的角度来看,虎头山就像一个楔子楔入了三县之间!同样对鬼子造成了威胁!所以鬼子才想将我们除之而后快!而不单纯是一次报复行动!鬼子这次‘扫荡’的兵力虽然有近四千人,但虎头山脉连绵数百里,简直可以说是打伏击战的天然场所!我所说的主动出击意思就是避敌锋芒,集中兵力,拣软柿子捏,抓住战机,一击必中!”

许光荣皱了皱眉说:“这是没错,可你刚刚也说了,太丰、涞阳、清源三县围住了虎头山的三面,鬼子可以从三县的任何一个方向对我们发动‘扫荡’,而我们却不知道鬼子的主攻方向,这样怎么能做到避敌锋芒?”

周卫国一笑,指着地图说:“连长,你看,我们阳村大概就在这个位置。”

许光荣点了点头,等着周卫国说下去。

周卫国继续说:“从我们阳村往西大概八九里是里垄村,从里垄村再往西走十多里……”

许光荣看了眼地图后沉声说:“你是说骑风口?”

周卫国说:“没错,就是骑风口!虽然鬼子从太丰、涞阳、清源三个方向都可以对我们发动进攻,但鬼子如果是大队人马,则必然走骑风口!因为只有从骑风口进虎头山地势才比较平坦!才可以最大限度地消弱我们地形上的优势。”

许光荣皱眉说:“可上级的情报里并没有提到骑风口啊?”

周卫国正色说:“正因为上级没有提到,所以我们才更要重视!”

许光荣愣了愣,说:“这又是为什么?”

周卫国说:“连长,刚刚你也说了,鬼子可以从太丰、涞阳、清源三个方向的任何一方向我进攻,也就是说鬼子就算从骑风口进攻也很正常,可我们的情报却没有提到骑风口,这就不正常了!据我猜测,这可能是因为鬼子要把主攻方向放在骑风口,所以特别重视骑风口方面的情报保密!所以我们才没有骑风口方面的情报!”

许光荣不由点了点头。

周卫国说:“连长,我想带人去骑风口侦察一下。”

许光荣想了想,说:“好,有你去我也放心!什么时候出发?”

周卫国说:“军情紧急,我想回去准备一下,立刻出发!”

许光荣点点头说:“那好,你准备好后就出发,不用通知我了。”

周卫国立刻敬礼说:“是!”

转身出了连部。

回到二班驻地,一班二班战士们刺杀正练得有声有色。李勇见周卫国回来,立刻停下训练走了过来。周卫国低声将上级通报的敌情简单向李勇说了一遍。

听完周卫国的话李勇也皱紧了眉头。

周卫国说:“老李,我要带人去骑风口侦察,你望远镜借我用用。”

李勇立刻从身上取下护送学生北上后团长履行诺言送的那个望远镜,递给了周卫国。

周卫国接过望远镜后说:“你再借我个人行不行?”

李勇想也不想就说道:“没问题,你要借谁?”

周卫国说:“赵杰!”

从北上开始,周卫国就注意到了这个机灵的战士,这一个月来的训练,赵杰的表现也没有让周卫国失望,这次侦察敌情自然要把他带上。

李勇立刻大声叫道:“赵杰。”

赵杰闻声立刻停止训练,小跑了过来。

等赵杰来到面前,李勇说道:“赵杰,一会你跟着周班长出去执行任务,从现在起,你要听他的指挥!”

赵杰立刻立正说:“是!”

脸上顿时露出了跃跃欲试的表情。经历过那次遭遇战后,赵杰对周卫国简直佩服得五体投地,现在能跟着周卫国执行任务,自然是一千个愿意了。

周卫国冲赵杰点了点头,随即大声叫道:“杨大力!”

杨大力应了一声飞快地跑了过来。

周卫国对两人说道:“你们两个收拾收拾,带好武器弹药,跟我出去一趟。”

杨大力一听,立时喜出望外,很快就和赵杰取了武器弹药。

周卫国转身对李勇说道:“老李,我不在的时候,二班的兔崽子就交给你了!”

李勇说:“老周,我们就不用客气了吧?”

周卫国点点头,说:“好!那我也不多说了。”

随即冲杨大力和赵杰一挥手,说:“出发!”

※※※

出了阳村,周卫国将这次的侦察任务简单说了,之后三人便开始急行军,途经里垄村时也没做停留,不过他们跑山路的速度倒是连里垄村的村民们看得都咋舌不已!

过了里垄村,路右边虽然还是石崖,但左边的山势倒是渐缓,灌木丛生。

三人顺着山路再跑出七八里路后,前面突然出现了一个岔道口。

到了岔道口,周卫国突然停了下来。

赵杰和杨大力也跟着停了下来。

杨大力有些奇怪,说:“班长,怎么不跑了?俺们还没到骑风口呢!”

看着眼前的岔道,周卫国不由有些奇怪,地图上并没有标这里有岔道啊?前面的这条路自然是通往骑风口的,可右边这条是通往哪里呢?

周卫国突然问道:“大力,你是本地人,这是什么地方?怎么会有一条岔道?”

杨大力说:“哦,这里叫石门口。往前再走五里地就是骑风口,这条岔道是往赵庄方向去的,往东北走上四五里,路就窄了,再走上个三五里路就只能过一个人了,俺们都叫它一线天。一线天最后一段是悬崖,过了悬崖再翻过一座山往北,路就好走多了,再有二十里路就是赵庄。”

周卫国皱了皱眉,喃喃地说:“赵庄?奇怪,为什么地图上没有标明这条路?”

不过,周卫国很快就暗笑自己多想了,整个虎头山虽然连绵几百里,但在地图上也不过只标出了几个大的村庄而已,像阳村和路上经过的里垄村地图上就没标,既然这样,这种山路岔道什么的又岂会标得清楚?想明白这点之后,周卫国立刻释然,转身对杨大力和赵杰说道:“走,我们去骑风口。”

※※※

三人快到骑风口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从地形上看,整个虎头山就像一个张开大口的虎头,而骑风口正处于虎口的位置,出了骑风口,两边的山势渐渐分开,中间夹着的山路也逐渐变成了一个呈发散形的平原,直通涞阳县城,其间只有一些小山,可以说骑风口就是虎头山的天然门户。

离骑风口越来越近了,这时,三人突然听见一阵巨大的轰鸣声。

周卫国立刻手一挥,低声说道:“隐蔽!”

杨大力和赵杰虽然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吓了一跳,但还是毫不犹豫跟着他躲入了路边的灌木丛中。

但过了好一会,却不见有人过来,而且轰鸣声也渐渐小了下去。

杨大力和赵杰互相看了一眼,都是不明所以。

周卫国却皱紧眉头,陷入了沉思。刚刚那阵轰鸣声他可是熟悉无比,正是鬼子“八九式”坦克发动机的声音!

又过了一会,发动机的轰鸣声再次响起。

有了刚刚的经历,杨大力和赵杰却也不怎么害怕了。

发动机响了一阵后再次安静了下来。

周卫国低声对两人说道:“跟我过去看看。”

随即悄悄向边上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