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熙皇-第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才会担任的。

    “哈哈,你能这么想,吾心甚慰,你性格沉稳,公正,大气,唯一缺少的就是一点经验,你要多用点心,尤其是学堂那一块,熙心中有个计划,但目前还没有那个条件,等时机成熟了,将会由你负责,独立于秘事阁,政务堂,以及军司之外,你要有这个心理准备”袁熙认真了一些。

    “谢侯爷看重,毓定不负所望”卢毓脸上闪过一丝激动,独自掌控一部,真是他所追求的。

    “好”袁熙笑着点了点头。

    到了第二天,天公作美,暖让高悬,聚贤馆的考核正式开始了,蓟县的百姓们纷纷向着聚贤馆而去,一片人海,士兵和衙门牢牢的守卫在四周,随着一声巨大的锣声过后,士文武匠四排人员,井然有序的来到了聚贤管的广场之上,一个个昂首挺胸,望着上方威严,壮丽的三座大殿,眼中纷纷闪过一抹激动。

    其中士族的站在最中央的位置,脸上带着高傲之色,士不与民同席,对于寒门学子,他们的内心有着一股天生的骄傲,即使比他们在聪明能干,也是一样的,他们参加考核,不过是个面子工程,其实家里面早就与刺史府联系好了,虽然有些不公平,但士族确是袁熙目前稳定大业的根基,袁熙虽然爱惜寒门学子,但也必须分清轻重。

    站在寒门学子一排中的徐庶,望了一眼旁边的士族,没有向其他学子一般,带着丝丝敌意,反而赞赏的点了点头,天下之财富五成以上在士族手中,没有他们的支持,任何一位诸侯,都很难成功。

    等待不一会后,政务堂功曹刘放带着一群人来到了前方台阶上一处平地,望着面前的九十多位参考人员,以及附近围观的百姓,神情庄严的高声说道:“聚贤馆乃是侯爷爱才之表现,尔等切不可辜负这一片仁心,此次考核讲究绝对公平,公正,士族也不另外,你们虽身份尊贵,但侯爷的安排,也必须执行,若有士族不服管理,侯爷有资格,有能力,也有威望,消除你士族的身份,将你贬为平民”

    前来参加的十几为士族男子,顿时瞳孔一缩,但脸上并没有不服,只多了几分谨慎,若是其他诸侯,他们或许还会不屑一顾,但袁熙是谁,四世三公之后,天下士族之首,大将军袁绍儿子,其尊贵只在天子之下,远远不是他们可以媲美的。

    “这一次比试的结果,除了士族之外,其他参考成绩的前三名,会直接传檄幽州各郡,不过各位记住,若是有人舞弊作假,冒名顶替,一旦查出,必定严惩不贷”

    “诺!”

    “好,现在开始入殿,士族为先,随即文武匠三类,分别入殿”刘放高声宣布道。

    中央士族之人,立刻踏步向着文殿而去,随即其他人也紧紧跟上。

    “士元”甘宁重重一挥拳,骄傲的向着武殿而去。

    徐庶笑了笑,慢步踏上了台阶,面色平静的向着上方而去,当进入跨入文殿之内后,只见两位身着官服的中年男子,站在一处高台上,虽气势各异,但都带着一股手掌权柄的威严。

    “拜见军师,别驾”士族连忙喊道,其他寒门学子心中一惊,这两位就是幽州文武最高层,连忙跟着施礼。

    李儒温和一笑,“不必多礼,各位对号入座,考核马上就要开始”

    “诺!”

    各人开始寻找自己的座位,士族当然是在第一排,尔徐庶在第二排的中央找到了自己坐位,看到他坐下后,韩衍和李儒眼中精光一闪,望着对方的气质和相貌,满意的点了点头。

    “考核时间为一炷香,考题已经摆放在上面,各位准备好,就可以开始”韩衍轻轻一挥手,一位士兵搬来了一个香炉。

    徐庶慢慢翻开了自己面前的竹简,只有三个字出现在了上面。

    “论幽军”

    题目看似很简单,但其实又包涵着无限,其中蕴含这对时务,政局,以及对军队各个方面的认知,很多学子一看到之后,眉头就已然皱起,不知道该从哪一方面来入手。

    徐庶的目光也凝聚了那么一刻,但很快一股冲天傲气便从他的身上散发出来,慢慢拿起了旁边的笔。

    李儒望到后,眉头一挑,眼神中闪过一丝期待,微微一伸手后,与韩衍两人开始慢步在考核的各位士子当中,李儒渐渐来到了徐庶的身边,好奇向着上面望去。

    “收乌桓,谋北方,均瑶役,平算赋,推军屯”

    十五字大纲印入了李儒的眼中,让他的脸上闪过一丝惊讶,脚步有些迈不动了,徐庶此时似乎也已经完全沉入在其中,并没有注意到身旁的李儒,当悠悠半柱香过后,徐庶整个人放松了一下,脸上闪过一丝满意,轻轻放下手中的笔。

    一直看完全部的李儒,拳头微握,极力的压抑着脸上的兴奋与赞赏,很是温和道:“你写完了吗?”

    徐庶一惊,望着来到后面的李儒后,连忙站起抱拳道:“已经写完了”

    李儒亲自将徐庶的考卷紧紧收了起来,柔声道:“既然如此,就去内殿休息,等待结果”

    “诺!”徐庶施了一礼,在一名士兵的带领之下,坦然的走了出去,这时还有几位士子也写完了。

    韩衍慢步来到李儒身边,低声道:“怎么样”

    李儒悄悄将韩衍拉到一旁,严肃无比道:“徐庶,惊世之才也,凉要立刻去面见侯爷,将这份考卷递上”

    韩衍心中一惊,但还是连忙点了点头,“这里就交给衍了”。

第两百章:徐庶入府(第二更)() 
很快,幽州的刺史府内,袁熙正在仔细的翻开着徐庶的论幽州答卷,面色虽然平静,但心中确已然翻江倒海了起来,拿着竹简的双手有些不易察觉的微微颤抖。

    “凉以为,若按照此卷当中的策略实施,只需五年的时间,侯爷便可坐拥源源不绝的精兵,还能大大的发展农业,开垦荒地,充盈府库,富国强民,甚至可以在极大的程度上消弱士族的力量,实乃惊天之变革,元直看似是在论幽州,其实是在论天下,此卷可奠定王朝之基,可开启盛世之景,儒自愧不如”李儒一脸惊叹的说道。

    “大才,元直真乃大才啊”袁熙感叹的说完后,小心翼翼的合起了答卷,向着刘全道:“马上让士元过来”

    “诺!”

    不一会后,庞统匆匆赶了过来,看完了徐庶的答卷后,脸上闪过一丝激动,笑道:“看来元直已经将军屯的想法给彻底完善了,此真乃侯爷之大幸”

    袁熙脸上闪过一丝意外,道:“士元,这个你知道?”

    庞统点了点头,道:“当年鹿门学艺之时,元直就已经提出了军屯的想法,统与孔明听后,纷纷赞赏不已,但那时还远不够完善,现在看来,元直已经智珠在心,他将自己这几年来的辛苦钻研,通通献给侯爷,足见他对侯爷是何等的重视”

    听到此话,袁熙兴奋的来回走了几圈,随即认真道:“士元,熙已经不能在等了,必须立刻见到元直,但熙现在过去,肯定会引起波动,你马上代表熙前往聚贤馆,接元直入府,告诉他,他已经完全通过考核了,熙要与彻夜详谈”

    “诺!”庞统立刻施了一礼,兴奋的转身冲了出去。

    望着激动难耐的袁熙,李儒面色一凝,低声提醒道:“侯爷,元直的策略虽然惊世,但侯爷切莫望了最前面的六个字”

    袁熙一愣,随即明白的点头道,“军师放心,熙心里清楚,现在还没有资格实行这套方略,必须等继承父亲之位,统领整个北方,才有这个条件”

    “侯爷英明”听到这话,李儒送了一口气,此时袁熙还未彻底独立,若贸然改革,必然会触犯一些人的利益,让邺城的袁绍不满,也会让袁尚和袁谭再次注意起来。

    。。。。。。

    另一边,当庞统坐着马车,快速来到聚贤馆外的时候,文殿的考核已经结束了,参与的士子纷纷住进了后殿之内,等待结果的公布,以及刺史府对他们的安置。

    庞统迈入巨大的文殿时,只见韩衍正带着几位政务堂从事,正在整理考卷,准备拿回去批阅。

    “士元,你怎么来了”韩衍好奇道。

    “别驾,侯爷要立刻见元直”庞统严肃道。

    韩衍点了点头,向着一旁的刘放道:“立刻将徐庶先生请过来,要尊敬,要礼貌”

    “诺!”刘放连忙带着几人,向着后殿而去。

    旁边无人之时,韩衍感叹道:“士元,不瞒你说,衍现在越发期待,你口中所说那位还要胜过你和元直的卧龙了”

    庞统笑了笑,“别驾放心,侯爷雄才大略,勇健刚毅,孔明一定会来的”

    “士元”

    这时一道熟悉的喊声回荡在了庞统的耳边,回头望去之后,只见徐庶面带笑容的从侧门走了出来。

    “元直”

    “哈哈哈!”

    两人一个快步,兴奋的来了一个拥抱。

    “见你一面可真不容易啊!”庞统高兴道。

    徐庶的脸上闪过一丝抱歉,“逐县让士元和侯爷白跑了,是庶之过”

    “既然知道是你之过,那就必须要补偿”庞统大笑道。

    “没问题”徐庶认真的点了点头,让袁熙和庞统白跑一趟,他心中确实有些惭愧。

    两人聊了几句之后,一旁的韩衍笑着提醒道:“

    “好了,士元,侯爷还在等元直,你们未来有的是时间叙旧”

    “让别驾见笑了”听到这话,徐庶尊敬连忙施了一礼。

    “元直不必客气,你,士元,还有孔明,都是侯爷一直在等待的,快去吧!”韩衍温和道。

    “多谢别驾了”庞统说了一声后,拉着徐庶冲出了文殿,向着刺史府而去。

    韩衍抚了抚下巴的胡须,脸上露出微笑,但很快确面色突然一痛,不由的捂着胸口。

    “别驾,你怎么了”刘放看到后,连忙着急的问道。

    “没事,可能有点累了”韩衍微微一笑,揉了揉胸口后,吩咐道:“将士子们的答卷都送回去”

    “诺!”

    。。。。。。

    大约半柱香后,马车再次回到刺史府的门口,徐庶在庞统的带领之下,跨过了刺史府的大门,向着里面走去。

    “元直”一道激动的呼喊声骤然响起,只见袁熙从台阶之上,快步的走了下来。

    徐庶一惊,连忙快走几步,恭敬的施礼道:“徐元直拜见侯爷”

    袁熙一把握着徐庶的双手,满脸兴奋道:“元直,你总算来了,熙对你真是朝思暮想,就望能见上一面啊!”

    “让侯爷久等了”徐庶眼中闪过一丝感动。

    “来,来,我们里面聊”袁熙拉着徐庶的手臂,向着正殿而去。

    进入之后,李儒亲切的抱拳道:“元直,我们又见面了”

    “拜见军师”徐庶再次施礼。

    “哈哈,元直,你的策略熙都已经看过了,真是强国之经要,尤其是军屯一策,更是熙最为需要的存在!”袁熙一脸赞赏道,此策一旦实施,必将又无穷的兵源供他征战天下。

    “侯爷过奖,军屯虽然不错,但要实现这一步,还需要两方面的基础”徐庶回道。

    “哪两方面”

    “第一就是庶所说的,必须要统一北方,降服外族,如此侯爷才能有这个实力,这个威望来实施变革”

    “这个熙明白,你放心,熙不会现在就冲动寻求变革”袁熙点头道。

    “侯爷英明,至于第二条,也是最关键的,那就是需要侯爷在实行均瑶役,平算赋之后,在进行军屯之策,否则就算士兵再多,在骁勇善战,也绝无法席卷天下”徐庶严肃道。

    “这一点凉也看出来,军屯的核心之一,就是军户免税,这样确实会消耗国力,所以必须在其他的方面填补回来”李儒赞赏道。

    “不错”徐庶点了点头。

    “士元,均瑶役,平算赋这两点你虽然写了,但没有军屯的详细,熙还有些地方不清楚,你在仔细说给我听听”袁熙一脸期待道。

    然而徐庶确苦笑了一下,随即神色端正抱拳道:“侯爷赎罪,庶无法说出来”

第两百零一章:人无完人(第一更)() 
袁熙顿时一阵愕然,随即笑道:“元直,这是何意?”

    徐庶面带惭愧道:“侯爷,这两条不是庶想出来的,庶也只是明白个大概,因此无法详细写尽,而且就算庶完全了解,估计也把控不了,会出现诸多的问题,甚至导致不小的动乱”

    袁熙眉头一挑,拳头微握,道:“那是何人能想出如此富国固本之策”

    他心中已经有一个猜想了,但确不好直接说出来。

    徐庶的脸上突然犹豫,看到这一幕。庞统面带感叹的说道:“能想出如此策略,并且元直还知道,必是孔明无疑”

    徐庶叹了一口气,面带着敬佩:“不错,真是孔明,庶与士元喜军事,而孔明却是诸子百家无有不涉,无有不精,尤其对民生,内政更是到了非凡的地步,其才学百倍与庶”

    听到这话的李儒目光一凝,他真是越来越好奇这位卧龙了,不但庞统这么说,就连徐庶也如此推崇,此人的才华究竟到了何等的地步。

    袁熙苦笑了一下,其实徐庶刚才说的时候,他就知道可能是这位未出茅庐,以定天下三分,名垂千古的丞相了,对于诸葛亮,他是发自内心的敬佩和惋惜。

    其一为对方的忠,为了完成的刘备遗愿,为了能让蜀国真正强大起来,他七出祁山,有些人说诸葛亮是为了自己名,损耗了国力,损耗了蜀中精锐,但袁熙觉得根本不是,古之有云,偏安一隅者是绝不会长久的,更何况蜀国在怎么繁华,又如何能比得了中原和北方,因为古代和现代是不一样的,人口绝大部分还在中原,而若攻击东吴,则是愚蠢的行为,两只狼配合密切,或许还可以咬死一只老虎,然而若两只狼相互内斗,那老虎轻易的就可以将他们碾死,所以他必须,也只能北伐,希望凭借自己的能力,在他有生之年,可以杀出一条生路,但奈何浪花淘尽英雄,冢虎司马懿的老辣,沉稳,以及坐拥中原和北方的无尽兵力,粮草,生生脱死了他,导致五丈原星落,留下了千古之叹。

    其二他为对方之才,以一己之力,借赤壁之胜,将穷困潦倒,流离失所的刘备一步步扶上了帝王之位,这步看似简单,但其中的心酸又有几人知道,因为刘备除了一个汉皇后裔,关张赵将之外,没有其他任何的东西,曹操尚且有亲朋好友,孙家尚且有江东,所以诸葛亮需要刘备三顾茅庐,因为刘备若是这样的情况下,连诚心也没有了,诸葛亮又何必付出自己的一生,袁熙很明白,在这样的时代,辅助一位白手起家的枭雄,是又多么的困难,这绝不是开玩笑,也不是耸人听闻,后人看起来很轻松,赤壁,借荆州,但当你真正到了那一步,你就发现天下英才何其多,谁也不是蠢货,想从这里走出一条路,需要付出太多的努力,而诸葛亮他成功了。

    有人说他若果真的聪明,就不应该在让关羽去守荆州,足见识人不明,但这一点袁熙也要说一句,因为他自己现在也是一方诸侯,就比如说李儒的权利已经够大了,但各地镇守将军之位,依然,也是必须要他点头同意,李儒根本没有直接安排的资格,而关羽当时是何等的威震天下,曹操都爱惜的为他擦靴,荆州如此重要,刘备也很清楚,所以他不可能让其他人去镇守,他只会相信跟随几十年,无敌而又忠心耿耿的二弟,袁熙觉得,当时的情况,以及关羽的表现,不管是谁,就算是庞统未死,元直未去,也阻挡不了,这一步最关键的还是在于主公的识人,只不过若是徐庶,庞统在的话,一人蜀中,一人荆州,有大才辅助,或许可以保荆州不失。

    但真所谓人无完人,诸葛亮当然也有错误,那就是袁熙觉得诸葛亮后期把自己逼的太紧,或者说到了后面有些太自信了,他将蜀国的军政,不管大事小事,全部一把的抓在手中,忽略了对二代人才的培养问题,仅仅剩下姜维等一小批可用之人,这一点也直接导致了他死之后,蜀国的快速灭亡。

    不过若是刘备还在,这一点就不会发生,因为主公者,平衡也。

    想起这些,袁熙叹息道:“元直,孔明是不是觉得我袁家也是谋反作乱之辈,他想辅助汉室”

    如果是因为实力的话,他的实力,比起那未来在荆州仅仅新野一地的刘备,强上何止百倍。

    “当然不是了,侯爷”听到这话,徐庶一惊,连忙解释道:“孔明之所以还未出世,是因为水镜先生说他还不够完美,需要积累,等待时机,他跟我说过,北有异星突起,光芒万丈,说士元之所在,必是异星之主,而侯爷真是异星,从此话可以看出,孔明对侯爷还是有心的,只是现在家中长辈阻拦,让他无法出世,侯爷,请给孔明一点时间”

    袁熙苦笑了一下,“时间当然有,只不过熙担心孔明被别人抢去了”

    “侯爷放心,孔明不会投靠曹操,因为当年徐州大屠杀,沿路随地可见的尸体,孔明是亲眼看到的,他心里对曹操有恨意,而除了曹操之外,中原以及南方,孔明目前还没有看的上的诸侯”徐庶安慰道。

    “不是还有一个刘备吗?”袁熙突然冷冷的一句。

    “刘备”听到这话,李儒,庞统,徐庶三人同时疑惑了起来。

    “侯爷,刘备虽是汉皇后裔,有关张等武将,但他兵不过千,且现在寄人篱下,孔明怎么会投靠他”庞统好奇道。

    “是啊!这个刘玄德,庶也听说过,是有些仁德,但如此实力,想要辅助,太难,太难了”徐庶连说了两个难字,足见他也不看好。

    袁熙看了一眼徐庶,脸上划过意思无奈,你未来就因为他,至死不为曹操献上一策,不过听到他们的话,袁熙也清醒过来了,那是曾经的历史,现在他来了,已经不一样了,庞统和徐庶都来到他的身边,轨迹已经改变了,也许诸葛亮不会在认定刘备。

    “熙只是听说关张,所以留意了一下,尔等不必在意,倒是现在有件更重要的事情要解决”袁熙转移了话题,一脸严肃了起来。

    “何事?”李儒问道。

    “元直,你母亲现在何处”袁熙柔声问道。

    徐庶一愣,随即脸上浮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