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河血-第2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为一名文科生,于成杰并不知道,什么是“万吨水压机”,不过从周围响起的一阵惊叹中,和电影画面上,那庞大如小山般的水压机还是让他直观的感受到了机械的力量,不过,对于这些,他早就习惯了,中国第一台自主研发、生产的机车、第一个自主设计的炼铁高炉,第一个……那里总有着太多的第一次,接连不断的工业成就,总是会不断的出现于报端,或许会惊讶,或许是高兴,在这一切见证着“国家实业日益”强大的同时,现实却不断的冲击着他于成杰,以至于让他反而忽视了这一切。
    “在这个时代,国家无论如何进行建设,却无法改变他积贫积弱的现实,现在最紧要的是实现国家的强大”
    想起同学的这句太阳岛,再看着新闻影片中那些在棉田里喜收着棉花的农民,于成杰却有些迷惑,有些迷茫,进行工业建设不正是国家走向富强的必由之路吗?
    在于成杰的疑惑中,电影开始了。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响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舵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在电影开始的时候,于河山之畔掠过的时候,在屏幕上映出了秀美的河山、壮观的长城、汹涌澎湃的黄河,那彩色的直观的河山壮丽之景,只让所有观众不时发出一阵阵惊叹声。
    “中国的河山实在是太美了”
    “这景色真美……”
    在人们惊叹声、在这赞叹声中,画面慢慢的投放到一个很普通的村落,而在那村落间零散的分布着一些房屋,安静、祥和、充满欢笑的生活,随之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夜里,悠长的座钟声在房间里回荡着,一声声的钟响不时的撞击着主角的心脏,主角的脸色不时的变幻着,他看着远来的娘亲,而此时娘亲却依然像是有说不完的话似的,不断的和儿子说道着,他看了一下手表,而此时距离出发只剩下几个小时了。
    “娘,时间不早了,您老就先歇着吧”
    这个满面皱纹的老太太把独子养大,当她把人生的希望寄于他身的时候,家乡被入侵者占领了,他背着老娘一路从关外回到关内,而现在他即将离开老娘走向战场,
    “是要上前线了吧”
    听着音乐中传来的这句话,于成杰在那双目光涣散的眼睛中看到一丝不舍,而这时电影画面上的军官跪在了母亲面前,然后重重的磕了个响头。
    “孩儿不孝,但自古代忠孝不能两全,请母亲大人务必保重身体……”
    简单的几句临行词,没有什么动心之处,可是当画面转向老太太站在门门送他,含着眼泪只说了一句
    “打赢了就回来”。
    在这一瞬间,于成杰只感到一种震慑由然而生,望着画面上依在门前目送着儿子的老妇,他甚至想到了自己的老娘,想到了这个国家……
    战场的画面是壮观的,在那画面上,英勇的战士们战斗着,他们前赴后继的向敌人发起一次次冲锋,近距离拍摄的画面,在那炸悳弹的烟云中,雪亮的刺刀在空中的撞击着,与过去所看过的“红石岚”大捷相比,这部电影更多的是那些士兵的故事,他们怀揣着不同的心情,走向了战场,在战场上,曾经不知国家为何的战士,在看到旗手倒下的时候,在那国旗将倒的时候,他冲了上去,扶正了国旗,在弹雨中,战士死去了,他的手依然扶持着那国旗,那一面不倒的国旗,在硝烟中迎风飘荡着。
    当那面国旗在战场上冲锋的时候,奄奄一息的主角原本涣散的眼神,似乎在这一瞬间重新恢复了一些神采,在他的瞳孔中,那面国旗迎着风,向前、向前……
    

第七十八章 学业
    “国旗,是国旗……”
    尽管此时男主角没有发出一句台词,可所有人都知道他在说什么,在那战友们手持的国旗向前冲去的时候,电影画面顺着男主角的视线投向了空中,那蓝天、那白云,在那镜头中显得是如此的美丽……
    在电影结束的时候,于成杰感觉自己的视线有些模糊,在整个电影中没有刻意的宣扬“为了国家”、“为了民族”,可是从那些士兵与军官最朴素的言语中,任谁都能感觉到那浓浓的爱国之情,对家人、对生活的热爱,最终是这一切升华了他们的情感,升华成为他们对国家的热爱,对民族的热爱……
    “谁知道那里能买到国旗?”
    “我也想买一面……”
    在电影散场的时候,于成杰听到附近的观众都在那里如此说道着,在电影中,国旗是最常出现的“主角”,正那军营中的、行军路上的、战场上飘扬的国旗,那倭军欲除之后快的国旗,成为了国家的象征,军人可以牺牲,但国旗绝不会倒下。
    当于成杰走出电影院的时候,他看着那副海报,望着海报上那面国旗,此时,他终于明白了,为什么那永不倒下的国旗,为什么总让人泪流满面,因为,那……就是国家就像这个国家一样,他永远不会倒下,永远不会……
    “于成杰”
    突然,身后传来的话语,打断的于成杰的思绪,他回过头看去,只见两个穿着青色校装的女孩站在电影院边,其中留着麻花辫的女孩正满面笑靥的看着他。
    “你是……”
    诧异的看着这两个女孩,于成杰好一会才认出来。
    “王薇同学”
    他们并不是一个学校的同学,但是却因为去年在市政悳府前的下跪请愿而结识,不过于成杰并没有想到,会在这里碰到她们。
    “你也在这里看电影?”
    王薇的双眸看着面前的男生,在去年请愿时,他曾扶着几次差点晕倒的自己,也就是从那时开始,这个男生便印在了她的心底,而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她一直在等着他的信,可他却根本没有给自己写信,原本因此对他还产生了些许怨言,但此时看到她,却只剩下的惊喜。
    “嗯”
    点点头,于成杰又一次朝着那海报看去,看着海报上那面国旗。
    “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啊”
    “嗯”
    王薇点头赞同着,而这时她身边的同学已经娇笑着离开了,只留下他们两人站在路边。
    “于同学,……”
    看着于成杰,王薇深吸一口气问道。
    “你怎么没给我写信……”
    在问出这句话时,饶是大胆的王薇那俏颜也是不由一热,那双眼睛更是朝着自己脚尖看去。
    “啊……”
    女孩极为大胆的话语让于成杰一时不知如何回答,好一会才说道。
    “我,我最近一直都在复习,准确考试……”
    “考试?你准备考那所学校?”
    女孩看着男孩时,目中尽是期待之色,显然女孩希望男孩告诉自己是那所学校,最好距离她的学校不要太远,如果近一点的话,没准可以……但男孩接下来的回答却让女孩整个人不由一愣,俏颜上瞬间便布满了烦恼,太远了……
    二十六年3月7日,正值周末,而对于邯彰各个高等学校而言,却又是一个开学日,与国内其它地区学校每年仅有夏季招生不同,邯彰的数十所私立或公立高等学校都分为春夏两次招生,而两次招生的直接后果就是数万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最优秀的中学生、尖子人才进入邯郸的公私立高等学校。
    在过去的几年间,遍布中国各省的招生办公室尤其是从二十四年开始,教育促进基金会于各省设立的旨在提供免费中学教育的“国民示范中学”,为邯彰的公立、私立高等学校招收了大量的尖子人才,免费的高等教育对于任何一个中国中学生而言,都具有难以想象的吸引力,“备战邯高”从民国二十五年开始,便成为国内的一个潮流,而在这种潮流种,越来越多的青年聚集到了这里。
    每年3月和8月,邯彰地区都会迎来一股学生潮,在分布于邯彰专区十二县的32所公立、私立附近,每一座学校的大门外都可以看到手提着行李肩扛着包裹,满面兴奋和欢喜的大学新生,而在二十六年春节过后,有超过5。2万名新生进入这32所公立、私立高等学校,这意味着在中国每1。5名中学毕业生中,就有一人进入邯彰高校。
    邯彰的高等学校或许从未曾给自己标上“精英学府”的铭牌,但是让青年们趋之若鹜并不仅仅只是免费的高等教育,同样也是因为这里雄厚的师资力量,当然更为重要的是,在这里,他们有机会实现个人的理想。
    一辆迎接新生的客车在这条不太宽的柏油路上停了下来,两边的中式两层建筑不高、也不新,客车停靠在一扇极为普通的铁栅大门附近,门两边是经色的砖墙,车上那些穿着长衫或者各种校服的青年学生们有些诧异的看着这里,如果不是的门口喧嚷的人群,还有那个小小的铜质铭牌,他们很难相信,这就是北方高等工科学校。
    北方高等工科,从二十二年创办,经过四年的发展,早已经发展成为中国,甚至亚洲第一流的工科大学,不仅是因为北方公司的巨额投资,更为重要的是这里聚集着一批中国甚至世界上最优秀的工科专家、教授学者,在其创办之初,国内顶尖的学者、聘请自美欧等国的教授学者,奠定了这里的教育基础,而自二十四年起,经驻德大使馆与德国政悳府协调,数以千计的犹太裔专家学者携家人来到了邯彰专区,而其中不乏如高等工业大学内的知名教授,这一批优秀专家的到来,进一步促成了以北方高等工科等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在二十五年岁末,甚至在美国的一期教育杂志上,将北方高等工科学校与北方理工学院列为“亚洲第一流理工院校”的行列。
    而以北方高等工科学校为首的“邯彰高校”,由此开始成为真正的“名校”,不过在这一批名校之中,却有一所学校几乎很难引起外界的注意。
    “各位,北方商学院到了”
    负责接待新生的迎新老兵指着那座红砖彻成的大门解释道。
    “从这里进去,就能够看到孙子的雕像和校园,这里是北方商学院的正门”
    坐在车内的于成杰用好奇的眼神打量着这座简单庄扑的红砖大门。虽说于中国大门可以被视为脸面,但是在邯彰的高等学校之中,人们还真的很难找到一个像样的大门,那些并即宽敞也不高大的校门,总会让前来参观的人们常常会误解自己是从侧门的进入这所大学,但实际上,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校门的,而且这些学校同时还是一个校门密集的地方,几乎每隔百米就有一个校门,但这些校门即不太度,也不太大,更于巍峨无缘,在都是一些三米左右宽的大门。
    而这扇有拱顶宽5米高不过4米多的。大门则是北方商学院的正门,校门与周围的建筑融为一体,但与校园里的其他建筑相比,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从审美角度来看,反而显得非常平常,这些校门的存在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为师生和参观的游客提供便利。因为太普通,和其邯彰其它高校的校门一样,这里同样也没有给游客可以拍照纪念的价值。
    这里的一座座高校正是通过这些普通的甚至不起眼的校门,以平常的、坦然的、积极的、欢迎的姿态,接纳每一个来求学的学生,来探讨学术的教师,来猎奇或朝圣的游客,偶尔经过的路人。而不会像一个暴发户一样,修建起高大的门楣,用以向世人显示着什么。
    在邯彰的高校系统中,他们相信一个真理“大学的荣誉,不在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一代人的质量”。正因如此,无论是公立也好,私立也罢根本没想过耗费巨资建起高大的门楣,但这并不妨碍他们进军“世界第一流学府的野心”。
    而与其它的学校“雄心壮志”不同,商学院作为“北方系”高等学校中最不起眼的一所学校,似乎外界鲜少有人对其有着真正的了解,甚至许多人都未曾听说过它的名声,而在另一方面,商学院同时还是邯彰高校系统中,唯一不参加联考的学校,而且也不接受中学校长的推荐以及自我推荐,商学院仅接受各省主席、副主席以及省、市、县三级商会会长的推荐,且限定人数,然后再对推荐人员进行考核,而且进校之后还有严格的淘汰制度,开学三个月后就会淘汰一批,而最终只有不超过50%的新生能够顺利毕业。
    而就在汽车驶进这所名不见经传的学校时,在正对着校门的广悳场处,一个雕塑吸引了于成杰和车厢里的青年人的注意。
    “学生那是谁的雕像?”
    

第七十九章 学院新丁
    “那是兵圣孙子像”
    对于孙子,可以说这些青年人并不陌生,他们都知道孙子就是孙武,而孙武则中国的兵家之祖,一部《孙子兵法》则是中国领兵者的必读之作,但在这所商学院中耸立着兵家之祖的雕像会不会太过搪突了?
    “孙子像?”
    学长的介绍让于成杰和车厢内的新生无不是一愣,邯彰系高校的“复古”一直都饱受国内教育界的指责,北方高等工科的墨子像、邯彰大学的孔子像以及中小学必学的《国学基本教材》,
    而在商学院却耸立着“孙子像”,这又是什么意思?
    “学长,为什么商学院要立孙子像?”
    这不是一个人的疑问,应该说是车厢内所有新生的疑问,在汽车使过孙子像子,他们的目中全都是疑惑与不解,兵家与商家有什么联系呢?按照道理,在这所学校中更应该耸立陶朱公之类的商祖的雕像才对啊。
    “因为在这里我们学习的是兵法经营管理学派学说用兵法经营,用兵法经商,采用这种经商模式,有助于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
    在提及“兵法经营管理学派学说”时,穿着军式校服的学长唇角微微一扬,所谓的“兵法经营管理学派”实际上不过只是存在于理论上,在这所学校,他们学习的课时中有六成为军事科目,至于另外四成科目之中,商科也仅占两成,现在这所学校越来越重视军事科目,或许同当前日趋紧张的局势不无关系。
    这里就是北方商学院
    排着队列,随同同学们进入北方商学院的校园内,几乎是在进入商学院的瞬间,于成杰就被眼前的一切给惊呆了,他诧异的看着训练场上的那一个个穿着军装的青年,他们在训练场上进行训练,震耳欲聋的口令声不断的传入于成杰和新生的耳中。
    下一瞬间,在校园的林荫道上传来一阵跑步声,随之而来的是一阵激昂的歌声。
    “如果我不幸战死沙场,”
    先是一声沙哑而有力的歌吼,随着又是一阵齐“唱”,说是唱倒不如说是吼,那调子也很简单,吼起来倒显得很是激昂。
    “如果我不幸战死沙场,”
    “请把我装棺运回家乡,”
    “在我的胸前别上勋章,”
    伴着那似乎谈不上音乐的歌声,一个行军纵队跑了过来,四人列成一排的纵队中,穿着军装的青年手中握着步枪,他们一边跑,一边喝着歌,在队列的前方举着国旗的旗手领着纵队前行。
    “告诉爹妈我已尽力”
    “咱们不是来错地方了吧”
    众几乎是目瞪口呆的看着这支纵队,听着那只有调,词全不见一丝美感的“跑步歌”,此时他们完全被自己所目睹的一切给惊呆了,他们不敢相信自己的双眼所看到的,这,这就是商学院吗?
    惊愕的看着那支纵队从身边经过,于成杰微张着嘴唇,不可思议的看着那些学长,同时他们的视线又投向其它地方的学长,那些学生无一例外的,都是穿着军装式样的军装,他们两人成排,三人成列的走着,而在附近还可以看到一些学长,围在一起,指指点点的在讨论着什么,至于他们这些新生,几乎没有任何人会去注意他们,纪律,在进入这所学校的第一瞬间,他们感觉有些古怪的同时,又嗅到了空气中充斥着的浓浓的纪律。
    “这真的是商学院?”
    可不是嘛
    眼前所看到的一切,都让众人心生来错地方的感觉,这那里是商学院,分明就是军校嘛
    军校?
    难道这是一所军校?
    置身于十人宿舍之中,看着整洁一尘不染的宿舍,于成杰依然处于呆滞之中,他清楚的记得,父亲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方才得到县商会的王会长的推荐,获得了商学院的考试资格,而现在,在来到这里之后,却诧异的发现,这里不像是一所商学院,更像是一座军校,不是像,而是这里根本就……
    “立……正”
    突然,在宿舍门外传来一声拉长的腔音,伴着那口令声,几名陌生人走了进来,他们无一例外的剃着光头,穿着军装,脚上套着军靴。
    突如其来的口令,并没有让他们反应过来,宿舍内的十名新学员诧异的看着走进来的几个人,这些人显然是他们的学长。
    “乱蓬蓬的,像什么样子李奇,教教他们的规矩”
    站在几人中悳央的赵功铭的眉头一皱,脸上露出了不悦之色。
    “是长官”
    站在左侧的李奇立即走过去,盯着室内的新学员大声吼喊道。
    “怎么,你们一个个的都没上过体育课,不知道什么是立正吗?”
    许是猛然来到陌生的地方,面对这些面色不善的学长们,于成杰和其它人一样,纷纷沿着床沿立正而站。
    “告诉我这里是什么地方”
    “北方商学院”
    零落回答让李奇脸上的怒容更浓了,作为二年级的学员,这是他享受“学长”权力的时刻。
    “我听不到,大声点”
    “北方商学院”
    “我听不到……”
    “我听不到……”
    ……一遍又一遍的重复,终于直到众人吼着“北方商学院”的时候,在众人的声音变得一致时,李奇方才满意的点点头,然后冷眼瞧着室内的新丁吼喊道。
    “在北方商学院,这里是一个纪律严明的社会,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更是一个讲领悳导更讲服从的社会从你们踏入这所校门的第一天起,你们就不再是什么大家少爷,什么富家的公子,而是整个学院中地位最低的一年级学员,你们必须要首先学会服从,这是你们的核心任务,你们每时每刻,都要作到一点
    就是随时准备完成高年级学生交给的任务,即便是吃完饭后也要大声向同桌的高年级学生报告,得到允许方能离开”
    一连串的话语从李奇的口中吼出,而在宿舍内的十名新学员诧异的功夫,赵功铭向前走了一步。
    “李奇”
    “又”
    原本正耀武扬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