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葛亮却笑道:“司马朗兄看来是想把自家地稀世珍宝藏起来不让别人见到啊,没想到司马懿这副马骨还是千里马啊。”司马懿看这诸葛亮着历史上地最强宿敌,对对方的夸奖还不放心上,脸上露出微笑道:“家兄不过是敝帚自珍,这位想必是青州最年轻有为地军师诸葛亮吧。”
诸葛亮不可置否道:“看来司马懿兄不出家门便知天下大事啊。”
司马懿淡然道:“阁下不必妄自菲薄,现在阁下名满天下谁不知道长安大乱的时候阁下镇定自若指挥若定,王子服等辈无不束手就擒?”诸葛亮哈哈一笑,转头看向太史慈道:“主上们看来司马先生还是关心天下大事地,我们的担心完全没有必要,还请主上邀请司马先生出山,为主上办事。”
太史慈心中叫妙,但是却不打算放过司马懿,而且他也不打算放弃诸葛亮好不容易创造的威压司马懿的机会。看着司马懿微笑道:“我当然早有此打算,可惜咱们的司马懿先生得了不能动弹的风痹病,现在看来虽然司马懿先生没有什么事情,但那是谁知道司马懿先生会不会旧病复发呢?”这句质问此时说出来便是顺理成章了,而且是谈笑风生,虽然暗藏杀机。
司马懿听了太史慈这故意装糊涂的话,那里会不明白太史慈的意思?苦笑道:“司空大人莫要损我了,属下的病情的确不轻,但是一听说司空大人亲自驾到来拜访小生后辈,就是再重的病也会立即痊愈的。刚才家兄在门口拜见司空大人的时候,在下并不知道,等到知道后,在下哪还敢在床上生病?”
第六百五十三章()
太史慈和诸葛亮对望一眼,心中叫绝,没有想到这个司马懿连打带削,把自己装病的事情用拍马屁的方式大而化之。更在暗中埋怨太史慈的霸道。
想到这里,太史慈微微笑道:“如此说来,司马懿兄是准备随我回司空府了?”
司马懿站起身来淡然道:“若是司空大人亲来探望在下的病情,在下还不知进退的话,日后真不知道何处才是安身立命之地了。”太史慈闻言哈哈大笑。
太史慈笑过之后看向司马懿,满面春风道:“若是如此,那么司马直达明天便到我司空府去吧。”
司马懿看着太史慈对自己关怀备至的样子,立刻变得诚惶诚恐道:“一切听从司空大人的吩咐。”
太史慈笑吟吟地看着他,心中的杀机却有增无减:这个司马懿对自己毕恭毕敬,可是称呼起来自己的时候还在叫司空大人,摆明了和自己划清界限。看来司马懿已经看穿了自己的用心,知道自己此来不是来找人才的,而是来找麻烦的,便知道自己今天若是不答应,日后司马家族定然麻烦不断,所以便作出委曲求全的样子,向太史慈示威,更向太史慈表明了一种态度,自己绝对不会有把柄落在太史慈的手中。
由此可见,司马懿已经清楚地认识到了自己和太史慈等人的不足,作为坚持身份的世家大族的子弟,司马懿已经注定了会站在太史慈的对立面。不过司马懿唯一没有料到的事情是太史慈内心的心理感受。
在他看来,当太史慈听过他的名字之后,只有来与不来两种选择。若是不来,那么司马家族就是逃过大难,可以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平安度日;若是太史慈到这里来的话,那事情又别当别论。
面对司马懿,太史慈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把司马懿杀掉,要么把司马懿改造掉。毕竟,两人的立场是如此的不同。而这一点,司马懿自认为已经看穿了,故此才叫太史慈一声司空大人。在他看来,太史慈定然是一面想要杀掉自己,一面又想要用自己。故此,司马懿才有了这一声司空大人的叫法。
这声称呼看似简单,但是却是必要的稳军之计。因为按照司马懿分析出来的太史慈的心理,司马懿认为太史慈现在是内心矛盾,听了自己的称呼固然生气,但是同时也更增加了令自己心服口服的决心,定要会留下自己的性命。以表现自己地宽宏大量,准备被他司马懿完全收服,司马懿就是要让太史慈认为只有让他司马懿对自己的称呼是主上而不是司空大人才算是真正的胜利。可惜司马懿不知道太史慈的真实的身份,更不知道太史慈的今次来此不过是因为田丰的一番说词,自己实在是推脱不过,故此才来找司马懿。而且太史慈对这司马以现在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杀掉司马懿。
现在司马懿在太史慈面前玩弄这种把戏当然会被太史慈一眼看穿,更加增加了太史慈要杀掉司马懿的决心。站在一旁的诸葛亮心中暗叹,这个司马懿虽然是个聪明人,但是对太史慈实在太不了解了,太史慈对人真诚。对自己的手下更是没有架子。太史慈的威严绝对不是来自什么装腔作势,而是来源于文武全才的真才实料的本领。
至少诸葛亮从来没有见过太史慈会对自己地心腹流露出这样地表情。眼前的太史慈看上去样子实在太可怕。只太史慈一个表情,诸葛亮便知道太史慈对司马懿的杀机越来越深刻浓重了。
只听太史慈站道:“既然如此。那么我明天便等待司马仲达的到来。”言罢便站起身来准备告辞。
司马懿却连留都末留,只是亲自打开房门,恭送太史慈和诸葛亮出府。诸葛亮在一路上出奇的沉默,只是看着太史慈和司马懿在前面貌合神离地谈笑风生,心中再次觉得奇怪,不明白为何太史慈好像在未见到司马懿之前就已经知道司马懿是个佬样地人了。
还未出府,却见到司马懿地兄长司马朗迎面走来,看着三人的模样不由得微微一愣,太史慈却已经先迎了上前,微笑道:“司马朗兄,看来我太史慈还算是一个治病救人良方,这不,来到贵府上之后,司马仲达的病情立即得到好转,现在已经庶几无病了。”司马郎闻言立时变得哭笑不得道:“司空大人乃是神人在世,万邪不侵,我的弟弟自然是托了时空大人地福。”
太史慈忍不住哈哈大笑道:“那我岂非比华佗又或者事吉平更加厉害?”太史慈一句话立时令司马兄弟身躯一颤,这才想到司马懿装逼这件事情是多么的愚蠢,现在神医华佗和毒医吉平都在长安,若是太史慈想要针对自己,那么只要把两位不世出的大医师叫来,自己立时原形毕露。
太史慈看着两人微微色变的脸色,心中好笑,知道自己这一点小小的麻痹敌人的计策还是起到了一切作用。如此以来,司马懿可能会更加认定自己现在还拿不准主意到底要怎样对待他司马懿。太史慈看着司马朗,微笑道:“司马朗兄,司马促达已经决定出山为我效力,不知道司马朗兄有没有意与自己的兄弟一起为国效力呢。”
司马朗闻言一愣,看向司马懿,后者连忙答道:“兄长不要看我,司空大人浓情厚意,小弟无以为报,但是生病的不是兄长,兄长作何决断还请自行决定。”
太史慈眼中寒芒一闪即逝,这个司马懿果然有一套。太史慈的打算是司马家族的人一个都不放过,司马懿没有弱点并不等于司马郎没有弱点,若是能够把司马郎弄得司空府,说不定可以先拿司马郎开刀,不过自己的这个企图被司马懿一眼看穿了,更当着司马郎的面叫自己为“司空大人”,的确其心可诛。
司马郎也是才智过人之辈,在听司马懿的这番话之后马上明白过来,对太史慈恭恭敬敬道:“时空大人的一番好意在下心领了,不过在下对于功名利禄不大感兴趣,还是固守田园的好。”太史慈点了点头不置可否道:“人各有志,本人又岂会强人所难?告辞!”
说完,太史慈和诸葛亮便出了司马府。
在回司空府的路上,诸葛亮笑着对一脸阴沉的太史慈道:“主上不要郁闷,虽然没有把司马家族全都揪出来,但至少司马懿已经在我们的控制中。主上还是不虚此行的。”太史慈满脸的阴晴不定道:“表面上看我们似乎是大获全胜,但是司马懿还是摆了我们一道,司马懿知道自己难以逃脱过此难,所以索性把自己当成了试探我们的工具,反过来又不让司马家族其他的人也现身其中。此人才智果然非同小可。要想找他的麻烦未必是件容易的事情。
诸葛亮点了点头,完全同意太史慈的意见。
太史慈叹了口气道:“来日方长,这个司马懿我们可以慢慢收拾,也不必急于一时。”说完,又在脸上露出微笑道:“对于这个司马懿,我们其实也不要总是提防他,这小子这般心机阴沉,想必办事自己有其过人的手段,我们在收拾他之前不妨好好用用他,让他为我办事,也未偿不是好事。”
诸葛亮微微一愣,马上反应过来。嘻嘻笑道:“原来如此。主是是想要把对付吕布的态度用在司马懿的身上。”太史慈看着诸葛亮,微笑道:“我就知道什么事情都瞒不过你。”顿了一顿,太史慈又道:“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吕布和司马懿同样不可信任,像这种人我们只可以利用他们,却绝对不可对其深信不疑。”
诸葛亮点头道:“主上高见,实际上我们越是这样,他们两人反而越会好好办事,看看现在的吕布就可知道主上的策略的高明,吕布现在在北地镇守边疆是多么的尽心竭力啊。”
太史慈冷然道:“司马懿应该知道我对他并不信任,他应该明白若是想要在我太史慈面前好好的活下去那就要费尽心思好好出谋划策。”诸葛亮闻言脸上露出了放心地微笑。
太史慈看向远方,心中却想道:不管怎么样,天下大事已定,现在已经没有人可以阻止自己统一天下地大事,一个小小的司马懿又算得了什么?
第二天,司马懿便早早来到司空府,听后太史慈的调遣。开始了他谨小慎微的生活。果然如同太史慈所料,司马懿在日后的工作中兢兢业业,生怕越雷池一步,赢得了太史慈手下不少人地赞誉。
太史慈表面上当然越来越信任司马懿,但是却无时无刻不在找机会想杀掉这个司马懿。
至于司马懿地为人,田丰、管宁、鲁肃等智计过人之辈在经过冷眼旁观之后也发现这人和太史慈以往收罗到的人才完全不同,这是个眼中只有家族利益地世家大族子弟。太史慈想要杀掉司马懿的念头渐渐赢得了他们的认同,而这,只不过是个时间问题。
而司马家族果然谨小慎微,除了司马懿之外,只在司马防还在太史慈处供职。这父子两人是一般无二的脾气,言语行动丝毫不风差池。
时光荏苒,过得飞快。转眼间又是一年过去了。
在这一年中,青州、兖州、冀州继续巩固改革成果,青州的后继政策开始相继在三洲铺开。
这三座大州本来人口众多,在历史上是因为战乱频仍才会民生凋敝的,不说别的,人口数量便和太史慈现在控制的三州不可同日而语。三州之中,允州的人口数量最少,但是现在已经突破百万,青州的人口则已经达到了将近二百万的水平。在三座大州之中,每一天都有新生的婴儿呱呱坠地,这意味着更大的消费群体和生产群体的产生。
幽州的新城已经建立的初具规模,黄巾军、甄氏家族的族兵、幽州的原有居民加载一块也已经达到了八十万之多,他们现在在幽州已经安居乐业,不必再过那种朝不保夕又或者是受人奴役的生活。通过闵柔的不懈努力,边疆的各个弱小民族的很多部落都和青州建立了良好的关系,青州向他们提供相对于他们而言十分先进的生产技术,而这些部落则成为青州军监视外地的哨所。
赵云,张郃,高览等人四面出击,和鲜卑不断地作战,一步一步地向外开拓疆土,而赵云的大名开始真正的在大地传唱开来,成为了和太史慈比肩的青州战神。徐州初定,百废待兴,但是张昭自然有他的手段,没用多长时间,徐州便已经稳定下来。
至于说到徐州本土的世家大族,土赵氏家族和曹氏家族已经几落。而糜氏家族则被完全地拉到了青州一面,就剩下一个陈氏家族,陈登也是识时务的人,最后无奈的接受了青州的政策。
至此,最为顽固保守的徐州地方势力冰消瓦解,走进了历史的尘封中。由于和曹操战争结束。虽然曹操现在已经胜败名裂。但是青州商人并没有停止和江东的贸易往来。
最后,虞翻想出了一个主意,他和隔江而望地曹操军守将曹仁达成了一项协议,在大江上建立大型地交易市场,交易的场所当然是在大船上双方交易。两面的军队互不干预,秋毫无犯。
虞翻的主意争得了曹操的同意。于是徐州南部地广陵开始繁荣起来,大量地商人集中在了这里。这一点令荆州的孙策看上去十分眼红。前一段时间太史慈与曹操开战,孙策奔袭南阳,自然是希望找到青州军绕道攻蜀的证据,谁知道是自摆乌龙,驻军在南阳的青州军李严大军处在的意义乃是保护青州商人。
现在因为自己的军事行动,李严大军在南阳闭门不出,而青州商人更是纷纷撤离荆州北部,虽然有的商人因为协议必须和荆州继续有生意往来,但是其他的闲散小商人则不再买荆州的帐,开始转向江东又或者是汉中。看着江东和汉中日渐繁荣的经济,令孙策十分郁闷,不过这件事情又怨不得别人,惟有把火憋到心里,当然更没有办法抱怨曹操,现在的他想要和曹操缓和关系还来不及呢。
第六百五十四章()
在曹操回来江东不久,曹操便使出了雷霆手段,把江东世家大族中那些居心叵测之人一个个的揪了出来,恩威并举,弄得江东无人不对曹操服服帖帖,很多孙策派到江东的探子更是一个个被找了出来处以极刑,令孙策很没有面子。不说孙策,之说太史慈方面的事情,张济所控制的豫州可以说是太史慈所有控制地方中最为落后的地方,现在改革也才刚刚起步,但是因为消灭世家大族比较彻底,而且百姓通过多年的起义自觉性比较强,再加上有雷薄陈兰这等豫州本土的出色人物,还有其它州郡改革的现成范例以及陆逊这等出色的人物,故此张济在豫州的改革反而进行的最为迅速。
司州的情况和豫州大体相近,但是最大的问题是人口稀少,不过很多的无主耕地的产生也进一步破坏了世家大族的经济垄断地位。说到并州,则和幽州的情况比较相像,尤其是在高顺大军加入之后,羌胡人和鲜卑人更是倒了大霉,每一天都像是在噩梦中度过一般。
徐晃的勇不可当、高顺的无坚不摧、郭嘉的变化莫测,三者的威力加在一起所产生的效果实在惊人。
并州的世家大族则在王氏家族和郭氏家族的带领下全力支持并州政府的各项政策,可以说并州虽然战乱不断,但是形势却蒸蒸日上。现在唯一令郭嘉比较头疼的事情是由于青州军展现了过于强大的势力,导致了一向野心勃勃的于伏罗变得越来越老实,这令太史慈交给郭嘉的乘机除掉于伏罗的任务开始无限期拖延。
长安地区乃是太史慈现在最为看重的地方,毕竟长安地区不但关系到太史慈统一天下的第一步,更是太史慈看中对外贸易的重要通道,故此长安的面貌可以说一日千里。这也是太史慈和东汉政府的不同,东汉政府软弱无力,故此在对外关系上一味的屈服,长安这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失去了她应有的价值,而太史慈则不同,在他看来和平不是改变都城和谦让就可以换来的,真正的和平是自身的强大换来的。
故此太史慈要恢复长安的繁荣。太史慈当然不会兴建什么奢侈的宫殿,而是脚踏实地地把大量的金钱用在了兴建各项对民生大有裨益的事业上,因此赢得了长安地区百姓的交口称赞。
现在已经没有人再记起汉献帝,每个人都在对太史慈歌功颂德。
至于和汉中与益州的生意,太史慈也是做得顺风顺水,苏双和张世平两人已经打开了蜀道,大批的商品在这里进入或涌出,每一天的交易量都十分惊人。而益州因为世家大族把持土地而产生的大量无地劳动力则纷纷进入长安,然后奔赴北方各地,变成了出外务工的农民工。
如此一来,不但打破了益州世家大族的垄断经济,更打乱了宗族制度对劳动力的束缚。
而这,正事太史慈最希望看到的。天下,真的不一样起来。
随着全国经济形式的改变,太史慈所控制的北方大地百姓的精神面貌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青州作为天底下最富裕的地方,故此在方方面面都受到了其他地方的模仿。
青州人原本想象力极为丰富,只不过自古以来便没有脚踏实地的作风,但是在太史慈的影响下,青州人学会实事求是,更懂得了实践的重要性,务实而又有长远目光成为了青州人共有的办事作风。这一点对当今天下百姓有着深远的影响。而在这其中,堪称典范的便是青州的五德院,这里没有夸夸其谈的学生,只有勇于实践的学者。在这里最流行的话语就是:“不要给我讲那麽多的废话,先把你说的话变成实际再来说服我吧。”
这里没有权威,但是又到处是权威,越是到高年级,越是分辨不出来老师和学生的区别,因为彼此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在这里,任何人都感觉到知识的浩如烟海,技术的精益求精。这里人才辈出,能够被大家公认的人才身份地位自然不同,尤其是那些学习科学技术的人才,再也不会受到歧视,相反还会随着种种发明而赢得社会广泛的尊重,更在青州制定的世界上最原始的专利法保护下得到丰厚的回报。
名望和地位的诱惑是任何一个在得到基本温饱之后想要得到进一步发展的人所不能抵抗的。故此,青州所辐射给天下的学术已经不再是读四书五经那么简单,而是天下万事万物都被纳入了学问之中。正因为这个原因,社会上原本地身份地位的尊卑之论被彻底地打破了。
现在在太史慈所控制的很多地方。越来越多的百姓认识到分得出上下的只有职责不同,至于说到哪个阶层更高一些则完全说不出来。
在太史慈控制的地方,大家最承认的就是实力,只要你肯动脑又勤奋,大家都会尊重你,相反不办实事的官僚则被通过各地百姓地反应在官吏检查